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设备校验方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5995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有设备校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有设备校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有设备校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有设备校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有设备校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有设备校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有设备校验方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有设备校验方法一、钢卷尺自校方法1.概述钢卷尺是测量长度的量具,常用的钢卷尺有摇卷盒式卷尺、自卷式卷、制动式卷尺三种。钢卷尺的标称长度:对于10m以下的钢卷尺取0.5的整数倍,对于10m以上的钢卷尺取5的整数倍。2.检定条件和检定工具2.1 检定条件:检定钢卷尺时室温应为(201),且检定前被检尺在规定温度下恒温时间不得少于4h。2.2 检定工具:标准钢卷尺或标准钢板直尺(量程1000mm)。3. 技术要求3.1 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3.1.1 要求 1 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2 将尺带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

2、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3 尺带表面应有防腐层,且要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4 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个别线纹允许有不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5 钢卷尺各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且不易产生拉伸变形。6 钢卷尺的尺带或尺盒上,应标明全长、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mc标志出厂编号和生产年月。数字和文字必须清晰、工整。尺盒(或框架)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锈迹及残缺现象。3.1.2 检定方法: 试验和目力观察。3.2 线纹宽度

3、检定方法 目力观察,发现有疑问时,可用分度值为0 . 01mm的读数显微镜进行检定口3.3 示值误差3.3.1 要求 1 零值误差 任意两线纹间的允许误差二,在检定的标准条件下钢卷尺按不同准确度等级由下列公式求出:士(0.3+0.2L)mm 式中,L 是以米为单位的长度,当长度不是米的整数倍时,取最接近的较大的整“米”数。 对拉环或尺钩型普通钢卷尺(即零点在拉环或尺钩的端面上),由该卷尺的一个端面至任一线纹间隔长度的允许误差 的绝对值可增加0.2mm。 注:测深钢卷尺的 是指500 线纹后任意两线纹间的允许误差。3.3.2 零值误差的检定方法: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平铺在钢卷尺检定台

4、上,加上规定的拉力后,与经检定合格的工级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使表示零位位置的尺钩(或拉环)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准,在100 处读出误差值。3.3.3 任意段钢卷尺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 在钢卷尺检定台上用经检定合格的标准钢卷尺与被检尺进行比较测量(钢卷尺检定台面与被检尺的摩擦力应4N )。 首先用压紧装置将标准钢卷尺和被检钢卷尺紧固在检定台上,分别在标准尺及被检尺的另一端按规定加上拉力。调整检定台上的调零机构,使被检尺的零值线纹与标准尺的零值线纹对齐(测深钢卷尺是用500 处线纹与标准钢卷尺零值线纹对齐),按每米逐段连续读取各段和全长误差。全长不足3m 的钢卷尺,受检段应不少于3 段。任意两线

5、纹间的示值误差是在逐米进行检定的同时在全长范围内任选2-3 段进行评定,其示值误差不得超过相应段允许误差的要求。当被检尺全长大于检定台面长度时,可用分段法进行检定,其全长误差为各段误差的代数和。4.检定结果的处理4.1 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钢卷尺,在尺盒上粘贴合格标记,并注明有效日期。4.2 经检定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钢卷尺应予报废。5.检定周期根据使用情况,一般为1年。出现损坏或示值失效时,随时检定。6.相关记录检定完毕后,由计量员负责填写自检记录表并存档备查。二、混凝土及砂浆试模自校方法本方法适用于使用中的混凝土及砂浆试模的校验。1总则:混凝土试模系用于按GB/T50081-2002进行混

6、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按GBJ82-85进行砼长期性及耐久性试验制作试件用模具;砂浆试模系用于按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作试件用模具,校验周期为一年。2 技术要求2.1试模应采用铸铁或铸钢制成,当选用其它不吸水材料时,应经过专门试验,符合JG3019-94混凝土试模中对于不吸水性能及刚度的有关要求,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方可采用。2.2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任何砂眼或伤痕等疵症。2.3试模外表面及紧固件均应涂刷防锈漆,油漆表面应光滑均匀。试模组装后,内表面应作防锈处理。2.4试模内表面(工作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划伤。2.5试模尺寸要求2.5.1

7、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应大于lmm试模每边尺寸误差不大于100 x 100 x 1001000.2mm150 x 150 x 1501500.3mm100 x 100 x 3001000.2mm3000.6mm150 x 1501500.3mmh1500.3mm70.7 x 70.7 x 70.770.70.14mm2.5.2试模组装后其相邻侧面和各侧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2.5.3试模各内表面平面度的误差,每l00mm不应大于0.04mm,定位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应大于0.06mm。2.5.4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

8、2mm,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mm。3校验用标准器具3.1标准钢直尺 量程300mm 分度值lmm3.2角度规 量程180 分度值0.13.3游标卡尺(及深度尺) 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3.4塞尺 量程0.5mm 分度值0.02mm4校验方法4.1感官检查应符合第2.1-2.4条要求其中试模内表面粗糙度,应采用表面粗糙度仪或工艺样板进行检查。4.2试模两相对侧板内表面的距离,应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其高度应在每个边长上取三个点,用深度尺对称测量。棱柱体试模,在长度方向应相对增加2-4个高度测点,实测尺寸误差应符合2.5.1条有关要求。4.3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面的角度。实测值应

9、符合2.5.2条规定,也可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对角线,两对角线测量值相差不超过lmm。4.4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平面度,其值应符合第2.5.3条有关规定。4.5将试模组装后,并按上述进行了各项校验后,用塞尺进行各连接面之闻缝隙的校验测量,实测值应符合2.5.4条规定。5校验结果评定5.1混凝土试模、砂浆试模必须符合技术要求,方可准于使用中。试 模 校 验 记 录 表使用部门: 设备保管人:生产厂家: 设备档案号:序号外观每边尺寸误差各相邻面直角误差内表面平面度误差各相邻面缝隙误差使用计量器具结 论校验人: 复核人: 校验日期:三、坍落度筒及捣棒本方法适用于使用中的坍落度筒及捣棒的校验

10、。1总则坍落度筒及捣棒系用手按GB/T50080-2002检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试验中坍落度法的专用设备。它的制造,应符合GBJ80-85中的要求。2技术要求2.1坍落度筒。2.1.1外观质量:内外表面平整光滑,无凹凸部位。2.1.2筒的内部尺寸:底部直径2002mm顶部直径1002mm高度3002mm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2.1.3底面与顶面互相平行。2.2捣棒2.2.1捣棒直径为160.2mm,长度6005mm。2.2.2端部应呈圆形。3校验用标准器具3.1分度值为0.5mm的钢直尺,量程大于300mm。3.2钢卷尺、分度值为lmm,量程2000mm。3.3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

11、2mm,量程300mm。4校验方法4.1外观检验4.1.1用感官来检验坍落度筒内外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部位。捣棒外表面是否光洁.端头是否圆形。4.2技术参数的检验4.2.1按图l所示,分别用游标卡尺测量顶部与底部圆的三个直径D1、D2、D3及d1、d2、d3。4.2.2按图l所示,钢直尺放在4.2.1条所测D1、D2、D3的位置上,用钢卷尺测量筒的高度hl、h2、h3、h4、h5、h6。4.2.3在筒壁上任意取3个点,用游标卡尺测其筒壁厚度。4.2.4用钢卷尺测量捣棒长度L。4.2.5在捣棒上均匀地取3个点,用游标卡尺测量其直径d。5校验结果评定5.1坍落度筒及捣棒,必须全部符合技术要求

12、,方可准予使用。5.2 校验周期为一年。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记录表使用部门: 设备保管人: 生产厂家: 设备档案号:项 目技 术 要 求校 验 数 据校 验 结 果外观质量筒外表面平整光滑、无凹凸部位、捣棒外表明光洁、端头圆形技术参数筒底内径D2002筒顶内径d1002筒高h 3002筒壁厚度&1.5捣棒长度L6005捣棒直径d160.2使用计量器具结 论校验人: 复核人: 校验日期:四、环刀检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直径为64mm、70mm环刀的检验。1、总则环刀是用来测定粘土密度的仪器。2、技术要求2.1 环刀应洗净、擦干,内外壁不得存有污物或泥土。2.2环刀直径D:640.4mm,700.4mm; 高度h:200.4mm,520.4mm。3、检验用标准器具 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4、检验方法4.1、用目测检查环刀的外观。4.2、用游标卡尺在环刀平面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环刀直径,取其平均值。4.3、用游标卡尺在环刀侧面取均匀的四处测量环刀高度,取其平均值。5、检验结果评定5.1、环刀外观应符合技术要求第2.1条规定。5.2、环刀直径和高度应符合技术要求第2.2条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