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4107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工程技术学部编制)二九年八月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 卓海旋 编撰日期:2009年8月31日一、 课程概述建筑构造是B类课(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计划时数总计96学时,分2个学期来学习。其中实践部分共计31学时,占总学时的32.3,本课程共计6学分,是必修的职业基础课。建筑构造又称房屋建筑学,即专门研究房屋的建筑学。该课程主要由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门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

2、理指导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连接的方法。建筑设计原理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建筑构筑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二、 教学内容描述(一)课程总体要求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学完本课以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3、、对基础、墙体(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及门窗等常用建筑构造的作用及构造设计要求,有较深的理解;对其它建筑构造和工业建筑构造的基本组成和构造要求等也有一般的了解。2、懂得从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出发,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选择建筑构造方案、构件的形式、基本尺寸和材料做法,初步掌握其设计方法和步骤。3、明确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各种建筑构件在布置上的要求,能根据建筑构造的作用和特点、具体情况,拟定其主要细部构造形式,知晓其构造处理方式和手段。4、能识读一般的建筑施工图纸,基本掌握建筑细部构造节点图样。(二) 课程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教学按以下3个层次进行要求:1、 了解:要加以了解的

4、扩大知识面的延展性内容,在工作中可进一步学习。2、 熟悉:一般性掌握的资料性内容,在工作实际中要学会使用。3、 掌握:必须理解和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基本构造作法。(三)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本门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通过习题、实训和建筑构造课程设计等环节,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筑构造种类繁多,型式多种多样,在学习过程中,只能重点学习常用的、尤其是以民用建筑为主的建筑构造,掌握其一般组成和作法。本课程以集中学习为主,学习中首先阅读各章节的学习指导,了解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配合教学辅助媒体进行系统学习,按照教学要求完成

5、课后思考题、习题,以及相应的构造实训绘图练习。(四)教学内容绪论教学内容1. 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内容、特点及任务要求2. 建筑构成三要素3. 建筑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4. 建筑按耐久性和耐火性进行等级划分5. 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依据教学要求1. 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2. 了解:(1)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2)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依据第1章 民用建筑概述教学内容1.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 2.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3. 定位轴线及其编号 教学要求1. 掌握: 定位轴线及其编号方法。结合工程图纸,学以致用。 2. 了解: (1)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受力特点。(2

6、)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第2章 基础与地下室 教学内容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和设计要求 2. 基础埋深及其影响因素 3. 基础按材料受力特点和构造形式分类 4. 地下室类型与防潮、防水构造 教学要求1. 掌握: (1)基础埋深的概念及选择埋深的方法(2)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2. 了解: (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和设计要求(2)基础按材料受力特点和构造形式分类 第3章 墙体构造 教学内容1. 墙体的类型、承重方案和设计要求2. 砖墙、砌块墙、隔墙的构造3. 墙面装修教学要求1掌握: (1)墙体的承重方案 (2)砖墙的构造,与砖墙对照理解砌块墙的不同构造2了解: (1)墙体类型和设计要求

7、(2)隔墙构造,以骨架隔墙为主 (3)墙面装修类型第4章 楼地层 教学内容1. 地层的构造组成和设计要求 2. 楼板、地面和顶棚的构造 3. 阳台和雨篷的构造 教学要求1掌握: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受力特点 (2)装配式楼板的布置要求和加强楼板整体性的构造 (3)阳台底板的结构布置方式与特点,以及栏杆扶手构造 2了解: (1)楼地层设计要求和构造组成 (2)地面、顶棚的种类和装修构造以及雨篷的形式和构造 第5章 楼梯构造 教学内容1. 楼梯的设计要求、构造组成和形式2 楼梯各组成部分的尺度和设计方法、步骤3 楼梯、台阶、坡道构造4. 电梯和自动扶梯构造教学要求1. 掌握: (1)楼梯各部

8、分的尺度和设计方法 (2)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3)踏步、栏杆扶手、台阶坡道等细部构造2. 了解: (1)楼梯的构造组成和形式 (2)电梯和自动扶梯构造第6章 屋顶构造 教学内容1屋顶类型与屋面排水设计2平屋顶构造3坡屋顶构造教学要求1. 掌握: (1)屋面排水设计步骤(2)平屋顶的防水、保温、隔热构造(3)坡屋顶防水构造 2. 了解: (1)屋顶的类型(2)坡屋顶的保温、隔热构造第7章 门窗构造 教学内容1门窗的形式和尺度2木门窗的构造3铝合金门窗的构造4塑钢门窗的构造教学要求1. 掌握: (1)木门窗的组成以及门窗框和门窗扇的构造 (2)铝合金和塑钢门窗的特点与构造2. 了解: (1)门窗

9、的形式和洞口尺度的影响因素 第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教学内容1建筑平面设计原理 2. 建筑剖面设计原理 3. 建筑立面设计原理 4.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 5.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6. 无障碍设计 教学要求1. 掌握: (1)建筑平面设计中主要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及平面的组合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建筑剖面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 (3)建筑立面设计原理及体型组合的方法 2. 了解: (1)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目标和节能技术 (2)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的相关知识 (3)无障碍设计的内容和处理方法第9章 单层厂房设计教学内容1工业建筑的特点、分类2. 单层厂房的组成3. 单层厂房平面设计、

10、剖面设计和立面设计4. 单层厂房的定位轴线教学要求1. 掌握: (1)单层厂房的组成 (2)单层厂房平面设计和剖面设计 (3)单层厂房定位轴线2. 了解: (1)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分类 (2)单层厂房立面设计第10章 单层厂房构造教学内容1单层厂房承重构件及其连接构造 2. 单层厂房屋面构造 3. 单层厂房天窗构造 4. 单层厂房外墙、侧窗、大门等的构造 教学要求1. 掌握: (1)单层厂房各承重构件的连接构造 (2)结合民用建筑掌握屋面、天窗、外墙的构造做法2. 了解: (1)各组成构件的构造原理 (2)联系民用建筑了解侧窗、大门等的构造做法 三、 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建筑构造是B类课(包

11、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计划时数总计96学时,分别在2、3学期学习。其中,第二学期计划时数为51学时,第三学期计划时数为45学时。(一)第二学期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章总学时数讲授学时数习题课、讨论课等学时数课程介绍、绪论330第一章、实训(一)321第二章660第三章990第四章330实训(二)312第五章660实训(三)312第六章660实训(四)312期末大作业633合计514110(二)第三学期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章总学时数讲授学时数习题课、讨论课等学时数第七章431第八章15114实训(五)413实训(六)615第九章862第十章853合计452718四、 实践教学描述实训内容及学时

12、数实验实训实习项目名称内容学时数建筑构造实训(一):制图室平面图绘制依据实地测量数据,按照专业建筑工程制图标准,绘制制图室的建筑平面图(A4图纸1张)1建筑构造实训(二):墙身大样绘制依据所提供的设计条件,绘制墙体的细部构造(A2图纸1张)2建筑构造实训(三):楼梯大样绘制依据所提供的设计条件,绘制楼梯的细部构造(A2图纸1张)2建筑构造实训(四):屋顶大样绘制依据所提供的设计条件,绘制屋面的细部构造(A3图纸1张)2建筑构造实训(五):单元式多层住宅方案设计依据所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单元式多层住宅方案设计(A3图纸1张)3建筑构造实训(六):18班中学教学楼方案设计依据所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进行

13、18班中学教学楼方案设计(A3图纸1张)5合 计15实践环节基本要求:实践项目的作用:加深巩固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则,具备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建筑从总体到细部设计的基本能力的最基本的训练。达到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则,具备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建筑从总体到细部设计的基本能力。同时,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将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对工程项目建设活动进行设计、管理和控制的基本能力。实践要求: (1)能掌握主要建筑

14、构造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熟悉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深度。(2)熟悉相关建筑制图规范,能识读建筑施工图,初步具备绘制建筑施工图的一定能力。场地要求;实践报告的内容、格式要求详见实践教学实施细则。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材料:专业制图室、1#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针管笔、专用绘图纸等工具。五、 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同时,本课程也为后续的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打下基础。为避免重复遗漏,作以下界定:1、建筑制图基础课程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图样包括剖面图的画法等内容,为本课程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打下基础。2、建筑材料课程

15、学习各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使用,为本课程建筑构件常用做法的选材打下基础。3、与地基基础课程:本课程在基础部分只介绍地基基础的概念、一般基础形式和构造。而不涉及具体的尺寸和截面计算。4、与建筑结构课程:本课程只涉及承重结构类型,而不涉及承重结构设计。5、与建筑施工课程:本课程重点为建筑构造处理,而不涉及施工方法。六、 考试大纲(考核要求)本课程因实践性较强,平时注重实训课的绘图训练,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完成一定量的课堂或课外作业。因此,该课程总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大作业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侧重考察学生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期末大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7

16、0%,侧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各章节具体考核要求如下:绪论1. 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2. 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依据第1章 民用建筑概述1. 掌握:定位轴线及其编号方法。结合工程图纸,学以致用。 2. 了解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受力特点。3. 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第2章 基础与地下室 1. 掌握基础埋深的概念及选择埋深的方法2. 掌握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3. 了解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和设计要求4. 了解基础按材料受力特点和构造形式分类 第3章 墙体构造 1掌握墙体的承重方案2. 掌握砖墙的构造,与砖墙对照理解砌块墙的不同构造3. 了解墙体类型

17、和设计要求4. 了解隔墙构造,以骨架隔墙为主5. 了解墙面装修类型第4章 楼地层 1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受力特点 2. 掌握装配式楼板的布置要求和加强楼板整体性的构造3. 掌握阳台底板的结构布置方式与特点,以及栏杆扶手构造4了解楼地层设计要求和构造组成 5. 了解地面、顶棚的种类和装修构造以及雨篷的形式和构造 第5章 楼梯构造 1. 掌握楼梯各部分的尺度和设计方法 2. 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3. 掌握踏步、栏杆扶手、台阶坡道等细部构造4. 了解楼梯的构造组成和形式5. 了解电梯和自动扶梯构造第6章 屋顶构造 1. 掌握屋面排水设计步骤2. 掌握平屋顶的防水、保温、隔热构造3. 掌握坡屋顶

18、防水构造 4. 了解屋顶的类型5. 了解坡屋顶的保温、隔热构造第7章 门窗构造 1. 掌握木门窗的组成以及门窗框和门窗扇的构造2. 掌握铝合金和塑钢门窗的特点与构造3. 了解门窗的形式和洞口尺度的影响因素 第8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1. 掌握建筑平面设计中主要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及平面的组合设计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建筑剖面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3. 掌握建筑立面设计原理及体型组合的方法 4. 了解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目标和节能技术5. 了解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的相关知识6. 了解无障碍设计的内容和处理方法第9章 单层厂房设计1. 掌握单层厂房的组成2. 掌握单层厂房平面设计和剖面设

19、计3. 掌握单层厂房定位轴线4. 了解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分类5. 了解单层厂房立面设计第10章 单层厂房构造1. 掌握单层厂房各承重构件的连接构造2. 掌握结合民用建筑掌握屋面、天窗、外墙的构造做法3. 了解各组成构件的构造原理4. 了解联系民用建筑了解侧窗、大门等的构造做法 七、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教材:推荐使用由袁雪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房屋建筑学,该教材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和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材系列教材。参考书目:1 刘建荣,建筑构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3,4,5),北京:中国建筑

20、工业出版社,199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八、 课程实践环节推荐使用的实践指导书或实施方案(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建筑构造实训是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加深巩固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则,具备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建筑从总体到细部设计的基本能力的最基本的训练。本实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则,具备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建筑从总体到细部设计的基本能力。同时,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将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与

21、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对工程项目建设活动进行设计、管理和控制的基本能力。建筑制图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主要构造,同时熟悉建筑构造施工图。学生实训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能掌握主要建筑构造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熟悉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深度。 (2)熟悉相关建筑制图规范,能识读建筑施工图,初步具备绘制建筑施工图的一定能力。 建筑制图实践性训练由课堂绘图练习和集中实训这两大部分组成,总计16学时。其中,第一学期计划安排4次集中实训。建筑构造实训作为建筑构造课程设计的一个配套实践环节,平时结合建筑构造的理论教学环节穿插进行,期末不独立

22、考核,其作业成绩计入建筑构造的平时成绩参与期末总评。(二)、教学内容和要求1、制图室平面图绘图训练1.1 内容依据实地测量数据,按照专业建筑工程制图标准,绘制制图室的建筑平面图。1.2 目的 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初步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内容,掌握绘图仪器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1.3 要求 分小组实地测量制图室。 依据测量数据,在A4图纸上绘制制图室的平面图,应有室内家具布置建议,并按规范标注尺寸。 绘图比例: 1:100或1:150。 标题栏采用教材中推荐的学生作业专用标题栏。 用铅笔或针管笔绘制。1.4 方法指示 每人均绘制教室平面的草图一份,经小组讨论整合成一

23、份完整的平面草图。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人分工协作,完成平面草图上各部分的尺寸测量工作。 依据平面草图和测量数据,每人用尺规绘制教室的平面图,标注尺寸并依据人体活动尺度设计室内家具的布置。1.5 注意事项 绘制图框和标题栏时应注意,不同大小的图纸对应不同大小的图框,以及标题栏的位置。 图形在图纸中的位置应合理美观。 打底稿的线应细而轻淡,且必须准确。 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制图规范。 用铅笔或针管笔加深图线前,一定要认真检查。2、墙体构造设计学习目标 1. 掌握墙体的细部构造,了解其相应作用。 2. 熟悉墙体与楼板的连接关系。 3. 熟悉墙体和楼地面的饰面构造层次与材料做法。 4. 熟悉墙身构造的

24、设计要点和步骤。 5. 熟悉墙身大样图的识读,增强图纸表达能力。2.1 设计任务书2.1.1 设计条件 1某市一办公楼,五层、砖混结构,平面图和剖面图如图2.12.2所示。根据此图进行本次设计。 2墙身主体为黏土多孔砖。内墙厚度可取240mm,外墙厚度可根据所处地区采取240mm、370mm、490mm等。 3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现浇过梁。 4门、窗材料自定。窗面积应该符合采光要求。 5墙面装修、楼地面做法、散水、踢脚线等可以自定,但要符合办公楼的装修要求。 (看P38,图2.1-2.2)2.1.2 设计图纸内容及深度要求 1效果形式为3号图纸一张,可以用铅笔绘制或者电脑打印出图,图纸内容

25、如下: 墙身大样图(墙身剖面节点详图) 按平面图上详图剖切位置画出A轴线墙体三个墙身节点详图,即:墙脚、窗台处和过梁及楼板层节点详图。布图时,要求按照顺序将1、2、3节点从下到上布置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共用一条轴线和一个编号圆圈。2墙身节点详图的绘制要求: (1)比例为1:20。(2)详图编号:画完该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右下角画详图编号圆圈,然后在编号圆圈的右侧注写详图比例。 (3)墙面装修部分:画出墙身、勒脚、踢脚等处内外墙饰面厚度,并用材料符号表示出来。在定位轴线两边分别标注砖墙厚度。3. 图纸内容:节点详图1外墙墙脚节点详图: (1)详图范围:下部画到基础顶面以上;上部画到底层的踢脚板以上

26、;左边画出散水和一部分室外地坪;右边画出一部分底层室内地层。上、下、右三方要用折断线折断。 (2)水平防潮层部分:画水平防潮层,注明其材料和做法,标注水平防潮层与底层室内地面间的距离,以及水平防潮层标高。(3)散水、勒脚和室外地面部分:画出室外地面,标注室外地面标高。画出勒脚,标注勒脚的高度尺寸和材料做法;按照构造层次画出散水构造,根据制图规范用层次构造引出线标注散水材料、做法以及各层次的厚度尺寸;标注散水的宽度、流水方向和坡度大小,散水与勒脚墙之间的变形缝构造处理要交待清楚。(4)室内地层以及踢脚板部分:按照构造层次画出室内地面构造,用层次构造引出线标注室内地层材料、做法以及各层次的厚度尺寸

27、;标注室内地面标高。画出踢脚板,标注踢脚板的高度尺寸和材料做法。 节点详图2外墙窗台节点详图: (1)节点详图范围:下部画到窗台以下,上部画到窗下框以上。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2)窗台和窗台板部分:画窗台的细部构造,表示出窗台的材料和做法;标注窗台的厚度、宽度、坡向以及坡度大小;标注窗台的标高。作出滴水构造。 (3)墙身饰面部分:画出墙身内外墙饰面的各层构造,并用构造层次引出线标注各层次的材料、做法以及厚度尺寸。 节点详图3外墙过梁及楼板层节点详图: (1)详图范围:下部画到下层窗上框以下;上部画到上层的踢脚板以上。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2)窗过梁部分:画出钢筋混凝土过梁的细部构造,标

28、注过梁的材料符号以及相关尺寸;标注过梁下表面标高。 (3)圈梁部分:一般圈梁可以兼用作过梁,此时圈梁的画法与过梁画法类似;如果圈梁和过梁分开设计,则需要画出圈梁的材料符号,并标注有关圈梁的尺寸。 (4)楼板层部分:按照构造层次画出楼板层的各层构造,并用构造层次引出线标注楼板层各层次的材料、做法以及厚度尺寸;标注楼面标高。 (5)楼面踢脚板部分:画出踢脚板的材料符号,并标注其高度尺寸。2.2 设计方法、步骤和要点提示 2.2.1 设计方法和步骤 2.2.1.1 设计之前的准备 1熟悉设计任务书,理解本次设计的目的要求,并合理安排自学时间,按时完成设计; 2消化吸收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墙体构造设计

29、的相关知识包括:勒脚、踢脚、防潮层、散水、窗台、过梁、圈梁等构造要点;墙与楼板的连接构造;墙体和楼地面饰面材料的选用与常用做法。) 3收集设计资料。 4理论联系实际,多参加一些工程实践锻炼,以使设计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2.2.1.2 设计方法和步骤注意整个图面布图合理而不局促。 注意线条的合理运用。在三个节点详图中,被剖到的墙体以及过梁结构外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被剖到的散水、地层中的混凝土垫层、窗框、楼板等用中实线绘制;其余线条用细实线绘制。注意以上三种线型的对比要分明。 1先画轴线。 2沿轴线画出墙线,画出窗框及其轮廓线,再在墙内外画装修层次。 3按标高画墙体室内外地面、散水、勒脚、水平防潮

30、层以及踢脚等构造。 4在此基础上画出室外地坪、散水与室内地层的具体构造层次。 5进行有关的尺寸或文字标注。 6标注图名、比例。2.2.2 设计要点和常见问题提示1. 勒脚构造设计要点: (1)勒脚为室内外地面的高差部分,其高度一般不低于室内地坪高度,有时做到底层窗台底。 (2)常采用密实度大的材料处理勒脚,常见饰面做法为水泥砂浆或其它强度高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抹灰处理;石块砌筑;贴面砖或天然石材。2. 散水构造设计要点: (1)散水宽度6001000mm,坡度35,外边缘比室外地坪高出2030mm。 (2)面层材料有混凝土、砖、石等。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缩缝。一般灰土垫层宽度不

31、小于800mm,厚度不小于150mm,混凝土宽度不小于600mm,厚度不小于50mm。 (3)由于建筑物的沉降,勒脚与散水施工时间的差异,在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设分隔缝,缝宽2030,用沥青类弹性材料嵌缝,上嵌沥青胶盖缝,以防渗水。(散水构造,看p49,图2.4)3. 防潮层构造设计要点: (1)水平防潮层高度设置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之间,一般为0.060m处。可采用2025mm厚防水砂浆或60mm厚细石混凝土内配36或38钢筋。 (2)当设置钢筋混凝土地梁时,可将地梁设置在相应高度,用地梁兼做防潮层。(墙身防潮详图,P49图2.3)4. 踢脚构造设计要点: (1)踢脚高度一般为120150mm

32、。为了突出墙面效果或防潮,可将其延伸至9001800mm,形成墙裙。 (2)常见的饰面材料有水泥砂浆、水磨石、大理石、陶板、木踢脚等。 (P50图2.5)5. 窗台构造设计要点: (1)外窗台要做好节点防水构造,同时内窗台应比外窗台高出20mm。 (2)突出墙面的窗台面应做坡度不小于3向外的排水坡,下部要做滴水,与墙面交角处做成直径100mm的圆角。 (P51图2.6)6. 过梁构造设计要点: (1)一般采用预制或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 (2)宽度与墙厚一致,或做成L形断面,高度与砖墙皮数相适应,有60mm、120mm、180mm等。 7. 内、外墙饰面,楼地层饰面做法要适合所设计的建筑物,并参

33、考当地的工程设计做法图集。居住建筑应将外墙的节能保温构造交代清楚。2.3 设计参考资料(详见教材相关内容)2.4 墙体构造设计示例 2.4.1 设计条件 1某市一住宅楼,六层、砖混结构体系,剖面图如图2.7所示。根据此图进行本次设计。 2墙身主体为黏土多孔砖。外墙厚度为240mm,采用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 3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现浇过梁。 4门、窗材料自定。 5墙面装修、楼地面做法、散水、踢脚线等可以自定,但要住宅楼的装修要求。2.4.2 具体设计(图2.8) 1先画轴线A或G。 2沿轴线画出墙线,墙体基层厚度为240mm,定位轴线居中。画出窗框及其轮廓线,再在墙内外画装修层次:外墙采用聚

34、苯板外保温外贴面砖,保温层厚度70mm;内墙采用乳胶漆饰面。 3按标高画墙体室内外地面、散水、勒脚、水平防潮层以及踢脚等构造:房间内采用强化复合地板,硬木踢脚;散水采用卵石面层(卵石灌浆垫层),散水坡度4%;墙体防潮层采用20厚1:2水泥砂浆内加35%防水剂,设于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 4在此基础上画出室外地坪、散水与室内地层的具体构造层次。 5进行有关的尺寸或文字标注。 6标注图名、比例。 (注:示例图中省略了部分节点的细部构造图,如楼地面构造层次、墙体内外装修的构造层次,以及散水、勒脚、踢脚的具体构造做法。具体详见以上参考资料.)3、 楼梯构造设计学习目标 1. 掌握楼梯的组成和楼梯的主

35、要尺度。 2. 熟悉楼梯踏步、栏杆(板)、扶手的细部构造和连接做法。 3. 熟悉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基本构造。 4. 熟悉无障碍坡道的构造要求和做法。 5. 熟悉双跑平行楼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6. 掌握楼梯建筑详图的识读,熟悉楼梯建筑详图的绘制。3.1 设计任务书3.1.1 设计题目及其条件 1题目一:某住宅楼梯构造设计 已知某住宅为6层砖混结构,层高2.8m,室内外高差600mm。楼梯间开间2.7m,进深5.4m,墙体均为240mm厚砖墙,轴线居中,底层中间平台下设有住宅出入口。结构形式及楼地面做法由学生自定。楼梯间平面图见图3.1。2题目二:某办公楼楼梯构造设计 已知某内廊式办公楼为6层

36、砖混结构,层高3.3m,室内外高差为600mm,楼梯间开间3.3m,进深6.0m,墙体均为240砖墙。结构形式及楼地面做法由学生自定。要求在底层出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坡道位置不限,由学生自定。楼梯间平面图见图3.2。 3.1.2 设计图纸内容及深度要求 用一张2号图纸,以针管笔手绘或电脑绘制(打印出图),完成以下内容 : 1楼梯间底层、标准层和顶层三个平面图,比例 1:50 (1)绘出楼梯间墙、门窗、踏步、平台及栏杆扶手等。底层平面图还应绘出室外台阶、坡道(无障碍坡道)的投影等。 (2)标注两道尺寸线。 开间方向: 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宽、梯井宽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 第二道:轴线尺寸及

37、轴线编号。进深方向: 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长度步宽踏面数梯段长度、平台深度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 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若两梯段长度相同,可只在一边标注,若不同,则应在另一边加注第一道尺寸。(3)内部标注楼层和中间平台标高、室内外地面标高,标注楼梯上下行指示线,并注明该层楼梯的踏步数。 (4)注写图名、比例,底层平面图还应标注剖切符号及编号。注意:剖切线的剖视方向应朝向有梯段一方看,并应剖到楼梯间端墙上所开的门窗洞口。 2楼梯间剖面图,比例1:50。楼梯间剖面详图应画出底层、二层、顶层之梯段,顶层画到顶层栏杆扶手高度以上用折断线切断。剖面图应按楼梯平面图上剖切线剖视方向绘制。具体要求

38、如下: (1)绘出梯段、平台、栏杆扶手,室内外地面、室外台阶或坡道、雨篷以及剖切到投影所见的门窗、楼梯间墙等,剖切到部分用材料图例表示。 (2)标注两道尺寸线。 水平方向: 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长度踏步宽踏面数梯段长度、平台宽度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 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垂直方向: 第一道:各梯段高度踏步高步数梯段高度; 第二道:层高尺寸。(3)标注各楼层和中间平台标高、室内外地面标高、底层平台梁底标高、栏杆扶手高度等。注写图名和比例。 3楼梯构造节点详图(25个),比例自定。要求表示清楚各细部构造、标高有关尺寸和做法说明。 3.2 设计方法、步骤和要点3.2.1 设计方法和步骤

39、 楼梯构造设计的相关知识:楼梯的组成;楼梯各部分的尺寸(包括平面和高度方向);楼梯的细部构造(包括踏步、栏杆或栏板、扶手)和连接做法;楼梯和楼板的连接关系;室外台阶、坡道、无障碍坡道的设置和构造要求。 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注意:双跑楼梯每层踏步级数最好取偶数,使两跑踏步数相等。)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初步确定踏步宽b和踏步高h(注意:bbmin,hhmax,bmin和hmax分别为各类建筑的最小踏步宽和最大踏步高。) b、h的取值可参考表3.

40、1。 (2)确定踏步级数n,调整踏步高度h和踏步宽b,用层高H除以踏步高h,得踏步级数nH/h,当n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hH/n),用公式b+2h=(600620)mm,确定踏步宽b。(3)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B和梯井宽度。 (4)由踏步宽b及每梯段的级数,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L。L()b,(为级踏步的踏面数)。 (5)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注意 (梯段宽)。 (P58表3.1)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 3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 确定楼梯为现浇或预制、梯段为板式或梁板式,以及平台板的支撑方式。 4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

41、 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是否满足2m的要求。若不满足,可通过下列途径加以调整: (1)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2)将底层第一梯段增加级数。 (3)底层设一跑直通二层。 (4)将第(1)、(2)种方法结合使用。5根据平面图、剖切位置,及上述尺寸绘制剖面草图 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出梯段板厚(梁板式梯段还应画出梯梁高);画出平台梁及平台板;画出端墙及墙上的门、窗、过梁等。 6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对平面图进行调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7完成剖面图,加深并标注。3.2.2 设计要

42、点和常见问题提示 1. 梯段净宽:指墙面至扶手中心线的距离,当梯段两侧设扶手时净宽指两侧扶手中心线间的距离。普通楼梯梯段宽度按每股人流0.55+(00.15)m确定,并不少于两股人流。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 2. 平台净宽: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当加宽。 3. 踏步的设置: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踏步高宽比应符合表3.1的规定。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4. 扶手的设置: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

43、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5. 扶手高度: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顶层水平栏杆)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6. 安全措施:有儿童经常活动的场所的楼梯,当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应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7. 楼梯净高:指平台或踏步建筑面层至上方结构梁或板底的垂直高度,踏步前缘线为踏步结构面。民用建筑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上下梯段踏步位置和数量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剖切梯段的净高,还要注意非剖切

44、梯段的净高是否满足要求。8. 无障碍坡道的相关尺寸:有设置无障碍坡道的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3.2的规定。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m。9. 无障碍坡道扶手的设置:坡道两侧应设置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坡道两面临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 10. 有设置无障碍坡道的建筑入口通向室内路段也应设置成坡道,不同位置的坡道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3.3的规定。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3.4的规定。(P61表3.2-3.4) 3.3 设计参考资料(另详教材相关内容)3.4 楼梯构造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