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黍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黍离》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经,风雅颂,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曹风、桧风、豳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160,105,40,周王畿的乐歌,宗庙祭祀音乐,民间歌曲,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王风】,王风者,东迁以后,平王之诗,风雅皆具也。朱子云:“平王徙居东都,王室遂卑,与诸侯无异,故其诗不为雅而为风。” 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一 “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 “王风”多乱离之作,特别是黍离一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 。,诗经王风黍离,教学要求,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领悟诗歌的内在意蕴和诗歌中运用的艺术
2、表现手法。 朗诵、领会、鉴赏。,教学重难点,黍离中的主题以及历代对这一主题的发挥与引申。黍离的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创作背景,黍离选自诗经王风,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 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称为“王风”。原本高高在上的周王室沦落到与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王室日趋衰微,因此,“王风”中多乱离之作! 关于黍离的缘起,毛诗序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公室,尽为黍离。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这种解说在后代得到普遍接受,黍离之
3、悲成为重要典故,用以指亡国之痛。,“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曹植情诗;“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向秀思旧赋并序;“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许浑登洛阳故城;“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姜夔的扬州慢;“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文及翁贺新凉;“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张炎月下笛;“四围山护绕,几处树高低。谁,曾赋黍离离”查德卿越调柳营曲(金陵故址);,五谷,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黍:小米、谷子、粟、禾。稷:
4、高粱。菽:大豆。,黍在植物形态上与其它谷物(麦子、粟、高粱、水稻等)的最大区别是谷穗不是密实成粗厚棒状,而散穗是向四周分开下垂。因此在这里用于比兴人的离散。,黍图与稷图,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1.黍 :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2.彼:那个地方,指西周宗庙宫室所在之地。毛传:“彼,彼
5、宗庙宫室。” 3.离离:繁茂的样子。(1)果实累累的样子; (2)庄稼一行行整齐排列的样子。4.稷 :谷子,一说高粱,一说小米。黍的一个变种,散穗,子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郝懿行尔雅义疏:“以今北方验之,黍为大黄米,稷为谷子,其米为小米。” 5.行:道;迈:行;行迈:道上走,行的复合词,即行。毛传:“迈,行也”。6、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指行走缓慢。 毛传:“靡靡,犹迟迟也。”7.中心:即“心中”,内心。8.摇摇:摇摇:“愮愮”的假借字,心神不宁的样子。忧苦不安。毛传:“摇摇,忧无所愬(诉)。”9.悠悠:遥远的样子。毛传:“悠悠,远意。10.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
6、呢?此句中“人”字,历史上有解为“仁”的解法,指苍天不仁,对周朝竟不作庇佑,所以后来的诗人都将“黍离”引用为“去过怀乡”的语意。11.实:籽粒。12.醉:心中忧愁犹如醉酒一样。 毛传:“醉于忧也。”13.噎 :咽喉闭塞,不能喘息。这里指哽咽,即心中忧闷如有物在喉梗住,透不过起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黍稷之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中忧戚。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课文解释,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
7、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黍稷之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如醉酒 。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课文解释,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黍稷之实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呜咽难言。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课文解释,译文: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8、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近指为此,远指为彼。说文:“彼,往有所加也。”此“彼”字,似是无义虚字,极易略过。若细细体会,却似吃颗橄榄,饶有滋味。彼,本指“那个地方”,但在这里,却又指“这个地方”。曰彼而指此,究是何故? 让我们先往下看.“黍”,与下文“稷
9、”,其品种学名说法不一,要皆小米之属。“离离”,指行列整齐之貌。此二句互文见义,指黍稷之苗,成行成列,繁茂昌盛。,然而,眼前之离离黍稷,却不是那昔日“社稷”,昔日那庄严的宗庙,巍峨的朝堂,繁华的街市,都早已被战火烧成一片瓦砾,而如今,这片瓦砾场也已不复存在,只有这一行行一棵棵绿油油一片禾苗了。看着这故国遗址,自然便产生恍如隔世之感。身在此地,眼见此景,而情系故国,心系旧世,于是便指“此”为“彼”,把现在之此地,看成是与自己有着很大距离的“彼”地。这种距离是一种感情距离。诗中的时空,往往打上情感的烙印,以致发生变形扭曲。,“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是呼天抢地之辞,但对“何人”,历来有三解:一解为造
10、成宗周覆亡者,一解为“不知我者”,一解为自指。这三解均有牵强之处。诗经特别是国风中的许多诗,都是乐歌,有对唱、领唱、合唱、旁白、和声、序曲、尾声等不同表达角度。“悠悠” 两句,不如看作是一曲终了旁白者之尾声或和声。是旁白者在感叹:“天哪天哪,行迈靡靡的这位游子,忧伤得成了什么人啦!”,这首诗共分三段,每段通过部分“等位词”的变换,使诗之意境递进深化,这在国风中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结构。这三段绝大部分语词完全相同,只以“苗,穗,实”,“摇摇,如醉,如噎”两组等位词加以递进。从“苗”到“穗”到“实”,时间跨度几乎是整整一个季节。这犹如三个场景不变而贯之以黍稷成长结籽的特技镜头,代表了一个较长时间
11、的流逝,这一较长时间中,主人公仍在彷徨凭吊!诗不必严格遵守物理上的时空逻辑,这是艺术的特权。运用了这一特权,才将主人公从“摇摇”之“心在颤抖”,到“如醉”之痴迷欲狂,到“如噎”之哽咽窒息,这一系列的故国之痛层层揭示出来。,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穗实)。,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如醉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繁华散尽,恍如隔世,百感交集,忧思难忘深重创伤,难以言喻,痛定思痛,反躬自省,呼天抢地,悲不自抑,问:怎么理解何人?,造成宗周覆亡者 不知我者自指,理 清 结 构,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
12、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玉润诗经原始)。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研读诗歌,分析文章,问题1: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忧伤苦闷、悲悼故国,研读诗歌,分析文章,问题2: 通过诗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这种情感?,“摇摇”、“心忧”、“如醉”、“如噎”、“悠悠苍天”
13、。,研读诗歌,分析文章,问题3: 这首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1、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所谓重章叠句,是指章与章之间句式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是诗经惯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以三章为基本的结构形式,三章共换六字,稷由“苗”而至“穗”再至“实”,不仅起到分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通过稷的三种生长状态的变化,表达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心中由“摇摇”到“如醉”,再到“如噎”的越来越深的忧伤之情。运用重章叠句手法的作用,一是使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二是突出主题。,2、用叠字来抒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本诗大量运用叠字,使诗的节奏舒缓悠扬,非常适合表现深沉忧思的感情基调。如“靡靡”“
14、摇摇”用叠字写出行迈迟缓的状况和心中的恍惚不宁,是人物外在征貌的形容,也是诗人心态的揭示。叠字的运用还营造了婉转的声韵效果,具有音韵美。,诗经的流传:,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 前三家到南宋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毛诗序: 黍离,闵(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申培诗说: 幽王伐申,申侯逆战于戏,射王弑之。立平王于申,自申迁洛,命秦伯帅师逐犬戎于镐京,寻遣尹伯封犒秦伯之师,过故宗庙宫室,秦人皆垦为田,咸生禾黍,旁皇不忍去,故
15、作此诗,赋也。 朱熹诗经集传卷二: 周既东迁,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故赋其所见黍之离离,与稷之苗,以兴行之靡靡,心之摇摇。既叹时人莫识己意,又伤所以至此者,果何人哉?追怨之深也。 冯沅君诗史: 这是写迁都时心中的难受。,黍离 的主旨,当代部分学者的观点: 郭沫若:是旧家族悲伤自己的破产。(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余冠英、金启华、雒江生等:是流浪者陈述他的哀思。(依次:诗经选、诗经全译、诗经通诂) 蓝菊荪: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 程俊英:家园难舍说。(诗经译注) 陈子展:诗人过宗周故都,看见小米高梁都很茂盛,引起了无限的感慨,无限的忧思的诗
16、。(国风选译) 高亨:西周之后,东周王朝的大夫,因事要到镐京,看见原来宗庙宫殿所在的地方变成田野,长了庄稼,他悲悼西周灭亡,因此作诗。(诗经今注),理解王风黍离的关键,我认为是诗中一再咏叹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何“心忧”?,【故事链接】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遭到外敌的进攻、蹂躏,周平王只好放弃了原来的都城镐京,带着文武百官东迁而去。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处处长满了“禾黍”,不禁心中悲凉,落下眼泪。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描述了当一个
17、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苗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通常指国家昔盛今衰,世人因此将亡国之痛称作“黍离之悲”。,拓展延伸:,由于本诗的流传,“黍离之悲”在中国文化中成了一种深沉的民族心理沉淀,成为亡国遗民借以抒发爱国情愫的一种典型意象。在中国文学中,抒发“黍离之悲”的诗、文、词、赋绵绵不绝。如著名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就是其中突出的两例。,包含“黍离之悲”的诗句,姜夔 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李白“越王勾
18、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煜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桃花扇最后一折,“哀江南” 。,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着商纣王的叔叔箕子的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商纣王残暴无道,箕子因直言相劝而被纣王囚禁,周武王灭商后,将箕子释放。在箕子前去朝周的路上,路过殷商废墟,引发了故国情思,创作了这首诗。相距300余年,黍离与麦秀歌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以及诗中所寄托的深切的亡国之痛,都惊人的相似,故后人常以“黍离”“麦秀”之悲来表现
19、亡国之痛。如向秀在思旧赋中写道:“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之一中也有“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的诗句。,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大凡心智高于常人者都是悲哀的,比如箕子,比如屈原,他们总是处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境地,知音难觅,知己难求,不被世人所理解。他们终究只是少数,力量绵薄,因而奔走呼号仍不能使统治者觉醒,只能看着历史一次次重演,悲剧一幕幕发生。千百回的痛定思痛之后仍有千百回的长歌当哭。这曾令多少人不胜忧愁,黍离将这忧愁激愤的情绪抒发的淋漓尽致,成为了凭吊诗中之绝唱。,总结,今人有以“黍离”为题者,自创了一首黍离
20、。黍离风也奇,雨也奇,风雨之中话黍离。黍离声声不忍闻,闻之含泪皆离席。风也奇,雨也奇,纵横四海无强敌。看淡人间生与死,坦然面对枪林逼。风也奇,雨也奇,甘以鲜血溅胡逆。苍天为你唱挽歌,大地为你致悼辞。风也奇,雨也奇,留下此恨恨无极。来生亲率百万兵,长白山下雪国耻。风也奇,雨也奇,神州因你而风靡。振古铄金百万年,今日风靡又一时。,五、黍离一诗,历来被尊为缅怀故国的代表作品,其特点是“不言兴亡而兴亡之意溢于言外”,对后世怀古诗歌的影响极大。结合附录中的怀古诗词,谈一谈你对“寄言于外”这种表现手法的体会和看法。,一、反复吟颂黍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二、探讨黍离的主题的多元性对于理解诗歌本意的意义。三、尽可能回归历史语境,领略黍离的内在意蕴和艺术表现手法。四、归纳历代受到黍离影响的诗歌创作。,作业:,1、背诵王风黍离 2、课后思考与练习题3、课外阅读氓,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