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基站一体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43015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基站一体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宏基站一体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宏基站一体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宏基站一体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宏基站一体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基站一体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基站一体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移动无线宏基站一体化施工作业指导书版本号:201206湖南中移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2012年6月1 适用范围1.1 本作业指导书包含以下作业内容:走线架安装(含接地汇流铜排)、空调安装、电源设备安装(含综合机柜的安装)、无线主设备及天馈线安装、传输设备安装、动环监控设备的安装;1.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湖南移动的宏基站上述专业施工指导用,不作为强制性规范文件,具体施工时,应当以设计文件、国家和行业相关验收标准、集团公司相关标准和湖南移动及其各分公司有关规定为准;1.3 本作业指导书侧重设备安装,相关设备的参数调整、性能测试工作不做详细指导;1

2、.4 本指导书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宏基站各相关专业设备安装作业;2 目的通过详细阅读本指导书的内容,能够清楚的了解以下内容:122.1 通过阅读本作业指导书能够在清楚的知道各专业设备(以下全部简称设备)安装项目规范流程;2.2 清楚的知道在施工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关键环节、关键点、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安装完成后设备所需达到的性能指标、工艺水平;2.3 清楚的知道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2.4 清楚的知道在整个过程中所必须完成的过程文件,以及文件所对应的作用; 3 引用标准本作业指导书着重指出施工作业规范流程、各关键点的详细要求部分参考:3.1 工信部及集团公司各验收规范

3、3.2 湖南移动GSM工程建设标准化手册3.3 中兴、华为、北电、烽火等设备厂商规范3.4 YD/T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3.5 YD5079-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3.6 YD5059-2005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3.7 YD/T5067-2005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规范3.8 YD/T5174-2008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3.9 YD/T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3.10 QB-G009-2011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网工程验收规范3.1

4、1 QB-H002-2010中国移动配套设备施工工艺及验收规范3.12 QB-H003-2010中国移动数据设备施工工艺及验收规范3.13 GB 7947-2006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4 施工准备阶段4.1 认真审阅施工图设计4.1.1 参与设计会审,掌握工程的全部内容及设计要求,对设计意图不明之处,向有关部门提出,对需修改与变更事项,应与建设单位共同作好详细记录;4.1.2 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设备位置合理;4.2 施工现场勘察,必要时请设计单位现场交底4.2.1 基站机房及内部装修工作已完工并验收合格,墙壁、地面要充分干燥,地面光洁水平,门窗完整、闭锁安全可靠;4.2.2 预留孔的

5、规格、数量、位置尺寸、工艺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2.3 市电已引入,施工用电有保证,且机房的通风、空调、照明、消防等设施应能正常使用;4.2.4 电池室地面应铺沥青防酸层或耐酸瓷砖,墙壁、天花板等均涂防酸漆;4.2.5 铁塔及室外走线架已经安装完毕,符合设计及设备安装要求;4.2.6 防雷保护地系统已竣工验收合格,并能正常使用,室内保护地、防雷地接地扁铁数量(4个)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4.3 与工程主管部门及监理公司联系,确定开工时间4.3.1 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应分别派出随工人员;4.3.2 在确认建设单位和监理知晓后方可开始设备安装作业;4.4 设备开箱检验4.4.1 设备

6、开箱时应会同建设单位的代表共同进行;4.4.2 设备开箱时应有专人负责,明确分工,注意安全,严禁将设备倒置和剧烈振动,开箱后的包装板应及时清离施工现场;4.4.3 主要设备必须全部到齐,其它设备和材料数量应能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4.4.4 设备开箱后,应会同建设单位的代表对开箱情况作好详细记录并在记录单上签字;4.4.5 主要设备及材料无受潮、破损现象,其规格型号、数量、电器性能等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和进网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双方应共同签字确认,作好记录,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供货单位;4.4.6 材料中的易燃品应有安全贮藏之处;4.4.7 当设备及材料不符合原工程设计要求需做较大改变时,必须

7、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再办理变更手续;4.5 准备各类图纸、资料及表格,检查清理施工工具、仪表及安全防护用品4.5.1 开工前应准备的书面资料有开工报告、工程设计文件等,如果派有建设方工程随工人员及监理人员,还应当准备随工报告和监理报告;4.5.2 所有施工人员要按要求穿着工作制服,穿绝缘胶鞋、带工作手套;4.5.3 检查并携带齐全必须的仪表、工具、设备和安全用具到达现场;硬件安装工具主要有:各种型号起子、扳手;水平尺、角度尺、吊锤、电锤、斜口钳、刀片、电烙铁、压鼻钳、架梯、切割机、尼龙绳、滑轮、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地阻测试仪、光功率计、误码仪、便携计算机、插线板、测试线、网线和相

8、关软件、安全带、安全帽、安全警示设施、设备临时遮雨布和清洁卫生工具等;4.5.4 使用电动工具前,必须检查有无短路、绝缘不良、插头或插座破裂松动、零件螺丝松脱、外体是否带电等不正常现象,电动工具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4.5.5 使用仪表的人员必须熟悉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按规定进行操作;4.5.6 仪表使用前必须核实仪表计量应当处于有效状态下,并进行工作电压、耐压、绝缘及其他测试,检查情况必须详细记录;4.5.7 应当对保险带、安全帽等安全用具进行检查:安全带需确保牢固可靠,存放一段时间后,又拿出来使用时进行可靠性试验,发现有折痕、弹簧扣不灵或不能扣牢、皮带眼孔有裂缝的均不得使用,上塔操作人员

9、必须具备了登高证并在有效期内,否则严禁上塔作业,所有涉电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电工证并在有效期内,否则严禁进行相关施工;4.5.8 安全帽数量应当足够,室外施工时必须佩戴安全帽;4.5.9 各种吊拉绳索,使用前必须检查,如有磨损、断股、腐蚀、受潮或烧伤的现象不能使用;4.5.10 使用人字梯时一定要把螺丝旋紧,并把搭扣扣牢,架梯底部须采取防滑措施和绝缘措施,使用金属架梯时,必须严加防护,防止触电、短路引起火灾,人身伤亡事故;4.6 制定施工方案,填报开工报告4.6.1 工程项目实施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人员配置、工具仪表及车辆配置,工期和质量要求等;4.6.2 填写开工报告,

10、并与建设方和建立方联系协调;4.6.3 并对施工方案中有关内容向相关人员进行交底、交底重点是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关键环节、关键指标和安全注意事项;5 工程施工阶段5.1 根据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建议施工顺序为:5.1.1 接地汇流铜排5.1.2 走线架5.1.3 天馈线5.1.4 空调5.1.5 直流配电屏和综合机柜5.1.6 蓄电池架及蓄电池5.1.7 无线主设备、室内馈线、避雷器和室内小跳线5.1.8 传输设备5.1.9 动环监控设备5.1.10 各类电力、传输、监控线缆5.2 施工准备:5.2.1 工程现场管理及施工安全问题由工程项目经理全面负责;5.2.2 所有工程人员应严格遵守建设

11、单位的相关现场管理要求;5.2.3 室内施工前应当用万用表检查380V电力和220V电力是否正常,有无反相、错接;5.2.4 检查交流配电箱是否就近连接接地扁铁,如未连接,应当连接后再开始其他施工作业;5.2.5 如果设备包装已经拆除,应考虑将部分设备搬出机房,并用防雨布遮盖;5.2.6 施工前,应在机房和铁塔周边放置安全警示设施,提醒无关人员小心高处坠物并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5.2.7 建议施工现场在明显的位置悬挂或粘贴统一制作的施工标志牌,施工标志牌应包含以下信息: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随工人员、监理人员、工程负责人、施工领队的名字及联系方式5.2.8 所有

12、工程人员应统一着装,穿着佩带相应的劳保用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5.2.9 工程负责人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无法解决或需要其他各方协助解决的,应及时提交相关方面负责人予以解决;5.2.10 机房内严禁使用切割机、电焊机等大型电动工具;5.2.11 施工现场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5.2.12 机房内严禁使用明火、吸烟、饮水和放置各类已开封饮料和水;5.3 通用性施工作业5.3.1 膨胀螺丝的安装5.3.1.1 电锤转孔前,应先对周边设备做防尘处理;5.3.1.2 划线定位后,用电钻在标明安装膨胀螺丝的位置钻孔,钻孔深度以膨胀螺栓的长度为宜;在钻孔过程中要随时用吸尘器

13、、扫把、拖把或抹布等对灰尘进行及时的清理;5.3.1.3 转孔时,一般电锤应垂直于转孔平面;如右图,使用冲击钻打孔时,需要保证钻头与地面垂直,双手紧握钻柄,垂直向下用力,不要摆晃,以免破坏地面、加大孔径、使孔倾斜。5.3.1.4 钻孔完成后,开始安装膨胀螺丝,各种螺丝必须拧紧;5.3.1.51. 螺母 2. 弹垫 3. 平垫 4. 膨胀螺栓 5. 地板内部分5.3.1.6 同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5.3.1.7 安装底座或导轨时,应进行水平调整;5.3.1.8 将机架底座或导轨安装在地面上,必须用4个膨胀螺丝进行加固(活动机房用普通螺丝);5.3.1.9 对于业主禁止对基站机房墙面和地板

14、进行转孔的情况,应当采用其他方式对机架进行固定并确保机架固定牢靠;5.3.2 扎带的施工作业5.3.2.1 室内一般使用白色扎带,室外一般使用黑色扎带;5.3.2.2 室内扎带使用时,应做到:扎带方向一致,间距一致、高度一致、扎带扣在线缆上方或背面且位置一致;扎带松紧适宜,余量需齐扎带扣剪除,切口应平整;5.3.2.3 线缆与走线架横档固定时,扎带应使用蝴蝶结,交叉位置在背面;单独固定线缆时,应缠绕两圈,交叉位置在背面;5.3.2.4 用扎带固定光缆时,应先用尼龙扎带,扎带不宜过紧;5.3.2.5 室外使用扎带时,余量需剪除,离扎带扣应保留至少23扣;5.3.3 线缆的布放5.3.3.1 本小

15、节线缆包括各设备相关的交直流电力电缆、传输电缆、信号电缆、光缆、尾纤、馈线、跳线;5.3.3.2 线缆的规格型号(线缆的截面积、颜色、材质、电气性能)、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5.3.3.3 一般而言,直流电源线正极使用红色,负极使用蓝色,工作地使用黑色,保护地线使用黄绿相间的电缆;交流电源线,三相线母线颜色旧标准为(少量老线采用):黄(A)、绿(B)、红(C)、黑(N),新标准为:棕(A)、黑(B)、灰(C),蓝色或淡蓝(N),黄绿相间(PE);5.3.3.4 线缆布放前应根据设计图纸,统一规划路由,尽量减少线缆的交叉,布线要合理,路由的规划应考虑远期增加设备并预留合适的位置;5.3.3.5

16、 传输线、信号线、交流线、直流线线缆应当分开布放,间距应大于5cm;5.3.3.6 所有走线应当横平竖直,尽可能短,不得交叉、扭曲,线缆在走线道的每一根横铁上均应绑扎,绑扎线扣松紧适度;5.3.3.7 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其弯曲半径大于或等于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5.3.3.8 如设备配备有走线槽,则所有的信号线、架间和架内线缆应放入配套的走线槽内,走线保持顺畅,不得有交叉现象和空中飞线现象,对于有多余长度的连线,也要放入走线槽中,不得盘放在机架或机架顶上; 5.3.3.9 光缆尾纤应安装波纹套管进行保护,固定时应采用尼龙扎带,盘圈半径不得小于3cm;5.3.3.10 所有线缆的两端必须粘帖

17、标签,标签应置于工作面,高度一致;5.3.4 地线布放要求:5.3.4.1 各设备安装电缆时,宜优先安装保护地线;5.3.4.2 基站接地线的规格、数量及布放应符合工程设计,室内地线排应靠近进口安装;一般机房接地点有四处,馈线窗附近接地扁铁为防雷接地排安装处,与其相对的角上安装室内保护接地铜排,交流配电箱接最近的接地扁铁,光缆加固芯接第四根接地扁铁;5.3.4.3 设备的接地母线应沿着走线架布放,并进行帮扎,其截面积不小于设备厂商要求,设备母线末端不能与走线架连接,必须作好绝缘处理;5.3.4.4 走线架上母地线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个设备,不能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5.3.4.

18、5 当移动通信设备机房与微波机房共用时,则应与微波机房接地母线共用;5.3.4.6 接地母线与设备机壳之间的保护地线宜用16MM左右的多股铜芯线连接;5.3.4.7 当接线端子与线料为不同材料时其接触面应涂防氧化计;5.3.4.8 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性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交流中性线应在单独接地;5.3.4.9 基站的直流工作地、保护地应接入同一地线排;5.3.5 电源电缆的布放要求:5.3.5.1 连接馈电母线时,工作扳手应用绝缘胶带包裹一端,防止短路;5.3.5.2 电源电缆的线径以及颜色应当符合设计及设备厂商要求;5.3.5.3 电源电缆必须是整条电缆线料,严禁中间

19、接头;5.3.5.4 电力电缆拐弯应均匀圆滑,铠装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12倍电缆外径,塑包电缆及其他软电缆的弯曲半径大于等于6倍电缆外径;5.3.5.5 当设备点验引入线孔在机架顶部时,电源线可以沿机架顶上顺直布放;5.3.5.6 直流馈电母线为铜铝汇流条时,设备电源线应从铜铝汇流条的背面引下;5.3.5.7 电力电缆整形时,应当使用橡皮榔头,由内圈向外圈整形;5.3.5.8 线径大于10mm2的电源电缆与设备或汇流排相连时,必须使用与电缆线径相同规格的铜鼻子;5.3.5.9 铜鼻子必须使用压线钳压紧,用力扯不松动,且必须使用规定颜色的胶带进行包裹,铜鼻子侧应安装平垫和弹力垫圈并拧紧;5.

20、3.5.10 线径小于等于10mm2的电源电缆与设备或汇流排相连时,可采用直接缠绕的方式,缠绕的方向与螺栓或螺母紧固的方向相同,并应采用平垫和弹力垫圈,缠绕后,线缆上铜线裸露不得超过2mm,螺栓或螺母处不得有外露的尾线;5.3.5.11 当电缆线径不符合实际需求时,只能采用更大线径电缆;5.3.5.12 当电缆颜色不符合实际需求时,应用符合需求的绝缘胶带包裹线缆两端;5.3.6 地线布放要求:5.3.6.1 基站接地线的规格、数量及布放应符合工程设计,室内地线排应靠近进口安装;一般机房接地点有四处,馈线窗附近接地扁铁为防雷接地排安装处,与其相对的角上安装室内保护接地铜排,交流配电箱接最近的接地

21、扁铁,光缆加固芯接第四根接地扁铁;5.3.6.2 设备的接地母线应沿着走线架布放,并进行帮扎,其截面积不小于设备厂商要求,设备母线末端不能与走线架连接,必须作好绝缘处理;5.3.6.3 走线架上母地线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个设备,不能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5.3.6.4 当移动通信设备机房与微波机房共用时,则应与微波机房接地母线共用;5.3.6.5 接地母线与设备机壳之间的保护地线宜用16MM左右的多股铜芯线连接;5.3.6.6 当接线端子与线料为不同材料时其接触面应涂防氧化计;5.3.6.7 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性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交流中性线应在单独接地

22、;5.3.6.8 基站的直流工作地、保护地应接入同一地线排;5.3.7 各落地设备机架安装5.3.7.1 按设计图纸要求,确定设备机架安装位置,安装位置与设计误差不得超过10mm,机架正面应当与走线架外侧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5.3.7.2 设备机架应用4颗膨胀螺丝固定于地面,安装牢固,手摇不晃动;5.3.7.3 宜通过增减垫片调整机架水平度和垂直度,垂直度误差应小于机架高度的0.1%,水平度误差每米应小于3mm;5.3.7.4 多机架并列时,机架正面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各方向每米误差不得大于3mm,整列机架误差不得大于15mm,机架间缝隙不得大于3mm;5.3.7.5 调整偏差时,应使用橡皮榔

23、头; 5.3.7.6 机架安装完成后,漆面应完整清洁;5.4 接地汇流铜排安装作业5.4.1 按设计图纸要求,定位接地汇流排安装位置;5.4.2 防雷接地汇流铜排一般安装在馈线窗附近接地扁铁处,用95mm2黄绿相间电源线与接地扁铁相连,接地线不宜长于1米,且不宜转弯;5.4.3 保护及工作地接地汇流铜排一般安装在距离防雷汇流排5米外处,用95mm2黄绿相间电源线与接地扁铁相连,接地线不宜长于1米,且不宜转弯;5.5 走线架安装作业5.5.1 按设计图纸要求,定位走线架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根据安装位置和走线架及附件尺寸确定固定点,固定点之间间距应小于2米;安装位置与设计偏差不得大于50mm5.5

24、.2 走线架两上梁间距为400mm,横档间距为300mm,垂直于上梁,一般采用吊挂固定,不能采用吊挂固定时,采用支撑铁固定,支撑铁应为整段材料,并垂直于水平面;5.5.3 通过调节吊挂或支撑体垫片将走线架调正为水平,应使得走线架处于同一平面,水平度每米误差不大于2mm,两头必须与墙面固定;不靠墙垂直走线架应与水平面垂直,垂直误差不大于高度的0.1%;5.5.4 走线架就近与室内保护地汇流排相连,保护地线应当为35mm2或以上多股黄绿相间铜线;5.6 空调安装作业5.6.1 依据设计图纸确定空调安装位置,关闭空调供电的空气开关;5.6.2 检查空调设备及附件是否完备完好,并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测量

25、所需的各管线长度;5.6.3 用至少4颗膨胀螺丝安装好空调室外机支撑架,支撑架应当保持水平,距离地面至少30cm;将室外机用至少4颗螺栓固定在支撑架上;5.6.4 分别均匀紧密包裹好两根铜管,在将铜管与室外机供电电缆均匀紧密包裹,再包裹好冷凝水排水管,紧密连接好室外机,并从空调管线孔将管线穿入机房;5.6.5 用至少4颗膨胀螺丝安装好安装好空调室内机,将各室外机管线与室内机连接紧密,按照交流电相序和电缆色谱连接好室内机电源线和保护地线;5.6.6 逐级开通空调电源,查看空调运行效果,并做好空调设置,一般设置模式为制冷臭屎,高于25度时自启动;5.6.7 两台空调时,设置为互相备份;5.7 直流

26、配电屏及整流设备、综合架安装作业5.7.1 按设计图纸位置安装好直流配电屏机架,关闭所有开关;5.7.2 将交流配电箱380伏输出关闭空气开关;5.7.3 用万用表和相序表仔细检查交流配电箱检查各380V端口输出电压是否正常,相序是否正确;5.7.4 关闭交流配电屏相关空气开关,沿走线架布放交流馈电母线;5.7.5 交流馈电母线接入的空开额定功率应大于60A;5.7.6 交流馈电母线线径和颜色应符合规范;5.7.7 按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原则顺次组装各部件;5.7.8 依据直流配电屏说明,平缓插入整流模块并卡紧,整流模块为三相分别整流时,应使L1、L2、L3三相交流电上分布的整流器数量基本相同

27、,以保持三相交流电平衡;5.7.9 如标志不明显或安装位置和接线有疑问时,用万用表(R1档)对照设备原理图查出正确的位置和连线;5.7.10 组装完毕,对照原理图和标志进行认真复核,不得错接,以免通电时发生人身、设备事故;5.7.11 逐级打开电源,查看整流模块工作是否正常;5.7.12 接地引入线线径不小于 70mm2,整流器交流工作接地线径为 70mm2,整流器直流工作接地线径为 35mm2;5.7.13 一般综合架与开关电源并排安装;5.8 蓄电池安装作业5.8.1 采用电池架时,按照设计位置安装电池架,误差不得超过10mm;5.8.2 电池架应平正稳固,每米水平偏差不大于3mm,全长水

28、平偏差不大于15mm;5.8.3 每个电池架子应引接一根不小于16 平方毫米的黄绿相间的多芯阻燃电缆连接至接地排;架子之间应用短接线实现等电位连接,电缆接线端子与电池架连接处应除去防锈漆层,使两者之间实现金属性连接。5.8.4 采用绝缘垫脚时,应先清洁地面,按设计要求在地面上划好线,按划线位置放置绝缘垫脚,然后将电池放在垫脚上;5.8.5 清洁电池表面、连接条及连接螺丝,有规定要求的需清洁电池正、负极端面;5.8.6 按先里后外的顺序排放电池,一列电池放好后,从本列后端的外侧上沿拉一直线,将中间各电池的外侧均调整在一直线上,偏差不大于3mm; 5.8.7 将相邻电池的正负极,用连接条依次串联起

29、来,紧固螺丝时应尽量保持电池的整齐与垂直水平,不得有明显的歪斜现象;有规定要求的需用扭力扳手规定力矩紧固螺丝,电力电缆布放完成前,应保留一对电池正负极不连接;5.8.8 电池本身与相互间应保持垂直水平,一列电池的外侧上沿均应在一直线上,电池型号、标志、比重计、温度计应全部排在外侧;5.8.9 拔掉直流配电屏相应的告警熔断器;5.8.10 布放蓄电池电力电缆,布放时应将接头作临时绝缘包扎,电源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机械应力;5.8.11 根据各厂家直流配电屏安装说明,安装电池温度检测线;5.8.12 布放完成后,检查连接的正负极;5.8.13 连接蓄电池最后一对正负极,合上熔断器;5

30、.8.14 做蓄电池的容量试验,一般充电后电池放电容量应大于或等于额定容量的70%;5.8.15 容量试验的记录完整、齐全;5.9 天馈线系统及主设备安装工艺5.9.1 全向基站天线安装工艺要求:5.9.1.1 全向站的天线垂直于地面5.9.1.2 水平间距i. 当塔高小于60米时,间距大于4米;ii. 当塔高大于等于60米时,间距大于6米;间距大于4米塔高小于60米塔高大于等于60米间距大于6米5.9.1.3 全向天线安装于铁塔相对的两侧,其中发射天线选择靠近公路或者人口聚集区,也就是朝向手机用户较多的方向,另一根安装在此天线铁塔对面一侧天线安装的方位;5.9.1.4 垂直间距大于1米5.9

31、.2 定向站天线安装要求:5.9.2.1 同一个小区内定向天线的朝向和下倾角必须保持一致;5.9.2.2 定向天线朝向的确定1) 符合设计,正负误差小于5度2) 同一小区内的全部天线朝和下倾角保持一致3) 湖南境内2小区基站通常天线朝向:北偏东60度(称之为一区);正南(称之为二区);北偏西60度(称之为三区),如下图所示:下倾角60120120一区天线朝向二区天线朝向三区天线朝向正北天线俯视图4) 客户的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客户经常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天线的朝向和下倾角有不同于设计的要求,需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必须有客户签字备案;5.9.2.3 定向天线的间距900M天线的间距同一小区内两根天

32、线的间距 大于3米1800M天线的间距同一小区的两根天线的间距 大于1.5米 垂直间距大于0.5米5.9.2.4 其他同一小区内应当使用同一厂商同一型号的天线天线的增益应当保持一致5.9.2.5 是定向天线,在同一小区内必须使用同一种规格型号的天线左图中,铁塔上层平台两侧较高的金属杆为全向天线,中间最高的是避雷针;避雷针保护天线不会被雷电击中右图为两副定向天线;可以看出天线朝地面略微倾斜,其与天线支架构成的夹角,就是下倾角;由于这两根天线在同一小区内,因此他们的朝向和下倾角必须保持一致5.9.3 GPS天线安装工艺5.9.3.1 GPS天线南向120度锥形空间内应无遮挡5.9.3.2 GPS天

33、线应当在避雷针45度角范围之内,且距避雷针距离不得大于2m;5.9.4 RRU安装工艺5.9.4.1 RRU应当安装于天线背面,使天线抱杆受力较均匀;5.9.4.2 RRU所有接线头应当做严格的防水处理,一般采用热缩套管或防水胶泥胶带;5.9.4.3 RRU应当与铁塔相连做好接地;5.9.5 室外小跳线的安装工艺5.9.5.1 天线必须通过室外小跳线与馈线相接,而不能采用接头与室内小跳线规格一致的室内小跳线;5.9.5.2 室外小跳线与天线的接头、室外小跳线与馈线的接头必须严格防水:最里层使用防水胶带,然后采用防水胶泥,最外层再采用防水胶带进行三层包裹;5.9.5.3 最外层防水胶带捆绑的方向

34、必须是从下往上进行包裹,且必须将前两层完全包裹在内;右上图中,胶带收尾处未用扎带捆绑,留下了胶带脱落的隐患5.9.5.4 防水层包裹完毕之后,必须使用扎带对胶带封口处进行固定;5.9.5.5 室外小跳线安装完毕之后,必须使用扎带固定在天线支架或者铁塔上,防止受到强风力影响发生形变,导致其不能输送无线电信号5.9.5.6 小跳线与馈线相接的地方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便于维护如右下图所示,天线下的小条线留了适度的余量,如果天线需要升高或者说接头出现问题,则可以不更换跳线进行维护;但盘圈方式不宜采用5.9.5.7 小跳线过长时,应采用S行固定;5.9.6 室外馈线接头的工艺5.9.6.1 室外馈线与小

35、跳线的接头如前所述,必须采用防水胶带、防水胶泥、防水胶带三层进行包裹;5.9.6.2 包裹完毕后必须采用扎带将胶带收尾处进行固定,防止胶带脱落,避免造成馈线浸水5.9.7 馈线、室外电源线和室外光缆的安装工艺5.9.7.1 馈线的安装必须尽可能的直,一根馈线的转弯不能超过3处;右图中并排的两列黑线即为馈线5.9.7.2 馈线、室外电源线和室外光缆必须每隔80厘米至120厘米使用线卡固定一次,固定在走线架上;5.9.7.3 任何两根线缆都不允许交叉5.9.8 馈线安装时应当为以后增加馈线预留位置5.9.8.15.9.8.2 室外光缆过长时,应整齐的盘圈后置于RRU下方并用扎带固定;5.9.8.3

36、 馈线、室外电源线接地卡的安装工艺5.9.8.4 任何一根馈线或电源线长度如果小于等于10米,至少采用一个馈线接地卡接地;馈线长度如果小于等于20米,至少采用两个馈线接地卡接地;馈线如果长于20米,至少采用3个馈线接地卡进行接地;如果两个馈线接地卡之间的距离超过60米,必须增加一个接地卡;5.9.8.5 接地卡与馈线相接的地方必须使用防水胶泥、防水胶带、防水胶泥三层进行防水处理,与馈线小跳线接头相同,胶带末尾处也必须采用扎带固定;左图为完成安装的馈线接地卡5.9.8.6 接地卡接地一般通过与铁塔相连或者与接地扁铁相连的方式接地;为了保证接地效果良好,接地点必须磨光,接地完成之后,接地点必须做防

37、锈处理;5.9.8.7 馈线接地卡的接地线要尽可能直,不能转急弯,绝对不能盘圈,否则无法迅速释放雷电产生的电流;5.9.9 馈线回水湾的工艺5.9.9.1 回水湾最低处必须低于馈线窗10公分;右图中馈线下弯,我们称之为回水弯,是为了防止雨水或雪水沿馈线进入机房,损坏机房内设备5.9.9.2 馈线进入馈线窗时与水平线的夹角必须大于60度;5.9.10 馈线窗的安装工艺5.9.10.1 馈线窗必须密封5.9.10.2 密封需采用防火胶泥右图为众多类型馈线窗中的一种,馈线穿过馈线窗进入机房左图中的馈线窗没有密封,对机房内的设备稳定运行构成了威胁5.9.11 室内馈线头的安装工艺5.9.11.1 室内

38、馈线头必须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上,馈线头的位置距离馈线窗应不超过两个馈线卡的距离,选在走线架的空档处;如无法选择空档处,则应确保馈线接头与走线架隔离;5.9.12 避雷器的安装工艺5.9.12.1 避雷器与固定馈线用的走线架不能够接触,同时相互必须隔离,互不接触如右图,避雷器与避雷器之间采用了绝缘材料进行隔离5.9.13 室内小跳线安装工艺5.9.13.1 室内小跳线应尽可能顺直5.9.13.2 室内小跳线不允许交叉5.9.13.3 架顶小跳线十公分以内不允许弯曲右图中黑色线缆即为室内小跳线5.9.14 基站主设备安装规范5.9.14.1 设备必须按照设计文本中的位置安装在机房内5.9.14.2

39、设备必须牢固的固定于地面5.9.15 机架内部件的安装规范5.9.15.1 所有部件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9.15.2 所有部件的安装必须紧固,牢靠下图中机架架顶的螺丝没有拧紧,可能会造成通信故障5.9.16 用万用表从开关电源端逐级测试加电,查看设备指示灯是否正常;5.10 传输设备安装作业5.10.1 设备安装的综合集装架内,一般综合集装架电源端子直接与电源柜二次下电连接,综合集装架电源用于PTN设备供电;视PTN设备功率大小,也可将PTN设备直接与直流配电屏二次下电连接;5.10.2 当安装设备内的电路板时,要求戴上防静电手镯,并且手镯接地良好,以免损坏电路板内的元器件;5.10.3

40、 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5.10.4 传输电缆端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电缆相吻合,每条电缆剖头尺寸芯线外露应与电缆终端插头尺寸相适应,外芯屏蔽层应均匀分布,不能拧在一起;5.10.5 电缆头焊接时应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件完整无损,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插接或焊接应牢固可靠,不损伤电缆绝缘层,焊剂应用松香酒精溶液,芯线焊接牢固,焊锡适量,焊点光滑,无虚焊、无气泡,不呈尖形或瘤形;5.10.6 组装插头时,配件齐全,并用专用工具将同轴插头外导体与电缆接触部分一次性压成六角形,并套上适合的热缩管;5.10.7 插接位置应正确,接触应紧密、牢固,电气性能良

41、好,插接端子应完好无损;5.10.8 组装好电缆头的电缆反射衰减应满足设备或工程设计要求;5.10.9 光纤的走向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光纤应布放在光纤槽内或用波纹管套上,光纤布放时要松紧适度,不可拉得太紧,或扭绞;5.10.10 测试设备本地性能并与传输网管协同,测试光接口、电接口、抖动、误码、定时和同步、保护倒换和环回功能;5.11 动环监控设备安装作业5.11.1 动环监控设备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5.11.2 动环监控信号及电力线缆一般置于专门的走线槽中;5.11.3 烟感设备一般宜安装在基站主设备上方;5.11.4 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对所有监控功能进行模拟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6 项目清理

42、、退场阶段34566.1 现场环境处理6.1.1 由上至下,清洁设备和线缆卫生;6.1.2 清洁机房地面卫生;6.1.3 清理机房内外的残余物品,同时将其他垃圾打包移送至附近的垃圾站,不得将垃圾弃置于机房周边楼顶、走廊、楼梯间、居民垃圾桶、花园、田地、林地、沟槽以及其他会影响人居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地方;6.2 施工工艺整理6.2.1 基站设备在安装的全部过程中,都必须非常注意保护,防止其被工具等硬物刮擦,或者被弄脏;6.2.2 工艺安装完毕后,应清扫机房,应用洗尘器、毛刷等对安装的设备及电缆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6.2.3 效核、调整所安装的设备位置,查对并补齐设备标志、标签,对掉漆的设备进行补漆

43、,颜色应无明显差异;6.2.4 清除施工中的一切临时设施;6.3 工程资料收集、整理6.3.1 在安装工程完成后,应组织整理工程资料,资料应按工程档案的有关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其中包括:安装工程量总表、竣工图纸、随工检查记录、工程变更单、测试记录如初充电记录、放电记录、绝缘测试记录、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设备明细表等;6.3.2 有关竣工图纸可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进行复核、移交,对于实际变更部分可用红笔绘出图纸中的变更部分;6.3.3 必须重点整理的图纸有:实际安装的机房平面图、实际安装的电源线布放路由图,交、直流配电屏施工图及各种电路变更图;6.3.4 工程资料要求齐全、完整、清楚、准确;6.4 办理退场手续6.4.1 清理、核对工程余留的材料,尤其是要对各类多余的电源线,填写好移交清单,转交建设方签收;6.4.2 编制完工报告、随工记录、监理报告、设备安装明细,并交于建设单位随工人员、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审核、签字确认; 37 / 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