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7902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4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2第二章 工程概况3第三章 施工难点4第四章 技术准备5第五章 施工部署38第六章 混凝土浇筑55第七章 施工缝处理60第八章 安全与环保措施64第九章 附图66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设计图纸:建筑设计院提供的中心项目施工图。1.2 现行的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高层建筑箱型基础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 (JGJ 6-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 01-64-2002)高层建筑混凝

2、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107-87)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 10-9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8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 01-62-2002)碱集料反应规程1.3 世纪财富中心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商务区,东临关东店南街,南临路。由二栋写字楼和一座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42268m2,

3、地上部分为103065.6m2,地下共4 层,建筑面积39202.4m2。工程结构设计为钢骨混凝土框筒结构,基础设计为平板筏基,基础混凝土总量为26445m3。两个主楼下的基础厚3m,裙房和大堂下的基础厚1.5m,设计中从沉降角度考虑,在3m 厚和1.5m 交接处布置了两道宽1500mm 的后浇带。底板外轮廓东西方向长116.25m,南北方向长88.4m;基础底板厚度按厚度分为1500mm 和3000mm 两种,顶面标高分别为-19.10m 和-17.60m。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整个基础划分为7 个浇筑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段划分见图1,各浇筑段基本情况见表1。浇筑段划分基本情况表

4、 表1I 段II 段III 段IV 段浇筑段机坑底板-1-2机坑底板混凝土量18438519755.42676.13139.21236.27840.5厚度3m3m1.5m1.5m1.5m3m3m计划浇筑时间2003.8.152003.9.52003.8.52003.8.282003.9.22003.9.132003.10.16由于本工程底板混凝土为厚大体积混凝土,在“ISO9002”中属于 “4.9过程控制”中的特殊过程控制项目,系质量控制重要内容。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施工方案,以便在施工中遵照执行。第三章 施工难点3.1 本工程工期短、时间紧,底板混凝土总量大,3m 厚底板不允许分段

5、,最大浇筑量超过10000 m3。必须全盘考虑、精心安排、采取周密的技术措施保证质量。3.2 底板混凝土浇筑基本安排在夏季,气温高不利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控制。3.3 底板施工时进出车辆多,多台输送泵同时作业。施工场地狭小、不利于交通和多台输送泵的布置。因此要求业主协助我公司跟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借用临近市政道路布置一部分输送泵,解决场地紧张的状况。3.4 本工程地处中心地段,交通不畅。而且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车辆受到交通管制。施工前必须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做好交通组织方案,并提前向有关部门办好通行许可,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3.5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均安排在气温较高的8 月和9 月,此时大气温度

6、高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长时间的间隔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浇筑层之间结合都非常不利。须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在混凝土浇筑的特定时间允许夜间施工,使浇筑工作连续进行保证大体积底板的浇筑质量。第四章 技术准备基础底板的施工,除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外,采取必要的预控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产生裂缝是施工技术准备的关键。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在抗裂验算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原材料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差(入模温度、水化热温升)、减小地基的约束以及控制降温速率、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特性、延长养护期、表面布设温度筋、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综合安排抗裂技术措施。4.1 对原

7、材料的要求拌制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除了必须满足相关国家规范和北京市地标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4.1.1 水泥:1) 采用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 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d 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g,不得使用带有R 字样的早强水泥。3) 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4.1.2 粉煤灰: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 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4.1.3 粗骨料:宜采用531.5mm 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孔隙控制在39%以内。4.1.4 细骨料: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不使用人工砂。砂的含泥量不得大

8、于3%。4.1.5 外加剂:4.1.5.1 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4.1.5.2 不得具有早强性能。4.1.5.3 不添加任何膨胀剂。4.1.5.4 使用高效减水剂。4.2 对商品混凝土的要求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4.2.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为C40(P10)R90。4.2.2 水胶比控制0.45 以下。4.2.3 砂率控制在40%以内。4.2.4 为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兼顾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60mm 之内,误差上限+20mm,下限-40mm。4.2.5 缓凝时间宜为810h。4.2.6 混凝土到工地的温度:4.2.6.1 对于-1 段

9、,及、段内的机坑,混凝土到工地的温度不得超过28。4.2.6.2 对于-2 段,III 段底板,混凝土到工地的温度不得超过25。4.2.6.3 对于段底板,混凝土到工地的温度不得超过23。4.2.6.4 对于段底板,混凝土到工地的温度不得超过20。4.2.6.5 混凝土供应单位可参考以下措施,也可在保证上述温度指标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特点采用其他措施。1) 外加剂、砂石须遮盖,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通风,在拌合前2d将碎石洒水降温;2) 拌合水应使用地下水,并预先加冰块降温;3) 散装水泥必须提前进料降温,保证拌合时的温度在35 以下;4) 混凝土运输罐车外罩保温套。4.2.7 为保证水化热不超过

10、本方案抗裂计算的要求,试配时须对各试配配合比作混凝土或混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热试验,并及时将试验结果上报本项目部总工办。4.3 主要技术措施4.3.1 采用90d 混凝土的强度,同时,经业主、监理和有关专家共同论证,将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控制在不少于220kg。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方案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30kg。4.3.2 采用中低水化热水泥,7d 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g。4.3.3 采用三掺法,即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加高炉磨细矿碴粉(S75)和粉煤灰,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4.3.4 在满足泵送要求的条件下,降低

11、砂率,防止混凝土因收缩产生裂缝。4.3.5 不使用膨胀剂。4.3.6 除设计布置的后浇带外,在1.5m 厚的底板内增加两条施工后浇带,施工后浇带做法与沉降后浇带相同,在相邻板块浇筑90d 后用C45(P10)R28 混凝土浇筑。后浇带的布置如图1 所示。4.3.7 分层浇筑,两主楼下3m 厚的底板内均设有多个机(集水)坑,坑深3m,且体量较大。综合考虑机坑内降水、总体施工组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因素,决定先浇筑机(集水)坑,再浇筑底板。两次浇筑间隔宜控制在15d 之内。4.3.8 设计后浇带处断面如图2 所示,其中1500mm 厚500mm 宽的板带长度74m 超过抗裂计算的最大裂缝间距54.

12、91m,存在开裂隐患,建议设计将这一条1500mm 厚500mm 宽的板带的纵向配筋率提高到1.2%。图1 基础底板分段及后浇带位置图2 后浇带处断面图4.3.9 遵循抗、放结合的原则,为减小地基的水平阻力对底板的约束作用,在底板卷材防水层上干铺两层油毡作为滑动层,为防止水泥浆进入油毡之间,上层油毡搭接处须用聚氨酯粘结。特殊情况:B 塔下底板分布有四个机坑,四个坑中间的板块处于四边约束状态,边缘拉应力较大,因此,该板块下不设滑动层,不做级配砂石换填,以较大的地基水平阻力减小边缘位移,进而减小边缘拉应力。4.3.10 在1.5m 厚底板的上表面3m 厚底板有木模的侧面设置120 4 的钢筋网片,

13、增强表面抗裂能力。4.3.11 由于底板计划浇筑时间在最炎热的月份,气温远高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尽可能减少浇筑时的冷量损失,浇筑时采取斜面分层、一次到顶的方式,使混凝土的暴露面积最小,混凝土输送泵管用一层麻袋包裹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4.3.12 混凝土入槽前,对槽内四壁及槽底洒水降温。4.3.13 浇筑前一天,用毡布覆盖底板钢筋,混凝土浇筑时随浇筑进度逐步揭开。4.3.14 混凝土初凝前,表面用平板振捣器做两次振捣,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两次振捣后,用刮杆刮平,再用木抹子做两遍压实抹平,最后表面扫毛。4.3.15 加强养护,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松弛特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

14、度差及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可控制在30以内。降温速率宜控制在1.52。4.3.15.1 浇筑完成后14d 内,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为150mm。因底板面积较大,宜采用分格蓄水,蓄水围堰高度不低于200mm。4.3.15.2 两次抹面压实后立即盖一层塑料薄膜,同时随浇筑进度分格砌筑蓄水围堰。4.3.15.3 蓄水养护至少7d,如果7d 后,为下道工序施工方便要求改变养护方式,养护方式可改为采用塑料膜加草袋的方式,即一层湿草袋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变换养护方式时,应先铺草袋再洒水。4.3.15.4 保温保湿养护至少14d。养护至第15d 时,根据测温情况和当时天气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养护。在施工条件许可

15、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养护期延长到30d。4.3.15.5 后浇带处的养护:1)底板后浇带处侧模有木模和快易收口网两种。木模处采用一层阻燃保温草袋外面加盖一层黑色塑料布保温保湿养护。塑料布和草带要绑扎在模板上,与模板密贴。木模的拆模时间,同样在第15d 根据测温情况决定,如当时施工条件许可,则安排在第30d 拆模。2)快易收口网处采用一层湿草袋外面加盖一层黑色塑料布保温保湿养护。湿草带要绑扎钢筋上与收口网密贴,养护期间草袋必须始终保持浸湿状态。塑料布必须与湿草袋密贴。3)后浇带处500mm 宽1.5m 厚的板带上表面采用两层草袋两层塑料薄膜养护,即一层湿草袋 + 一层塑料薄膜 + 一层干草袋 +

16、 一层塑料薄膜。4.3.16 做好浇筑后的测温工作,设专职测温工,及时将测温数据录入预先编制好温度曲线的描绘程序和温度应力的计算程序,实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应力的变化情况,推断下一时段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趋势,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调整保温层的厚度。4.4 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本章第4.1、4.2、4.3 条确定的原则,参考搅拌站统计资料和试配数据,确定混凝土单方主要材料用量(kg)见表2。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主要材料用量) 表2水泥(普通硅酸盐32.5 级)粉煤灰(不低于II 级)矿渣粉(不低于S75)2307580详细试配数据参见试配报告。4.5 1.5m 厚底板的抗裂验算根据结构特征,

17、选最不利抗裂的II-2 段进行抗裂验算。4.5.1 结构特征外形尺寸: 长宽高=88.4mm18.75mm1.5mm纵向平均配筋率:Ag/A=0.71%最大钢筋直径:25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P10)R90fc(90)=19.1N/mft(90)=1.71N/mEc(90)=3.15104N/m计划浇筑时间: 2003 年8 月25 日。浇筑时大气温度:按北京专业气象台提供的资料,8 月平均气温为25.7,最高气温为35.0,最低气温为17.3。4.5.2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TjTj=304.5.3 各龄期混凝土的中心温度按照保守状态,在本计算中取1.5m 厚底板的降温系数为0.75。各

18、龄期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估算详见表3。1.5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估算表 表3龄期(d)36912151821242730Tmax56.949.844.139.633.232.631.930.630.3304.5.4 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估计,详见表4。1.5m厚底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估计值表 表4大气平均温度 Tq=25.7 大气最低温度 Tqmin=19.2龄期36912151821242730中心温度56.949.844.139.633.232.631.930.630.330表面温度38.635.933.832.129.729.429.328.728.628内表温度差18.31

19、3.910.37.53.53.22.71.91.71.6外表温度差21.318.616.514.812.412.11211.411.310.74.5.5 最大温度收缩应力计算为留有充分的安全余量,计算温度收缩应力时,不考虑混凝土升温阶段产生的内部压应力及两端支护结构限位产生的预压应力。以下分别验算浇筑后第6、9、15、30 和60 的外约束应力4.5.5.1 采用公式(t)=E(t)T1-1/cosh(iL/2)S(t)其中,E(t)混凝土各龄期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线性膨胀系数,取1.010-5;S(t)考虑徐变影响的应力松弛系数,取S(t)=0.5;L=88400mm(基础底板长度);H=1

20、500mm(基础底板厚度)。Cx 为地基水平阻力系数,查赵志缙主编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在设置滑动层后,Cx=0.010.03N/mm3,偏于安全,在此取Cx=0.01N/mm3T 为最大综合温差,T=降温差T(t)+ 收缩当量温差Ty(t)4.5.5.2 计算E(t),详见表51.5m厚底板混凝土各龄期的弹性模量表 表5龄期69153060E(t)1.311041.751042.331042.941043.141044.5.5.3 计算综合温差T1)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差Ty(t)按公式 Y(t)=0Y(1- e -0.01t)M1M2Mn,TY(t)=-Y(t)/各系数选用详见表6:1.5

21、m 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当量计算用系数表 表6龄期(d)69123060M11.0001.0001.0001.0001.000M21.1301.1301.1301.1301.130M31.0001.0001.0001.0001.000M41.1051.1051.1051.2101.210M51.1201.1201.1201.0001.000M61.0400.9600.9570.9300.930M71.1001.1001.1001.2561.256M80.7800.7800.7801.0001.000M91.0001.0001.0001.0001.000M101.0001.0001.0001

22、.0001.000*1.2481.1521.1481.5971.597注:M1:水泥种类影响系数;M2:水泥细度影响系数;M3:骨料影响系数;M4:水胶比影响系数;M5:水泥浆量影响系数;M6:龄期;M7:环境湿度系数;M8:截面影响系数;M9:振捣方式;M10:配筋率影响系数。1.5m 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相对变形计算值详见表7。1.5m 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相对变形计算值 表7龄期(d)69153060Y(t)2.3510-53.2110-55.1810-51.3410-42.3310-42)综合温差T 详见表81.5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综合温差计算值 表8龄期69153060T

23、(t)4.78.515.819.825.0TY(t)2.43.25.213.423.3T(t)7.111.721.033.248.44.5.5.2 最大外约束应力,详见表9L=88400mm H=1500mmCx=0.01N/mm2 ft(R90)= 1.71N/mm21.5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最大约束应力值 表9龄期69153060i2.3E-052.0E-051.7E-051.5E-051.5E-05S(t)0.5000.5000.5000.5000.400(t)0.1630.2910.5540.9131.073ft0.6810.8351.0291.2931.556ft/(t)4.182

24、.871.861.421.45各龄期的抗裂安全度K 都不小于1.05,满足抗裂要求。4.5.6 验算裂缝间距4.5.6.1 应用公式式中 混凝土的线性膨胀系数, =1.010-5;p考虑徐变时钢筋混凝土的极限拉伸;T综合温差。4.5.6.2 基本参数,详见表10。1.5m厚底板基本参数值 表10H=1500mmft(R90)=1.71MPaE=3.15104MPap=0.71%Cx=0.01N/mm3d=25mm4.5.6.3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详见表11。1.5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 表11龄期69153060p(t)6.5610-58.0410-59.9110-51.2410-4

25、1.5010-44.5.6.4 综合温差T,详见表12。1.5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综合温差值 表12龄期69153060T(t)4.78.515.819.825.0Ty(t)2.43.25.213.423.3T(t)7.111.721.033.248.44.5.6.5 计算裂缝间距,详见表13。1.5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裂缝间距值 表13龄期69153060各龄期弹模E(t)1.311041.751042.331042.941043.141044.441045.121045.921046.641046.86104L219140111.29104.294.16Lmin145.893.374.

26、269.557.34.6 3m 厚底板抗裂计算根据结构特征,选最不利抗裂的I 段进行抗裂验算。4.6.1 结构特征外形尺寸: 长宽高=74.5mm30.75mm3.0mm纵向平均配筋率:Ag/A=1.71%最大钢筋直径: 32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P10)R90fc(R90)=19.1N/mft(R90)=1.71N/mEc(R90)=3.15104N/m计划浇筑时间: 2003 年9 月5 日浇筑时大气温度:按北京专业气象台提供的资料,9 月份平均气温为20.5,最高气温为35.0,最低气温为10.1。4.6.2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TjTj = 304.6.3 各龄期混凝土的中心温度按

27、照保守状态,在本计算中取3m 厚底板的降温系数为0.85。各龄期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估算详见表14。3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估算值 表14龄期(d)36912151821242730Tmax60.154.65.034642.339.236.433.731.6304.6.4 混凝土内外温差估计,详见表15。3m厚底板混凝土内外温差估计表 表15大气平均温度Tq=20.5大气最低温度Tqmin=10.1龄期36912151821242730中心温度60.154.65.034642.339.236.433.731.630表面温度35.433.331.730.128.727.526.5

28、25.524.724.1内表温度差24.721.318.615.913.611.79.98.26.95.9外表温度差25.323.221.62018.617.416.415.414.6144.6.5 最大温度收缩应力计算为留有充分的安全余量,计算温度收缩应力时,不考虑混凝土升温阶段产生的内部压应力及两端支护结构限位产生的预压应力。4.6.5.1 采用公式(t)=E(t)T1-1/cosh(iL/2)S(t)其中,E(t)混凝土各龄期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线性膨胀系数,取1.010-5;S(t)考虑徐变影响的应力松弛系数考虑,取S(t)=0.5;L=75000mm(底板混凝土长度);H=3000m

29、m(底板混凝土厚度);Cx地基水平阻力系数,考虑滑动层,取Cx =0.03kN/m;T最大综合温差。4.6.5.2 弹性模量E(t),详见表16。3m 厚底板混凝土各龄期的弹性模量表 表16龄期(d)69153060E(t)1.251041.671042.221042.801042.991044.6.5.3 计算T1)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按公式Y(t)=0Y(1- e -0.01t)M1M2Mn,T Y(t)=-Y(t)/各系数选用详见表17 (取0Y =3.2410-4) 。3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当量计算用系数表 表17龄期(d)69153060M11.0001.0001.0001

30、.0001.000M21.1301.1301.1301.1301.130M31.0001.0001.0001.0001.000M41.2101.2101.2101.2101.210M51.0001.0001.0001.0001.000M610.40.960.9530.9300.930M71.0001.0001.0001.2501.250M81.0001.0001.0001.0001.000M91.0001.0001.0001.0001.000M100.8000.8000.8000.8000.800*1.1381.0501.0421.2721.272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详见表18。3m厚底

31、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相对变形计算值 表18龄期(d)69153060Y(t)2.1510-52.9310-54.7010-51.0710-41.8610-42)综合温差T,详见表19。3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综合温差值 表19龄期69153060T(t)3.76.511.924.429.6Ty(t)2.12.94.710.718.6T(t)5.89.516.635.048.14.6.5.4 最大外约束应力,详见表20L=75000mm H=3000mmCx=0.03N/mm2 ft(R90)= 1.71N/mm23m 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最大外约束应力值 表20龄期(d)69153060i2.

32、810-52.5 10-52.1 10-51.9 10-51.8 10-5S(t)0.5000.5000.5000.5000.500(t)0.1390.2460.4601.0181.414ft0.6810.8351.0291.2931.556ft/(t)4.913.402.241.271.10各龄期的抗裂安全度K 都不小于1.05,满足抗裂要求。4.6.6 验算裂缝间距4.6.6.1 应用公式式中 混凝土的线性膨胀系数, 取1.010-5p考虑徐变影响时钢筋混凝土的极限拉伸T综合温差,4.6.6.2 基本参数,详见表21。3m厚底板基本计算参数值 表21H=3000mmft(R90)=1.71

33、MPaE=3.15104MPap=1.71%Cx=0.03N/mm3d=32mm4.6.6.3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详见表22。3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 表22龄期(d)6915306090p(t)7.8210-59.5910-51.1810-41.4810-41.7910-41.9610-44.6.6.4 综合温差T,详见表23。3m厚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综合温差值 表23龄期(d)69153060T(t)3.76.511.924.429.6Ty(t)2.12.94.710.718.6T(t)5.89.516.635.048.14.6.6.5 计算裂缝间距,详见表24。3m厚底板各龄期

34、混凝土的裂缝间距值 表24龄期(d)69153060T5.8110-59.46 10-51.66 10-43.50 10-44.81 10-4各龄期弹模E(t)1.251041.67 1042.22 1042.80 1042.99 1043.5 1044.08 1044.71 1045.29 1045.46 104L135.8691.1285.17Lmin90.5760.7556.784.7 底板混凝土自约束应力计算按内表温度差30计算。4.7.1 套用公式:各龄期混凝土的最大自约束应力:4.7.2 各龄期最大自约束应力,详见表25。底板各龄期混凝土的最大自约束应力 表25龄期36912151

35、821242730Tmax-Tb30.025.020.018.015.010.010.08.06.04.0E(t)7.101041.251041.671041.981042.221042.411042.551042.651042.741042.80104H(t)0.3500.4000.5000.5240.5701.0001.0001.0001.0001.000(t)0.3290.5520.7350.8240.8381.0621.1240.9370.7240.494ft0.3720.6720.8520.9931.1151.2011.2871.3481.4101.43ft/(t)1.131.221

36、.161.201.331.131.151.441.952.904.7.3 结论各阶段的自约束应力均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引起表面开裂。4.8 测温方案4.8.1 测温仪器采用JDC-2 建筑电子测温仪。仪表为手持式数字显示仪,具备高低温报警功能。4.8.2 测温点布置:4.8.2.1 距混凝土表面1.5m 高度、露天、不易破坏处设三个普通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气温取读数的平均值。4.8.2.2 在每个混凝土泵口用测温探头、测温线固定在木棍上制成的探杆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4.8.2.3 各段测温点的布置见图3图8。4.8.2.4 混凝土浇筑前在选定的测温点上预埋测温线和测温探头,测温线和探头用胶带

37、固定在12 的钢筋上,探头用塑料布包裹,与钢筋之间用绝缘胶布隔离。测温线另一端的插头依据编号贴上标签,插头在浇筑混凝土前要用塑料布包裹好,防止被污染或破坏。4.8.2.5 测温线引出高度应高于混凝土面1.5m,浇筑机坑布设测温线时,应注意在二次浇筑底板后仍要继续检测机坑内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引线长度应再增加3m。图3 I 段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图4 II、III 段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图5 IV 段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图6 3m 厚底板内测温点垂直方向布置图图7 1.5m 厚底板内测温点垂直方向布置图8 机坑内测温点垂直方向布置图4.8.3 测温时间1)混凝土浇筑开始起测温,第14d 每1h 测温1 次。2

38、)第515d 每2h 测温1 次。3)第1630d 每4h 测温1 次。4)第3160d 每12h 测温1 次。5) 原则上,在混凝土中心温度低于入模温度后可停止测温。6) 如监理或设计方有要求,第6190d 每24h 测温1 次。4.8.4 测温数据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对测温数据进行信息化实时管理。预先编制好温度曲线的描绘程序和温度应力的计算程序,及时整理录入测温数据,描绘出温度曲线、计算出累加温度应力,与浇筑前的估计情况进行比较,推断下一时段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趋势,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调整保温方式和保温层厚度。4.8.5 设置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并在施工前对测温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保证数据采集的准

39、确性。4.8.6 测温注意事项4.8.6.1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支撑钢筋是否牢固,测温点标高是否准确,探头、插头是否包严。4.8.6.2 使用探头测混凝土入模温度时,不得在流动的混凝土中探测。探头插入混凝土约一分钟左右后读数,每次使用完毕应将探头擦试干净。4.8.6.3 测温仪主机为精密仪表,使用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摔碰,使用完毕及时关机。4.8.6.4 严密监测混凝土的温升情况,根据温度记录,增减保温材料厚度或层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30。当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超过30时,可增加保温材料厚度或层数;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超过30,可

40、适当减少保温材料厚度或层数,反之亦然。4.8.6.5 是否停止保温、测温,必须听从本项目技术部门指令,不得擅自停止测温。第五章 施工部署5.1 商品混凝土5.1.1 供应商的确定通过招标和“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现场考察的方式选定本工程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在签订商品混凝土供应协议时,必须申明使用部位混凝土的性能与数量。原则上框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浇筑时间和工程部位等数据,工程质量在材料保证上首先得以落实。5.1.2 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相关国家规范、北京市地标和本方案第2 章的规定。针对本工程施工的季节、气候、运距以及工程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在常规混凝

41、土配合比的基础上,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有针对性的试配,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施工配合比。原材料及混凝土的检验试验报告必须在施工前报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查验,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认可后,方允许投入施工。外加剂、砂石等必须覆盖,不得露天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并在拌合前2d 将碎石洒水降温;拌合水应使用地下水,并预先加冰块降温;散装水泥的出场温度较高(可达75oC),因此,散装水泥必须提前进料降温,保证拌合时的温度在35 oC 以下。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到工地温度不超过本方案第4 章4.2.6 条的规定。5.1.3 商品混凝土供货为了保证混凝土能够及时运送到工地,我部与混凝土供应商对运输线路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搅拌站到工地的线路,同时对运输线路上的车流量高峰时间进行了分析,准备应急方案,来确保混凝土及时送到现场。行车路线见附图1附图6。混凝土浇筑前2d,会同混凝土供应商对选定的路线要再次进行详细考察,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和现场条件,调整交通方案和制定应急方案,完善混凝土供应方案。为预防底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停、断混凝土的情况,已与两家租赁公司联系好混凝土运输车,作为备用车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加盖保温套,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冷量损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需将拌筒中积水排净。运输途中,拌筒以13r/min 运行,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罐车到工地现场卸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