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知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51871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体系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管理体系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管理体系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管理体系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管理体系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知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包括:五个环节a)方针b)策划c)实施与运行d)检查和纠正措施e)管理评审管理体系各要素的逻辑关系环境管理体系个性要素简介14.3.1 环境因素4.3.2 法律与其他环境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4.4.6 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4.5.1 监测和测量4.5.2 守法性评价实施要点审核要点制定并保持在组织可控制或可施加影响的的范围内分析评价环境因素(原因)、环境影响(结果)的程序。 确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应以重大环境因素和影响为基础.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考虑以下儿方面:1、对大气的污染2、对水体的污染3、对土壤的污染4、废

2、弃物5、噪音6、资源和能源的消耗7、对人体健康的影响8、地区性环境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按下面程序进行:规模要合适1.选择活动,过程,产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建多少以满足要求为准); 程序的作用(功能)是确定环境因素,判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 确定环境因素,包括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能够控制的以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因素; 在判定环境因素时,要针对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分析时要考虑到“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制定环

3、境目标时应考虑与重大环境影响有关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及时建立和更新环境因素方面的信息,必要时调整环境因索的识别方法和评价依据。 所编制的程序是否覆盖了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内容是否适用; 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否具备充分性;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和确定是否合理; 环境因索和重要环境因素是否登记;该组织的现场和周边是否有特殊环境要求: 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括异常、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 识别环境因素时,是否考虑了过去及将来的情况下的环境因素; 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含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定环境因素尽可能全面、详细应考虑异常、紧急状态确定相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的程度 考虑显现的、潜在的两方面影响

4、 考虑正面及负面两方面影响 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进行环境危害评价 考虑相关事项确定重大环境因素4.3.2法律与其他环境要求组织建立并保持与法律和其他要求相关的程序;程序的作用是确定适用于本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组织还应建立获得上述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渠道,包括对变动信息的跟踪;“法律、法规”一一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其他曾求”一一如产业实施规范、与官方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如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规定、通知、标准、行业设计规范)及相关方的要求等。审核要点实施要点 制定保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文件化程序。程序中

5、规定哪个部门、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怎么样获取有关信息。 追踪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化。 在内部传达、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要体现在日常活动中。 是否建立并保持了能够确定适用于本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程序;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获取渠道是否可以满足要求; 如何使相关人员及时获悉并得到新获取的法规; 有无相关法规及标准清单; 有无适用的法规及标准。实施要点审核要点 组织应制定一个或多个环境管理方案; 环境管理方案的作用是保证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 方案的内容:根据组织的目标、指标的分解落实情况,环境管理方案也应相应地逐步细化,可以具体到组织运行的基本要素(如岗

6、位),并使各相关层次与职能的环境管理方案与其所承担的目标、指标相对应;规定实现目标、指标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 环境管理方案应随情况变化及时作相应修订。 制定实现环境目标及指标的方案。 围绕方案开展行动。方案中规定:责任者手段和日程 制定关于新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变更时评审、修订方案的程序。评审修订及记录管理方案。 有无文件化的环境方案; 环境管理方案中是否明确规定了职责、方法和时间表; 环境管理方案能否保证相应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运行控制是环境管理体系实际动作过程,控制的对象是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确认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实施要点审

7、核要点 对上述的运行与活动(包括维护工作)按以下要求加以规戈J,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对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偏离方针、目标、指标的运行应建立并保持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并不要求所有的活动和过程都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为对那些可能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实施有效控制,也应建立程序,在程序中还要规定具体的运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 对组织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以促使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组织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运行控制的内容可包括:项目建设、产品开发、原材料选用与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和原材料的贮存与运输、设备维护、动力

8、供应、产品售后服务与服务的提供、产品报废处理等。制定并实施有关确定重大环境 是否对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因素的运行及活动的程序。 制定并实施运行的有关标准或指导书。 制定并实施定期追踪、检查目标和指标的程序。 将相关程序与要求通报给供方和承包方。目标、指标的运行编制了程序; 运行标准是否明确; 是否将相关程序与要求通报给供方和承包方; 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岗位是否明确,是否建立了相应程序; 上述程序有无支持的作业文件。 规定评价目标和指标的标准。 其他。实施要点审核要点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这套程序的作用是:1、能用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2、一旦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由

9、此造成的环境影响。 组织应该知道可能会有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如何采取预防措施。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对程序予以评审或修订,对纠正措施和程序更改予以记录; 可行时,定期检验或演练上述程序和有关规定。 预测事故或紧急状态。 制定并保持预防或减少事故或紧急状态的程序。 在必要时要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评审、修订。 定期检验程序的有效性并按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演习。 是否确定了与异常、紧急情况有关的工作岗位; 这些岗位的程序中有无对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内容; 是否定期试验应急措施; 当紧急情况发生后或定期试验后,是否对相关的程序或作业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特别是职责、信息交流和相关记

10、录。“监测”一一遵照有关规定,所进行的检查。应注意明确负责部门和负责人、监测方法、频次、执行的标准、记录内容、人员要求、结果的处置等。实施要点审核要点“测量”一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既是对体系运行状况的监督手段,又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实施有效的运行控制的首要五一节;组织应建立一套程序:保证监测活动按规定进行,其监测内容包括:1、组织的环境表现(如组织采取污染预防措施收到的效果,节省资源和能源的效果,对重大环境因素控制的结果等);2、有关的运行控制(对运行加以控制,监测其执行程序情况以及其运行结果是否偏离目标和指标)。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和环境管理

11、方案实施的效果; 制定并保持程序,以监测和测量重大环境因素,评价环境业绩,监测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评审对法律的遵守状况。 环境监测仪器定期校准并记录。 对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按规定实施监测和测量活动,主要指标有:1、原材料、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2、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3、单位产品产生的废弃物4、环境事故的数量5、特定污染物一一氮氧化物、氧化碳等。 是否时重大环境因素进行例行监测; 是否对运行控制程序、应急程序及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 是否对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例行检查; 是否对环保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进行定期检查,发现不符合是否进行信

12、息交流和处置; 是否定期校准环境检测设备,治理设施是否定期检测。监测和测量目标指标实现程度。监测和测量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实施要点审核要点组织应在程序文件中表明应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守法性评价的规定 明文规定进行定期评价及其方法、责任 每次评价都应有记录(报告) 评价结果应予保存 组织应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中以文字的形式表明组织进行“守法性评价”责任分工、期限、方法与记录的规定。 组织应按规定组织法规及其他要求守法性进行日常的和定期评估。 每次评价结果应有记录并保存 评价中不符合部分及时纠正。 组织是否对“守法性评价”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查阅及了解组织及下属部门有否按规定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是否有记录 评价职责方法和结果是否准确 对存在部分有否整改附录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层次结构附录二:康法律法规体职业安全健系宗旨一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安全生产法的基本框架配套法规、规章和标准安全生产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