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乌海能源公司XXXX年《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5853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90 大小:7.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XXXX年《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XXXX年《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XXXX年《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XXXX年《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XXXX年《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XXXX年《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华乌海能源公司XXXX年《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docx(1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 号:SHWHNYLTSMK 版本号:2013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骆驼山煤矿编 制 单 位:骆驼山煤矿颁布日期:20130128 实施日期:20130206 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2013年度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会审纪要职 务签 字职 务签 字会审签字矿 长总工程师副矿长副矿长副矿长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副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业务督办室生产技术部机电动力部调度室安健环部党工部地质测量部综合办公室物资供应部经营管理部机电运转队人力资源部监测中心通风队保卫科 会审纪要批 准 页本预案经神华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张国桥同志审核批

2、准,于2013年01月28日颁布,2013年02月06日开始实施。 签 字: 2013年 月 日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骆驼山煤矿在编写应急预案前,应结合我矿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矿长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编制工作组: 组 长:张国桥 副组长:崔建昌 张占和 马庭方 陈 新 纪连江 敖介成 成 员:周瑞斌 赵洪运 代玉梅 杜建有 李富强 李文成 常权国 编制人员职责:(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

3、3)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4)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编制任务和制定工作计划: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各专项应急预案的审核成 员:1、李文成:负责水灾、雨季“三防”事故等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制定工作计划。2、杜建有:负责顶板、瓦斯、煤尘、火灾、火工品等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制定工作计划。3、李富强:负责机电运输等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制定工作计划。4、常权国:负责提供各种监测设备、人员定位系统、通讯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的相关资料和制定工作计划。目 录第一部分 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第一章 总 则11.1应急救援的目的和意义11.2编制依据11.3适用

4、范围21.4应急预案体系21.5应急工作原则3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32.1矿井概况32.2矿井系统42.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0第三章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12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23.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14第四章 危险源的预防和预警164.1危险源的监控和预防164.2预警行动204.3信息报告与处置204.4信息报告与通知214.5上级相关部门的信息报告21第五章 应急响应225.1 响应分级225.2 响应程序225.3 应急结束24第六章 信息发布24第七章 后期处置25第八章 保障措施258.1监控系统保障258.2人员定位系统保障268.3通讯与信息保障268.4供水施救系

5、统保障278.5压风自救系统保障278.6应急队伍保障278.7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78.8经费保障288.9本单位及社会应急资源保障28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299.1培训299.2演练29第十章 奖 惩3010.1奖励3010.2处罚30第十一章 附 则3111.1术语和定义3111.2应急预案备案3111.3维护和更新3111.4制定与解释3211.5应急预案实施32第二部分 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2第一章 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321.1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分析32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31.3组织机构及职责341.4预防与预警381.5信息报告程序401.6应急处

6、置41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43第二章 骆驼山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442.1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分析44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42.3组织机构及职责452.4预防与预警492.5信息报告程序512.6应急处置512.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4第三章 骆驼山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553.1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分析55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53.3组织机构及职责553.4预防与预警603.5信息报告程序643.6应急处置653.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7第四章 骆驼山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684.1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分析68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84.3组织机构

7、及职责684.4预防与预警734.5信息报告程序744.6应急处置744.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80第五章 骆驼山煤矿顶板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815.1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分析815.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815.3组织机构及职责815.4预防与预警865.5信息报告程序875.6应急处置885.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90第六章 骆驼山煤矿雨季“三防”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916.1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分析916.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916.3组织机构及职责916.4预防与预警956.5信息报告程序976.6应急处置976.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99第七章 骆驼山煤矿火工品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007.1事故类

8、别和危害程度分析1007.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007.3组织机构及职责1007.4预防与预警1057.5信息报告程序1077.6应急处置1087.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09第八章 骆驼山煤矿瓦斯突出专项应急预案1108.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08.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108.3组织机构及职责1108.4预防与预警1158.5 信息报告程序1168.6应急处置1178.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21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121第一章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211.1事故特征1211.2应急组织与职责1231.3应急处理1231.4注意事项124第二章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262.1事故特征1

9、262.2应急组织与职责1262.3应急处置126第三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303.1事故特征1303.2应急组织与职责1313.3应急处置131第四章 机电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334.1事故特征1334.2应急组织与职责1334.3应急处置1344.4注意事项136第五章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365.1事故特征1365.2应急组织与职责1375.3应急处置1385.4注意事项:140第六章 雨季“三防”事故现场处理方案1416.1事故特征1416.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426.3应急处理1426.4注意事项143第七章 火工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57.1事故特征145

10、7.2应急组织与职责1467.3应急处置1467.4注意事项:148第八章 煤与瓦斯突出现场处置方案1508.1事故特征1508.2突出的基本特征1508.3压出的基本特征1508.4倾出的基本特征1518.5应急组织与职责1518.6应急处置152附件一: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156附件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160附件三:事故汇报程序160附件四:事故处理程序162附件五:培训与演练计划164附件六:水灾事故救灾设备、材料目录166附件七:火灾事故抢险救灾设备、材料目录167附件八:防灭火器材配备表169附件九: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抢险救灾设备、材料目录170附件十:机电运输事故救灾设备、

11、材料目录172附件十一:顶板事故抢险救灾设备、材料目录173附件十二:事故现场处置流程图175附件十三:骆驼山煤矿9煤16煤巷道平面图.167附件十四:骆驼山煤矿避灾路线图.168附件十五: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征求记录表.169附件十六:骆驼山煤矿事故信息接报、处理、上报一览表.170附件十七:骆驼山煤矿应急装备检查和维护记录表.171附件十八:骆驼山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力量分布图.172附件十九:骆驼山煤矿医疗合作协议.173第一部分 骆驼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 则1.1应急救援的目的和意义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积极应对神华乌海能

12、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科学、高效、迅速、准确、有序地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及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结合我矿的实际,特制定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1.2 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5月)1.2.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2.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2.5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24号)1.2.6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1.2.7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年1月)1.2.8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3月)1.2.9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4月)1.2.10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2009年7月)1.2.1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06年11月)1.2.1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5月)1.2.13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年12月)1.2.14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9月)

14、1.2.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1.2.16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46号)1.2.17国家安监总局 煤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1.2.18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煤尘、瓦斯爆炸、火灾、顶板、水灾、机电运输、火工品爆炸事故、雨季三防灾害等事故,可能导致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如发生

15、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时;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要立即按汇报程序汇报,并启动乌海能源公司应急预案。1.4应急预案体系1.4.1本预案为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综合预案。1.4.2根据矿井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和应急抢险需要,编制如下专项预案。1.4.2.1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水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1.4.2.2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1.4.2.3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1.4.2.4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

16、驼山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1.4.2.5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1.4.2.6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火工品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1.4.2.7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1.4.2.8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现场处置措施1.5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1.5.3反应快捷,措施有力。1.5.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1.5.5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1.5.6防止事故扩大优先。1.5.7保护环境优先。1.5.8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2.

17、1矿井概况骆驼山井田位于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北距乌海市海勃湾区14km,南距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约50km,由乌海至公乌素矿区的海拉铁路支线呈南北向纵贯井田中部,丹拉(丹东拉萨)高速公路从本井田中部通过。此外,由海勃湾区至公乌素矿区的公路也由南至北从井田中部通过,均为沥青路面。矿井于2006年5月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2012年初步设计修改概算投资24.07亿元。其井田位于内蒙古西部桌子山煤田背斜西翼之中段。井田南北长约10km,东西宽约45km,面积约38.57km2。矿井保有储量为3.97亿t,设计可采储量1.1亿t。本井田主采煤层自上而下分别为9-2号、10号、16-1

18、号和16-2号四层煤,倾角812,均稳定可采。煤种为强粘结性优质炼焦煤,其中9号煤和10号煤的煤种属1/3焦煤,16号煤的煤种属肥煤和焦煤,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鉴定,16煤瓦斯压力最高达1.1Mp,属于瓦斯突出煤层,骆驼山煤矿属瓦斯突出矿井。矿井工业广场北侧为源通煤焦化公司,东侧为美方煤焦化公司、西侧为海拉铁路支线,南侧为四合木保护区。井田北部毗邻平沟煤矿三盘区,东部有露天剥采活动。2.2矿井系统开拓系统:开拓方式为斜井-立井混合开拓,共布置五个井筒:主斜井、一号副斜井、二号副斜井、一号进风立井、一号回风立井。其中:主斜井及一、二号副斜井布置于工业广场内,一号进风立井布置与11采区南部

19、边界,一号回风立井布置于11采区东部边界;一号副斜井作为人员运输、进风井兼安全出口作用;二号副斜井作为辅助运输、进风井兼安全出口;主斜井作为煤炭运输、进风、行人兼安全出口,一号进风立井作为进风及安全出口;一号回风立井作为回风及安全出口。矿井分单水平开采,水平标高+920m,为开采9#煤服务。煤层及顶底板:骆驼山煤矿所在井田含煤层为石炭系、二叠系,主要可采煤层为9-2、10、16-1、16-2号四层煤,煤层倾角平缓。首采工作面布置在9煤,现将9-2煤层情况叙述如下:9-2号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第一岩段(P1S1)中部,煤层自然厚度0.839.59m,平均4.46m;全区发育且基本全区可采。

20、煤层结构简单复杂,含夹矸05层,一般13层,夹矸性为灰黑色泥岩及炭质泥岩。顶板岩性为泥岩及炭质泥岩、局部为粘土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及砂质粘土岩,局部为炭质泥岩。9#煤层与16#煤层间距33.365.5m,平均间距54.41m。设计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骆驼山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属极复杂型,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做如下: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影响情况首采区9#、16#煤层导水裂缝带波及不到地表。因此一般情况下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对矿井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首采区东南部存在采空区,存在多层(主要是9#煤和16#煤)开采情况,因此大气降水转化为地表水后有可能通过剥采坑及小窑井筒溃入井下,对矿井生产造成一定间接威胁。顶板砂岩

21、水9#煤层充水水源为第、含水带,该砂岩段位于9#煤开采的导水裂隙带影响范围内,厚10.4517.15m,平均14.72m。该两个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1l/sm,富水性较弱。根据骆驼山煤矿东部边界小煤窑及积水采空区探测成果报告,首采区内异常1、异常2推测为9#煤顶板砂岩富水区或新生代底部相对富水区引起的。16#煤层直接充水水源为第IV含水带,该含水层厚11.50 m。富水性较弱。老空水影响2011年6月由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采用地面瞬变电磁法对11、13、15采区东部边界小窑积水情况进行探查,首采区东南部9#、16#煤层各发现采空物探异常区1处。虽然对首采区小煤窑采掘及积水情况进行了探

22、查,但鉴于三维地震和地面瞬变电磁法探查技术现状,同时由于小煤窑私掘滥采,无规律性可循,采掘边界及积水范围很难彻底查清,应继续加强对小煤窑采空区、越界开采情况、积水范围和积水水量的探查验证工作,确保矿井生产安全。底板灰岩水影响9#煤底板奥陶系灰岩水突水系数介于0.013 MPa/m0.024 MPa/m之间,均小于0.06 MPa/m。16#煤底板奥灰水突水系数介于0.027 MPa/m0.07MPa/m之间,大部分区域底板奥灰水突水系数小于0.06 MPa/m,仅在16#煤层底板标高+865m+900m的区域突水系数大于0.06 MPa/m。构造含水根据地面瞬变电磁探测成果报告,11采区主要断

23、层F64、F61局部位置含导水,但从上下地层中异常区的对应位置来看,疑似有局部存在通过断层或其伴生裂隙上下连通的异常区,说明断层会成为不同异常区的直接或间接的含水构造或导水通道。各主要含水异常区分述如下:异常A2主要发育11采区F64和F61断层之间,发育范围较大,异常强度较大,为强异常区,异常区总体来看为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和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分析认为该异常条带疑似为断层或裂隙带含导水引起的。异常A3发育在F64和F61断层之间,据三维地震资料可知此处小构造较发育,异常区发育范围中等,异常强度较弱,为次级异常,分析认为该异常条带疑似为断层或裂隙带含导水引起的,相比9、16煤其异常范围要大,零星发

24、育异常连成条带状。异常A5发育在断层F61附近,分析该异常疑似为采空造成煤层顶板破碎,导通砂岩含水层,也不排除F61断层及其次级构造含导水引起的;而异常A5由于异常的体积效应和影阴作用奥灰顶界还有反映,到了奥灰顶界的下部位置,异常完全消失。另外,井田北部F64断层,落差大、破碎带宽,中央轨道大巷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涌水,涌水量达到200400m3/h。目前该断层涌水量稳定在75.1m3/h。根据骆驼山煤矿奥灰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预测:9#煤层正常涌水量为360.0m3/h,最大涌水量为468.0m3/h。目前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19.32m3/h,正常涌水量为187.17m3/h。综上所述,9#煤

25、层主要水害隐患为设计首采区东部圈定的1处小窑采空积水、底板奥陶系灰岩水和顶板砂岩水。16#煤主要水害隐患为底板奥陶系灰岩水和顶板9#煤采空积水。井下瓦斯和煤尘:本矿井2010年2月测定,当矿井仅0901工作面回采时,CH4相对涌出量7.51m3/t,绝对涌出量22.47m3/min,属低瓦斯矿井。当矿井有101采区及102采区同时生产时,甲烷相对涌出量9.32m3/t,绝对涌出量45.41m 3/min,属高瓦斯瓦斯矿井,矿井按照高瓦斯矿井管理。2012年4月沈阳研究院鉴定,16煤层瓦斯最大压力为1.1Mpa,为突出煤层,骆驼山煤矿为突出矿井。根据2011年7月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鉴定报告,

26、我矿9、16、10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9煤爆炸指数34.25%,16煤爆炸指数26.25%,10煤爆炸指数25.95%。各煤层均具有自燃倾向性,自燃等级为级。消防洒水及防尘、防灭火:我矿已建立地面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容量800m3,并按照要求设置了消防洒水阀门,完善了井上下防尘、防灭火供水系统。地面皮带走廊、井筒、井底车场、主运输巷、辅助运输巷、回风巷、各掘进巷道、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消防管路都铺设到位,供水管路主干管径为159,支管管径为80。防灭火系统设计以黄泥灌浆系统为主,氮气防灭火及阻化剂为辅,同步安装束管监测系统,对易发火地点实施监测预报。井下各地点防尘设施按规定及时进行安设,随采掘进行

27、增加。采取用全尘、呼吸性粉尘的直读式测尘仪,按规定对矿井各地点粉尘进行定期测定。供电系统:在工业广场建有35KV变电站一座,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引自骆驼山110KV变电站,另一路引自海南地区变电站。变电站内有两台SFZ10-M-20000/35/10型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一台使用,一台热备。该变电站负责全矿工业广场、选煤厂及井下所有的负荷用电需要。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配电点、主排水泵房、主通风机房、副斜井绞车房、主斜提升机房及行政办公区均采用双回路供电;井下局部通风机严格执行“三专两闭锁”。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安装DTL140/3*1150型提升胶带机提升原煤使用;副斜井安装JK-3.52.6

28、/30E提升机一台供人员升入井及设备、材料升入井使用;井下0901回采巷道掘进工作面原煤运输使用DSJ-800型胶带机及40T刮板输送机三部运输至煤仓;一号轨道斜巷提升采用JY(B)-40运输绞车,JH-30慢速绞车提升物料。0901运输巷道掘进工作面采用JD-1(原JD-11.4)和JD-2.5(原JD-25)绞车接力提升。排水系统:副斜井井底车场附近设主排水泵房,泵房安装4台MDA-280-65*7型多级离心式水泵,其中一台工作,两台备用,一台检修,沿主斜井安装219排水管两趟;副斜井安装245管路两趟。内外水仓有效容积3031m3,满足矿井基建期间排水要求。掘进工艺:煤巷采用综掘,岩石巷

29、道或半煤岩巷采用炮掘。矿井支护:掘进工作面采用锚网、锚喷、锚索、型钢支架等支护。2013年井巷施工计划:2013年计划掘进工程量为4731.4m,硐室3106m3,其中开拓巷道4360.4m,硐室3106m3,准备巷道371m,回采巷道0m。按煤岩类别分,岩石巷道3594.4m,硐室3106m3;半煤岩巷道0m,煤巷1137m。骆驼山煤矿恢复建设后,根据骆驼山煤矿初步设计修改,安排了以下路径工程的施工,分别为:路径一:二号副斜井明槽施工二号副斜井基岩段施工二号副斜井基岩段施工路径二:+920m水平辅助运输大巷联络巷通道+920m水平大巷联络巷+920m水平二号辅运大巷。路径三:1号主排水泵房通

30、道1号主变电所通道1号主排水泵房1号主变电所1号管子道。路径四:1号水仓。路径五:一号回风立井表土段一号回风立井基岩段2号集中回风上山。监测监控系统:骆驼山煤矿的监测监控设备选用KJ66N安全监控系统。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已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该系统设置了地面中心站2台(一主一备),监控主机及打印终端设在调度室内;井下设置智能监控分站4台,风井设置1台,设置了各种传感器43台。掘进头有:瓦斯传感器。风机设有设备开停传感器。总回风巷设有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运输巷设有烟雾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 。风井设

31、有风速传感器,负压传感器。我矿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安全监测监控值班人员24小时在调度室值班,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置。本系统将随采掘工作面布置及时延伸、完善。人员定位系统:KJ236(A)型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满足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定位分站、基站等相关设备已符合相应的标准。按照合同,厂方定期给予设备升级维护。井下设有基站4台,地面1台;设置读卡器井下21台,地面3台。所有入井人员都配有无线编码卡(400只),矿井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都

32、设置分站,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巷道分支处设置有分站,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地面值班人员可以随时从电脑中查询入井人员的活动信息。KJ117地面奥灰水文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中煤科工集团于2011年10月建立,含1个主站、8个水文监测分站,通过远程通信适配器及GSM网络无线互连而成。正常情况下设定为每小时采集一次水位数据,在进行井下放水试验、疏水降压等特殊情况时可设定为每五分钟采集一次。目前该系统使用正常,满足水文监测需要。供水施救系统:目前,我矿的供水施救系统,水源引自地面日用消防水池,水池容量800m3,水源水质达到生活用水标准;地面日用

33、消防水池的水源引自井下生活用水泵房,该泵房安装D155-67*9卧式多级离心泵两台,采用1595管路供水。入井临时管路为1595无缝管,至各大巷;设计分支到各作业地点的管路正在恢复过程中,采用804PE复合管,每隔100设三通。在供水最远端,供水压力为1.4MPa,水量39m3/h,在建井期间能够满足防尘、洒水和施救系统的要求。通讯联络系统:矿井行政通讯依托当地市话网。调度通讯使用S-200智能数字程控调度总机两台(一主一备),设在调度室内。井下设15部防爆电话,地面10部分机,分别设在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井底车场及各采掘工作面。地面通讯电缆敷设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下井通讯电缆一趟。电缆选

34、用HUVV22-5020.5通讯电缆,沿主井井筒敷设,井下分机选用KTH-108本安型电话机。井下移动通信系统选用杭州北辰天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KT23型煤矿无线通信系统,井下移动通信网是北辰公司专门为特殊行业研制的无线通信系统,是无线市话系统向特殊环境应用的延伸。在网络覆盖区内,用户可以在地面和井下自由通讯,真正做到井下、地面一个样。将S-200智能数字程控调度机与KT23型煤矿无线通信系统共同联网,将小灵通与调度固定电话共同联网互打,实现了方便快捷的功能。该系统在矿井恢复建设后进一步优化。压风自救系统:地面压风机房安装三台SE180A-8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一用一备,双电源供电,供气量为

35、30.2m3/min,压力0.8MPa。入井主压风管路采用159PE复合管和159焊管敷设至各大巷,从大巷至各掘进作业地点的分支管路正在恢复,采用80PE复合管敷设,每隔100米设分支三通。设计中压风管路主干管选用2737无缝钢管,沿一号副斜井至九号联络巷和+920m辅助运输大巷联络通道至+920m水平1号辅助运输大巷各敷设一趟;次干管选用2196无缝钢管,沿1号集中回风上山、11采区带式输送机上山、11采区辅助运输上山各敷设一趟;支管选用1334无缝钢管,沿+920m水平2号辅助运输大巷、2号集中回风上山、炮掘工作面巷道、综掘工作面巷道、110901和110902综采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及

36、采区其它避灾线路各敷设一趟。紧急避险系统:按要求,编制了应急预案;为入井人员配备了ZH40D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现已有主井、副井及风井三个安全出口;紧急避险设施设计在+920m一号辅助运输大巷和+920m带式输送机大巷之间布置了一号井底永久避难硐室、11采区布置了11采区避难硐室,共布置有7个井下移动式救生舱2.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3.1 9#煤层主要水害隐患为井田东部圈定的小窑采空积水、顶板砂岩水和底板奥陶系灰岩水。另外大气降水也应高度重视。骆驼山煤矿11采区东部采空区内存在着积水,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处置不当,有可能导通采空区积水。老空水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虽然对井田东部边界小窑进行

37、了电法探测,但对老空积水范围、积水量等都不清楚,一旦处置不当,会导致老空水溃入,威胁采掘工程和矿井安全。矿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静止水位标高在+1077.67+1120.41m之间。9#煤底板隔水层厚度介于76.22m117.40m之间,由东向西呈增厚趋势。其中首采区隔水层厚度介于88.092.0m之间。底板奥灰水突水系数为0.013 MPa/m0.066 MPa/m,由东向西呈增大趋势,其中首采区突水系数为0.013 MPa/m0.024 MPa/m。正常块段发生奥陶系灰岩突水可能性较小,但不排除受断层、陷落柱等垂向导水构造的作用局部发生奥灰突水的可能。16#煤底板隔水层厚度介于22.4152

38、.35m之间,平均36.58m,由东向西呈增厚趋势,其中首采区隔水层厚度介于29.035.0m之间。16#煤底板奥灰水突水系数为0.027MPa/m0.147MPa/m,由东向西呈增大趋势,其中首采区突水系数大部分小于0.06MPa/m。在突水系数介于0.06 MPa/m0.1 MPa/m之间并受构造影响区域、16#煤层+740m水平以下突水系数大于0.1MPa/m区域,属于带压开采危险区。老空水、奥灰水,大气降水等矿井充水水源遇断层,导水裂隙、封闭不良钻孔等地质异常区可能造成奥灰水突入矿井。因此水灾事故是我矿的重大危险源。水灾可造成矿井停产、资源损失、严重的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建井期间,过地

39、质构造带有可能造成透水事故。需制定相应的措施,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安监局的“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2.3.2矿井9-1#、16#煤层都具有自燃倾向性,9煤自燃发火期为63天,16煤自燃发火期为50天;电器设备、胶带、电缆、使用的汽油、柴油、油脂等有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外因火灾和煤层自燃发火是我矿另一危险源。火灾可造成矿井停产、资源损失,甚至人员中毒、伤亡、设备损坏。 2.3.3我矿属瓦斯突出矿井,根据重庆研究院所做的参数测定,9煤、16煤开采的各煤层煤尘都具有爆炸性,瓦斯、煤尘爆炸是我矿又一危险源。沈阳院鉴定为突出矿井,瓦斯突出、爆炸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2.3.4随着运输机

40、械化程度的提高,运输事故呈上升趋势,运输事故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矿井停产。另外,机电设备设施的保护装置失灵、供电系统不稳定等因素也容易造成事故。机电、运输事故是我矿又一危险源。一旦因供电系统故障或其它原因导致矿井主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井下采掘工作面可能因停风而造成瓦斯积聚、瓦斯超限,甚至可能引发瓦斯、煤尘爆炸等恶性事故。主排水泵停止运转可能造成淹井事故。2.3.5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及支护方式的改良,顶板事故逐年下降,但遇特殊地质构造、掘进影响,造成巷道变形、片帮、冒顶等造成人员伤亡,顶板事故是我矿又一危险源。冒顶事故可造成人员伤亡、损坏设备、工作面停产。2.3.6火工品的运输、储存、管理

41、、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爆炸,将引发灾难性灾害,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严格按爆炸品管理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火工品是我矿又一大危险源,火工品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第三章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骆驼山煤矿成立煤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 指 挥:张国桥(矿 长)副总指挥:崔建昌(总工程师) 成 员:马庭方(分管掘进副矿长) 陈 新(分管安全副矿长) 纪连江(分管机电副矿长) 敖介成(工会主席) 刘国章(副矿长) 刘 畅(副矿长)郭文全(副矿长) 张占和(党委副书记)刘瑞英(工会副主席) 周瑞斌(副总工程师兼安健环部部长)赵洪运(地测副总工程师) 代玉梅(副总经济师兼人

42、力资源部部长) 杜建有(生产技术部部长) 王守国(调度室主任) 李富强(机电动力部部长) 朱红美(综合办公室主任)焦长虹(党工部部长) 代玉梅(经营管理部部长)赵海亮(保卫科科长) 罗 军(业务督办室高级业务主管)赵长海(物资供应部部长) 常权国(监测中心主任) 李文成(地质测量部部长) 李其军(通风队队长) 王银生(机电运转队队长) 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 附件一: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总指挥部下设8个小组: 3.1.1抢险技术组组 长: 崔建昌 成 员: 高阳平 杜建有 李富强 李文成 各部门有关人员3.1.2抢险救援组组 长:马庭方 成 员:任永利 李其军 王银生 事故单位相关抢险队伍3

43、.1.3后勤保障组组 长:郭文全成 员:代玉梅 孟 凯 朱红美 赵长海及各部门有关人员3.1.4设备保障组组 长:纪连江成 员:赵长海 李富强 常权国及各部门有关人员3.1.5安全保卫组组 长:张国桥成 员:保卫科全体人员3.1.6抢险救治组:组 长:刘国章成 员:能源公司救护队 樱花医院 辅助救护队人员3.1.7事故调查组:组 长:陈 新成 员:崔建昌 马庭方 纪连江 周瑞斌 王守国高阳平 杜建有 李富强 李文成及各部门有关人员3.1.8善后处理组: 组 长:张占和成 员:敖介成 刘瑞英 焦长虹 向永勤及各部门有关人员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和接警工作,办公室设在调度室(接警电话:外线04733982974、3982981、内线2000、2001、小灵通2601、2602),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王守国担任。办公室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通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下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所有成员及各个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赶往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值班领导决定设置地点。附件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3.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要求,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