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十大社会效应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7345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中的十大社会效应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理学中的十大社会效应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理学中的十大社会效应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理学中的十大社会效应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理学中的十大社会效应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中的十大社会效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中的十大社会效应ppt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学中的十大社会效应,1、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信息前后间隔时间

2、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近因效应也指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月晕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根据整体印象,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晕轮效应

3、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日常生活。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4、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专指人类对于某些

4、特定类型人、事、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这种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个体给旁人的观感。通常,刻板印象是大多数是负面而先入为主的,并不能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5、投射效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等等,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投射效应。,6、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

5、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期望效应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但是对这一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7、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

6、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8、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9、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

7、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10、破窗效应,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抛,丝毫不觉羞愧。,练习,“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反应的是( )。A.从众效应 B.责任分散效应 C.破窗效应 D.期望效应“三人成虎”、“人云亦云”反映的是(

8、)。A.从众效应 B.责任分散效应 C.破窗效应 D.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 )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 B.引导 C.期望 D.能力“新官上任三把火”、初次见面时希望给人留下好印象,都体现了( )。A.首因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1.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其他一些外表之外的特征往往也被肯定,这是(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2.一般认为女生心细、胆小、娇气,男生则胆大、粗心、傲气,这是社会知觉的( )。A.投射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是( )。A.近因效应 B.刻

9、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在对系列呈现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这种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因为( )A.首因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反应的是(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第一印象苏东坡与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后来,苏东坡对妹妹提起此事,苏小妹说:“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心理学中的( )。A.近因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