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渗透美育教育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院校渗透美育教育的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院校渗透美育教育的思考美育教育即审美和美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调查分析,探讨如何在职业院校教育中渗透美育,以此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审美习惯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目的。一、职业院校渗透美育教育的意义在通过各种考试的选拔后,进入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其文化成绩普遍较低。他们在初中遇到学业上的困难时,往往被家长、老师和社会忽略,导致他们整体出现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正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几乎没有因为学业上的成功而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他们在对被忽略的现状感到不满的同时又缺乏做出改变的勇气和动力。职业院校学生
2、在学业上的持续受挫,也间接导致其价值观模糊。在追求利益方面,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价值观判断,甚至出现突破法律法规底线的恶劣情况。因此,教育改革中必须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品格与个性。当前,职业院校对美育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有些职业院校片面地认为开设美育课程就等同于实施了美育教育;而有的职业院校则认悬开展美的理论教育,传授学生美丑的定义和概念就是美育教育,这些都是对美育教育的曲解。真正的美育教育是让学生观察艺术与欣赏艺术,亲身感受美的过程,提高对美的欣赏和感知能力,这才是美育教育的精髓。二、职业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原则美育教育不同于
3、技能与智力培养,其效果并不是非常具象的,它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从美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在美育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感受艺术作品背后强烈的情感,从而不断陶冶自身情操,提高个人品格,实现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一)美育教育要发挥自身的形象性、感染性美育教育具有一定抽象性,这便给美育教育的实施与考核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职业院校在美育教育中要通过形象的方法与手段来保证学生更好地接受美育教育。在美育教学中,需要将德育内容与审美内容进行联系,从而将美育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美育教育要具有针对性美育教育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要根据职业院校的实际情
4、况,结合学校特殊的文化氛围以及学生的特质来制订相关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自身的家庭背景与生活习性的差异,导致学生对审美知识的认知与审美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美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相较于传统套用通用教学大纲模板的教学方式,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与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教育效率。除此之外,通过在校的美育教育,确保学生对美学有一定基础认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学专业进行理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并将这种热爱渗透在自身生活与工作中。三、职业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对策(一)加强美育教育课程建设一是科学定位美育课程。对美育教育课程进行科学的规
5、划,将学生对审美的认知与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作为教学核心,重点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创新能力。通过设置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课程,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美育教育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对健康美学的包容程度,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拓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程度。职业院校要以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客观基础,加强美育课程中的艺术实践,将美育课程教学与学生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具备较高审美修养的高级职业技能人才。二是发掘本地优质文化资源。通过发掘职业院校所处地的民族与地域特色,结合职业院校自身专业优势与特点,积极开发更具本地特色的美育教育课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逐步开设符合自身专业特点与学
6、生特质的美育拓展课程。(二)优化美育教学的策略一是因材施教,差异化设置美育教学方案。职业院校在设置美育课程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对美育教育的接受程度,在满足国家规定的美育教学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特点差异化地制订美育教学方案,并采取不同的课程标准与考核内容,以美育育人作为教学目标,及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修订与完善美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案与教学手段,保证每个学生在美育教学过程中都有所收获。二是运用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美育方法。职业院校在开展美育教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与生理年龄为基础,不盲目拔高学生的美育理念,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心智的美育教学,以及欣赏与感悟美好事物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与审美判断能力。在实际美育教育过程中,职业院校更应为学生进行美学独立思考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重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三)丰富美育教育活动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创新性地设置各种各样的美育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博物馆、艺术展等资源,组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同时,鼓励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成立学生艺术社团,让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感染和影响周边的同学,形成艺术美育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