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4003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9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含:方案说明、概算书、设计图)项目名称:*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省发改委、农业厅建设地点:*风平镇法帕村委会和遮晏村委会建设单位:*农业局项目负责人:*(*农业局 局长)通讯地址:*省*邮政编码:678400 电话:06922136793*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5年5月 编制项目名称:*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农业局项目负责人:*(*农业

2、局 局长)报告编制单位:*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云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资质证号:国家住建部(乙级*)电话、传真:*编制总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高级农艺师)经济负责人:*(咨询工程师 投资)主要编写人员:*(助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参与人员:*总目录第1部分 实施方案说明1总说明11.1项目概要11.2实施方案编制依据31.3指导思想及原则5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2项目区实施方案说明72.1项目实施背景72.2项目区选择112.3项目区基本情况133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173.1单位性质和隶属关系173.2单位主要职能或业务范围173.3财务收支状况和资产负债状况17

3、3.4承担项目的主要优势174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194.1水资源状况194.2水资源需求量分析195项目设计方案225.1工程总体布局225.2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236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说明296.1设计内容296.2设计说明297田间道路工程实施说明377.1设计内容377.2工程建设标准377.3路线设计377.4断面设计387.5路肩设计397.6路基填筑397.7便民桥398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408.1编制依据408.2投资概算408.3投资分析438.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449项目实施步骤469.1建设工期469.2实施步骤469.3进度安排4710项目建设管理4810.1组织机构

4、4810.2实施机构4910.3项目实施中的管理5110.4工程建设管理5410.5项目资金管理5510.6档案管理5610.7保障措施5610.8项目建后管理5811效益评估6011.1经济效益6011.2社会效益6011.3生态效益60第2部分 概算书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11.2建设内容.11.3编制依据.31.4概算成果说明.82建设项目总概算分析 93中央及地方预算内专项资金使用情况114单位工程概算书1478第3部分 设计图1、*行政区位图;2、项目区位置图;3、2010年-2014年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分布图;4、项目区

5、现状图;5、项目区规划图;6、坝顶长3m取水坝结构图;7、编兰、刀家、荒河、拉货杏取水坝结构图;8、拉混、棒上向、拉广弄拉崃亮取水坝结构图;9、忙咩、晃拉满谢、拉杏拉兰弄、拉货满取水坝结构图;10、解老坝平面布置图;11、解老坝剖面图;12、广下河、拉东五组取水坝平面布置图;13、广下河、拉东五组取水坝剖面图;14、拉栏杆取水坝平面布置图;15、拉栏杆取水坝剖面图;16、南干坝平面布置图;17、南干坝剖面图;18、400400沟渠横断面图、400500沟渠横断面图、500500沟渠横断面图、500600沟渠横断面图;19、600400沟渠横断面图、600500沟渠横断面图、600600沟渠横断

6、面图、700700沟渠横断面图;20、800400沟渠横断面图、800500沟渠横断面图、800600沟渠横断面图、800700沟渠横断面图;21、800800沟渠横断面图、1000800沟渠横断面图、10001000沟渠横断面图;22、12001000沟渠横断面图、12001200沟渠横断面图;23、1500800沟渠横断面图、15001000沟渠横断面图;24、拉东五组沟纵断面图;25、荒拉弄沟下纵断面图;26、荒拉弄沟上纵断面图;27、荒喊拉广沟纵断面图;28、拉红坡沟下纵断面图;29、便民桥图。61第1部分 实施方案说明1总说明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2015年全国新增100

7、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3主管部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厅。1.1.4项目建设单位*农业局。1.1.5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风平镇法帕村委会和遮晏村委会。1.1.6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建设高产稳产农田10900亩。2、建设内容(1)农田水利工程新建取水坝28个,结构均为浆砌石重力坝,其中:长3m,11座;长4m,4座;长5m,4座;长6m,5座;长8m,1座;长9m,1座;长11m,1座;长3m,11座;长12m,1座。衬砌沟渠77条,结构均为浆砌毛石,总28685.00m,其中:断面为0.40.4m,10条,长3084m;

8、断面为0.40.5m,4条,长1359m;断面为0.50.5m,10条,长3370m;断面为0.50.6m,2条,长122m;断面为0.60.4m,1条,长640m;断面为0.60.5m,4条,长1039m;断面为0.60.6m,14条,长4008m;断面为0.70.7m,2条,长797m;断面为0.80.4m,1条,长85m;断面为0.80.5m,1条,长50m;断面为0.80.6m,3条,长1120m;断面为0.80.7m,1条,长550m;断面为0.80.8m,4条,长1446m;断面为1.00.8m,2条,长589m;断面为1.01.0m,6条,长1643m;断面为1.21.0m,6条

9、,长2543m;断面为1.21.2m,3条,长2290m;断面为1.50.8m,1条,长980m;断面为1.51.0m,2条,长2970m。渠系建筑物:新建涵洞30座,便民桥3座。(2)农业田间工程:新建机耕路30条,宽4.0m,总长9459.00m。1.1.7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1、项目投资本项目预算总投资1625.00万元。其中:(1)农业工程建设费1528.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4.06%;(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1.50万元,占总投资的4.40%;(3)预备费25.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4%。2、资金筹措(1)中央投资1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0%;(2)地方配套32

10、5.0万元,占总投资的20.0%。1.1.8建设工期建设工期为1年,2015年2016年。1.1.9建设目标按照成片区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强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配套实施沟渠、机耕道,以及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逐步把中产田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把低产田改造成产量稳定的中产田,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通过对项目区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农民粮食种植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作物优质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搞好农田基础设施的

11、基础上,推广秸秆还田、科学施肥等技术,培肥地力,降低生产成本,项目区的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的产量增加明显。同时,对区域基本农田建设起到较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增产粮食87.2万公斤,亩增粮食产量80公斤,复种指数从现在的190%提高到200%,项目区耕地可实现年增收436万元以上。1.2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2.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2.2相关部门规划1、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

12、);2、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规划(2009-2020年);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2009-2020年);5、风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6、*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环保、城建、水土保持等部门发展规划图件和文字资料。1.2.3行业技术标准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GB/T16453-1996;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1996;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5、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

13、3-2006;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7、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1998;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1999;1.2.4相关基础资料1、*省发改委关于下达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5)*号;2、*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厅等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抓紧编制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十二五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5、有关*及项目区的基础图件,比例为1:750

14、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统计资料等。1.3指导思想及原则1.3.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水利、田间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装备水平,推进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3

15、.2实施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工程技术与农艺技术相结合,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2、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为原则。以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内容,充分合理利用项目区土地资源。3、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从实际出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建设投资和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建设规模亩109002建设期年13建设内容3.1水利工程3.1.1取水坝座283.1.2衬砌沟渠条77有19种断面,共长28

16、685米。3.1.3渠系建筑物涵洞座30混凝土涵管便桥座3混凝土面3.2田间机耕路m9459宽4.0米,共30条。4项目投资万元1625.004.1工程费用万元1528.46占总投资的94.06%4.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71.50占总投资的4.40%4.3预备费用万元25.04占总投资的1.545资金筹措万元1625.05.1中央投资万元1300.0占总投资的80.0%5.2地方配套万元325.0占总投资的20.0%2项目区实施方案说明2.1项目实施背景2.1.1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

17、。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随着国家粮食生产资源的日益紧缺,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外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确保粮食安全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为此,2009年国家启动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旨在通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改造中低产田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高农机作业水平等主要技术路线,统筹实施水利骨干工程、基本农田、粮食科研创新能力、良种繁育和农技推广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到202

18、0年实现全国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55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的目标。*是国家商品粮和糖料基地县,近几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800个产粮大县之一。4年来,共完成投资248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8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00万元,建成高稳产农田3.33万亩,累计建成排灌沟渠64975米,农田机耕路26999米,农桥10座,涵洞286件,U型槽1件,取水坝10座。详见2010年-2014年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

19、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分布图。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根粮食增产增收显著,但*地域辽阔,耕地面积较大,多年来虽然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远远不能满足我县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大部分农田未得到治理,不利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应继续加大农田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剩余空间有限,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所以,根据党

20、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若干关于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自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方针政策,根据*省发改委关于下达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精神,为做好“*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保障农户长远生计,解决当地粮食生产提能增效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由市发改局和市农业局牵头,会同市级涉农部门及时成立相关的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广泛征求农户意见,本着解决农户最急需的问题,充分论证分析后,委托云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写了*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

21、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1.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粮食增产的战略需要人多地少是*的基本市情,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单产,立足实现*区域内粮食基本自给,是*当前应当抓好的主要工作。但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此,重视和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2、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粮食增产的根本保证由于*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冬春补水能力不足,夏季排涝能力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加之*耕地质量差,带来的产量低,质量不高,粮食增产后劲不足,一直是*粮食产量提不起来的主要瓶颈,严重制约

22、*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3、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抓好的主要工作,为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特色产业”开发,许多产业要求田块能排能溉,因此,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加速*农业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非常迫切。4、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施*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建设项目,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措施。近年来,根据省政府“围绕增收调结构”的

23、方针,及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不断地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稳产农田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委、市政府结合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在巩固提升粮、糖、茶、胶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又积极培育了蔬菜、瓜果、香料烟等新型产业,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改造,综合治理,因地制宜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土、肥、水等农业资源,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的数量型向优质高效集约型转变,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挥优势,发展优质粮食、经济作物特色农业产业,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对进一步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群众增收致

24、富,促进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2.1.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协作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市委、政府当前稳定粮食增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受到了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同时,农业科技部门也成立相关的建设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部门和相关的部门也根据各自的条件给予部门间的相互支持和协作。所以,*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领导基础、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2、具有特殊的自然资源优势*地处祖

25、国西南边陲,为边疆多民族县级市,东西长约71km,南北宽约62km,国土面积2987平方km,其中:坝区(含海拔在1000m以下低热河谷)占26,山区占74。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9.6,年均降雨量1654.6mm,水资源比较丰富,平均年日照时数2252.9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6077兆焦m2,10的活动积温7069,无霜期315天,连续霜期不超过5天,平均相对湿度78。立体气候明显,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低海拔地区逆温效应明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众多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农作物发展潜力较大。3、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201

26、2年全市耕地面积69.15万亩,其中:水田30.29万亩,占43.8%;旱地38.85万亩,占56.2%。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山沟两旁(冲积扇)和山区、半山区丘陵、山槽、山洼等地域。水田多分布于盆地和山沟、山槽、山洼两旁,山区大多为旱地,半山区和部分山槽、山沟地带,兼有水田和旱地。全市耕地坝区平田较多,土壤基础好,开发潜力大。4、有较好的群众基础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群众享受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在农田工程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项目区村寨群众基础好,积极性好调动,为项目的组织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5、有健全的技术服务机构项目承担单位*农业局现有职工375人,其

27、中技术人员279人(高职9人,中职121人,初级技术职称149人),是一支技术过硬,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队伍,这支队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能够胜任项目的具体实施及项目的顺利完成。2.2项目区选择2.2.1项目地点选择的原则1、坚持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成片区开发的原则*2015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点的选择上坚持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成片区开发的原则,并且改造难度不能太大,有利于当年改造,粮食当年实现增产增收。2、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在分析需求和建设可能的基础上,针对制约土地生产

28、能力的关键因素,合理确定建设内容、规模、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以改善排灌、配套农耕道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为重点,做到因地制宜。3、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农户意愿的原则。千亿斤新增粮食建设项目要主动让农户参与进来,使之全程知情、全程监督资金使用方向。通过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发挥项目区农户改造基本口粮田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投资、投劳,完成既定目标。4、坚持国家支持与农户自我发展相结合原则充分整合国家、省级各部门资金,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以财政补助作为引导,调动农民投工投劳。改造完成后,农业部门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产业扶持,以增加农户自我发展能力。2.2.2项目区选择依据1、属于*粮

29、食主产区项目区是*的水稻、玉米主产区。项目实施后有利于粮食产量及产值的大幅度增加。2、农业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项目建设地点大部分耕地虽地势平坦,但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及配套工程,冬春补水能力不足,特别是排涝设施,每到雨季洪水经常泛滥成灾,抗旱排涝能力差,粮食、经济作物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制约。通过项目实施,建设排灌沟渠,实现冬春补水、夏季排涝。3、土壤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差项目区由于缺乏机耕道路和相应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不便机械化耕作和农业灌溉等,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和土地产出率都较低,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有一定难度。4、选址符合规划项目的选址符合全国新

30、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选址要求,有利于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建成一片,巩固一片。2.3项目区基本情况2.3.1项目县概况1、地理位置*地处*省西部,*东南部,位于东经9801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西长约71km,南北宽约62km。东北接保山市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西北与梁河县、*隔龙江(陇川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23km。距省会昆明649km。2、自然条件*属高黎贡山西延部分,东北高,西南低,“三山两坝一条河”,将盆地分割成为*、遮放两个坝子。全市最高海拔2889.1m,最低海拔528m,平均海拔1226m。*地处低纬度高原,

31、太阳辐射较强,热量丰富,属全国不可多得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夏长冬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9.6,最冷月均温12.3, 最热月均温24.1,年均降雨量1653.4mm,年日照时数2352.3小时,年均日照率47,无霜期301天,年均相对湿度7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处滇西南多雨区,降雨量充沛,属于水资源丰富地区。市境西缘的龙江,在全市境内流域面积2260.3平方km,其一级、二级支流及其他小支流共138条,为坝区和大部份山区的主要水系,年产水量26.6亿m3。东南角边缘的怒江水系支流及其他小支流88条,年产水量6.35亿m3。全市建有小(2)型以

32、上水库25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8座,小(2)型水库16座,总库容4890.18万m3,年供水量8535万m3,设计灌溉面积8.5494万亩;引水工程2087件,引水渠道134条,长630.49km,设计引水流量256.25m3/秒,年供水量13441万m3,设计灌溉面积17.1398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4.3082万亩;建成提灌站2座,总装机60kW,年供水量75万m3,灌溉面积0.27万亩。2007年,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12.4%,旱涝保收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全市耕地面积69.15万亩,其中:水田30.29万亩,占43.8%;旱地38.85万亩,占56.2%。耕地

33、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山沟两旁(冲积扇)和山区、半山区丘陵、山槽、山洼等地域。水田多分布于盆地和山沟、山槽、山洼两旁,山区大多为旱地,半山区和部分山槽、山沟地带兼有水田和旱地。全市耕地平田坝地较少,旱坡地较多,地力质量差,生产水平较低。3、社会经济状况*辖*镇、风平镇、遮放镇、勐戛镇、芒海镇、轩岗乡、江东乡、五岔路乡、三台山乡、西山乡、中山乡和勐焕街道办事处共12个乡(镇、办事处),80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委会,719个自然村,1009个村民小组。2013年,全市乡村户数74757户,乡村人口312906人,其中:农业户数66342户,农业人口296093人;年末有耕地面积70960

34、3亩,其中水田307159亩、旱地402444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2.39亩;2013年全市大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6.73万亩(不含茶叶及生物创新产业),总产量100.79万吨,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万亩,粮食总产量23万吨,粮食单产329kg。2013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41153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81元。2.3.2项目区概况1、项目建设区涉及村的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地点在风平镇法帕村委会和遮晏村委会。其中:(1)法帕村委会法帕村委会,属于坝区,距离镇5公里, 国土面积9.51平方公里,海拔89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786毫米,适宜有耕地11730亩,其中人均耕地1.4

35、1亩;有林地5910亩。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730亩(其中:田10952亩,地77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香料烟、咖啡等农作物。拥有林地591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9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6亩,主要种植咖啡、坚果等经济林果; 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59户,有乡村人口8383人,其中农业人口8326人,劳动力46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523人。该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89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800万元,畜牧业收入337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218头,肉牛390头,肉羊0头); 林业收入15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651万元, 工资性收入1218万元。

36、农民人均纯收入6529.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18.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73人 ,在省内务工508人,到省外务工365人。 目前该村存在的一个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田间道路和灌溉沟渠都是土路、土沟,年久失修,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严重制约本村的经济发展。遮晏村委会,属于坝区。距离镇9公里,国土面积16.1平方公里,海拔89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865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香料烟、坚果等农作物。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655亩(其中:田5794亩,地861亩),人均耕地1.31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香料烟、坚果等作物;拥有林地20670亩

37、,其中经济林果地25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5亩,主要种植坚果等经济林果。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21户,有乡村人口5106人,其中农业人口5074人,劳动力336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18人。该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83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50万元,畜牧业收入2147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642头,肉牛207头,); 林业收入102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312.00万元, 工资性收入38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8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20人 ,在省内务工262人,到省外务工58人

38、。目前该村存在的一个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田间道路和灌溉沟渠都是土路、土沟,年久失修,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严重制约本村的经济发展。 2、项目建设区水资源情况项目区水源条件较好,水资源丰富。项目区内无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农村人畜饮水均为自备水源,与项目区的水源工程无直接联系。项目区水源头有总库容为*大河、野牛坝河、水井河等分别从项目区经过,水资源已完全能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灌溉用水。 3、项目建设区基础设施现状和投资改造潜力拟实施的项目区位于*风平镇法帕村委会和遮晏村委会,属坝区,是*主产粮食的地区,虽然*大河、野牛坝河、水井河等分别从项目区经过,但由于引水困难,严重制约粮食生产水平提高,造

39、成影响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有:一是引水坝少而塌陷。长期以来,坝区耕地水利设施不配套,缺乏骨干灌溉渠系统,建成的取水坝由于地质差,雨季时常被冲垮,加之管理不到位,不能发挥主干渠的作用。二是田间沟渠排灌不畅。现有的田间灌排水沟多为土沟、土渠,输水沟渠标准化程度低,沟渠狭小,部分支渠弯曲大,里程长,水流不畅,於阻严重,不能适时供给,而雨水较多时,土沟渗漏严重造成一些冷浸田排水不畅,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以至土地产出率较低。三是田间机耕道路少而窄。目前的机耕路多为群众自己组织修建的简易路,路面窄、标准较低,难以进行大型机耕作业。从2010年开始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后,农

40、田基础设施得到一些改善,但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施千亿斤粮食增收目标,建设高产稳产农田,还需要大量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据于上述因素,项目区需进行取水坝、田间道路、排灌沟渠工程的改造和投资措施。3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3.1单位性质和隶属关系该项目由*农业局承担实施。*农业局隶属于*人民政府,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行政事业机构。3.2单位主要职能或业务范围承担全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选择,技术措施的制定,申报材料的拟定和编写;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计划、方案、总结,科技项目的组织、落实、实施与完成工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

41、广工作。3.3财务收支状况和资产负债状况项目承担单位是公益性事业机构,经费来源于财政全额拨款。国家、省、州、市下达的项目经费严格按项目方案内容及要求进行列支使用,每年请审计部门对单位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财务收支平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合理。农业局不从事经营活动,单位资产主要是办公用房及办公设备,属国有固定资产,不存在资产负债情况。3.4承担项目的主要优势项目承担单位*农业局现有职工375人。其中:技术人员279人(高级农艺师9人、农艺师121人、初级职称149人),是一支技术过硬,具有较好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队伍。其下属的*土壤肥料工作站建有化验室60m2,并配置相应的化验设备,且多

42、年来一直从事土肥科技示范推广及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在技术推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承担完成了国家、省、州下达的各项土肥科技推广项目及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实践基础,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4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4.1水资源状况风平镇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3001653毫米。境内主要河流南乃河、芒岗河、户阳河、邵址河、板过河。平均产水量31.8亿m3(径流量)。其中:地表水23.11亿m3、地下水8.69亿m3。农田灌排沟渠只要完全配套,自流灌溉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就可满足项目区生产需要。4.2水资源需求量分析

43、项目区属于水资源丰富地区并且以水稻种植为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结合*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13)及项目区水文、气象、耕地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水方式和经济效益等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灌溉设计保证率为P=75%。综合项目区各种统计资料和行业发展规划、计划资料情况,选取2014年作为规划基准年,2030年为工程规划水平年。作物灌溉制度按灌区内农经作物组成分为水稻、小春(旱作)物两大类,并采用典型年法分析计算。1、水稻灌溉制度水稻按其生长特点,其整个生育阶段划分为秧苗期和大田期两大生育阶段。水稻生育期划分:水稻全生育期可划分为秧苗期和本田期

44、两大生长阶段。在水肥保证的前提下,水稻最佳的播种日期是四月下旬,秧期30天,拟定4月20日撒秧,五月下旬开始移栽,本田期110天。按照水稻高产栽培模式,将本田期划分为:移栽返青、分蘖、拔节孕穗、抽穗扬花、灌浆结实、黄熟共六个生育阶段。泡田定额及移栽进度:按灌区的耕作方式,一般在移栽前十天开始泡田,泡田定额为270m3/亩。移栽期需20天,进度为前5天20,中间10天60,后5天20。水稻各生育期划分及主要参数见下表。表4.1 水稻生育期划分及主要参数表生育期日期及天数作物需水系数渗漏强度(mm/天)适宜水层深(mm)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天数上限中限下限秧苗期4月20日5月19日303.0移栽返青5月20日5月29日101.153.0302010分蘖5月30日6月18日201.23.0302010拔节孕穗6月19日7月18日301.253.0403020抽穗扬花7月19日7月28日101.33.05040 30灌浆乳熟7月29日8月17日201.22.5202010黄熟8月18日9月6日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