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6278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0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接收回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告第1218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735-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18、3.2.13、4.1.7、4.6.1、6.0.5、6.0.7、6.0.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前 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函200988号文件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本行业的一些单位共同参与编写的。是经调

2、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电炉法工艺、炉外法工艺、辅助设施和安全与环保共六部分。其内容是依照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分别作出规定。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由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海淀大街8号,邮编100080,E-mail: yuxin),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 编 单 位: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 编 单

3、位: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中钢集团吉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李玉亭 郭飞宇 李艳芬 李静 郁昕 赵琪琳 丛佩森 王刚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111目 次1总 则(1)2术 语(2)3电炉法工艺及设备(3)3.1一般规定(3)3.2工 艺(8)3.3设 备(13)3.4原 料(15)3.5车间布置及厂房(18)3.6炉渣处理及利用(21)4炉外法工艺及设备(22)4.1一般规定(22)4.2工 艺(22)4.3设 备(23)4.4原 料(25)4.5工艺布置及厂房(26)4.6炉渣处理及利用(26)5辅助设施(27)5.1供 水(27)5.2供电及自动化仪

4、表(28)5.3建 筑(29)6安全与环保(30)本规范用词说明(32)附:条文说明(32)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1)2Terms(2)3Process and equipment of pyrometallurgy(3)3.1General requirement(3)3.2Process(8)3.3Equipment(13)3.4Raw material(15)3.5Workshop layout(18)3.6Slag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21)4Process and equipment of hydrometallurg

5、y(22)4.1General requirement(22)4.2Process(22)4.3Equipment(23)4.4Raw material(25)4.5Workshop layout(26)4.6Slag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26)5Auxiliary(27)5.1Water supply(27)5.2Power supply and instrument(28)5.3Civil work(29)6Safet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3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30)

6、Additional explanation(32)1 总 则1.0.1 为能在铁合金工艺及配套设备设计中更好的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确保铁合金工程建设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等而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电炉法和炉外法铁合金项目。旧有企业的改、扩建工程也应执行本规范。1.0.3 本规范主要用于指导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生产单位均应遵守。1.0.4 在铁合金工程设计中,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2 术 语2.0.1 电极压放 electrode slipping冶炼过程中,需要每隔一定时间或根据炉况将电极

7、向下压放一定的长度,以维持电极工作端长度。2.0.2 电极倒拔 electrode hoist当将电极通过抱闸整体向上提起时,称为电极倒拔。2.0.3 转化率 oxidation rate氧化焙烧过程中,元素由低价转化成高价的百分比。 3 电炉法工艺及设备3.1 一般规定3.1.1 新建和改扩建铁合金项目必须符合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3.1.2 铁合金还原电炉应向大型化、封闭型和计算机控制方向发展。3.1.3 车间各工序选用的设备及辅助生产设施与公用系统应配套完善,工艺过程流畅。3.1.4 新设计冶炼车间应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改善劳动条件。3.1.5 选择机械设备时,应综合

8、考虑,除实用,还应方便操作。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自动化水平高的设备。3.1.6 必须设置的辅助设施应统一考虑配备。 3.1.7 上下抱闸安装后其中心线与电极中心线的同轴度公差值在抱闸总高度范围内不得大于2mm。上抱闸处于任何位置时,上下抱闸的平行度公差值不得大于1。3.1.8 电极压放的上下抱闸,应联锁。3.1.9 电极升降、压放和把持器油缸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并应将同类油缸空载动作压力相近的油缸组成一组,安装在同一根电极上。其垂直公差值不得大于0.50mm/m。3.1.10 两节电极壳互相连接时,筋片上下必须对齐,其垂直度公差值应不大于2。采用连续焊接,外表面焊缝焊后磨平。3

9、.1.11 电炉短网应达到下列要求:1 必须具备足够的断面尺寸及载流能力,并有短时过载能力;2 变压器二次出线端应跳相;3 对地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4 应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5 短网吊挂及穿墙器应采用隔磁材料并绝缘。3.1.12 应减少短网电阻及自身的感抗,三相阻抗不平衡度应小于5%3.1.13 安装烟罩或炉盖时,其中心应与电炉中心重合,其同轴度公差值不得大于5mm。3.1.14 烟罩或炉盖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绝缘检查,其他单体部件要求逐件检查,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50M,整体部件总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15 M,三相电极对地绝缘用电焊机检测时不能有明显起弧。 3.1.15 压缩空气系统安装完必须

10、进行试压。试验压力为正常工作时的使用压力的1.25倍,持续30分钟不得有渗漏。3.1.16 冷却水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软管长度应能满足电极最大行程的要求; 2 管路安装完毕,应进行清洗; 3 管路安装完毕,应进行水压试验。3.1.17 冷却水系统应能满足电炉各冷却部位的冷却要求。供水压力应保持在0.3MPa0.4MPa,进水总管应设有温度、压力测量装置。回水各支管可设温度流量检测。3.1.18 冷却水管管径,应依据被冷却部件的要求确定。每根回水管在回水槽处都应设置标记。 3.1.19 每根冷却供水管上,都应设置压缩空气管。3.1.20 短网、铜瓦、水冷套、压力环和进入烟罩内的料管需用软化

11、水冷却,炉盖骨架和盖板可用工业水冷却。 3.1.21 变压器的冷却,宜设置一个独立的冷却系统。3.1.22 冷却水循环率必须达到95。3.1.23 水淬渣浊环水循环率应达到90。3.1.24 炉底工字钢应符合下列规定:1 铺设炉底工字钢排架时,应与预埋在混凝土基础上的工字梁相互垂直,也可按车间的主导风向将工字梁与基础沟的交叉角在4590范围内调整;2 工字钢在安装前必须矫直,其凹凸不平度及挠度,每米不得超过2mm,在其全长内挠度值应不大于长度的2,扭曲变形的材料不得使用;3 相邻的两根排架梁的高低差应小于1.50mm。3.1.25 车间各跨间的总体布置应依照如下要求:1 车间各工序应布置紧凑,

12、并考虑消防与安全。原料间、烟气净化系统应靠近冶炼间。2 煤气回收系统及煤气柜应设置在远离明火的地方。3 冲水渣设施宜设置在浇注间一侧或在浇注间端头。3.1.26 矿热炉应依据冶炼品种和炉渣碱度要求,选择不同的炉衬。矿热炉宜采用碳质或镁质炉衬,精炼电炉宜采用镁质炉衬。3.1.27 电炉烟气必须进行收集净化。净化后的烟气含尘量必须符合国家的排放要求。3.1.28 烟气余热应得到利用。3.1.29 电炉产生的烟尘,宜采用袋式除尘器。3.1.30 块状物料的下料管内径应不小于350mm,倾斜角度应不小于50。3.1.31 浇铸间必须采用铸造起重机。3.1.32 大中型铁合金矿热电炉铁水宜采用浇铸机浇注

13、。3.1.33 烧穿母线之间的连接应采取焊接,表面不得有污垢及金属氧化物。3.1.34 对放置时间超过一年的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拆洗、上油。对已锈蚀的管道和焊接件应除锈、刷漆。3.1.35 液压系统1 液压系统管路须进行二次安装,一次安装完毕后拆下,用20%硫酸溶液清洗,用10%的苏打水中和,再用温水清洗、烘干,管路内不得存有杂物; 2 安装高压软管时,应能满足电极最大行程的要求,不得有扭曲; 3 排气阀应安装在管路系统的最上方; 4 液压系统安装完毕应进行试压。试验压力为正常操作压力的1.31.5倍,持续15分钟20分钟不得有渗漏。 5 液压系统的涂漆要求按Q/ZB7773和GB7231200

14、3规定; 6 液压系统安装要求依据是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BJ20785)。3.1.36 应保持液压油的清洁,每月应更换一次。油温控制在200C700C。3.1.37 原料和成品应按表3.1.37-1和表3.1.37-2要求进行分析检验:表3.1.37-1 原料分析检验内容名称分析检验项目分析次数备注硅石全分析:SiO2、CaO、Al2O3、FeO、MgO、P首次使用及发现问题时进行每批一次上料硅石:SiO2每天一次取平均样铬矿全分析:Cr2O3、FeO、Al2O3、CaO、MgO、SiO2、P、S首次使用及发现问题时进行每批一次上料铬矿:Cr2O3、H2O每班一次取平均样锰矿

15、全分析:Mn、SiO2、FeO、Al2O3、CaO、MgO、P、S首次使用及发现问题等需要时每批一次上料锰矿:Mn、H2O每班一次取平均样焦炭(包括木炭、电极糊、原煤等)全分析:固定碳、挥发分、灰分、SiO2、Al2O3、CaO、MgO、FeO、P、S、水分每月一次每批一次上料焦炭:H2O、固定碳每班一次取平均样石灰全分析:有效CaO、SiO2、MgO、P每10天一次每一产地上料石灰:CaO、P每天一次续表3.1.37-1钢屑全分析:Fe、C、Mn、P、S、Cu每月一次粒化铬铁全分析:Cr、Fe、Si、C、P、S每月一次表 3.1.37-2 成品分析检验内容产品名称铁合金产品炉渣分析检验项目次

16、数分析检验项目次数硅铁出炉分析:Si、Al、Ca每炉一次全分析:SiO2、Al2O3、CaO、MgO、FeO、SiC、P、S每10天一次全分析:Si、Mn、Cr、C、Al、Fe、Ca、P、S每月一次高碳锰铁出炉分析: Mn、C、Si、S、P每炉一次全分析:Mn、C、Si、Fe、P、S每月一次全分析:Mn、SiO2、CaO、MgO、Al2O3、P、FeO每天一次锰硅合金出炉分析: Mn、Si、C、P、S每炉一次全分析:Mn、Si、C、P 、Fe、S每月一次全分析:Mn、SiO2、CaO、MgO、Al2O3、P、FeO、每天一次中低碳锰铁出炉分析:Mn、C、Si、S、P每炉一次全分析:Mn、C、S

17、i、P 、Fe、S每月一次全分析:Mn、SiO2、CaO、MgO、Al2O3、P、FeO、每天一次续表3.1.37-2高碳铬铁出炉分析:Cr、C、Si、P、S每炉一次全分析:Cr、C、Si、P、S 、Fe每月一次Cr2O3、SiO2、CaO、MgO、Al2O3、FeO、S、P、每天一次硅铬合金出炉分析:Cr、C、Si、P、S每炉一次全分析:Si、Cr、C、P、S 、Fe每月一次Cr2O3、FeO、Al2O3、CaO、MgO、每天一次中低碳铬铁及微碳铬铁出炉分析:Cr、C、Si、P、S每炉一次全分析:Cr2O3、SiO2、CaO、MgO、Al2O3、FeO、P每天一次一全分析:Cr、C、Si、S

18、 、P、Fe每月一次钨铁WO3每炉一次全分析:W、Mn、Cu、S、P、C、Fe、Si、 As、Sn、Pb、Sb、Bi每天一次全分析:WO3、FeO、CaO、MgO、Al2O3、SiO2、S、P每天一次3.2 工 艺3.2.1 车间组成:1 矿热电炉车间生产系统包括原料间(包括配料系统)、冶炼间(包括变压器间及仪表间)、浇铸间、精整破碎间和炉渣处理系统等。电炉由电极系统、烟罩(炉盖)、炉壳、液压系统、冷却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及加料等系统组成。 2 精炼电炉车间生产系统包括原料间、冶炼间(包括变压器间及仪表间)、浇铸间和精整破碎间等。 3 真空电阻炉车间生产系统包括变压器间、控制间、电阻炉间(含真

19、空系统)、原料加工间等。3.2.2 矿热电炉日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 Q=PK1K2cosT/W (3.2.2)式中: Q电炉生产能力(t/d); P变压器容量(kVA); K1变压器功率利用系数,取0.951.00; K2电网电压波动系数,取0.951.00;cos功率因数,补偿后取0.850.93;T电炉日生产时间,取24h;W产品单位电耗(kWh/t)。注:式中K1和K2,容量25000KVA以上的电炉按0.95考虑,年工作日330d335d。3.2.3 矿热电炉变压器容量按下式计算: (3.2.3)式中:需要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A);Q年需要产量(t/a); K1变压器功率利用系数,取

20、0.951.00; K2电网电压波动系数,取0.951.00;cos功率因数,补偿后取0.850.93;W产品单位电耗(kWh/t)。T电炉年工作天数,取330d335d。3.2.4 电炉变压器应采用有载调压。3.2.5 矿热电炉年工作日不得少于330天,精炼电炉不得小于300天。3.2.6 配料、电极控制和除尘系统应采用PLC控制。3.2.7 采用计算机配料时,应将不同的原料分层铺设在皮带机上,重量误差应控制在1%之内,对前后批料误差要进行补偿。3.2.8 矿热电炉低压侧短网应采用水冷铜管和水冷电缆的结构形式。3.2.9 电极和铜瓦之间的压强应控制在0.04MPa0.06 MPa。3.2.1

21、0 冶炼不同产品时的电极截面电流密度应按如下要求确定:半封闭电炉冶炼硅铁时为5.50A/cm26.00A/cm2;冶炼硅钙合金时为7.00A/cm28.00A/cm2;半封闭或封闭电炉冶炼高碳锰铁或锰硅合金时为5.80A/cm26.20A/cm2;冶炼高碳铬铁及硅铬合金时为6.00A/cm26.50A/cm2。3.2.11 导电铜管的电流密度应按3Amm2考虑。3.2.12 电极压放应采取程序控制并采取勤压少压的原则,每次压放量不得大于25mm, 电极压放时间及压放量应有记录。停炉后再启动,如果电极功率没有恢复到满负荷时,不得压放。 3.2.13 需要倒拔电极时,必须先松开铜瓦,不得带电操作。

22、3.2.14 封闭电炉炉盖上必须设置温度、压力测量计、防爆孔,烟道上设置氢气测量仪及报警装置。各操作平台应设置一氧化碳检测仪及报警装置。3.2.15 封闭电炉的炉内压力应控制在20Pa,炉气中氢含量应低于2.3.2.16 封闭电炉炉气中含氧量应控制在0.200.30。当含氧量接近1%时,应停炉检查密封。 3.2.17 炉底应设置不少于三个温度测量点, 测量范围00C9000C。3.2.18 生产中低碳锰铁、电炉金属锰和中低微碳铬铁时,必须采用热装热兑工艺。3.2.19 真空电阻炉所用真空泵机组,宜选用两级真空泵。3.2.20 向真空电阻炉电极输电,宜采用水冷式输电管及输电夹头。3.2.21 选

23、用炉体旋转式矿热电炉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变频电机,可绕垂直轴线360o旋转或1200往复; 2 宜采用齿轮传动加销齿传动的大减数比传动方式; 3 旋转驱动装置宜设置在0.00米以下。3.2.22 生产镍铁应采用热装,原料宜采用回转窑预处理工艺。烧结温度宜控制在500750。3.2.23 冶炼镍铁应采用高碱度渣、微亏碳工艺。3.2.24 必须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矿热炉生产主要产品电耗应不高于表3.2.24要求。消耗指标表3.2.24 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指标产品名称冶炼电耗kWh/t硅石kg/t碳素还原剂kg/t钢屑/铁磷kg/t锰矿kg/t富锰渣kg/t白云石kg/t石灰kg/t铬矿k

24、g/t粒化碳素铬铁kg/t备注75硅铁850019001000230/330-碳素锰铁2600-500-3000-500-矿石含Mn不小于38%碳素铬铁3200100450-1900-Cr2O3不小于46%锰硅合金4200300550-2000800 Mn不小于36%100-要求矿石含Mn不小于34%硅铬合金480095043060-10-560-纯净硅铁1100020001000306铁磷-硅钙合金110002000焦炭1100木炭170-1000-Ca28,Si60中低碳锰铁580(热装)-1600锰硅合金1050-1000-Mn不小于36%续表3.2.24电炉金属锰1750-高硅锰硅65

25、01800-2000180萤石-富锰渣含Mn不小于45%中低碳铬铁1800-14001500硅铬合金620-高硅锰硅6000700焦炭450木炭550-1700含Mn45%-60-133.2.25 冶炼不同产品时其元素回收率不得低于表3.2.26指标:表3.2.25 不同产品元素回收率产品名称元素回收率%备注75硅铁Si92工业硅Si85电炉锰铁Mn78硅锰合金Mn82高碳铬铁Cr92硅铬合金Cr94中低碳锰铁Mn80电炉金属锰Mn83中低碳铬铁Cr80硅钙合金Si65,Ca35Ca28Si60高炉锰铁Mn823.3 设 备3.3.1 矿热电炉应向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1 新建铁合金

26、企业应根据产品品种和规模选择合理的电炉容量和成熟的炉型。目前国内较成熟的大、中型电炉有25000kVA、30000kVA和48000kVA。精炼电炉有3500kVA、5000kVA和6300kVA。2 矿热电炉车间的主要设备选型应包括:电炉容量及炉型、变压器供电方式、电极系统、电控方式、原料及配料上料设备、炉顶加料设备、出铁设备、浇铸设备等。3 精炼电炉车间主要设备选型应包括:变压器、电炉系统、加料设备、出铁设备和浇铸设备等。 4 真空电阻炉车间主要设备选型应包括:变压器、控制监测系统、炉体、电极把持器及输电系统、真空系统(含油质、反应气体净化和气体排放)、水冷系统、托盘、运料车等。3.3.2

27、 封闭炉炉盖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其电极直径的1.10倍1.20倍。 3.3.3 半封闭电炉烟罩高度及炉门开启尺寸应能满足如下要求:1 应能储存烟气顺时高峰量。2 出现电极断裂时,能拉出电极;3 需要时,应符合操作加料捣炉机的要求。3.3.4 大型电炉铜瓦宜采用锻造并使用含99.5%的特种铜,其厚度不应小于70mm。3.3.5 组合把持器的接触元件和压放单元应具有互换性。3.3.6 铜瓦内表面应成组加工,确保与电极有良好的接触面。3.3.7 矿热电炉电极升降速度应控制在0.50m/min,精炼电炉控制在0.40m/min1.50m/min。 3.3.8 电极的压放量应能在0mm100mm范围内任意

28、调整。3.3.9 电极升降位置检测装置应由电极位置指示及二次显示仪表组成。3.3.10 电炉烟罩、炉盖的水冷骨架和水冷盖板制造完毕后需进行水压试验和水通路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延续30分钟不得有泄漏,每条水通路应通畅。3.3.11 炉盖、烟罩水冷骨架靠近电极处及电极周围的水冷盖板应采用防磁不锈钢材料制造。水冷盖板下面应采用喷涂或预制耐火混凝土材料隔热,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3.3.12 烟罩对地、上下把持筒之间必须有良好绝缘。3.3.13 烟罩、炉盖与把持器、料管之间要有良好密封。3.3.14 炉壳侧壁焊接完毕应使炉壳保持圆柱形,其轴向偏差不得大于25mm,炉片之间的拼接焊缝的错边量

29、不得大于4mm。焊接后需进行密封性检验。3.3.15 导电铜管与铜瓦的连接宜采用压合式锥形插口结构形式, 铜管壁厚应不小于10mm。3.3.16 导电管宜分两段制造,一段与水冷电缆相连,另一段与铜瓦相连。两段间应采用焊接,连接处的间隙应用307银铜焊条焊接填缝。 3.3.17 电炉液压系统安装完毕需进行试压,试验压力为12MPa16 MPa,持续15min20min,不得有渗漏。 3.3.18 电炉液压系统宜采用水乙二醇非燃介质。3.3.19 出现停电事故时,蓄能器应能将电极提升一定高度。3.4 原 料3.4.1 原料必须符合如下冶炼要求:1 入炉品位应符合冶炼不同品种的要求,不得混入泥土和污

30、物;2 化学成分应稳定;3 水分含量应小于8;4 还原剂电阻系数高; 5 硅石要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入炉后不得出现爆裂;6 入炉块矿和粉矿要有稳定的配比。 3.4.2 铁质材料需符合如下要求:1 钢屑应为碳素材质,清洁,含铁量大于95,不得混入有色金属、生铁屑或油污,入炉长度应小于100mm; 2 铁鳞(氧化铁皮)要求含全铁不小于65,粒度宜为3mm5mm;3 铁矿球团含全铁应大于65,含硫应小于0.01%。粒度应为8mm30mm。3.4.3 进入原料储存库的原料应是合格品,不宜在原料库内再进行加工。 3.4.4 封闭炉冶炼锰、铬合金时,应采用块矿。小于5mm的应小于10%;冶炼精制铬铁时,铬矿

31、中不得夹杂炭质材料和硅石等杂物。3.4.5 应选用活性石灰,其成分应符合冶金石灰YB/T0422004的规定。3.4.6 矿石及熔剂应符合表3.4.6要求。16表3.4.6 矿石及熔剂的主要技术条件种类化学成分%粒度(mm)SiO2CaOCaCO3MnMn/FeCr2O3Cr2O3/FeOFe2O3Al2O3P/MnSP2O5不小于不大于硅石980.200.050.301.000.022080,小于20的不大于5锰矿35590.0021080富锰渣354430.021060铬矿4531060石灰石950.12080石灰850.10.022060白云石MgCO34055601.200.85206

32、0173.4.7 碳质还原剂应符合表3.4.7要求。表3.4.7 碳质还原剂的主要技术条件种类化学成分/%常温电阻率/(m)粒度/mm固定碳挥发分灰分硫冶金焦82842150.602000525,小于 5的不大于5%蓝炭或气煤焦8024100.602500520石油焦90955100.150.50520烟煤602030580.40820木炭7515202320100注:碳质还原剂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水分波动小、电阻率高、气孔率高、反应性能好,并有一定的强度。3.4.8 各种原材料的储存时间应符合表3.4.8的要求。表3.4.8 原材料的储存天数原料供应地储存天数(天)本省内

33、15外省30进口90180石灰3(可依据各地湿度调整)注:不同地区及不同原料来原可进行调整。3.4.9 电极糊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4.9要求。表 3.4.9 电极糊的理化指标种类内容密闭糊标准电极糊化工电极糊1号2号1号2号3号灰分 不大于4.006.007.009.0011.0011.00挥发份12.0015.5012.0015.509.5013.5011.5015.5011.5015.5011.0015.50抗压强度(MPa) 不小于18.0017.0022.0021.0020.0018.00电阻率(m) 不小于657580859090体积密度(g/cm3) 不小于1.381.381.3

34、81.381.381.38延伸率520520530154015405253.5 车间布置及厂房3.5.1 矿热电炉车间主厂房宜采用多跨横向相连的布置形式,并依次由电炉间(包括变压器间)、浇铸间和精整成品间组成。3.5.2 精炼电炉车间的电炉大多用来生产中、低碳锰铁,中、低碳铬铁及金属锰等产品。主要由原料、电炉、浇铸及成品精整工序组成。依据电炉的容量及场地的实际情况,可单跨布置,也可多跨布置。3.5.3 矿热电炉间,包含生产过程中的上料、布料、下料、电极操作系统及电极糊的提升装置,直至出铁。3.5.4 矿热电炉间可设计成四层大平台,即炉口操作平台、变压器平台、电极升降平台和炉顶布料平台。每层平台

35、根据需要还可设置小平台。其厂房跨度、炉间距及各层平台的标高,依据电炉的容量确定。3.5.5 车间的工艺布置,应做到工艺顺行,物料走向互不交叉,各工序作业互不干扰。3.5.6 设计变压器间时,除应考虑变压器安装和检修方便,还应考虑接地及泄油管道及事故油坑。3.5.7 有吊车的跨间两侧应设置贯通的安全走台,两端墙应设置检修平台。检修平台宽1.50m,荷载4.0KN/m2,安全走台宽1.00m,荷载2.0KN/m2。冶炼和浇铸间屋面应设置天窗。3.5.8 各跨间门洞尺寸应满足车间内大型设备的进出。3.5.9 有吊车的跨间,厂房屋架上应设置吊车检修设施。3.5.10 电炉车间主厂房屋面应能承受风、雨、

36、雪、灰等动静荷载,并应有好的清灰条件。3.5.11 矿热电炉车间依据容量和炉型的不同,其厂房的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表3.5.11的要求。表 3.5.11 电炉车间各跨间参数 电炉容量kVA内容1250016500250003000050000备注原料间跨度(m)182121272730抓斗起重机吨位(t)101010轨面标高(m)101112电炉间跨度(m)212424272730电炉中心距(m)2424303036电炉中心距变压器(m)6778910电炉中心至变压器二次端子炉口操作平台标高(m)4.505.505.506.50710变压器平台标高(m) 57.510.512.01314电极升降

37、平台标高(m)141715181823炉顶布料平台标高(m)192220232329吊电极糊起重机轨面标高(m)252826292935起重机(电葫芦)吨位(t)555浇铸间跨度(m)151818242427轨面标高(m)101111141316精整成品间跨度(m)182124起重机轨面标高(m)101011起重机吨位(t)16/1016/1016/103.5.12 电炉中心距端墙不得小于炉壳直径的2倍。3.5.13 冲渣池应距离厂房不得小于6米。3.6 炉渣处理及利用3.6.1 炉渣应充分得到利用。不同的炉渣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渣中含有残留金属较多的,冷却后应返回利用, 残留金属较少的可直

38、接水淬处理,处理后的炉渣应回收渣中金属。3.6.2 除尘回收的粉尘要返回利用。3.6.3 炉渣可用于修路,水淬渣可用做水泥添加剂。 334 炉外法工艺及设备4.1 一般规定4.1.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腐蚀性蒸汽、水和浸出渣严禁排入车间内。设备及厂房柱、梁、平台等要求防腐处理,地面必须做防渗处理。4.1.2 严禁跑、冒、滴、漏发生,漏出的液体必须回收利用,不得排放。各工序洗涤水必须循环使用。4.1.3 车间内的管道应进行二次安装。第一次预安装后拆下用20硫酸溶液清洗,再用10的苏打水清洗,最后用温水清洗,干燥后进行二次安装。4.1.4 冶炼金属铬混料时,严防有火花产生,炉料混合好后应立即进行冶炼

39、。4.1.5 铝粉生产车间是易燃易爆场所,设计雾化室时必须考虑卸压面积。4.2 工 艺4.2.1 回转窑的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kg/h (4.2.1)式中: G回转窑的生产能力(kg/h); 物料在窑内的移动速度 (m/h); 物料的堆比重(kg/m3); 物料在窑中的充满系数,取 0.050.12; D窑的直径(m)。4.2.2 铬矿氧化焙烧时,物料温度应控制在11001150,其惰性附加物应选用白云石。4.2.3 铬酸钠的浸出温度应大于900C。 4.2.4 生成氢氧化铬时,铬酸钠溶液浓度应控制在250g/L350g/L,不应低于200g/L。4.2.5 生成氢氧化铬的反应温度应控制在950C以上。4.2.6 洗涤氢氧化铬时,应采用逆流洗涤,最终洗涤液中含硫代硫酸钠应小于1g/L。4.2.7 禁止采用反射炉分解氢氧化铬或煅烧三氧化二铬。4.2.8 冶炼金属铬时,单位炉料的反应热应控制在3150kJ/kg。4.2.9 铬浸出残渣内含可溶性六价铬不得大于0.80%。4.2.10 用回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