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说课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6886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说课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说课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说课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说课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说课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说课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说课课件.ppt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 浮力,一、 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浮力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浮力这一章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将力学、液体压强、质量密度等多方面知识融合到一起,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本节课作为本章的第一节作用尤为关键,测量浮力和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的内容是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的基础。,本节课在课标中的体现在课标的内容上要求能够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确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2、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压力差法求浮力的大小

2、。4、能够用实验探究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确立教学目标,(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够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得出实验结论。,确立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以实验为基础得出物理普遍规律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物理思维,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 点: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法和压力差法求物理的浮力 难 点: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木块、弹簧测力计、石块、乒乓球、玻璃珠、重物、清水、盐水、橡皮泥、同质量不同重量的物体、细线等,二、说学情,学生对浮

3、力已有初步认识,对实验有很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在上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压强的知识,浮力是对力、密度、压强等知识的深化。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过渡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三、说教法学法,本节课利用高效课堂的思想,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导。教师沿知识主线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探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小组合作探究,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章导入环节二:课题导入环节三:新课内容环节四:

4、达标检测环节五:课堂小结环节五:作业布置,环节一:章导入,因为本节课是新的一章的内容,首先对本章的整体内容重点难点对学生进行简答介绍。再利用多媒体播放辽宁舰的视频介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环节二:课题导入,【小实验】老师将乒乓球放到量筒里,问同学们不倒出来的话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将乒乓球取出,并让学生亲自来动手操作。(以这样的小实验引出课题既能直观展示浮力现象主引起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环节三:新课内容,知识点一:认识浮力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知道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从而让学生确定浮力的方向。(这样设计主要

5、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浮力的方向),G,F浮,此时鸭子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这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 因为重力的方向是 所以浮力的方向是 。,重,浮,相等,相反,竖直向下,竖直向上,知识点二: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演示实验】这部分知识书中以演示实验给出,而我将设计成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在一边观察的同时还能一边亲自动手体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演示实验】,再利用演示实验将铁块置于水槽内,引发学生思考: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学生可以利用小组讨论来给出答案)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进行说明讲解并举例说明在液体中不受浮力的情

6、况,比如桥墩。加深学生对浮力的理解。,知识点三:浮力产生的原因,【演示实验】教师利用乒乓球和饮料瓶做演示实验,在学生观察实验时让学生猜想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问题1:撤掉筷子后乒乓球为什么没有升起来?问题2:拧开饮料瓶盖后为什么乒乓球上升了?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尽量用实验来探究问题会使得出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么?,小组讨论,回答问题:,1、移走筷子,乒乓球为什么没有上浮?2、将饮料瓶盖拧上后,兵乓球为什么上浮了?,教师再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物体在水中上下表面受力的情况分析,教师通过公式进行推导,学讨论总结浮力产生的原因。,知识点四:决定浮力大小的

7、因素,【分组实验】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按照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可能的因素,教师将学生猜想的因素一一板书列举让学生根据猜想以小组形式设计各自的实验,教师对各个小组的实验方案予以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学生实验结束后进行小组展示实验结果,教师对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共同形成实验结论。,1、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关系,器材:方案:现象:结论:,弹簧测力计,铝块,装水的烧杯,控制液体密度不变,逐渐增加弹簧测力计下钩码浸入液体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物体进入液体中体积越大,所受浮力就越大,2、

8、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器材:方案:现象:结论:,弹簧测力计,铝块,装水的烧杯,将钩码浸没在液体中(保证液体密度和浸入液体中体积一定),逐渐增加弹簧测力计下钩码浸入液体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3、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器材:方案:现象:结论:,弹簧测力计,铝块,装水的烧杯,测量空气中钩码的重力,再分别将钩码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物体浸入的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达标检测:,1、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

9、的压力为13N,你认为这个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大?,F浮= F下 - F上 =13N-5N=8N,2、一质量为5千克的铝块,用弹簧秤吊住它,将其置于酒精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0牛。求酒精对铝块的浮力?,解:由题意得:,3、以下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A、遨游太空的“天宫一号” B、在大气中上升的热气球C、在水面上航行的“辽宁号” D、在水中下潜的“蛟龙号”,A,4、一个重8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N,若将该物体浸没在水银中,其所受的浮力将( ),2,增大,课堂小结,学习了浮力知识后,你有哪些收获?请把你的

10、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回顾交流来复习浮力主要知识点,可以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补充,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了学生。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浮力知识点,让学生对浮力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1、教材课后3、4题2、异想天开,大胆实践,让学生利用废旧的饮料瓶,仿照木筏做成一个模型,并算算模型在水中能承担的重量。,(目的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体验到物理来源于生活),作业布置,一、认识浮力1.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大小:,二、 影响因素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V F 液 F ,五、说板书,我的设计理念是建立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上的。教师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做的实验尽量让学生动手完成,教师仅是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不能越俎代庖。 这是一节实验课,是通过实验给学生解决疑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寻找规律的,因此我在上课时这部分占用了近一半的时间。在知识点引入时不宜时间过长,要简单明了,切入主题。,六、说教学反思:,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