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7358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147 大小:5.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培训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第一节 概 述,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第一节 概 述 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一、概念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在心理学理论和原理为指导,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治疗是心理干预中最常用的方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一、概念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二、心理干预的内容与方式,健康促进,预防性干预,干预面向普通人群目标是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心理治疗,针对不同群体实行的不同的干预措施,干预针对高险人群目标是减少发生心理障

2、碍的危险性,干预针对那些已出现心理障碍的个体目标是减轻障碍,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二、心理干预的内容与方式 健康促进 预防性干预干预面向普通人,一级干预 针对普通人群 健康促进二级干预 针对高危人群 预防干预三级干预 针对问题和障碍 心理治疗,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一级干预 针对普通人群 健康促进护理,心理干预的现状,全世界至少有4亿人遭受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折磨,而且得病人数呈继续增加的趋势。我国90年代神经症的患病率为2.21。我国00年代神经症的患病率为3.5。国家教委统计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患 病率达到2.3。中小学生达到1.3 3.5。在我国和全世界非自然死亡的青年人中,自杀要占第三

3、位。,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心理干预的现状全世界至少有4亿人遭受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折磨,而,我国的心理工作者却非常少,大约每2030万人才有一名心理医护工作者。美国、欧洲等国家是30005000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医护工作者。寻求心理咨询治疗的人也很少。,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我国的心理工作者却非常少,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原 因,心理咨询干预的历史比较短中国人特有的个性特点(家丑不可外扬、不敢进心治室),把精神病与心理病混为一谈把心理干预与政治思想工作混为一谈人们不知道心理障碍也是疾病,也不知道可以治疗,或不知找谁治疗。,对心理治疗抱有不恰当的倾向一是夸大作用、二是缩小作用(不打针、收费)心理

4、治疗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心理治疗的名声(没有系统的诊治程序)。,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原 因心理咨询干预的历史比较短把精神病与心理病混为一谈对心,临床心理干预的种类,(一)团体心理干预与个体心理干预(二)障碍性心理干预与发展性心理干预(三)参与性、影响性和非语言性心理干预(四)精神分析、行为、认知和人本心理干预,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临床心理干预的种类(一)团体心理干预与个体心理干预护理心理学,集体心理干预 是指医护人员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一般多以讲座、讨论和示范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认识和对疾病性质的认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组织有同一性质疾病的患者,通

5、过互相交流、互相激励、现身说法等方法,促进康复。 临床研究表明:集体疗法使乳腺癌患、糖尿病患者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集体心理干预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个体心理干预 是指护士和病人呢一对一进行心理辅导,了解病人呢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建立心理档案,对其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计划。 常用的方法:理解,鼓励、安慰、建议、疏导,暗示,系统脱敏等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个体心理干预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精神分析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2,精神分析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2,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潜意

6、识中幼年时期的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各种神经症症状及心身症状,因此,通过耐心的长期“自由联想”等内省方法,帮助病人将压抑在潜意识的各种心理冲突挖掘出来,使其进入意识中,转变为个体可以认知的内容进行再认识,使病人重新认识并改变自己,促进人格成熟,增强适应能力,达到治疗的目的。,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3,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3,精神分析技术,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移情分析阻抗分析解释.,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4,精神分析技术自由联想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4,行 为 疗 法,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又称行为矫正,是指以“行为学习理论” 为基础和依据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护理心理学

7、心理干预,15,行 为 疗 法 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而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行为疗法还注意发展有效的、适应性的新行为。它所依据的学习理论主要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6,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行为疗法的各类治疗技术,(一)系统脱敏疗法(二)冲击疗法(三)厌恶疗法(四)标记奖励法(五)生物反馈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7,行为疗法的各类治疗技术(一)系统脱敏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第二节 支持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8,第

8、二节 支持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8,支持性疗法(supportive psychotherapy),心理干预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环境改善等。加强患者对应激(stress)的防御能力,帮助患者控制混乱的思想和感情,重建心理平衡。无本身独特的理论依据支持应对情感上的困难或心理上的问题,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9,支持性疗法(supportive psychotherapy,适应范围,1各种面临短暂危机性境遇而“失代偿”者。2对长期及慢性心身健康问题苦恼者。3急性精神创伤后。4各类神经症及神经症性反应。5各种垂危患者需要的“临终关怀”者。6精神残疾者的康复阶段。7正常人群中

9、的一时心理失衡者。,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0,适应范围1各种面临短暂危机性境遇而“失代偿”者。护理心理学,方法与技术,包括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环境改善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1,方法与技术包括解释、鼓励、保证、指导、,前提: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2,前提: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2,你的沟通做得到位吗?,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3,你的沟通做得到位吗?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3,一、人际沟通与护患沟通的概念 (一)人际沟通的定义1.狭义:以信息符号为媒介,人与人之间所仅进行的信息、思想及情感的交流。 2.广义:人类社会沟通过程,不仅仅包括信息、情

10、感及思想的沟通,同时也包括相互作用的全部社会行为,以及采用各种各样的大众媒体所进行的沟通。 程,这个过程有一种动态的力量,它 能深深地影响人际间的亲密程度。”,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4,一、人际沟通与护患沟通的概念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4,(二)护患沟通的定义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5,(二)护患沟通的定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5,二、人际沟通的意义 1. 可以沟通信息 2. 有助于心理保健 3. 有利于自我认识的提高 4. 有助于建立和协

11、调人际关系 5. 可以改变人的知识结构.能力和态度,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6,二、人际沟通的意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6,(二)护患沟通的意义 1. 收集信息 2. 证实信息 3. 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 4. 建立信任关系,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7,(二)护患沟通的意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7,三、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一)沟通的触发体(referent)(二)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sender and receiver)(三)信息(message):信息的相关性、简明性、组织性、重复性、集中性(四)传递的途径(channel)(五)接收者(receiver)(六)反馈(feedback),护理心理

12、学心理干预,28,三、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8,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29,途径context信息信息接收者信息发出者反馈context,四、沟通的层次(一)一般性沟通(clich conversation)(二)事务性沟通(fact reporting)(三)分享性沟通 (shared personal ideas and judgment)(四)情感性沟通(shared feelings)(五)共鸣性沟通(peak communication),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0,四、沟通的层次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0,沟通的层次,情感性沟通,共鸣性沟通,高,高,低,

13、低,信任程度,参与程度,分享性沟通,事务性沟通,一般性沟通,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1,沟通的层次情感性沟通共鸣性沟通高高低低信任程度参与程度分享性,五、沟通的类型 (一)语言性沟通 (二)非语言沟通,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2,五、沟通的类型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2,沟通的类型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指沟通者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将信息发送给接受者的沟通行为。,不使用语言、文字的沟通,它包括的信息是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利用空间、利用声音和触觉产生的,它可以伴随着语言性沟通而发生。,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3,沟通的类型 指沟通者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将信息发送给接受者,(一)语言性沟通 (verbal

14、communication) 1.定义:使用语言、文字或符号的沟通 2.分类: (1)书面语言(writing language) (2)口头语言(oral language) (3) 类语言,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4,(一)语言性沟通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4,3. 语言沟通的技巧: (1)选择适当的词语(vocabulary) (2) 选择适当的语速(pacing) (3)选择合适的语调和声调(intonation) (4) 适时使用幽默(humor) (5) 保证语言的清晰和简洁 (clarity & brevity) (6)时间的选择和话题的相关性 (nonverbal communica

15、tion),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5,3. 语言沟通的技巧: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5,非语言沟通:,(1)狄来尼(Delaney,K): 选民对候选人的印象=语言10%+声音 40%+外表及肢体语言50%(2)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Mehrabian A.): 整体喜欢的程度=55%面部表情+38%声音 +7%语调,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6,非语言沟通:(1)狄来尼(Delaney,K):护理心理学心,非语言性沟通的作用,作用,补强作用,重复作用,替代作用,驳斥作用,调整作用,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7,非语言性沟通的作用作用补强作用重复作用替代作用驳斥作用调整作,精炼、适宜,非语言性沟通的要求,要

16、求,准确、适当,自然、适度,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8,精炼、适宜非语言性沟通的要求要求 准确、适当自然、适度护理心,非语言性沟通的形式,环境安排,形式,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9,非语言性沟通的形式环境安排形式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39,空间距离,亲密距离为15cm左右,是护理病人或使用触摸等安慰病人时的距离;个人距离为50100cm,如在为病人做 解释或低声谈话时;社会距离为1.2m3.7m,如在讨论病历或开小型会议中;公众距离为3.7m以上,指在讲课或演讲时 的距离。,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0,空间距离亲密距离为15cm左右,是护理病人或使用触摸等安慰,仪表,仪表姿态,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1,

17、仪表仪表姿态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1,面部表情,眼睛睁大表示集中注意。直接对视表示感兴趣、真诚。逃避眼神表示心虚、缺乏自信。眼睑下垂表示顺从、抑郁,四处张望表示心不在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2,面部表情眼睛睁大表示集中注意。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2,面部表情,眉间舒开、嘴巴放松表示快乐。,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3,眉间舒开、嘴巴放松表示快乐。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3,面部表情,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4,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4,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5,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5,眼神,面部表情,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6,眼神面部表情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6,视线的方向注视时间长短,目光接触,护理心理学

18、心理干预,47,视线的方向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7,手势触摸,身体姿势,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8,手势触摸身体姿势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8,微微欠身谦恭有礼;身体后仰若无其事;侧转身子厌恶回避;手足无措恐惧、焦虑;双手展开的舒展状态有信心、能控制。直立放松有兴趣、有安全感。 低头哈腰顺从。昂头踮脚趾高气扬、信心百倍。,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9,微微欠身谦恭有礼;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49,触摸,重要性:感到关怀和温暖,帮助其能够面对现实。注意事项:与性别、年龄、社会文化等相互关系的性质有关,效果有正负作用,应慎用。 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技巧:如呕吐、腿脚不便。注意观察反应,误解可用语言交流补充。,护理心理

19、学心理干预,50,触摸重要性:感到关怀和温暖,帮助其能够面对现实。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信息的发出者,信息的接受者,传递途径,环境,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1,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信息的发出者信息的接受者传递途径环境护理心,(一)倾 听 技 术 (二)共情 技 术(三)安慰与开到技术 (四)解释、建议与指导技术 (五)积极的语言技术 (六)暗示 技 术,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attending,了解情况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给予帮助,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2,(一)倾 听 技 术 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 attendin,倾听技巧 (1)定义:在对方讲话的过程中,听者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同时作用,

20、接受和理解对方思想,信息的情感的过程。,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3,倾听技巧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3,(2)如何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 非语言关注 重述 重读 询问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 情感反应,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4,(2)如何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4,倾听的注意事项:,用心倾听适当的参与和反应理解病人所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轻视病人的问题不要干扰、转移病人的话题,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5,倾听的注意事项:用心倾听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5,暗示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6,暗示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6,暗示疗法:利用言语、动作或其他方式,也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使被治

21、疗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积极暗示的影响,从而不加主观意志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指令,以解除其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实现消除疾病症状或加强某种治疗方法效果的目的。,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7,暗示疗法:利用言语、动作或其他方式,也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暗示疗法与催眠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催眠是暗示的一种形式,即不是在清醒状态下,而是在催眠状态下对求治者进行的暗示,所谓暗示,即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等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促使人们按照暗示者所指引的方向行动或思考。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们的存在,心

22、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8,暗示疗法与催眠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催,暗示疗法简介暗示治疗的具体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有言语暗示、药物暗示、手术暗示、情境暗示等。此外,心理医生对患者的鼓励、安慰、解释、保证等也都有暗示的成分。 暗示疗法可分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两类。他人暗示是施治者利用患者对他的信赖和顺服给予暗示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或消除其心理的或生理的症状。自我暗示是患者通过自己的认识、言语、思维等心理活动调节和改变其心身状态。暗示疗法常用于治疗神经症、癔病、强迫症、运动障碍、口吃以及其他一些心身疾病。,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59,暗示疗法简介护理心理学

23、心理干预59,暗示疗法产生的历史 暗示疗法产生的历史古老而悠久。麦斯默的催眠表演,引起了人们对其奥妙的探究。夏科、巴甫洛夫、弗洛伊德等对暗示现象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巴甫洛夫说过:“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于本世纪30年代撰写了暗示心理学一书,而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麦独孤在临床的应用,则堪称独步,声誉蜚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0,暗示疗法产生的历史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0,期间,英国前线战场上流行着一种因受炸弹爆炸的震惊而患的心理恐惧症“弹症病”,严重者四肢瘫痪。此病无药可治,蔓延较快,令英国当局头痛。这时,麦独孤参加了战时治疗,经了解后

24、他发现这是种“心病”,于是凭借以往的社会声望成功地进行了暗示心理疗法。他用笔在下肢失去知觉的士兵膝盖以下若干寸的地方画了一圈,然后以无置疑的口吻告诉求治者,明天线圈以下部位一定恢复正常。第二天,这个士兵果然恢复了知觉。这样日复一日地提高画圈的位置,直到士兵痊愈。,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1,期间,英国前线战场上流行着一种因受炸弹爆炸的震惊而患的,暗示疗法的一般原理巴甫洛夫认为,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实验证明,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暗示所以能够对人的躯体和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暗示是一种人类所固有的普遍的心理特性,通过言语的联想过程转化为情绪状态,并产

25、生心理冲动,直接作用于机体的各种机能和行为活动而发挥其作用。,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2,暗示疗法的一般原理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2,暗示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通过语言或动作的刺激,使受暗示的人产生观念的过程;二是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引起行动的过程。暗示作用的发挥必须经过这样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给予患者以一定的刺激即他人暗示,是暗示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而暗示作用的真正发挥,还必须经过第二个过程,把外界刺激转变为自我观念,并把这种观念付诸行动即自我暗示。暗示如果是他人所提供的暗示,只有在受暗示者接受其语言或动作后形成念,并产生效果,暗示的作用才能得到实现, 如果在别人给予刺激的场合下,受暗示者

26、没有接受这种刺激或没有转变为自我观念,暗示也就不会产生效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暗示的本质是自我观念转变为行为的过程。,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3,暗示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通过语言或动作的刺激,,暗示的方法,言语暗示操作暗示药物暗示其他:环境暗示;笔谈暗示;自我暗示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4,暗示的方法言语暗示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4,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5,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5,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6,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6,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7,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7,行 为 疗 法,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又称行为矫正,是指以“行为学习理论” 为

27、基础和依据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8,行 为 疗 法 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而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行为疗法还注意发展有效的、适应性的新行为。它所依据的学习理论主要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69,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行为疗法的各类治疗技术,(一)系统脱敏疗法(二)厌恶疗法(三)正强化技术(四)示范法(五)生物反馈与松弛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0,行为疗法的各类治疗技术(一)系统脱敏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

28、,10/2/2022,71,系统脱敏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1,10/2/202271 系,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2,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10/2/2022,73,(一)基本原理,系统脱敏: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期精神病学家沃尔普 (J.wolpe)创立,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3,10/2/202273 (一)基本原理系统脱敏:护理心理学心,10/2/20

29、22,74,实验设计,实验场所:实验室被试:猫咪方法:电击小铁笼中的猫中性条件:每次电击之前先制造一阵强烈的声响,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4,10/2/202274 实验设计实验场所:实验室护理心理学,10/2/2022,75,电击,强烈响声,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5,10/2/202275电击强烈响声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5,10/2/2022,76,实验结果,多次实验后,只要听到强烈的响声或看到那只铁笼即使不受电击猫都会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反应,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6,10/2/202276 实验结果多次实验后,护理心理学,10/2/2022,77,将猫禁食几天后,送回放着鲜鱼的铁笼,猫虽极度

30、饥饿,但不肯食用鲜鱼在铁笼外面,甚至在实验室隔壁的房间里,猫的进食仍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沃尔普认为:猫对实验环境产生了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即产生了实验性神经症。,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7,10/2/202277将猫禁食几天后,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7,10/2/2022,78,实验性神经症,植物神经反应,防御性条件反射,铁笼,听,看,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8,10/2/202278实验性神经症植物神经反应防御性条件反射,10/2/2022,79,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铁笼,植物神经反应,声音,实验室,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79,10/2/202279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铁笼植声音实验室护,10/2

31、/2022,80,解除实验性神经症症状的方法,首先将猫放在实验室很远的地方在猫的眼里实验室只是依稀可见,因而猫只出现轻微的焦虑、恐惧反应此时给猫喂食猫虽进食,但不自然,稍候可恢复自如进食,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0,10/2/202280解除实验性神经症症状的方法首先将猫放在,10/2/2022,81,下次进食,将猫向实验室的方向挪近一段猫又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焦虑和恐惧立即给猫喂食不久猫适应,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1,10/2/202281下次进食,将猫向实验室的方向挪近一段护,10/2/2022,82,将猫渐渐接近实验室最后回到铁笼也能平静的生活猫的焦虑和恐惧已被“治愈”,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

32、2,10/2/202282将猫渐渐接近实验室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10/2/2022,83,沃尔普认为,是交互抑制的作用饥饿的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的反应这种抑制能力非常有限通常只能对付较轻微的焦虑,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3,10/2/202283 沃尔普认为是交互抑制的作用护理心理,10/2/2022,84,轻微焦虑,快乐 满足,进食,交互抑制作用与轻微焦虑,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4,10/2/202284轻微焦虑 快乐 满足进交互抑制作用与轻,10/2/2022,85,沃尔普的创造,由远及近、循序渐进,每次只增加一点焦虑,逐步递增,最终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33、对于人类,肌肉松弛技术就能对抗焦虑沃尔普以全身放松代替食物以想象自己暴露于可怕的刺激物面前代替实际暴露,创建了系统脱敏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5,10/2/202285 沃尔普的创造由远及近、循序渐进,,方法(三个步骤) 松弛训练: 划分焦虑等级: 脱敏训练:适应证 各种恐怖症或强迫症;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6,方法(三个步骤)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6,10/2/2022,87,基本方法,用放松取代焦虑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重复练习,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护理心理学心理

34、干预,87,10/2/202287 基本方法用放松取代焦虑护理心理学,10/2/2022,88,(一)学习放松技巧,让求助者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位置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上,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8,10/2/202288(一)学习放松技巧让求助者靠在沙发上护,10/2/2022,89,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如,静坐在湖边或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使其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89,10/2/202289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护理心理学,10/2/2022,90,护士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求助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

35、强调面部肌肉放松2030分钟/次、1次/日68次即可学会放松训练要求: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0,10/2/202290护士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求助者依次,10/2/2022,91,(二)建构焦虑等级,建构焦虑等级是对引发求助者特定焦虑的刺激因素的归纳整理求助者实施系统脱敏治疗的必要准备,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1,10/2/202291(二)建构焦虑等级建构焦虑等级护理心理,10/2/2022,92,构建焦虑等级表,在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后要求其本人把引起焦虑的事件与情境排序,从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一般是让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

36、数,最小的焦虑是0(完全放松),最大是100(高度焦虑)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2,10/2/202292 构建焦虑等级表在求助者说出引起焦,10/2/2022,93,建立恐怖或焦虑等级,0,20,40,60,100,80,最小焦虑,级差,完全放松,最大焦虑,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3,10/2/202293建立恐怖或焦虑等级0204060100,焦虑事件层级举例(女生:害怕听一位青年教师上课,更害怕老师单独与她谈话) 编号 事件 焦虑程度 1 闲聊时,一位同学提到这位老师。 5 2 早晨起床后,记起今天有这位老师的课。10 3

37、预备铃响了,向教室走去。 20 4 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教师进教室。25 5 开始讲课,不敢看讲台。 30 6 坐在中间一排,强迫自己注视老师。40 7 坐到前排,注视老师,碰上老师的目光。50 8 老师在教室巡视,在自己旁边停下来看自己做练习。60 9 老师课堂提问,点名要自己回答。 70 10 课间休息,老师在自己座位旁坐下,向包括自己在内的一群同学闲谈。80 11 在教室,老师同自己一个谈话,有目光接触。90 12 在教师办公室单独谈话,目光接触。 100,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4,焦虑事件层级举例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4,10/2/2022,95,(三)系统脱敏,条件:求助者基本掌握放松技

38、术后,就可以开始脱敏训练按照设计的焦虑等级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首先是放松想象脱敏治疗,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5,10/2/202295(三)系统脱敏条件: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系统脱敏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降低病人的情景性焦虑增强病人的应对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与与住院有机结合:保持病人稳定的情绪,消除不良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6,系统脱敏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降低病人的情景性焦虑护理心理学,厌恶疗法最先在美国发展起来,当时主要用于治疗酗酒的问题。该方法是指将某种令人不愉快的、惩罚性的刺激(如高压电、低压电流的短暂电击)与患者的某种对其有影响力但与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联系起来,从而

39、建立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使其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放弃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厌恶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7,厌恶疗法最先在美国发展起来,当时主要用于治疗酗酒的问题。厌恶,基本原理,某种可引起患者症状的刺激物,出现某种不受社会欢迎的行为,出现愉快的反应不良行为被强化,施加厌恶刺激,产生恶心等不愉快的反应,建立新的回避行为,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8,基本原理某种可引起患者症状的刺激物出现某种不受社会欢迎的行为,确认需要治疗的靶症状或靶行为选择治疗用的惩罚性刺激施加厌恶刺激,厌恶疗法的程序及技术要点,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99,确认需要治疗的靶症状或靶行为厌恶疗法的程序及技术要点护理心理,1、确定靶行

40、为(或症状),要消除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当有多种不良行为或习惯时,须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求助者最迫切要求去除的作为靶行为。确保靶症状的单一和具体。,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0,1、确定靶行为(或症状)要消除的不良行为或症状。护理心理学心,2、选择厌恶刺激,运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时,厌恶性刺激应该达到足够强度,通过刺激确能使求治者产生痛苦或厌恶反应,持续的时间为直到不良行为消失为止。如强迫观念患者,用拉弹橡皮圈法进行治疗,头几天,当强迫观念出现时要接连拉弹3050次,才能使症状消失。要求求治者要有信心,主动配合,当治疗有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必要时最好取得其家人的配合,这样效果会更好。,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

41、,101,2、选择厌恶刺激运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时,厌恶性刺激应该达到足,常用厌恶刺激,电击药物想象其他:憋气,羞辱,以及强光、噪音、针刺和弹橡圈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2,常用厌恶刺激电击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2,电刺激,将求治者习惯性的不良行为反应与电击连在一起,一旦这一行为反应在想象或实际中出现就予以电击。电击一次后休息几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反复电击多次。治疗次数可从每日6次到每两个星期一次,电击强度的选择应征得求治者的同意。,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3,电刺激将求治者习惯性的不良行为反应与电击连在一起,一旦这一行,遥控电击治疗仪治疗一例窥阴癖,电击仪接受

42、治疗部分置于患者头部,指示部分由治疗者控制。患者可以在50米内活动,给予环境(在女厕旁边),或给予异性生殖器模型,当患者侧视女厕或注视模型时,治疗者按动指示部的电开关,电击治疗仪即给患者1次电击。经9次电击治疗以后,患者自述走近女厕或看到模型时,心理就十分恐惧,感到厌恶。,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4,遥控电击治疗仪治疗一例窥阴癖电击仪接受治疗部分置于患者头部,,药物刺激,在求治者出现贪恋的想法和行为时,让其服用呕吐药,产生恶心、呕吐反应,从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消失。药物厌恶疗法多用于矫治与吃有关的行为障碍,如酗酒、饮食过度等,其缺点是耗时太长,且易弄脏环境。 吐酒石、阿朴吗啡、吐根碱;琥珀胆碱等

43、,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5,药物刺激在求治者出现贪恋的想法和行为时,让其服用呕吐药,产生,想象刺激,a将施治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求治者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反应,以达到治疗目的。b或在想象中主动呈现厌恶景象,并让这一景象与某种适应不良的冲动(或行为)相结合,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此法操作简便,适应性广,对各种行为障碍疗效较好。,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6,想象刺激a将施治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求治者想象中的刺激,a例,如在恋物癖求治者头脑中出现窃取恋物的观念或出现此种行为之际,用通电或是用针刺痛自己,重复结合多次之后,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此类适应不良行为。有人用同样的方法治

44、疗习惯性肌肉抽动症。,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7,a例如在恋物癖求治者头脑中出现窃取恋物的观念或出现此种行为之,b例,如性变态患者,当出现这方面的欲望或行为时,让自己立即闭上眼睛,想象面前站着几个高大的警察,面孔冷峻,手里拿着镣铐在盯着他。或是回忆过去被拘留、被群众怒斥、被熟人讥笑、被亲友离弃的场面,想象自己如何身败名裂、无地自容、羞愧难忍,以达到减少与控制此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效果。,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8,b例如性变态患者,当出现这方面的欲望或行为时,让自己立即闭上,通过想象厌恶刺激来矫治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又称内隐致敏法(Covert Sensiti-zation)。对于陷入悲观失望状态

45、的失恋青年,运用内隐致敏法来消除其痴情有一定的效果。,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09,通过想象厌恶刺激来矫治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又称内隐致敏法(C,其他刺激,任何能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原则是不给身体带来较大的损害。有报道的一些刺激:憋气,羞辱,以及强光、噪音、针刺和弹橡圈等,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0,其他刺激任何能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原则是不给,憋气,Philpott1977年报告在治疗强迫观念时,要求求治者每次出现强迫观念时即自动停止呼吸,用憋气导致的窘迫感来抑制强迫观念的涌现。,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1,憋气Philpott1977年报告在治疗强迫观念时,要

46、求求治,羞辱,Serber1970年报告用羞辱作为厌恶体验治疗异装癖、窥阴癖、露阴癖。四壁安装单向玻璃镜的特殊房间,令求助者感觉自己的猥琐行为和形态暴露无疑,四周的人都可观察到,因而感觉羞辱、无地自容。,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2,羞辱Serber1970年报告用羞辱作为厌恶体验治疗异装癖、,咨询伦理的思考,有些厌恶性刺激不能被普遍使用,因为涉及道德问题,例如用惩罚来改变行为是否违反道德观念?虽然社会本身有依赖惩罚手段来控制的倾向,但到目前为止,厌恶性刺激的治疗性应用在道德上的合法性仍然是一个问题,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厌恶刺激很有效力;但如有可代替的、有效力的正强化物,就应实施正强化。如果使用

47、厌恶刺激,这些刺激应该是没有严重副作用的。,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3,咨询伦理的思考有些厌恶性刺激不能被普遍使用,因为涉及道德问题,注意事项,不具备使用条件的机构和个人不得使用。在决定采用此法之前,务必向求助者解释清楚,在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一般应把厌恶疗法作为最后一种选择。在使用厌恶疗法的同时,应努力帮助求治者建立辨别性条件反应。如对同性恋使用厌恶疗法时,应将呈现厌恶刺激限制在求助者的同性性行为表现的范围内;同时,让求助者形成对正常的异性性活动的愉快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消除非适应性行为的同时,建立适应性行为。,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4,注意事项不具备使用条件的机构和个人不得使用。护理心理

48、学心理干,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biofeedback)是利用检测装置把有关人体内部某些特定的生物过程, 如脑电、皮温、血压、心率、肌电等动态信息,经仪器检测、放大和转换,通过显示系统,将此种信息转变为声、光等信号直接反馈给病人,使病人根据反馈信号所提供的信息有意识地控制某些病理过程, 促进功能恢复,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5,生物反馈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5,三、认知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6,三、认知疗法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6,是什么在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 ,谁都会有情绪上的体验:高兴、愉快、烦闷、痛苦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产生

49、了情绪呢?,遇到不好的事; 处于不好的环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运气不佳; ,真的是客观上造成的吗?,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7,是什么在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在我们的生活中 ,谁都会,小故事,古时候,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也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把自己应有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最后自然名落孙山。,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8,小故事古时候,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支出殡的队

50、,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升官发财!好!好兆头,看来这次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当下文思如泉涌,下笔有如神助,最后果然一举高中。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 那“棺材”真是好灵验!,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19,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比较两个人的差异,A认为-触霉头-结果:名落孙山B认为-有“官”又有“财”-结果:一举高中,护理心理学心理干预,120,比较两个人的差异A认为-触霉头-结果:名落孙山,面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解释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