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爱北安全防护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39339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0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爱北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五爱北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五爱北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五爱北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五爱北安全防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爱北安全防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爱北安全防护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1 工程概况 22 编制依据2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24 临边防护35 洞口防护146 井道防护187 安全通道及防护棚208 外脚手架25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本工程 工程,位于 。该工程建筑面积 m2,由 一个地下室组成,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下室有机动车库、设备用房等,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30米,自然地面标高为黄海高程3.6米,相对标高-1.7米。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场地类别三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测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2 编制依据GB700 碳素结构钢GB/T8918 钢丝绳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2、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J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3.1 安全目标:杜绝死亡、重伤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无重大机械设备与火灾事故。文明施工目标:按无锡市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标准实施。消防指标:消除现场消防隐患。安全管理达标。3.2 安全管理方针和原则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先防护后

3、施工,不防护不施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4 临边防护4.1 基本规定4.1.1 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满足施工安全需要的防护栏杆等防护设施,确需在防护设施外从事施工作业或设置防护设施仍无法完全满足作业中安全生产需要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和使用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危险部位还必须有专人指挥和值守。4.1.2 施工现场内的作业区、作业平台、人行通道、施工通道、运输接料平台等施工活动场所,如临边落差达到或超过2m,必须沿周边设置防护栏杆或防护脚手架或其它有效防护设施。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必须设置安全门。4.1.3 临街面的作业区、作业平台、施工通道、运输接料平

4、台,临街立面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或防护脚手架并满挂密目安全网作全封闭。4.1.3 防护栏杆设置4.1.4.1 防护栏杆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KN 的外力而不发生明显变形或断裂。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体撞击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加密柱距。4.1.4.2 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立柱组成,上杆离防护面高度不低于1.2m,下杆离防护面高度不低于0.6m,横杆长度大于2m 时,必须加设栏杆柱。4.1.4.3 坡度大于1:2.2 的屋面,防护栏杆上杆离防护面高度不低于1.5m,并增设一道横杆,满挂安全立网。4.1.4.4 下方有人员通行或交叉施工的场所的防

5、护栏杆,必须满挂密目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牢固的高度不低于180mm 的挡脚板。防护栏杆及防护用挡脚板应涂刷醒目的黄黑相间油漆。4.1.5 防护栏杆用材4.1.5.1 施工现场作业区、作业平台、人行通道、施工通道、运输接料平台等施工活动场所的防护栏杆采用48-513.5mm 的建筑脚手架钢管制成。4.1.5.2 提倡采用可重复安装和拆卸的自制工具式定型栏杆或栏板。自制栏杆、栏板必须满足防护要求且美观耐用,由企业技术部门设计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合格,监理审查同意后使用。4.1.5.3 窄小的竖向洞口或临边部位不适合采用钢管作为防护栏杆的,采用同一等级的建筑钢筋焊接制成防护栏杆。其结构构造

6、要求如表1。表1 钢筋防护栏杆构造杆件名称上横杆下横杆栏杆柱钢筋直径16mm14mm18mm焊缝长度/高度210 mm / 6 mm4.1.5.4 采用其他材料制作防护栏杆,必须经过项目技术负责人核算后采用,禁止使用竹木制作防护栏杆。4.1.6 防护栏杆的连接和固定4.1.6.1 防护栏杆必须采用扣件连接、丝扣连接、螺栓连接、焊接或其它可靠连接方式连接。4.1.6.2 防护栏杆必须采取埋设、扣件连接、螺栓连接焊接或其它有效固定方式固定。防护栏杆采用其它方式固定时,必须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核算后使用。4.2 各部位的临边防护4.2.1 基坑周边防护基坑周边防护栏杆设置如图1 所示。图1(a) 基

7、坑周边防护立面图图1(b) 基坑周边防护1-1 剖面图4.2.2 结构楼层周边防护4.2.2.1 楼层防护栏杆的设置楼层防护栏杆的设置如图2、3 所示图2 结构楼层周边防护栏杆立面图图3(a) 无悬挑板结构周边防护(一)图3(b) 无悬挑板结构周边防护(二)图3(c) 悬挑板挑出长度小于500mm 的悬挑板的周边防护图3(d) 挑出长度大于500mm 的悬挑板的周边防护4.2.2.2 楼层防护栏杆柱的固定1)预埋1.41.5m 的钢管图4(a) 预埋钢管固定立杆基础详图2)预埋钢筋图4(b) 预埋钢筋固定立杆基础详图3)预埋短钢管图4(c) 预埋短钢管固定立杆基础详图4)预埋件(套筒承插式)图

8、4(d) 预埋件固定立杆基础详图5)膨胀螺栓图4(e) 膨胀螺栓固定立杆基础详图4.2.2.3 结构楼层防护栏杆柱固定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其他部位的栏杆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和固定。4.2.3 装配工程梁面临时防护图6(b) 混凝土梁上栏杆柱固定示意图4.2.4 楼梯侧边防护4.2.4.1 常规建筑结构楼梯的临时防护栏杆,采用建筑脚手架钢管搭设,杆件用扣件或丝扣连接。布设如图7 所示。图7(a) 楼梯临边防护立面图(一)图7(b) 楼梯临边防护平面示意图(一)4.2.4.2 圆弧及特殊形状的楼梯,可采用同一等级的建筑钢筋制作栏杆,使用焊接固定和连接。图8(a) 楼梯临边防护立面图(二)图8(b)

9、 楼梯临边防护平面示意图(二)4.2.4.3 形状规则的楼梯,宜采用建筑脚手架钢管套丝、螺栓连接等方式4.2.5 物料提升机楼层转料平台防护4.2.5.1物料提升机楼层转料平台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相关要求搭设,平台面应满铺脚手板并牢固固定。4.2.5.2 楼层转料平台两侧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或防护脚手架,满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或者采取其他牢固可靠的硬质封闭防护。图9(a) 物料提升机楼层出入口防护平面图图9(b) 物料提升机楼层出入口防护立面图4.2.5.3 物料提升机各楼层转料平台的出入口应设置常闭的防护门。防护门及连接件任何一点应能承受1KN

10、荷载及可能发生的冲击荷载,施工电梯单扇防护门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大于1.2m。物料提升机单扇防护门高度不低于1.5m,宽度不大于1.2m。图11(a) 物料提升机楼层出入口防护门侧立面图11(b) 物料提升机楼层出入口防护门正立面4.2.5.4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楼层防护门关闭完好。5 洞口防护5.1 基本规定5.1.1 因工程本身存在或因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而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必须设置有效防护设施。5.1.2 楼板与墙洞口,杯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天窗、地板门等处,必须按洞口防护要求设置稳固的盖板或防护栏杆或安全网或其它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的防护设施。5.1.

11、3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应设红灯警示。5.2 防护方式5.2.1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0mm 但大于25mm 的孔口,应使用坚实的木盖板盖严,并牢固固定。5.2.2 楼板面等处边长250500mm 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其它各类洞口,应使用竹、木等材料作盖板,均衡搁置盖住洞口并牢固固定。图12(a) 洞口盖板防护平面图图12(b) 洞口盖板防护1-1 剖面图5.2.3 边长在5001500mm 的洞口,应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10001000mm 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5.2.4 处于剪力墙的墙角或其他不

12、便于盖板防护的洞口,应预设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0mm,并在其上满铺脚手板。图13(a) 洞口钢管防护平面图图13(b) 洞口钢管防护1-1 剖面图图14(a) 洞口钢筋防护平面图图14(b) 洞口钢筋防护1-1 剖面图5.2.5 边长在1500mm 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图15 边长1500-2000mm 的洞口防护图16 边长2000-4000mm 的洞口防护5.2.6 墙面竖向落地洞口,应加装防护门栅,门栅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50mm,或采用防护栏杆,下设200mm 高的挡脚板。5.2.7 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0.8m 的窗台

13、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应加设1.2m 高临时护栏。5.2.8 洞口处防护栏杆的用材、连接、固定与临边防护栏杆相同。6 井道防护6.1 电梯井、管井必须设置防止人员坠落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标志警示。6.2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400mm 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必须设置防护门,井道内应每隔两层且不超过10m 设一道安全平网。6.3 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井道防护,需经项目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核批准,工作过程有人值守并设置标志,当日工作完毕必须原样恢复。6.4 井口防护采用上下翻转防护门。门高1.40m,下部设200mm 踢脚板,紧贴楼地面安装,门两侧边超出电梯井口边不小于100mm

14、,上端固定,门栅间距不大于150mm。使用钢筋直径不得小于14mm。6.5 施工层的下一层的井道内设置一道硬质隔断以防物件掉落,施工层以及其它层采用安全平网防护,安全网应张挂于预插在井壁的钢管上,网与井壁的间隙不得大于100mm。图17(a) 电梯井、管道井水平防护平面图图17(b) 电梯井、管道井水平防护立面图图17(c) 电梯井、管道井竖向防护示意图7 安全通道及防护棚7.1 基本规定7.1.1 当临街通道、场内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作业通道处于坠落半径内或处于起重机起重臂回转范围内时,必须设置防护棚及防护通道,以避免发生物体打击事故。7.1.2 安全通道、防

15、护棚应采用建筑钢管扣件脚手架或其他型钢材料搭设,严禁采用竹木杆件搭设防护棚。7.1.3 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竹串片脚手板或双层正交18 厚木模板的水平硬质防护,及封闭的防护栏或挡板,整体应能承受10kPa 的均布静荷载。塔吊主要经行线路、转料平台、卸料平台落物曲线范围内的安全通道及防护棚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50 厚木板。7.1.4 特别重要或大型的安全通道、防护棚及悬挑式防护设施必须制定专项技术方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7.1.5 安全通道的搭设7.1.5.1 安全通道净空高度和宽度应根据通道所处位置及人、车通行要求确定,高度一般不低于3.5 m,宽度一般不低于3m。

16、高度在15 m 以下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3 m;高度在15-30m 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4 m,高度超过30 m 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5 m。通道长度自脚手架外排立杆起算。7.1.5.2 立杆基础必须硬化处理,通道使用期内不得发生地面沉陷,立杆必须沿通行方向通长设置扫地杆和剪刀撑。7.1.5.3 常规安全通道立杆纵距不应超过1200mm,防护棚悬挑尺寸为300500mm,双层防护棚层间距为500600mm。7.1.5.4 宽度超过3.5 m 或高度超过4 m 的安全通道,立杆间距应加密或使用双立杆、型钢、脚手架管格构式立柱,纵向横杆应采用型钢制作或搭设承重脚手

17、架。7.1.5.5 安全通道侧边应设置隔离栏杆,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内通过,必要时满挂密目网封闭。7.2 防护方式7.2.1 场区内安全通道图18(a) 现场的安全通道正面图图18(b) 现场的安全通道侧面图7.2.2 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图19(a) 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正面图图19(b) 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侧面图7.2.3 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图20(a) 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正面图图20(b) 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侧面图7.2.4 临街通道街面人行通道距离施工建筑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须搭设用于行人通行的防护通道,其净空高度不低于3 m,搭设方式

18、与施工现场安全通道相同,并设置明确的警示标牌、引导标志和设施。7.2.5 安全防护棚图22(a) 设备防护棚立面图图22(b) 防护棚平面图8 外脚手架8.1 基本要求外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要求。8.2 悬挑脚手架8.2.1 悬挑外架挑梁必须能够完全承受架体及架体上作业时的荷载。悬挑外架搭设前必须编制包括悬挑梁平面定位图、悬挑梁侧面示意图、悬挑梁及锚固件受力验算等内容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使用。8.2.2 悬挑外架的分段搭设高度不得超过24 米,整体分段应合理规划,经济合理。8.2.3 挑梁应根据悬挑架荷载及悬挑长

19、度等情况具体确定。施工用悬挑脚手架宜采用16 号以上工字钢作为主悬挑梁,外挑段不宜超过1.50m,锚固段不小于外挑段的1.25 倍。严禁采用脚手架钢管作为主挑梁。采用槽钢作为主挑梁时应有防侧弯措施。8.2.4 挑梁必须搁支在梁板面并锚固。挑梁顶端应设置牢固可靠的脚手架钢管插脚,相邻悬挑梁的间距不得大于1.50m。8.2.5 挑梁外端设置单根直径不小于15 的钢丝绳进行斜拉,斜拉钢丝绳与悬挑梁的夹角不小于60 度,斜拉钢丝绳必须与建筑结构锚固。8.2.6 悬挑梁、钢丝绳及钢丝绳锚固件必须一一对应。8.2.7 在建筑物的悬挑梁、板上设置悬挑脚手架,应对悬挑梁、板的承载能力及进行复核。8.2.8 悬

20、挑架底部必须采用硬质封闭,并设置挡脚板,外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防护,地处闹市和重要地带应采用孔径不大于25mm 的钢板网或竹笆等加强防护。8.2.9 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相关要求。图23 框架部位或剪力墙上开孔时侧面示意图图24 钢丝绳紧固示意图图25 直接在剪力墙或边梁上预埋时侧面示意图图26(a) 结构边缘的悬挑梁板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时侧面示意图图26(b) 压杆与锚环的连接详图8.3 附着升降式脚手架的防护8.3.1 附着升降式脚手架防护设施必须与架体同时设计、同时安装、同时使用。8.3.2 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外立面必须满

21、挂密目安全网,并在其内侧加挂孔径不大于25mm 钢板网,单片式架体和中间断开部位的端头,也应满挂密目安全网和钢板网。8.3.3 架体底部应采用硬质封闭,并用密目网及水平安全网兜底。架体底部必须及时清理保洁,清理期间应通知下部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无防护的坠物范围内。8.3.4 架体底部内立杆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空隙采用活动翻板防护,架体中部加挂水平安全网,架体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8.4 连墙件8.4.1 连墙件必须能够约束脚手架立杆在垂直于墙面方向的位移,承受水平风荷载或风吸力,防止脚手架向内或向外倾覆。8.4.2 连墙件必须与脚手架拉接紧密,与建筑结构牢固连接。8.4.3 连墙件应靠近主接点位置,偏

22、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300mm。8.4.4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刚性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得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且不得大于4m。8.4.5 24m 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可采用拉顶结合式柔性连墙件,拉顶结合式柔性连墙件必须一一对应设置,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24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8.4.6 连墙件应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下斜连接,下斜角度不得超过10,不得采用上斜连接。8.4.7 连墙件设置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表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连墙杆设置规定脚手架高度竖向间距水平间距每根连墙杆覆盖面积(m2)单排24

23、3h3la40双排50m3h3la4050m2h3la27悬挑架34m 3 跨,且6m备注h:脚手架步距;la:脚手架立杆纵距8.4.8 连墙件的设置方式1)钢丝柔性连墙件如图28 所示。图28 柔性拉接示意图2)通过预埋件焊接刚性连墙件如图29 所示。图29 钢管焊接刚性连墙杆示意图3)钢管扣件抱柱或穿墙夹持刚性连墙件如图30(a)、30(b)所示。图30(a) 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一)图30(b) 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二)4)钢管扣件与预埋短钢管连接刚性连墙件如图30(c)所示。图30(c) 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三)8.5 避雷和外电防护8.5.1 施工现场内的塔吊、井字

24、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则应按照下列规定安装防雷装置:1)在年平均雷暴日数小于等于15d 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50m 时。2)在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15d 且小于40d 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32m 时。3)在年平均雷暴日数等于和大于40d 且小于90d 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20m 时。4)在年平均雷暴日数等于和大于90d 及雷害特别严重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12m 时。8.5.2 避雷装置应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8.5.2.1 接闪器可用直径25-32mm,壁厚不小于3mm 的钢管或直径不小于12mm 的

25、钢筋制作,设在建构筑物或机械设备的易受雷击的顶端。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杆上设接闪器时,高度不小于1m,并将所有最上层的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路。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接闪器时,应将一侧的中间立杆接高出顶端不小于2m,并在该立杆下端设置接地线,同时应将卷扬机外壳接地。8.5.2.2 引下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mm 的圆钢或宽为24mm、厚度为4mm 的扁钢制作。8.5.2.3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为2.5m 直径12mm 圆钢或厚度为4mm 角钢制作,间距5m 设置。水平接地体宜采用直径12mm 圆钢或厚度为4mm 截面为100mm2 扁钢制作。接地体埋深不小于0.6m,应避开人经常活动区。避雷装置的引线

26、、接地连接线等连接处必须用焊接,其焊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或圆钢直径的6 倍。8.5.3 外电防护基本规定8.5.3.1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满足表3、4 所示。表3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1kV 以下110kV35110kV154220kV330550kV最小安全距离(m)4681815表4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1kV 以下 110kV35kV 以上最小垂直距离(m)6778.5.3.2 跨越或紧邻外电施工时,必须使用绝缘材料搭设严密的遮栏、栅栏或安全网,防护方案应由企业技术部门制定。8.5.3.3 外电线路与遮栏、栅栏之间的安全距离如表5 所示。表5 带电体至遮栏、栅栏、保护网的安全距离外电线路的电压等级(kV)136103560110220330550线路边线至栅栏的安全距离(m)室内82.58587.5 105130170室外959595115 135175265450线路边线至网状遮栏的安全距离(cm)室内17.5 2022.54065105室外3030305070110 190270500安全防护小组人员及联系方式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组 长副组长副组长组 员组 员组 员组 员第 3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