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5538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2005年9月目 录前言1适用范围2引用标准3防雷区的划分 4雷电防护设计原则 5助航设施直击雷的防护要求 5.1助航设施的防雷分级 5.2接闪器及引下线5.3接地系统6助航设施电磁脉冲的防护要求 6.1等电位连接与接地6.2屏蔽和合理布线 6.3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防护6.4传输信号、数据及控制等导体线路上的防护 6.5 RBN-DGPS台站、VTS中心一些重要设备的防护7 防雷工程管理和验收8运行维护 附录A 全国主要港口城市雷暴日数 附录B 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干扰源的间距 附录C 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和安装 C.1 SPD选择的一般要

2、求C.2 电源用SPDC.3 馈线用同轴型电涌保护器C.4信号线的电涌防护C.5计算机、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电涌保护器C.6 SPD在220/380V 三相配电系统中的安装C.7 针对VTS系统中心存有不同配电方式的情况,按如下方法选择和安装SPD 附录D 设备连接到机柜接地示意图 附录E 参考文件 E.1雷电活动区E.2名词解释E.3引用数据、图表说明附录F 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前 言助航设施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船舶航行安全、海事作业定位、提高航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助航设施多处于沿海、孤岛等地势开阔的雷电多发区,受雷电侵袭危害较大。特别是随着航测技术的快速发

3、展,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雷电对助航系统的危害越来越突出。RBN-DGPS系统、VTS系统和灯塔屡次遭受雷电侵袭,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目前各类助航设施的防雷系统不尽完善,因此助航设施的雷电防护急需系统化、规范化。本规范旨在规定海事系统RBN-DGPS台站、VTS中心、灯塔、大型水上航标以及AIS基站等助航设施做防雷工程和防雷系统维护时须符合的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相关标准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为准。本规范共分8章6个附录,其中,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D、附录E和附录F 为资料性附录。本规范由交通部中国海事局提出并归口。 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 本规范提出了海

4、事系统RBN-DGPS台站、VTS中心、灯塔及AIS基站等助航设施的防雷措施和技术及管理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电对助航设施的危害,保障设施内人员安全。本规范适用于沿海RBN-DGPS台站、VTS中心及雷达站、灯塔和AIS基站等助航设施的防雷工程设计、实施、系统内部验收、管理和运行维护。海事系统未来发展的助航设施、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新设备的安装及其它有敏感电子设备的设施要根据本规范进行防雷设计、施工和管理。2引用标准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 5017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18802.1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2002年版G

5、B 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2004年版YD 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IEC 61024-1:1990 建筑物防雷IEC 61312-1:1995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FAA-STD-019d1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标准-019d1,2002年版NFPA 780 美国国家火灾保护协会:雷电防护系统的安装标准,2000年版3防雷区的划分3.1防雷区分为LPZ0A 区:避雷保护范围以外的裸露区域。本区内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电磁场没有衰减。是助航设施外部直击雷非防护区。 LPZ0B 区:本区内各物体不可

6、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裸露在建筑物外没有任何屏蔽,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是助航设施外部直击雷防护区。LPZ1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0B区更小。且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已得到初步衰减,是内部防雷区。 后续防雷区(LPZ2等):当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流和电磁场时,应引入后续防雷区,一般指建筑物内专设的屏蔽室或设备屏蔽外壳。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成不同防雷区的一般原则见图31。注 虚线:表示按滚球法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表示在不同雷电防护区界面上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表示起屏蔽作用的设施外墙、房间或金属机柜等其他屏蔽体图3

7、-1 在不同防雷区的界面上应将通过界面的所有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4雷电防护设计原则:4.1助航设施的防雷设计,应认真调查其所处地理、地质、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充分考虑各助航设施的特点,从实际出发,进行统筹考虑。新建助航设施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免选在有经常性雷击历史和接地困难的地方。采用这种“躲避”的方法有意识地避开雷区以减少受害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通过沿线勘查并进行必要的数据测量,选择好路由,许多事例足以证明这是极为重要的。然而,亦有众多的情况下,完全避开雷区,无论从可能性方面还是经济上等方面考虑都是十分困难的。这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对策。4.2助标设施的防雷设计应本着“综合治理、层层设

8、防、立体防御、系统保护”的总体原则。采用接闪、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系统、合理布线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加装防雷装置,旁路或限制进入系统内的雷电电涌,从而减轻系统受破坏的程度或在系统能承受的水平之下。 4.3 RBN-DGPS台站、VTS中心和AIS基站等助航设施的防雷设计应包括对直击雷和雷电感应的防护,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从改善系统的结构入手,通过对危险的估计,规定线路,提高设备的介质绝缘强度、耐冲击能力等,提高其自身的耐雷水平。如加强各部分绝缘、选用耐冲击能力强的电路元件和保护器件等。4.4防雷装置的选用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暴露程度、重要性、价值,结合当地有记载的最大雷暴强度合

9、理选择,选用质量可靠的防雷装置以达到安全的目的。5助航设施直击雷的防护要求对直击雷的防护:助航设施的直击雷防护是应用外部防雷装置吸引雷电流并将雷电流泄放入地,外部防雷装置应有接闪器(避雷针、网、带或其组合装置)、引下线和接地装置。5.1助航设施的防雷分级5.1.1含有信息系统和敏感电子设备的助航设施, RBN-DGPS台站、VTS中心、AIS基站及改造后有信息系统的灯塔等属于第一类防雷助航设施。5.1.2此外高耸孤立的助航设施,灯塔、灯桩属于第二类防雷助航设施。5.2接闪器及引下线5.2.1接闪器:根据滚球半径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接闪器的设计应使被保护设施中所有设备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应

10、特别关注各系统的外部天线(RBN-DGPS播发天线、VTS和AIS安装在高塔中间伸臂台上的天线等),使其处于LPZ0B 区内。5.2.2 引下线:有主钢筋结构的建筑物,其避雷引下线宜利用建筑物外墙结构柱的主钢筋。避雷针和避雷带及天面上的金属设施应可靠电气连接,并和结构主钢筋可靠焊接。5.2.3 没有主钢筋结构的建筑物,其避雷引下线宜不少于两根,由顶端连续下引与建筑物的地网相连。引下线应等距离或对称布置,不应急剧弯曲、拼接或缠绕。表5-1引下线使用的材料、截面和焊接表建筑物引下线的材料、截面和焊接 建筑物结构引下线的材料直径和截面焊接有主钢筋结构扁铜 (优先采用) 截面33 平方毫米 厚度2.5

11、毫米对接焊,焊盘的面积应大于截面;或搭接焊,焊缝长度应大于150毫米;必须热焊接。圆钢直径8毫米对接焊,焊盘的面积应大于钢筋的截面积;或搭接焊,焊缝长度应大于150毫米。扁钢截面48平方毫米厚度4毫米扁钢与扁钢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应大于150毫米。铁塔或无主钢筋结构扁铜 (优先采用)截面33 平方毫米 厚度2.5毫米同上圆钢直径12毫米同上扁钢截面100平方毫米厚度4毫米同上5.2.4焊点的防腐处理 所有的焊点均应进行防腐处理。主要采用沥青或油漆防腐,也可采用其它更有效方法。 大楼钢筋(包括基础地网)埋在混凝土内,其焊点可不采取另外的防腐处理。 基础地网外的其它各种接地体(包括环形接地体和垂

12、直接地体)的所有焊点,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暴露在空气中的其他所有焊点均应进行防腐处理。5.3接地系统助航设施应有一个规范的接地系统,为雷电的泄放、电气及电子设备的接地、电源故障电流及电涌防护提供一个低阻抗的接地路径。具体做法由下图示意:图5-1 站内各种设备接地系统示意图5.3.1助航设施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宜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如建筑物没有基础钢筋地网或该地网未能满足要求,应在建筑物四周离地面0.5米和1米之间埋设人工垂直接地体和水平环行接地体。防直击雷接地宜和内部防雷接地、电器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图5-2 共用接地系统5.3.2对有多个设施共

13、存的航标站应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RBN-DGPS、VTS、 AIS基站应将天线铁塔地网、机房地网和主配电室地网相连共用。各设施地网之间,应在地下每隔3-5米相互焊接连通一次,至少有两处相互连通。如图5-3所示。图5-3 台站地网示意图5.3.3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优先选用铜材作为连接导体。圆铜的截面积为120平方毫米;铜带的宽至少为20毫米。 当助航设施所在地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m时,应在建筑物外埋设环行人工辅助接地网,该环行水平接地体宜在散水坡以外,并在不同方向用四根以上4 mm *40 mm 的镀锌扁钢或12镀锌圆钢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网焊接,此时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可

14、适当放宽到10。5.4 典型助航设备的防护示意图图5-4海事基站电子设备布局和电涌保护器安装的位置6 助航设施电磁脉冲的防护要求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对助航设施的影响,应采用屏蔽、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等方法,综合抑制和削弱雷电感应对助航设施内电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地电位反击。6.1等电位连接与接地根据雷击在助航设施不同区域的电磁强度划分防雷区,在不同的防雷区界面上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通过电涌保护器将分开的设备、诸导电物体进行连接,以减少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等电位连接系统是由电子设备、机架、机箱、机柜、线槽、走线架及其电子导电部件、钢筋结构以及连接导体等组成。所有的非载流金属物体均应连接

15、到等电位连接系统上并与地网有效连接。如图6-1为三种形式的等电位连接系统。(a) 星状隔离接地 (b)网状隔离接地 (c)最有效的多点接地 图6-1等电位连接为抑制传导来的线路过电压、过电流,不能用导体直接进行等电位连接的电源线、天馈线、信号线等可能引入雷击电磁脉冲的地方应安装适当的电涌保护器。6.1.1宜利用助航设施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内所有金属构件或金属材料构筑物的金属部件多重连接建立一个三维的等电位连接网络。6.1.2进出助航设施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线应在LPZ0B 和LPZ1防雷区交界处,即进入建筑物处做总等电位连接,并可靠接地。这些金属管线包括进出助航设施建筑物的电力电缆(线)屏蔽层或

16、金属屏蔽管、进出建筑物的各类信号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金属屏蔽层以及水管、暖气管等导电物体。6.1.3一类助航设施机房宜使用金属板门,金属窗。金属门和金属窗框分别与建筑物内的主钢筋多点连接。6.1.4各类金属管线在穿越不同楼层和后续防雷区时,均应在交界处做局部等电位连接,包括各种屏蔽结构和设备机柜、设备机壳,发电机、各级配电屏外壳,闲置的导体等金属结构应做接地处理。6.1.5一类防雷助航设施的机房内应敷设等电位连接带或环行等电位连接导体。机房内设备的金属组件和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应采用M型网型结构。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应通过多点连接组合到共用接地系统中去。并形成Mm型等电位连接。见图6

17、-2。M型等电位连接网 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 设备 等电位连接网 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网与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图6-2 助航设施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6.1.6一个系统内等电位连接的导体宜使用相同的材质进行连接,实行等电位连接的连接导体,其材料和最小截面积要求见表6-1。表6-1 连接等电位连接带或将其连接到接地装置的导体最小截面不同部位截面材料总等电位连接处(LPZO与LPZ1交界处)局部等电位连接处(LPZ1与LPZ2交界处及以下交界处)铜材16mm26mm2钢材50mm216mm2注:等电位连接带使用铜或钢板的最小截面不小于50mm26.2屏蔽和合理布线6.2.1助航设施应

18、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金属构件构成格栅形的大空间屏蔽。一类防雷助航设施的机房和系统设备都应有屏蔽措施。6.2.2进出助航设施建筑物、及建筑物内的线路应进行合理安排,保持间距,并应做好线路屏蔽。对于外部传输线及线缆,应使用金属走线槽或金属管进行屏蔽,可能的情况下应使用光缆及平衡的金属导线。6.2.3进出助航设施建筑物的电力电缆(线)、各类信号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均应采用屏蔽线或敷设在金属走线槽(管)内,其屏蔽层应在其两端及穿过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多点接地。传输线中所有闲置的导体两端应直接接地,天馈线需加装电涌保护器。6.2.4进出助航设施建筑物的电缆宜全程埋地引入、引出,低压电缆埋地

19、长度不宜小于15m,埋地深度应不小于0.7m。6.2.5配电变压器不宜与系统设备在同一建筑物内,从配电变压器至低压配电房(柜)必须采用铠装电缆并应全程埋地引入,铠装层两端应就近接地;当配电变压器与设备在同一建筑物内部时,高压铠装电缆应从地下引入,铠装层两端应就近接地。6.2.6当发电机房与低压配电房(柜)不在同一建筑内时,发电机房至低压配电房(柜)应采用铠装电缆,并全程埋地,铠装层两端应就近接地。 6.2.7有信息系统的机房内部固定安装的超过2米长的单一导体、线缆应放置在已多点接地的金属走线槽、屏蔽的线缆箱或导线架内。机房内线缆及地线的布放应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中部,线槽的布放应尽量避免紧靠建筑

20、立柱或横梁。机房内的设备距离外墙应大于1m。进出线孔,各类缆线金属外护层的接地引入点也应避免在建筑物外侧柱内作为雷电引下线的柱子附近设立或引入。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干扰源的间距见附录B。6.2.8助航设施建筑物楼顶的各种金属设施,均应分别与楼顶预留端子和避雷带就近连通。助航设施上的航空障碍灯、彩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线路,应采用铠装或金属套管电缆,水平布设的电缆金属外护套应每隔5-10m与避雷带或等电位连接带就近连通,垂直布设的电缆做穿管处理,至少应在上下两端就近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6.3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防护6.3.1助航设施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TN-S系统并安装电源SPD。鉴于目前低压配电系统不统

21、一,在选择电涌保护器时须采用有全模式保护的SPD。详见附录C。6.3.2 助航设施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护器设计必须能将有害的电涌抑制在电子设备可承受的1.5kV水平之内。电涌保护器的质量和效果不同,安装的级数也不同。由于开关型电涌保护器本身的后续电流大,响应时间慢,残压值高,安全隐患等因素且必须逐级安装才能有效的抑制电涌,因此,不推荐使用。 6.3.3 由于海事系统助航设施主要分布在沿海高雷区,为有效地保护助航电子设备,在一类防雷助航设施中,电源进线端的电源电涌保护器,最大通流量(I peak)不得小于180kA ( 8/20s),次级电源SPD的最大通流量不小于80kA(8/20s),末级电源S

22、PD电源的最大通流量不小于40kA(8/20s)。6.3.4二类防雷助航设施中,一级电涌保护器的通流量不得小于150kA (8/20s),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两级电源电涌防护。6.3.5 助航设施的低压电源线电涌保护器的规格见表6-2。表6-2助航设施的低压电源线电涌保护器的规格设施类型安装位置每相最大通流量(8/20s)一类防雷助航设施电源进线主配电盘或重要设备的本地配电盘180kA二类防雷助航设施电源进线主配电盘150kA设备级/本地配电盘80kA或40kA6.3.6 为使残压值最低,应使电涌保护器的连线保持最短,不长于0.5米,连线时尽量做到短而直,不要弯曲,接地线就近接地。6.3.7

23、 电涌保护器必须符合国际或国内的安全认证,有安全标志,以避免造成设施内其他设备的损坏。6.3.8直流电源电涌防护为设备提供直流操作电压的电源系统,其每一输出到设备的外壳均需有电涌保护器。在分流电涌的同时,电涌保护器不能使得输出电压低于正常值。直流电源SPD的保护模式为:正极 - 负极、正极 地、负极 地。最大通流量不小于10KA,在电压低于等于1.414 * MCOV VDC时,直流漏电电流应小于1mA(MCOV 为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应高于最大输出电压并不低于正常值的135%)。保护器接地端必须与被保护的设备接地连接,接地线长度不大于15厘米。对于有太阳能电池供电的灯塔,其太阳能电池的馈电线应

24、采用金属护套电缆,其金属护套应多点连接到塔顶等电位连接带上,电缆内芯线应在机房入口处安装电涌保护器。6.4 传输信号、数据及控制等导体线路的防护 6.4.1进出助航设施的各类信号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均应采用屏蔽线或穿金属管,其屏蔽层应在其两端,并在防雷区界面上做等电位连接,多点接地。如果是含有金属部件的光缆,应在光缆的终端将金属部件直接接到等电位连接带上。传输线中所有闲置的导体的两端应直接接地或通过电涌保护器接地。6.4.2所有的信号线、数据线及控制线在助航设施建筑物的进入端,及所有使用中的电子设备的进入端,都应有电涌防护。6.4.3进入机房的电话线宜穿金属管(槽)屏蔽埋地引入,并在电话前端安装

25、电话线电涌保护器。6.4.4与设备或设施连接的、超过2米长的信号、数据及控制线的两端,应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价值,选择在进线端或进/出线两端安装电涌保护器,以防电涌通过感应或地电位的不平衡而进入到传输线中从而造成设备的损坏。6.4.5 防护器必须直接与已接地的被保护设备进行接地连接,长度不能超过15厘米。6.4.6 进入到设施建筑物内部的、专用设备的专用线缆,电涌的残留值不应超过正常峰值信号电压的 1.2倍。一类防雷助航设施机房内的重要设备除做好设备外壳就近接地外,与其相连的外部线缆均应采用金属屏蔽线或穿金属管屏蔽,屏蔽线(管)两端就近接地,还应有专用的SPD防护。SPD的选用原则参见附录C。6

26、.5 RBN-DGPS台站、VTS中心一些重要设备的电涌防护6.5.1天馈线防护(1) 天馈线应穿金属管屏蔽,屏蔽层在其两端及在LPZ0和LPZ1交界处接地引入。当电缆长度超过60米时,金属外护层应在其中间至少再做一次接地。(2) 所有天馈线,均应在天馈线引入电缆和设备接口间,加装最大通流量不小于10kA的SPD,且残压值尽可能低。中长波发射天线馈线SPD最大通流量不小于80kA。(3) 天馈线电涌防护应满足设备频带、接口要求,并不能影响系统正常工作。SPD的选择原则见本规范附录C.3。6.5.2室内信号线的防护(1)所有网络线均应采且屏蔽线以及屏蔽接头,所有与网络线相连的设备必须作可靠接地处

27、理。(2)所有网络线应根据所连接设备的重要性和价值、设备位置选择是否在设备端加装信号线电涌保护器。(3)出入机房的室内网络线、信号线和电源线必须在机房室内入口端加装SPD。(4)室内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线,并在两端就近接地。所有信号线应根据所连接设备的重要性和价值、设备位置, 选择是否在重要设备端加装信号线电涌保护器。信号线宜敷设在金属屏蔽线槽内,线槽两端就近接地。6.5.3闭路电视监控设备的防护(1)闭路电视监控设备的云台、防雨罩必须就近接地。(2) 从控制单元至摄像头间的信号线、电源线必须采用金属屏蔽线,并在两端就近接地,所有备用的留空线两端均作接地处理。(3)从控制单元至摄像头间的信号线、电

28、源线应加装防护器,电源线加装最大通流量不小于50kA的SPD。信号线电涌保护器的最大通流量为10kA, 残压值为1.2倍的正常信号传输值。6.5.4雷达设备的防护 (1)雷达天线基座及雷达收发机的金属外壳必须就近接地。(2)雷达收发机与雷达天线间的外部缆线采用金属屏蔽电缆线,如无金属屏蔽,电源和信号缆线应分别穿管,并在金属管两端和在穿经每一楼层时就近与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电气连接。所有备用的留空线两端均应作接地处理。(3)雷达天线至雷达收发机间的马达电源线应在入室端加装最大通流量为50kA的SPD,编码器的信号线两端均应加装电涌保护器,其他控制线应在入室端加装电涌保护器。(4)雷达天线波导应在其两

29、端就近接地,在穿经每一楼层时就近做接地电气连接。6.5.5 VTS气象设备和GPS设备防护 (1)气象设备和GPS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就近接地。(2)气象设备和GPS设备的外部缆线采用金属屏蔽电缆线,如无金属屏蔽层,电源和信号缆线应分别穿金属管,并在金属管两端和穿经每一楼层时就近与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电气连接。所有备用的留空线两端均应作接地处理。(3)气象设备和GPS设备的外部缆线长度小于30m的应至少在室内入口端加装电涌保护器,长度大于30m的应在缆线两端加装电涌保护器。(4)气象设备和GPS设备的电源线应在入室端加装最大通流量为50kA的SPD。6.5.6 VTS数据传输系统的防护 (1)出入V

30、TS系统中心及雷达站的数据传输线,应在室内入口端将金属铠装外护层做接地处理,如果是光缆,除将光缆内金属铠装外护层做接地处理外,金属构件应在终端处接地。(2)进入VTS系统中心及雷达站的电缆芯线应在终端处加装SPD,留用空线对必须就近接地。(3)数字微波设备上的用户板接线端子应加装电涌保护器,并与机壳相连,分线箱应可靠接地,机箱内电源板上应加装SPD。7防雷工程管理和验收7.1遵循安全生产法,新建助航设施的设计必须包含防雷工程部分并做出相应的工程预算。应依照本规范中的要求实施防雷工程。7.2 防雷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具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设计资质。7.3 防雷工程的施工单位和人员必须具有国家防雷

31、主管部门认可的资质和资格。7.4防雷设计和施工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方便、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7.5防雷工程的施工必须制定系统设备的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不对设备造成任何外观、性能上的损害和下降。7.6防雷工程的施工必须进行监理,对隐蔽工程要进行随工验收,重要部位要拍照;每一施工现场至少指定一名监理人员。 7.7防雷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须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内容应包括:项目概述、施工安装、防雷装置的性能、接地装置的形式和敷设、接地电阻、等电位连接带及屏蔽设施、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和结论。7.8防雷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须提交竣工图,内容应包括:防雷装置安装竣工图、接地

32、线缆敷设竣工图、接地装置安装竣工图、等电位连接带安装竣工图、屏蔽设施安装竣工图。7.9 防雷施工结束后,应由航标管理部门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和使用单位的代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7.10 防雷工程验收,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符合雷电防护设计原则,满足助航设施被保护设备的防雷要求。检测项目包括:接地装置、接闪装置、引下线、等电位连接带、屏蔽设施、电涌保护器和线缆敷设。7.11航标管理部门对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资料、测试验收资料和防雷装置的技术资料归档保存。7.12 各海事局的航标导航处为所辖范围内的防雷主管部门并指定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部海事局负责工程验收,并须指定具体单位总体协

33、调。7.13 防雷设施维护人员应经防雷工程专业技术培训。8运行维护8.1 应确定专人负责管理防雷装置,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并对防雷设施的检查、维护和雷击事故做好记录并归档。8.2 每年对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测量。8.3每年雷雨季节前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发现接地部件有连接松动、腐蚀和物理损坏,应及时更正。8.4 每年雷雨季节前对避雷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护,确定设施中的所有设备在保护区内;检查避雷针是否有烧斑或熔化的痕迹;固定件是否有烧灼情况;引下线是否有断裂、熔化或严重损坏;天面的避雷带、引下线和等电位连接导体是否有扭曲;引下线的固定圈是否在位、是否有严重的机械损坏;各连接处是否紧

34、固、接触良好或被锈蚀。8.5 每次雷暴后,对防雷助航设施实施全面的检查,对于受损的防雷设备应立即更换或修复。8.6 如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航标管理部门,及时整改和修复。8.7应接受和配合国家防雷检测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实施的检查。检测机构应出具检测报告和合格证书,对不合格者应提出整改措施。不合格者应及时整改。8.8应根据当地雷暴频度和系统设备防雷要求配备适当数量的防雷器材备件。8.9 防雷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必须在无雷击时进行,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8.10 系统因雷击而导致运行中断,应及时报告海事局和当地防雷主管部门。附录A 全国主要港口城市雷暴日数(截至2000年止) 序号地 名雷暴

35、日数(d/a)序号地 名雷暴日数(d/a)1天津29.310厦门47.42秦皇岛34.711青岛20.83大连19.212烟台23.24营口28.213珠海64.25上海28.414广州76.16南京32.615汕头52.67连云港29.616湛江94.68南通35.617深圳73.99宁波40.018海口104.3附录B 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干扰源的间距表B1 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类别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最小净距,mm380V电力电缆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30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注:1当380V电力电缆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

36、且平行长度10m时,最小间距可以是10mm。2 电话用户存在振铃电流时,不能与计算机网络在同一根对绞电缆中一起运用。3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系指在两个不同的线槽,也可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表B2 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其它管线的间距其它管线最小平行净距,mm最小交叉净距,mm电缆、光缆或管线电缆、光缆或管线避雷引下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给水管15020压缩空气管1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0300煤气管30020附录C 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和安装C.1 SPD选择的一般要求C.1.1 SPD的选择应考虑助航设施的特殊情况,助航设施处在沿

37、海、孤岛、地势开阔的多雷区,设施不大且重要的助航设备都集中在一个房间内。C.1.2 现有的助航设施中都安装了多级电涌防护设备,但每年助航设备的损坏率不低于10%。这证明了这些措施不能保证助航设备的安全。助航设备的损坏不仅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海上航行的安全。这也是本规范的必要性。C.2 电源用SPDC.2.1 SPD的选择应根据助航设施的具体情况,在电涌防护性能方面主要考虑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最大通流量、限制电压或电压保护水平、工作寿命、安全特性等方面的要求。C.2.2 SPD产品应具有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的计量单位的检测认证。C.2.3电源SPD,应具有以下功能:1、 通流能量:

38、一类防雷助航设施第一级每相不小于180kA(8/20s) 二类防雷助航设施第一级每相不小于150kA(8/20s) ;2、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380V;3、 电压保护水平:1.5kV以下(电流幅值10kA,8/20s波形);4、 保护模式: 全模式保护,即:相-相、相-地、相-零、零-地5、 SPD工作状态显示(损坏告警);6、 远程报警功能;7、 内置过流、过热保护装置;8、 模块可更换;9、 电涌计数器;10、 每相多条独立入地保护通路;11、 安全性能:UL 或CE标识。12、 质量保证期:至少5年C.2.4 选择SPD时,还应考虑其在助航设施中成功应用的历史。C.2.5 电源用SPD的

39、连接线及接地线截面积应符合表C.1的要求,材料为多股铜线。表C.1电源SPD的连接线和接地线选择表铜线截面积mm2配电电源线355070连接线101625接地线162535C.3 馈线用同轴型电涌保护器C.3.1 同轴型电涌保护器的插入损耗应小于等于0.2dB,驻波比小于等于1.2,最大输入功率能满足发射机最大输出功率的要求,安装与接地方便,接口与被保护设备接口一致。如有需要同轴型SPD与同轴电缆接口应具备防水功能。C.3.2 同轴型SPD的最大通流量应不小于10kA。C.4 信号线的电涌防护C.4.1信号线电涌保护器的箝位电压为1.2倍的信号传输电压,对雷电响应时间应在纳秒(ns)级。C.4

40、.2 信号线电涌保护器应满足信号传输速率及带宽的需要,其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C.4.3 插入损耗应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C.4.4 最大通流量不小于10KA。接地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mm2 ,长度不超过15厘米。C.5 计算机、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电涌保护器C.5.1 计算机接口、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防护器应满足各类接口设备传输速率的要求,防护器接口的线位、线排、线序应与被保护设备接口兼容,设计时在满足设备传输速率条件下,应采用由半导体放电管组成的防护器。C.5.2 计算机接口、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电涌保护器的最大通流量不小于10KA(8/20s)。C.6 S

41、PD在220/380V 三相配电系统中的安装C.6.1全模式保护 限压型(MOV)电源箱式的电涌保护器,安装在下游配电盘负载侧示意。图C-1 限压型(MOV)电源箱式电涌保护器在交流电源中的安装图C.7针对VTS系统中心存有不同配电方式的情况,按如下方法选择和安装SPDC.7.1无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时,低压电缆应从共用的配电变压器全程埋地引入机房,且在配电屏终端入口处安装有全模式保护的电涌保护器。地处多雷区、强雷区的助航设施应安装最大通流量不小于150KA的电涌保护器。若采用架空电源线引入时,在配电屏终端入口处,应安装最大通流量(I peak)每相不小于180KA的SPD(8/20s)。C.7

42、.2当配电系统采用总配电室与分配电室方式供电时,总配电屏(箱)与分配电屏(箱)之间的低压埋地电缆长度若大于50m,应在分配电屏电缆输入侧安装通流量不小于100kA(8/20s)的电涌保护器。C.7.3当配电系统采用总配电室直接配电时,当总配电屏与各层配电箱之间的电源线长度超过30m或电源线长度虽然未超过30m,但所装设备的电源对雷电较为敏感时,配电箱处安装通流量不小于50KA(8/20s)的SPD。 附录D 设备连接到机柜接地示意图 电子设备机箱或机架 电子接地排独立电子设备单元设备与机柜等电位连接连接到机架的设备接地导体 备接地导体汇流排与金属属机架可靠接接地连接到多点接地系统交流电源线电子设备机箱或机架 ji电子接地排独立电子设备单元设备与机柜等电位连接连接到机架的设备接地导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