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羊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5742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用羊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肉用羊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肉用羊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肉用羊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肉用羊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用羊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研究进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肉用羊养分需要及讨论方法讨论进展来源:北京农业信息网-科技要闻-国内网页发布日期:2010-7-16点击次数:106饲养标准是依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阅历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养分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肉用羊的饲养标准是对肉用羊系统成套养分定额的规定,是科学养殖肉用羊的依据,对合理采用饲料、最大程度发挥肉用羊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和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美国NRC和英国AFRC规定的肉用羊养分需要量被广泛采纳为肉用羊饲料配制的指南。但是我们我国饲养的肉用羊具有养殖品种、饲料种类等很多方面的特别性和地域性,全面套用NRC或AFRC标准缺少科学性和有用性。由

2、于我们我国尚未有经过试验讨论得出的统肉用羊饲养标准,只能借鉴国外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我国肉用羊的进展。因此,针对我们我国肉用羊品种、养殖方式和饲料特点制定肉用羊的饲养标准,为肉用羊高效养殖供应科学依据是特别必要的。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肉用羊养分需要及讨论方法的讨论进展,为我们我国肉用羊饲养标准的制定供应参考,并为我们我国肉用羊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供应科学依据。1肉用羊养分需要的讨论现状1.1发达我国的讨论现状1953年,NRC首次推出绵羊养分需要量。1965年,ARC进一步完善了绵羊饲养标准。进入70年月后,随着试验方法的改进,饲养标准讨论工作更深入化。70年月末,前苏联、前东德等国

3、也分别制订了比较完善的饲养标谁。其它我国如瑞士(1979)、芬兰(1980)和挪威(1980)等国也都相继制定了本国绵羊的饲养标准。1980年,ARC出版了反刍家畜养分需要,对绵羊各个生理阶段的养分需要都有细致的讨论。1981年,NRC的家畜养分委员会山羊养分分会,在汇总了很多我国对各种山羊养分需要讨论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山羊的养分需要一书,其中包括肉用山羊在不同气候带、不同生理阶段、不同放牧和管理条件、不同生产水平下时能量、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A、D的需要量。1985年NRC修订的绵羊饲养标准,洋细规定了各类绵羊不同体重所需要的干物质、总消化养分、消化能、代谢能、粗蛋白质、钙、磷、有效维生

4、素A、维生素E的需要量。1993年AFRC出版反刍动物能量和蛋白养分需要,对绵羊养分需要量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近年来时肉用羊的养分需要讨论主要是针对山羊,尤其是对波尔山羊开展的讨论。2007年NRC对早熟和晚熟品种绵羊的养分需要提出了新的推举量。1990年,澳大利亚CSIRO也制订了反刍动物的养分需要,2007年进行了修订。20222022年,GalVani等对特克塞尔肉用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进行了讨论。这些标准的制定使肉用羊的饲养逐步朝科学化、标准化方向进展。L2我们我国的讨论现状我们我国对羊饲养标准的讨论工作以及对羊养分物质代谢规律的讨论,既迟于一些欧美发达我国又迟于国内其它畜种的讨论工作,

5、起步较晚,进展相对较慢。1978T983年,梁其英等对新疆舍饲育肥绵羊养分需要、饲料养分价值评定、饲料配方及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讨论。1981T985年,杨诗兴等主持制定了湖羊饲养标准。之后,在肉用绵羊养分需要的讨论方面,杜京、吕亚军等分别时德国肉用美利奴羊X河北细毛绵羊、滩羊羔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进行了讨论。在肉用山羊养分需要的讨论方面,臧彦全等、曹素英等、梁贤威等分别对生长期波杂肉用羊、波尔山羊、波尔山羊X隆林杂交羔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进行了讨论。2004年王加启等起草了肉用绵羊和山羊对日粮干物质进食量、消化能、代谢能、粗蛋白质、维生索、矿物质元素每日普要量值。虽然我们我国对羊的养分

6、需要开展了部分试验讨论和引进,但是由于受到讨论条件的约束,有些讨论只限于通过不同水平口粮对肉用羊生长发育的影响推导出需要量,有些则是讨论内容受到制约,比如对代谢能的讨论,极少有实测甲烷气体产量的报道;时蛋白质需要量的讨论也多是采纳传统的粗蛋白质体系,而缺乏小肠可代谢蛋白质的讨论。因此仅靠这些讨论资料尚不能建立起我们我国系统的肉用羊的饲养标准。2肉用羊养分需要讨论的方法肉用羊养分需要的讨论方法中普遍采纳的有梯度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气体代谢试验、绝食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碳氮平衡试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试验所测得的数据,借助些参数,借以估测羊的养分需要量。这些试验方法各有优缺点,但是将饲养试验、

7、消化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气体代谢试验和绝食代谢试验相结合,是集各种方法的优点进行综合系统分析的抱负方法之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讨论方法。2.1 能量需要的讨论方法2. Ll能量需要量的评价指标能量是饲料中的重要成分,也是肉用羊生产性能的限制性因素。饲料可采用能可从3方面衡量,即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在确定饲料时动物的潜在价值时,代谢能指标比消化能有用,由于它不仅考虑了尿中损失的能量,也考虑了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甲烷气体损失的能量。同其它反刍动物一样,肉用羊的甲烷气体测定是影响能量估测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精确测定甲烷气体的产量才有可能合理估测肉用羊的能量需要。实际上,最精确反映反刍动物能量需

8、要量的指标是净能,比如法国IxRA(1989)采纳净能作为能量指标。但从饲料能值评定的难易程度上讲,采纳代谢能更易于评定饲料的能值,这也是一些我国普遍采纳代谢能的主要缘由,如澳大利亚(CSIRO,1990)、英国(AFRe,1990)和美国(NRC,1985)等能量体系在讨论养分需要的过程中都采纳代谢能作为肉用羊的能量指标。3. L2能量需要量的讨论方法国内在制订羊的饲养标准时,能量需要的讨论方法仍以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气体代谢试验及比较屠宰试验4种方法为主。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是国内讨论能量需要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讨论不同能量水平口粮对肉用羊生长发育和消化代谢的影响。详细方法是在饲养

9、试验中期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采纳全收粪法,每日收集排出的粪和尿供养分成分分析。最终综合考虑生长发育状况和消化代谢状况得出一个推举的能量水平。国内进行气体代谢试验的讨论主要是采纳呼吸面具法,是依据测得的代谢产物和氧耗.间接计算出产热,测得的值可与测热室或测热柜测得的值相比,且其价格低、操作简洁、便携性好,具有重要有用价值。杨在宾等在讨论不同生理阶段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和青山羊的能量需要时采纳了呼吸面具法,测定了C02的产生量和02的消耗量,但甲烷能产生量没有实测,而是用BlaXter(1965)的推举公式间接推算而得。用比较屠宰试验方法也能确定肉用羊能量沉积和饲料的能量价值。与其它方法相比,比较

10、屠宰法测得的结果代表该羊在屠宰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饲养水平、放牧活动及所患病自然环境变化影响的综合结果,为实测数据,具有相当的牢靠性。杨诗兴通过1981T985年的试验讨论,用比较屠宰法测出的不同生理阶段湖羊各项代谢能需要量与国外报告的数值很相近。对于能量需要量的讨论,国内讨论多是通过不同能量水平日粮时肉用羊生长发育和消化代谢的影响得出一个推举需要量,而且由于甲烷气测定条件限制,极少进行测定,得出的代谢能多是借鉴其他资料或是通过公式推导,因此对肉用羊能量需要量的确定还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系统深化的讨论。2.2 蛋白质需要的讨论方法2 .2.1传统蛋白质需要量体系我们我国羊的饲养标准中蛋白质需要量多

11、采纳粗蛋白质(CP)或可消化粗蛋白质(DCP)来表示。CP体系是以口粮中氮的含量为基础进行评定的,以H粮中N*6.25得到饲料中CP的含量,该体系没有结合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说明动物对饲料的消化采用状况,不能区分真蛋白和非蛋白氮的养分价值,忽视了蛋白质可被反刍动物消化、汲取、采用的状况。DCP体系是以反刍动物瘤胃降解率为基础的,饲料在瘤胃中被降解即意味着被消化,无法将瘤胃非降解蛋白质和微生物蛋白质区分开,不能反映降解产物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及合成量,不能反映进入小肠的非降解蛋白质和微生物蛋白质的量、氨基酸的量及其消化率。因此.传统的CP或DCP体系不能精确反映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实质和特

12、点,不能精确地指导生产实践,作为反刍家畜蛋白质霜要量指标的不合理性已被动物养分讨论者所公认。3 .2.2蛋白质需要量新体系由于传统蛋白质体系存在以上缺点,随着对反刍动物蛋白质养分讨论的深化,国外已相继正式颁布或发表一些蛋白质新体系,并开头在生产中应用。各种蛋白质新体系虽然形式不同,但均是以小肠蛋白质为核心评价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需要量和饲料的蛋白质养分价值,都是将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划分为瘤胃微生物需要和动物本身需要两部分。小肠蛋白质又称为可代谢蛋白质(MP),主要包括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MCP)、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质(UDP)和极少量的内源蛋白质(ECP),与传统的CP或DCP体系相比

13、,更能反映肉用羊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别性,因而以小肠可消化养分为基础评定肉用羊饲料养分价值和养分需要更加精确。2.2.3小肠蛋白质的测定方法目前评定小肠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4种:体内法、半体内法(运动尼龙袋法)、动物模拟法(非反刍动物测定法)和体外法(酶解法)o体内法是给动物安装十二指肠和回肠痰管,分别从十二指肠和回肠屡管实行食糜样本,测定食糜养分在小肠中的消化率。优点是结果精确,但所需费用高,所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试验动物成活率低。体内法虽然是评价其它方法的标准方法,但是动物本身的差异、屡管的位置、食糜标记物的选择都可能带来误差,内源氮的难于精确估量也是引起误差的重要缘由,所以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14、。半体内法又称运动尼龙袋法,是将少量的瘤胃内非降解的饲料残渣装入肯定规格的尼龙袋中,封口后由真胃屡管将尼龙袋投入消化道,从粪中或回肠末端收集尼龙袋,冲洗并分析蛋白质含量从而求出饲料未降解蛋白的小肠消化率。优点是重复性好,省时且经济,但尼龙袋对肠粘膜有刺激作用,且简洁在肠道中堵塞,收集困难。模拟法是采纳小的试验动物,诸如小鼠、去盲肠鸡等测定MCP以及UDP的小肠消化率。试验前动物绝食24h,单笼饲养,采集48h内粪便,冷冻干燥然后粉碎待测。优点是预备时间短,所用试验材料少,待测样品需要量少,与屡管羊相比饲喂成本低,重复性高,简洁标准化,但由于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消化汲取力量、消化道PH和肠道食物流

15、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得所测数据较体内法偏低。体外法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酶解法。酶解法是采用生物酶制剂模拟真胃和小肠的蛋白质消化。方法是在适当温度和PH值下,将饲料样本与单一-酶或多酶起培育,从而估测蛋白质小肠消化率。优点是不需要试验动物,成本低,省时省力和易于标准化操作。但在体外不行能完全模拟体内的消化过程,此外消化终产物不断积累,致使缓冲液PH值变低,同时终产物会对能产生反馈抑制,从而影响评定的精确性。2.2.4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测定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是新蛋白质体系的一个讨论重点。现在有很多方法用来测定瘤胃微生物蛋白的产量。如二氨基庚二酸(DAPA)法、核糖核酸(RNA)法、

16、噪哈法、同位素(35S、15N和32P)法和尿噪吟衍生物法(PD)等,其中以DApA和RNA法应用最广泛。结合我们我国实际状况,若用于比较目的,改进的RNA法-噂吟法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若用于精确测定,则35S法是一个颇为抱负的方法,但是通常认为15N的测定结果较精确,常作为标准方法。用尿中喋吟衍生物来估测被小肠消化汲取的MCP是种比较简洁易行的方法,该法的最大特点是不需用屡管动物,易于在生产中推广,但其精确性方面还存在诸多疑问。2.3矿物质需要量的讨论方法肉用羊对矿物质元素的需要量种类约有23种,其中包括Na、K、Ca、Mg、CLP和S7种常量元素,此外还有I、Fe.Cu.Zn.Mn.Se

17、,Mo.Co、Ni.V、Si、F、Cr和AS等16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元素的需要量测定有很多方法,包括矿物质平衡试验、饲养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及同位素标记法。对于Ca、P、Mg、Na、K、Se,Zn,Mn和Fe等矿物质元素的需要量,常采纳析因法。对于诸如S、CU和I等微量元素,由于它们在动物体内代谢过程特别简单,它们的需要量更多地依靠于功能性模型猜测。2.4维生素需要量的讨论方法羊体内可合成维生素C,瘤胃微生物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一般状况下不需补充,但在枯草季节及舍饲条件下往往简洁缺乏维生素A、D.Eo因此肉用羊维生素需要的讨论对象主要是维生素A、D、E。由于动物组织、血液成分和尿中维生素

18、含量、相关酶的活性及代谢产物的水平大多数都不是鉴别缺乏症或确定霜要量唯一的指标,对某种或某些动物敏感的指标,不肯定适用于其他动物。因此,常将动物组织、血液成分和尿中维生素的含量与酶活力及生长反应结合,共同评定维生素的养分需要量。3结语目前,肉用羊养分需要量的测定方法主要以饲养试验为主,由于条件所限,在代谢能讨论中,实测甲烷气体产量的报道极少。对蛋白质需要量的讨论也多采纳传统的CP或DCP体系,对小肠可代谢蛋白质的讨论还比较匮乏。有关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需要量的报道也很少,未形成全面的需要量指标体系,国内肉用羊矿物质及维生索的需要量几乎全部借用或引用国外数据。因此仅靠这些讨论资料尚不能建立起我们我国系统的肉用羊饲养标准。此外,NRC.AFRC提出的羊养分物质需要量多是考虑国外羊的品种、饲养环境、饲喂方式等,而我们我国的肉用羊饲养具有很大的特别性和地域性,各地实际饲养状况差异很大,而且我们我国试验结果的表观性很强,对深层的代谢问题讨论欠缺,因而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结合我们我国养羊业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适合我们我国肉用羊的养分需要量参数,建立我们我国的肉用羊养分需要和饲料养分价值体系特别必要,对合理采用饲料和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讨论所,北京100081)文章采集:CaiSy注明:我国现代农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nycytx-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