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4458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4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前言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是根据成都市政府所颁布成都市绿色建筑 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在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成都市建设工程绿色设计审查需求的基 础上制定完成。本要点共分 4 章,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方案设计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 设计审查。本要点由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 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成都市大安中 路 65 号;邮政编码:610017;邮箱:scsjy),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 要 点 主 编 单 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

2、院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本 要 点 参 编 单 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要点主要起草人员:涂舸郭艳贺刚刘民陈佩佩秦盛民章一萍隗萍王家良王瑞廖楷余斌邹秋生革非徐斌斌王曦付韵潮胡斌杜毅威程永前刘源付雅艺何兵陈益明祝书丰 严君王继红 黎力高静王璟何昕白中奎本要点主要审查人员:储兆佛刘小舟于忠黄平李健方长健方汝清孙钢李波戎向阳罗于龙恩深高波熊泽祝刘秦生黄志强徐小伟罗志强田智华董靓张国强熊咏涛2目次1总则. 12方案设计审查. 22.1 居住建筑. 22.2 公共建筑. 33初步设计审查. 43.1 居住建筑. 43.1.1 建筑专业.

3、 43.1.2 结构专业. 53.1.3 给水排水专业. 53.1.4 暖通专业. 63.1.5 电气专业. 63.2 公共建筑. 73.2.1 建筑专业. 73.2.2 结构专业. 83.2.3 给水排水专业. 83.2.4 暖通专业. 93.2.5 电气专业. 104施工图设计审查. 114.1 居住建筑. 114.1.1 建筑专业. 114.1.2 结构专业. 124.1.3 给水排水专业. 124.1.4 暖通专业. 134.1.5 电气专业. 144.1.6 景观专业. 144.1.7 室内装修专业. 154.2 公共建筑. 164.2.1 建筑专业. 164.2.2 结构专业. 1

4、74.2.3 给水排水专业. 174.2.4 暖通专业. 184.2.5 电气专业. 204.2.6 景观专业. 204.2.7 室内装修专业. 21 附录A 建筑绿色设计审查表. 22 附录B 成品住宅装修主要材料复检项目表. 441总则1.0.1 为加强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的贯彻执行,规范建筑绿色设计管理控 制,制定本要点。1.0.2 本审查要点适用于成都市域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审 查。1.0.3 本审查要点的标准依据是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1.0.4 建筑绿色设计审查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 方案设计审查时

5、,设计单位需提交建筑方案绿色设计审查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 查时,设计单位需提交建筑初设/施工图绿色设计审查表。以上表格详见附录 A。1.0.5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除应符合本要点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成都市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6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要点。2方案设计审查2.1 居住建筑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建筑布局总平面图居住建筑布局、间距、采光、通风满足当地规划部门和四 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2.户均居住 用地指标总平面图(标明 技术经济指标)户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 137m2,多层不高于 89m2,中高层不高于 76m

6、2, 高层不高于 48m2,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注:1、户均居住用地指标为每户平均占有居住区用地面积的 控制指标。2、户均居住用地指标按照绿色建筑申报地块进行计算。3、当不同层数类型的住宅混合建设时,按照不同层数对 应的户均居住用地指标乘以该层数的住宅居住面积占申 报地块总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加权求和核算。4、每户折算为 3.2 人(折算依据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 计规范GB50180-93)。3.绿地率总平面图(标明 技术经济指标)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 30%,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4.日照日照模拟分析图每套住宅(非公寓)至少有 1 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5.便捷交通总平面图有便捷的

7、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6.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共 享总平面图图纸上应标明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7.停车总平面图(标明技术经济指标)合理设置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8.垃圾分类收集总平面图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用房,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9.装饰性 构件建筑效果图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装饰构件主要指:1、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 飘板、格栅和构架等作为构成要素在建筑中大量使用。2、单纯为追求标志性效果,在屋顶等处设立塔、球、曲 面等异形构件。3、女儿墙高度超过规范要求 2 倍以上。4、不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并非有利于节能的双层外墙(含

8、 幕墙)的面积超过外墙总建筑面积的 20%。2.2 公共建筑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建筑布局总平面图1、公共建筑的布局应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2、结合当地主导风向,合理进行建筑布局。2.容积率总平面图(标明 技术经济指标)容积率应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3.绿地率总平面图(标明技术经济指标)绿地率和绿地布局应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4.日照日照模拟分析图日照模拟分析图需体现出本项目不影响周边居住建筑的日照。5.便捷交通总平面图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6.停车总平面图(标明技术经济指标)合理设置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7.垃圾分类收集总平面图合理设置垃圾分类

9、收集用房,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8.装饰性 构件建筑效果图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装饰构件主要指:1、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 飘板、格栅和构架等作为构成要素在建筑中大量使用。2、单纯为追求标志性效果,在屋顶等处设立塔、球、曲 面等异形构件。73初步设计审查3.1 居住建筑3.1.1 建筑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场地条件选址意见书及附 图、场地地形图、 土地使用证、土壤 氡浓度说明1、场地设计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控制要求。2、场地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安全 范围内场地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 源。场地内无超标污染物排

10、放。2.总平设计场地地形图、建筑 总平面图1、在设计中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地形地貌及水系,减少对原有场地的改变,避免对原有场地的破坏。对坡地 建筑考虑保持利用微地形以及土石方平衡。2、不砍伐、破坏场地内树龄大于 5 年或树径大于 10cm 的具有一定生态价值树木,当确实不能避免时,应进行 移栽。3.热工设计建筑节能计算书、建筑 初步设计文 件围护结构热工设计符合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 的相关要求。遮阳只采用外遮阳或玻璃 自遮阳。4.房间采光室内自然采光 分析说明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要求。5.自然通风通风开口 面积 比计算说明居住空间通

11、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 5。6.开窗视野建筑总平面图、建 筑初步设计文件1、居住建筑建筑间距应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相关要求。2、1 套住宅设有 2 个及 2 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 1 个 卫生间设有外窗。7.围护结构 隔声减噪建筑 初步设计文 件设计说明及有 关构造措施1、卧室、起居室白天、夜间在关窗状态下噪声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的要求。2、楼板、分户墙、户门、外窗的隔声性能满足民用 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的要求。3、主要功能空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外门窗的隔声 性能指标及材料和构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8.无障碍设计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初步设计文件场地内

12、人行道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的规定。9. 设备管道便于维修建筑 初步设计文 件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管井设置在公共部位,并预留有检修门、检修通道等,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10. 建 筑材 料及制品建筑 初步设计文 件及设计说明1、设计选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在国家和地方禁止范 畴。2、明确所选用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GB18580GB18588 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 限量GB6566 的要求。3、明确所选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符合民用建筑 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的规定。3.1.2 结构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建筑场地

13、岩土勘察报告建筑不应建造在危险地段。2.结构材料初步设计图纸和 初步设计说明书1、应合理采用高强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2、应采用 HRB400 级或以上高强度钢筋;应采用高强钢 材。3、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砂浆应采用预拌砂 浆。3.结构体系初步设计图纸和 说明书结构选型合理;抗震设防地区,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方案。3.1.3 给水排水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给排水系 统设计初设说明、给排水 初设图1、给排水系统应合理、完善、安全。2、室外排水雨、污分流。3、实行“一户一表”计量。2.非传统水 源利用初设说明、给排水 初设图1、因地制宜选择非传统水源类别,统筹、综合

14、利用各种水资源。2、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收集和利用雨水。3.节水器具 与设备初设说明1、卫生器具的选用,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的要求。2、给排水设备采用节水、节能高效产品。4.景观用水初设说明人工景观水体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5.避免管网 漏损初设说明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6.用水安全 保障初设说明1、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应满足相应用途的水质标准。2、是否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 产生不良影响。3.1.4 暖通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冷热源初设说明、初步设计图纸不应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等作为直接供暖和空气调 节系统的热源。2.室内空气 质量初设说明

15、、初步设 计图纸1、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新风量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 的设计要求。2、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 度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 节设计规范GB50736 中的设计计算要求。3.计量与监 控初设说明、初步设 计图纸1、设置集中供暖空调系统时,空调冷热源、输配系统用能、空调系统补水应有计量措施。2、设置集中供暖空调系统时,应按楼栋和居住单元设 置计量装置,且居住单元内应设置室温调节措施。3、地下汽车库的通风系统,应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 设置定时启停(台数)控制或根据车库内的 CO 浓度进 行

16、自动运行控制。3.1.5 电气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照明质量初步设计说明审查初步设计说明中所列照度水平、一般显色指数、统一眩光值是否瞒足 GB50034 规定。2.照明功率 密度值初步设计说明电气设计说明中应有公共区域主要功能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照度值的设计值,并审查照度值对应 的功率密度值是否不大于 GB50034 规定的目标值。3.分户计量初步设计说明住户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等是否设置电表实现了分户计量。73.2 公共建筑3.2.1 建筑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场地条件选址意见书及附 图、场地地形图、 土地使用证、土壤 氡浓度说明1、场地设计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控制

17、要求。2、场地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场地 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 源。场地内无超标污染物排放。2.总平设计场地地形图、建筑 总平面图1、在设计中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地形地貌及水系,减少对原有场地的改变,避免对原有场地的破坏。对坡地 建筑考虑保持利用微地形以及土石方平衡。2、不砍伐、破坏场地内树龄大于 5 年或树径大于 10cm 的具有一定生态价值树木,当确实不能避免时,应进行 移栽。3.热工设计建筑节能计算书、建筑 初步设计文 件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及当地建筑节能的相关要求。遮阳只采用外遮 阳或玻璃自遮阳。4.外窗幕墙

18、 气密性和 可开启面 积建筑 初步设计文 件及设计说明、外 窗/幕墙可开启面 积比例计算说明1、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7106 规定的 6 级。2、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GB/T 21086规定的 3 级。3、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 30%;建筑玻璃幕 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5.室内自然通风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初步设计文件1、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夏季自然通风。2、室内卫生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6.灵活隔断建筑 初步设计文 件办公、商场等建筑室内非固定使用功能的房间如大办公室、商场商铺等是否采用了灵活

19、隔断。7.围护结构 隔声减噪建筑 初步设计文 件设计说明及有 关构造措施1、宾馆和办公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相关要求。2、商场类建筑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满足商场(店)、书 店卫生标准GB 9670 的相关要求。3、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民用建筑 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相关要求。8.无障碍设计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初步设计文件场地内人行道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的规定。9. 设备管道便于维修建筑 初步设计文 件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应预留有检修门、检修通道等。10. 建 筑材 料及制品建筑 初

20、步设计文 件及设计说明1、设计选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在国家和地方禁止范畴。2、明确所选用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18580GB18588 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 限量GB6566 的要求。3、明确所选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符合民用建筑 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的规定。3.2.2 结构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建筑场地岩土勘察报告建筑不应建造在危险地段。2.结构材料初步设计图纸和 初步设计说明书1、应合理采用高强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2、应采用 HRB400 级或以上高强度钢筋;应采用高强钢 材。3、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砂浆应采用预

21、拌砂 浆。3.结构体系初步设计图纸和 说明书结构选型合理;抗震设防地区,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方案。3.2.3 给水排水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给排水系 统设计初设说明、给排水 初设图1、给排水系统应合理、完善、安全。2、室外排水雨、污分流。3、合理设置计量水表。2.非传统水 源利用初设说明、给排水 初设图1、因地制宜选择非传统水源类别,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2、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收集和利用雨水。3.节水器具 与设备初设说明1、卫生器具的选用,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的要求。2、给排水设备采用节水、节能高效产品。3、冷却塔选用飘水率低的产品, 冷却水量小于及等于1000m3

22、/h 的中小型冷却塔飘水率低于 0.015%;冷却水量 大于 1000m3/h 的大型冷却塔飘水率低于 0.005%。4.景观用水初设说明人工景观水体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5.避免管网 漏损初设说明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6.用水安全 保障初设说明1、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应满足相应用途的水质标准。2、是否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 产生不良影响。93.2.4 暖通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冷热源初设说明、初步设计图纸不应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等作为直接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2.室内环境质量初设说明、初步设计图纸1、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设计要求。2、复印室、吸烟室、厨房、卫生间、垃圾间等可能产 生污染物的房间应按照污染物性质及浓度,根据其危害 程度设置排风系统,且排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民用建 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的相关规定。3、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GB50736 中的设计计算要求。3.计量与监测初设说明、初步设计图纸1、大型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应设置检测与监控设 备或系统。2、新建、扩建或节能改造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 公共建筑,应安装能耗分项计量装置及能耗监测系统, 并具有与

2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能耗统计数据中心进行联 网所需配置的通信接口,且可实现建筑能耗准确的实时 监测及统计。3、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建立完善的能 耗分项计量监测平台,并应满足以下要求:用电量分 项计量(空调系统中冷热源、输配系统等用电量应能实 现独立分项计量;蓄能系统冷热源的夜间电价低谷用电 量);热驱动冷水机组能耗计量(机组的耗气(油)量、耗热水量、耗蒸汽量);锅炉能耗计量(燃气(油)锅炉的耗气(油)量);供冷量、供热量计量(冷热 源机房的总供冷量、总供热量;采用外部冷热源的单体 建筑的单独冷热量);空调系统补水量计量3、暖通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应明确部分负荷运行和各功 能分区运行的策略。

25、4、不同功能区域和房间,应能实现空调系统或末端设 备手/自动控制和调节。5、地下汽车库的通风系统,应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 设置定时启停(台数)控制或根据车库内的 CO 浓度进 行自动运行控制。3.2.5 电气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照明质量初步设计说明审查初步设计说明中所列照度水平、一般显色指数、统一眩光值是否瞒足 GB50034 规定。2.照明功率 密度值初步设计说明电气设计说明中应有主要功能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照度的设计值,并审查照度值对应的功率密度 值是否不大于 GB50034 规定的目标值。3.能耗计量 及监测系统初步设计说明及 设计图纸1、设计说明或低压系统图纸中应明确对

26、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 用电、特殊用电(如信息中心、洗衣房、 厨房餐厅、游泳池、健身房等)4 个分项独立设置计量 装置。2、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应设置能耗监测 管理系统,系统应具有数据远传功能。114施工图设计审查4.1 居住建筑4.1.1 建筑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场地条件选址意见书及附 图、场地地形图、 土地使用证、土壤 氡浓度说明1、场地设计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控制要求。2、场地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场地 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 源。场地内无超标污染物排放。2.总平设计场地地形图、建筑 总平面图1、在设计中尽可能维持

27、原有场地地形地貌及水系,减少对原有场地的改变,避免对原有场地的破坏。对坡地 建筑考虑保持利用微地形以及土石方平衡。2、不砍伐、破坏场地内树龄大于 5 年或树径大于 10cm 的具有一定生态价值树木,当确实不能避免时,应进行 移栽。3.热工设计建筑节能计算书、 建筑施工图围护结构热工设计符合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 的相关要求。遮阳只采用外遮阳或玻璃 自遮阳。4.房间采光室内自然采光 分析说明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要求。5.自然通风通风开口 面积 比计算说明居住空间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 5。6.开窗视野建筑总平面图、建 筑

28、施工图1、居住建筑建筑间距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相关要求。2、1 套住宅设有 2 个及 2 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 1 个 卫生间设有外窗。7.围护结构 隔声减噪建筑施工图设计 说明及有关构造 措施1、卧室、起居室白天、夜间在关窗状态下噪声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的要求。2、楼板、分户墙、户门、外窗的隔声性能满足民用 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的要求。3、主要功能空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外门窗的隔声 性能指标及材料和构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8.无障碍设计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场地内人行道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的规定。9. 设备管道 便于维

29、修建筑施工图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管井设置在公共部位,并预留有 检修门、检修通道等,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10. 建 筑材 料及制品建筑施工图及设计说明1、设计选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在国家和地方禁止范畴。2、明确所选用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GB18580GB18588 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 限量GB6566 的要求。3、明确所选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符合民用建筑 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的规定。4.1.2 结构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建筑场地岩土勘察报告建筑不应建造在危险地段。2.结构材料施工图1、应采用距施工现场 500km 以内生产的,环保节能建

30、筑材料。2、应合理采用高强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 凝土。3、应采用 HRB400 级或以上高强度钢筋;应采用高强钢 材。4、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砂浆应采用预拌砂 浆。3.结构体系施工图结构体系合理;在抗震设防地区,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方案。4.1.3 给水排水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给水系统设计说明、给排水 施工图、给排水总 平面图、1、给水系统充分利用市政管网水压。2、给水系统合理分区。3、给水系统超压用水点是否采取减压限流节水措施。4、集中热水供应设置循环系统。5、建筑节水系统,运行中节水率不应低于 10%。2排水系统设计说明、给排水总平面、给排水施 工图1、室外排

31、水雨、污分流。2、特殊污、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3、室内排水正确设置通气系统,有效保护水封。3.非传统水 源利用设计说明、给排水 施工图、景观施工 图1、因地制宜选择非传统水源类别,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2、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收集和利用雨水。3、雨水利用满足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 的相关要求。4.节水器具 与设备设计说明、给排水 施工图1、卫生器具的选用,是否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2、给排水设备采用节水、节能高效产品。135.景观用水设计说明、给排水施工图、景观设计 图人工景观水体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6.避免管网 漏损设计说明、给排水

32、施工图、景观设计 图1、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2、合理控制供水系统的工作压力。3、设计“一户一表”计量水表。4、室外埋地管道应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基础处理方 式。7. 用 水安 全保障设计说明、给排水施工图、景观施工 图1、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应满足相应用途的水质标准。2、是否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 产生不良影响。4.1.4 暖通专业内容审查材料审查要点1冷热负荷计算计算书集中供暖空调系统设计,必须对供暖房间或空调区域进 行冬季热负荷和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2.冷热源设计说明、暖通施 工图1、不应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等作为直接供暖和空气调节

33、系统的热源。2、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冷热源效率应符合下列规 定:所选冷水机组能效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冷水机组 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 中“表 2 能源效 率等级指标”的 2 级;电驱动的集中空调系统的冷源能效比不低于 3.2;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GB50189 的相关规定。3、房间空调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房间空气 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 和转速可 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5 中规定的节能型产品。4、多联机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

34、(热泵)机组 能效限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 中规定的 2 级。5、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时,通过产品技术资料核算, 系统冷媒管等效长度应满足对应制冷工况下满负荷的 性能系数不低于 2.8。3.输配系统设计说明、暖通施 工图、计算书1、应对供暖空调水系统最不利环路进行水力计算。2、供暖空调水系统设计工况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 相对差额超过 15%时,应采取水力平衡措施。3、选配供暖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时,其耗电输冷(热) 比应满足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 的相关要求。4、空调 风系统、通风系统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的相关要求。4.室

35、内空气 质量设计说明、暖通施 工图1、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新风量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 的设计要求。2、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 度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 节设计规范GB50736 中的设计计算要求。5.计量与监 控设计说明、暖通施 工图1、设置集中供暖空调系统时,空调冷热源、输配系统用能、空调系统补水应有计量措施。2、设置集中供暖空调系统时,应按楼栋和居住单元设 置计量装置,且居住单元内应设置室温调节措施。3、地下汽车库的通风系统,应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 设置定时启停(台数)控制或根据车库内的 CO 浓度进 行自动运行控制。6.运行维护设计说明或暖通 施工图通风及空调风系统应合理设置调试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