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相关材料.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5990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相关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相关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相关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相关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相关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相关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相关材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前言临盘油区位于济阳坳陷惠民凹陷西部,包括临邑洼陷带、惠民中央隆起带和惠民南斜坡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勘探开发面积3100平方千米。临盘油区内断裂系统异常复杂,受多期构造运动、区域走滑和伸展应力机制的共同作用,断裂活动频繁,断层大量发育。初步统计,临盘油区四级以上的断层有200余条,加上五、六级断层达700余条。在中央隆起带上,每平方千米断层达3条之多,平均单井钻遇断点3个,多则达7个以上。图1-1临邑洼陷沙三段构造图凹陷主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层控制,在断块活动过程中还大量形成了北东向断层,根据断层平面展布和组合特征,可分为帚状断裂系、棋盘格式断裂系、平行断裂系等三种形式。区内断层剖面组合形态也

2、复杂多样,主要有马尾状、羽状、阶梯状、卷心菜状和“y”字形等多种形式。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断裂体系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断裂大小不一,具有明显的级序性,根据断层的规模和对构造、沉积及油气的控制作用,将断层划分为六级。一、二断层主要为控凹(或洼)断层,三、四断层主要为控带或控块断层,五、六级断层则起复杂构造形态和油水关系的作用。临盘油区断裂体系不仅控制了断块的成藏的过程,还控制了断块油藏的复杂程度,油区已探明的储量中,断块油藏储量占94%。在已开发的416个含油断块中,含油面积小于0.2 km2断块217个,大于1.0km2的断块仅46个,平均断块含油面积为0.29 km2。因此在临盘油区对断裂

3、系统的刻画描述不但关系着勘探工作的成败,而且严重影响着开发效果,它始终是地质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二、精细刻画断裂系统的做法临盘采油厂从实际地质情况出发,在长期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刻画断裂系统的做法。其内容主要是以三维地震为载体,以DISCOVERY一体化描述平台为手段,充分利用钻井、测井、生产动态资料,通过精细三维地震解释、成因演化研究、生产动态分析来刻画断裂系统,主要分六个环节(见图2-1)。1、提高三维地震资料品质是前提三维地震资料是刻画断裂系统的载体,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断层、断块描述的精度,尤其是低序级断层的识别精度。临盘油区自1986年部署田家、临邑两片三维地震以来,截止目前共有一次采

4、集处理三维地震资料18片,总面积2780平方千米。这些资料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对地震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采集时间早、精度差、处理效果不理想、“贴邮票”式的三维资料已不再适应勘探开发新形势的需要。图2-1刻画断裂系统的流程图在分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临盘油区千方百计地不断改善地震资料品质。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连片处理、目标处理和高精度二次采集处理,地震资料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断裂系统和低序级断层的刻画精度。(1)惠民大连片处理对临盘地区17块三维进行的惠民大连片目标处理,消除了单个三维的边界效应,对于落实全区断裂系统和构造形态以及区域性沉积研究等非常方

5、便,整体反射轴清晰、统一,四级以上断层断点可靠性高,横向可追踪性较好,能满足大中断块的构造解释需要。(2)目标处理在临盘地区,针对特殊区块、特别目的层系开展了目标处理工作,目前共有目标处理资料9片,目标针对性强,处理品质较好,针对特定地质目标能够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如临南三维目标处理资料,各反射标准层的波组特征突出,连续性好,断点、断面清楚。再如江家店目标处理资料,分辨率明显提高,小断层易于识别。(3)高精度采集处理1999年以来,采用高分辨率施工方式采集了田家三维和盘河三维,经过高分辨率的目标处理,资料的品质获得了新的突破。田家高精度资料在2秒左右预定目的层位频率达到80HZ。从实际处理剖面

6、与老剖面对比来看,高分辨率处理的剖面无论在信噪比、分辨率、地震动力学特征、构造断面成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盘河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出站,沙三段以上地震资料获得了与田家三维类似的改善, “金三角”地区沙四段较老资料有所改善,表现在地震反射较以前丰富,连续性增强,但缺点是断层依旧不清晰,断点不干脆,多解性强。 图2-2田家三维新老剖面对比图2、深化断裂成因演化认识是基础断裂的成因演化从根本上决定了断裂体系的格局,因此描述断裂系统时,首先要对区域构造背景、成因机制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形成断裂活动期次、主次关系、组合样式以及断裂切割继承关系等地质认识,在地质认识的指导下去合理解释组合断层,达到

7、精细解释的目的。举例如下。(1)在断裂系统的成因演化、组合样式认识的指导下进行三维地震解释。如盘河金三角地区位于惠民中央隆起带西段,主要目的层为沙四段红色砂泥岩地层,油源充足,成藏有利,俗称为“金三角”。但该区地震资料较差,长期阻碍了勘探工作的发展,2006年盘河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出站,“金三角”地区的内幕较老资料有所改善,表现在地震反射较以前丰富,连续性增强,但缺点一是无稳定反射标准层,波组不清;二是断点依旧不清晰,多解性强。在对该区进行断层解释时面临很多问题,包括断层的倾向怎样、发育程度如何、同临邑大断裂及北部较清楚的断裂有何关系、是怎样的组合样式等等,这些是在确定解释方案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8、。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浏览整个数据体,从中挑选相对清楚的剖面进行了断层解释。二是以挑选的剖面作为骨干剖面进行了构造演化成因研究。从构造演化看,沙四段沉积期,临邑大断层并未活动,而北部的陵县郑店大断裂强烈活动,不但控制了沙四段巨厚的砂泥岩沉积(厚度达3000米),形成北断南超的箕状洼陷,而且受其牵引,形成了盘河背斜构造,在盘河构造发育了花状断裂体系。沙三晚期东营期,陵县郑店断层活动减弱,而临邑大断层开始发育并强烈活动,早期形成的沙四段花状构造被临邑大断层切割。从构造演化,可以获得两个认识,一是主要目的层沙四段构造呈现为花状断裂体系,盘河金三角位于花状断裂体系的南翼,以发育大量的

9、北掉断层为主;二是临邑大断层只不过后期将花状断裂体系进行了切割,同花状断裂的形成并无成因上的联系。图2-3盘河地区断裂演化示意图 图2-4金三角地区断裂解释示意图以上认识基本确定了总体解释方案,即在“金三角”内部、临邑大断层断面下,发育了一系列北掉断层。在三维地震解释中,正是带着这种认识,克服地震资料断层不清晰的困难,反复琢磨,仔细推敲,最终完成断裂系统图和构造图。从断裂系统看,该区主要发育五条北东东走向的反向断层,每一条反向断层形成一个反向屋脊带,钻井证实,每一反向屋脊带均形成一个油气聚集带,多口滚动井钻遇百余米的油层,该区块基本探明储量700万吨,2008年上报探明储量433万吨。(2)通

10、过理顺断层主次关系合理解释组合断裂系统。以夏口断裂带田口地区为例,该区主要发育两组走向的断裂,一组为近东西向,发育密集,数量较多;另一组为北西向,数量少。在地震剖面上,近东西向断层,特征明显,容易解释,而北西向断层因东西向断层的密集发育,不仅难以识别,更难卡准断点位置。这样在多次地震解释中,均以解释东西向断层为主,而对北东向断层仅作局部处理。其结果是北西断层在构造图上表现为断断续续,断层组合凌乱,主次不分。在这种情况下,对断层主次关系进行了分析,重新组合了断裂系统。从区域分析看,夏口断层为二级断层;北西向断层为三级断裂,在该区东部的双丰地区发育有双丰断层,本区的北西向断层应连为一条,它在断层级

11、别、发育特征上与双丰断层一致,三级断层对沉积具有明显的控制;近东西向断层为四级断层,它们均搭接在北西向断层,四级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不明显。这样本区的断块分布规律也较明确了,即多条东西向与一条北西断层相交,形成了多个墙角型断块。根据这种认识,又发现了夏53-斜51、夏53-斜53等高产富集块。图2-5田口地区新旧断裂系统对比图3、扎实的地层、断层对比是关键如前所述,中央隆起带每口井钻遇断点3个,多的达7个以上,即使有些井未钻遇断层,钻井分层也对井间断层的研究至关重要,另外用1:200的测井资料研究断层比地震资料描述断层的精度要高,所以把层位对比清、把断点对比准是刻画断裂系统基础而关键的环节。

12、在临盘油区勘探开发过程中,主要进行三个级别的地层对比,即层段、砂层组和小层对比,无论哪个级别的地层对比都遵循着等时性的原则。根据临邑湖盆水体反复振荡多旋回式充填的地层发育特征,较为科学和实用的地层对比方法是在标准层、标志层的控制下进行逐级旋回对比,但具体应用起来,又因不同沉积类型、不同沉积规律各异。如对河流相沉积来说,在每一期河流发育末期,往往伴随着洪水泛滥,在洪水泛滥期形成的静水泥岩,受垂向加积作用控制,不但平面分布稳定,而且代表着沉积等时面,可作为地层对比标志,利用这种对比标志,并结合河流相沉积韵律特征,可以较准确地对比地层。对三角洲沉积来说,以水进期形成的湖相泥岩、页岩为标志,进行多级旋

13、回对比,可以较准确地对比地层。有时地层对比难度比较大,如盘40区块沙四段地层,其对比难度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地层纵向无明显变化特征,1000余米地层全为红色砂泥岩地层;二是砂岩极为发育(砂地比达70%),标志层很少;三是断层多,很多钻井剖面不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进行沉积相分析,其沉积类型以较大型的辫状河冲积扇为主,砂体一般具有旋回性,这种旋回性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旋回法是主要采用的对比方法,但由于缺少标志层控制,在对比时采用旋回组合特征进行控制,保证落实可靠。通过反复揣摩、精细对比,划分了砂组、小层,并落实了断点、断距,在十余口井中,6口井在目的层段钻遇断层 ,其中一口井钻遇三个

14、断层。该对比方案经20多口产能井证实是比较准确的。 图2-6盘40-80断块地层、断点对比图在实际地层对比工作中,小于十米的断层与地层正常相变常常难以区分, 在这种情况下应与沉积相研究紧密结合,具体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如小断层出现在标准层和标志中间,可用“数韵律”或“厚度突变法“对比断层,这种情况可落实大于3米的断层。 如小断层出现在砂体中间,可进行多井对比,做出砂体沉积相图,砂体正常尖灭或减薄往往具有规律性,断层造成的缺失,往往仅在单井发生,具有突然性。另外,根据勘探开发工作的需要,目前钻的定向井比较多,有些井靠近断面太近,有时也会出现钻井从断层上升盘钻至下降盘,造成地层出现重复的情况,这在

15、刻画断层时一定要对比清楚。如Q104-x201井,该井造斜后,斜度不断增大(井斜角达到51),由于离断面太近,从断层的上升盘钻到下降盘,沙四上段二、三、四砂组地层出现重复。还有更复杂的情况,如Q104-斜205井,该井两次穿过同一条断层,第一次由于钻井增斜穿过断层,使沙三段地层重复130米,第二次由于降斜穿过断层,使沙四段地层发生缺失。总之,无论情况如何复杂,地层对比一定要扎实,既要落实断点、断距,又要分清层位,这是刻画断裂系统关键。图2-7钻井两次穿过断面地层重复和缺失的情况示意图4、精细三维地震解释是核心临盘采油厂目前应用的是Discovery油藏描述一体化地震解释软件,在地震解释前要做好

16、两项基础工作。第一,建立完备、准确的Discovery数据平台为了能够精、细、准地刻画断裂系统,在基础资料建设方面,我们始终强调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完备性、系统性,在Discovery系统下主要形成五项基础数据库。地震数据:一个工区如有多套地震数据体,全部加载上去,以在解释时进行优选或者相互印证参考。钻井工程数据:包括井位坐标、井斜测量数据等。地质分层数据:包括准确的地层分层数据、断层数据等。测井数据:包括原始测井数据、解释数据、油层数据等。油水井生产数据:包括射孔井段、生产动态情况等。第二,进行准确的时深转换时深转换是精细地震解释的基础,时深转换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断裂描述的精度。临盘和其他油区

17、一样,主要采用合成记录和VSP两种方法进行时深转换。合成记录标定选井至关重要,主要采用井筒和测井条件较好的井标定,通常情况下稳定的地层产生稳定的反射,火成岩产生强反射,在标定时要利用测井曲线和反射层的明显标志进行对比,如临98井各反射标准层和断点对应较好,商541井火成岩和反射标准层卡住后,其它层段的对应关系也较好,只要选准井后,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对应率非常大。单井合成地震记录推广到区块上需要进行多井速度拟合,速度拟合通常可检查单井合成记录的准确性,在同一构造带或区块上,多井速度拟合一般较好。图2-8合成记录标定示意图VSP标定也是时深转换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全区VSP资料较少,为了检验时深

18、转换的准确性,可用合成记录与VSP资料进行对比,一般情况下,两种方法获得的速度基本是重合的。在进行地震解释时要做细五项工作。(1)保证钻井分层、钻井断点与地震解释的统一性 在Discovery油藏描述一体化平台上,可以将所有井的分层、断点投到地震剖面上,使地震解释与实钻资料达到统一。对于骨干地震剖面要进行多井标定,落实层位和断点;对于钻井较密,范围较小的工区,可以用拟合速度将所有井的分层、断点投到地震剖面上,准确落实井上断层和井间断层;对于钻井和地震资料不一致的情况,要想法弄清原因,落实断层,如P2-9井,地层对比断点与地震资料不一致,陀螺测斜后,发现原井斜有问题,利用新井斜资料较准确地落实了

19、断层位置。(2)对断裂系统要进行整体解释 整体解释主要包括多层位统一解释、断层层位统一解释和多方位反复解释。多层位统一解释有利于弄清断层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特点以及断层之间的伴生或切割关系 。断层层位统一解释就是对区内断层编号,纵横测线闭合,做到了浅、中、深层位断点准确、断层交接关系合理,更准确反映真实断裂系统。多方位反复解释有利于从空间各方位观察断层,确保解释准确合理。 图2-9断层层位统一解释示意图(3)要注重五、六级小断层的识别和解释 四级断层在地震剖面中可以断开标准反射层,或者标准反射层有明显错动,而五、六级断层落差小(一般小于20米),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仅仅表现为标准反射层稍微扭曲或者

20、仅在非标准反射层中有所错动,此种错动与岩性变化引起的反射层同相轴变化常相混淆。在有井钻遇断点的情况下要以钻井资料为基础,在无井钻遇或井较稀情况下,要结合地震相、沉积相综合判断,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标志反射层(T2、 T3、T6、 T7等)一般为稳定泥页岩或灰质层的反射,标准反射层一般是稳定泥页岩的反射,它的错动、扭动、产状变化多是小断层造成的。对于稳定地层的非标准反射层多个相位错动、扭动、产状变化往往是小断层造成的。对于不稳定地层(如河流相地层)的非标准反射层小断层的识别难度较大,只能解释为可疑断层,要经过后期钻井、生产动态资料验证。(4)应用相干体和倾角方位角技术刻画断裂系统相干体技术的实质

21、是计算相邻道地震波形的相似系数,相干值较低的点与地质不连续性(如断层和特殊岩性体边界)密切相关。此种方法可为地震波形空间变化提供准确的成图显示,断层与断裂系统可直接在空间成像或平面成图,而不必在所选垂直剖面上进行主观繁琐的断层解释再对其进行平面组合成图。这种方法的优点一是减少了解释员的主观判断干预和经验因素影响,解释结果更客观、合理;二是对断层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对小断层的识别尤为有效。倾角方位角技术是利用地震道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反射同相轴解释层位处倾角的变化来识别小断层。通过几个方向上的振幅累加判断断层方向,并利用倾角扫描估计倾角的变化。对于构造复杂地区,这种方法有时比相干体更直观。图2-10大

22、芦家地区东一段底面相干图和倾角方位角图(5)断裂系统解释完毕后,要对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断裂系统进行叠合,检查断裂解释组合的合理性,并进一步了解断层继承性。另外通过立体显示了解不同走向的断层展布以及断层的搭接关系。5、动静结合、分析验证是保证断裂系统刻画是否准确,最终要通过生产动态资料进行验证,判断断层的动态方法主要利用油水关系是否一致、注采是否对应、示踪剂示踪结果、压力分布不均衡、地化指标差异、干扰试井成果等资料进行分析,并同静态资料紧密结合,反复验证,落实断裂系统。利用注采对应矛盾判断断层:如临41-斜111断块的北部的水井临41-11、临41-斜114注水,南部的油井临41-斜111、临41

23、-斜113都不见效,重新认识断块中部存在小断层,把整个断块分割为南北两个断块,南块由于一直弹性开发,剩余油富集。通过示踪剂追踪判断断层:针对特殊井进行示踪剂等监测,可以进一步判断低序级断层存在及连通情况。如临17-19井为临41-11单元一口注水井,在临17-19井中注放射性示踪剂,不足三个月,与其有断层相隔的油井临41-斜44、临41-斜436明显见到示踪剂。通过精细地层对比、切地震剖面等手段,删除东部一条小断层。利用地化指标差异判断断层:如夏53-3块水井夏53-斜6与油井夏53-54、夏53-斜51属同一断块且对应层位注水,井距250-300m,水井已累注水4万方,对应油井始终未见效,动

24、液面始终在1700-1800m。夏53-3井与夏53-斜6井分属不同断块,该井因供液差于2003年2月关井,关井前日油0.8t,含水40,动液面1740m。 2005年利用地化指纹对4口井的连通性进行分析,夏53-X6与夏53-54、夏53-斜51指纹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不同块。而53-斜6与53-3井指纹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两井之间的断层可能不存在。根据这个认识对断裂系统进行了修改,并于2005年10月,对夏53-3井扶长关恢复生产,初期日油5.6t,含水81,动液面865米,能量状况较关井前明显变好,证明夏53-斜6井与夏53-3井之间油层连通,注水受效。6、研究断层面的性质,提高断层控藏机理

25、认识是深化在描述断层时,广大地质人员除了要精细刻画断裂系统的几何特征外,还非常关心断层的性质,也就是断层面的开启性、封闭性以及它们对油气的输导和封堵作用。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很多,下面我们从临盘的实际地质情况出发,简单讨论一下在临盘油区,断层在油气运移、聚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断面垂向的输导能力取决于在油气大量生成、运移时期,断层活动的强弱。也就是说,在油气大量生成、运移时期,断层活动强,则断面垂向输导能力强,断层活动弱,则垂向输导能力弱,如果已停止活动,则垂向上基本封闭油气。临邑洼陷的油气运移发生在东营期,至馆陶、明化镇期达到顶峰,此时,大芦家地区的临邑大断层强烈活动,将油气从三千多米的沙三

26、段运移至东营、馆陶组成藏,垂向运移距离达一、二千米;而南部相对应的临南、兴隆寺钱官屯地区,大部分断层在沙一段、东营组结束,夏口断层在馆陶、明化镇期活动也变得较弱,因此该区油气垂向运移距离极小,主要以侧向运移为主,在夏口断层下降盘油气主要聚集在沙三中沙三上底部,上升盘则聚集在相对应的沙四段之中。(2)断层面附近存在着擦变带,擦变带的储层变得致密、物性变差,这可能是断层侧向封堵油气的主要原因。 对于断层是如何遮挡油气的, 90年代初较流行的是岩性配置理论,即“砂砂见面不堵,砂泥见面封堵”,所以当时对断层两侧的岩性对接关系做了大量工作。后来发现即使“砂砂见面”, 很多断层也能很好封堵油气时,在90年

27、代中期,引进了国内外较为流行的“泥岩涂抹”理论,这种理论用泥岩沾污因子(SSF)来定量地描述断层的封堵性:泥岩沾污因子是指断层沿一个横截面内的位移倾斜断距(L)与断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泥页岩厚度(H)之比:SSF=L/H ,SSF值越小,断层封堵性越好。然而,“泥岩涂抹”理论对临盘油区很多断层封堵性解释起来非常牵强,以近年来发现的盘河金三角沙四段油藏为例,该区沙四段以砂岩为主,砂地比达70%以上,单层厚度一般5-10米,最厚达30米,在盘40-斜83块,连续390米井段内绝大部分砂岩均受断层遮挡成藏,该区泥岩隔层不但薄,而且不纯,很难理解泥岩均匀地涂抹到断面上使断层遮挡油气,用泥岩沾污因子评价断层

28、的封堵性很差,“泥岩涂抹”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受到了很大挑战。图2-11盘40-斜83断块沙四段油藏剖面图对于断层面的封堵性,近年来我们从临盘地区实钻地质资料出发做了一些探索,早期发现大断层存在擦变带,如临邑断层(落差700-1000米),其断面附近出现一个厚度3-22米的岩性变化带,在电测曲线上表现为电阻率升高,岩石变得致密。对于三级及以下断层,擦变带可能极窄,钻井不轻易发现,但有些井如果离断面很近,有机会给我们提供了断面附近的地层信息,如多年前钻探的Q104-斜205井,该井先是从断层上升盘钻至下降盘,后又从下降盘返至上升盘,两次穿过断面,离断面显然很近。从电测曲线上看,该井沙三段重复地层

29、砂岩自然电位几乎没有幅度,声波变小,电阻率变高,毫无疑问,断层面附近的储层物性发生了变化,这可能是在区域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断层两盘发生运动过程中(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断面附近的岩石受到拖擦、磨研,地层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或受到变质作用,岩石变得致密、坚硬,该带称之为断面附近的擦变带。由于擦变带孔隙变小,要使油气通过需要的排驱压力比正常储层大,在正常储层与岩石变化带之间存在一个阻碍油气通过的作用力,可以表示如下: P阻=2cos (1/rc-1/rt)(为油水界面表面张力,为润湿角,rc为擦变带的喉道半径、rt为正常储层的喉道半径)。正是这个阻力使断层能够封堵住一定油柱高度的油藏,但当油柱达到一定

30、高度时,油柱的净浮力就会超过这个阻力,多余的油气就会穿过断层运移到另一侧,断层侧向输导油气。从以上推测看,对于一条不再活动的断层来说,无论砂岩见面与否,无论泥岩涂抹条件好坏与否,均有一定的封堵能力。三、应用成果1、在滚动勘探中的应用及成果针对临盘油区断层发育、断块破碎、断块油藏纷繁复杂的实际地质情况,自九五末期,临盘采油厂开始了以刻画断裂系统为中心的滚动勘探 “数块块”工作, “十五”以来,滚动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勘探难度不断加大,这种严峻形势也给刻画断裂系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做精、做细工作,发展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刻画断裂系统水平,临盘油区滚动勘探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化。(1)由标准层数块块

31、到非标准数块非标准层位于两套标准层之间,上下标准层的断裂系统不能完全反映其断裂系统,因此对于非标准层描述断层发现一批断块。(2)由复杂断块到特复杂断块特复杂断块即为中央隆起带沙四段,通过精细刻画准断裂体系,并用大斜度井钻探断块高点,多口井获百余米油层,实现了盘河金三角沙四段的突破。(3)逐步开始寻找隐蔽小断层控制的油藏 对于小断层的控藏问题,在临盘油区以前有较流行的认识,即二、三级断层控制着油气聚集,四级断层控制着油气富集,五、六级断层仅起到干扰油水关系的作用,对四级断层的控藏作用比较明确,但对五、六级断层,特别是对断距小于15米的小断层的控藏作用较为模糊,在勘探找油中不太重视。从近年来的勘探

32、实践看,十余米的低序级断层,不但能封堵住较大面积的薄层油藏,而且能封堵住厚油藏。较典型的例子是夏509断块,沙四段东部断层仅15米,封堵的油藏面积2.0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230万吨;沙三下两个小断层断距仅10左右,封堵的油藏厚度达50米左右。1993年开始应用江家店三维,但直到2003年才发现夏509断块,原因一方面是此类断层在地震上一般不轻易发现,较为隐蔽,另一方面是对地震上难以识别的小断层的控藏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可以设想,在临盘油区还有很多较为隐蔽的小断层所控制的油藏,从隐蔽油藏的概念看,应该把它纳入隐蔽油藏这一大类之中,寻找隐蔽断层油藏是临盘油区下步勘探的一个重要方向。2001-

33、2008年滚动勘探新增储量及新建产能表年度滚动储量新区产能(万吨)(万吨)2001104217.6200242512.5200333210.9200447810.320052829.2200640010.2200740813.1200843310.9平均47511.8通过以上三个转化,“十五”以来的八年间,临盘油区平均每年滚动勘探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75万吨,平均每年新建产能11.8万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在开发调整中的应用及效果(1)在整体注采调整中的应用“十五”以来,共对34个单元、1.36亿吨储量进行了整体调整,占“十五”老区动用储量的64。主要是在落实断裂系统和构造的基础上进行井网完

34、善及层系细分,共29个单元,地质储量1.21亿吨,占调整单元储量的89%。从调整效果看,共投产油井203口,初期单井平均日油能力8.1吨,投转注128口,增加及恢复注水储量2659万吨,增加产能59.4万吨,采收率提高5.1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621万吨。如大芦家沙二下北块地质储量523万吨。自1973年8月以来,由于构造复杂,落实程度低,开发效果差,到2007年底,油井18口,单井日油3.5吨,综合含水34.3%,采出程度仅为9.7%。通过刻画断裂系统,四、五、六级断层发生较大变化:新增13条小断层,修改15条断层,删除5条小断层,构造更加复杂。2008年进行整体调整,投产油井16口,投转

35、注9口,调整后单元日油能力171.2吨/天,新增产能3.6万吨。与调整前对比,油井开井数增加14口,单元日液能力增加141.5吨/天,日油能力增加121.2吨/天,综合含水下降13.4%,采油速度提高0.7%;水井开井数增加8口,日注能力增加272方/天。2001-2008年主要通过复杂断块描述进行的整体调整单元效果表油藏类型调整类型单元数储量(万吨)投产油井(口)投注水井(口)转注(口)新井初期能力(吨)增加及恢复注水储量(万吨)新增产能(万吨)增加可采储量(万吨)中高渗井网完善1774611003927826157929.6291层系细分41390291632242037.489小计218

36、85112955301050178237380低渗井网完善加密6215755161345274318.2191细分及加密21090191131471344.250小计8324774271659987722.4241合计291209820382461649265959.4621(2)在零散调整挖潜中的应用临盘油区复杂断块油藏零散调整潜力较大, 2005年以来,通过精细刻画断裂系统,对60余个小断块部署零散井101口(油井76口,水井25口),占同期总井数35.2%,增加可采储量150万吨。(3)通过精细描述断层,加强了复杂小断块油藏的注水工作“十五”以来全厂投转注水井404口,平均每年51口,是

37、“九五”期间每年的2.3倍。水驱储量比例由2000年的61.2增加到目前的72.3,注采对应率由56.8增加到68.2。通过加强注水工作,老区自然递减明显降低,由“九五”期间的19-20.8降低到“十五”以来的12.6-15.3,临盘采油厂实现了连续9年稳产。六、认识与体会1、断裂系统描述是一项系统工程断裂系统描述表面看是一项具体的、专一的工作,实际上从地震解释、地层对比、成因分析、动态验证、控藏机理等各个工作环节看,它涉及到地球物理、地层沉积、构造地质、石油地质、油藏工程等多门学科,是一项高度综合的技术工作。临盘地质人员在工作中一直注意综合研究,强调“五要”,即地层对比要准、地震解释要精、成

38、因分析要透、控藏研究要深、动态验证要实。2、描述断裂系统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刻画断裂系统的方法各有侧重点。在老区资料丰富,目标主要是精准刻画断裂系统的几何形态,研究方法较为综合全面;在新区生产动态资料较少,目标主要是勘探发现、落实储量、新建产能,地质理论研究和静态方法用的较多。复杂断块的勘探开发潜力寓于复杂的断裂体系之中,无论何种类型、处于什么阶段都应充分占有地质资料,尽一切方法把断裂系统刻画得准确、精细,促进勘探开发水平的提高。3、深化地质理论认识、完善发展刻画断裂系统技术是实现断块油藏勘探开发发展的保障目前对临盘油区断裂活动的动力机制有了初步认识,但不够深入;初步提出了断层擦变带的观点,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对断层在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中的作用了解的还不够全面;低序级断层的描述技术还不够成熟;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结束语临盘油区从实际地质情况出发,对刻画断裂系统总结了一些做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与其他先进单位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刻苦钻研、深化研究,为临盘复杂断块油田的勘探开发做出新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