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5449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5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竹溪县交通运输局二零一四年1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1.1 规划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1.2 规划范围及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1.3 规划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2交通运输现状分析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2.1 发展回顾错误!未定义书签。2.1.1 “十二五”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2.1.2 “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1.3 史规划实施情况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2.2 公路网发展现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2.2.1 高速公路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2.2.2 国省道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2.2.3 县乡道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2.3 客货运场站

2、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2.4 铁路与水运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2.5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2.5.1 公路网现状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2.5.2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3形势及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3.1 面临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3.1.1 经济社会对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3.1.2 旅游产业发展对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3.1.3 适应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3.2 需求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4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4.1 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4.2 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4.3

3、 规划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4.4 总体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4.4.1 远景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4.4.2 “十三五”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5“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5.1 交通运输网络布局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5.1.1 公路基础设施布局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5.1.2 铁路基础设施布局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5.1.3 航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5.1.4 水运基础设施布局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5.1.5 交通枢纽场站布局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5.2 运输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5.2.1 旅客运输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5.2.2 货物运输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3 交通运输信息化错误!未定义书签。5.2.4 安全与应急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6规划效果展望错误!未定义书签。6.1 公路网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6.2 综合交通体系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6.3 实施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7.1 实施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7.2 分阶段建设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7.2.1 2015-2017年建设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7.2.2 2018-2020年建设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8保障措施及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1概述.规划背景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鄂西北的边陲。地处东经10929,至1108,北纬3132,至3322。东与本省竹山县

5、相连,西与陕西省旬阳、平利、镇坪县接壤,南毗邻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入渝、通陕之门户。截至2013年,县域总面积3310.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10个村、4个社区、15个农林特场,总人口37.43万。竹溪县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之一。境内有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北偏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国家公园集群为载体,竹溪将打造成首个“国家公园县”,创建竹溪旅游主题品牌。竹溪作为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县之一,拥有优良的空气,极高的森林覆盖率和健康有机的农林产品,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全县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4%o区域内地形复杂,受大山阻隔,相对封闭,交

6、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路网络不完善,道路人均占有率低,群众交通出行不便,制约了竹溪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发挥。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中,竹溪县被整体纳入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之一。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深入推进,库区移民后扶贫政策及中直对口帮扶水源区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的形势下,竹溪县正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交通必须先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秦巴山片区乃至全国扶贫开发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二因此,要支持秦巴片区的扶贫开发,必须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大力进行交通建设,对竹溪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分析与全面规划。秦巴被誉为中国的“国家中央公园”

7、,竹溪处在秦巴生态功能区和核心圈层,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泛神龙架生态旅游区,有着“自然国心”之称,是鄂西旅游门户。随着生态文明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政策向生态地区倾斜,为竹溪生态崛起奠定了政策基础,有助于竹溪生态优势的全面激发;全社会对环境与健康持续关注,健康、绿色、低碳,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生态地区的价值受到空前重视,在众多城市圈包围中的竹溪县,生态是其最大优势,为竹溪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十八大提出以新型城镇化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将全面推进,而交通运输是联系城乡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密切城乡沟通、促进产业协同、改善农村出

8、行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以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驱动城镇化建设,是竹溪县“十三五”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竹溪县“十三五”期将迎来“生态崛起、旅游创业”的最佳时机。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处的秦巴山腹地,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通道,地处祖国内陆自然心脏,周围有小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世界顶级旅游中心,又处在南北气候的分水岭上,区位优势独特。近年来,随着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机场、安康富强机场等的建成通航,以及谷竹高速、十巫高速的建成通车,将彻底改善困扰竹溪发展的交通问题,竹溪县被纳入十堰1.5小时交通圈,竹溪交通瓶颈逐步释放,全面对接西安-重庆-武

9、汉大区域市场,亟需对竹溪县的交通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为积极推进竹溪县现代农村交通运输发展,根据2014年5月省政府在关于支持竹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纪要中“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周边接轨、内部成网”的总体要求,尽快对竹溪交通路网运输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力争用2-3年时间使竹溪交通发展适度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特编制形成竹溪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适应竹溪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2 规划范围及期限研究范围:本规划共涉及竹溪县所辖15个乡镇、310个村、4个社区、15个农林特场。规划年限:规划基准年为2014年,规划期为“十三五”(2016202

10、0年),分为两个阶段:近期2015-2017、中期2018-2020年。1.3 规划依据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1、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中国交通运输部2、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3、编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参考提纲,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4、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草案),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5、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建设部6、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7、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2011-2020年)8、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湖北省人民政9、湖北省“十二五

11、”公路发展规划提纲,湖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10、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规划(2009-2020),湖北省交通运输厅11、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20),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湖北省统计年鉴13、十堰市统计年鉴14、中部六省及省会城市统计年鉴15、十堰市“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16、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20112015年)17、十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纲要18、十堰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19、十堰市高速公路配套路网建设规划20、十堰市县道网调整规划(2011-2030年)21、十堰市竹溪县十二五期交通农村公路发展规划22、国家和、湖

12、北省和十堰市其他相关法规和规范2交通运输现状分析与评价2.1 发展回顾2.1.1 “十二五”规划竹溪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即重点建成“1绕2高2纵7横9口3站3码头4()渡”(即:“1绕”为305省道竹溪绕城线;“2高”为麻竹高速和十巫高速;“2纵”为兴界路和水向路;“7横”为襄关路、汇两路、泉新路丰天段、广大路、丰瓦路、桃菜路、鲍双路(竹溪段);“9口”为长旬路、龙双路、泉竹路、桃界路、双青路等9条省县际出口路;3站:竹溪县物流中心,黄龙客运站、蒋家堰高速客运站;3港口:新洲综合码头、马家河综合码头、鄂坪旅游码头;新建40个渡口,实现“路路相通、桥涵配套

13、”的交通运输新格局。2.1.2 “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十二五”期间,竹溪县紧紧围绕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总体目标,科学谋划,2013年共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1亿元,同比增长25.2%,完成目标任务的100.2%o为了适应湖北省省道网规划纲要(2011-2030年)在竹溪县布局变化的需要,结合竹溪县实际情况,编制了竹溪县县道网规划调整方案。省道网布局方案在竹溪县境内新增了2条国道、5条省道,另外有1条县道作为原有省道的延长线升级为省道。纲要调整后竹溪县国省道规模进行了大幅调整,调整前县境内国省道里程为212.3公里,调整后国省道里程增加到了571.5公里。至2014年底,全县公

14、路总里程达到3161.5公里,其中,国道79.2公里,省道529.58公里(含高速),县道306公里,乡道895.76公里,村道1350.945公里;从技术等级来看,高速公路38.78公里,一级公路14.67公里,二级公路216.67公里,三级公路261.33公里,四级公路2600.35公里,统计的等外公路29.7公里,县域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255.45,占总里程8.1%;有铺装(高级)的路面里程为2784.55公里,占总里程的88.1%;简易铺装的路面比率3.7%,未铺装路面比率为8.2%O“卜二五”期间竹溪县通过完善公路网建设,使得道路安全行车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县域内100%的乡镇,9

15、5%的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已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县道公路干线组成的主骨架,以乡道、村道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1)绕城一级公路、谷竹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新跨越“十二五”期间建设的襄关公路竹溪县绕城一级公路,全长14.67公里,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2013年9月建成通车,已经有效地缓解了县城城区附近道路交通的压力。同时,谷竹高速竹溪段也将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制约竹溪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2)国省干线公路网的改造按计划推进“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国省道的调整以及县道的升级改造,竹溪县从没有国道新增至两条国道,省道里程实现翻番,国省干线公路网初步形成。S229省道水

16、坪至天宝段全长79.66公里,桃源至向坝段22公里,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工,届时水坪至天宝段、桃源至向坝段可实现分段通车。3)公路等级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对竹溪县县乡道进行了调整,部分乡道升级改造为县道,原有县道全部升级为省道;正在实施的秦巴片区扶贫规划项目中涉及到的县道桃菜公路,该项目全长35.4公里,已于2014年6月底完成升级改造。4)枢纽站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十二五”期间,竹溪重点建设两大枢纽站场,即县物流中心、竹溪高速客运站。截止十二五目前,县物流中心已基本竣工,竹溪高速客运站皆已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场地平整、管网预埋、地基处理等紧张的施工。“十二五”期间竹溪县的交通运输

17、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伴随着一系列国省干道以及县乡道的建设,竹溪县的公路网的可达性初步形成规模,但依然存在衔接不畅通、结构不合理、道路技术等级低、规模化不够、省级出口少、断头路多等诸多问题。同时,竹溪县位于鄂西北边陲,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是贫困山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建立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依然任重道远。同时,随着区域化、城市化、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交通形势依然严峻。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构建个畅通、安全、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竹溪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是“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科学编

18、制和有效实施竹溪现代农村交通示范县“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对适应竹溪县经济建设发展和竹溪县交通的新形势、新挑战具有重大意义。2.1.3 历史规划实施情况对比表21竹溪县交通“十五”末二级及以上公路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规模(公里)现有技术等级实施情况一一级公路O二二级公路59.3G2421竹溪向坝高泉至双桥段35.3二级2005年建成通车S2381s238兴丰至龙王城段9二级2006年建成通车2S238洞滨至界梁段15二级2006年建成通车表22竹溪县交通“十一五”末二级及以上公路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规模(公里)现有技术等级实施情况一一级公路0二二级公路157.3G2421竹溪向

19、坝高泉至双桥段35.3二级2005年建成通车s2291S229田堤至水坪段11二级2009年建成通车S2381s238兴丰至龙王境段9二级2006年建成通车2s238龙王城至丰溪87二级2009年建成通车3s239洞滨至界梁15二级2006年建成通车表23竹溪县交通“十二五”末二级及以上公路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规模(公里)现有技术等级实施情况一高速路38.781谷竹高速38.78高速2014年完工二一级公路44.4G3461竹溪县城绕城段一级公路14.67一级2011年开工建设,2013年完工通车2竹溪县县河至黄龙、花桥寺至关堤段一级公路29.714一级十二五完工三二级公路317.5不含

20、$238宽坪至兴丰6.5公里无计划二级路G2421竹溪向坝高泉至双桥段35.3二级2005年建成通车s2291S229田坡至水坪段11二级2009年建成通车2S229水坪至兵营段41.2二级水坪至小田段正在施工,小田至兵营段已完工3S229兵营至天宝段38.46二级路基已完工,年底建成通车4S229天宝至桃源段100.9四级其中龙背湾段11公里已改造成二级公路,其余计划十三五改造5S229桃源至向坝段22二级十二五完工S238s238宽坪至兴丰段28.5四级其中有6.5公里已改造成二级公路但无计划5S238兴丰至界梁段123.5二级已完成二级公路改造S238兴丰至界梁段桐树沟至习武基、泗水至界

21、梁改线35二级十二五完工2.2 公路网发展现状分析截止目前,竹溪县县域内有G346和G242两条国道,总长79.22公里;一条谷竹高速公路,竹溪段总长38.78公里;有S229、S238、S318、S432、S452和S453省道6条,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县、乡专用公路为动脉,乡村道路为脉络,沟通县内外的公路网络。竹溪县公路骨架线网现状图如图2-1所示:图2-1竹溪县公路网现状图2.2.1 高速公路现状截止目前,竹溪县仅有一条高速公路经过境内北部,即谷竹高速。谷竹高速公路途经竹溪县境内县河、水坪、城关、中峰、蒋家堰5镇,44个村,主线长38.78公里,设计隧道8个,

22、桥梁26座,人行过路天桥(涵)105个,漫液、黄土岭互通2个,省界收费站1个(与陕西平利县接界)。2.2.2 国省道现状1、国道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和省道网规划纲要(2013-2030),“十二五”期间,竹溪县境内的2条省道被提升为普通国道,原省道S305襄关公路提升为国道G346(上海-安康)线,全长43.7公里,路面等级拟为一级公路;原省道S236鲍双公路提升为国道G242线,全长35.3公里。2、省道竹溪县境内目前有6条省道,分别是S229界向路、S238宽界路、S318车泉路竹溪段、S432龙双路、S452长龙路、S453双汇路,全长492.3公里至2015年底,竹

23、溪县国省道通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将达到305.9公里。国省道具体建设情况如表2-4所示:表24竹溪县国省道建设现状一览表路线编号路线名称路段技术等级里程(公里)总里程(公里)备注起点讫点IG346县河黄龙一级14.1343.7已开工黄龙花家寺一级14.67已建成通车花家寺关娅一级14.9施工图设计中2G242高泉村颜家坪二级35.335.3由原省道S236鲍双公路提升3S229界向路田城水坪二级10.391.1“十一五”期间已实施水坪天宝二级69.82015年上半年完工渣渔河杨寺庙二级11年底建成通车4S238宽界路洛河守金店二级6.7135.8已完成守金店龙王娅隧道二级9“十五”期间已实施龙王

24、地隧道丰溪二级87.6-一五,“十二五”期间实施丰溪洞宾二级15“十五”期间已实施洞宾界梁二级17.5已完成5318车泉路竹天宝泉溪三级、等外6464溪段6S452长龙路城关龙坝三级10.710.75S453双汇路双竹园汇湾三级10.310.36S432龙双路龙王城隧道进口陕西镇坪双河口三级42.842.82.2.3 县乡道现状竹溪县境内已有两条乡道调整为省道(原长平线、双小线),保留了部分乡道调整为县道。目前县道11条,共计306.015公里。乡道121条,共计895.76公里,其他专用公路及村道共计1350.9公里。竹溪县境内县道现状如表2-5所示:表2-5竹溪县县道现状情况一览表序号路线

25、编号路线名称路线起讫点名称里程(公里)主要控制点现技术等级规划技术等级原行政等级备注起点止点秦黄竹山黄13.518东寨村、油坊梁村、四三级乡道1线秦古龙金铜岭村、黄龙村级、村道2龙洛龙洛40.42油房河、荆竹园、四三级乡线坝河鸳鸯池、麻河塘级道3大偏大峪龙王理24.56大裕、新明、标湖四三级乡线沟林场、偏头山级道陕4X上梓线上高桥西平利秋13.335上高桥、青云、堰青、梓桐坟、秋坪四级三级乡道坪丰马线丰坝马黄沙河村、六合村、四级5X家河30.472水田坝村、观音堂村三级道6X汇两线汇湾竹山两河口58.929白果、登高、吴家湾、新洲、马家河、烂泥湾、板凳岭四级三级乡道、村道7X兵梁线兵营竹山官渡

26、梁家28.04顺风雨村、银杏村、木瓜坪村、官渡梁家四级三级乡道8X丰柳线丰溪柳树坪25.843丰溪街、纸坊沟村、白马洞、柳树坪四级三级乡道、村道9X桃菜线桃源菜籽坝35.4黑溪沟村、源胜村、源茂林场、菜籽坝村四级三级乡道10X丰黑线丰溪黑山24.478铺子岭村、西米河村、黑山四级三级乡道11X泉牛线泉溪锅陕西镇坪县竹叶关11.02郭家凸、双河口、坝溪河、竹叶关四级三级乡道合计306.015截止到2013年底,竹溪县县域面积3310.52平方公里,人口37.3万,国省县道面积密度19.1公里/百平方公里,国省县道人口密度为16.9公里/万人。县域内公路里程:总里程达到3161.5公里,其中,国道

27、79.2公里/2条,省道529.58公里/7条(境内高速公路并入省道计算),县道306.015公里/11条,乡道895.76公里/121条,其他公路及村道共计1350.945公里。竹溪县公路行政等级如图22所示:竹溪县公路行政等级饼状图29.3%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及其他图2-2竹溪县公路行政等级图将竹溪县境内公路里程按技术等级划分,截止2014年底各等级公路里程统计如表2-3、图2-3所示。表2-3竹溪县现状公路技术等级统计公路技术等级条数里程(公里)比例(%)高速公路138.781.2%一级公路114.670.5%二级公路6216.676.9%三级公路13261.338.3%四级公路925

28、2600.3582.3%等外329.70.8%竹溪县公路技术等级饼状图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图2-3竹溪县公路技术等级图公路里程总量偏少,竹溪县国省县道所占比例低;公路技术等级整体偏低,尤其是一级、二级高等级公路里程数量严重偏少。2.3 客货运场站现状竹溪县目前还没有具有综合功能的物流中心,站场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十二五”前期,竹溪县重点建设二大枢纽站场,即县物流中心、竹溪高速客运站。截止目前,县物流中心已基本完工,竹溪高速客运站皆已完成规划、土地预审等准备工作,现已开工。2.4 铁路与水运发展现状目前,竹溪县境内无过境铁路。十堰市仅有襄渝、汉丹两条东西横向的过境铁路,其中,

29、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阳,西至重庆,东与汉丹、焦枝两线衔接,中与阳安、宝成铁路相通,西与成渝、川黔两线相连,是联络中南、华东和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境内尚未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干线成网、方便快捷的铁路运输系统。竹溪县境内有汇湾河、泗河等可通航水系,但是水路运输尚处空白。2.5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评价2.5.1 公路网现状评价通过2.2节对竹溪县公路网现状的描述与分析,对目前竹溪县的公路网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定位,为后期规划提供合理依据。1、国、省道技术等级偏低,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目前,县境内国省道通车里程共计只有571.42公里,大部分省道由县道调整而来,技术等级偏低,二级以上公

30、路仅占8.6%。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二级以上公路很少,道路整体抗灾能力较弱,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影响很大。通村公路(含通自然村道路)等级低下,有相当一部分道路仅限农用三轮车通行,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路网功能的发挥和提高。2、农村公路总里程较低、路网密度不高,通达深度不够近年来,竹溪县的农村公路建设虽然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是总里程仍然偏少无论是在面积密度指标还是人口密度指标均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二是道路技术标准低,由于竹溪地处秦巴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县乡村道由于受地理条件和投资限制道路等级普遍偏低,安全防护设施不足

31、。三是通达深度仍然不足,目前虽然行政村基本通达,但是受地形地质限制,竹溪农村居民居住相对较为分散,加之村镇合并之后,竹溪原有的大部分自然村仍未通通村公路。滞后的公路交通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竹溪县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3、省县际出口少,断头路较多,衔接不畅通竹溪县“十二五”期间通村路发展比较迅猛,但由于县内公路主骨架网尚未完全形成,境内省县际出口少,多处省县际出口公路建设标准低,且存在多处断头路,导致农村公路有路而不畅,严重阻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规划上看,县道应与其它层次道路共同形成网络,不应出现“断头路”现象,尤其是与外区域衔接线路需协调一致,避免

32、出现不匹配现象,实现区域路网与城区和周边区县公路网连通。4、农村公路建设滞后农村公路作为国、省道的延伸和补充,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竹溪县山大人稀,尽管农村公路通车里程不少,但公路布局不尽合理,还存在着严重的“瓶颈”问题;竹溪县作为贫困县,经济欠发达,造成农村公路的建设,尤其是山区农村公路建设严重滞后,部分乡道,村道缺桥少涵,排水设施不配套,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一旦遭遇天气变化、地质灾害,各条通村路之间不能微循环,农民出行又会陷入“死胡同”。因此,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竹溪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5、建设难度大一是竹溪县均为山岭重丘区,地质地形复杂,地质不良地段多,雨量大

33、,自然灾害频繁。二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乡镇、行政村、自然村较分散的格局,而且部分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在深山之中,从而加大了公路建设的难度,造成了公路建设工程复杂、造价高。6、农村公路养护任务艰巨通过近几年的建设,竹溪县的农村公路里程大幅度增长,县、乡、村道的建设改善了农村公路运输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之也加重了管养负担,主要表现为:一是养护资金严重短缺;二是养护里程和任务加大;三是养护体制不健全。2.5.2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评价竹溪县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县域内还没有铁路通达;水运方面,因港口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低,港口数量少,港航设施不全,导致堵河水运资源优势没有

34、充分发挥出来;公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客运网络覆盖面偏低,路网结构不合理,对外出口缺少大通道,跨区域对外通道少,省际断头路、县际断头路多;竹溪县内尚未建设机场,空中运输是空白,与全市重要经济节点交通发达的县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对竹溪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制约明显。3形势及需求3.1 面临形势3.1.1 经济社会对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需求从区位地理位置优势分析:竹溪县位于湖北省、四川省、陕西省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镇坪、旬阳三县,南接重庆市巫溪县,东邻本省竹山县,是湖北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之一。距离武汉、重庆、西

35、安三大城市中心距离在300公里至500公里之间,受到三大城市经济辐射的共同影响。从竹溪县经济发展分析:2013年,全年共计完成工业产值92.3亿元(规上工业28.7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8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农业产值39.5亿元,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80.1亿元(畜牧业6.2亿元);农民实现人均收入5105元,同比增长1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亿元,同比增长13.0%;实现财政收入4.2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21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招商引资24.7亿元,同比增长63.5%;引进外资573万美元,同比增长1

36、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43元,同比增长11.1%,位列全市第二位。竹溪县是发展优势非常突出的山区县,资源比较丰富,在全国500个资源富县中排名213位。竹溪作为生态林业大县,是全国林业百佳县和全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县,现有森林面积1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8%。植被覆盖率81.2%,居湖北各县之首。有林特资源13大类,1200多种,其中有全国最大的红杉群落,面积4100亩。竹溪雨量充沛,境内山高谷深,相对高度2000余米,是全省水电资源强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20万千瓦,近期可开发50万千瓦。竹溪是矿产资源大县,其中煤储量6亿吨,板石11亿立方米,铁、机,金都有待进一步探

37、明开发。竹溪县是全省名优绿茶出口基地和生态有机茶示范基地,有18万亩基地面积,是中国有机绿茶之乡。同时也是“中国魔芋之乡”,“中国黄连之乡”,“中国生漆之乡”。竹溪承东启西,随着谷竹高速的贯通,将为竹溪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但是竹溪也有较明显的劣势:由于地处偏远,远离大都市,地势山高沟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资难度大,成本高,交通制约十分突出。随着县域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原有交通网络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优化现有公路网是改变交通现状、突破瓶颈制约的根本需求,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3.1.2 旅游产业发展对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

38、09-2020)中,提出鄂西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总体定位。在生态安全格局中,竹溪与竹山、房县共同构建十堰生物多样性类生态功能区,属于“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板块”,并处在神农架养生康疗度假旅游区辐射范围。在十堰市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0年)中,竹溪被纳入十堰旅游的“南部生态旅游探险线路”之中。该线路以“神秘大自然、体验探险地”为定位,由武当山一房县一竹山一竹溪接神农架方向,重点打造与“一江两山”直接对接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与生态探险旅游。竹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提出竹溪县城市建设新方向一一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将竹溪县旅游

39、发展空间规划为:“一带延伸、两级驱动、三区支撑、四翼联合”,提出重点打造城关镇和向坝乡两大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北部古边关文化体验旅游区、中部滨水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南部巴峡山水生态旅游区三大旅游片区。图3-1竹溪县旅游发展空间规划图随着国家政策向生态地区倾斜,健康、生态、绿色、低碳,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驱动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竹溪迎来“生态创业、旅游创业”的最佳时机;秦巴地区的总体延续生态+旅游的发展主题,以生态旅游的发展作为区域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加快交通转型发展,成为秦巴地区各市县的共识,生态+旅游成为区域发展主题,区域旅游合作逐步深化。竹溪有着丰富的林场资

40、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3.9%,整合竹溪生态、文化、民俗、产业资源,以健康养生为主题,以国家公园集群为载体,竹溪将打造成为首个国家公园县,旅游型城镇化示范县。,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20.1万人,实现旅游收入0.83亿元。近期,随着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机场、安康富强机场、巫山神女峰机场、宜昌三峡机场的建成通航,谷竹高速、十巫高速的建设通车,将彻底改善困扰竹溪发展的交通问题。在新的交通格局之下,竹溪县将直接对接十堰、重庆、西安等周边城市,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十垠旅游三区三线建设机遇,发挥后发优势,推动竹溪旅游跨越式发展。届时旅游业的发展将导致居民出行需求增大,相应的客货物运输导致交通运输需求

41、的提高,运输量的增加,为适应竹溪县旅游产业发展,需进行相应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竹溪县内部道路网通达,与其他省市的对外交通合理衔接。3.1.3 适应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1年十堰市政府出台的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努力将竹房城镇带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城镇走廊,成为全省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竹房城镇带区位优势独特,旅游资源富集。其中堵河是十堰市最大的一条河流,经过竹房城镇带区域,由南向北经过竹溪、竹山、房县。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42、竹溪县被整体纳入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截至目前,秦巴片区扶贫项目涉及到的竹溪县路网工程正在实施升级改造。2012年,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湖北省省道网规划纲要(2011-2030年),对湖北省境内省道网格局进行了优化和规模增加。同时,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在湖北省境内布局变化,从满足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需要出发,对省道网布局作了重大调整,县道的布局因此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竹溪县路网体系规划,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周边接轨、内部成网”的总体要求。因此,竹溪县正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深入推进,库区移民后扶贫政策及中直对口帮扶水源区力度不断加

43、大;中部崛起、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和十堰市“一城两带”战略的实施,为竹溪县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更多有利的环境。在国家新轮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的形势下,根据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国家公路网规划和湖北省省道网规划纲要(2011-2030年),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竹溪县“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打造竹溪县为现代农村交通示范县提供有力支撑,对竹溪县各国省县道路网的规模和布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对指导秦巴山片区竹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攻坚具有重大意义。3.2 需求预测2011年末全县总户数12.81万户,年末总人口为37.6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18%o,

44、死亡率为3.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竹溪县共辖15个乡镇,2011年末各行政区人口分布如表3-1所示:表34竹溪县各乡镇人口分布行政区人口(人)城关镇31332蒋家堰镇35816中峰镇35816水坪镇49410县河镇23(XX)丰溪镇15988泉溪镇16799龙坝乡19787新洲乡25133兵营乡16298鄂坪乡20590汇湾乡20590天宝乡22672桃源乡10830向坝乡10380竹溪旅游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和总量较小,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47.2万人次,旅游收入1.73亿元;但竹溪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11年至2013年两年间,旅游接待量增加了50.2%,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2012年底竹溪县全社会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