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三农”沃土 赋能“中国农谷”.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4746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耕“三农”沃土 赋能“中国农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耕“三农”沃土 赋能“中国农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耕“三农”沃土 赋能“中国农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深耕“三农”沃土 赋能“中国农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深耕“三农”沃土 赋能“中国农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耕“三农”沃土 赋能“中国农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耕“三农”沃土 赋能“中国农谷”.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耕“三农”沃土赋能“中国农谷”几经寒暑,硕果渐成。近五年来湖北荆门农村商业银行累放涉农贷款536亿元,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步履铿锵,尽情金融笔墨擘画“中国农谷”斑斓画卷。中国农谷,生态荆门。湖北省荆门市是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原农耕文化发祥地。在这片沃土上,湖北荆门农商银行作为支农金融服务主力军,在湖北省农信联社和荆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携深耕“三农”60余载的初心使命,高举责任银行、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三大银行”战略,围绕荆门市“1+8”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小微金融店小二乡村振兴主办行”活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企业车间到处跃动着农商人忙碌的身影。1植根于农,高站位把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时代脉搏金融服务服务乡村振兴必须紧贴政府规划,把准行政力量和金融力量契合点,在政银深度融合中,破解要素下乡和直达障碍,实现金融精准滴灌驱动乡村振兴。政银共盼,凝聚发展共识。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中国农谷建设为“省级战略,荆门实施”,打造以“中国农谷长寿荆门”为核心内涵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荆品名门”,聚焦八大重点农业产业振兴,以农业品牌建设为引擎,大力实施“一袋米、一壶油、一只虾、一头猪、一枝花”“五个一”工程,推动特色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乡村振兴“荆门样板湖北省农信联社与荆门市委市政府多次高层会商,勾勒了“政府搭台、农商唱戏、品牌惠农”的清晰脉络,政银举旗定向,实现“双向奔赴

3、工政银共商,奠定合作基础。紧盯产业带、产业链、产业品牌,拟定荆门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明确了“规划图”和“时间表”,从法规制度层面构建“四梁八柱”,充分征求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意见建议,各级政府45次签批农商银行工作专报,凝聚了合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广泛共识。政银共推,汇聚多方合力。荆门农商银行分别与荆门所辖的钟祥、京山、沙洋、漳河新区政府联合召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推进会,并致函县市区乡政府,共计授信230亿元专项资金,为乡村振兴施足金融“底肥”,致力于打造农业产业化新蓝海,推动全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域完善基础设施、全域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更好地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2

4、互联惠农,高规格扭住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支点响鼓还得用重锤。如何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保持长久旺盛生命力?荆门农商银行认为村银共建是最根本的抓手,围绕“党建互联互助,共促乡村振兴“主题,以“五个互联”打造村银命运共同体,得到政府组织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协同推进。党建互联,推动组织共建标准化。农商银行基层党支部与行政村党支部以联合开展“5+X”主题党日活动为延伸,开展“三联一融”结对包联和爱心互助活动。由支行每名客户经理与结对村致富带头人包联,每名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每名青年员工与留守儿童包联,定向帮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以“十有”标准推进共建点标准化建设,即有专门场所、有宣传专

5、栏、有活动室、有电子服务终端机具、有驻村人员和村支部联络员、有典型示范户、有包联对接名单、有共建及整村授信协议、有活动记录、有服务公示承诺。目前,建立互联互助联系点525个,形成党建互联工作阵地。人员互联,推动驻村服务常态化。在全省农商银行率先建立“金融村官”派驻制度,政府组织部门颁发聘书,遴选“金融村官挂职村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推行“123456”工作机制,即围绕一个村不低于200万元信贷投放目标,推动农商银行支行党建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党建、农商银行支农职责与地方政府服务乡村振兴职责“两个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工作、行政资源、金融服务“三要素”向村组延伸;确保“金融村官”派驻、整村授信、金融精准

6、扶贫、普惠金融满足“四个全覆盖打造村银共建、金融服务网络化、金融精准扶贫、普惠金融便民服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五站合一工作站;开展党建联心、金融联动、扶贫联手、信用联创、信息联享、宣传联合等“六联共建。让“金融村官”担子重一点、贡献大一点、收入多一点、地位高一点、被人高看一眼。目前,共向1149个村选派553名业务骨干担任“金融村官”,全面参与村级日常治理。金融互联,推动整村授信精细化。积极开展“回归三农村村行”活动,大力实施“863”数字化整村授信工程,要求“农户建档率80%以上、预授信60%以上、签约用信率30%以上:聘请村干部、德高望重的乡贤,与“金融村官”共同组成客户准入评议小组,采取

7、“背靠背”独立审批,建立特殊客户、专项客户、潜在客户、黑名单客户、目标客户等“白名单。落实责任人,限时上门对接,纳入“荆楚小康贷”微贷作业平台集中管理,实行百分制绩效挂钩考核。目前,整村授信建档24万户,预授信63亿元。文化互联,推动和谐共进常态化。深入开展送知识、送爱心、送文化,增进感情等“三送一增”活动,参与结对村评选最美致富带头人、最美信用户、最美道德模范等,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共进的好氛围。湖北钟祥农商银行柴湖支行主动参与鱼池村“名人榜”“学子榜”“好人榜”评选,培育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好风气,助推“村美、民富、乡风淳朴美丽乡村建设。扶贫互联,推动帮扶共助精准化。创新“三包一保”“三带一

8、促”“三定一稳”等扶贫模式,发挥产业帮扶、扶贫车间、特色种养的带动作用。近年来,以占全市银行业近90%以上份额,累计为近2.6万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4亿元,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湖北省漳河新区泉洼惠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定品种、定数量、定价格,稳定收益的“三定一稳”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西兰花、黄瓜、西瓜等,户均年收益6000元。吸纳10户贫困户务工,年增收L8万元。3产业兴农,高效能激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内生动能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重要衡量标准。荆门农商银行围绕“五个一”“荆品名门”工程,加强布局金融场景,精准为各类市场主体输血活血,推动一行一品、一村一业协同

9、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乡村产业“内循环”。打造“涉农龙头企业+农商银行+上下游经营主体”链式金融模式。按照“链圈融农链通”思路,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行政链长+金融链长+企业链长”模式。围绕绿色建材家居产业,创新“主办行+园区授信+抱团做大”模式。围绕漳河清水小龙虾产业,创新“订单生产+保证担保+涉农龙头企业”模式。围绕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圈,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应收账款质押+会员”模式。围绕农村“两权”改革试点,创新“农村两权+股权担保+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模式。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特色商户+账户流量+景区管理方”模式,为链上湖北永创鑫电子、湖北楚玉食品、小乐仙生态农业、盛老汉家

10、庭农场、钟祥莫愁民俗村等核心企业发放贷款5.5亿元,支持带动上下游发展。现累计发放产业链贷款23亿元,以金融要素强化产业链内部关联度,达到扶持一个企业,兴旺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打造“一行一业+信贷工厂+微贷新品信贷产品创新模式。坚持本土化、差异化、特色化理念,为市场主体“量身定制“特色信贷产品,形成富农贷、旺农贷、惠农贷、互惠贷等产品体系。如围绕“一袋米。聚焦京山国宝桥米,创新“桥米贷”。围绕一只虾,聚焦稻香连作生产,创新“稻虾连作”贷。围绕“一枝花”,聚焦柴湖高端花卉产业,创新“花卉托管贷”。围绕香菇产业,聚焦仙居乡香菇产业,创新“菇商贷”。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为钟祥客店南庄乡创新“

11、乡村宜居贷工通过创新区域性微贷产品,一业一品投放贷款38亿元,推动“一县一业”向“一产一链”“一村一品”“一格一业”精细化转变,以品牌农业驱动大批优质农产品走出湖北,走向全国。打造“科技驱动+平台建设+线上服务”智慧办贷模式。依托省联社大平台,推进信贷元素“七个进系统“,创新研发推广“荆楚小康贷、楚天农商云、“人码合一”、智慧微贷系统等线上平台,大力推广“三分钟申贷、O人工干预、1键式提款”“301”办贷模式,实现线上申贷、线上审贷、无纸化办贷、自助还贷全流程线上操作,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让市场主体知道“能不能贷、贷多少、怎么贷”,真正做到“一机在手、一呼而应、一点就贷”,有效化

12、解贷款门槛高、授信难、环节多、程序繁等痛点、难点。打造“送码授信+扫码流量贷+金融示范街”电银多场景模式。以“扫码全覆盖,优惠流量贷为主题,大力开展送码授信让利商户劳动竞赛,打造“扫码立牌+申贷二维码+微贷整街授信+扫码流量贷示范市场,为17.6万客户配送支付结算二维码,发放扫码流量贷17亿元,打造南台农贸市场、丹桂苑花卉市场、联合广场商圈、一马光彩大市场等上百条农商银行主题支付示范市场。打造“异业联盟+四通工程+多方共建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与市县人社局、税务局、农业农村局、投融资担保公司、工商联签订合作协议,在能人兴业、返乡创业、企业融资等实行资源客户交叉共享、营业网点交叉营销、相互产品交叉推

13、介等错位营销,推进自助银行镇镇通、转账电话村村通、扫码商户店店通、手机银行户户通“四通工程”,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目前,累计布放自助银行302台,卡乐付3800台,扫码商户17.6万户,手机银行57.6万户,真正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4业态旺农,高质量升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勃勃生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不断创新是动力和源泉。近年来,荆门农商银行大力推行管理创新,建立与乡村振兴相匹配的内部管理机制,在抓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将竞争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建立新机制,再塑“农金”本色。出台稳住经济大盘30条、坚守定位回归本源“十个十”办法,明确贷款投向、渠道建设、

14、风险防控、人员调配等,构建了“村银共建+金融村官+整村授信+农区微贷+平台运用”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农商银行”模式。通过“金融村官”挂职村两委,以联合开展支部党建活动为纽带,在有效融入基层治理中,推进整村授信、发放微贷以及基础金融服务全面回归农村市场,形成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完整的闭环方程式。打造新主业,再固“农金”特色。大力推进信贷“五个转变”,打造微贷绝对主业,推进“五全微贷”决定,加快推进微贷从“备胎”转为主业,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目前,发放微贷127亿元,贷款余额占比32.5%;单户10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56.5%,5年来提升38.5个百分点;微贷户数4.9万户,实现微贷行政村村村破零,信贷风险指标持续向好向优,激活了一池春水。展现新担当,再增“农金”成色。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用足用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信用增额助产政策、抗疫专属产品政策、逾期征信保护政策,推行“首问负责制”“首贷培育制跟踪服务制”“限时审结制”“线上申贷审贷制”“容缺办理制”“降率减费制”“企业金融方舱制”,挺起六稳六保金融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