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6938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1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ppt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癌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再考量,兰大一院肿瘤内科,抗癌药物,1980,1981 标准,1990,2000,2010,1994,2000 标准,2004,2008 标准,2009,2009(),2000,2007 标准 (),2009 1.1,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估标准的演变,实体瘤指南,肝癌指南,10个,:美国肝病协会: 欧洲肝病研究会: 肝癌疗效评估标准,19801981 标准1990200020101994200,恶性肿瘤疗效评估标准-回顾,14个,恶性肿瘤疗效评估标准-回顾14个,196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首次提出了癌症化疗疗效评价标准的概念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通过影像检查或体检

2、等肿瘤评估方法,以测得的客观缓解率为依据批准抗肿瘤药物上市11980年,评估化疗药物,是以肿瘤大小为标准22000年, 实体瘤疗效评估小组制定,用肿瘤大小评估抗肿瘤药物疗效的指导原则()3,1. .2. . 1981 1;47(1):207-14.3. . 2000 2;92(3):205-16.,传统疗效评估以肿瘤大小变化为标准,196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首次提出了癌症化疗疗效评,疗效评价标准(1979年)以肿瘤大小的变化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二维(双径)测量以最大径(a)及其最大垂直径(b)的乘积代表肿瘤面积 ab,a,b,疗效评价标准(1979年)ab,标准以肿瘤大小的变化作为判断

3、疗效的标准,标准主要以肿瘤体积缩小为目的(最大长径与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基线,8 周,:92.2100.3=92008 :72.273.7=5250缩小不足50%,,基线8 周 :92.2100.3=9200,疗效评价标准的不足,疗效评价存在差异而难以比较,往往导致不正确的结论,疗效评价标准的不足可评价的和可测量大小病灶的改变混为一体,导,2000年美国等正式发表标准:采用单径测量代替双径测量保留标准中的、概念相比标准,更精确、简便、重复性好,同时增加了治疗机会,进行全面评估,并引进了影像学新概念。,标准:以肿瘤单径变化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双径乘积增大25%,相当于体积增大43%),过高评定

4、(假性进展),使得一些病人过早地失去了治疗机会,:,2000年美国等正式发表标准: 标准:以肿瘤单径变化作,标准: 单径测量法,以肿瘤最大径的变化来代表体积的变化,a,标准:a c a b 最长径之和:,和测量方法比较,C . 2008;28:329-344,2008,和测量方法比较 C . 2008;28:329-344,影像学评估: 肿瘤退缩表现:数目减少、大小变小,1.1 标准,疗效 评价指标肿瘤最大径用常规方法测量20;螺旋测量10,. 2006;98(4):232-4.,Mark Ratain芝加哥大学肿瘤学家,如果肿瘤大小是唯一的标准,那么仅有10%反应率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根本无法获

5、批准,现有标准仅通过测量单径变化判断有效率,缺乏肿瘤密度的评价,忽视了肿瘤内部的活性虽然经典可以用于手术治疗的评估,但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需要更为全面、谨慎的评估的评估手段,标准的局限性,. 2006;98(4):232-4. Ma,主要内容,抗血管生成药物与抗细胞增殖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现;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以外的评价标准;生存期在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考量;液体活检在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展望。,主要内容抗血管生成药物与抗细胞增殖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持续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发展的前提,浸润及转移的关键,D, . ,2011;144(5):646-7; . : ,

6、, , . : &,持续的高表达导致新生血管生成,贯穿肿瘤生长始终,持续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发展的前提, D, . ,2011,抗血管生成治疗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与抗细胞增殖药物有不同的机制, J . 2005; . J 2013; 31:2205-2218; F. G. 2008;358:1160-74,增长因子,抗血管生成治疗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与抗细胞增殖药物有不同的机,疗效表现:作用于肿瘤微环境 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S, . 2007;6:734-745.,抗细胞增殖抗血管生成 S, . 2007;6:73,主要内容,抗血管生成药物与抗细胞增殖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现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以外

7、的评价标准生存期在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考量,主要内容抗血管生成药物与抗细胞增殖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临床特殊瘤种现有以外的评价标准,临床特殊瘤种现有以外的评价标准伊马替尼治疗药物GIST肿瘤类,改良 ( ),的 标准传统 (1.0版) + 特异性评估方法(活性病灶 . 坏死 / 纤维结节), . J 2008, 100: 698-711,传统标准以肿瘤最大直径(包括存活肿瘤及坏死区域)判断疗效,而标准以“存活肿瘤”作为评估对象,改良 ( )的 标准 , . J 2008, 10,标准在肝癌中的应用,R, . 2010; 30(1):52-60.,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

8、肝癌标准,患者不同评价标准疗效评价实例,标准在肝癌中的应用 R, . 2010; 30(1,标准基线评估肿瘤方法,经典 标准:所有可测量病灶中,每个器官最多选择5个病灶,共10个病灶,作为靶病灶,在基线评估时予以测量和记录标准:减少了靶病灶的数目,每个器官最多2个病灶,共纳入5个病灶。 减少靶灶的询证医学证据: a 10 , .没有影响总有效率,仅有轻微影响,标准基线评估肿瘤方法经典 标准:所有可测量病灶中,每个器官最,标准靶病灶,靶病灶的选择原则:基线评估时的最大单径,易于重复准确测量其它病灶作为非靶病灶,也应该在基线评估时予以记录仅适用于典型病变活性肿瘤直径的测量不包括任何坏死区域没有增强

9、的非典型病灶,仍然适用传统标准,标准靶病灶靶病灶的选择原则:基线评估时的最大单径,易于重复准,靶病灶需满足的条件-1,满足标准靶病灶的要求(病灶至少在一个径线上可精确测量,1或更大)病灶可重复测量或检查的动脉期,病灶内显示了强化,靶病灶需满足的条件-1满足标准靶病灶的要求(病灶至少在一个径,既往全身或局部治疗的的病灶,可能符合靶病灶要求,但也有不符合符合的情况: 动脉期强化的活性病灶,轮廓清楚最大直径至少1 不符合的情况: 界限不清经历了既往治疗后,强化特征不典型,靶病灶需满足的条件-2,既往全身或局部治疗的的病灶,可能符合靶病灶要求,但也有不符合,弥漫型,以下情况,弥漫型的病灶应被作为非靶病

10、灶病灶边界不清不宜准确、重复测量,弥漫型 以下情况,弥漫型的病灶应被作为非靶病灶,门静脉血栓,恶性门静脉血栓应被作为不可测量病灶,这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恶性血栓的测量存在困难测量恶性血栓范围时,血栓中的一般成分影响测量,门静脉血栓恶性门静脉血栓应被作为不可测量病灶,这是因为治疗过,肝门淋巴结的评估,即使在没有的情况下,肝硬化患者也经常出现肝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短径大小:是否存在癌浸润的依据肝门淋巴结短径 20 时,应被认为是恶性淋巴结,肝门淋巴结的评估即使在没有的情况下,肝硬化患者也经常出现肝门,胸、腹水,腹水的新出现,或者增多,在肝硬化患者非常常见的腹膜转移是一个非常罕见的事件腹水多由慢

11、性肝病所致的肝功能不全引起,与肿瘤进展可以无关胸水的出现也可以由肝功能不全引起,与肿瘤进展不一定相关当治疗需要新的评估时,如可测量病灶满足或者, 标准强调对胸腹水细胞学验证,胸、腹水腹水的新出现,或者增多,在肝硬化患者非常常见,病灶边缘清楚,具有典型的强化表现病灶最大直径的测量要在动脉期进行测量,肝内靶病灶选择,病灶边缘清楚,具有典型的强化表现肝内靶病灶选择,平扫期 动脉期 门静脉期,肝内靶病灶选择,该病灶不应选为靶病灶病灶没有显示典型强化特征: 动脉期没有显示出明显强化,平扫期 动脉期,靶病灶的疗效评价,具体判断数值和经典,但强调动脉期的单径变化,靶病灶的疗效评价具体判断数值和经典,但强调动

12、脉期的单径变化,非靶病灶的疗效评估,:所有非靶病灶的全部消失 :是指一个或多个非靶病灶的持续存在:一个或多个新病灶的出现,或业已存在的非靶病灶的明确的增大,:,非靶病灶的疗效评估:所有非靶病灶的全部消失:,新病灶,注意排除:大的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异常灌注定义:至少1 病灶,具有的典型强化特征肝硬化患者出现1 2 新的可疑癌病灶,需要两项诊断技术证实,对2 病灶,只需1项影像学技术证实.,新病灶注意排除:,目标病灶1 ,无法确定是否为新病灶,目标病灶增大至1 以上,并具有典型强化特征,目标病灶1 ,无法确定是否为新病灶 目标病灶增大至,总评估,综合靶病灶,非靶病灶和新病灶,总评估,综合靶病灶,非

13、靶病灶和新病灶,评估 (A)使用传统评估最大单径; (B) 使用 评估活性病灶的最大单径,评估,:,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 = =,= =,治疗前,治疗后,= = 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 = 治疗前治疗后,介入后肝内靶病灶测量,平扫期 动脉期, a,介入后肝内靶病灶测量平扫期,= ; =,治疗前,治疗后,= ; = 治疗前,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同疗效评价标准患者实例, . 2009;302(21):2338-2344.,很多肿瘤治疗后退缩呈现囊性病变而影像学病灶的消失却相对较少,评价,形态学为部分有效的患者实例,评价,形

14、态学为显著有效的患者实例,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同疗效评价标准患者实例 , . 200,标准 小 结,病理和影像的结合非常重要抗血管生成药物改变肿瘤血流,对肿瘤评估具有重要影响计算机直接容积测量强化病灶,确定和应在未来临床试验中予以优先考虑肿瘤强化病灶不规则,混杂强化,不易测量人工测量的误差,标准 小 结病理和影像的结合非常重要,标准:来源及疗效评价方法,2004年,发现在中以为标准,与肿瘤直径相比,肿瘤密度能更有效地评估伊马替尼的疗效,H, C, . J 2004;183:1619-1628.,标准:来源及疗效评价方法2004年,发现在中以为标准, H,伊马替尼评价标准: ., . J 2007;

15、25(13):1760-1764; C. D. , . 1, 2008 . 26 . 4 620-625,达到(疾病稳定)与达到(部分缓解)的患者生存期基本相同,获得与治疗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获益是相似,伊马替尼评价标准: . 伊马替尼治疗GIST后,CHOI标,标准:晚期肾癌中的抗血管生成疗效评价, , ,中心变实是指治疗前肿瘤中心坏死,治疗后肿瘤中心完全或接近完全密度升高(增强), . 2010;194:1470-1478.,:标准下,与患者无差异,标准:晚期肾癌中的抗血管生成疗效评价, , , 疗效 标准,免疫相关疗效标准,免疫相关疗效标准,免疫检查点作用机制,免疫检查点作用机制,恶性实体肿

16、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恶性肿瘤与1,表达于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细胞膜表面,表达率不一1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在临床试验中,获得2050%缓解率1 抑制剂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效应,为什么临床试验只检测1表达?,恶性肿瘤与1表达于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细胞膜表面,表达率不一为什,免疫阻滞剂的疗效缓解方式,早期 / 快速缓解缓慢/延迟缓解进展后缓解新发病灶,再次治疗,A 早期/ 快速 缓解,类似化疗药物,A 早期/ 快速 缓解类似化疗药物,B 缓慢/延迟反应模式,类似于一般分子靶向药物,B 缓慢/延迟反应模式类似于一般分子靶向药物,C 进展后缓解,C 进展后缓解

17、,D 新发病灶,再次治疗后缓解,基 线2008/2/10开始治疗,12 周2010/11/17停药,24 周2011/2/15进展,42 周再次治疗前新基线,56 周再次治疗后,D 新发病灶,再次治疗后缓解基 线12 周24 周42,E 再次治疗后,出现混合型缓解,治疗前:右侧下肢,恶黑转移灶,治疗3周,病灶增大,数目增多,治疗1年,病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E 再次治疗后,出现混合型缓解治疗前:右侧下肢,恶黑转移灶治,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免疫治疗肿瘤反应模式, . . 2009 1;15(23):7412-20. A. . 2012 ;23 847-52.,免疫治疗药物治疗晚期黑色素

18、瘤的4种不同的与延长总生存相关的反应模式,免疫治疗肿瘤反应模式 , . . 2009 1;15,= (索引病灶)( )+ (新发可测量病灶),:肿瘤最大长径乘以与之垂直的最长径,= (索引病灶)( )+ (新发可测量病灶):肿瘤最,Nivolumab,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的更新, . 2009;15(23):741220.,在的184-008和184-022临床试验中,发现9.7%(22/227)被标准评估为的患者,根据标准可评估为或,在中,治疗后经定义为的患者,仍可从继续治疗中获益,肿瘤负荷减小,Nivolumab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的更新 , ., 30:712720, 2012, 30:712720, 2012,与相比,与的关系更为密切,相关性更好,与相比,与的关系更为密切,相关性更好,目前临床上应用的 和以外的评价标准、先有肿瘤,然后出现抗肿瘤治疗,再出现抗肿瘤治疗的判效标准抗肿瘤治疗落后于肿瘤临床需求,疗效判效标准也落后于抗肿瘤治疗每个标准的产生背景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和: 化疗标准:肝癌介入标准:肝癌抗血管生成治疗: 免疫治疗,小 结,目前临床上应用的 和以外的评价标准小 结,恶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