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站双曲浆砌石拱坝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终稿)非常好的.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5338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6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电站双曲浆砌石拱坝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终稿)非常好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某电站双曲浆砌石拱坝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终稿)非常好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某电站双曲浆砌石拱坝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终稿)非常好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某电站双曲浆砌石拱坝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终稿)非常好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某电站双曲浆砌石拱坝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终稿)非常好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电站双曲浆砌石拱坝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终稿)非常好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电站双曲浆砌石拱坝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终稿)非常好的.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编号: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 定 报 告*院二七年四月*水电站大坝上游全景*水电站大坝下游侧面*大坝右坝肩水库进水口*省*院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目 录1 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及工程建设概况11.1 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11.1.1 工作任务11.1.2 工作范围11.2 工程概况11.3 工程特性表11.4 工程等级与建筑物级别41.5 工程进度41.6 重大设计变更42 工程地质52.1 坝址地质概况52.1.1 地形地貌52.1.2 地层岩性52.1.3地质构造52.1.4 岩体风化72.1.5 水文地质72.1.6 坝址工程地质评价82.2 隧洞进水口82.2.1

2、地层岩性82.2.2 地质构造82.3 结论83 防洪标准复核93.1 流域概况及水文气象特征93.2 洪水复核93.2.1设计暴雨计算93.2.2设计洪水103.2.3洪水调节计算113.3 挑流消能复核123.4 坝顶高程复核134 坝体应力分析154.1 拱坝基本情况154.1.1 大坝等级和设计标准154.1.2 拱坝轴线及拱坝体型设计154.1.3 计算采用的参数164.2 拱坝设计应力分析174.2.1拱坝应力分析方法174.2.2 设计计算工况组合174.2.3 拱坝应力计算成果174.3 蓄水安全鉴定拱坝应力分析174.3.1 拱坝应力分析方法174.3.2 蓄水安全鉴定拱坝应

3、力复核计算运行工况组合184.3.3 运行工况线性计算数据成果184.3.4 应力计算成果分析214.3.5 拱坝封拱温度244.4 评价245 拱座稳定分析255.1 拱座稳定分析方法255.2 荷载及组合255.2.1 荷载计算255.2.2 荷载组合255.3 抗滑稳定计算公式255.3.1 抗滑稳定计算公式255.3.2 允许抗滑稳定安全系数265.4.1 蓄水安全鉴定复核计算方法及结果265.4.2 拱座稳定分析结论276 坝体质量情况286.1 基础开挖及处理286.1.1 坝基开挖286.1.2 坝基基础处理措施286.1.3 坝基帷幕灌浆处理296.1.4 坝基固结灌浆处理29

4、6.1.5 断层破碎带处理306.1.6 基础开挖及处理施工质量评价306.2 坝体砌筑316.2.1 原材料质量316.2.2 坝面砌筑316.2.3 坝身砌筑316.2.4 溢流堰砼浇筑326.2.5 大坝砌体挖坑试验成果326.2.6 坝体砌筑的温度控制326.2.7 坝体外观质量336.3 坝体施工期间受台风影响情况336.4 坝体工程质量评价337 现场检查情况347.1 大坝结构347.1.1 大坝检查情况347.1.2 坝顶溢洪道347.1.3 引水系统348 金属结构358.1 大坝排砂放空钢管358.2 发电输水隧洞进水口359 蓄水安全鉴定结论及建议369.1 蓄水安全鉴定

5、结论369.2 建议36 39 1 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及工程建设概况1.1 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1.1.1 工作任务受*水电开发公司的委托,由*省*院负责并组织专家组对*水电站工程进行蓄水安全鉴定,为水库蓄水验收提供依据。1.1.2 工作范围本次蓄水安全鉴定的工作范围为浆砌石拱坝、发电输水隧洞进水口、导流底孔等。1.2 工程概况*市*水电站位于*市*镇*村,为引水式水电站,坝址位于*村上游约1km的*村溪谷,经过3.595km引水隧洞至*镇*村下游约500m的厂房发电,电站装机容量22500kw,工程枢纽由拦河坝、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及升压开关站等组成,*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坝址距*市区23km。

6、*水电站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9km2,主流长度7.85km,水库总库容543.0万m3,正常蓄水位290.0m,库容421万m3,死库容22万m3。拦河坝采用双曲浆砌石拱坝,最大坝高46.7m,上下游面为M10水泥砂浆砌条石,坝基开挖高程248.50m,拱冠梁底厚度11.02m,厚高比0.24;溢流段设在坝顶中部,采用坝顶开敞式自由溢流,鼻坎挑流消能,溢流堰顶高程290.0m,放空孔设在高程261.0m处由闸阀控制,导流底孔布置采用2.53.0m的城门型断面。1.3 工程特性表*水电站工程特性见表2-1。表1-1 *水电站工程特性表序 号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流域特性1流域面积坝址

7、以上km239厂址以下km2482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万m35850多年平均流量m3/s1.86水库设计洪水(P=3.33%)m3/s663水库校核洪水(P=0.5%)m3/s990电站厂址设计洪水(P=3.33%)m3/s673电站厂址校核洪水(P=2%)m3/s763施工导流标准及量(P=3.33%)m3/s26011月4月二、水库特性1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m294.51设计洪水位m293.43正常蓄水位m290.00发电死水位m278.00淤沙水位m261.002水库容积总库容104m3543正常库容104m3421死库容104m322表1-1 *水电站工程特性续表序 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8、注三、大坝1拦河坝坝 型浆砌石拱坝最大坝高m46.7坝顶弧长m158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坝顶厚度m2.693拱冠梁坝底厚m11.022泄水建筑物堰顶高程m290消能方式挑流3进水口型式斜卧式底板高程m261.7闸门型式:尺寸及数量定轮钢闸门四引水系统型式:圆形长度m3595.066圆形铸铁门断面直径m2.6最大流量m5.15衬砌型式不衬砌1.4 工程等级与建筑物级别*水电站水库属小(一)型水库,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确定*水电站工程为等工程,大坝为4级建筑物,输水隧洞、发电厂房及施工导流等建筑物均为5级建筑物。大坝按三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二百年一遇洪

9、水校核。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本工程建筑物不进行抗震设计复核。1.5 工程进度大坝工程与2003年11月2日破土动工,2004年2月22日,大坝一期基础开挖到位并通过验收。2004年5月11日一期导流明渠位置的开挖完成并通过验收。2004年11月15日大坝砌至268.5m 高程,坝基270-285m高程的基础开挖工作,2005年1月9日通过验收。2005年7月25日大坝砌至283.5高程时,坝基进行285-295m高程的基础开挖工作,2005年8月20日通

10、过验收。至2006年6月30日工程完工。1.6 重大设计变更*水电站原设计为浆砌石双曲拱坝,坝顶高程295.0,最大坝高50m拱冠梁底厚11.022m,坝顶厚度2.693m,厚高比0.24,溢流堰高度40m,在坝基开挖过程中,根据*水利局*水(2002)458号文(初设技术审查文件)的精神及施工单位开挖的实际情况,设计单位采用了单心园等厚方案,二心园等厚方案,和对数螺旋线变厚方案的不同线型分别进行计算和优化,最后采用二心园变厚砌石拱坝方案,经过优化后的坝基开挖高程为248.0m,垫层高程248.50m,最大坝高46.7m,溢流堰净宽度48m。2 工程地质2.1 坝址地质概况2.1.1 地形地貌

11、坝址位于*溪河段,溪流两岸,山高谷深,河床多见基岩裸露,植被较好。沟谷纵横,河流坡降大。地形相对高差常达150200m,整个河谷地形呈现不对称“U”形谷,属构造侵蚀低山区。2.1.2 地层岩性坝址地层为上侏罗系南园组晶玻屑凝灰岩,第四系地层为坡残积层和冲洪积层。(1) 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J3nb):岩性均一,呈浅灰色致密坚硬,由少量晶屑。玻屑和大量火山灰物质组成。该岩在地表多数呈坚硬的弱风化状态,岩体完整性较好。遭受风化和区域动力作用均较弱,岩体抗压强度高。(2) 坡残积层(dlQ-elQ):广泛分布岸坡,为含碎石砂质粘土,一般厚1-2.5m,左岸坡下半部的坡积和残积层厚度较大,可达4-6m

12、,残积层下伏全、强、弱风化凝灰岩。(3) 冲洪积层(alQ-plQ):分布河底,由漂、卵石和少量砂砾组成,漂石和卵石大小常达0.15-1.0m,厚度0.5-2.5m。2.1.3 地质构造本区域地质构造形式主要表现为小断层和裂隙,沿河两岸坡下部卸荷裂隙发育。小断层(f):规模不大,断层宽度在0.010.35m之间,长度1546m不等,挤压破碎不甚强烈,近似破碎型裂隙,由破裂岩,压碎岩等组成,结构较为紧密,坚实,呈舒缓波状或折曲状,走向主要有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倾角多数直立。裂隙:节理,裂隙不甚发育。裂隙多数短小,闭合,呈舒缓波状,主要两组,以SNNNE一组为主,EW向一组为次,倾角均很大。卸荷裂

13、隙:发育于河床及两岸坡,裂面一般粗糙,干净或充填少量泥质,部分裂面渗水,一般沿走向延伸10-25m长度即尖灭,个别断续延伸长达44m与50m。表2-1 断层特征表编 号充填物特征宽度(m)产 状备 注F1全、强风化岩、碎裂岩及泥质0.4-1.5N40-46W、NE82右岸坝肩F2碎裂岩及泥质0.4-0.8N40-65W、NE75河床F3全、强风化岩、碎裂岩及泥质0.4-1.5N40-46W、NE82右岸坝肩f1碎裂岩及铁锰质染0.05-0.08N25W、NE85右岸坝肩f2碎裂岩及铁锰质染0.04-0.08N45E、SW68河床f3碎裂岩及方解石0.05-0.1N15E、NE74左岸坝肩f4碎

14、裂岩及泥土0.05N22E、直立左岸坝肩f5碎裂岩0.05-0.08N43E、NE79左岸坝肩f6碎裂岩0.04-0.08N2E、直立左岸坝肩f7碎裂岩及铁锰质染0.05-0.07N51E、NE79左岸坝肩表2-2 裂隙特征表编 号充填物特征宽度(cm)产 状备 注J1无2N58W、NEE72右岸坝肩J2无闭合N35W、NE81右岸坝肩J3泥质及铁锰质染闭合N5E、直立右岸坝肩J4泥质及铁锰质染1-2N40W、NE73右岸坝肩J5碎裂岩及铁锰质染2-4N42W、直立右岸坝肩J6铁锰质染0.5-1N37W、NE75右岸坝肩J7无基本闭合N20W、直立右岸坝肩J8无闭合N28W、直立右岸坝肩J9碎

15、裂岩1-2N45W、NE86右岸坝肩J10无闭合N8W、直立左岸坝肩J11无闭合N15W、NE74左岸坝肩J12无闭合N18W、NW83左岸坝肩J13无闭合N49E、SW76左岸坝肩J14铁锰质染0.5N61W、SW77左岸坝肩J15泥土2-3N24E、SE72左岸坝肩J16无闭合N18W、直立右岸坝肩J17无闭合N6E、SE55左岸坝肩J18无闭合N57W、NE75右岸坝肩J19无闭合N51W、NE72右岸坝肩J20无闭合N67W、NE78右岸坝肩J21无闭合N59W、NE77右岸坝肩J22铁锰质染0.5N71W、NE69右岸坝肩J23碎裂岩1-2N56W、NE71右岸坝肩J24碎裂岩2-3

16、N28W、NE81右岸坝肩J25泥土2-3N47E、NE75左岸坝肩J26碎裂岩1.5-2.5N38E、NE75左岸坝肩J27碎裂岩2-3N40W、NE82左岸坝肩J28碎裂岩1-2N62W、NE85左岸坝肩L1铁锰质染0.5N74W、NE5-10右岸坝肩L2铁锰质染0.5N28E、SE5-10左岸坝肩L3碎裂岩1-2N55E、SE10-15左岸坝肩2.1.4 岩体风化坝区岩体风化受地形和构造断裂的控制,强风化带一般埋深右岸为0.53.0m,左岸为3.09.0m;弱风化带一般埋深右岸为0.55.0m,左岸为3.0-9.0m;弱风化带一般埋深右岸为0.55.0m,左岸为4.011.0m,河床为弱

17、风化基岩,局部有第四系覆盖层。2.1.5 水文地质地表松散堆积物薄,坝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雨补给,循环与岩石裂隙,排泄于溪中,也有从卸荷裂隙渗出地表。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原因,地表松散堆积层富水性差,而透水性和排泄条件良好。2.1.6 坝址工程地质评价 坝址区处于火山基座隆起而相对稳定的地带,火山岩层单一,没有侵入岩体岩脉,没有大断裂构造,区内完整性好抗压强度高。没有不稳定滑坡,冲沟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库岸边坡稳定。区内岩性单一,为上侏罗系南园组第二段晶玻屑凝灰岩,岩石致密坚硬,断裂构造一般规模不大,倾角较陡。水库无永久性渗漏之忧,库岸稳定无大量固体径流来源,没有侵没问题,水

18、库坝址工程地址条件良好。2.2 隧洞进水口2.2.1 地层岩性引水隧洞洞线穿越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三段英安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侵入岩为辉绿岩岩脉。2.2.2 地质构造洞内进水口段无断层,节理裂隙较不发育,大多数为闭合,无充填或钙膜充填,贯穿性结构面一般为钙质、硅质,岩屑等充填。整体结构为灰绿色熔结凝灰岩,岩石坚硬,围岩稳定,洞壁基本干燥。2.3 结论(1) 工程区区域稳定性较好。地震动反应谱周期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烈度为度,建筑物不做抗震复核。(2) 水库无永久性渗漏之忧,库岸稳定无大量固体径流来源,没有侵没问题,水库坝址工程地址条件良好(3) 隧洞进水口段节理裂隙较

19、不发育,大多数为闭合,无充填,整体结构为灰绿色熔结凝灰岩,岩石坚硬,围岩稳定。3 防洪标准复核3.1 流域概况及水文气象特征*水电站位于*溪流域*溪水库上游的*溪支流河段,坝址位于*市*峰村溪*村下游约200m处,电站厂址位于*村下游约500m处的*溪左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9 km2,河流长度7.85 km,主河道坡降40.12,多年平均流量为1.86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850万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500mm。 本工程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湿度大,本工程流域面积内有*溪雨量站及邻近*雨量站,观测年限为19641993年,有30年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2

20、148.7mm、1985.3mm。3、4月份期间约占17-20%;5、6份约占全年25-28%;79月份受台风雨影响降水占全年31-39%;10-2月占全年的18.21%。降雨量在年际变化受大气环流影响,呈4-5年丰、枯周期波动,两站年降水量CV值均为0.20,*溪雨量站实测最大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2.32倍。表3-1 主要气象要素表平均气温18.5最大风速m/s34绝对湿度hpa18.4最高温度40.6平均最大风速m/s14相对湿度%79最低温度-4.3年平均风速m/s16平均蒸发量mm11573.2 洪水复核3.2.1 设计暴雨计算 由于设计流域内业主无法提供实测水文观测资料,本次复核为采

21、用部分设计结果,并评价其合理性,并采用*省*市暴雨等值线图集推求设计洪水,并据此复核大坝防洪标准。*水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F=39km2,小于200 km2,成洪暴雨历时采用24h,设计暴雨分别采用查算暴雨等值线图集方法计算。查暴雨等值线图集得流域各历时暴雨参数见下表。表3-2 *水电站各历时暴雨参数项目H24CV24H6CV6H60/CV60/数值2090.601100.55500.50备注CS=3.5CV由以上参数推求各频率设计雨量见表3-3。表3-3 各频率24小时暴雨量推算表设计频率P(%)0.20.5123.331050实测资料H24P853.1747665.2583.4534.53

22、91.2185.6查算图表H24P877.8756.6668.8576.8525.0369.9169.33.2.2 设计洪水(1) 采用实测资料试算 根据流域条件因素,估计流域汇流时间在124h,n2值取0.5,经各参数计算,并进行洪峰流量试算,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见表3-4。表3-4 坝址设计洪水成果(推理公式)断面流域面积(km2)设计频率P(%)0.53.33坝址391100745(2) 采用查*市暴雨等值线图集试算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9km2,属小流域,本次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计算。推理公式如下: 式中: 汇流时间(h); ht某时段净雨量(mm); F 库区范围集雨面积(km2);Qm某时

23、段洪峰流量(m3/s)。汇流时间采用试算确定,公式如下: 本工程设计洪水采用推理公式方法进行复核。表3-5 *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断面各频率P(%)设计洪水0.53.33洪峰流量(m3/s)990663洪水模数(m3/s/km2)25.417.0因查*市暴雨等值线图集试算法计入雨型分配及地下、地表组合,并考虑到暴雨高值区等因素,故最终采用复核洪水成果见表3-5。3.2.3 洪水调节计算(1) 设计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水电站水库总库容543万m3,坝高46.7m,为小(一)型水库,大坝为四级建筑物,设计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

24、校核,符合规范要求。(2) 调洪演算基本资料 库容曲线根据实测库区地形图量绘,成果见表3-9。表3-6 *水库库容曲线表Z(m)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V(万m3)310.8330.8352.5374.2397.6421446.2471.3498.4525.5554.7583.8615.1 本工程采用坝顶溢流和挑流消能的泄流型式, 溢洪道布置在河床中部,为坝顶自由溢流,堰顶高程290.0m,溢流堰宽48m,堰面曲线采用WES堰型。依据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 282-2003),过流能力公式为: m流量系数,计入水流向心的影响; 侧收缩系数

25、; m 淹没系数,取1;B堰顶宽度,m; H0堰上水头,m。按照上式计算溢洪道泄流能力,成果见表3-10。表3-7 *溢流堰水位泄量关系Z(m)290290.5291291.5292292.5293293.5294294.5295295.5Q(m3/s)0349617627137849762776691310701234(3) 调洪原则溢洪道为无闸门自由溢流,洪水调节时不考虑预报预泄和发电下泄流量,起调水位即为正常蓄水位290m,当库水位超过此水位时,水库开始溢流,自然消减下泄流量。(4) 调洪计算成果根据基本资料及调洪原则,经调洪演算*水库设计洪水调洪计算成果见表3-7。表3-8 洪水调节成

26、果表频率P(%)设计(P=3.3%)校核(P=0.5%)洪峰(m3/s)663990库水位(m)293.43294.51下泄流量(m3/s)610915相应库容(万m3)5105403.3 挑流消能复核挑流消能的水力要素计算按照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的水舌挑距估算公式复核:(委托方未提供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在挑流计算时下游水深取值为5m。)式中:L冲坑最深点到坝下游垂直面的水平距离(m): L 坝下游垂直面到挑流水舌外缘进入下游水面后与河床面交点的水平距离(m):L水舌外缘与河床交点到冲坑最深处的水平距离(m); V坎顶水面流速(m/s),按鼻坎处平均流速v的1.1倍计;

27、H0水库水位至坎顶的落差(m); 鼻坎的挑脚; h1坎顶平均水深; h坎顶平均水深; h2坎顶至床面高河差(m); 堰面流速系数; T最大冲坑深度,由河床面至坑底(m); 水舌外缘与下游水面的夹角;最大冲坑水垫厚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tk最大冲坑水垫厚度(m), 由水面算至坑底,若换算为最大冲坑深度,则应由河床面算至坑底; Q出口断面单宽流量(m3/s/m); H上下游水位差(m); K冲坑系数,取1.1;表 3-9 溢洪道挑流消能复核计算成果表洪水标准单宽流量q(m3/s/m)挑流射程L(m)冲坑水深tk(m)冲坑深度T(m)L/T设计洪水位12.724.79.72.79.1校核洪水位19.

28、138.512.05.07.7根据我国实践经验,*拱坝挑流消能冲坑不会影响坝趾基岩及岸坡稳定,溢洪道消能设施满足规范要求。3.4 坝顶高程复核依据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03),坝顶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侧防浪墙顶高程与水库正常蓄水位的高差或与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可按下式计算,应选择两者中防浪墙顶高程的高者作为最终选定高程。h=hb+hz+hc h防浪墙顶与水库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hb波高(m);hz波浪中心线至水库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hc安全超高(m)。浪高、波长按官厅水库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此处,D风区长度,取300m; V0多年平均最大

29、风速,取14m/s;hb当gD/v02=20250时,为累积频率5的波高,m;当gD/v02=2501000时,为累积频率10的波高;Lm平均波长(m);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差hz按下式计算: H1坝前水深。坝顶高程计算详见表3-9。表3-10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比较表项目工况 工 况项 目设计洪水位(正常运用)校核洪水位(非常运用)静水位(m)293.43294.51坝顶超高波高hb (m)0.500.30波浪中心线至静水位高差hz (m)0.130.07安全超高hc (m)0.30.2地震安全超高(m)0.000.00合计超高(m)0.930.57要求坝顶高程(m)294.42295.

30、08现状坝顶高程(m)295.00根据上表计算结果,设计及校核频率洪水位加相应超高,要求坝顶高程295.08m,比现状坝顶高程295.0m略高0.08m,可认为现状坝顶高程防洪能力基本满足现状规范要求。建议增设防浪墙。4 坝体应力分析4.1 拱坝基本情况4.1.1 大坝等级和设计标准*水电站浆砌石拱坝最大设计坝高50m,总库容为543.0万m3,属小(一)型水库,根据防洪标准(C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确定*水电站工程为等工程,大坝为4级建筑物,大坝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 200年一遇洪水校核。4.1.2 拱坝轴线及拱坝体型设计*水电站

31、大坝为浆砌石双曲拱坝拱坝体形几何尺寸见表4-1表4-1 拱坝体形几何尺寸表高程(m)拱冠梁上游面坐标(m)拱冠上游面坐标(m)拱端厚度(m)拱冠曲率半径(m)半中心角度(。)左岸右岸左岸右岸左岸右岸295.000.0002.0002.0002.00084.00086.00056.77950.101290.000.0002.5002.5002.50083.75085.75052.28446.310285.00-1.3332.9052.9052.90577.65079.03651.97746.605280.00-2.4243.3023.4673.46771.77972.59351.15446.69

32、6275.00-3.2483.7724.1494.14966.13366.41549.91746.525270.00-3.7804.3974.8364.83660.70660.49448.20646.023265.00-3.9965.2585.7845.78455.49454.82045.96444.133260.00-3.8726.4377.0817.08150.49249.38743.13141.621255.00-3.3828.0168.8188.81845.69644.18637.92035.981251.50-2.8099.40310.34310.34342.45840.68033.

33、87731.125248.50-2.16010.80011.34011.34039.76037.76025.48224.419注:拱冠梁上游面参数为相对于坝踵水平距离,坝顶处为0,指向下游为正4.1.3 计算采用的参数(1) 气温据*市气象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18.5,多年月平均气温见表4-2表4-2 *市多年月平均气温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气温8.79.112.016.921.024.928.227.825.220.515.911.018.5(2) 坝区基岩物理力学参数坝区基岩物理力学参数见表4-3,表4-4。表4-3 物理力学参数:基岩坝体弹性模量1.5104MPa 1

34、.25104MPa泊松比0.20.22容重/2.4KN/m3热线胀系数/810-6/抗剪断摩擦系数1.1/抗剪断凝聚力1.3Mpa/表4-4 特征水位及特征高程最大坝高50.0m正常蓄水位290.0m坝底高程245.0m校核洪水位294.51m坝顶高程295.0m设计洪水位293.43m溢流堰顶高程290.0m死水位267.0m淤沙高程261.0m(3) 温度参数多年平均气温日照影响:18.5气温年变幅(温降)日照影响:10.0气温年变幅(温升)日照影响:11.0库底温度12.0计算封拱温度:16.0(施工时控制温度16.0)(4) 允许应力(拱梁分载法)按照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

35、)附录A.0.7选用,允许压应力:基本荷载组合4.1MPa,特殊荷载组合4.8 MPa。4.2 拱坝设计应力分析4.2.1 拱坝应力分析方法拱坝应力分析方法采用拱梁分载法计算,计算程序采用*水电勘测设计院开发的拱坝计算程序。4.2.2 设计计算工况组合基本组合一(工况1):正常水位+坝体自重+淤沙压力+温降基本组合二(工况2):校核洪水位+淤沙压力+坝体自重+温升基本组合三(工况3):死水位+淤沙压力+坝体自重+温降特殊组合一(工况4):死水位+淤沙压力+坝体自重+温升4.2.3 拱坝应力计算成果表4-5 各工况应力计算成果汇总表计算工况主拉应力主压应力拱冠梁底其他部位11.13(上游面)0.

36、87(拱冠251.50m,上游面)3.18(拱冠248.50m,下游面)21.12(上游面)0.89(拱冠251.50m,上游面)4.18(拱冠290.00m,下游面)30.17(上游面)0.66(左岸265.00m,下游面)1.44(拱冠265.50m,下游面)40.30(上游面)1.11(左岸270.00m,下游面)1.83(拱冠265.50m,下游面)4.3 蓄水安全鉴定拱坝应力分析4.3.1 拱坝应力分析方法拱坝应力分析方法采用拱梁分载法计算,计算程序采用*大学开发的*拱坝计算程序。4.3.2 蓄水安全鉴定拱坝应力复核计算运行工况组合第一工况:正常蓄水位自重+泥沙压力温降(基本荷载组合)第二工况:死水位自重泥沙压力温升(基本荷载组合)第三工况:校核洪水位自重泥沙压力温升(特殊荷载组合)4.3.3 运行工况线性计算数据成果 封拱高程 295.0米,第1种荷载组合下单位拱圈高度(对于河床结点为单位宽度)作用于坝基上的力 每一行上的七个数分别表示 : 从左岸顶拱拱端起的基础节点序号 径向力 单位:吨米 (沿半径方向朝下游为正) 切向力 吨米 (沿拱圈轴线朝右岸为正) 绕竖向弯矩 吨米米 (按右手法则, 朝下为正) 绕切向弯矩 吨米米 (按右手法则, 朝右岸为正) 竖向力 吨米 (朝下为正) 岸坡角 度 1 .1921E+01 .7652E+02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