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土建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土建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kVXXX变电站土建工程土方开挖作业指导书目 次1. 适用范围32. 编写依据33. 作业流程44. 施工程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55. 作业准备66. 作业方法7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8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35110KV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沟、大面积平整场地以及开山取土等机械挖土和人工挖土。2. 编写依据表2-1 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DL/T521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一部分:土建工程
2、4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三部分:变电土建工程5Q/C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6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3. 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 图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 施工程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4-1工程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机械伤害建立现场车辆运输、设备管理的有关制度。驾驶员持证上岗,并经常开展安全教育。车辆、设备进场必须验收,安全装置必须齐全,使用过程中定期维护、保养。现场设专人指挥、监护倒车。挖掘机运转范围内,严禁站人2运
3、输道路状况不良,交通标志不明明确车辆运输线路,进行硬化并定期维护,道路设立明确交通标志,所有车辆必须按规定线路行驶3物体打击车辆上土石方必须压实或覆盖,后挡板必须齐全、有效。及时清理边坡松散块状物4基坑临边坠落开挖形成的基坑应即使设置栏杆等维护起来,并设置警示标志5触电制定用电管理制度,使用三相五线制,实行三级用电保护,使用标准电源箱。多机作业用电须分闸,严禁一闸多机。加强水泵的保养和检查,实行三级用电保护,使用标准电源开关箱6边坡失稳按要求设置开挖坡度,严禁采用挖空地脚的操作方法,基坑内及时抽水。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
4、:日期: 日期:注1: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目空白。注2: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在有新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时可增加补充。5. 作业准备5.1人员准备表5-1 人员配备表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确定坡度1011确定开挖顺序211测量放线411土方开挖411清底1011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铁(尖平两种)把102梯子副33铁镐把104撬棍个105手推车辆36小白线或20号铅丝个57钢卷尺以及坡度尺把3
5、8挖土机辆19自卸车辆210测量设备套2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 作业方法6.1坡度的确定6.1.1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6.1.1.1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1.0m;6.1.1.2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6.1.1.3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1.5m;6.1.1.4坚硬的粘土,2.0m。6.1.2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时,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按规定放坡,
6、。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6.2开挖顺序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的两侧。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6.3 测量放线6.3.1 在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开挖放坡坡度及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场地开挖边坡口白灰线。6.3.2 开挖前,开挖范围内的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用大方木桩深打后钉上铁
7、钉并加以保护。6.3.3 在挖掘土方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边坡顶边线、边坡脚线(场地边线)、基坑中线、基槽断面、高程的校核。6.3.4 所有的测量木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应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的准确性。6.4 土方开挖6.4.1 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6.4.2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基坑(槽)壁的边坡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塌陷。6.4.3 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超挖,宜开挖至设计标高10cm以上。6.4.4 在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人工配合随时进行挖掘,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6.5 修边
8、和清底 在距基坑(槽)底设计标高50cm基坑(槽)壁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基坑(槽)边尺寸,确定基坑(槽)宽,以此修整基坑(槽)边。最后清除基坑(槽)底土方。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质量控制措施边坡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现行施工规范的规定以及施工技术措施要求。基坑开挖,应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标桩间的距离值3m,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坑槽内应设置合理的排水措施。7.2质量控制表表7-1 质量控制表序号控制点控制方式WHS1基底土质2边坡坡度偏差3标高偏差4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偏差5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注
9、: H:停工待检点;W:见证点;S:旁站点,下同。7.3质量检验标准 按照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中表5.3.1的规定执行。XXXkVXXX变电站土建工程夯地基作业指导书目 次1. 适用范围122. 编写依据123. 作业流程134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145. 作业准备156. 作业方法17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19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35110KV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强夯地基作业。2. 编写依据表2-1 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0、2JGJ79-2002建筑地基出路技术规范3DL/T521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土建工程4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5Q/C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6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3. 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图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4-1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起重设备伤人强夯前对起中设备、所有索具卡坏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检查哥部位
11、手里情况,一切正常,方可进行强夯。每天开机前,应检查吊锤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丝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2机械伤害对桅杆等强夯机具应经常检查是否平稳和地面有无沉陷,桅杆底部应垫80100mm木板。吊锤机械停稳并先对好坑位后,方可进行强夯作业。起吊夯锤,吊索要保持垂直;起吊夯锤或挂钩不得碰撞吊壁,应在适当位置挂废汽车轮胎加以保护3落锤伤人夯锤起吊后,臂杆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15m内严禁站人,且不得在起重臂旋转半径范围内通过。非工作做人员应远离夯点30m以外4夯锤脱落伤人起吊夯锤速度不应太快,不能在高空停留过久,眼睛猛升猛降,以防夯锤脱落:停止作业时,不得将夯吹挂在高空。5坑壁塌方
12、夯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有无坍塌可能,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6人员伤害施工场地周围设置警示标语、警示线,悬挂警示牌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日期: 日期:注: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5. 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表5-1 人员配备表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清理、平整场地1511试夯211测量放出夯点311强夯施工611收锤411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
13、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履带式起重机辆2夯锤个3钢辅助桅杆或龙门架套4脱钩装置个5锚系设备套6推土机辆7挖土机辆8自卸车辆9压路机辆10洒水车辆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 作业方法6.1场地平整:将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做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6.2试夯:6.2.1根据工程地质报告,在施工现场选取一个或几个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平面尺寸不小于20m20m。6.2.2在实验区惊醒详细的原位测试,取土样,测定有关数据。6.2.3在试验区内,按照强夯的设计参数进行试验性施工。6.2.4确定施
14、工参数:6.2.4.1 夯吹的选择按强夯施工技术参数确定。夯锤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和锤重确定。锤底静压力值可取2540pa,对于粗粒土(砂质土和碎石类土)选用较大值,一般锤底面积为34m2;对于细颗粒土(黏性土或淤泥质土)宜取最小值,锤底面积不宜小于6 m2。夯锤中宜对称设置若干个直径250300mm上下贯通的排气孔。6.2.4.2 起重设备的选定。施工机械宜选用带有自动脱扣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当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能力不够时,为增大机械设备的起重能力和提升高度,防止落锤时回弹,亦可采用加钢铺助桅杆或龙门架的方法,以加大起重能力。还可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
15、落锤时机架倾覆。6.2.4.3 夯击点布置及间距。夯击点的布置要根据设计和试夯的结果来确定,主要是基础的形式和加固要求。大大面积地基,一般采用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对条形基础,夯点成形布置;对独立柱基础,可按柱网设置采取单点或成组布置,在基础下面必须布置夯点。 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6.3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收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点。6.4强夯施工6.4.1强夯应分段进行,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起重机直线行
16、驶,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正平场地,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时间间隔进行下一遍的夯击。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6.4.2夯击时应按试验和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时应保持平稳,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坑底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边夯击。6.4.3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6.4.3.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能小于4000KNm时为50mm,当单击夯击能为40006000KNm时为100mm;6.4.3.2夯
17、击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6.4.3.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6.4.4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的性质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点夯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锤印搭接,以加固前几遍之间的松土和备振松的表土层。6.4.5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和漏夯应及时纠正。6.4.6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距,以利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待地基土稳定后再夯下一遍。一般两遍之间的间隔14周。对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不少于34周;若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在-5m以下,或为含水量较低的碎石土,或透水性强的砂性土,可采用只间隔12d,或在前一遍夯完后,将土推平,接着随即
18、连续夯击,而不需要间歇。6.4.7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且不宜小于3m。6.4.8雨季填土区强夯,应在场地四周设排水沟、截洪沟,防止雨水流入场内;填土应使中间稍高,表面保持1%2%的排水坡度;夯后夯坑立即推平、压实,使高于四周。6.4.9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记录工作,包括检查夯锤直和落据,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等,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的根据。6.5收锤收锤标准必须同时满足三相条件,一是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应大于设计值;二是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
19、过大的隆起;三是不应发生异常现象,如相邻两点击夯后夯坑过深提锤困难。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质量控制措施7.1.1按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路线,无规定时使相邻轴线的夯击间隔时间尽量拉长,特别是当土的含水量较高时。7.1.2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7.1.3各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7.1.4对邻近有建构筑物时,应检测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7.1.5满夯前宜根据设计场地标高,考虑夯沉预留量并整平场地,使满夯后接近设计标高。7.2质量控制表表7-1 质量控制表序号
20、控制点控制方式WHS1地基承载力2夯击遍数击顺序3夯锤落距4夯点间距7.3质量检验标准按照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中表5.4.5的规定执行。XXXkVXXX变电站土建工程土方回填作业指导书目 次1. 适用范围222. 编写依据223. 作业流程234. 施工程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245. 作业准备246. 作业方法25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26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35110KV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2. 编写依据表2-1 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
21、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DL/T521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一部分:土建工程4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三部分:变电土建工程5Q/C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6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3. 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 图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 施工程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4-1工程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运输道
22、路状况不良,交通标志不明明确车辆运输线路,进行硬化并定期维护,道路设立明确交通标志,所有车辆必须按规定线路行驶2车辆设备倾覆,车辆设备伤害车辆、设备进场必须验收,安全装置必须齐全,使用过程中定期维护、保养;现场设专人指挥、监护倒车3物体打击车辆上土石方必须压实或覆盖,后挡板必须齐全、有效。及时清理边坡松散块状物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日期: 日期:注1: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目空白。注2: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在有新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时可增加补
23、充。5. 作业准备5.1人员准备表5-1 人员配备表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基坑底地坪上清理1011检验土质211分层铺平耙平1011分层碾压或夯打密实411检验密实度211修整找平验收411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铲土机辆12自卸汽车辆33装载机台14平碾和振动碾台15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台26手推车辆57木耙把38铁锹(平头功尖头)把109钢尺个2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 作业方法6.1基底清理填土前,应将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
24、清除干净。6.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果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等措施。6.3分层铺土耙平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6.4 分层碾压可夯打密实6.4.1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规定平碾不应超过2km/h;振动碾不应超过2km/h。6.4.2 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形。6.4.3 填方超过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6.4.
25、4 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夯打密实。6.5 检验密实度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取样,检测密实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6.6 修整找平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现象应进行修整找平,满足设计要求。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质量控制措施7.1.1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7.1.2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7.1.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7.2质量控制表表7-1 质量控制表序号控制点控制方式WHS1基底处理2分层压实3边坡坡度4标高偏差注: H:停工待检点;W
26、:见证点;S:旁站点,下同。7.3质量检验标准 按照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中表5.3.2的规定执行。XXXkVXXX变电站土建工程模板安装与拆除作业指导书目 次1 适用范围302 编写依据303 作业流程314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325 作业准备336 作业方法34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38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35110KV变电站土建工程的现浇混凝士基础、框架、楼板、墙体(防火墙、水池、沟道)结构模板安装与拆除。2 编写依据 表2-1编写依据 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 50204-2002
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3DL/T 521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土建工程4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5Q/C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6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3 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图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4-1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触电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由持证电工安装。由专职电工
28、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禁止其他人员私自乱接、乱拉电线2机械伤害锯小机要有防护罩3物体打击应采取可靠的水平安全防护措施;安装模扳时,作业人员携带工具袋;上下方作业人员之间应配合默契;拆模顺序应正确,禁止硬撬、硬拉;现场材料应堆放整齐;走道板外侧设安全挡板堆放整齐;走道板外侧设安牟挡板4高空坠落l. 临边、走道、平台设置栏杆孔洞口的防护设施应完善。2. 脚手架应按方案设置安全网,高处作业应挂安全带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日期: 日期:注: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
29、,未检查项空白。5 作业准备5.1 人员配备表5-1 人员配备表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模板设计测量放线模板安装模板拆除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模板整形机台2电焊机台3滑轮个4斧子把5锯个6扳手个7打眼电钻把8线坠个9靠尺扳个10方尺个11铁水平个12撬棍个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 作业方法6.1 模板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型式、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歧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及间距,粱板支撑间距,模
30、板组装形式,连接节点大样。6.2 测量放线 放好轴线、模扳边线、水半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应做水泥砂浆找平,检查并校正,柱脚模板用的定位锚筋已预埋好。6.3 模板安装6.3.1 基础模板安装6.3.1.1 模扳根据具体模数采用水平或竖向组合,用120mm120mm方木或槽钢作主档、横杆,按模板拼装长度而定。无台阶独立基础模板安装,则在基坑底垫层上弹出基础中线,根据弹出的模板线,在模板两侧主档牵杆1.5m左右设定一道,高大基础宜用对拉螺栓或对拉箍筋加固,间距按计算确定。6.3.1.2 对于有台阶独立基础模板的安装,则在测量放线后,对第一阶模板组装,同时也需对第一阶模扳加固,加固采用方木加斜撑的方法加
31、固,斜撑间距由实际情况决定。在确信第一阶模板加固牢固后,进行放样,将第二台阶的模板中线、模板的边线放在第一台阶的模板顶,然后采用12cm12cm的方木对第二台阶的模板进行悬吊处理。由于第二台阶的模板边线较短,采用6.5对拉箍筋加同比较有效,因此在第二台阶的模板加固中,在接近模板顶设一对拉箍筋。6.3.2 柱模板安装6.3.2.1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离地58c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6.3.2.2 安装柱模板:安装同一轴线柱,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6.3.2.
32、3 安装柱围楞:柱围楞可用槽钢、空腹方管等制成,用对拉螺栓或圆钢抱箍加木尖进行拉紧加固。柱围楞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往模板设计中确定围楞的间距及对拉螺栓或抱箍大小。6.3.2.4 柱模安装安装完成后,用斜撑调整柱模的垂直度。6.3.2.5 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6.3.3 墙体模板安装6.3.3.1 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等。6.3.3.2 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销定边插入穿墙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肋上,调整两侧模的平直。6.3.3.3
33、 用同样方法安装其他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内钢楞外侧安装外钢楞。并将其用方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和内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中间插入,用螺母将碟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楼板模板连接。 钩头螺栓、穿墙螺栓、对接螺栓等连接件都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6.3.4粱模板安装6.3.4.1 柱子拆模时留下柱帽,在柱帽上及柱顶混凝土面画出轴线,在柱子主筋上画出水平线。6.3.4.2 安装支撑之前,如是回填土地而必须夯实,在混凝土面则可直接搭设支撑。支撑顶部安装顶托,支撑双向加剪力撑和
34、水平拉杆。.3 6.3.4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撑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当粱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6.3.4.4 梁钢筋、梁侧埋件施工完,经检查合格并清除杂物后安装侧模板。6.3.4.5 粱高人于600mm时用钢管抱箍或双头螺栓加固梁侧模板。梁高不超过600mm时用三角架支撑固定粱侧模板。抱箍或围楞间距按模板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宜为600900mm。6.3.4.6 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6.3.5 楼板模板安装6.3.5.1 支撑系统(门架或钢管脚手架)依次逐排安装
35、,同时安装大横杆小横杆或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6.3.5.2 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同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6.3.5.3 模板从梁或墙边向中间铺设,最后对于小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拼缝应严密。铺设完毕后,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符合要求。6.4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6.4.1 基础模板的拆除:有台阶的基础,需先拆除第二台阶的模板,首先,先拆除第二台阶的斜撑,然后拆除第二台阶的
36、横档,再拆除第二台阶的模板。在清理完第二台阶的模板后,才开始拆除第一台阶的模板,拆除第一台阶的模板参照第二台阶的做法。6.4.2 柱了模板拆除: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皮垫的锤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边肋,切不可用撬棍从柱角撬离。6.4.3 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杆或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就近分类堆放整齐。6.4.4 柱、墙侧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6.4.5 梁、楼板模板拆除。6.4.5.1 应先拆梁侧模,再拆除楼扳模板,拆楼板模板先
37、拆掉水平持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l2根支柱暂不拆。6.4.5.2 操作人员站在己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6.4.5.3 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在上层排架上铺设一临时平台,使龙骨和模板落临时平台上,然后人工传至楼面,初步清理后再拆除粱底模。6.4.5.4 有穿梁螺栓者,先拆掉穿梁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6.4.5.5 粱与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6.4.5.6 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 质量控制措施7.1.1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
38、积。7.1.2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7.1.3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乖直度控制线,咀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7.1.4 粱、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同,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向胶纸)。7.1.5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7.2 质量控制表表7-1 质量控制表序号控制点控制方式WHS1模板及支架2上、下层支架的支柱3避免隔离剂沾污4预埋螺栓、预埋件制作和安装5预留孔、变形缝、止水带6电缆排管(沟道模板)7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8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9预应力构件模板拆除10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项方法7.3 质量检
39、验标准按照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中表5.10.1和表5.10.3的规定执行。XXXkVXXX变电站土建工程钢筋制作与安装作业指导书目 次1 适用范围422 编写依据423 作业流程434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445 作业准备456 作业方法46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50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35110KV变电站土建工程的现浇基础、框架、楼板、墙体(防火墙、水池、沟道)结构钢筋绑扎工程。2 编写依据 表2-1编写依据 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 1499-2008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2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DL/T 521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土建工程4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5Q/C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6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