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深化改革)白河县行政审批创新“五办”集成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6630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验交流&深化改革)白河县行政审批创新“五办”集成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验交流&深化改革)白河县行政审批创新“五办”集成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验交流&深化改革)白河县行政审批创新“五办”集成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验交流&深化改革)白河县行政审批创新“五办”集成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验交流&深化改革)白河县行政审批创新“五办”集成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验交流&深化改革)白河县行政审批创新“五办”集成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交流&深化改革)白河县行政审批创新“五办”集成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验交流文章深化改革文章白河县行政审批创新“五办”集成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近年来,白河县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推行往返不便上门办、窗口事项延时办、特定时限预约办、疑难事项兜底办、联动协作异地力、“五办”集成服务模式,以更高效快捷、更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提升便利化水平,以优化营商环境的确定性来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力助推了全县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县政务服务满意度达99.9%,位居全市第一;2022年一季度经济增速达12%,位居全市第一方阵。一、精准化对接需求,实行“五办”集成。切实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以来,

2、为高龄老人股权转让、卫生院CT室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展上门服务185件次,由代办员上门提供全程代办服务,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进一步提升。二是窗口事项延时办。在政务服务大厅响亮提出“不让一人白跑、不让一事搁置的要求,对已到下班时间但企业和群众尚未办理完结的相关事项,主动提供延时服务,保证应办尽办事项当天一件不落办理完结。2021年以来,累计延时办理业务740件次,单件次延时办理工作最长达76分钟。三是特定时限预约办。服务对象因特殊、紧急事项需要快办、急办的,由工作人员与其事先预约商定办理时间,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落到实处。2021年以来,开展“5.2(F七夕结婚登记、临时身份证办理

3、、招商企业注册、不动产登记等工作,累计提供预约办理235件次。四是疑难事项兜底协作异地办。打破事项办理属地管理界限,建立全程网办、跨域通办等机制,使企业和群众在异地完成相关业务办理。与湖北省哪西县等县区签订了“跨省通办”协议,梳理公布户籍转移、企业注册、就业失业登记等117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综合受理专区,建立专业团队,通过代收代办代勘、业务信息推送、远程业务会商等方式,让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深化“跨省通办”解决“急难愁盼”创新做法荣获全市审批服务改革“十大案例”最佳案例奖。二、精细化运转流程,实行闭环管理。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五办”服务事项纳入

4、常态化管理,变“分外”之事为“分内”之责。建立管理台账,采取挂号登记、分类办理、办结销号的方式,形成受理、转办、催办、评价、销号运行闭环,确保每一个事项有人管、有人办、有结果。一是受理登记。设立专门受理窗口,公布受理服务电话,办事群众通过现场对接、电话联系、网上预约等方式提出办理申请,工作人员根据服务需求做好挂号登记,建要求进行办理,县政务服务中心安排专人对交办事项进行跟踪督办。四是评价销号。对“五办服务事项办理结果进行“好差评评价,服务对象对办理结果满意评价“好”的予以销号;对办理结果不满意评价“差”的,经核实确为办理不到位的,由承办单位或窗口人员限时完成差评”整改,整改结果反馈当事人达到满

5、意后予以销号。三精致化保障服务,实行专班统筹。成立“五办集成”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强化服务统筹协调、督察指导,制定县政务服务“五办集成实施办法,完善内外联动运行机制,凝聚保障合力,提升服务效能,变诸多惯性思维中的“不可能”为可行、可办、可成。一是综合分析研判。领导小组定期研判“五办”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疑难杂症”问题落实领导坐班,实行相关部门集中“会诊”,采取因事制宜、一事一策落实解决办法,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比如,对于群众反映不动产登记、货运车辆异地年审、食品生产经营等“办不成事一经窗口反馈,迅速进行合规性研究,剖析“难办成”“不给办”等“病因”,理清职责权限,整合服务资源,实施合成攻坚,努力做到不为“办不成”找依据、只为办成事找路径。二是强化监督管理。采取日常工作巡查、全程视频监控、回访当事人等方式,对“五力、”业务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审批服务提前介入、预警分析、全程跟踪。建立首问负责、违规违纪行为提醒等工作制度,杜绝办事隐形壁垒,从源头上预防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三是加大考核奖惩。开展“红旗窗口”“服务标兵”评选活动,调动承办单位和干部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好差评,激励约束作用,将评价结果与“五力、”承办单位、窗口个人绩效考核挂钩,作为进驻部门政风行风评议和干部年度考核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