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7666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是以生产非实物服务产品的单位和机构组成的集合体,包括的领域广泛、行业众多,既有与工农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生产性服务业,又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和知识密集程度较高,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特点,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我市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居民生

2、活质量的提高,幸福佛山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落实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佛山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安排,是指导我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服务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服务业领域其他专项规划和地方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一、发展基础(一)现状特点。“十一五”时期,我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水平,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构筑起相对完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从2005年到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从868.01亿元增长到2,003.63亿元,年均

3、增长速度达15.2%。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6%。2010年,服务业就业人数为149.7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的39.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有较强的支撑和促进作用。2.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时期,我市以采购分销、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健康养生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不断涌现。2010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1,126.84亿元,占我市服务业增加值的56.2%;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87.13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博

4、览城、广东西樵轻纺城、华南五金电器城、亚洲国际家具材料交易中心等一批专业市场提升发展,国际性采购分销功能进一步增强。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亚太区后台服务中心、汇丰环球运营总部、中国人保集团南方信息中心等50个项目纷纷进驻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金融保险的后台服务功能明显加强。广东工业设计城、华南家电研究院、华南家具设计研究院、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相继落户我市,工业设计影响力不断扩大。3.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日趋明显,集聚程度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服务密度达到0.53亿元/平方公里,比2005年(0.23亿元/平方公里)提高了130.4%;2010

5、年禅城、顺德、南海三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93.8%,比2005年(92.4%)提高了1.4个百分点。依托我市家电、家具、陶瓷、家居用品等优势制造业的发展,建成了中国陶瓷城、瓷海国际、华夏陶瓷博览城、国际家具博览中心等一批集聚程度较高的专业市场群,佛山创意产业园、广东工业设计城等一批创意设计集聚区,以及一批现代物流集聚区。随着我市城市商圈的发展、商务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形成了祖庙中心商务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等一批综合性、专业性商务区。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共振效应日益凸显。4.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实

6、现翻番,从2005年的415.3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08.18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1.7%;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相应从2005年的56.4%上升至2010年的64.4%。广佛地铁、金沙大桥、海怡大桥等一批重大枢纽型基础设施投入运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南海三山(国际)物流港区、1506创意产业城(佛山创业产业园)、广东工业设计城、国际陶都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有力支撑。5.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贸易迅猛发展,结汇总额从2006年的2.67亿美元到2010年的4.49亿美元,总量增长1.68倍,年均增长13.85%。作为商务部首批“落

7、实CEPA示范城市”和广东省“落实先行先试政策措施重点市”,我市与港澳地区服务业合作成绩斐然,佛港澳在金融、运输、医疗、教育培训、工业设计、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试点应用等领域合作进展良好。总体来看,“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引导作用、生活性服务业对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为“十二五”时期我市服务经济加速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建设幸福佛山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存在问题。“十一五”时期,尽管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科学发展角度看,目前我市服务业还存在着服务业比重

8、偏低、结构不合理、优势不突出、创新乏力、高端服务消费流失严重等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使得我市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发达程度不相符,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层次提高不相符,现有服务业的水平不能有效支撑我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不能有效支撑幸福佛山的建设,亟需在“十二五”时期加以重点解决。二、发展环境(一)有利条件。进入“十二五”时期,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生活性服务消费需求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反向引导制造业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给我市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由工业经济向服务

9、经济社会转型。2009年全世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平均水平为70%,整体上全球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逐渐加强、影响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的新变化以及发达国家服务业国际转移步伐加快,珠三角已成为中国承接世界服务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为我市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有利于服务业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世界先进的信息、通讯、交通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的运用,为服务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国内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CEPA、ECFA的实施为我市对接港澳台服务业,在提升

10、管理水平、降低对外贸易风险的同时,有利于提升自身服务业水平。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以及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和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有利于推动珠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从自身发展看,我市总体上迈入后工业化初期阶段,作为全国制造业大市,拥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家电、陶瓷、铝型材、家具等一大批优势产业集群,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2010年,全市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1位,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大关,名列全国第5位,显示出工业的强大实力,率先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

11、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空间。目前,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大关,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高端水平,生活性服务消费需求急剧扩张,特别是“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建设,为我市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广佛地铁、佛肇城际、广佛城际环线、金沙大桥、海怡大桥为代表的珠三角现代交通网络体系的发展,有利于我市扩大服务输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等战略的实施,扩大了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以区级大部制、镇级简政强镇为特点的行政体制综合改革的全面推开,给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二)面临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广佛同城发展、粤港澳合作的加强对我

12、市服务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有利于吸纳周边城市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容易导致我市的科研、教育、医疗、文化、休闲、娱乐等高端服务需求向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甚至东莞流失。同时,由交通便捷和信息技术进步引起的服务消费替代作用日益明显,周边城市对我市服务消费需求的争夺日益激烈。从内部环境看,我市服务业发展涉及的水、电、土地等成本价格较高,服务业生产要素约束日益加剧;制约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高端服务业增长乏力,市内服务业资源整合仍存在一定的难度;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我市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杆性服务业企业的政策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内源型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反而

13、阻碍了外资服务企业的进入,不利于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推动服务创新。三、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广佛同城、广佛肇一体、粤港澳合作为契机,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旺盛服务需求为基础,以行政体制综合改革为动力,按照争当“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排头兵的要求,把服务业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性产业、幸福佛山建设的支撑性产业,构建高效生产性服务体系和优质生活性服务体系,打造“佛山服务”品牌,推动我市服务业跨越发展,把佛山建设成为立足珠西、服务全省、辐射华南、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服务中心

14、、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二)基本原则。“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市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与推进城市化相结合。城市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互动发展。要把握我市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特征,充分利用城市化进程中我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服务消费结构升级,需求扩张的机遇,按照“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的要求,打造高端服务业发展载体,大力发展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区、城市商圈、工业设计城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领城市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2.坚持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把握和利用好我市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

15、兴产业加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以采购分销、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会展、创意设计、科教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整合要素资源,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业态,实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双赢,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3.坚持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把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推动新兴服务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挖掘交通运输、批发市场、百货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中的新增长点,大力推进总部经济、研发创意、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网上展会、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态、新服务产品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将潜在服务需求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

16、点,抢占未来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4.坚持与建设幸福佛山相结合。幸福佛山的建设需要生活性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把握和利用好我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有了更高要求的机遇,大力推动以城市商业、文化娱乐、旅游休闲、酒店餐饮、房地产业、健康服务、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后对改善生活质量的新要求,有效支撑幸福佛山的建设。5.坚持与建设智慧佛山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产品和业态,改进服务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融合的作用,积极提升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17、电子认证、云服务、物联网服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兴服务业,有效促进智慧佛山的建设。(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到 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服务业内部结构逐年优化,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高效生产性服务体系和优质生活性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更为明显,服务业主体功能更为突出,基本建成国际性采购分销基地、南

18、方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金融后援服务基地、中国民营经济总部基地、中国工业设计之都、国家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区域性商务中心、专业会展中心和健康服务中心。(四)主要任务。针对我市服务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服务业要着重完成以下四大任务:1.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针对我市服务结构性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以高效、优质为方向,以研发设计、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等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需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酒店餐饮、社区服务、健康服务等居民生活亟需的生活性服务业为重点,增加服务品种,改善服务方式,扩大服务总量,提高服务业比重,缓解服务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实施服务品牌化发展战

19、略,以“佛山服务”为品牌,充分发挥佛山作为全国“四大名镇”、天下“四大聚”工商业文化发达的优势,并将陶艺文化、粤剧文化、武术文化、广纱文化、岭南成药文化、狮艺文化等融入服务业中,提升商贸流通、旅游休闲、酒店餐饮、商业楼宇、健康服务行业的层次和品味;实施技术标准化发展战略,推动商贸流通、现代物流、创意设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2.积极开拓进取,推动服务创新。充分借助高速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发挥佛山人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以高端、时尚为方向,积极在服务业领域中的新技术

20、应用、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标准制定、服务资源整合、信息化程度提高等方面进行探索,推动服务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创新,增强服务业发展的领先性,抢占未来服务业发展制高点。3.培育比较优势,扩大辐射范围。借助我市制造业发达、产业集群程度高引致的研发设计、产业金融、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需求旺盛的机遇,努力在专业市场、工业设计、专业会展、金融外包、职业教育等方面培育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依托我市文化底蕴厚实的基础,着力在旅游休闲、文化娱乐、酒店餐饮等方面培育形成生活性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扩大服务输出范围。4.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打破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鼓励以总承包、总集成的形式整合

21、服务业发展资源,促进服务业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和服务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外来资本投资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国际认证、信息服务、服务外包、健康管理、酒店餐饮等高端服务领域;进一步打破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行政垄断、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总体上形成开放、兼容、有序、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发展新局面。四、重点领域为有效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幸福佛山的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市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构建高效生产性服务体系和优质生活性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发展。(一)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按照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服务

22、中心的要求,以支撑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高端、高效、便捷为方向,构建以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会展、创意设计、科教服务、信息服务七大行业为主体的高效生产性服务体系。1.商贸流通。发挥采购分销对销售渠道的强大控制作用,依托我市优势产业,以国际采购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巩固提升专业市场群,打造一批国际性的采购分销基地,提高佛山商品的全球话语权。以城市商圈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提高我市城市商业的发展水平,成为国际商业巨头在中国布点的重要市场。(1)提升批发业层次。着力推动批发业的创新发展,在现有优势产业专业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展示体验、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功能,打造既“展”又“贸”

23、的现代展贸市场群;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工厂直销、大宗商品交易等流通新业态的发展。(2)建设一批佛山商品国际采购中心。依托优势产业,加快建设陶瓷建材、家具、家电、纺织、花卉、铝型材、塑料、电光源、燃气具、饮料、调味品等佛山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着力将陶瓷建材、家具、家电等打造成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乃至中国商品国际采购中心。以“佛山制造”和“佛山商品国际采购中心”为品牌,推动本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市场向国内外扩张。(3)发展零售业新业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网上商城、电子商务、奥特莱斯等零售新业态。充分利用我市家电、珠宝品牌的产业资源优势,融合工业设计,发展集高端产品折扣专营、高端

24、创新产品展销、文化创意工坊于一体的有佛山特色的奥特莱斯,丰富商圈的休闲文化元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城市商业。鼓励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向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延伸和拓展。(4)拓展城市新商圈。结合“退二进三”、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拓展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城市新商圈,构筑高中低档商业相结合、空间布局合理的现代商业服务网络。在各组团中心区规划建设集购物、娱乐、餐饮、酒店、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围绕交通枢纽、休闲广场、文化中心、公园、旅游景点、大型社区等,配套建设区域性商业中心;依托居民点,建设社区型商业和生活性服务网络;结合广佛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25、,加快发展沿线站内商业、上盖商业和周边商业。2.现代物流。依托我市制造业发达的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大力推进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产业物流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先进适用设备的普及应用,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发展,构建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南方国际物流中心,有效支撑我市制造业产品销售范围的扩大。(1)强化对接,推动泛港物流的一体发展。依托广佛地区的空港、陆港、海港等港口,以优势产业为切入点,以保税物流为纽带,以南海的珠三角中西部生产资料性区域中心、广东里水物流信息仓储中心、美旗集团华南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禅城城北商贸物流圈和顺德了哥山港物流圈等

26、物流园区为主体,探索建立“佛山制造”区域品牌的公共仓和公共数码仓,促进一批产业物流园区的发展,努力推动相关港口与物流园区的无缝对接,促进国际性空港物流、海港物流和陆港物流的一体发展。(2)加快建设物联网,提升物流现代化水平。以佛山优势产业为依托,以“佛山制造”、“佛山原产”区域品牌电子认证系统为切入点,以广东省无线射频产业(佛山)基地为试点,建设具备强大互联互通能力的,集电子认证、检验检测、电子商务、产品追溯、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物联网,提高产业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产业物流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3)推动物流服务创新,增强物流服务功能。鼓励多式联运、海关前移、空箱集管等物流服务创新;加

27、强物流与银行的合作,发展货单质押、信用证交易等物流金融;探索建设物流交易平台,推动物流货运权的交易。3.金融服务。抓住我国金融领域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机遇,把握产业发展对金融服务需求日益旺盛的趋势,加强金融创新对现代产业发展的支持与促进作用,探索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继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多元化投融资需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模式,促进金融服务业全面发展。(1)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建设粤港澳区域金融创新试点基地,将佛山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一定规模的金融资本集聚地;将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金融后援服务基地、金融创新发展平台和最佳私募股权投资产

28、业基地。将季华路打造成为与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集聚区、金融创新地和特色金融中介服务基地。(2)创新发展产业金融。推动金融与科技、产业联动发展,鼓励引进、新设各类金融机构,培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创业风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担保基金、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及融资担保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鼓励针对佛山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三旧”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热点需求推出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融资、低碳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产品。落实省、市政府政策支持,深化与港澳地区在股权投资基金、财富管理、金融服务外包、金融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金融合作。(3)加快打造证券市场“佛山板块”

29、。积极构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实施上市企业数倍增计划,推动本土企业上市融资,全力争取“新三板”试点,打造证券市场“佛山板块”。4.商务会展。抓住企业发展对商务会展服务需求日益旺盛的机遇,借助广佛同城化发展平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品牌专业会展,促进我市商务会展业与广州的对接发展,打造以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为主体的区域性商务中心。(1)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本土企业总部,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完善市场营销、资本运作、技术开发、战略管理等总部功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总部功能与生产环节的有效分离与无形结合;科学规划全市总部经济区布局,

30、打造若干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经济区,佛山新城以龙舟亚洲总部基地落户为契机,发展综合性总部,禅城区重点建设陶瓷总部基地,南海区重点发展金融总部基地,顺德区规划发展家电、家具、工业设计等特色总部基地;研究合理的税收分成机制,协调推进跨区域、跨层级共建总部聚集区,发展用地集约型总部经济区。(2)进一步打造品牌专业会展。加强与广交会等周边高等级会展的协同与对接,推动本土会展与国家级或国际级行业展会同步举行,培育家电、陶瓷、家具、花卉、专业机械、食品饮料等品牌专业会展,积极做好中国(广东)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技项目洽谈会(博交会)工作;推动会展业从单一展示功能向展示与交易一体的转型,积极探索“展会+基地+

31、交易”模式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会展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积极举办需求展览、网上会展等新型展会,推动展会创新。5.创意设计。利用我市制造业发达引致的旺盛创意服务和工业设计需求,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通过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提升产品品质、创造市场需求,打造华南地区创意经济集聚高地和中国工业设计名城。(1)全力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着重支持和引导创意设计企业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发展需要提供服务,建设一批创新性强、功能突出的创意产业园,吸引国内外各类创意企业和人才落户园区,引导创意资源和项目向园区集中,逐步完善创意设计产业的产业链,打造亚洲创意中心。重点扶持发展数字

32、内容、文化传媒、动漫制作、创意产品、咨询策划等新兴行业,充分利用佛山文化、岭南文化、世界文化、时尚文化等文化资源,提出新理念,开发新产品,引导工业品消费潮流。(2)进一步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发挥工业设计的资源控制能力,鼓励以工业设计服务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提升工业设计对工业生产过程的主导作用,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依托广东工业设计城等载体,利用“三旧”改造契机,建设一批服务对象明确、主导产业突出的工业设计基地。鼓励举办各类工业设计竞赛、工业设计周(节)等,吸引全国乃至全球优秀工业设计企业向我市集聚,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设计产业链。6.科教服务。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和教育培训,培育发展支撑产业升级转

33、型的科技服务和教育培训体系,推动科教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1)整合发展科技服务。整合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研究分析机构的科技资源,逐步建立起服务功能完备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和资源共享机制。重点建设广佛一体化之下的都市型产业集聚发展的科技服务平台及一批具有区域行业优势的研发机构和国家、省级检测认证中心;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专利服务、产权交易、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打破行政区划分割,构建广佛统一的科技服务市场。(2)做大做强教育培训。在巩固提升基础教育的前提下,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华南地区职业教育基地。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纵向一体化和功能多样化,发展集教育、实

34、训和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职业院校,鼓励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满足企业对多样化、多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鼓励支持职业学校采取弹性学制,在旺季生产,在淡季就学,形成生产和学习的良性互动;抓住“双转移”战略实施机遇,鼓励在产业集聚区(集群区)建设一批专业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集聚发展,打造华南乃至全国的专业技能培训基地。7.信息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国家高新区为载体,推动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智慧佛山”。(1)进一步实施“两化融合”战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以广佛通信同城化为抓手,充分利用物联网、4G移动通信网、三网融

35、合、四网融合、云计算与普适计算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制造业的装备自动化、产品数字化和管控一体化,促进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2)推动信息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以“佛山制造”、“佛山原产”产品采购分销为依托,鼓励发展新一代电子商务,积极推动电子交易、电子认证、电子口岸、电子结算、电子金融、电子展会的发展,打造网络商都,促进信息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升生产性服务功能。(二)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按照加快建设“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的要求,以高端、时尚、前沿为方向,构建以文化体育、旅游休闲、酒店餐饮、房地产业、健康服务、社区服务

36、六大行业为主体的优质生活性服务体系。1.文化体育。顺应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对文化、体育服务需求增加的趋势,加强政府在公共文化、公共体育的发展力度,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积极促进体育与文化的融合,提高体育发展的层次和品位,建设文化体育名城。(1)着力拓展文化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佛山新城公共文化综合体等一批文化地标。推动文化资源开发与城市升级、产业发展相融合,重点加快岭南天地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功能区、文化重点园区和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高水平办好佛山秋色欢乐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做强做优“魅力佛山”等系列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深入挖掘佛山

37、文化底蕴,统筹推广全市五区文化精华,总结提炼粤剧、武术、陶艺、香云纱、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扩大佛山知名度。大力发展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影视演艺、文化会展、新闻出版、文化休闲娱乐等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文化龙头企业。(2)大力发展体育业。着重把武术作为体育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推动武术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扩大佛山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承办国家级重大体育赛事,提高佛山体育知名度,推进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各居民小区、基层社区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公共文化与体育设施,推进行政村户外健身设施的建设,逐步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共享。2.旅游休闲。加快现代旅游业和休闲娱乐

38、业的发展,建设以休闲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时尚休闲胜地,把旅游休闲业培育成为我市重要产业乃至支柱产业,促进我市作为制造业基地形象的转变,提升城市品位。(1)整合旅游休闲资源。整合佛山祖庙、西樵山、康有为故居、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南风古灶、南海观音寺等极富佛山特色的旅游资源,围绕广佛肇一体化,加强三地旅游业的相互开放和企业合作,推进广佛肇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广佛肇旅游品牌;加强旅游业与休闲业的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建设成以休闲、旅游为主,集观光、商务、会展、美食、购物、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城市、时尚休闲胜地。(2)加强旅游休闲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围绕旅游休闲服务,强化交通、酒店、餐饮

39、、购物、娱乐等服务的配套,积极融入我市岭南文化、武术文化、美食文化、中医药文化等,推动旅游休闲业与会议、会展、商务、商贸、养生、考察、交流、观光、学习等行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加大对商务旅游、会展旅游、文化旅游、购物旅游、美食旅游等产品的开发力度,构建现代旅游休闲产业新格局。3.酒店餐饮。进一步做大做强酒店餐饮业,打造广佛商务接待基地,提升我市都市形象,提高“佛山美食”的服务输出能力。(1)有序发展星级酒店。依托产业基础和特色旅游资源衍生出的庞大客源,有序发展高星级酒店,对具有较好硬件条件的高档次酒店,按照高星级酒店标准和要求进行改造,重点提升酒店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引入高星级酒店先

40、进的管理模式,强化高星级酒店的休闲娱乐和商务会议功能,积极完善配套设施,使高星级酒店成为商务旅客的娱乐活动、商务活动中心;鼓励酒店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佛山强大的服务需求为基础,引导有条件、有实力的国内外酒店集团投资建设经济型、商务型酒店和高星级酒店,鼓励本地民营酒店的品牌化、专业化和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本地民营酒店。(2)做强品牌餐饮。进一步擦亮“佛山美食”名片,抓住中国烹饪学院、中国粤菜博物馆落户我市机遇,提升发展美食文化节,扩大“佛山美食节”影响力,举办民间美食、美食名厨、美食名店评选活动,促进餐饮企业技术交流和良性竞争,带动餐饮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充分利用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高的优势,

41、聘请名师名厨举办培训班,提高餐饮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我市餐饮水平提高;规范提升“路边店”服务档次,积极完善停车场、环保排污等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经营和消费环境,提升特色餐饮发展层次,增强特色美食街吸引力;鼓励发展中央大厨房,为产业园区提供集中配餐服务;积极推进餐饮业的对外扩张,推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佛山菜”创新研发中心,不断丰富佛山菜产品,为“佛山菜”走出佛山,走向国际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鼓励支持本地中华餐饮名店通过连锁方式向全国各大主要市场扩张。4.房地产业。要“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积极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房地产业的住宅功能和为产业发展提供载

42、体的商业地产功能,促进房地产业和城市的同步发展。(1)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完善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限价商品房为基本内容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探索采取购、租和盘活存量住房资源用于住房保障的方式,拓展保障性住房来源;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探索政府建设、社会投资建设和在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中配建等多种模式的发展。(2)加强住房土地管理。在居住用地供应中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加大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工作力度,建立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长效机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供地节奏和供地时间,适当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防止普通商品住房供不应求、房价涨幅过快

43、。(3)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结合“三旧”改造,大力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商业地产。完善房地产业配套服务功能,鼓励发展房地产中介机构,提高其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加大对物业管理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物业服务机构,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秩序,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增加维修、代办、代管等便民服务内容,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升物业经营管理水平。5.健康服务。顺应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日益扩大的趋势,发挥我市医疗资源丰富、服务水平高的优势,在巩固提升现有医疗水平的基础上,以高端、优质为方向,鼓励发展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健身美容和养老养生等非医疗性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打造区域健康服务中

44、心。(1)鼓励发展面向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业。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推进社会化、专业化的康复、疗养、护理服务的发展;规划建设若干个集养生保健、康复治疗、娱乐学习、休养度假于一体的国际性大型养生保健机构。(2)积极推动休闲体育的发展。适应人们对休闲体育不断增加的需要,大力整合开发高尔夫球、马术、网球、游艇等资源,推动高端休闲体育的发展,带动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体育中介等业态的联动发展。(3)大力发展新型养老服务。满足老龄化社会到来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发展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和社会化养老服务,培育发展银发产业,在巩固提升传统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推动分时度假养老服务的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在生

45、态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区域规划建设连锁性的分时度假养老基地,促进旅游性、休养性连锁养老服务的发展。6.社区服务。以便民、惠民为方向,建设街道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改革创新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构建有利于改善民生、提升市民幸福感、建设和谐佛山的现代社区服务网络体系。(1)大力发展以家庭服务为主体的社区服务业。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业,以及社区购物、社区医疗、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2)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机制。在强化政府公共职能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学前教育、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社区

46、服务业。鼓励公益性民间组织进入社区开展义工服务社区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动员社会力量承办各类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鼓励社区服务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提供购物、家政、维修、回收、中介等社区服务。(3)提升社区信息化水平。建立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搭建社区服务资源与居民服务需求的桥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能社区,促进社区服务的创新发展,提高社区服务水。五、空间布局按照“1+2+5+X”、“五区协调型”发展的要求,遵循“有主有次、错位发展、集聚发展、对接融合”的原则,建设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轴、同城带、辐射带和拓展片,推动城乡服务业协调发展,整体上构筑产业特色鲜明、主体功能突出、区域协调发

47、展、辐射能力较强的“一轴、两带、一片”服务业空间布局新格局。(一)核心轴。服务业发展核心轴由中心片区、东平片区(包括佛山新城)、大良容桂片区和北滘伦教片区构成。充分利用该区域作为全市行政、经济、文化、信息、人才、交通中心的优势,以大规模、高档次、多功能为方向,重点发展都市型服务业,把核心轴建设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1.中心片区。中心片区包括禅城区、桂城街道、大沥街道和罗村镇。发挥该区域作为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基础好、集聚程度高的优势,以高端化、品牌化为方向,精心策划季华路、佛山大道、魁奇路等商务发展轴,重点推进岭南天地、佛山名镇、华南智慧新城、万科、王府井百货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特色商

48、业功能区,把该片区建设成为我市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区。一是建设季华路“金色服务大道”。以季华路为载体,加大“三旧”改造力度,提升季华路沿线服务业发展层次,全力推进高档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和都市产业园等节点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新IT、金融服务、商务咨询、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行业,将其打造成集时尚流行、娱乐消费与研发总部集聚的“金色服务大道”。二是构建岭南大道、佛山大道城市服务双轴线。以岭南大道为依托,发挥其连接市政府、禅城区政府、佛山新城的优势,以亚艺公园、文华公园的改造提升为切入点,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务服务、金融保险、城市商贸、城市旅游、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

49、,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购物和总部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富有岭南特色的城市服务业中轴线;以佛山大道为依托,强化服务业集聚程度、提升服务层次,重点推进千年陶都、中国家居博览城、佛山车城、快捷汽配市场、佛山创意产业园等功能节点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南“文脉”、北“商脉”的城市服务业放射线。三是建设佛山名镇岭南民俗文化商贸旅游产业功能区。以复兴佛山“千年古镇”和岭南历史文化为目标,以在祖庙街道建设“佛山名镇”为契机,以中山公园、梁园、塔坡、任围等为重要节点,启动“佛山初地”及其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借助粤剧、粤菜、武术、陶瓷、龙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岭南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等服务业,建成集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高端文化休闲功能区,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和浓郁岭南文化氛围的复合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