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务虚会发言摘要之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5276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务虚会发言摘要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务虚会发言摘要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务虚会发言摘要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务虚会发言摘要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务虚会发言摘要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务虚会发言摘要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务虚会发言摘要之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务虚会发言摘要之一关于增强工作系统性的思考。一是增强规划引领效能的系统性。规划落地是规划的价值体现,重要依靠是项目筹划,因此应该更多指导基层开展综合性项目设计,有意识整合设计理念,完善功能融合,留足互促空间。省本级项目安排更应该彰显示范引领性。二是增强项目筹资的多元化。文旅项目重资产逻辑始终是事业发展的困境,特别是在双循环背景下的投资环境中,文旅项目建设缺资金、缺重磅资金,仍然是主要制约,对于我省而言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更加积极地进行文旅项目投资多元化的探索和创新,让文旅项目更多融合到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三是增强景区景点建设的关联度。作为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在

2、推动全省文旅事业均衡发展的同时,有必要鼓励各地异军突起,甚至一炮走红,一夜成名,针对当前我省的情况,应该更多关注避免同质化重复,低水平建设。关于增强行政职能创新优化的思考。一是丰富政策工具的创设手段。对事业发展而言,行政这只手应该软硬适度,不断做及时的适应性调整。有必要盘点梳理评估现有资金、项目、表彰、命名、试点、通报、考核等等管理手段的实际效益,大胆创设新的政策工具。二是提升管理措施的系统效能。打造事业亮点,特别是短时期内迅速打造,需要整合聚力,纵横通力,协调借力。有必要把现有的管理手段匹配和聚焦到年度重点任务落实上,聚焦到打造亮点示范上,避免力量分散。同时应切实解决可复制、可借鉴的问题。三

3、是调动激发基层的创新动能。文旅事业社会认识层面的门槛不高,几乎所有人都能对此指点一二,当下基层的各方面环境十分有利文旅事业跨越发展,但专业性操作仍然是亟须解决的困难。为此有必要采取更扁平化的措施,在帮助基层的基础上,实现基层发展活力充沛。四是坚决克服“第三方”依赖。省级层面事务繁杂,委托第三方,购买服务,借智借力是必须的工作方式选择,但借智不该是借脑,借力不该是借作风。关于激发调动产业活力的思考。一是争取更好发展环境是当务之急。重视文旅企业发展有必要从项目资金支持的传统手段中拓展出来,更好地为他们衔接市场开拓、促进有序竞争、引导错位优势,用“泛文旅的理念,帮助对接多部门的具体支持。比如交通、国

4、土、农业农村、金融、保险等等。二是避免标准化管理可能产生的束缚和限制。文化旅游活动归根结底是参与者也就是人民群众的舒适体验,幸福感受,而我们所做的是丰富这种产品供给,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在一定发展阶段,设置标准体系,指标化管理和考核,有助于普遍性提升,基础性达标,但在更深层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凸显的当下,可以预见大众旅游终将细分,因此有必要及早应对,鼓励千姿百态,以实现春色满园。三是下大力气攻坚文创产业迅速成长。作为文旅资源富矿,青海得天独厚,绝大部分文旅资源具有独特、独到、独有、独占的先天优势,而文创产业是链接文化创意和市场繁荣的触媒,我们急需迅速培养本土文创人才,

5、扶持文创产品实验市场,甚至可以从高仿、精仿开始,让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成为顶级竞争力的文创渊源。四是扶持企业结盟抱团、链接配伍。优势错位既可以解决市场竞争的问题,更有利于实现相互链接,链条式壮大。我们应该更多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便利,给予扶持,畅通渠道,争取资源。五是为后疫情时期帮助文旅企业发展壮大,提升管理方式的精准化水平。疫情冲击最大的是旅游市场,损伤最重的是文旅企业,政策手段的粗放会给文旅企业雪上加霜。为此有必要迅速完成不同防疫需求下,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让文旅企业能够灵活经营,延伸经营,为他们提供预警、完善“回港避风”式的暖企策略包,更多地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审慎包容的态度,帮助企

6、业渡过难关,延续星火。/各处室、各单位2022年工作思路政策法规处一是紧紧围绕明年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梳理和研究。二是继续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制定厅系统“八五”普法规划,会同做好青海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调研、起草以及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贯彻落实工作。三是持续做好深化改革、“放管服”改革相关工作,继续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四是认真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报备、公平性竞争审查、调查研究、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工作。产业发展处一要为乡村集体经济纾困解难谋实事出实招,积极对接财政、发改、金融、税务部门,为企业生存争

7、取政策和资金。二要处理好当下和长远的关系,紧盯现有政策规划,狠抓落实,不断健全现代乡村旅游政策体系。三要坚持差异化发展,实施乡村旅游品牌战略,对标“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任务,深入挖掘乡村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持续扩大“大美青海生态旅游”品牌影响力。四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探索新模式,开发适量的精品特色民宿,吸引游客停留。推广数字消费、信息消费、夜间消费、绿色消费,让文旅消费引燃城乡“烟火味”。五要做好针对游客的现场及网络销售,要注意做好有机、绿色、原产地标志等认证,将优质农副产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资源开发处一是全力落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打造重点生态旅游景区,指导推进旅游风景道建设

8、,推进自驾车营地建设。二是持续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加大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三是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开展国家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四是扎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青海保护规划。五是提升文化和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水平,办好文化和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六是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建立青海省旅游专家智库,规范和完善A级旅游景区等的评定程序,优化完善旅游景区门票预约系统。规划建设处一是推动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落地见效,制定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任务分工部省领导小组议事规则等相关工作制度。二是做好规划工作,高质量编制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

9、目的地总体规划青海省“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专项规划。三是制定目标任务,科学精准制定2022年文旅直接固定资产投资和涉文旅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四是抓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2022年涉藏专项(文旅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文旅项目的申报、建设工作。五是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完成2022年文旅及涉文旅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省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中心一是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在岗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二是配合主管处室做好文旅产业相关数据信息统计工作。三是配合厅产业处、科教处做好2022年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及将其纳入“昆仑英才文化名人”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和

10、具体实施工作。四是做好往届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民间工艺师荣誉称号复审工作。五是做好2020年度全省工艺美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统计工作。省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是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发展实力,重新梳理企业发展思路,对现有资产进行通盘考虑,轻装上阵,对不具备正常投资及经营条件的企业开展注销清算或者依法开展破产清算工作,加快完成集团及所属企业的资产重组以及近期和远期规划,实现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重大任务聚集。二是提高管理效能,激发发展活力,继续深化集团制度建设,着重关注子公司的治理结构、治理管控和运行机制“三个关键点”,全面加强集团上下的能力和体系建设。省工艺美术厂有限责任公司一是利用新媒体拓宽营销思路,提升经济效益。二是做好“第57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仿真植物及配套用品展”的报名工作,加大协会会员发展力度。三是进一步推进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好正常工作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