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4295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7.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docx(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校园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设计方案智慧校园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设计方案二一六年四月目录1概述31.1编写目的31.2术语定义31.3参考资料31.4引用的标准和规范32系统总体框架52.1总体设计原则52.2总体设计思路62.3总体技术路线62.4架构概览73平台架构分析83.1总体平台设计83.2建设分项93.2.1安监办公管理平台93.2.2安防智能化管理平台163.2.3信息采集发布管理平台433.2.4电子地图应用平台443.2.5移动一体化平台454系统组件视图634.1安防智能化管理平台634.1.1组件清单634.2三维电子地图应用平台664.2.1组件清单664.2.2功能组

2、件设计694.3移动一体化平台744.3.1组件清单744.3.2功能组件设计765实施保障855.1进度管理855.2质量保障865.3项目协调与合作计划865.3.1协调与合作管理方案865.3.2协调手段865.3.3配置管理876技术服务承诺886.1技术支持886.2保修及系统维护服务891 概述1.1 编写目的本文依据智慧园区一体化安全监管平台用户需求以及公司在园区安全防护与消防安全监管上的经验积累,对应用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划分、组件划分、系统集成、部署架构、运维模式、安全架构以及基于整体平台建设规划开发模型形成统一设计,确定总体和各部分的技术路线,明确平台的组件构成及各组件

3、职责,为应用管理平台完善与提升各组件的详细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导。1.2 术语定义序号名词相关解释1园区安监平台智慧校园安全预警联动监管平台21.3 参考资料1) 智慧园区一体化安全监管平台用户需求;1.4 引用的标准和规范1) IETF RFC 2068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2) IETF RFC 2327 会话描述协议(SDP)3) Web Service Web服务4)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5) WSDL 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 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6) Repres

4、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7)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8)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统一资源标识符(URI)9) GB/T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10) GB/T 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11) GB 18030-2000: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12) 软件集成架构设计指南13) 应用软件功能性需求规范14) 移动终端总体标准1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 50343-20041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1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1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1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1)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7565-19982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0174-9323)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24)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25)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6)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

6、B 503122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2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7) 29)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97)30)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97)31) 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32) 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33)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 3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19942 系统总体框架2.1 总体设计原则编制园区安监平台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整合研发资源、统一技术路线、提高产品复用、规范应

7、用开发、增强安全控制、稳定高效的基础支撑平台,为园区业务系统研发和实施人员提供了包括软件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的完整工作环境,基于园区安监平台设计方案可以统一园区应用信息化技术路线,确保技术架构一致性;减少园区应用系统开发难度,提升开发效率,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有效地控制园区安监平台建设质量;作为园区安监平台与各信息系统间的通用协议集成中介,促进多业务集成、融合。基于以上目标,园区安监平台总体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l 规范性原则遵循国家标准制定的信息化建设及架构管控等标准化工作要求,做到设计过程遵循规范要求,工作成果符合标准要求。l 技术成熟原则一体化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在总体技术路线和组件技术路

8、线选型、组件方案选型、第三方产品选型中,要着眼于业界通用开放性标准,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使得平台能满足园区现有应用业务平台开发的需求,同时适应未来一段时间的应用业务需求提升和发展变化的需要,并具备不断演进的基础条件。l 效率及可靠性优先原则未来基于园区安监平台的园区业务系统,面临着一级部署、数据量大、并发度高、可靠性要求高的严峻挑战,在平台的架构、组件、部署等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效率及可靠性,确保基于平台的园区业务系统能满足用户对系统的性能要求,系统运行可靠,停机时间满足运维要求。l 可扩展性原则在进行硬件配置、方案设计、二次开发、系统实施时,使实现的平台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具备业务处

9、理的灵活配置,能随着业务功能的变化灵活重组与调整,同时提供标准的开放接口,便于系统的升级改造和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与信息的交互。l 安全性原则园区安监平台是其他园区业务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时环境,平台自身的安全性决定了移动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平台通过采用多种安全机制和技术手段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园区对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l 与主站业务系统松散耦合园区安监平台是园区业务系统与现有已建应用系统进行无缝集成的中介,并尽可能的减少对被集成方的侵入式影响,满足与主站业务系统松散耦合的要求。2.2 总体设计思路在园区安监平台工程中建设的基础上,统一设计,自主研发,形成一套符合园区应用业务需求、

10、技术先进、稳定高效、满足安全防护要求、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园区应用平台,使各业务系统能够基于该平台快速构建出统一、规范、先进、可靠的业务应用,同时充分满足个性化及中长远需求。2.3 总体技术路线依据总体设计原则的要求,平台设计实现时选择先进、成熟的技术路线、架构、开源产品,同时兼顾目前园区安监平台部分建设现状,即要体现先进性,又能保证与已有技术路线的兼容。经过调研分析,平台业务应用开发方式选择原生开发技术路线,支持Windows Mobile、Windows XP/7、Android等终端操作系统,使用Java、C#、JS、Flex等语言开发,支持JAVA EE规范,总体上采用B/S与C/S

11、架构结合方式,其中平台服务端采用分层技术和面向服务的技术架构,支持主流中间件,融合主流、成熟的开源软件。具体技术路线选择见下表所示:表格2.1 平台总体技术路线分类技术路线架构选型1、整体上采用B/S与C/S架构,平台服务端部分采用分层技术架构;2、平台采用面向服务(SOA)的架构,提供RESTful风格的服务,通信协议采用HTTP(S),数据格式采用JSON。技术选型1、 移动应用开发方式:平台本身采用原生开发方式,基于平台二次开发的移动应用可以是混合开发方式;2、 多操作系统支撑:支持Windows Mobile、Windows XP/7、Android终端;3、 服务端开发技术:选择Ja

12、va路线,JDK/JRE 1.5,Servlet 2.4/Jsp 2.0(Java EE 1.4标准),Flex、jQuery等;4、 统一采用UTF-8编码。 Java代码、客户端组件、数据序列化等相关文件、数据统一采用UTF-8编码。中间件1、 中间件支持Tomcat6.x、Weblogic10.3.x及以上版本,支持其他符合或兼容Java EE 1.4Java EE标准的容器。数据库1、终端数据库采用SQLite嵌入式数据库,后端数据库采用Oracle11.2.x及以上版本。工作流平台1、 使用SoTower BPM3.5作为工作流服务平台。2.4 架构概览目前,园区安监平台已具备预计建

13、设统一的安全控制、数据访问、数据同步、服务调用、展现组件库、终端特性封装、地理信息集成、消息推送、综合监管和二次开发等功能,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园区在消防、安防、运行监测等业务线应用需求的大量出现,平台整体支撑能力已显现出明显的增强与提升需求空间,需对园区业务应用的开发及支撑的关键技术方面进行深化整合研究,以提升平台对园区各业务线应用需求的支撑能力。平台建设与完善提升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基于B/S与C/S应用的总体技术路线及系统架构、数据结构,形成统一的运行时框架,整合数据总线、服务总线、协议总线、移动工作流、移动报表、移动可视化组件、移动应用可视化开发工具、移动视频实时传输、设备智能化通信

14、、移动地图导航等功能。按照上述平台设计思路,基于平台新的功能需求,通过对业界已有的各种应用平台产品的综合考虑,并依据前期的业务积累、技术储备与预研,初步设想以原生开发、面向服务架构为基础,遵循分层设计原则,形成平台的技术体系架构。图2.1 系统架构设计3 平台架构分析3.1 总体平台设计园区消防、安监防护区域多建筑、不集中防护区域使得安保防护成为重点难点,针对园区建设需求,采用多平台、联动支撑、应用、信息融合、统一控制管理等要求,建设以安监办公管理平台、安防智能化管理平台、三维电子地图应用为中心的基础平台架构,依托信息采集发布平台、移动一体化平台灵活应用,实时信息采集与、发布、任务交互,真正实

15、现对园区立体、交叉、无死角管控的目标。图2.2 平台架构设计3.2 建设分项3.2.1 安监办公管理平台3.2.1.1 建设概述针对园区消防安全监管中涉及到对人、区、物的职能管理过程与数据采集,需要深入推进各项业务的协同及与其他业务的应用集成。在现有管理制度建设成果基础上,建成“上下贯通、覆盖全面、内容精要、落实到位、动态完善”的一整套管理制度体系。一、安监人员管理的架构设计并初步搭建起一套横向集成、纵向贯通、业务全覆盖、人员全包含、过程全管控的安监人力资源信息平台。二、安防区域与设备管理是对现有园区安监设备资产按照安防区域进行登记、使用、出入库等管理流程优化,提升管理能力。结合以上说明,对园

16、区安全监管部门人、区、物的管理交叉、立体展现数据交互流程、多维报表、审核审批等功能,更好的完善和提升园区管理规范。3.2.1.2 集成设计职能办公管理平台是将园区人、区、物的管理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对各个子系统进行集中数据与服务集成与管理,将所有对安监人员、设备、区域等子系统之间需要共享的数据收集上来,存储到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使得各个子系统数据相互融合,真正成为数据整体效应。集成平台集成范围:安监人员管理子系统、安监设备管理子系统、安监区域管理子系统以及其他系统接口功能,以便园区系统内其他的分站接入主系统。3.2.1.3 功能清单3.2.1.3.1 安监人员管理实现组织机构管理、岗位管理、人

17、员全方位信息管理等业务;综合报表功能以安监人力资源全员基础信息库为基础,构建覆盖全面、数据可靠、指标完整的安监人员综合统计报表体系,满足园区安监人员信息统计报表需求;辅助决策实现对园区安监人员的关键指标监控、业务专题分析、信息查询、报表查询等功能。基础信息和基础业务是人员管理的基础,只有通过组织机构管理,岗位管理劳动统计等基本业务建设,实现组织、岗位和全员信息的建立、维护,和安监人员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才能为快速推进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3.2.1.3.1.1 组织机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功能点清单总表编号功能点名称功能描述ORG01组织机构管理ORG0101组织机构维护包括组织机构新增、修改、撤销

18、、取消撤销、强制撤销、删除、组织机构划转(只针对部门)、排序7个部分ORG010101组织机构新增新增组织机构或下级组织机构,并注册单位(部门)信息。ORG010102组织机构修改更新组织机构信息ORG010103组织机构撤销撤销确认状态的组织机构(无下级组织机构)ORG010104组织机构取消撤销将误撤销的组织机构恢复为确认状态ORG010105组织机构强制撤销撤销确认状态的组织机构(有下级组织机构)ORG010106组织机构删除删除误建的组织机构ORG010107组织机构划转变更组织机构隶属关系(只针对部门)ORG010108组织机构排序改变组织机构排序ORG0102组织机构回溯根据历史记

19、录,实现组织机构历史回溯ORG0103组织机构一览按层级浏览组织机构信息,生成组织机构图。ORG0104组织机构确认对组织机构相关操作进行确认ORG010401组织机构新增确认新增组织机构确认ORG010402组织机构撤销确认撤销组织机构确认ORG010403获奖信息新增确认新增获奖信息确认ORG010404获奖信息撤销确认撤销获奖信息确认ORG010405培训信息新增确认新增培训信息确认ORG010406培训信息撤销确认撤销培训信息确认3.2.1.3.1.2 岗位管理实现对于各安监单元岗位描述信息以及各岗位自然信息的维护、统计、查询。实现岗位的设置、查询、岗位规范的制定。奠定人岗匹配、以岗位

20、为核心的安监人员管理基础。为绩效考核、人员岗位规划提供基础框架。岗位管理功能点清单总表编号功能点名称功能描述POS01岗位管理POS0101岗位信息维护POS010101岗位信息维护POS01010101岗位新增为部门新增岗位节点,并为新增岗位维护岗位信息POS01010102岗位变更将岗位由原来所属的部门变更到另外的部门下,被变更岗位下的人员会被一同“变动”到新的部门下,但人员的岗位信息不变POS01010103岗位撤销曾经存在于系统中的岗位从被撤销之日起,不再有效;如果被撤销岗位下有人员时不允许撤销POS01010103岗位删除删除误建的岗位, POS01010104岗位取消撤销对没有确认

21、的记录进行恢复POS01010105岗位排序对同层岗位节点进排列显示顺序序POS01010106岗位信息批量维护对查询到的多个岗位的岗位信息进行批量修改,可逐一修改,也可统一修改为相同的结果值POS010102岗位员工对应POS01010201岗位员工对应给人员分配主岗和兼岗POS01010202岗位员工对应新增确认确认分配人员的岗位信息POS01010203岗位员工对应删除确认删除分配人员的岗位信息POS010103上岗情况统计POS01020301上岗情况统计实现对各岗位的上岗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对岗位职数、在岗数、超编数、缺编数的统计POS01020301岗位配置情况查看岗位配置情况,包括

22、对岗位职数、在岗数、超编数、缺编数的统计POS010104岗位历任POS01010401岗位历任查看某岗位所有曾任职人员名单及其基本信息3.2.1.3.1.3 劳动统计劳动统计功能点清单总表编号模块名称功能描述LS04劳动统计LS0401报表管理LS040101汇总体系定义LS040102基本属性定义LS040103统计栏次定义LS04010301公式引擎LS0401030101公式定义LS0401030102公式解析LS040104校验关系定义LS0402上报管理LS040201报表编制LS040202报表审校管理LS04020201数据平衡校验LS04020202数据取数校验LS04020

23、3生成上报盘LS04020301生成基础库LS04020302生成报表库LS040204报表接收管理LS04020401基础信息校验LS0403汇总管理LS0404输出管理LS040401输出DBFLS040402输出Excel3.2.1.3.1.4 辅助决策功能安监人员系统辅助决策功能建立覆盖园区安监人员,满足园区安监人员信息管控要求的分析监控体系。同时,按计划推进高级应用建设,建设以人员绩效、人工成本分析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深度分析体系,实现本单位人、区、物联动分析。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实现安监人员辅助决策支持。为了领导可及时、方便、快捷的查看真正应该关心的数据,安监人员辅助决策在首页面以年度、

24、月度为周期,分别提供相关业务指标数据和报表。以月度为周期统计的,提供了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工资总额、毕业生人数等这些领导重点关心的业务指标数据和报表;以年度为周期统计的,提供了企业战略指标、人员信息类指标、招聘与配置、人员流动与劳动关系、薪酬与人工成本类指标、培训开发类指标和组织发展类指标等领导常关心的年度指标数据和报表。3.2.1.3.2 安防区域管理针对园区内安防区域广且布局分散的情况,对安防区域进行编码、防护类别、区域安防级别划分与管理,结合各安防子系统安防联动机制、安防设备点位、安全预警类别、电子地图、移动端预警应用机制,联合展示对区域安防网格化管理,人员职责到位,快速对安防报警信息

25、快速、及时应对。3.2.1.3.2.1 安防区域划分安防区域可以按照功能区域划分、安防等级划分、职责人员管理防范区域划分。匹配对安防设备、安防人员的对应关系,可增加、修改、删除对安防区域管理内容。3.2.1.3.2.2 安防区域配置安防区域配置:安防人员、安防区域等级、职责机构、所属区域安防设备、所属功能区域等。3.2.1.3.3 安防设备管理对园区内安防基础设施、设备资产进行分类登记,涵盖安防设施、设备基本数据台账信息、厂家维修维保信息、维护周期管理信息、资产折旧信息等。统一对信息数据中心集中管理,随时对周期报表分发、整理,并能实现对移动一体化平台终端信息传递的功能。3.2.2 安防智能化管

26、理平台3.2.2.1 建设概述园区占地广、管理人员少、人员密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让园区安防与其他领域相比更具有特殊性,为了加强园区内部的设施安全和人员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降低运行和人力管理成本,园区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消防报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 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 楼宇自控管理系统 综合安防管理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 一卡通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将消防报警主机信号接入安监平台,具体涉及到消防安全报警设备各个消防安监区域的管理。报警主机信号快速发送至平台显示于安防区域设备点位,并后端处理信号的预警解决联动机制,启

27、动预案,并通知前端摄像头、门禁锁等安防设备,按照预案设定流程自动执行。视频监控系统简而言之是通过图像监控的方式对园区的安防区域及主要出入口作一个实时、远程的视频监控的安防系统。系统由前端摄像机、中心控制系统和存储系统等组成。中心设计一套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及录像集中存储系统,系统主要通过网络将系统前后端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对视频的切换浏览、录像和查看功能。入侵报警系统的作用就是利用各种类型的探测装置,对园区外围区域或建筑内部进行布防,它可探测非法侵入,并且在探测到非法侵入或主动触发报警按钮时及时向有关人员示警。安保人员获取入侵者方位,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一个完善的入侵报警体系除了具备现代化的报警设备

28、,还应包括训练有素的响应力量,即警卫力量,将人防与技防科学的结合完成安全保卫的重任。门禁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到办公管理区设置门禁系统,工作区管理人员通过随身佩戴的工牌进出权限所在的区域,并详细记录每一次进出记录。对于进出园区车辆的管理也是管理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通过建设一套馆区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在每个车辆出入的门禁安装一套车辆管理装置,包括控制器、道闸、读卡设备、车辆抓拍单元等,用以控制及记录车辆的有效进出。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是把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园区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园区内部车速管理系统等安防系统在统一平台上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的系统,它综合利用各子系统产生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的变

29、化情况,让各子系统作出相应协调动作,系统重点通过跨越不同的子系统,达到信息的交换、提取、共享和处理。应急指挥系统是在发生安全防护报警时,所采取的执行应急预案响应的联动。当发生报警,系统按照预设应急方案,通过报警发生级别,以平台、短信、广播等手段迅速通知响应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对报警进行处理。3.2.2.2 集成设计3.2.2.2.1 主站业务系统集成安防智能化集成平台(以下简称IBMS平台)是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将所有子系统之间需要共享的数据收集上来,存储到统一的开放式关系数据库当中,使各个本来毫不相关的子系统,可以在统一的IBMS平台上互相对话。操作终端根据需

30、要安装不同软件模块或通过改变身份,完成相应的管理功能。集成平台集成范围: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客流量分析系统、广播通讯系统、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车场管理系统、智能灯控系统、电梯管理系统、机房监控系统、时钟同步系统、能量计量统、会议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智能卡考勤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系统配备电话报警模块、系统联动模块等,集成平台预留其他系统接口功能,以便馆区系统内其他的分站接入主系统。3.2.2.2.2 集成管理系统结构InteBASE由各弱电子系统组成,它们相对独立,各自完成相应的监测、控制和管理功能。InteBASE是一个采用分层分布式结 z构的集

31、散监控系统,总体分为三层。最上层为监控管理中心,负责整个系统协调运行和综合管理;中间监控层即各分系统,具有独立运行能力,实现各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下层为现场设备层,包括各类传感器、探测器、仪表和执行机构等。第一层网络主要由集成管理平台及中央数据库组成。集成管理平台提供博物馆工程网络基础服务,集成管理平台采用局域网(Intranet /Internet)主干网络结构,连接下面每个采用专业以太网构架的智能化应用系统。通过数据的连接,实现对信息和数据的浏览和交互功能。位于建筑物局域网LAN上的桌面计算机系统,只需运行浏览器联结管理平台,用户通过授权和身份认证,进入各应用子系统进行监控点状态浏览,信息及

32、数据查询,信息及数据的下载和打印等操作。当然通常授权的网络用户不会干预各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控制和操作。第二层网络:规约适配器通讯层第二层网络主要由各类型规约适配器系统组成。规约适配器系统均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智能化专业以太网架构,每个智能化规约适配器都可独立运行,并与数据库连接,将实时的系统集成数据信息在管理平台上发布。同时每个智能化应用系统采用相应的OPC等通讯技术协议或工业协议接口集成相应弱电子系统。第三层网络: 现场控制总线网络层现场控制总线网络层由各弱电应用子系统组成。每个弱电子系统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采用标准的开放式工业现场控制总线网络(如:Lonworks、RS-485、BAC

33、net等)。为与第二层网络进行集成,必须有相应的OPC协议或由RS-485等工业协议接口,子系统将实时信息,如温度、出入口、人员身份、报警,以及控制状态和相关变量参数等,通过网关上的协议程序,转化为符合TCP/IP协议的网络数据。各智能化专业系统专业以太网和其系统现场控制总线网络间设置网络和系统操作安全管理机制。本方案所提供的系统集成采用了严密的安全防范机制及病毒防范机制,以充分保护整个网络不受攻击与侵犯。在病毒防护方面,在网络中安装防病毒软件,减少病毒的危害;在操作层面上,建立严密的用户认证与权限设置,严防非法操作及越权操作。本系统设置1台主服务器、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行和综合管理,并建立弱

34、电系统数据库,同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其它子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InteBASE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客户可通过标准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或Client专用软件监视观察、控制整个系统运行情况。3.2.2.3 功能视图3.2.2.4 功能清单3.2.2.4.1 安防平台集成管理3.2.2.4.1.1 工程界面整合系统界面在风格和使用上应具有一致性,操作简单,根据楼宇的实际建筑情况,制作专属的用户界面,将笼统的建筑变成简洁准确的平面图像,通过图形方式反映博物馆内各区域信息及设备检测和控制点的运行状态、报警信息等。为使显示界面中点的运行数据更清楚、更直观,使界面更形象生动,系统不仅可

35、以以文本的方式显示,还可以提供动态闪烁的显示方式。3.2.2.4.1.2 浏览展示InteBASE所提供的系统集成,可以实现包括以下的浏览功能:1) 提供建筑物分布平面图。为用户提供不同选择排列的区域图,浏览设备分布、设备属性信息等。2) 提供楼控系统的各种设备分布浏览、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设备运行记录、报警记录等。3) 浏览综合保安系统的各种设备、出入口记录、报警记录等等。4) 浏览消防系统的各种设备分布、报警记录等。5) 在点击某个摄像设备时,系统提供相应的录像实时。3.2.2.4.1.3 集中管理与监视InteBASE所提供的系统集成,通过授权后以调用的方式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监视功能。在局域

36、网中的任一授权用户,都可以监视各子系统的各种设备状态及报警状态。InteBASE所提供的系统集成,通过授权后以调用的方式实现对各子系统的控制功能。3.2.2.4.1.4 电子地图管理IBMS集成管理平台内置一个极为灵活的电子地图系统,即“分区图”系统,、用户可以利用分区图系统实现任意关系的地图、平面图、示意图等地图系统,并且用户可以自己绘制地图,或将现有的地图资源充分利用,同时分区图系统也支持扫描仪扫描的图形。可以在地图上任意放置各种类型设备的图标,并且图标可以不同的颜色和动态表示该设备的当前状态。InteBASE系统的“电子地图”可为非专业人员提供每个设备的精确位置,系统的“联动预案库”储备

37、各种预案,同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客户可以有选择地执行各种联动。3.2.2.4.1.5 联动控制配置联动控制台技术,可根据业务性质改变、简单便捷更换业务预案流程,保证集成系统的一体性,根据使用人员的不断总结,系统的使用性会逐渐提高,此时原根据项目经验以及使用者原需求会无法满足后期需求,根据此情况我方建立联动控制台,联动控制台使用人员在一定授权下,自行设定各种联动关系。InteBASE系统配备“联动控制台”功能,在联动柔性预案设置上集成平台采用“模块化的配置方式”,使用者的自主处理、修改、选择性强。为了便于博物馆管理人员的使用与维护,系统中的联动规划,应为全图形化或便捷的人机交互工具,而不可使用代码

38、编制的方式。界面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用户使用集成软件只需在图像化界面上简单操作,就能够方便地组织配置,很容易地实现这种系统级的连锁动作,而且系统联动功能在将来的修改也大为方便,不必增加或改动已有的硬件。InteBASE系统配备“联动控制台”,有效地解决了非专业人员无法对系统联动功能调整的难题,使操作者通过简单的途径即可实现对联动事件的编制。当集成系统出现报警时平台的联动控制台功能可按照报警处理预案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结合不同的预案可关联不同的系统联动方式,同时提示管理人员需进行的规范操作流程,并在警情出现时可将报警信息以短信、邮件、或者语音的形式发送给相关的领导。3.2.2.4.1.6 用户管理

39、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可实现多级系统管理员设置,根据不同用户的姓名、操作密码进行多级的权限设置,根据需要灵活划分人员操作级别和控制权限,以满足实现多区域、多级管理的需要。下级管理员只能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相应操作,而无权查阅或控制未被授权的范围。集成平台实现全局事件的监控。发生报警事件时集成平台统一调度指挥监控处警。通过查询数据库可获得各种管理所需的数据,实现查询、统计、分析、决策等功能,并及时生成各种报表。用户历史记录可对操作员执勤状态进行巡查记录、定期检测和对终端设备进行监控编程,对操作员的管理操作监控过程中能够发现有意、无意的误操作和无操作,并自动记录和向上级副控发出报告,也可打印或上传报表。3

40、.2.2.4.1.7 信息交互InteBASE所提供的系统集成,通过InteBASE对各智能化应用系统信息和数据的综合管理,可实现各智能化应用系统之间信息的交互,并可通过信息引发相应子系统的联动响应程序。IBMS数据库为各子系统的数据之间起到关联沟通的作用,所有跨系统的信息交互都经由IBMS数据库进行交互和沟通。3.2.2.4.1.8 查询、统计及报表InteBASE所提供的系统集成,提供多种方式的信息查询,可以查询系统集成各子系统及所属设备的各类信息(运行参数、状态信息、报警信息等),以及基于原始信息的统计信息。查询功能包括以下内容:1) 在功能上提供了包括时间、空间、物理空间分布、设备等查

41、询机制,实现快速简洁查询。这些机制可以同时限定也可以限定其中某一种或几种,系统将显示符合相应条件的全部信息。2) 对查询结果可以实现打印、下载等基本操作。3.2.2.4.1.9 配置管理InteBASE所提供的系统集成,提供了完善的设置管理功能,以保证整个系统集成准确、稳定、安全地运行。整个设置功能分为以下几大类:设备运行配置设置在系统集成的设备信息设置功能中,系统提供了设备的分类、具体设备属性的增添、删除等功能。集成管理系统的通讯技术本系统采用大量的信息管理标准、通信协议等,包括软件标准和网络标准。这些标准将会被不同部份的IBMS合理采纳,确保完成系统操作数据、存取、系统集成及所定义的系统功

42、能。系统集成平台的管理权限建立权限管理机制,设立对级别多权限管理,根据管理级别进入不同的用户组,用户组中根据具体需求给出使用权限。3.2.2.4.1.10 多角色管理系统具有“多用户管理模式”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系统登陆界面分为操作员级用户和程序员级用户;操作员级用户(一般用户、技术用户和管理员三类),以每个人的硬件秘钥和密码进入系统应用层,只能作规定的操作、浏览和处理,进行有限的界面控制;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能对相关人员的权限和初始口令进行设置,能设置操作人员的连接权限、控制权限、管理登记等使用权限;系统应用层,应不包含任何系统配置功能,操作员级用户没有任何操作界面可对系统部署的修改。同时

43、系统根据不同用户职能角色开放相关权限的数据信息。操作员用户对监控软件和设备的操作记录将自动存档,并且不能删除修改。程序员级用户,以每个人的授权锁和密码进入系统部署层,以每个人的硬件秘钥和密码进入系统部署层,可作全面的操作、浏览和处理,进行操作界面的修改和控制,并且能够进行对象组的设置、修改和用户个人密码的授权。3.2.2.4.1.11 客户端管理集成平台与客户端联结后,可将采集到的各子系统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可设置在高层领导办公室或相关管理人员办公室、值班室等,方便查询办公楼内各种信息。此平台也具有管理权限功能。3.2.2.4.1.12 多模式运行根据业主需求设置多运行模式,该模式应用于不

44、同的业态,模式根据建筑物实际功能,业主使用需求进行定制,同时系统建立模式库,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自行操作可建立模式,即满足使用有保证了系统可调节性。l 模式可执行性,根据业主实际需求设立执行时段,按照预定时间进入设定模式运行;l 模式可定制性,根据业主实际需求定制各种运行模式,可编制性强;l 模式可存储性,编制后模式存入模式库,模式制作过程会有不同类型管理人员介入,在后期运营中人员的调动不影响模式的运行,做到管理经验有效存储,即保证管理延续性同时针对物业管理人员的不稳定带来的不良后果做到提前预防;l 参考模式:如日常运营模式,工作日模式,周末模式;应急指挥中心模式以处理重大活动或突发事

45、件的应急指挥事件处理预案和日常值班、日常设备运行、普通事件监视或处理预案管理;以及基于事件的演习预案。实现工作人员的调度与指挥,人员疏散指挥,事件人员的信息的记录与查询。实现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的执行与指挥,事件的记录备案和事件处理过程、进度、结果查询。实现办公楼的数据库查询与检索,事件备案文档、事件监控视频录像等的查询调用。实现基于事件的地理环境显示以及重点区域监控和布控效果显示。办公室模式办公电脑为工具,为管理者提供日常办公的人员、事件、物品、视频图像、报警信息、值班记录的信息查询、无纸化办公文件传递、电子文件签批。为管理者提供普通事件监视或处理预案管理。办公室模式可支持跨科室跨层级的公文交

46、换和医院内部的公文流转,实现工作计划的制定、执行、总结、查询等协同工作处理。移动终端模式为办公楼安保管理人员提供日常的移动视频图像、值班记录的信息查询和报警信息的接收与查询;为人员提供重大活动或突发事件的远程指挥和信息查询。移动现场终端模式为人员提供事件的视频、音频现场采集,事件记录,指挥信息显示,信息查询以及移动通讯。3.2.2.4.1.13 设备维护集成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如设备名称、厂家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按照设备的保养手册,实时记录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状态数据,以便生成完整的设备保养周期计划表,在保养周期到达时,系统会自动弹出设备维护、保养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会显示上次保养时间、维护数据、保养类型等信息,同时提供设备保养厂家、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为我们的设备管理提供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