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移动兰州IP城域网一期工程技术建议书--juju2009.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5730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552 大小: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移动兰州IP城域网一期工程技术建议书--juju20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2页
甘肃移动兰州IP城域网一期工程技术建议书--juju20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2页
甘肃移动兰州IP城域网一期工程技术建议书--juju20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2页
甘肃移动兰州IP城域网一期工程技术建议书--juju20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2页
甘肃移动兰州IP城域网一期工程技术建议书--juju20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移动兰州IP城域网一期工程技术建议书--juju20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移动兰州IP城域网一期工程技术建议书--juju2009.docx(5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综述11.1中国移动城域网的建设的业务定位11.1.1中国移动建设城域网的必要性11.1.2中国移动城域网的定位11.1.3中国移动城域网承载业务21.2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31.2.1企业背景31.2.1.1发展历程31.2.1.2公司概况41.2.2注册资本61.2.3代表产品业绩61.2.4近期经营状况81.2.5前景展望91.2.6新太获得的主要荣誉91.2.7新太科技在电信运营商行业系统集成经验101.3Cisco公司情况介绍121.3.1网络世界的开拓者121.3.2Cisco在中国131.3.3立足长远,稳步发展141.3.4根扎千尺土151.3.5强大的售后支持

2、体系161.4小结17第二章点到点应答182.1总则182.2卖方技术建议书及报价要求232.2.1建议书的内容要求232.2.2报价要求262.2.3主要报价格式272.3卖方供货和服务范围282.3.1主要设备282.3.2软件282.3.3安装材料282.3.4消耗品、备件282.3.5测试、维护工具292.3.6技术文件292.3.7培训292.3.8安装、调测、试运转的技术服务和现场验收测试292.4工程描述和建设要求292.4.1相关网络现状:292.4.2甘肃移动兰州IP城域网一期工程建设要求292.4.2.1业务定位292.4.2.2建设规模292.4.2.3网络拓扑292.4

3、.2.4互连要求292.4.2.5自治域设置和路由策略292.4.2.6节点局域网292.4.2.7用户认证/计费292.4.2.8网络管理292.4.2.9网络安全292.4.2.10MPLS VPN292.4.2.11WLAN292.4.2.12IP地址规划292.4.2.13网络总体服务质量要求292.4.3其他292.5路由器、汇聚层设备技术要求292.5.1核心路由器292.5.1.1业务功能292.5.1.2核心设备接口要求292.5.1.3路由协议292.5.1.4核心路由器主要性能参数292.5.2汇聚设备技术要求292.5.2.1业务功能292.5.2.2汇聚设备接口要求29

4、2.5.2.3路由协议和功能支持要求292.5.2.4汇聚设备主要性能参数292.5.3QoS能力292.5.4路由器组播能力292.5.5设备配置管理能力292.5.6互操作性292.5.7可管理性292.6软硬件设备要求292.6.1硬件要求292.6.2软件要求292.7工程实施及其它292.7.1供货292.7.2技术文件292.7.3技术服务要求292.7.4培训292.7.5安装、调试和开通292.7.6系统验收和保修292.7.7其它292.7.8主要商务条款29第三章技术建议方案293.1概述293.1.1宽带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293.1.2宽带网络主要业务概述293.1.2.

5、1新兴业务网络系统的定义293.1.2.2新型业务的网络模型293.1.3思科在宽带网络方面的经验293.1.3.1具有MPLS能力的IP网络系统293.1.3.2增值业务平台293.1.4Cisco移动城域网解决方案的优势293.1.4.1完善灵活的移动城域网体系解决方案293.1.4.2稳定可靠的网络平台及灵活的扩充能力293.1.4.3与移动数据业务及服务质量结合紧密的IP多业务提供能力293.1.4.4丰富的数据通信网络设计和维护,网络业务和建设咨询经验293.2网络现状与需求分析293.2.1甘肃移动兰州城域网建设的背景293.2.2建设的目标定位293.3网络设计293.3.1网络

6、设计原则293.3.1.1可靠性和自愈能力:293.3.1.2拥塞控制与服务质量保障293.3.1.3网络的扩展能力293.3.1.4与其他网络的互联和连接293.3.1.5通信协议的支持293.3.1.6网络管理与安全体系293.3.2城域网络骨干网络主流技术293.3.2.1宽带光纤组网Cisco光通信体系293.3.2.2城域波分系统(Metro DWDM)293.3.2.3MSTP/MSPP实现方案293.3.2.4DPT/RPR动态分组传送/弹性分组环293.3.2.5POS-Packet Over SDH293.3.2.6GE/10GE -千兆/万兆位以太网293.4甘肃移动兰州I

7、P城域网网络设计293.4.1方案设计概述293.4.2方案一293.4.3方案二293.4.4产品特性简介293.4.5私有IP地址使用和实施NAT/SLB的考虑293.4.6内部路由协议的选择293.4.7跨AS的MPLS VPN的实现293.4.7.1背靠背连接PE-ASBR交换VRF293.4.7.2PE-ASBR间通过MP-eBGP交换VPNV4路由293.4.8组播路由策略的设计考虑293.4.9网络安全设计293.4.9.1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93.4.9.2网络MPLS VPN业务的安全性能293.4.9.3PVLAN技术293.4.9.4防止用户盗用293.4.10网络

8、管理293.4.10.1网管管理平台设计建议293.4.10.2网络管理和业务管理293.4.10.3MPLS VPN管理293.4.10.4网管服务器推荐293.5用户接入方式建议293.5.1以太网FTTx+LAN接入方式293.5.2无线局域网接入293.5.3GPRS接入293.5.4专线接入293.6业务的实现293.6.1业务的开展与分类293.6.1.1商业用户应用293.6.1.2家庭用户应用293.6.2业务管理方案描述293.6.2.1PPPoE293.6.2.2Web 界面注册/DHCP增强的管理方式293.6.2.3业务选择网关-SSG293.6.2.4基于端口的802

9、.1x认证29第四章设备或软件配置说明294.1方案1配置清单294.2方案2配置清单294.3配置说明294.3.1核心路由器294.3.2汇聚层交换机294.3.3PPPOE认证服务器294.3.4网管软件294.4配置原则294.4.1功能294.4.2处理能力294.4.3高可靠性294.4.4可扩展性294.4.5互联互通29第五章设备特性说明295.1设备原理、设备内部结构295.1.112010路由器原理及内部结构295.1.26509交换机原理及内部结构295.1.37301路由器原理及内部结构295.2设备遵循标准295.3设备能提供的端口种类及数量295.3.112010路

10、由器端口种类及数量295.3.26509交换机端口种类及数量295.3.37301端口种类及数量295.4设备功能及性能指标295.4.112010路由器功能及性能介绍295.4.26509交换机功能及性能介绍295.4.37301路由器功能及性能介绍295.5设备的外形、重量、电源、耗电指标介绍295.6设备安装方式和要求295.6.112010路由器295.6.26509交换机295.6.37301路由器29第六章所推荐软件情况296.1Cisco 网际操作系统(IOS)296.2CiscoWorks2000 LAN管理解决方案296.2.1前言296.2.2不断变化的园区局域网296.2

11、.3解决方案构件296.2.4主要功能及应用296.2.5系统要求296.3Ciscoworks2000 WAN管理解决方案296.3.1WAN管理面临的挑战296.3.2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296.3.3解决方案组件296.3.4关键功能和应用296.3.5服务器系统要求296.3.6客户机浏览器系统要求296.3.7Web浏览器296.4Cisco VPN Solution Center29第七章拓扑结构及说明297.1方案一297.1.1全网拓扑结构297.1.2核心节点网络结构297.1.3汇聚节点网络结构297.1.4路由协议规划297.2方案二297.2.1全网拓扑结构297.2.2

12、核心节点网络结构297.2.3汇聚节点网络结构297.2.4雁滩汇聚节点网络结构297.2.5路由协议规划29第八章场地及环境准备要求298.1机房电源、地线及同步要求298.2设备场地、布线要求298.2.1设备场地298.2.2布线系统298.3机房环境(按中国电信机房环境相关规定提出)29第九章项目实施及管理299.1质量保证体系299.1.1质量方针、目标299.1.1.1质量方针299.1.2组织机构和职能299.1.2.1组织机构图299.1.2.2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299.1.3质量管理体系299.1.3.1体系描述299.1.3.2体系文件299.1.4产品实现过程299.1.

13、5测量、分析和改进299.1.5.1总则299.1.5.2监视和测试299.1.5.3不合格项目控制299.1.5.4改进299.2项目实施管理299.2.1项目实施管理目标299.2.2项目实施管理内容299.2.3项目实施管理方式299.2.4项目实施组织结构299.2.4.1我公司机构组成299.2.4.2本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图299.2.5项目实施人员组成299.2.5.1人员组成名单299.2.5.2主要人员介绍299.2.6项目阶段划分299.2.6.1项目开始299.2.6.2项目准备299.2.6.3项目实施299.2.6.4项目验收299.2.6.5售后服务299.2.7系统集

14、成流程299.2.8项目实施文档299.2.8.1项目文档意义299.2.8.2项目文档命名规则299.2.8.3项目文档编写299.2.8.4项目文档格式299.2.8.5版本号说明与版本历史299.2.8.6项目文档构成299.2.9部分项目文档样式299.2.9.1设备清单299.2.9.2设备到货签收记录299.2.9.3设备开箱检验记录299.2.9.4设备通电测试记录299.2.9.5设备安装确认表299.2.9.6设备调试记录299.2.9.7系统联调测试记录299.2.9.8测试问题报告299.2.9.9系统试运行记录299.2.9.10用户培训记录299.2.9.11项目验收

15、报告299.3工程进度安排299.3.1供货299.3.2项目阶段管理职能分配表299.3.3工程总体进度安排299.3.4调试和开通299.4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机架(柜)规格和电源设备29第十章分工界面2910.1总体分工界面2910.2设备分工界面2910.3施工工程界面2910.4故障解决分工界面29第十一章安装、测试及验收2911.1网络设备的安装2911.1.1安装地点2911.1.2准备安装2911.1.3安装步骤2911.1.4安装12010-DC核心路由器2911.1.5安装6509-NEB-A交换机2911.1.6安装7301路由器2911.2设备验收2911.2.112010

16、-DC2911.2.265092911.2.373012911.3系统测试2911.3.1测试计划2911.3.2测试内容2911.3.3测试方案2911.3.3.1单项测试2911.3.3.2联机测试2911.3.3.3性能测试2911.3.3.4功能测试2911.3.3.5网络总体服务质量测试2911.4系统验收2911.5部分项目文档样式2911.5.1设备到货清单2911.5.2设备到货签收记录2911.5.3设备开箱检验记录2911.5.4设备通电测试记录2911.5.5设备安装确认表2911.5.6设备调试记录2911.5.7系统联调测试记录2911.5.8测试问题报告2911.5

17、.9系统初验报告2911.5.10系统试运行记录2911.5.11用户培训记录2911.5.12项目验收报告29第十二章培训2912.1培训承诺2912.2培训目标2912.3培训机构2912.4培训讲师资质2912.5培训地点2912.6培训内容2912.6.1系统培训2912.6.1.1CCNA 培训(5天)2912.6.1.2CISCO认证培训(CCNP)2912.6.2现场培训29第十三章技术承诺2913.1Cisco公司和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诺在本次工程中向甘肃移动提供最新的技术。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长期向甘肃移动提供技术支持。详见售后服务部分。2913.2Cisco对甘肃移动长

18、期合作的承诺29第十四章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2914.1新太科技公司技术支持服务2914.1.1成立专门的甘肃移动IP城域网项目服务小组2914.1.2网络故障现场支持及响应能力2914.1.3技术支持服务2914.1.3.1现场技术服务2914.1.3.2技术支持热线2914.1.3.3电话支持中心2914.1.3.4远程维护2914.1.3.5网络系统维护检查2914.1.4软件版本升级2914.1.5品质保证2914.1.6备品备件2914.1.7应急响应措施2914.1.7.1故障第一时间现场响应2914.1.7.2远程技术支持(724小时)2914.1.7.3故障恢复流程2914.1.

19、7.4Case处理流程2914.2网络性能分析及优化服务2914.2.1网络健康检查2914.2.2网络吞吐量测试2914.2.3网络连通性测试2914.2.4网络设备的利用率分析2914.2.5网络延时测试2914.2.6网络的丢包率2914.2.7网络设备状态测试2914.2.8网络设备稳定性测试2914.2.9网络安全性测试2914.3思科中国技术支持中心2914.4思科系统在线连接服务2914.5产品三年保修期后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2914.5.1SMARTnet产品维护与服务2914.5.2设备故障现场服务2914.6附参考表格29第十五章技术文件清单29第十六章其它内容2916.1

20、对兰州城域网业务功能、业务开展方面的建议2916.1.1中国移动建设城域网的必要性2916.1.2中国移动城域网的定位2916.1.3中国移动城域网承载业务2916.1.4业务的开展与分类2916.1.4.1商业用户应用2916.1.4.2家庭用户应用2916.2流媒体技术及应用2916.2.1流媒体技术基础2916.2.2流媒体关键技术2916.2.3流媒体标准及发展2916.2.3.1流媒体应用2916.2.3.2流媒体广告2916.2.4流媒体对传统行业的影响2916.2.4.1新技术在视频点播中的应用2916.2.4.2远程教育步入流媒体时代2916.2.4.3MPEG4技术2916.

21、2.4.4流媒体在无线网中应用2916.2.5对流媒体的支持-思科CDN解决方案2916.3MPLS流量工程(TE)2916.3.1流量工程性能指标2916.3.2流量与资源控制2916.3.3现有IGP控制机制的局限性2916.3.4MPLS和流量工程2916.3.4.1MPLS导图2916.3.4.2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基本问题2916.3.4.3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增强功能2916.3.4.4流量主干的属性和特征2916.3.4.5通过网管指定的显式路由2916.3.4.6建立多重路径优先级别2916.3.4.7资源类别亲和属性2916.3.4.8平行的流量主干之间的负载分配2916

22、.3.4.9优先权属性2916.3.4.10抢占属性2916.3.4.11弹性属性2916.3.4.12策略属性2916.3.4.13资源属性2916.3.4.14约束路由2916.3.5甘肃移动MPLS流量工程及MPLS QoS的实现2916.3.5.1MPLS流量工程的实施2916.3.5.2OSPF的流量工程扩展2916.3.5.3约束路由计算2916.3.5.4MPLS信令2916.3.5.5BGP/IGP流量横切2916.3.5.6流量工程具体实施2916.3.5.7QoS的具体实施:2916.4IPV6标准2916.4.1与IPv6相关的标准化组织2916.4.2IPV6技术发展现

23、状2916.4.3IPV6技术2916.4.3.1IPV6技术原理2916.4.3.2移动IPv6技术简介2916.4.4IPV4与IPV6过渡策略2916.4.4.1IPv6协议隧道方法2916.4.4.2IPv4/IPv6双栈方法2916.4.4.3IPv6和IPv4之间的通信机制和方法2916.4.5甘肃移动IP城域网IPV6过渡策略2916.4.5.1概要2916.4.5.2IPv6和IPv4集成与共存战略2916.4.5.3部署双栈骨干2916.4.5.4在IPv4隧道上部署IPv62916.4.5.5在专用数据链路上部署IPv62916.4.5.6在MPLS骨干上部署IPv6291

24、6.4.5.6.1采用CE路由器上的隧道部署IPv62916.4.5.6.2采用第2层电路传输在MPLS部署IPv62916.4.5.6.3提供商边缘路由器上的IPv6(6PE技术)2916.4.5.7网络部署机制比较2916.4.5.8IPv6的网络管理2916.4.5.9总结:启动IPv6网络并与IPv4网络共存和发展2916.4.6国内IPV6发展状况2916.4.6.1国家863计划IPv6技术的发展策略2916.4.6.2中国首个IPV6骨干网CERNET22916.4.6.3中国IPv6发展大事记29第十七章附件2917.1Cisco网际操作系统2917.2Cisco面向企业的安全

25、蓝图2917.3GSR12000测试报告2917.4GSR12010 (GSR12410) 测试报告2917.5MPLS-VPN安全性测试报告2917.6MPLS VPN互通性测试报告2917.7MPLS VPN互通性(Cisco&Juniper)测试报告29第一章 综述1.1 中国移动城域网的建设的业务定位1.1.1 中国移动建设城域网的必要性2001年,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正式启动了全国骨干和省际传输网的规划和建设,部分省移动公司也纷纷开始建设省内传送网。为将骨干网的宽带优势尽快延伸到用户,确立全网的带宽优势,中国移动城域网的建设势在必行。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电信市场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

26、移动建设城域网将是一个长远的战略性决策。作为中国移动通信主业的GSM网络正在持续快速发展,GPRS、3G是现阶段和下一阶段提供移动数据业务的主导技术,其在本地范围内的传输对城域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移动商务等新的应用不断涌现,在不远的将来,城域网承载的数据业务将不断增长,运营商们对承载这些业务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移动已于2000年取得ISP牌照,进入数据业务领域。并且中国移动自身有大量的数据业务:WAP业务、GPRS业务、将来的3G数据业务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数据业务,已于2000年开始建设CMNet,现已完成覆盖全国的IP数据骨干网。全国大多数省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

27、省内数据骨干网。但是由于没有宽带传送网络,很难针对企业用户或者个人用户开展业务。现在通常使用租用中国电信数据专线等方式开展业务。这种方式同样制约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的开展。所以有必要建设宽带城域网。1.1.2 中国移动城域网的定位城域网是指覆盖城市及其郊区范围、为城域多种业务和通信协议提供综合传送平台的网络,特别是应用于大中型的城市地区。城域网应以多业务光传送网络为基础,实现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IP等的接入。城域网是长途网和接入网的桥接区,主要完成接入网中的企业和个人用户与运营商骨干业务网络之间全方位的协议互通。城域网应以宽带光传输网为开放平台,因此中国移动城域网的定位是为城域应用提供多业务

28、传送的综合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解决传输距离和网络容量的问题。1.1.3 中国移动城域网承载业务1. 基站接入基站接入是目前影响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将成为当前城市宽带传送网建设需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基站接入业务主要指,通过城市宽带传送网的传送层面为基站与BSC以及BSC与MSC之间提供TDM传输通道。2. 固定用户接入业务面向企事业和居民用户以及社区宽带网运营商提供高速率的国际互联网和本地网络等站点的访问业务。主要的应用层业务包括WWW浏览、E-mail、高速文件传送等。3. 虚拟专用网业务(VPN)面向集团用户提供多点之间的宽带IP数据传送通道,构建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的虚拟专用网。初

29、期阶段可实现城域内的VPN业务,待MPLS协议能够互通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MPLS-VPN业务。4. IP电话面向企事业用户和居民用户提供基于IP分组的话音和传真业务,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Softswitch实现电信级话音和传真业务,切入话音业务市场。5. 专线接入业务TDM专线业务主要是在传送层面开展的业务。面向的用户主要是商业用户,为其提供具有QOS保证的企业网互连业务和因特网的专线接入业务。6. 视频业务面向企事业和居民提供基于IP的多种视频交互和广播业务,例如:视频点播、数字视频广播、视频会议、远程医疗、远程购物、远程监控、远程教学等。7. 资源出租业务面向ISP、ICP等网络运营商和大

30、客户提供从低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网络资源出租业务。资源出租的形式主要包括:带宽出租、波长出租、端口批发、光纤出租等。带宽出租可通过VPN、TDM专线实现;端口批发业务包括拨号端口批发和专线端口批发;光纤出租属基础网络层业务。8. 其他业务网络的承载对于移动公司内部其他网络提供本地或接入部分的承载。主要包括移动本地网络的传输、GPRS本地传输、3G本地传输以及拨号服务器本地传输等。IDC业务将是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展的主要业务之一。城域网主要为其提供用户的接入。1.2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1.2.1 企业背景1.2.1.1 发展历程1986年8月,中山大学教师邓龙龙、翟才忠走出校园共同创办了“广州

31、市新技术研究设计院”(新太集团的前身),随后,胡广雄、张国华、叶恒强、叶恒青、梁平等五位股东陆续投身创业行列,新太人从此走上“科技立业、实业兴国”之路。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新太紧紧依托高新技术,积极面向信息市场,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共计开发了一百多项高新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信、邮政、数据通信、金融、教育、旅游等不同领域,为国民经济信息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新太集团获民营科技促进会颁发“全国百佳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奖”,目前总资产达30亿人民币,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成为拥有上市公司新太科技在内的十多家国内外成员公司和2000多名员工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创业之初,新太人在

32、“希望在于新技术”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成功设计开发出第一批产品:人工长话册报管理系统、纵横制交换机复式计费系统、大小程控交换机标准计费系统、移动电话业务处理系统、电脑远程通信网、报刊改订电脑系统等,在邮电、交通运输、银行、公安、工厂企业等行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社会各界和用户单位的一致好评。紧接着,推出了国家级发明专利产品“电脑话务员”;1991年,新太人用自行研制生产的工业控制级微机“珠江工作站”为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组建了新闻中心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网络覆盖五市八个赛区;1992年,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发组建的“微机电转系统及货币回笼业务处理系统”开通,随后相继在全国53个省市投入运行

33、;同时“市话营业计算机系统”及“报刊发行系统”等邮电服务系统,在广东省各市、县近100个点广泛应用。1993年,新太率先推出全国第一个“语音应用平台”(NAP),并在平台上开发了160/168全功能声讯服务系统、200长途电话系统、112集中申告系统、114号码查询系统等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迅速占领全国市场。其中160/168系统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荣获国家级火炬优秀项目一等奖、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该产品遍布全国300多个省市,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200长途电话系统荣获国家火炬优秀项目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新产品奖,市场占有率高达90%。同时,新太也跻身于全国民

34、营技、工、贸总收入百强企业第25名,“广州民营高科技企业100强”第一名,并先后被评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火炬计划优秀企业一等奖”、“创新型高科技企业”。1997年,新太集团将核心开发团队组建为核心专业子公司“广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1999年底,广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借壳上市(股票代码600728),其后更名为“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太科技的成功上市,不仅使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也为新太科技研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注入动力,为新太科技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定基础。1.2.1.2 公司概况新太科技座落在广州天河高新区软件园,被科技部授牌为广州软件园的骨干企业,以软件开发和系统

35、集成为主要业务,为电信运营商、银行业客户、证券业客户等提供语音服务系统、客户服务中心系统、运行维护系统、接入终端等增值服务解决方案。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已获得3项技术发明专利,目前资产总值为11亿人民币,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3亿多人民币,现有员工600多人,80%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早在1997年新太科技就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2003年1月顺利通过认证机构的2000版转版审核,质量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标准认可的较高水平;2000年9月又荣获了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认证,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高科技企业;2001年4月通过广东省软件企业认定,共有2

36、4个产品获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并被广东软件行业协会以第一名的身份推荐申报国家百强软件企业; 2001年4月公司获得自营的进出口权,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做好准备;2001年12月,成为广州市首家通过CMM(软件能力成熟度)二级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和软件质量管理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公司的软件开发能力和标准化程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除了早期的160/168全功能声讯服务系统、200长途电话系统、112集中申告系统等产品,近年来,新太科技又成功推出了IPS平台、NAP2000平台、IVSP3.0平台、智能网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统一信息平台、多媒体呼叫中心、固话短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37、、第三代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等新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邮政、银行、证券、企业等各个行业。为顺应市场发展,向用户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新太科技先后组建了广州新太数据、广州新太通讯、广州新时讯宽带、广州捷得通信、广州电子科技等子公司,收购增资深圳新太科技有限公司,在继续发展CTI等传统优势业务领域的同时,加大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电信、移动、银行、证券等领域应用的研发。为加强公司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使公司核心软件关键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和积累,新太科技成立了技术创新专家委员会、创新办、研究院等技术创新机构,负责人都是博士后、博士。目前研究院已经启动了宽带IP网关项目、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移动增值业务平台等

38、较具前瞻性的新项目研究、分析。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的了解市场信息,公司于2002年10月成立行业战略委员会。 公司成立行业战略委员会目的是为更好地协调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同时集思广益,对行业的产品方向、人员配备、发展前景、费用开支等进行总体规划,提出公司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案。“行业战略委员会”针对目前公司所涉及的领域特分为邮电、银行、证券、产品四个行业,各行业战略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各大中心的领导层,它的成立意味着在公司层面上有了以行业为主线的横向组织,使大家能够本着把握公司发展经纬、顺应信息潮流发展的大趋势,关注行业的动向、竞争对手的情况、公司产品方向等,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和沟

39、通,制定并及时调整公司的行业战略、战术以及具体行动计划。成立行业战略委员会将使企业的关键资源与行业变化的机会结合起来,加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1.2.2 注册资本详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2.3 代表产品业绩新太160/168/166全功能声讯服务平台(包括语音平台、网络平台、智能网应用平台三代产品):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荣获国家级火炬优秀项目奖、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在江苏、安徽、辽宁、浙江、湖北、四川、吉林、广西、河北、甘肃全省及上海、天津、昆明、太原、南昌、济南、西安、珠海等全国共300省市应用,市场占有率达90%;新太200/201电话密码记帐系统:荣获广东省科技进

40、步奖和优秀新产品奖,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90%,北京、广州、天津、长沙、武汉、成都、珠海、福州、温州、哈尔滨、连云港等城市的200或201系统均由新太承担建设、维护,并已实现大部分城市联网;新太市话营业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97工程):邮电部入网产品,广东、广西、云南、河南等省共30多个城市的电信局采用新太系统;新太112集中障碍申告受理和测试系统:通过邮电部鉴定,荣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山东、安徽、河南、内蒙、河北、湖北等省近30个城市的电信局采用新太112系统,98年销售额2000万元;现我们已研制成功适用于接入网的112测试卡(申请专利产品),被国内外接入网交换机主要生

41、产厂家广泛测试成功,表示可以捆绑销售,前景很好;新太169多媒体计算机公众网平台:最早在广东视聆通网中应用,96-99年江苏、江西、黑龙江、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海南、福建全省以及济南、天津、鞍山、贵阳、乌鲁木齐、西宁、昆明、宁波等市的169项目工程均由新太负责建设,市场占有率40%,其中新太公众信息网管理软件通过电信总局的测试,成为唯一代表电总169网软件平台的标准。新太NAP2000平台:陕西160/168全省VOIP联网、甘肃160全省VOIP联网、东莞万科声讯台、深圳亿通声讯台、贵阳200/201系统、佛山疏忙系统、江苏全省四地市邮政客服、南京地税项目、福建长乐声讯台、四川同乐声讯台

42、、云南思茅声讯台、浙江瑞安201系统等。新太电子商务平台:被评定为国家火炬项目并获得版权保护证书,系统适用对象如中国电信、中国邮政、ISP、ICP以及有意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已应用于杨州电子邮政、浙江电子证券系统(杭州、宁波、温州)、武汉电子邮政系统、福州电子邮政、南京电子邮政、西藏明珠电子商务旅游网等。新太电子商务平台正以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席卷中国电子商务潮。新太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广东、湖南、江西、广西、青海、四川工行全省客户服务中心,大连、宁波、厦门建行客户服务中心甘肃建行全省客户服务中心 深圳青海证券客服中心、申银万国证券客服中心、大成基金客服中心、广东证券客服中心、广州日报集团客服中

43、心、贵州邮政客服中心、扬州邮政客户服务中心、徐州邮政客户服务中心、盐城邮政客户服务中心、合肥邮政客户服务中心等成功案例,广泛应用于电信、银行、证券、邮政等行业。新太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甘肃天水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甘肃省移动通信公司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等,新太OA系统在关系型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出基于企业大量业务数据分析,开创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新思路,能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该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安全性。新太科技还是众多国际知名IT厂商的中国代理或经销商,包括联想、DELL、HP、CISCO、SYBASE、SGI、NOVELL、MICROSOFT、INFORMIX、ORACLE、COMPAQ、3COM、DIALOGIC、INTEL、SUN、BAY NETWORKS等。1.2.4 近期经营状况2001年公司继续保持160/168综合语音服务系统的市场优势,承接了广东电信等的扩容工程;2001年,广东移动MDCN网合同的签定使公司在电信业的市场范围有了突破;客服中心(Call center)项目在电信业、邮政业,银行业、证券业较广泛应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