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施工方案(DOC79页).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7610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74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施工方案(DOC7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主体施工方案(DOC7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主体施工方案(DOC7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主体施工方案(DOC7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主体施工方案(DOC7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体施工方案(DOC7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施工方案(DOC79页).docx(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说明51.1编制范围51.2编制原则51.3编制依据62、工程概况72.1工程简介72.3明挖段主体结构设计要求143、施工总体方案163.1总体部署163.2施工方案163.3施工流程184施工工艺及方法194.1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工程194.2结构钢筋工程294.3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364.4 主体结构防水工程505、 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615.1 工期安排总说明615.2关键工期说明615.3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615.3.1 组织实施616、劳动力及材料需求计划636.1劳动力需求计划636.2主要材料需求计划646.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657、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

2、措施667.1 质量目标667.2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程序667.3 质量保证措施677.4 主要分项工程及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技术措施708、安全施工措施758.1安全目标758.2安全保证体系768.3安全技术措施769、 文明施工措施799.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799.2施工现场场地管理799.3制度保证8010冬季施工措施8110.1冬季施工措施8110.2冬季施工管理目标8110.3冬季施工主要准备工作8210.4主要管理措施831、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5标方州广场车站沈桥车站区间明挖段;里程右K29+329.009右K29+790以及雨水泵房、电缆通道主

3、体结构工程。1.2编制原则 严格按照ISO9000:2000质量体系标准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本着安全、环保、优质、高效、确保工期的原则。 严格按照南京地铁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起工程方州广场站沈桥车站区间明挖段主体结构施工图及主体建筑图,并且基于以下原则进行阐述: 科学部署,统筹安排,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组织多工作面作业和平行、交叉、流水作业,力求均衡生产,科学管理。 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方案,精打细算,降低工程成本;充分利用现有机械和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施工项目机械化程度。 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以人为本,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1

4、.3编制依据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方州广场站沈桥站区间明挖段主体结构施工图纸;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方州广场站沈桥站区间明挖段防水施工图纸;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方州广场站沈桥站区间明挖段杂散电流防护图。 2、国家现行的有关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等。 3、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4、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有: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BJ107-2

5、00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范(JBJ108-9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BJ59-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200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地下防水

6、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劳动力人员能力,并结合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方州广场站沈桥站明挖区间起始于葛桥河北侧、金江公路西侧的方州广场站沈桥站区间盾构井(含),向东斜穿现状金江公路后,沿金江公路东侧平行敷设,至地下高架标段分界里程止,采用明挖法施工。正线起讫里程为K29+329.009K29+790,长度460.991m。区间按结构型式分为两段,暗埋段起讫里程为K29+329.009K29+629.994,长度300.985m;U型槽段起讫里程为K29+629.994 K29+790.000,

7、长度160.006。区间在K29+359.994处线路东侧设电缆通道,连接金江公路东侧110kv规划地铁主变电站;在K29+599.994处线路西侧设雨水泵房,与区间正线合建。区间正线基坑宽约12.4m19.9m,开挖深度约4.0m13.3m;区间盾构井基坑宽约25m,开挖深度约14.8m15.2m。区间主要沿现状金江公路(宽15m)东侧设置,场地周边为林地和农田,在K29+650处临近一座高压塔基础,在K29+650K29+705下穿架空三条高压电缆。金江公路在远期快速化改造设计中将向道路东侧拓宽改造,区间线路出地面U型槽段位于改造后公路路中隔离带范围内。区间起始处左右线线间距约15.0m,

8、在洞口处缩小为3.6m;左线平面设1组R=2000曲线;线路向大里程方向为直线上坡,坡度为26。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2.1工程地质特性方州广场站沈桥站明挖区间场地地貌单元为侵蚀堆积岗地,局部分布有坳沟,使得拟建场地呈现多元地层结构。上部普遍覆盖新近沉积粘性土,局部为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下部地层以粘性土为主,下部分布有砂层及中粗砂混卵砾石层,基岩埋深普遍较大。本站第四系共划分为4 大层组,层号为,其中层为人工填土层,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物,层为阶地冲积粘性土,层为下蜀土。各层又根据岩性特征细分为亚层,其中层分为2 个亚层,层分为3 个亚层,层分为7 个亚层,层分为6 个亚层。见图(图

9、2.1明挖段挖方分段剖面图)、(图2.2 明挖段基坑地质剖面图) 第 14 页 地层名称地层名称颜色状态特征描述-1杂填土黄灰、杂色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粘性土混碎砖块及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吗,高压缩性,。填龄2-5 年不等。-2素填土灰黄可塑-硬塑可塑-硬塑 河堤部位素填土主要为粉质黏土,夹有粉土,可塑;路基素填土为三合土,可塑-硬塑-1b2-3粉质黏土褐灰、灰褐色软塑-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切面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高压缩性。-1c2-3粉土灰黄、灰色稍密-中密混有少量云母碎片,切面粗糙,摇振反应迅速;中等压缩性。-2b4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软塑-流塑局部夹有少量淤泥质粉土、

10、粉砂,部分为粉质黏土,含有少量有机质,切面较光滑,干强度较低,韧性中等;高压缩性。-3b2粉质黏土灰色、灰黄色、灰绿可塑局部夹有薄层粉土,局部混有少量结石,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氧化物,夹有少量高岭土斑纹,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1b1-2粉质黏土褐黄、灰黄色、灰白、棕黄色可塑-硬塑混少量铁锰质结核及氧化物,杂兰灰色高岭土斑纹及条带,局部粘性较重,可近为粘土,切面有光泽反应,韧性较好,干强度较高;中低压缩性。-2b2-3粉质黏土灰黄、褐黄色、兰灰、浅灰可塑混少量铁锰质结核及氧化物,局部富集,杂兰灰色高岭土斑纹,局部粉性较重,切面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

11、-2bc2粉土灰黄色、灰色可塑粉性较重,局部为粉土,混少量铁锰质结核及氧化物,杂兰灰色高岭土斑纹,韧性低,摇振反应不明显,可塑-3b1-2粉质黏土灰黄、褐黄色、兰灰、浅灰可塑-硬塑混少量铁锰质结核及氧化物,局部富集,杂兰灰色高岭土斑纹,局部粉性较重,切面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高等,韧性中高等;中低等压缩性。地层分布与特征描述一览表层号名称含水率土重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weWlWpIpIla1-2Es1-2%KN/m3-%-MPaMPa-1杂填土25.019.20.75636.721.315.40.26-2素填土31.618.60.90936.821.415.40.64

12、-1b2-3粉质粘土33.618.20.99040.523.916.60.600.395.44-1c2-3粉土33.818.20.90232.624.87.81.110.228.55-2b4淤泥质粉质粘土40.817.71.16739.824.914.91.090.643.83-3b2粉质粘土25.319.30.74835.521.114.40.290.296.49-1b1-2粉质粘土25.719.30.75638.322.415.90.210.228.36-2b2-3粉质粘土29.718.80.85134.620.713.90.660.316.10-2bc2粉质粘土夹粉土29.619.00.

13、81631.120.810.30.910.296.68-3b1-2粉质粘土24.919.40.73635.821.214.60.270.228.53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汇总表(一)土层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二)层号土层名称直快(q)固块(Cq)三轴UU三轴CU(总应力)三轴CU(有效应力)侧压力系数水平基床系数垂直基床系数渗透 系数承载力特征值CCCCCK0KHKVKfakKPa度KPa度KPa度KPa度KPa度-MN/m3MN/m310-6cm/sKPa-1杂填土(5)(20)0.502000-2素填土34.812.90.60100-1b2-3粉质粘土20.19.632.554.7832.34

14、21.2027.4225.540.5418145110-1c2-3粉土11.423.6(5.0)(30.0)8.6535.836.8538.600.401512300120-2b4淤泥质粉质粘土8.85.918.210.018.221.5015.8420.7412.4426.730.60765075-3b2粉质粘土28.810.840.613.647.404.5036.5521.3030.7025.250.4828265150-1b1-2粉质粘土51.113.160.314.340.035.3346.8720.3341.3023.600.4132301220-2b2-3粉质粘土31.49.92

15、9.914.421.931.34(25.0)(10.0)(23.0)(13.0)0.45272510135-2bc2粉质粘土夹粉土20.919.916.414.318.4711.302.4025.502.2029.600.403028100160-3b1-2粉质粘土49.512.450.714.644.835.0552.9024.7346.0028.230.4135331210 深基坑设计参数汇总表层号土层名称极限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sik(kPa)极限桩端阻力标准值qsik(kPa)抗拔系数土钉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kPa)-2素填土15-1b2-3粉质粘土380.7025-1c2-3粉

16、土420.7030-2b4淤泥质粉质粘土200.7015-3b2粉质粘土533500.7030-1b1-2粉质粘土8411000.7550-2b2-3粉质粘土452500.7028-2bc2粉质粘土夹粉土554000.7040-3b1-2粉质粘土808500.75502.2.2水文地质概况1、地下水类型该场地地下水的类型主要有上部松散层中孔隙水和基岩风化带裂隙水两类。孔隙潜水含水层组,多由更新统下蜀组(Q3x)和全新统(Q4)地层组成,多为粉质粘土,在岗间洼地局部有淤泥质粉质粘土分布。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由白垩系赤山组(K2c)碎屑岩类组成,浅部以风化裂隙水为主,深部风化作用逐渐减弱,以构造裂

17、隙水为主,岩层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总体较差,多为闭合状或被充填,富水性较差,一般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3/d。2、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孔隙潜水以接受降水地表水的补给为主,以蒸发、径流和向地表水排泄为主要排泄形式;区内承压水以接受上部潜水的越流补给,以径流和人工开采的形式排泄;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孔隙承压水的垂向补给,以侧向径流的方式排泄。3、地层渗透性层号土层名称室内土工试验渗透系数采用值KV(cm/s)KH(cm/s)K(10-6cm/s) -1杂填土200弱透水 -2素填土200弱透水 -1b2-3粉质粘土4.66E-082.03E-080.1不透水-2b4粉质粘土0.96E-071.8

18、4E-071不透水 -3b2粉质粘土1.0E-071.12E-071不透水 -1b1-2粉质粘土1.50E-072.07E-071不透水-1cb2粉土夹粉质粘土500弱透水-2b2-3粉质粘土1不透水-2d2-3粉砂1.37E-053.02E-05500弱-中等透水-2bc2粉质粘土夹粉土2.02E-072.44E-0750弱透水-3b1-2粉质粘土1.91E-071.55E-071不透水-4b2粉质粘土4.76E-071.28E-071不透水4、地下水水位勘察期间实测场地孔隙潜水初见地下水位埋深0.20m2.40m,平均高程8.90m,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20m4.80m,平均高程8.45

19、m,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0.5-1.0m 左右。根据调查,场地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接近地表。2.3明挖段主体结构设计要求2.3.1区间混凝土方洲广场站沈桥站明挖区间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对照设计及总体要求,本段工程:内部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盾构井内回填混凝土、地板垫层混凝土:C20.防水混凝土(顶、底及侧墙)抗渗等级:不小于P8.盾构吊装孔后浇板混凝土:C40微膨胀混凝土。内部结构混凝土需满足耐久性要求。2.3.2主体结构防水主体结构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首先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自防水能力,保证防水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密实度、抗渗性、抗

20、裂性、防腐性和耐久性,并加强后浇带、诱导缝、变形缝、预埋件、预留孔洞、各种结构断面接口,桩头等细部结构防水处理。迎水面结构全部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同时在结构的迎水面设置能倒置粘贴于主体结构的1.5mm厚的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顶板采用2.5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并设置1.5mm厚PVC抗根系刺穿层;防水铺设之前先对防水基面进行处理,侧墙及底板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保证基面平整、干燥无明水;顶板基面必须干净,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 水平施工缝及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前,首先将表面凿除,清理干净,涂刷优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量为1.5Kg/,并及时进行浇筑,施工缝的中部设置3

21、501mm钢边止水带,在迎水面设置500宽的防水加强层,其加强层与该部位所选用的防水层材质、厚度一致,顶板位置增设一道聚硫密封胶。并在缝边设置预埋注浆管,采用管子夹进行固定,露出混凝土内边缘30mm-50mm。中楼板施工缝位置上增设两道遇水膨胀止水条。主体结构全长460.991米,按照设计要求,主体结构设置三道后浇带,间距约80m;六道诱导缝,间距约24m;在与电缆通道相交处设置一道变形缝。诱导缝中部设置带注浆管的橡胶止水带(中心带气孔型),形成一道封闭的防水线。在顶板外侧加设一道密封胶;分离式围护结构的侧墙外侧加设一道密封胶,密贴式围护结构侧墙和底板加设一道外贴式反应性丁基橡胶中孔型塑料止水

22、带。并沿顶板、侧墙内侧设置排水槽,将渗水有组织的引入车站中心水沟并排入车站废水泵房。变形缝中部设置带注浆管的橡胶止水带(中心带气孔型),形成一道封闭的防水线。在顶板外侧加设一道密封胶;密贴式围护结构侧墙和底板加设一道外贴式反应性丁基橡胶中孔型塑料止水带。同时在顶板、侧墙变形缝的背水面预留凹槽,设置1mm厚不绣钢接水槽。3、施工总体方案3.1总体部署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方沈明挖区间全线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计划工期为2012年10月20日2013年4月29日,共计5.5个月,共分19个施工区段,每段施工时间约25天,段与段交叉作业,确保工程按期完成。施工缝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施工缝设置在纵梁受力

23、较小且施工方便的部位,并确保结构内部的设施的完成性。本段侧墙、中墙纵向施工缝施工的具体位置顶板上0.3m处(有斜托时,设在斜托大端处以上0.3m处)。施工总体安排: 按照设计要求并结合施工总体部署、节点工期以及交通疏解等方面的因素,方沈明挖区间整体由南向北分段施工。3.2施工方案方沈明挖区间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形式为:暗埋段(地下一层箱型框架)起讫里程为K29+329.009K29+629.994,长度300.985m;U型槽段起讫里程为K29+629.994K29+790,长度160.006.区间起始端K29+329.009K29+343.309设盾构井,为盾构始发,兼做区间人防段。区间暗埋

24、段地板埋深约8.0m13.1m,顶板覆土约0.9m6.0m,其中单洞单线结构断面宽6.0m6.5m,双洞双线、单洞双线断面宽9.4m13.6m(不含底板翼缘宽度);盾构井结构宽约25m,底板埋深约14.6m15m,顶板覆土厚度约5.4m5.8m。区间U型槽段宽9.6m12.3m(不含底板翼缘宽度),底板埋深约3.8m8.1m。 区间结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a、内部混凝土强度等级:C35。b、盾构井内回填混凝土、底板垫层混凝土:C20。c、防水混凝土(顶、底板及侧墙)抗渗等级:不小于P8。d、盾构吊装井后浇板混凝土:C40微膨胀混凝土。e、内部结构混凝土需满足耐久性要求。防水主要

25、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外包防水采用1.5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及2.5厚单组聚氨酯涂料防水。结构底板及侧墙防水采用1.5厚反应性自粘橡胶防水材料,结构底板与侧墙防水施工完后根据设计要求无防水保护层,可根据施工现场需要设置临时防水保护。结构附加层防水材料同结构大面防水材料。结构顶板采用2.5厚单组聚氨酯涂料防水。防水隔离层采用无种植要求的铺设纸胎油毡、有种植要求的铺设1.5mm厚PVC抗根系刺穿层。顶板保护层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厚度100mm。结构底板、侧墙、顶板施工缝防水采用刚边止水带+注浆管,楼板施工缝采用2010mm遇水膨胀止水条,底板、侧墙、顶板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反应性丁基

26、橡胶止水带+不锈钢接水盒。为保证结构混凝土结构表面外光内实的效果。结构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及木胶合模板,支撑采用满堂红脚手架及架管三角型支撑。模板均采用9001500,特殊部位(如顶板及倒角)采用1200244012木胶合模板,对拉杆采用高强螺杆。3.3施工流程 方沈明挖区间施工流程图 结构顶板覆土循环至第二段施工雨水泵房土方开挖至基底、接地施工、基底验槽雨水泵房底板施工雨水泵房底板防水施工雨水泵房侧墙防水施工雨水泵房侧墙施工雨水泵房顶板施工雨水泵房顶板防水施工第一施工段土方开挖至基底、验槽第一施工段垫层施工第一施工段底防水施工第一施工段底板施工第一施工段侧墙防水施工第一施工段侧墙施工第一施工段

27、顶板施工第一施工段顶板防水施工 注:后序的施工段施工按照第一个施工区段施工流程进行施工。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方沈明挖区间主体结构施工方案4施工工艺及方法4.1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工程 本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模板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主体施工期间的一道关键工序。本工程侧墙模板采用9001500、特殊部位(如顶板及倒角)采用1220244015木胶合模板。对拉杆采用高强螺杆。主体结构形式为:暗埋段(地下一层箱型框架)起讫里程为K29+329.009K29+629.994,长度300.985m;U型槽段起讫里程为K29+629.994K29+790,长度160.006.区间起始

28、端K29+329.009K29+343.309设盾构井,为盾构始发,兼做区间人防段。区间暗埋段地板埋深约8.0m13.1m,顶板覆土约0.9m6.0m,其中单洞单线结构断面宽6.0m6.5m,双洞双线、单洞双线断面宽9.4m13.6m(不含底板翼缘宽度);盾构井结构宽约25m,底板埋深约14.6m15m,顶板覆土厚度约5.4m5.8m。区间U型槽段宽9.6m12.3m(不含底板翼缘宽度),底板埋深约3.8m8.1m。根据本单位对地铁施工经验,拟定暗埋段均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U型槽结构侧墙采用三角支架进行支撑。4.1.1 施工准备 11模板类型选择及配备主体结构的模板按下述要求进行配备:楼板

29、及顶板采用木胶合模板,规格为12202440mm,壁厚15mm。侧墙采用9001500标准钢模板。顶板倒角采用胶合模板现场配制。底板、楼板、顶板倒角模板在高度上考虑侧墙斜托以上(或下)30cm左右水平施工缝范围的模板。根据设计要求侧墙水平施工缝设在距楼板顶面以上不小于30处,此模板采用9001500标准钢模板。 12、模板支撑体系(1)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 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预埋25钢筋纵向间距700mm、距侧墙面500mm,长度300,埋入混凝土内150mm且与底板上铁钢筋进行点焊,用于对侧墙模板下部进行加固。满堂脚手架采用900900mm,步距1200mm。侧墙模板采用9001500mm标准

30、钢模板,为保证模板平整度,模板与模板采用螺栓连接。侧墙水平背楞采用483.5mm钢管间距900mm,钢管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600mm。钢管与模板采用蝶型卡进行连接,间距900*900mm。竖向背楞采用双钢管间距为600mm,钢管采用蝶形卡进行连接。钢管采用483.5mm,钢管长度3米端部采用顶托支撑在方木上,竖向间距600mm钢管与满堂脚手采用扣件进行连接,且不少于3个扣件。顶板纵梁底模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纵向间距900mm、横向间距900mm。顶板纵梁底模纵向方木采用100150250mm,横向方木采用100100mm600mm;侧模纵楞设3道100100mm方木作背肋,竖楞10015060

31、0mm。顶板纵梁底模纵向方木采用100150250mm,横向方木采用100100600mm, 侧模纵楞设3道100150mm方木作背肋,竖楞100150600mm,同时设3根483.5mm钢管对应于竖肋做水平支撑,水平支撑与满堂脚手架采用扣件进行连接。顶板纵梁倒角下设一道对拉杆,用对拉杆对纵梁侧模进行对拉。顶板梁底两立杆之间加设一排立杆,横、纵向采用钢管进行连接。顶板模板采用12202440mm厚15mm,横向方木采用100100mm、间距250mm、方木横向搭接长度不小于600mm;纵向方木(顶在顶托上)采用100150mm、间距900mm、方木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600mm。顶板倒角采用斜向

32、和竖向支撑对倒角进行模板加固,利用油托支座调整高度,确保碗扣式脚手架纵横向相临的连成整体,增强支架稳定性。剪刀撑:对于满堂脚手架而言,剪刀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设置的剪刀撑要求落地生根,利用扣件将剪刀撑与立杆连接。剪刀撑采用483.5mm米的普通钢管。剪刀撑沿线路方向每隔3.6m设置一道,垂直线路方向每隔4.2米设置一道,水平剪刀设置三道(上、中、下)。在立杆顶部设置一道水平杆,防止顶部立杆因自由端过长而发生失稳。扫地杆横、纵向隔一设一且距地面200mm,剪刀撑钢管搭接长度不小于900mm且不少于3个扣件。利用剪刀撑保证满堂红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框架柱采用可组合钢模板。采用对拉螺栓,间距6

33、00*900,将模板拉紧(附图)。 端模:其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加固,同时采用横、竖向短钢筋点焊于预留钢筋上固定。 (2)三角支撑体系U型槽段采用对拉螺栓拉紧模板,钢管斜撑至底板预埋螺栓的方法加固,模板采用900*1500mm定型模板,背愣采用483.5mm钢管,蝴蝶卡固定钢管,对拉螺栓拉紧,钢管连接承托顶到底板预埋25地脚螺栓,螺栓面向模板一侧横放一根方木。在底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先预埋地脚螺栓,地脚螺栓采用25螺纹钢筋,地脚螺栓距混凝土墙面500mm,出地面150mm;各地脚螺栓相互之间的距离为300mm,地脚螺栓与地面成45度角,现场预埋时要示拉通线,保证地脚螺栓在一条直线上。地脚螺栓在预

34、埋前应对螺纹采取保护措施,用塑料布包裹并绑扎牢固,以免施工时混凝土粘附在丝扣上影响安装连接螺母。地脚螺栓不能直接与结构主筋点焊,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预埋地脚螺栓不跑位、不偏移,要求在相应部位增加附加钢筋,地脚螺栓点焊在附加钢筋上,点焊时注意不要损坏地脚螺栓的有效直径。侧墙模板采用9001500标准钢模板,侧墙模板加固水平背楞采用483.5mm钢管;竖向支撑采用钢管三角撑体系支架间距不大于800mm。4.1.2 具体见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第 81 页 4.1.3模板安装前基本工作 (1)放线:首先引测结构的纵横向轴线。根据轴线放出墙、柱边线,及模板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

35、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为保证模板水平缝齐平,模板安装前底部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砼成形后烂根。(4)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5)模板现场安装,严格按照模板安装技术交底施工。(6)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安装程序进行堆放或运输。堆放整齐,底部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少10cm,加铺50厚垫板,并做好防水、排水设置。(7)模板应涂刷脱模剂。脱模剂要经济适用,不粘污钢筋为主。(8)做好施工机具和辅助材料的准备工作。 4.1.4模板安装 技术要求: (1)模板安装前整修、清除干净,并涂刷

36、脱模剂,按配板设计顺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 (2)配件必须安装牢固,支撑和斜撑的支承面应平整坚实,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3)预埋件、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4)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 (5)墙、柱模板底面应找平,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两侧模板均应利用支撑调整固定其垂直度。 (6)立杆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7)楔形卡安装数量必须符合设计交底,安设必须牢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脱落。 (8)内外钢楞宜采用整根材料,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少于600mm。 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1)底板和

37、底板纵梁模板 为保证底板模板按设计要求留置诱导缝、后浇带,端头模板位置必须准确,加固牢固防止位移和超规定变形,确保表面平整密实、垂直度符合要求。对于后浇带和施工缝端头位置采用3厚木模做封堵,该位置处的预留钢筋需要模板穿孔通过。(2)墙模板 侧墙模板安装前,应检查侧墙预留洞口、预埋铁件位置是否准确。模板安装按设计要求,边就位边校正,并随即安装各种连接件,支撑件或加设临时支撑。相邻模板边肋用楔形卡连接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墙高超过2米以上时,安装串筒,每34m左右设置一投料点,串筒采用帆布制作,用以帆布柔性减小浇筑混凝土受钢筋的影响,帆布串筒长度分为5m、3m、1m,随着混凝土浇筑高度的变化及时

38、更换,确保混凝土浇筑落差小于2m。墙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截面尺寸不准确。拼接不严,缝子过大造成跑浆。模板根据墙体高度和厚度通过设计,确定纵横水平杆的尺寸及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角模的形式。模板上口应设拉结,防止上口尺寸偏大。 (3)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支撑采用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布置应从梁底向两侧布置。铺设方木及模板,模板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起拱。等模板安装完后,由技术部、安质部同监理一起对脚手架及模板进行检查。 (4)梁、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偏大,板中部下挠。防止办法是:梁、板模板应通过设计确定龙骨、支柱的尺寸及间距,

39、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防止浇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拉杆锁紧,防止上口变形。 4.1.5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冻胀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2、基本项目:模板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清理干净并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茬处。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基础轴线位移5钢尺检查2柱、墙、梁轴线位移3钢尺检查3标高2、-5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4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2,-5钢尺检查5每层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6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7表面平整度32m靠尺和塞尺检查8预埋件中心线位移3拉线尺量检查9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3拉线尺量检查1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