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一、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国家和社会的经济问题的学说,导 论,金融11-6、7、8;经济11-1班的班长或班委找臧继红老师联系社会认知实习事项。臧老师电话:13292813729,(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为什么把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呢?,物质资料生产的构成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1)生产力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2)生产关系,广义,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2、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 (2)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构成要素,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第一章 商 品,二、商品的价值 价值的概念: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三、商品的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的概念 表
3、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两种不同的商品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只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生产物,具有价值,四、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性(不可分割):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可能有价值; 矛盾性(不可兼得):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一、具体劳动 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为了特定目的进行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威廉配弟,二、抽象劳动: 概
4、念: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对立统一 1、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表现在: 具体劳动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永恒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非永恒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则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是千差万别的,各不相同;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四、劳动二重性的理论,1、劳动二重性理论的主要内容(1)具体劳动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
5、然之间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均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2、劳动二重性理论的意义,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
6、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2、劳动的复杂程度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3、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第五节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本的矛盾?,1、这一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存在的各种内在矛盾的基础和根源; 2、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3、这一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卖不出去破产 ;反之可能发财致富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
7、的价值形式 3、一般的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第一节 价值形式,一、货币是如何形成的?,第二章 货 币,二、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形式。,1只羊=2把石斧,三、金或银为什么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首先,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其次,是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损坏;质地均匀、易于分割等方面的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为什么这样说?,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货币的本质 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
8、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二、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最基本的职能,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表现价值,正确表现价值,价格与价值背离,量的背离,质的背离,(一)价值尺度,1、货币能执行价值尺度的原因货币本身也有价值,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例关系,与货币自身价值成反比例关系,3、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货币价值的关系,1、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2、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3、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买卖在时空上的脱节,(二)流通手段
9、,(三)贮藏手段,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 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永远不会溢出它的流通渠道。 马克思,(四)支付手段,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的出现,既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危机的可能性债务链条的断裂),1、支付手段,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和租金等方面的职能。 (赊),以下各题货币分别执行的是什么职能?,A、一件衣服标价100元,(价值尺度),B、小王用5元钱买一支钢笔,(流通手段),C、老李家藏有祖传的两块金砖,(贮藏手段),D、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世界货币),E、企业财务
10、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支付手段),三、货币流通规律,1、概念: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2、公式:,PQ G = V,关系:1、G与PQ 成正比 2、G与V成反比,3、货币流通规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依据,一、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第三章 价值规律,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1)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它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2)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
11、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2)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弊端:不利于新技术的传播,弊端:形成垄断、两级分化,三、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弊端: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一、普通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1、两种货币的流通形式不同,2、两种货币的运动内容不同,3、两种货币运动的目的不同,4、两种货币在运动中的作用不同,5、两种货币流通的限界不同,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
12、、资本总公式: GWG,它反映了各种资本最一般的运动形式,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GWG,所谓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是资本的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3、资本总公式矛盾解决的条件:,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三、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1、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第一、人身自由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第二、一无所有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从而丧失了生活资料的来源,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内容:,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第三、劳动者的必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3
1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特点: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正是由于该特点,决定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或根本条件”。,一、工人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二、剩余价值概念,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了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1、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1)不变资本 (c) 这部分资本转移的价值以它们原有的价值量为限,不会发生数量上的变化,所以,称为不变资本。,三、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与资本的本质,(2)可变资本
14、 (v),可变资本 (v):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殖。,(3)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及其意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意义: 第一、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第二、为科学地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2、资本的本质,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四、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如果用m代表剩余价值率,则
15、 m=m/v=?,五、剩余价值规律,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三、超额剩余价值,1、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
16、社会价值的差额。其获得是靠个别生产率高于社会一般生产率实现的。,2、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提高生产率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其社会结果,一、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工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2、为什么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1)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就无法计算。(2)劳动在出卖之前,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3)把劳动看成商品,不是违背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二、工资的基本形式,1、工资的基本形式: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2、劳动价格=劳动
17、力日价值/工作日的小时数,3、工作日普遍缩短是否意味着工人所受剥削程度减轻?,一、再生产的形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2)扩大再生产,就是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1)简单再生产,就是生产规模保持不变的再生产,或者说,就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第一节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第五章 资本积累,二、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三、再生产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结论(怎样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1)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而不是相反。(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由工人创造的(3)工人
18、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概念 指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四、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一、资本积累 1、什么是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M,消费基金资本家个人生活消费,积累基金追加资本,购买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2、资本积累的原因:,追求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致富欲),来自竞争的压力(恐惧感),3、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来占有工人更多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源泉,源泉,二、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剩余价值的数量
19、(1)剩余价值率的水平;(正比例关系) (2)预付资本额大小(正比例关系) (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 (正比例关系),1、在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资本家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2、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比例不变情况下:,(4)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正比例关系),三、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1、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这种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是靠资本所有者的剩余价值资本化,象“滚雪球”一样滚起来的。,2、资本集中:是指把许多已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一个较大的资本。 如果我们
20、把资本积聚说成是“滚雪球”的话,那么,资本集中就可以说成是“堆雪人”。,资本集中的方式,兼并竞争,联合信用,贷款,股份公司,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区别: (1)能否增大社会资本总量,(2)速度上的差异:,(3)反映的关系不同,联系:互相促进。,一、资本有机构成概念,第三节 资本 积累的一般规律,“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通常用CV表示。,二、相对过剩人口,1、相对过剩人口 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其的需求而产生的所谓多余的人口。,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第一,流动的过剩人口。 第二,潜在的过剩人口。 第三,停滞的过剩人口。 此外,
21、相对过剩人口最低层,是属于赤贫需要救济的人们。,3、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相对过剩人口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发挥着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为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生产发展随时提供可以雇佣的劳动力。 (2)它也起着加强资本对在业工人的剥削。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在业工人造成压力,使他们工资处于较低水平,并使他们过度劳动。 (3)有利于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调整产业结构,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第六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一、产业资本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1、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
22、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公式:G WPW G,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生产资本的循环:PWGGW P 商品资本的循环:WGGW P W 三种循环形式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特征。,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三、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1、全部资本按比例分为三部分,同时分别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即空间上并存于三种职能形式上。 2、每部分资本都相继进入每一个循环阶段,执行相应的职能形式。在时间上依次继起。 3、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并存性决定继起性,而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一、资本的周转及周转速度,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1、资本周转的涵义:资本反复不断
23、的循环所形成的周期性运动,叫做资本的周转。,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停工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 发挥作用的时间,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直接因素: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周转时间,生产时间,劳动时间,非劳动时间,流通时间,购买时间,销售时间,固定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快,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间接因素: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三、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划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的比较,划分的目的不同,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研究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划分的依据不同,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资本的价值周转
24、方式,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C):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固定资本:劳动资料,可变资本(V):劳动力,流动资本:劳动力、劳动对象,四、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折旧,有形磨损,固定资本的磨损,使用造成的磨损,自然力作用造成的磨损,无形磨损(精神损耗)技术进步引起,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所造成的磨损。 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不变,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预付资本总额,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五、预付总资本的周转,六、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对预付总资本的影响,对固定资本的
25、影响,减少无形磨损,加速固定资本的更新换代,对流动资本的影响,可节省预付的流动资本,2、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3、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一、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 的联系与区别,区别,数量规模不同,是否包括个人消费(最主要区别),社会(总)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第七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及其周期性,第一节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总和。 它是由一个国家的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既包括生产资料,也包括消费资料。,1、研究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的出发点社
26、会总产品,2、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所谓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和物质上如何补偿。只有被消耗掉的资本从价值上和物质上得到补偿,再生产才能进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价值补偿(卖),实物补偿(买),一、图示,4000c+1000v+1000m=6000 (生产资料)2000c+ 500v+ 500m =3000(消费资料),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内部交换: 4000c(生产资料)本部类企业之间的交换 内部的交换: 500v+ 500m(生活资料),通过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 之间 交换:1000v+1000m 2000c 两大部类间交换,二、实现过程,基本实现条件,(v+m)=c,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三、实现条件,第一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1000v+1000m=2000c, (c+v+m)= (v+m) +(v+m),派生实现条件,(c+v+m)= c+c,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表明: 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商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商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