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结构的各种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消费结构的各种认识.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消费结构的各种认识消费结构研究的是居民是随着其总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变化的,关于消费结构一词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学界对其确切定义有不同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不同类型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在消费行为过程中,各类消费品和劳务在数量上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替代诸比例关系;在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运动中形成的各类消费资料(劳务)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人们生活消费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内部以及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的总和。这些观点为人们深入研究消费结构奠定了基础,但这些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把消费结构的概念仅仅规定为比例关系,没有反
2、映其内涵,没有反映对质的要求及其质与量的相互协调性。 消费结构应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的统一。消费结构的质包括消费品本身的质量、生活消费中各种消费品的相互协调状况、消费环境和消费者本人享受各种消费品的能力,也包括直接反映生活消费过程中的舒适和便利程度,和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消费结构的量是各种消费对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统一。消费结构从质与量的规定性出发可定义为: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消费对象的构成及其协调程度。 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比如,按照人们消费的实际内容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吃、穿、住、用、烧这样的结构;按照消费
3、形式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这样的结构。 消费结构,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以及各种消费方式、消费形式、居民各阶层、各地区消费水平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总和。? 编辑本段消费结构的分类与意义实物消费结构和价值消费结构。前者由一系列消费资料和消费服务的实物名称和数量来表示,后者则通过人们收入中各项货币支出的数量和比例来表示。在中国,当前实际消费的实物结构中还包括一定量的自给性实物消费,这部分一般不通过价值结构表现。 宏观消费结构与微观消费结构。前者指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表明总体的消费数量和比例关系,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消费结构状况。后者指
4、某一家庭或个人的消费结构,它从一个消费单元上反映消费结构状况,并成为宏观消费结构的基础。前者与国民经济状况及国民收入水平相适应,后者与消费者收入及消费对象的价格变化相适应。 不同社会集团的消费结构。例如农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和城市职工家庭的消费结构等。 编辑本段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产业结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与消费决策(引导)、人口的社会结构和自然结构所决定的需求结构、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自然环境,等等。 编辑本段消费结构的作用考察消费结构,目的在于掌握和探索消费的变动趋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衔接好产需
5、关系;同时,可以借此剖析和评价一定的产业系统的经济效率以及衡量与检验人们的需求获得满足的状况。 合理的消费结构一定的消费结构,是一定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一定的消费结构又转过来给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以积极的影响,或促进供给的改善与需求的满足,或延缓着供给的改善与需求的满足。建立一个合理的消费结构模式是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在中国,当前人们公认的合理消费结构具备以下特点:消费构成要同社会的人口构成和需求构成相适应;要运用消费对生产的信息反馈,使供给结构同需求结构更加吻合;要同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相适应;要有
6、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消费结构是随着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变动。考察消费结构的合理性,还应该考察它的变动性质。消费资料的良性变动反映为:生存资料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重逐步上升;在各种消费形式的支出中,食品比重逐步下降,衣着、用品的比重逐步上升;食品的支出比重中,主食品的比重下降,副食品的比重上升;在穿用的消费支出中,购买中档、高档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重上升,低档品比重下降;在住房建设中,新建扩建投资比重上升,维修投资比重下降;商品性消费比重增加,自给性消费比重下降;在消费总量中,服务性支出比重上升,商品性支出比重下降;用于精神消费比重上升,用于物质
7、消费比重下降,等等。在总的良性变动趋势中,不排除个别时期内某个局部的逆向转化。例如,由于供应条件的改善和需求质量的提高而使食品支出增大。主观因素:高中生消费意识仍较差,容易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产生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
8、:过于注重外表,在意别人的看法。吃、穿、用、行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更显档次,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 从众心理在作怪。同学之间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进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求异心理的影响。当前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也许因为学习上不如别人,心理便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想在别的方面寻找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心态便对高中升的消费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改善,再加上消费观念的变迁,于是出现了出手阔绰的“贵族”们,为了“面子”不惜付出高额代价,而且人情消费也越来越严重。高
9、中生过早的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向大人看齐,贵重物品的“礼尚往来”便造成了消费的错误观念。父母和长辈过分溺爱。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无论孩子的消费是否正当都予以满足。学校教育的不足。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各校的成绩竞争,为了满足高考需要,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和知识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消费结构反映着人的文明程度。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高中生的消费正在向多方向发展的层次迈进。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对有害的消费要时时保持警戒,防止在某种诱惑下误入歧途。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今天,我们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从
10、消费行为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小组提倡大家需要养成一种节俭的美德,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为未来面对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重要结论:消费对于中学生并非是弊大于利,因为社会经济活动毕竟不是一个泥潭。 因此,中学生必须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培养正常的消费心理,以适应现实中的经济活动的需要。不要成为一个有钱但不会花钱的人。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就是正确消费观的组成部分,学会消费,就应当努力做到消费的适度与合理有机结合,在正确的消费行为中感受消费对于社会的作用,在游泳中学游泳:比如有计划地安排好开支和开支项目的比重。该掉不良的消费习惯,等等。不可否认,现在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家
11、境都宽裕,近期经过国企改革,有不少人下岗,许多学生的家长也在其中,因此不良的消费习惯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培养自己新形式下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有巨大的作用。这些习惯的培养不是微不足道的,且恰恰相反。“在社会注意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注意消费不要搞高了,要适度。”邓小平同志曾在与中央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过。七优秀优化方案通过研究和与手头上的资料的对比,得出现在中学生盲目消费的诸因素有:1、求新性2、兴趣性3、从众性4、盲目性 解决的办法,一是从社会入手,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从家庭入手,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
12、题的严重性,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能听之任之,要拒绝并给予批评和教育;三是从学校入手,学校要时时对学生开展勤俭节约教育,形成制度并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八.评价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都感到收获颇丰,既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又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对自己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子综合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有较大提高。在研究性学习的同时,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社会。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的主体精神与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和书本,走向社会,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协作精神;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
13、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完善,消费观念也渐趋不同,这种变化在高中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高中生作为中学生的主流,他们的消费结构是什么?消费观念又如何?影响的因素又是什么?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了对本校高一年级同学消费结构的调查活动。一结论:(一)当前中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学生在消费中大都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兴趣进行的,以致于某一项或几项的支出超出限额。影响其他的正常消费。我们调查的有三个方面:1.学校有近30%的学生拥有手机,话费超过60元的占了61
14、%。而且将一五%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网的学生也近3成。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而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了绝对的优势。精神消费却反而不多。据统计,文具和报刊杂志的消费每年大概只在80元左右(参考书籍除外)。2.鞋类消费注重品牌和款式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当前买名牌鞋的前两个原因是:自己喜欢(88.9%)和受社会潮流影响(5.1%):有49.7%的学生购鞋的价位在100300元之间,300元以上的占4.5%,100元以下的占45.8%;有50.8%的学生在买鞋的时候首选专卖店;74.2%的学生购买过名牌鞋。3.寄宿生的消费结构远优于通学生。从统计的数据来看
15、,寄宿生的家庭的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月生活费多在400元左右。扣除了平常的各项消费,剩下的零用钱不多,减低了乱消费的机会,再加上大多数的寄宿生都来自乡下,消费观念多数都很朴实。这是其消费结构较为合理最主要的原因。(二)高中生与初中生的消费结构有明显差异,男生和女生的消费结构也大有不同。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把零用钱用于购买报刊杂志的人数多12,用于“娱乐”的多9;而用于购买文具的人数少一五个百分点,用于购买体育用品的少11个百分点。在被调查的高中女生中,竟无一人购买体育用品。在对名牌的态度上,调查表明,在实际购买行为中,热衷于追求名牌的中学生并不很多。但关注名牌的高中生比例远高于23,对名牌“十
16、分关注”的学生有一五,“一般关注”的有47,“不太关注”的占24,“不关注”的占一三。男生与女生相比,消费结构也有一些明显差异。把零用钱用于“体育用品”的男生比女生多19,用于“娱乐”的多一八,用于购买报刊杂志的多11。女生只是用于购买书籍的人数比男生多8。总体上说,男生的消费愿望显然强于女生。 成因: 一主观因素:高中生消费意识仍较差,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在意别人的看法。吃、穿、用、行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更显档次,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 从众心理在作怪。同学之间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进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求异心理的影
17、响。当前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也许因为学习上不如别人,心理便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想在别的方面寻找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心态便对高中升的消费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改善,再加上消费观念的变迁,于是出现了出手阔绰的“贵族”们,为了“面子”不惜付出高额代价,而且人情消费也越来越严重。高中生过早的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向大人看齐,贵重物品的“礼尚往来”便造成了消费的错误观念。父母和长辈过分溺爱。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无论孩子的消费是否正当都予以满足。学校教育的不足。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各校的成绩竞争,为了满足高考需要
18、,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和知识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消费结构反映着人的文明程度。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高中生的消费正在向多方向发展的层次迈进。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对有害的消费要时时保持警戒,防止在某种诱惑下误入歧途。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今天,我们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从消费行为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小组提倡大家需要养成一种节俭的美德,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为未来面对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关于中学生消费结构的结论文 在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家庭经济收入得到了增长,生
19、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中学生的零花钱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越来越多。当代中学生生活在世纪之交,生活在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经济环境中,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在不断出现的外界新事物的影响刺激下,现今中学生的观念、想法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他们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就尤为显著,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开始向享受型、高档型,以多元化的 消费方向发展。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懂得消费的人,这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确实,中学生花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可能会对部分中学生今后的人格发展,正确的人生观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中学生,步入他们的生活,从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引起相关人们的反思,给予当代
20、中学生正确的引导。绪言:现今,校园中攀比之风日益浓厚,部分学生盲目追求新事物,追求时尚。他们中很多人不懂得节制,太过追求享受。当零花钱不够用时,中学生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向父母索取,比如说要买参考书、要交班费等等。另外,有的学生还会通过不正确的甚至非法的途径获取钱财以满足个人私欲。这无疑增加了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中学生的人生发展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中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解,并给予建议。一、钱的流向现在的中学生对时尚的追求有点盲目,且不明白消费的理念,不懂得金钱来之辛苦,喜欢花大量的钱去购买衣服、饰物、CD、零食等和一些并不适合中学生的东西。每天
21、放学时,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总是热闹非凡,挤满了学生。放假时,营业网吧、商店、娱乐场所总是火爆异常,上网、购物成为学生消费的领头潮。消费品市场上针对学生一族而设计的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也日益丰富多彩起来。这些东西诱惑着学生,而且一般人都有从众心理和攀比心态,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要,不管家里的经济条件如何,总是想方设法以满足个人虚荣心。衣服买来很多却很少穿;乱买饰品,学校不让带只能搁着;花大量的钱收集明星的照片,虽然对学习没什么作用,但就是喜欢追星。虽然有的学生知道如何正确消费,他们把大部分用在学习用品上,购买书籍等。平时还为自己存钱,以备不时之需,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但是很多中学生就这
22、样挥霍着,有的甚至因为无法得到和别人一样的东西,而觉得自己寒酸,产生不良心态,或埋怨父母,或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每日郁郁寡欢,或通过偷窃的行为以获取所谓的必备品。如果不加以引导,有部分中学生很容易走向误区。二、影响中学生消费的因素 1. 青春期心理因素。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上和心理上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这就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不良的消费现象,据调查,中学生的消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在同学面前摆阔,消费出手阔绰,甚至出现攀比风,这无非是为了显示家庭的富裕或是为了得到异性的关注等。而一些生活各方面比较朴素的学生反倒被戴上“穷酸鬼”之类的帽子。比如,大部分男生希望树立豪爽,潇洒的形象。
23、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在同学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大部分学生误以为舍得花钱就能处理好同学关系,交到好朋友。尤其是男生在女生面前往往显得很大方,和女生一起的时候总喜欢替女生把钱也付了,表现出豪爽,潇洒的一面。而且经常会请朋友吃饭、娱乐等,消费自然会大会超出父母的预算。当然这不是合理的消费,我们中学生还小,广交朋友还早,适当处理好同学关系即可。2家庭因素。现在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提高了,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有所放松,没有对孩子的消费作出正确的指导,也不重视。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这造就了学生懒散、娇气的性格。对消费也无所谓,反正爸妈会给我的。而且很多父母
24、也有这样的观念,认为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也是为了孩子,他们想让孩子有好的生活条件,就不会太在意,往往会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从而养成了不忍学生乱消费的行为习惯。3. 社会因素。 整个社会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新事物的不断更新和出现,正吸引着当代中学生的眼球,正诱惑着他们的好奇心和占有欲。网络,电子科技新产品,时尚元素,以及各种不同观念的冲撞,无一不在冲击中学生的心理,无一不在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中学生的思想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但由于网络,媒体等,他们却完全暴露在整个社会的各种新事物,新观念的诱惑,冲击之下,他们难免会表现的无所适从,迷失了正确的方向,从而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总之,中学生正确消费观
25、的确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心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提高中学生理财能力应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成为金钱的主人。三、学生消费的特征1. 从众心理 从众,就是人家在买在玩,我不买不玩,显得太寒酸、太落伍了,同学们在一起,大家说去买,说一起去玩,我不去,又显得太不合群了,所以人家买,我也买,人家玩,我也玩。这就是学生们的从众心理。这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学生喜欢跟随别人,那么他们就觉得至少自己不会落伍。 2. 盲目性 部分学生在消费时常不考虑后果,见到什么就买,比如:某歌星出了一张专集;某款饰品最近流行;某运
26、动品牌有新款等。尤其是“追星族”,购买时更为疯狂。3. 攀比心理 只要什么东西,同学们都有,部分中学生就会缠着父母要买。给孩子买,增加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不给买,又怕孩子让人瞧不起。难为了家长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我认为:要改变如今中学生消费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还是应该从思想素质教育入手。结论:时光流逝,日月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又将告一段落。我们明白了跨入中学之后的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在团体中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便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在青少年中往往就是由于“相似”而成为朋友,而这里的“相似”可以是年龄、家庭的相似,也可以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青少年力图在消费时
27、保持这种“相似”以成为某个小团体中的一员。他们不但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独立和自由,而且他们渴望得到关心、重视、高度的评价以及别人的尊重。因为穿着入时或是有一样名牌的东西或是娱乐时出手大方而得到一个羡慕的眼神、得到一句羡慕的惊叹,这都可以视为一种“得到尊重”。当然青少年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是他们要表达的这种需要仅仅是展现自己、展示自己不同于别人或高于别人的某个方面,从而获得同龄人的赞赏。 同时经过这次研究,我们也知道了自己花钱误区,我平时所用的一分一毛都是父母的血汗凝聚而来,父母平时省吃俭用都是为了我们,对父母的血汗钱我们不应该大手大脚的挥霍,对于学习不重要的东西,能省则省,不应浪费。对
28、于花钱我们有自己的认识,我们认为中学生花钱打扮自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现在学习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两者相比之下,要把钱更多地花在与学习有关的地方。学习用品是我们获得知识、促进学习的必要物品,当然应该把钱花在购买学习用品上,或者去参加陶冶情操的一些有益的活动上。这不是比过度地把钱花在打扮或充大款上更有意义吗?我们认为中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的很好。意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互相攀比、盲目消费,还有的学生将钱花在网上聊天、打游戏等不健康消费上,这不仅浪费了金钱,而且将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这一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29、精神,中学生应明确消费意义。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但并不是要求我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经济总体水平仍不高的现实,我们要根据自己家庭经济水平安排消费,既不抑制消费也不超前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建议:学校应对学生们进行消费上的引导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家长对孩子的不良消费应当加以节制。中学生必须养成正确消费习惯,不要成为一个有钱但不会花钱的人。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就是正确消费观的组成部分,学会消费,就应当努力做到消费的适度与合理有机结合,在正确的消费行为中感受消费对于社会的作用,在游泳中学游泳。所以应该结合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减少中学生消费过高的现象,有一个好的
30、消费观念,将来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21世纪的新人才第一, 要学会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矩。形成正确地花钱,算账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中需要购买东西时,需明白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买了划算。第二,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第三, 找机会参加储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识。如将逢年过节,过生日,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贺礼等进行零存整取,自己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第四, 获得一些投资知识。可以集邮,集币等,有机会可以学习购买基金,债券。第五,合理利用好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交通费,以及同学间小额募捐等高一(1)班12.29.202211:4811:48:1022.12.2911时48分11时48分10秒12月. 29, 2229 十二月 202211:48:10 上午11:48:102022年12月29日星期四11: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