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指南.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7799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4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指南.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生产管理概述 生产管理是兽药生产个的重要环节,也是兽药GMP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兽药GMP的精神,合格的产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仅仅依靠检验检出来的。实施兽药GMP就是要使企业的质量工作的重点从传统的产品检验转向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只有严格控制生产全过程以及影响生产质量的各种因素,才能确保最终的产品万无一失,兽药GMP的“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生产管理的环节中得到了较多的体现。 兽药生产过程是一个以工序生产为基础的过程,任何一个工序出现波动(如人员、环境、设备、原辅料、工艺等),必然要引起成品质量的波动。因此,通过生产过程的控制来保证质量是兽药GMP的基本思想。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的

2、工作目标是:确保生产按照预定的生产方法和其他相关程序及兽药GMP的要求进行,确保生产过程是处在受控状况下,从而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和兽药GMP的要求。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要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即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需要各种优良的文件,如文件化的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等。需要非常有效的过程监控,对生产全过程和相关措施进行严格的监控,并进行记录,保证生产按预定工艺进行。本章主要介绍怎样在清晰、准确、有效的生产管理文件的支撑下,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根据不同的兽药制剂生产过程,分别介绍一些有关的生产管理技术要求。第一节 生产

3、管理文件 本节生产管理文件是指生产管理中的工作标准,包括: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和生产记录。 一、工艺规程的制订、修改和更改 (一)制订 兽药GMP在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了生产兽药必须制订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是兽药生产和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文件,是规定生产所需要原料和包装材料等的数量、质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生产过程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是企业组织和指导生产的重要依据,也是技术管理工作的基础。制订工艺规程的目的是为生产各部门提供了一个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以保证每一兽药产品在整个有效期内都能保持预定设计的质量。工艺规程的制订及管理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4、,与各企业的机构设置有关。一般工艺规程必须由具有足够制药知识和经验并通晓产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人员组织编写。编写后,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经主管生产和质量的负责人批准后执行。这一活动需有文字记录,并有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的签字、日期及批准执行的日期。(二)主要内容工艺规程虽没百千篇一律的格式,但从兽药GMP要求和实践来看,通常原料药的工艺规程按每一品种编制,制剂除可按品种编制外,也可按剂型编制通用的工艺规程,然后再按具体品种的特性编制产品的工艺规程,涉及通用部分可只体现文件号。一般工艺规程出以下几部分组成:1封面与首页 封面上应明确本工艺规程是某一产品或某一剂型的生产工

5、艺规程,明确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及日期,明确批准执行日期。2目录 工艺规程可分若干单元,每一单元可细分,目录中应注明单元际题及所在页码。3正文 正文是工艺规程的核心部分,应根据本企业的产品和兽药GMP的要求来分别制订原料和制剂的工艺规程。4补充部分 指附录和附页,一方面对正文内容所作的补充,另一方面是用以帮助理解标准的内容,以便于正确掌握和使用。附:工艺规程制订示意图附:制剂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1. 产品名称、剂型、规格。2. 处方和依据。3. 生产工艺流程。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 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包括对净化化级别要求)。6. 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需的SOP名称及要求。7. 原

6、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8. 中间产品的检查方法及控制。9. 需要进行验证的关键工序及其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10. 包装要求、标签、说明书(附样本)与产品贮存方法及有效期。11. 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12. 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3.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4. 劳动组织及岗位定员。15. 附录(常用理化常数、曲线、图表、计算公式及换算表等)。16. 附页(供修改时登记批准日期、文号和内容用)。(三)工艺规程编制中应注意的事项(1)内容全面。如从兽药批准文件到生产控制的方法、各种质量标准直至该品种工艺规程

7、变更的登记等。(2)有较多内容相同或重复时,可采取将相同内容汇编等形式,集中为一个或几个文件,工艺规程中可只体现版本号成文件号等。(3)以体现生产方法为原则,不必过细;但可形式多样化,以实用、能作为其他文件的重要依据为原则。(四)修订与更改工艺规程一经批准,不得任意改动,各级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应严格执行。对不符合工艺规程的指令或无批准手续变更操作的指令,操作人员应该拒绝执行。工艺规程一般35年修订一次。当有重大工艺改革、设备更新、原辅料变更等,需要组织工艺验证,证明对质量无影响时才能通过批准更改工艺规程。一般的工艺和设备改进项目,由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经试验在不影响产品质量情况下,通过规定

8、的程序,批准修订稿,修订稿的编写、审核、批淮程序与制订程序相同,并注明修改日期、实施日期、各级人员的签字。二、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制订、修改和更改1制订 岗位操作法是对备具体生产操作岗位的生产操作程序、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作进一步详细要求。标准操作规程也称SOP,是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也就是对某项具体操作所作的书面文件企业可选择一种形式进行编制。目前多数企业选择制订SOP文件。这二份文件也均应有专人组织编写,经技术负责人审核,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岗位操作法和SOP应有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的签字及批准执行日期。附:SOP的制订程序(见下页示意图)2主要内容(1)

9、岗位操作法内容虽不同于工艺规程,但也可分为封面与首页、目录、正文和补充几个部分,其中封面、目录、补充部分参考前述工艺规程,正文内容有不同的侧重。附:制剂岗位操作法。1) 岗位操作法名称。2) 编号、颁发部门、生效日期。3) 所属生产车间名称(如必要,指明产品名称)、岗位名称。4) 原辅材料、上工段中间产品名称、质量标准、性能及每批使用量。5) 生产操作方法与要点。6) 重点操作的复核制度以及防止混药、差错的注意事项。7) 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以及防止污染的注意事项。8) 主要设备或工器具的名称、规格要求以及维护、使用与清洗及检查方法及验收。9) 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10) 异常现象的报告及处理

10、。11) 本岗位制成品的名称及质量标准。12) 度量衡器的检查与校正。13) 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14) 本岗位物料平衡、技术经济指标及其计算。15) 附录(有关理化常数、计算公式、换算表等)。16) 附页(供修改时登记批准日期、文号和内容用)。(2)标准操作规程(SOP)。标准操作规程(SOP)是指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也可作为组成岗位操作法的基础单元。SOP包括生产操作、辅助操作以及管理操作规程。企业可根据产品或岗位的操作需要制订SOP或岗位操作法,只要能满足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不强求岗位操作法或SOP的名称或数量。附:SOP主要内容1) 操作法名称。2) 编号、

11、颁发部门、生效日期。3) 所属生产(或管理)部门、产品、岗位、适用范围。4) 操作方法(或工作方法)及程序。5) 采用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包装材料)的名称、规格。6) 采用工器具的名称、规格及用量。7) 操作人员。8) 附录。9) 附页。(3)SOP编制中的注意事项。1) 对要进行的工序操作(作业)给出一个合适的名称。2) 对要达到的目的,和本作业的职责规定明确。3) 对本SOP规定的范围应明确。4) 工作程序流程化,逐步展开,明确由谁作业,作业内容是什么,作业所应达到的标准,5) 如何达到,谁来监控,作业的批准人或授权人明确。6) 对较大系统的作业管理,可先有个原则,然后再细化。7) 切忌教

12、条,生搬硬套。(例SOP范文,参考附表)3修订与更改 岗位操作法和SOP一般不超过2年修订一次,其修订、审核、批准程序与制订时相同。(一) 制订与修订 企业根据生产规程的要求,按照SOP的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操作,必然要产生一系列的生产管理记录。这些记录是生产过程的操作凭证,反映生产环节的实际情况,是文件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生产管理的记录应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要点、技术参数等内容设计,能体现出产品的特点。记录的设计、修改等程序应该与工艺规程等制订、修订程序相同。 (二)生产记录类文件的主要内容 1岗位操作记录 岗位操作记录是指执行岗位操作法或SOP的记录。岗位操作记录可与岗位操作法或SOP设计在一起,

13、便于对照操作要求及检查;也可以表格形式作为执行岗位操作内容填写。以表格形式记录时必须按岗位操作法或SOP要点设计,防止关键操作记录的遗漏,以充分体现操作过程的受控情况及记录的可溯性。附:岗位操作记录主要内容1) 岗位操作法或SOP的名称。2) 编号、颁发部门、生效日期。3) 产品名称、所属部门及本岗位名称。4) 本岗位半成品名称及批号、规格。5) 操作开始及完成时间。6) 上批清场工作记录、操作人及检查人姓名。7) 本岗位投入物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质量情况及来源、投料人及复核人姓名(签名)。8) 本岗位操作过程、工艺条件及参数。9) 设备的清洗、运转情况。10) 本岗位半成品(或成品)

14、质控内容及结果,质控人员姓名及报告单编号。11) 物料平衡及差异情况说明。12) 特殊情况纪要及注释。13) 本岗位操作人员、检查人员及岗位负责人姓名。括各岗位操作记录和其他相关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所有情况,批生产记录有质量的可追溯性,通过记录可以了解生产全过程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情况,全面反映产品工艺规程的执行过程和结果。 附:(1)批生产记录主要内容:1) 编号。2) 产品名称、规格。3) 生产批号;生产指令。4) 开始生产日期和时间,各工序半成品及成品完成的日期。5) 各工序生产负责人、操作者及检查员姓名。6) 各工序清场操作记录,操作者及检查员姓名。7)

15、 各工序采用的原物料名称、规格、质量及数量。8) 工艺过程各种关键参数及产出数量。9) 各工序使用的设备及使用情况。10) 各工序生产过程质控记录及质控人员姓名。11) 各工序的物料平衡及评估和说明。12) 本批产量。13) 本批产品成品检验记录及报告单号码。14) 对特殊情况的纪要和注释。15) 该产品生产负责人签名。(2)批生产记录的组成:1) 生产计划单和生产指令。2) 各工序岗位操作记录。3) 各工序的交接记录。4) 中间品、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记录。5) 工艺查证记录。6) 各工序的清场记录。7) 质量检验报告等。 3批包装记录 批包装记录是指每批产品包装工序操作内容的记录。实际上是包装

16、与贴签工序在SOP指令下的记录。为保证所用的标签、标示物和包装材料的使用正确性,应制定严格的SOP并记录整个操作过程。批包装记录与批生产记录一起组成批档案。批包装记录的主要内容:(1)编号。(2)产品名称、规格、包装规格。(3)生产批号。(4)操作开始及完成日期。(5)上一批清场操作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6)重要阶段操作者和检查者姓名。(7)待包装产品的数量、计划生产成品量与实际产品量及说明。(8)包装过程质控记录及质控人员姓名,以及包装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9)包装操作过程,包括设备及包装生产线的使用情况。(10)使用的包装材料记录,包括有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

17、明书样张及产品合格证。(11)领、退料及销毁记录以及发放、领用、核对人员的签名。(12)装箱记录,有无并批,并批的批号记录以及本批的零头去向。(13)包装工序负责人签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待包装产品的名称应依据国家兽药典标准或经批准的法定标准来填写,不同的规格也应在标示物上明显标示,避免混淆。记录包装产品应分别记录大、小包装数量,以便于核对数量,避免漏装。4清场记录 清场包括清理场地和清洁场地,清场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防止生产中兽药混淆和差错事故产生,防止交叉污染的产生,所以,清场也是兽药GMP的重要内容。清场记录就是对清场过程进行准确记录,内容至少包括:工序名称、产品名称、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

18、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签名等。清场记录可以与批生产记录设计在一起,其中检查项目至少涉及四个方面:(1)物料(原辅料、半成品、包装材料、成品、剩余材料、散装品、印刷标志物等)。(2)生产指令、生产记录等书面文字材料。(3)生产中的各种状态标志等。(4)清洁卫生工作。(三)批生产记录设计编制注意事项(1)应有反映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及重要细节的记录。(2)应能反映工序的顺序性,确保工艺畅通,对工序依次进行编号。(3)应能反映各工序是否按规定的步骤执行,有检查的记录。(4)更好的设计应能指导备工序的操作人员按SOP执行。(5)应能反映各工序操作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允许或合理的偏差范围,并有在受控状态下的

19、记录。(6)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惟一性,能正确反映不同批的生产情况。(四)记录填写中的注意事项:(1)内容真实,数据完整,记录及时,不能造假记录。(2)字迹消晰,端正,不能用铅笔填写。(3)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记录,更改错误时,不能用刀刮,不能用橡皮和涂改液,应在错误处划一横线,在旁边重写,签名并注明日期。(4)按表格设计的内容填写齐全,不能留有空格,如无内容填写时要用“”表示,重复上面内容记录时,不能用“同上”或简写符号“、”表示,应重新抄写。(5)品名不得简写,应写全名,如硫酸庆大霉素,不能写成“庆大”。(6)与其他岗位、班组或车间有关联的操作记录应做到致性、连贯性。(7)操作者、复核者均血

20、填写全名,不能只写出姓或名。(8)填写日期应横写,不能简写。如2002年1月20日不行写成02、1/20或20/1等形式。四、生产管理文件的管理和发放一经批准生效的生产工艺规程、SOP等文件,均应建立编号,确定保密级别、打印数量和发放部门,并填写发放登记表。初稿及正式件应由技术档案室存档。当上述文件修订和更改时,应将批准的修订稿及时发放至有关部门,同时收回作废的文件,并将收回的文件置技术档案室存档。五、生产管理文件编制的若干规定(1)各种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经济定额之计量单位均按国家规定采用法定计量单位。(2)成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或兽药管理部门批准的法定名称为准。(3)原辅料名称一律采用化

21、学名,适当附注商品名或其他通用别名。(4)成品、中间体、原料分子量一律以最新国际原子量表计算,取两位小数。11附录:(略)12附页:(略)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管理 生产管理系统的运作以生产过程的有效受控为手段,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实际上包含了二个过程,一是物料的加工过程,即原辅料一加工一成品入库的过程;二是文件的传递过程,即从生产指令开始,下发各种批生产文件,完成各种批生产记录,最后逐级上报汇总,这二个过程是互相交织的,通过对文件传递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对物料流转过程的控制,其中真正控制生产过程的,还是各级员工,人是兽药生产的主体。因此,生产过程的管理也是各级人员依据标准文件,在物料加工

22、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一、生产指令的下达 一批兽药的生产起始于该产品的生产指令的正式下达,生产指令应为书面的文件。由谁发出生产指令,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情况下由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计划下达。有些兽药企业和一些人用药生产企业使用计算机来控制物流,他们的生产指令通常由计划部门下达。指令告诉人们应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好。生产指令一般应有品名、规格、批号、批量、操作要求等内容。 生产车间一般有专人接收生产指令。接收的过程也是对指令中数量和内容准确性的确认。只有核对无误后才能将其分发至各工段。一般由各工段长负责接收相应的文件,再下发至相应的班组。通过这样一个生产指令的传递过程,使每个与该批有关的生

23、产人员都能准确无误地知道自己的任务,这是生产过程中受控的第一步。 二、生产前的准备 (1)各工序向仓库、车间中间库或上工序领取原辅料、半成品(中间产品)、包装材料等,应有专人验收,记录登帐,并办理交接手续。通过查验代号、名称、批号、清点数量等,确认收到物料的品种、批号和数量准确无误。剧毒物的领料应有特殊的规定,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2)对有些影响制剂和原料药质量的原辅料,在质量、批号有所改变时,应进行产前小样试制,凭小样合格报告,经有关部门批准才能投入正式生产。 (3)生产操作开始前,操作人员必须对工艺卫生、设备状况、管理文件等进行检查,并记录捡查结果。检查内容主要为: 生产场所的环境、设

24、施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 上一班是否进行过清场,清场者、检查者是否签字,末取得“清场合格证”不得进行下一步生产。 对设备状况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合格并挂上“合格”标牌后才能使用。正在检修或停用用的设备应挂上相应的标志。所有的工具、容器、设备是否已按清洗SOP完成并符合标准。对生产用计量容器、度量衡器以及测定、测试仪器、仪表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校正,符合规定以后才能使用。对超过计量检查周期的计量设备不能使用。检查与生产相适应的相关文件,记录(如工艺规程、SOP、批生产记录等)是否齐全、准确。对所用原辅料、半成品(中间体)进行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使用。三、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管理 (1)所有的岗

25、位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GMP的规定,不得擅自改动。 (2)兽用生物制品必须严格按照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或农业部批报的工艺规程生产。 (3)无菌产品的药液从配制到灭菌(或除菌过滤)的时间间隔要有明确的规定,如大容量最终灭菌注射液,一般规定从配制到灌装4h内完成,灌装完到灭菌6h内完成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应在24h内完成配制、灌封、灭菌的过程。非无菌的液体制剂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配制、灌装的过程。 (4)直接接触无菌药而的包装材料,设备容器的清洗、干燥、灭菌到使用时间应行规定。如瓶子经灭菌后贮序时间不超过2天,超过时间尚未用完的瓶子,需要灭菌或重新清洗灭菌。 (5)生产中的称量、计

26、算及投料要有人复查,操作人、复查人均应签字。称量、投料等都是关键岗位,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SOP的要求,使用经质量管理部门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并对名称和数量实施有效的复核、复查制度,生产记录上应充分体现复查结果,操作人和复查人都应按实际称量数据进行记录,并签上全名。 (6)对检测所需时间较长的中间品以及中药制剂生产中所需贵重、毒性药材和中药饮片,在下一步操作时,需有两人监控投料,并有记录,操作者和监控者均应签字。 (7)各工序生产的半成品(中间品)应按工艺规程规定的半成品(中间品)质量标准,作为上下工序交接验收的依据。车间应设立半成品(中间品)的中转库。中转库也应按合格、待检、不合格分别堆放,待中

27、间品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工序,并填写半成品(中间品)交接记录。不合格的半成品(中间用)应贴上不合格证,不得流入下工序。 (8)车间工艺员应按照“工艺规程”规定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工艺查证,及时预防、发现和消除事故差错,并做好工艺查证记录。应根据不同的产品剂型特点来设计工艺查证的内容和记录表。 (9)生产中所用的容器、转移容器等均应有标签,标吸所生产兽药的名称、规格、批号。 (10)生产中发生偏差或需要更改参数时,应有变更程序并有审批手续。 (11)生产中发生事故,包括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均应按制定的事故管理和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的有关规定及时处理、报告,并作好相应的记录。 四、批号的管理 1批号的

28、含义 在规定期限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存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兽药,为一批。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称为批号。每批产品均应编制生产批号。使用批号可以追溯该批兽药的生产历史和生产质量的全过程。批号的编制方法由各企业自行决定,通常的批号编制为:年一月一流水号,返工批号在正常批号后面加(R),混合批号可在生产批号后加(M),或标明哪二批混合例如:20020120(13,17)表明是由第13批和17批混合而成,同时车间应填写混合批号登记表。 2批号的划分 一个批量的兽药,编为一个批号,批号的划分应具有代表性,从下达生产指令时批号已经生成,该批号将跟随生产的全过程并贯穿在生

29、产记录中。 批的划分原则如下: (1)大、小容量注射剂以同一配液罐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如使用数台灭菌设施,过滤设备,灌封设备,则必须经验证,确有同一性能者。当一个配制批用多台灭菌器时,每次灭菌数可作为一个小批。 (2)无菌分装注射剂以同批原料粉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如使用多台分装设备时,经验证确有同一性能者。否则批号应能表示出所用的分装设备。 (3)冻干无菌分装注射剂以同一批药液使用同一台冻干设备在同一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当使用多台冻干设备时,则应验证确有同一性能者。否则批号应能表示出所用的冻干设备。 (4)片剂、胶囊剂等以压片前或胶囊灌封前使

30、用同台混合设备的一次混合量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使用多台压片、填充设备时,则应验证确有同一性能者。 (5)口服液体制剂以灌装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使用多台灌装设备时,则应验证确有同一性能者。 (6)粉剂、可溶性粉剂、预混剂以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且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7)原料药的批划分出几种情况: 连续生产的原料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间歇生产的原料药,可由一定数量的产品经最后混合所得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混合前的产品必须按同一工艺生产并符合质量标准,并具有可追踪的记录。 原料药生产中的中间体参照以上原则另行编制生

31、产批号。(8)中药提取物已经最后一次混合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9)兽医生物制品的批号按兽用生物制品规程确定。 五、包装管理 包装生产一般指从包装操作至入库的过程。兽药产品质量不仅包含了内在质量,也包含了外在质量,所以,包装生产对产品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包装操作的前提条件 对生产过程中既符合工艺规程和SOP的要求,又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方能进行包装操作,下达批包装指令。 2包装操作前准备 包装车间在接到生产指令后,应核对待包装物的品名、规格、数量、包装要求等。同时对包装材料进行核对,调整打印批号和有效期的设备,并打印一张,核对是否正确,份量是否合适。并设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差错产生。

32、 3标签、说明书的使用 用于包装生产的标签、说明书等经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生产前必须由车间填写需料送料单,并由专人到仓库限额领取。未印批号的剩余标签、说明书应退回仓库,已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和废标签应按“标签报废程序”等有关规定予以销毁。已印制标签与说明书内容的包装材料,其领用、使用、销毁程序与标签相同。 4入库 包装结束,尚未获得质量管理部门签发的合格证的产品,不能入库,应移入待检区,并用明显的状态标志,当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正式入库、入帐,进入销售环节。 某些已包装的制剂产品,因检验周期长,在未取得检验结果前已包装的,可按成品寄库的规定办理寄库手续,收到检验合格的报告单后再重新办理入库

33、手续。 5批包装记录 在整个包装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按SOP的规定,填写批包装记录,通过及时、准确的慷,从各个方面反映对SOP的执行情况,使差错降至最低。包装操作完成后所形成的批包装记录,应与批生产记录一起保存,保存应该一致,批包装记录的管理与批生产记录管理相同。6包装注意事项1) 同一车间同时有数条生产线进行包装时,应有防止混淆的措施,或有明显的隔离栏等。2) 每个包装线现场应持牌明示包装物名称、批号。3) 包装车间使用的润滑油、粘贴剂、清洁剂、油墨等应分别定点放置,并且有明显标记显示,以免用错。4) 兽药零头包装最多可以2个批号合为一箱,合箱外应标明箱内所有批号,并且填写装箱记录。六、物料平

34、衡的检查物料平衡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收得率必须在规定的限度内,二是指印刷包装材料的数额平衡。1) 制剂生产必须按处方量的100%投料,不能因为质量标准规定含量有一定的幅度而采取低限投料的错误做法,不能保证在有效期内药物质量还能保持在合格状态,对一些已知某成分在生产或贮存期间含量会下降的产品,应在工艺规程中规定增加投料量,以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有效。2) 产品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可允许的偏差。考虑到生产中的误差、损耗,不会没有偏差,因此要在计算出一个理论产量后,还要在工艺规程中规定一个合理的、允许的正常偏差。3) 每批产品在生产作业完成后,应该填写物料的结存量,对照理论产量

35、对物料平衡进行检查,检查偏差是否在限定的范围内。印刷包装材料的数额平衡可能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偏差=发放数使用数报废数退库数X100%使用数+报废数 如果出现较大的负偏差,超出规定的范围,有可能是漏贴标签引起的,所以需要返工检查,在查明原因,得出合理的解释,并且排除了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后,才能按正常产品处理。 因此,物料平衡的检查,不仅是从经济方面考虑,也是考核生产过程是否受控的一个重要方面。七、生产记录的管理 1岗位操作记录设计与编制 兽药生产应有完整的操作记录,记录应该根据工艺程序、操作要点等内容设计和编制。内容要求见本章记录制定部分。 2岗位操作记录的填写 岗位操作记录必须由岗位操作人员填

36、写,其他人员不能替代,岗位负责人或岗位工艺员审核并签字,以示负责。记录的填写应符合本章“记录填写注意事项”的要求。 3岗位操作记录的复核 复核人必须对每批岗位操作记录作串联复核,必须将记录内容与工艺规程相对照,上下工序间,成品记录中的数量、质量、批号、桶号必须一致、正确,复核人应签字。 对不符合要求的填写方法,或填写上的错误,必须由填写人查明原因并更正,在更正处签上名字。 4批生产记录的管理 (1)批生产记录是该兽药生产各工序全过程(包括中间产品检验)的完整记录,它由生产指令、有关岗位操作记录、清场记录、偏差调查自理情况、上下工序交接记录、工艺查证记录、检验报告单等汇总而成,批生产记录具有该批

37、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可追踪性。 (2)批生产记录汇总表可以由岗位工艺员将岗位原始记录整理后分段填写,跨车间的产品,由各车间分别填写,生产部门技术人员汇总,生产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字。最后送质量管理部门,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决定产品的发放。 (3)批生产记录应该出厂生产管理部门按批号归档,保存至兽药有效期后1年,未规定有效期的兽药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3年。 (4)批包装记录是该批产品包装过程的完整记录,可单独设置,也可作为批生产记录的部分,但建议和批生产记录一起归档。八、不合格品的管理 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品,应该按照不合格品的处理规定来执行。不合格品,它不仅对本厂的信誉造成影响,还

38、对社会造成危害。为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社会,企业都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将不合格品消灭在企业内部。对不合格品的管理至少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合格的原辅料不投入生产,不合格半成品不流人下道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出厂。 (2)当发现已出现不合格的原辅料、半成品(中间产品)、成品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将不合格品放于规定的区域内,挂上明显的不合格标志。 必须在每一个不合格品的最小包装单元或容器上标明品名、批号、规格、日期,以防止某一单元被搞错。 认真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应写明不合格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查出不合格的日期、来源、不合格项目和原因、检验数据及有关人员等,分送各部

39、门。 由质量管理部门会同生产管理部门共同查明原因,提出书面的处理意见,或返工、或销毁。按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需返工的不合格品应规定返工次数,一般返工2次仍不合格者应作销毁处理,不能多次返工直至合格。必须销毁的不合格品,应由仓库或生产部门填写销毁单,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按规定销毁。 生产中剔除的不合格品,必须标明品名、规格、批号,尽快撤离生产现场,妥善隔离存放,与正常生产的产品要有明显的区别,同时按企业制定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整批不合格的产品,应由生产部门写书面报告详细说明该批产品的质量情况、事故差错的原因、采取的补救措施、

40、对其他批号的影响以及以后防止再发生类似错误的措施等,报告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后,决定处理程序。 1处理措施 当生产过程因各种原因造成非正常偏差时,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出现偏差,应做出相应的修改措施。以下偏差之一出现时必须及时补救处理: (1)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正常范围。如果实际收率高于理论收率,可能单剂量的装置偏少或者辅料过多造成含量太低等原因,所以应及时查出原因,按规定的程序处理。 (2)生产过程的时间控制超出工艺规程规定的范围,出现这种偏差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发生变化,如发酵生产、种子培养时间超过控制的时间,可引起发酵品质量变异,影响后工序的生产。 (3)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 (4)生

41、产过程中设备状况突然发生异常,影响产品质量,如灭菌设备突然达不到规定的温度等。 (5)产品质量(外观、含量等)发生偏移。 (6)跑料现象。 (7)包装结束后,标签的数额平衡超出范围,尤其是出现领用数远大于实用数(包括残损数、剩余数之和)时,说明有漏贴的可能,所以必须返工检查。 2偏差处理的程序 企业应制订有关偏差处理的制度和程序,当出现偏差时,可能已经埋下了质量事故的隐患,应根据规定及时纠正,一般处理程序应有以下几个步骤: (1)岗位操作人员发现超限的偏差时,必须填写偏差报告处理单。处理单上应写明品名、批号、规格、批量、工序、偏差内容、发生的过程及原因、地点、填表人、日期等,交生产管理人员。

42、(2)生产部门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建议,对质量无影响可继续加工,对质量有些影响需重新加工,或采取回收及其他补救措施,如偏差较严重,确认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应报废或销毁。 (3)生产部门将上述处理建议写成书面报告,经生产部门负责人签字后连同偏差处理单交质量管理部门,由该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般书面报告一式2份,生产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各留1份。 (4)经批准处理后,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同时将偏差处理单、调查报告、处理措施及实施结果归档。 (5)当发现本偏差批次与前后批次产品有关联时,必须立即通知质量管理部门,通过上述的程序作出相应的处理。 十、清场管理 1清场的概念 顾名思

43、义,清场指清理和清洁生产场地,清场不仅是清洁和清扫的过程、还具有整理归拢的过程;场地的概念也不仅是指地面,还包括整个生产环境,从空气净化系统到地面这样一个立体的空间,所以清场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的概念,而是一个立体的、具体的、细致的概念。为了将生产过程中的差错降至最低程度,防止引起交叉污染和混淆,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有清场的程序,也就是说清场是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在产品的工艺规程中规定清场的要求。 2清场的时间 根据兽药GMP的要求,每批产品的每一个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为了防止兽药生产中不同批号、品种、规格之间产生污染和交叉污染,各生产工序在以下情况之一时都应进行清场: (

44、1)各工序每大生产作业结束时。 (2)生产中更换品种或规格时。 (3)更换生产批号时。 3清场的要求 清场的过程也是一个操作的过程,每个工序清场的内容要求不同,必须要根据本工序的实际建立各种有关清场的SOP。清场以后至少应达到以下要求: (1)地面无积灰、结垢,门窗、室内照明灯、风管、墙面、开关箱外壳无积灰,室内没有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2)使用的工具、容器应清洁、无异物,无前次产品的遗留物;非专用设备,管道、容器、工具应拆洗或灭菌。 (3)设备内外擦洗干净,没有前次生产遗留物,无油垢。 (4)凡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容器、工具、管道,应每天或每批清洗或清理,同一设备连续加工同一非无菌产品时,其清洗的周期可按该设备清洗的有关规定执行。 (5)包装工序调换品种或规格时,多余的标签等包装材料应按规定处理。 (6)固体制剂更换品种时,难以清洗的用品应予更换,如烘布、布袋等。 4清场记录 清场的操作过程,应按清场SOP执行,严肃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应标明工序,清场前产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清场的日期、项目、检查情况,清场人、复核人员签字。 清场记录的填写要求同“记录注意事项”,清场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