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意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7353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自转的意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地球自转的意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地球自转的意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地球自转的意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地球自转的意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自转的意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自转的意义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二、时间差异(地方时),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及其成因:,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同一时间里,只能被太阳照亮地表的一半,所以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圈):,概念:,构成:,晨线,昏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其上正值日出。,自西向东,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其上正值日落。,特点:,是个大圆,其所在平面过地心;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地球自转而不断西移,速度与自转一致;一般把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 只在春秋分日与某一经线圈重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2、昼、夜半

2、球及晨昏线(圈),赤道,地轴,晨昏线(圈),夜弧,昼弧,南极,北极,3、昼夜交替,昼夜现象的存在(基础)地球不停地自转(根源),(1)原因:,(2)周期及其意义:,1个太阳日(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基本的时间单位,晨线、昏线的判读:,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用来表示昼夜状态),昼和夜的表示方法太阳高度(角),3、晨线和昏线的判读,A点在_线上;B点在_线上;,C点在_线上;D点在_线上。,昏,晨,晨,昏,N,S,晨昏线的判读方法,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昏线,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在的晨昏线部分-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

3、入昼半球所在的晨昏线部分-晨线,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判读,甲图显示北半球_节气;,乙图显示北半球_节气;,丙图显示北半球_节气;,丁图显示北半球_节气;,冬至,夏至,春、秋分,春、秋分,作地球侧面光照图(6月22日)1、画圆2、黄道面、赤道面(两者角度)3、地轴与赤道垂直4、晨昏线与黄道垂直5、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6、经线7、自转方向8、昼夜半球,作图训练,判断日期判断晨昏线,指出晨线、昏线确定特殊点位置:0点、6点、12点、18点判断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N,从不同角度观察,读图训练,判断日期判断晨昏线,指出晨线、昏线确定特殊点位置:0点、6点、12点、18点判断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S,

4、从不同角度观察,读图训练,判断日期判断晨昏线,指出晨线、昏线确定特殊点位置:0点、6点、12点、18点判断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从不同角度观察,读图训练,判断日期判断晨昏线,指出晨线、昏线确定特殊点位置:0点、6点、12点、18点判断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读图训练,判断日期判断晨昏线,指出晨线、昏线确定特殊点位置:0点、6点、12点、18点判断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读图训练,N,S,6月22日夏至日,12月22日冬至日,读图训练,12月22日冬至日,3月21日或9月23日春分或秋分,读图训练,二、时间差异(地方时),1、地方时的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

5、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些。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的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0,地方时相差4分钟,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根源:地球自转。 时间的早晚是以见到太阳(日出)的早晚来确定的。,结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注意: 时间的早晚是针对同一纬度、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比较。,想一想: 地球上偏东的地点一定早看到日出?,N,S,2、地方时的计算:,(1)计时方法:,地方时以当地一日中太阳最高(即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为正午12时。,(2)计算方法:,所求的地方时 = 已知地方

6、时 + 4分钟 X 经度差,例: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经度约为东经 73,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经度约为东经 135 请计算一下: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方时相差几小时几分钟?,1350-730=620 4/10 620 248248 604h8,若此时我国的最东端的地方时为早晨9:15,那么此时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为?,9h15 4h85h7(即地方时为5:07),某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4分钟/10两地经度差,东加西减:知东求西减时差,知西求东加时差,北京比兰州的地方时早50分钟,兰州的经度是10350E,求北京的经度。,北京的地方时早,在兰州的东面用“+”;北京的经度=

7、 10350+(50/60)15=10350+1230 =11620E,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时区和区时:,0,180,地球自转方向,国际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时间区域,1、时区的划分:,()区时:,、时区和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为本区的区时。,()区时的计算:,练一练,当D地时间是6月21日6点,B地时间是_,6月20日23

8、点,当伦敦时间是中午12点时,北京时间是_,20点,当A地时间是9点时,B地时间是_,18点,、时区和区时:,A.已知经度,求时区 :,.已知两地时区,求时(区)差:,时区和区时部分相关计算总结:,.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中央经线度数 = 时区数 X 15o,时(区)差=两地时区相加或减(同区相减,异区相加),.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 = 已知区时 + 时区差,时区,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区时,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中央经线:明确每时

9、区的中央经线,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计算:东加西减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5、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法定时),(1)跨经度广的国家,各地采用不同的区时。,(2)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3)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用本国东部时区的区时。,(4)采用半时区。,6、国际标准时间(即伦敦时间),、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O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作“国际日界线”。,减一天,加一天,本初子午线,国际日界线,国际日界线,1、国际日界线,其与180经线重合吗?,3、想一想地球上哪一个时区的时刻最早,哪一个时区的时刻最迟,为什么?,2、分析自东1

10、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或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是怎样变更的?,减一天,加一天,东十二区,西十二区,不重合,稍有曲折,172.5E 180 172.5W,东12区,西12区,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A、它是人为规定的,原则上是180 经线,B、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出现了三处弯曲,穿越180度经线日期并不一定改变。,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0,两条日期界线,一条是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有曲折)。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东12区进入西12区,日期减去一天!另一条是零时经线(日期的自然更替界限)。如:4月21日24时自然更替到4月22日0

11、时。因为地方时东早西迟,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在日期的自然更替界限的东边日期较大!,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的规律:,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左”、“右”是顺着物体前进的方向看去。),总结:,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昼夜现象的产生,昼夜交替的产生及意义,地方时,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偏移方向,地转偏向力,时区、区时,日界线,A,B,C,D,本初子午线,A、B、C、D四点中(1)地方时相同的是 。若此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12时,求这四点的

12、地方时。(2)四点自转的线速度由快向慢排列依次是: 。 (3)写出A、B、C四点的地理坐标。C点在 半球和 半球。,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经度约为东经 73,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经度约为东经 135。 请计算一下:我国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方时相差几小时几分钟?,1350-730=620 620 4分/10经度248分钟248分钟60分小时4小时8分钟,若此时我国最东端的地方时为早晨9时15分,那么此时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为多少?,9时15分 4小时8分钟5时7分,当116OE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120OE是( ),12时16分,选择题: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O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AC D,120,60 E,180 ,22,4,例:位于赤道和20oW经线上,向正北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 ),A.东半球低纬地区B.东半球中纬地区,C.西半球低纬地区,D.西半球高纬地区,A,想一想?,看图示思考,为什么长江北岸与江心沙洲连在一起形成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江水逐渐偏向南岸。北岸水流减少,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产生偏向的力量,长江三角洲形成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