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BI规范-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5840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30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BI规范-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省级BI规范-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省级BI规范-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省级BI规范-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省级BI规范-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级BI规范-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BI规范-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J-002-2006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 版本号:1.5.0 经营分析 & BOSS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2006-03-20发布2006-03-20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概述71.1背景71.2目标81.3适用范围81.4引用标准81.5解释权91.6约定92总体说明102.1系统结构102.2互动原则112.3互动方式123经营分析互动层153.1互动数据流图153.2互动功能描述163.3互动应用对经营分析系统的影响173.3.1实体模型的扩充173.3.2新增互动接口数据183.3.3对经营分析系统功能

2、模块的影响183.3.4流程控制194BOSS互动层204.1互动数据流图204.2互动功能描述214.3互动对BOSS系统的影响224.3.1对BOSS实体模型的影响224.3.2对BOSS功能模块的影响245互动接口层245.1概述245.2接口的数据形式245.3接口双方责任255.3.1BOSS系统的责任255.3.2经营分析系统的责任255.4接口实现方式265.4.1文件接口处理265.4.2实时数据接口295.5接口的逻辑管理305.5.1数据管理305.5.2完整性管理316营销管理互动316.1.1互动方式326.1.2互动流程326.1.3功能实现337互动业务功能实现35

3、7.1客户挽留357.1.1互动流程模型357.1.2经营分析应用实现367.1.3BOSS应用实现377.1.4互动接口397.2资费计划调查417.2.1互动流程模型417.2.2经营分析应用实现427.2.3BOSS应用实现447.2.4互动接口457.3客户关怀477.3.1互动流程模型477.3.2经营分析应用实现487.3.3BOSS应用实现507.3.4互动接口527.4数据业务营销管理547.4.1互动流程模型547.4.2经营分析应用实现557.4.3BOSS应用实现567.4.4互动接口587.5竞争对手策反管理627.5.1互动流程模型627.5.2经营分析应用实现637

4、.5.3BOSS应用实现647.5.4互动接口668信息共享实现678.1实现描述678.1.1信息共享需求特点678.1.2数据流程描述688.1.3接口数据内容688.2IMEI分析及应用708.2.1终端分析708.2.2并卡检查738.3资费分析738.3.1资费分析轮廓信息738.4客户价值748.4.1客户价值名单748.5代理渠道评估768.5.1代理渠道轮廓信息列表768.6SP评估788.6.1SP评估列表788.7客户关系网分析798.7.1客户关系轮廓信息79附录一、修订说明80前言本标准由中移计业2004XXX号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计费业务中心提出并归口。

5、本标准由标准提出并归口部门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计费业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云峰、张晓京、常倩、黄岩、刘虹、马元吉、杨仕荣、胡建强、张航友、李勇等。本标准解释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计费业务中心。1 概述1.1 背景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完善,目前有限公司一级经营分析系统(以下简称一级经营分析系统)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限责任公司的省级经营分析系统(以下简称省级经营分析系统)已基本建设完成。初步建立了面向企业运营的统一数据信息平台,为全网业务、客户服务、市场营销、经营决策、业务实施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同时进一步支持了有限公司对各省市场经营活动的管理和指导,

6、在中国移动的业务运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移动贯彻落实“服务与业务领先”战略的有力手段。在省级经营分析系统v1.0的建设中,已初步实现了一些互动应用,进而不断提升经营分析系统的应用水平。为满足经营分析系统v1.5规范中营销管理子系统的建设需要,中国移动对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v1.0.0进行修订和补充,特制定中国移动省级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v1.5)(以下简称“本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限责任公司的省级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之间互动接口的建设和管理。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场营销管理的工作,落实集团公司“精细化营销”的精神,体现主动

7、营销、主动服务等经营模式,进一步发挥经营分析系统的决策分析作用和实现BOSS系统的业务智能化建设的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BOSS系统与经营分析系统的互动应用,提供营销管理、产品开发、客户服务的互动流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限责任公司应以本规范为指导,结合本省业务开展的需要进行省级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互动接口的建设。本规范共分八章:第一章:概述。概括描述本规范制定的适用范围、参考文档、约定等内容。第二章:总体说明。介绍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互动的背景、原则和系统的总体结构、互动方式等。第三章:经营分析互动层。描述经营分析系统的互动流程和改动内容。第四章:BOSS互动层。描述BOSS的

8、互动流程和改动内容。第五章:互动接口层。描述接口的具体实现方式和相关要求。第六章:营销管理互动。描述营销管理平台的互动方式和功能实现。第七章:互动业务功能实现。描述闭环营销方式中的各互动应用的具体实现。第八章: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共享方式中的各业务功能的具体实现。1.2 目标本次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互动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目标是:1、 构建经营分析系统和BOSS系统互动的架构和机制,提升支撑能力,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针对业务数据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挖掘,发现各种业务的规律、业务趋势等信息,为业务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并通过业务策略、业务扩展信息有效地应用于BOSS系统,完善和优化B

9、OSS系统的市场营销和主动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业务运营的营销服务质量。2、 建设营销管理平台互动接口,实现BOSS系统和经营分析系统的信息交互和闭环流程。通过营销管理平台互动接口,实现BOSS系统与经营分析系统的营销策划、营销执行、营销评估的闭环营销业务流程,满足营销管理人员对营销活动流程支撑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经营分析系统的应用水平。3、进一步提升经营分析系统和BOSS系统的数据质量。 构建BOSS系统和经营分析系统之间数据自动传送和检查的机制和通道,提高自动化程度。1.3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移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互动接口的建设。1.4 引用标准中国移动通

10、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业务技术规范(2.0版)中国移动通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业务技术规范接口分册(2.0版)中国移动省级经营分析系统规范(1.5版)1.5 解释权本规范的增补、修订及解释权属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6 约定本规范内的BOSS系统均指BOSS2.0系统。上行接口数据:从经营分析系统向BOSS系统传送的互动数据。下行接口数据:从BOSS系统向经营分析系统传送的互动数据。在线实时数据:BOSS系统从经营分析系统实时查询的互动数据。2 总体说明2.1 系统结构BOSS系统与经营分析系统之间的互动接口包括三个层次:经营分析互动层、BOSS互动层及互动接口层,前两者以接

11、口数据生成、发送、接收、校验等功能为主,互动接口层则主要建立接口数据传输通道,并说明互动接口数据的内容和格式。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系统结构图 经营分析互动层主要完成商业智能分析,提出分析结果后供BOSS系统参考。在经营分析系统中实现几个方面功能,一是将经营分析中分析挖掘的结果生成接口数据,二是实现API调用功能,三是接收BOSS系统的源数据和执行反馈信息,同时进行OLAP分析应用的不断修正完善,以及数据挖掘模型的评估与优化。要求经营分析系统根据互动应用需要扩大数据抽取的范围,增加分析主题,完善应用主题的评估和修正,提高决策能力和数据质量。 BOSS互动层侧重于具体的业务流程执行,根

12、据经营分析的结果,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流程中。主要在BOSS系统中实现接收经营分析信息,并采取主动营销、客户挽留等行动,也可通过互动接口将执行结果反馈给经营分析系统,供经营分析系统进行OLAP分析应用的修正完善,以及数据挖掘模型的评估与优化。在应用部署和功能设计上要求充分考虑对经营分析系统的相关成果应用,充分发挥经营分析对BOSS的客户服务和主动营销等业务提供有效支持的功能。 互动接口层 与前两层不同,互动接口层主要以接口数据为主,包括上行接口数据(从经营分析系统到BOSS系统)、下行反馈数据(从BOSS系统到经营分析系统)、在线实时数据(从经营分析系统到BOSS系统)及源数据(从BOSS系统到经

13、营分析系统)。该层主要对接口数据进行说明,包括传输协议、文件命名、接口格式内容、校验方法等,实现从BOSS系统到经营分析系统之间的双向数据通道。BOSS系统与经营分析系统之间的互动接口服务,由两种接口方式实现,包括数据提取与支持、在线应用访问等。数据提取和支持是比较普遍和常见的系统接口方式,它通过数据记录和文件的传输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一方面是指经营分析系统从BOSS系统提取多种源数据,这一部分在经营分析系统的建设中已经实现了大部分工作,以后会根据系统的运行和分析主题的增加,扩大从BOSS系统数据抽取的范围;另一方面将经营分析系统中分析结果直接反映到BOSS系统中,在BOSS系统功能层

14、面上响应数据访问需求;另外还包括把BOSS系统应用执行结果反馈到经营分析系统中。在线应用访问通过API调用直接进行客户信息服务和报表计算结果等。由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统计分析的API接口,BOSS系统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对服务功能进行扩充,增加对经营分析系统API接口的调用,实时或准实时从经营分析系统获取业务分析信息,向营销服务人员提供更丰富和全面的客户业务信息,促进主动销售流程的完善和优化。2.2 互动原则在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互动的过程中,经营分析系统通过互动接口获取以BOSS系统为主的多种数据源,、完成业务流程的交互,BOSS系统通过互动接口获取经营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一、在互动过程中系统

15、间的交互数据应遵循如下要求:1、 完整性要求数据视图的完整,即数据自身完整且相关数据完整。自身完整指数据记录本身没有属性的缺失。相关数据完整指数据记录之间的数据关系明确、描述全面不缺失。2、 一致性要求数据的一致性是指防止由于数据在多个数据源中的多重定义而产生的数据描述差异和歧义,以及由于从其他系统中获取数据的时间点不同而形成的数据信息不一致。3、 及时性要求数据的刷新、修正、响应等方面要达到规定的时间要求。4、 准确性要求数据准确性是指通过数据校验的方式,确保从互动接口获取数据的过程中,数据不会发生改变,保证接口获得的数据内容和业务信息的准确性。5、 可控性要求数据在整个数据流转过程中要可被

16、监控,并且数据的整个流转过程可被管理。二、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互动接口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1、 互动接口在设计上应遵循灵活、规范、方便的原则。2、 互动接口应符合开放系统标准协议。3、 互动接口连接必须具有安全控制机制。4、 互动接口应能够平滑地扩充,包括处理能力、处理节点、业务功能的扩充。5、 互动接口应针对具体业务功能要求支持实时或准实时的数据交换。经营分析系统和BOSS系统同属数据接收方,另一意义上讲又同属数据发送方,因此需要两系统各自担负相应的数据提供和核查责任。2.3 互动方式互动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方式一:战略决策通过人工进行全功能性互动战略决策互动方式如图2.2所示:

17、图2.2互动方式一:战略决策该方式是经营分析系统和BOSS系统的现有互动机制,经营分析系统提供战略性决策信息,以OLAP和数据挖掘为主,通过人工参与实施,全方位支持BOSS系统的运行。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向是单向的,BOSS系统为经营分析系统提供数据源,经营分析系统通过ETL实现数据清理、转换、加载,形成数据仓库,并通过统计汇总、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最终产生分析应用结果,并发布展示。业务分析人员通过访问经营分析系统直接获取分析数据和信息。方式二:信息共享信息共享互动方式如图2.3所示:图2.3互动方式二:信息共享系统直接提供客户、渠道的轮廓信息,如:客户离网概率等。在经营分析系统与BOS

18、S系统数据抽取接口的基础上,经营分析系统增加向BOSS系统发送轮廓信息的数据接口;在BOSS系统中增加对客户、渠道、合作伙伴、资源等实体的轮廓信息描述,经营分析系统向BOSS系统提供更详细的轮廓信息支撑,为BOSS系统实施市场营销活动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扩展属性信息。方式三:在线查询在线查询互动方式如图2.4所示:图2.4互动方式三 在线查询BOSS系统能够在线从经营分析系统查询客户、渠道等扩展信息。由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统计分析的API接口,BOSS系统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对服务功能进行扩充,系统通过调用API应用,实现对经营分析系统分析结果和数据信息的访问,主要目的是在线提供更丰富和全面的客户服

19、务信息。方式四:闭环营销闭环营销互动方式如图2.5所示:图2.5互动方式四:闭环营销通过流程整合、系统功能的扩充,实现BOSS系统与经营分析系统的闭环营销管理。该方式需要扩充和完善市场管理和营销管理等模块,实现市场策略分析、市场活动计划生成及市场营销活动的自动化,完成分析、市场、营销、服务的闭环流程,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的互动。3 经营分析互动层经营分析互动层构架在现有经营分析系统之上,负责将经营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业务流程的工单流转按照接口要求进行组织、生成,并向BOSS系统发送;BOSS系统接收到分析结果、业务流程的执行工单后,根据要求进行处理和执行,并将需要的反馈

20、信息通过互动层回馈给经营分析系统,对于BOSS系统的反馈信息,经营分析互动层负责接收和处理,由经营分析系统或者相关人员进行模型的验证、评估、修正以及生成统计报表,构建分析主题。3.1 互动数据流图经营分析系统互动数据流图如图6.2所示,:图3.1经营分析系统互动数据流经营分析互动层如图3.1所示,红色线为从经营分析系统流向BOSS系统的互动数据,蓝色线为从BOSS系统流向经营分析系统的反馈数据,黑色线为从经营分析系统流向BOSS系统的在线API应用数据。3.2 互动功能描述上行互动接口数据处理过程及功能包括:1、 经营分析系统(数据提供方)数据生成程序:收集经营分析系统产生的KPI、多维分析、

21、专题分析、数据挖掘信息和业务流程的执行工单,生成上行接口数据。2、 经营分析系统(数据提供方)数据发送程序:根据互动接口规范的要求生成接口数据文件、数据校验文件和工单指令流,并发送到BOSS系统;3、 BOSS系统(数据接收方)数据接收程序:BOSS系统负责接收经营分析系统发送的业务流程执行工单;或读取互动接口数据文件、数据校验文件并进行文件级校验后生成文件级校验报告,将校验报告发送回经营分析系统; 4、 经营分析系统(数据提供方)数据发送程序:可以根据此校验报告了解接口数据的文件级校验结果,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重新传送接口文件;下行反馈接口数据处理过程及功能包括:1、 经营分析系统(数据接收方

22、)数据接收程序:读取反馈接口数据文件和数据校验文件后,进行文件级校验并生成文件级校验报告,并将校验报告发送回BOSS系统;或读取业务流程执行工单的执行结果等回馈信息。2、 经营分析系统(数据接收方)数据接收程序:将通过文件级校验后的正常接口文件送往指定存储目录;或将业务流程执行工单的执行结果写入经营分析系统中。3、 经营分析系统(数据接收方)数据处理程序:对正常接口文件进行抽取、转换并装载入库,作为互动分析模型评估和新建主题分析的源数据;对业务流程执行工单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触发业务流程中的下一个环节。在线应用数据访问过程及功能包括:1、 经营分析系统(应用实现方)API数据生成程序:

23、根据BOSS系统访问要求采集经营分析系统各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数据,生成API调用数据集市;2、 经营分析系统(应用实现方)API实现:根据BOSS系统提供的输入参数,通过执行API函数,实现对KPI、查询信息、统计报表、主题分析、专题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模型的分析结果的实时访问,并将查询结果通过输出参数或数据文件传送到BOSS系统。3.3 互动应用对经营分析系统的影响互动应用对经营分析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l 需要对经营分析系统的数据实体模型进行扩充和增加;l 需要增加营销管理平台的营销策划和评估优化等管理功能;l 需要利用BOSS的反馈信息对数据挖掘模型进行评估和修正;l 需要建立业务流程的工单

24、流转过程及工单处理、交互功能。3.3.1 实体模型的扩充客户挽留、资费计划调查、客户关怀、营销管理、IMEI分析、客户价值、资费评估等是本规范实现的主要互动应用,针对这些应用,需要经营分析系统的客户细分、客户流失预测、客户价值分析、渠道收益分析、资费预演和SP分析等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模型的支撑,因此需要相应地对客户信息、资源信息等实体进行属性扩展。在实施过程中,各省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数据实体。随着BOSS2.0规范的实施和经营分析系统互动应用的逐步深入,对经营分析系统已有数据模型的影响范围也将逐渐扩大,在建设过程中仍需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和修订数据实体模型。3.3.2 新增互动接口数据互动接口文件

25、负责承载互动应用数据,本期增加的接口文件主要包括: 客户挽留接口 资费计划调查接口 客户关怀接口 营销管理接口 IMEI分析接口 客户价值分析接口 资费评估接口 代理渠道评估接口 SP评估接口 客户关系网分析接口3.3.3 对经营分析系统功能模块的影响互动应用对经营分析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已有应用流程的修改扩充;二是新增互动接口功能模块;三是新增多种分析模型。在经营分析系统中,与互动相关的功能主要包括营销管理、产品管理、客户价值分析、客户离网预测分析、资费预演分析等,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的业务方案和业务分析结果作为BOSS的数据输入,同时接收BOSS系统的执行反馈信息,经营分析系统进行

26、模型评估和新主题的分析,形成螺旋上升的业务闭环管理流程。在经营分析系统中,需要新增的互动接口功能模块,主要是互动数据生成功能、互动数据发送功能、互动数据接收功能、接口数据处理功能、处理规则生成维护功能等。在经营分析系统中,需要根据营销管理平台的建设要求,新增营销业务流程的处理功能、业务流程工单调度功能、执行工单流转功能以及信息互动接口的功能。对于互动这种新的模式的应用,系统中必然会随之产生多种业务数据,这些业务源数据可以用来构建新的分析模型,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信息提供更全面的分析功能。3.3.4 流程控制互动应用的经营分析互动层的流程控制应纳入经营分析系统的流程控制机制中,应将互动应用实施和维护

27、的整个过程按照计划的时间和条件由程序自动调度执行完成。对于难以由程序完成的环节,系统应支持人工参与的方式。提供流程控制可以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业务复杂、数据量大、要求实效性高、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为参与、实施过程繁琐等,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可用性。流程控制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前端控制台前端控制台用于维护后台各部分的调度命令和相应的参数设置,生成流程和监控命令运行情况。 日志管理日志管理主要是对模块程序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主要包括了模块程序自身启动和关闭的日志,流程运行日志,命令信息和Agent日志。对日志信息只需做记录不需做处理。 系统库用以保存模块程序

28、定制的命令、流程及其它系统所需支持的数据信息的数据库。 后台服务后台服务是整个流程控制的核心。根据事先定义好的互动流程各模块调度命令生成运行期的命令,并经过时间触发检测运行时间,调度运行,生成运行流程。运行期间,监控命令运行状态,判断是否挂起任务等待用户唤醒。 代理运行特定命令:接收命令行,并发送给相应的应用服务器执行命令行。检查某一命令的运行状态:按照从系统中接收到命令的运行号,然后检查该命令的执行状态。负载均衡:检查目前系统参数,例如CPU使用率等信息,相应的将命令分配到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运行,已达到对系统进行负载均衡的目的。检查自己所在的主机中运行的命令返回的任何信息并返回给系统。 时间

29、触发检测流程的运行时间,根据命令事先定义的执行频度,计算下次执行时间,记录执行次数,并进行实际的流程调度。4 BOSS互动层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的互动从BOSS系统角度来看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1. 将经营分析系统发现的各种统计规律、分析结果应用于业务支撑系统,为客户服务和主动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对业务系统的流程等提出改进参考;2. 通过互动接口,获取经营分析系统转发的营销业务流程执行工单,根据工单中的指令内容及数据内容,完成工单的执行及客户接触工作,并将需要的反馈信息回复给经营分析系统。3. 通过将业务支撑系统中生产型数据和各种应用效果反馈装载进经营分析系统,为经营分析系统提供全面

30、的源数据支持,并为下一次的分析应用提供修改意见,从而达到两系统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目标。互动对BOSS系统会产生一些影响,需要增加互动接口部分功能,并对BOSS系统在数据模型、业务流程及应用上进行一些改造。在应用部署和功能设计上要求充分考虑对经营分析系统的相关成果的接收和应用,充分发挥经营分析结果对客户服务和主动营销活动提供的有效支持。在BOSS系统中的营销管理、渠道管理、客户服务、客户管理、合作伙伴管理等模块中,需要考虑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的客户扩展属性信息和营销计划服务等分析结果数据,增加分析信息的存储,根据具体应用进行相关业务流程的改变,并将这些执行的结果反馈给经营分析系统,便于经营分析系统

31、对模型的评估和修正,从而实现有效的互动。4.1 互动数据流图BOSS系统互动数据流图如图4.1所示:图4.1BOSS系统互动数据流蓝色线为从经营分析系统流向BOSS系统的互动数据,红色线为从BOSS系统流向经营分析系统的反馈数据,黑色线为从经营分析系统流向BOSS系统的在线API应用数据。4.2 互动功能描述上行互动接口数据处理过程及功能包括:1、 BOSS系统(数据接收方)数据接收程序:读取接口数据文件和数据校验文件后进行文件级校验并生成文件级校验报告,并将校验报告发送回经营分析系统;2、 经营分析系统(数据提供方)数据发送程序:可以根据校验报告解接口数据的文件级校验结果,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

32、生成新的接口文件;根据业务流程执行工单的执行结果反馈,分析并触发下一个业务流程物环节;3、 BOSS系统(数据接收方)数据接收程序:通过文件级校验后的接口数据加载入库,为客户服务和主动营销等提供信息依据;接收经营分析系统发送的业务流程执行工单。4、 BOSS系统(数据接收方)数据处理程序:将通过互动规则或直接将接口数据进行处理,定制互动任务计划,并转入BOSS系统的任务管理流程;根据经营分析系统发送来的业务流程执行工单中的业务流程及执行请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执行工作,并根据需要将执行结果回馈给经营分析系统。下行反馈接口数据处理过程及功能包括:1、 BOSS系统(数据提供方)反馈生成程序:将BOS

33、S系统任务管理流程提供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汇总,生成互动任务的反馈数据;2、 BOSS系统(数据提供方)数据发送程序:根据互动接口规范生成反馈接口数据文件和数据校验文件,并传送到经营分析系统;3、 经营分析系统(数据接收方)数据接收程序:读取反馈接口数据文件和数据校验文件后进行文件级校验并生成文件级校验报告,并将校验报告发送回BOSS系统;4、 BOSS系统(数据提供方)数据发送程序:可以根据此报告了解接口数据的文件级校验结果,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生成新的接口文件;在线应用数据处理过程及功能包括:1、 BOSS系统(应用调用方)API调用程序:触发执行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的API应用程序,通过输入参

34、数,传递要求查询的数据的条件,如手机号码等;2、 经营分析系统(应用实现方)API应用程序:根据BOSS系统提供的输入参数,通过API程序,实现信息查询功能,并将查询结果通过输出参数或数据文件传送到BOSS系统;3、 BOSS系统(应用调用方)数据处理程序:读取输出参数或接口数据文件,并将查询结果返回到BOSS应用模块,如客服查询界面;4.3 互动对BOSS系统的影响BOSS系统根据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的分析信息,包括客户价值信息、离网预测信息、客户信用信息、客户满意度等,支持客户管理及主动服务等系统功能实现。在营销管理平台的建设中,BOSS2.0系统加强营销执行管理功能和营销活动信息管理功能,并

35、提供执行结果的信息反馈。为了实现经营分析系统与BOSS系统的互动,需要针对具体的互动应用,对BOSS系统进行数据模型扩充、功能模块增加、流程控制完善及数据质量改进等内容的改造。4.3.1 对BOSS实体模型的影响互动应用对BOSS系统的实体模型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目前BOSS系统已有实体模型的扩充修改,二是对互动接口实体模型的增加。在营销管理平台的建设中,BOSS2.0系统增加营销活动信息、营销评估信息等业务实体,用于支持对营销活动执行和反馈的管理。在与经营分析的互动过程中,BOSS系统需要完成一部分互动接口工作,主要包括互动接口数据的接收、存储、处理及反馈信息的生成、存储、发送等,

36、在BOSS系统的实体模型中,需专门设置互动接口数据模型,用于存储管理互动接口数据及反馈信息。4.3.1.1 客户实体模型在BOSS系统中,客户的基本属性包括身份资料、联系资料、级别信息等,用户的基本属性体现商业契约的内容,主要包括客户标识、服务类型、服务标识、服务号码、服务状态、服务有效期、入网时间、服务地址、网络资源、终端设备、附加功能、套餐计划、付费计划、信用度、预付费、押金、担保信息、用户控制信息、服务保证和其它约定等。经营分析系统中客户分析是其关键应用之一,通过客户流失分析、客户信用分析、客户价值分析等专题分析应用,产生了大量客户轮廓信息:如客户贡献度、客户离网概率、客户信用度等,将这

37、些轮廓信息反馈到BOSS系统,将对客户管理和主动服务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在BOSS系统的客户实体模型中,需增加客户轮廓信息。实现改造的方式如下:1、 在目前客户实体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客户轮廓信息的实体定义。2、 修改目前客户实体模型,在已有客户实体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扩展属性。4.3.1.2 主动服务实体模型为了充分利用从经营分析系统反馈的统计结果和分析信息,增强对客户的主动服务,实现业务推介、客户挽留、客户关怀等业务功能,在BOSS系统中,要求实现针对互动接口数据进行处理的规则实体,如挽留计划生成规则,以及最终用于业务流程的实体,如挽留计划等实体。4.3.1.3 互动接口数据模型在互动应用

38、中,对互动接口数据及反馈数据,需增加相应的实体模型定义,主要包括两部份数据:上行接口数据实体,从经营分析系统传送到BOSS系统的互动数据,如客户挽留名单。下行反馈数据实体,从BOSS系统生成并传送到经营分析系统中的互动数据,如挽留反馈结果。4.3.2 对BOSS功能模块的影响互动应用对BOSS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已有应用流程的修改扩充,二是新增互动接口功能模块。在BOSS系统中,与互动相关的业务功能主要包括客户管理、客户服务、营销管理、渠道管理、合作伙伴管理等,将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的分析结果作为新的数据输入,并通过业务处理规则进行加工处理,在应用流程和业务功能方面进行修改扩充,实现包

39、括客户挽留等在内的主动服务功能。在BOSS系统中,需要新增的互动接口功能模块,主要是互动数据接收功能、接口数据处理功能、反馈信息生成功能、反馈信息发送功能等。5 互动接口层5.1 概述互动接口层实际为数据传输通道,传输的数据包括上行接口数据、下行反馈数据和BOSS系统源数据。互动接口层为BOSS系统和经营分析系统互动提供了一个通道,通过数据支持、在线应用访问等方式,把上行接口数据、下行反馈数据和BOSS系统源数据通过此通道进行传输,使BOSS系统和经营分析系统互动真正畅通。5.2 接口的数据形式1)文件上行接口数据、下行反馈数据和BOSS系统源数据均以文件方式存在。上行接口数据由经营分析互动层

40、定期生成,BOSS互动层定期进行数据接收或通过事件通知方式接收;下行反馈数据由BOSS互动层定期生成,经营分析互动层定期进行数据接收,此过程与BOSS源数据到经营分析系统的过程基本一致。2)实时数据包在线查询数据以数据包方式进行交互。BOSS系统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对服务功能进行扩充,增加对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的API接口的调用,直接进行客户信息和报表计算结果等的查询,实时或准实时从经营分析系统获取业务分析信息。 5.3 接口双方责任5.3.1 BOSS系统的责任1、 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生成本规范所规定的数据内容并提交接口系统。2、 保证接口记录各值域在有效的取值范围内,确保数据的有效性。3、 对

41、提供的数据,具备相关的验证功能,保证提供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4、 如果源数据有变更,要求在变更之前,提供变更内容的说明。5、 提供参数变化的对应说明。6、 对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的分析数据能够及时处理,执行相应的操作。7、 需要将执行结果反馈给经营分析系统,保证在不超过约定时间范围内进行反馈。5.3.2 经营分析系统的责任1、 保证在约定时间范围内,接收本规范所规定的相关数据。2、 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验证,保证接收数据的质量。3、 严格按照互动规则生成互动接口数据。4、 对生成的数据,提供相关的验证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5、 如果源数据有变更,要求在变更之前,提供变更内容的说明。6、 提

42、供参数变化的对应说明。5.4 接口实现方式5.4.1 文件接口处理5.4.1.1 技术原则根据不同接口单元,遵循统一的命名规则,生成接口数据文件,统一采用文本文件方式,存放和传输到指定的目录下。BOSS系统和经营分析系统根据约定的应用层协议分别到相应的目录下取接口文件。一个接口单元的内容可以用一个或多个接口文件来传输,但同一个接口文件不能传输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口单元的内容。5.4.1.2 传输方式通过文件传输传送到指定的位置或直接存放到指定的位置。具体要求包括: 支持同一主机内指定设备存储目录位置的文件获取。 支持网络模式传输,可以实现跨局域网络进行文件获取,并支持文件重传功能。 应支持对通信机

43、的IP地址、帐户、口令、存取目录的验证。5.4.1.3 传输协议接口应支持以下主流网络协议:FTP、TCP/IP等。5.4.1.4 传输过程数据传输应支持: 实时、高效和安全可靠的传输过程。 断点续传功能。 传输过程的差错控制。5.4.1.5 接口文件分类 BOSS源数据文件此部分文件是指中国移动二级经营分析系统和源系统接口规范V1.5中所规定的文件,同时应增加针对两系统互动接口文件。 上行接口数据文件此部分文件是指按照经营分析系统和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1.5版)及中国移动省级经营分析系统规范总册(1.5版)所规定的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给BOSS系统的接口文件。 下行反馈数据文件此部分文件是

44、指按照经营分析系统和BOSS系统互动技术规范(1.5版)及中国移动省级经营分析系统规范总册(1.5版)所规定的BOSS系统反馈给经营分析系统的接口文件。 校验文件此部分文件是针对每个接口数据文件而生成的,应包括业务级校验和数据级校验两个方面。5.4.1.6 接口文件格式及命名规则 上行接口数据文件s_yyyymmdd.avl其中:接口单元编码:5位,具体见5.4.1.7接口单元分类。 yyyymmdd:系统日期,即程序处理时间。说明: 接口数据文件、接口校验文件等所有的接口文件在文件生成过程中,文件后缀为临时后缀名 .tmp ,待文件生成结束并成功后,再改成正式的后缀名(如:.avl);此措施

45、用于防止文件生成过程中发生异常。 所有的文件名称中用到的字母均需小写。 BOSS源数据文件 下行反馈数据文件 校验文件以上三类文件命名可按照中国移动二级经营分析系统和源系统接口规范V1.0规定进行,但需要新增接口单元。5.4.1.7 接口单元分类接口单元类别名称接口单元子类接口单元编码客户挽留客户挽留名单a1001客户挽留反馈信息a1002资费计划调查资费调查评估信息a1003资费评估反馈信息a1004客户关怀客户关怀信息a1005客户关怀反馈信息a1006营销管理销售机会a1007销售机会反馈信息a1008IMEI分析及应用终端分析(增量)a1009终端分析(全量)a1010并卡分析a1011客户价值客户价值a1012资费分析资费分析a1013代理渠道评估代理渠道评估a1014SP评估SP评估a1015关系网分析关系网分析a1016本期为实现营销管理平台新增互动接口单元如下:接口单元类别名称接口单元子类接口单元编码数据业务营销管理营销活动信息b1001目标客户群信息b1002客户接触信息b1003营销活动评估信息b1004竞争对手策反管理策反方案信息c1001策反结果反馈信息c10025.4.2 实时数据接口5.4.2.1 传输控制传输控制利用高速数据通道技术,实现把前端的大数据量并发请求分发到后端,从而保证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