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教学讲座讲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5680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教学讲座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群文教学讲座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群文教学讲座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群文教学讲座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群文教学讲座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文教学讲座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教学讲座讲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群文教学讲座讲稿各位兄弟姐妹们,你们好,我是WT三中的BGK。很荣幸能再次参与直播,我的教学主张是简约课堂,深度思维。今天微讲座的内容是整合教学及其路径。一个月前,我参与了教育局组织的课堂教学考核活动,我作为听课的评委,我记得在活动结束的一天,上课的是一位九年级的老师,她上的课题是南安军与别云间对比阅读。这位老师的想法挺好的,想把南安军与别云间对比后再拓展到岳飞的满江红,问题是教学中的对比阅读没有体现思维的深度,他的课堂流程是:先读两首诗,明节奏。然后分别品析这两首诗,感受诗歌情感。最后是拓展岳飞的满江红,感悟诗人的满腔热情。听后我总感觉整合的味道没出来。就像做红烧肉,你蒜不放是没有香味的,吃

2、海鲜,不攒点醋是没有灵魂的。听完课我就自己反思,假如我来上这课,我怎么让它有灵魂。我就想,整合教学与单篇教学相似,也应该从内容、结构、情感、主题等方面去整合,关键是先抓上述方面的相同点,然后从点入手,深入开掘,点抓的正不正,巧不巧决定了开掘的深度与广度。细读这两首诗,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创作的背景相似,文天祥抗元被俘,路过南安军,写下南安军。夏完淳抗清,兵败被俘,临别松江时,写下了别云间。情感也相似,都流露出面对故乡及亲人的不舍,流露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之志。但其情感也是细微的差别,同样是面对故乡,文天祥是表露出想见又不敢见得矛盾,可能会觉得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同样是面对死亡,夏完淳更毅然决然

3、,更悲壮。文天祥面对死亡之“真”,“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可能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留恋。充满了慷慨与柔情。理解了这些,我觉得就可以设计教学板块了。根据我的理解,我觉得可以设计三板块内容。板块一、是对两诗内容的理解。切入点就是“山河”,依据这个点,我们可以设计问题,比如:结合背景资料说说这是一片怎样的山河?两诗作者为了这片山河都做了哪些事情?板块二、品析两诗细微的情感。切入点是“乡”。“归乡如不归”,“欲别故乡难”,联系他们各自的家庭情况,说说两诗作者面对故乡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辨析其细微的差异。板块三、领悟作者舍生取义的品格。切入点是“饿死”与“泉路”,问题是同样是死,为什么文天祥选择

4、饿死,而夏完淳用到了泉路?分析两位诗人面对死亡时态度的差异。三板块之后我再深入一层,提升到文化层,主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偷生,引导学生思考两人舍生取义心形成的原因,重温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达到思想领悟的高度。我认为,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让思维走向深度。所以顾明远先生反复提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一般来说,思维大致可分为两种: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就是从抽象到具体。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根据某些逻辑规则,推导出特殊性或个别性的知识。归纳思维: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其实我们上课的很多问

5、题,更侧重于演绎的思维,比如我们欣赏南安军或别云间,设计一个问题: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情感。这就是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但如果我们这样设计问题:两位作者的品格有何相似处。这就是归纳思维。在实践中,我觉得归纳思维有所缺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整合教学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训练场。我们单篇教学文本材料单学生很难形成对更大整体的见解。无法运用整合类比迁移去深度建构,学生很难形成深度理解。这时候的群文,大单元教学,以及整本书思辨阅读就成了有效的载体,可以体现思维的力量。接下来我就继续来讲群文整合教学及路径。群文整合,是以1+X的模式进行的。“1”是立足于统编教材。“X”立足于统编教材内部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具

6、有课程性质的课外阅读资源。我就以变色龙与我的叔叔于勒比读设计为例。这两篇都是九年级的课文,变色龙与我的叔叔于勒两文的相似点都是“变”,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随着于勒财富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于称呼上。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态度是随着小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变得背后隐藏着不变,一个是对金钱,一个是对权力,这两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小说直指人性。根据这样的求同思路,我设计了比异问题。求同比异,不断深入。我们来看。围绕着“变”我设计了三板块的内容。一、说变。围绕着于勒与小狗的称呼。用曲线图来标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以及奥楚蔑洛夫对于小狗态度的变化。我们看这两张图,从称呼入手,内容呈

7、现一目了然,对比鲜明,学生印象也深刻。所以在群文整合教学中,寻找突破点,在内容层面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就非常必要,我想,青春语文的灵动也应该从这里开始。板块二:品变。品于勒的“信”与奥楚蔑洛夫的“大衣”。找到突破点,就要往细节处钻探,需要聚焦,需要解读,需要支架。我就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莫泊桑和契诃夫都是19世纪短篇小说巨匠,两文在写“变”的同时都借助了一件有意思的道具,请大家找找。在学生明确了于勒的“信”与奥楚蔑洛夫的新“大衣”这道具时,我们就可以继续比异,比较这两样道具作用的不同。这是细节层面的求同比异。对于于勒的信,菲利普夫妇明知漏洞百出,还是经常朗读,炫耀,这信,已经成为了他们一家人精神的

8、寄托。变色龙作于1884年,正是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上台,竭力强化警察统治。很有可能是奥楚蔑洛夫刚升了职,当上了警官,所以迫不及待的穿上这件新的军大衣,与其说是在巡视,倒不如说是显摆。板块三:悟变。一个钟摆,一会儿朝左,一会儿朝右,周而复始,来回摆动。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所以被冠名为钟摆理论。其变的背后是不变。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探究奥楚蔑洛夫和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背后的不变因素?这是归纳思维,是深度阅读的基础。奥楚蔑洛夫态度变化的中心点就是小狗背后的主人,是权力的代表;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的中心点是于勒的发财与否,是金钱。读到了这里,

9、文章就读懂了,在此基础上我再思辨一层,设计了第二个主问题:假如你奥楚蔑洛夫,你该如何分析该案件?假如你是菲利普夫妇的二女儿,对于父母遇到落魄于勒的处理,你能否给予辩护?(二者选其一,分小组,结合文章有理有据分析。)我梳理了一下群文教学的路径:首先是要解读材料,然后聚焦材料的相同点,选择合理的突破点,先求同。然后围绕着求同点,设计比异问题,从内容层面,细节层面,主题层面来比较辨析,达到一定的高度,让思维走向深度。根据这样的思维逻辑,我们来实践一下。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有这样的四首诗,那时我就想实践一番,看看完全不搭边的几首诗能否整合教学。我梳理了一下,这几首,都是唐诗,有田园诗,有

10、思乡诗,有哲理诗,有边塞诗,各有特色。这几首诗都是诗人的代表作品,手法独特。所以我就从“最”入手,设计了第一主问题:背读了四首诗,你觉得哪首诗最相思,哪首诗最忧伤,哪首诗最昂扬,哪首诗手法最独特?围绕着“最”字,我们就有了突破口与抓手,围绕着“最”字,我们就可以以点带线,由线而面了。其实诗歌的理解是多元的,我们来看:王维的竹里馆有学生理解为最恬淡,根据课文的提示,恬淡没问题,但也有学生理解为最忧伤,因为他认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极端的孤独与忧伤,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不知”可以理解为不被理解。上下两句集中体现了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寂寞。春夜洛城闻笛,全诗紧扣一个“闻”字,闻迪而思

11、乡,有学生就说情感最相思,也有说手法最独特,也有说夜半怀乡,情感最忧伤。逢入京使的作者,奔赴边疆却又心思故乡,家国选择两难,只好抛小家为大家。所以有的说最相思,有的说最昂扬,有的说最忧伤。韩愈的晚春,托物言志,手法独特。所以有的说情感最昂扬,有的说手法最独特。一个“最”字,如一张大网,网出了四首诗整体的方面的特性。接着我就缩小范围,出示主问题:说说最有意思的字?在学生们尽情发言后,我就继续聚焦,聚焦到“不”和“无”字。王维之“不”,是无人理解的孤独,李白之“不”是期待回归之“不”,岑参之“无”是舍小家为国家之“无”,韩愈之“无”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之“无”。聚焦于“不”“无”就是聚焦于细节

12、处。接着我继续拓展“不”与“无”。旧唐书王维传中“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两个“不”一个“无”,王维最恬淡的性格跃然纸上。旧唐书李白传中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鳌放不自修。两个“不”,李白最孤傲的性格跃然纸上。韩愈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四个“不”,两个“无”,韩愈最风骨的性格跃然纸上。这

13、是对诗歌主题层面的开掘,提升到文化层。让人豁然开朗。人格亦即诗格,最后在满含“不”字诗句的诵读声中结束学习。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所以,我认为整合教学的路径:首先是聚焦:求同比异,从内容层面寻突破;从细节层面求开掘;从主题层面树高度。最后,我来讲讲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整合。我当时的想法是:能否用一节课的容量,把三年要学的该诗人的诗歌学通,来挑战不可能。于是我就挑了最接地气的诗人杜甫。确定的教学主题是“杜甫的眼泪为谁流”?我要让课“立”起来。我精心挑选到了杜甫

14、的四首含泪诗,月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岳阳楼蜀相。按照我理解的路径,我引导学生进入第一环节“说泪”。直击情感。我设置了第一个问题:结合诗句,说说不一样的眼泪?说出理由。初读这四首诗,我们知道这“泪”里有悲伤,有无奈,有感慨,有思念,有喜极而泣,有吊古伤今。课前我有预习的习惯,我相信学生能畅所欲言。广撒网后,我随即总结每一首诗抒情手法的独特,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用了独特的想象表达了最思念的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独特的地名连用表达了最欢快的情感;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用对比表达了最无奈的情感;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用典故

15、表达了最悲伤的情感;接着情感路线继续深入,围绕着这独特情感的三个句子,我让学生加叹词,反复辨析,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加叹词读的方式,入境的效果好,我们也可以读读:嘻!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嗟乎!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呜呼!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诵读是不是很接地气,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就进入第二环节的“思泪”。一个主问题是:杜甫之泪为谁流?分析理由。这也是一个演绎思维的问题,有的说为家人而流泪;有的说为为国为民而流泪;有的说为为个人为国家而流泪,有的说为为贤臣而流泪;综合一下老杜流泪的原因,更多的是为国为民而流泪,是大背景下的小百姓之泪。于是我顺势对比了一

16、下刘备之泪,我们知道刘玄德多泪,但玄德之泪更多的是为自己,这样一对比,更体现了老杜之泪的纯洁与无私。杜甫之泪更多的是大背下的小百姓之泪,接着我拓展这三年来要学的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石壕吏中的“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大背景下的小百姓的卑微,这样的阅读由此而彼,由个别到一类,达到读通的目的。于是通过诵读每首诗的开头部分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杜甫诗一般都是叙事起笔的诗史风格。最后的第三

17、环节是“悟泪”,我希望在这一环节能立体地呈现杜甫生活的轨迹,感受杜甫的“民心”。我从杜甫传中挑选材料,摘录其生活改变的关节点。我们可以看看红体字(读)。在了解杜甫生活轨迹的基础上,继续立足于课堂的四首诗,让学生给这四首诗按照时间先后排序,这样时间与背景结合能更立体地贴近杜甫,结合背景我们知道月夜作于756年夏天,安史之乱,杜甫安顿完家小投奔肃宗皇帝,路上被抓,关押长安,时年夏天写下该诗;蜀相作于760年春天,杜甫初到四川,隐居浣花溪畔,浏览了武侯祠,写下了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春天,听闻安史之乱平定,杜甫喜极而泣,当时52岁。登岳阳楼。作于768年。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体衰,患

18、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杜甫的一生,活生生的漂泊一生,通过排序,更能与作者情感想通。最后,我让学生思考杜甫是从什么时候流泪的?杜甫年轻时候的望岳充满了豪情与理想,是不流泪的;通过思考,学生感悟到,杜甫生活困顿,开始关注底层百姓,泪就来了,比如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开始向下生长,开始接触底层百姓,开始了解底层百姓,开始变为最赤贫的底层百姓,他就开始流泪,一直流泪,为百姓代言,为百姓呼号。这就是杜甫的突围,也是小人物杜甫精神的逆

19、袭。在不断的深入诵读中,我们的学生也会与此共情。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44岁的杜甫写下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o公元761年,50岁的杜甫流落四川,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公元768年冬天,寒风刺骨,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59岁的杜甫病倒了,但他还是用残臂写下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杜甫之心,民心。,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臧克家说:“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说明了立正位,行大道,最终会彪炳史册。回到开头,我的教学主张是简约课堂,深度思维。群文教学的路径首先是聚焦,聚焦才会简约,在聚焦中求同比异。在内容层面寻突破;在细节层面求开掘;在文化层面立高度;求同是支架,比异才是思维,只有课堂内思维流动,课才会立起来,生动起来,青春起来。感谢各位聆听,感谢语文湿地直播平台,期待下次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