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8125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沟通交流构建“大教育”工作格局优化县直部门服务功能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墨玉县文教系统党委2010年8月加强沟通交流构建“大教育”工作格局优化县直部门服务功能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专题调研材料一、县乡工作格局现状加强县直部门与乡镇、街办的沟通交流,推动城乡互联、共管共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县的城乡互联、共管共建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教育系统的实例来说,近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尤其是“两基”工作开展期间确立起了“政府主导、县乡统筹、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形成了一套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多方支持的办学格局,办学行为日趋规范,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2、。但从近几年县、乡各项工作开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例如目前建立的城乡互联工作体系还停留在初级被动状态,缺乏深度,经常是需要联系才联系、为了联系才联系,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二、优化县直部门服务功能,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的意义优化县直部门服务功能,强化乡镇、街办效能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对加强县乡村各单位、部门沟通联系与统筹共建,形成有效的县乡村、街办联动运转机制,推进全县教育、农业、党建、反腐败等各项工作,加快全县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进程,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三、新形势下优化县直部门服务功能,促进乡镇、街办效能建设的主要做法、成效和建议(一)县乡村加强沟通协调,全力支持教育工作所取得

3、的成绩全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的检查验收。全县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育人环境、学校管理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政治大局持续稳定。全县各学校寒暑假师生参与非法宗教活动逐年下降,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各族教职员工、师生团结、和睦相处。教育教学成绩喜人。仅内高班学生录取这一项,我县今年录取学生数就达147人(参加内地高中班考试的学生655人,录取率达22.4),少数民族考生比率占到了98.6。据统计,2004年以来,我县共有超过600名学子考入内地新疆高中班就读。2008年以来,内地高中班在我县录取数量大幅攀升,共310名的内高班录取学生总数在全地区名列前茅,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

4、的一致好评。(二)主要做法1、全县动员,全力落实“一个加强、两个延伸”工作目标。按照地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加强、两个延伸”要求,全县教育成员单位、各乡镇、中小学校继续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重点抓好“两基”达标基础薄弱指标、入学巩固和扫盲等主要工作。截至目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9%,辍学率控制在0.05,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1.4%。顺利完成职业高中、普通高中40%和学前“双语”班招生任务,确保“一个加强、两个延伸”顺利实施。2、近年来,各乡镇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持续加大控辍保学力度。规范学籍管理制度和转出、转入手续。同时狠抓学生到校工作,杜绝检查来,学生来

5、,检查走,学生走现象,切实做好0-一八周岁少年儿童的摸底工作,确保适龄儿童按时入学,留得住,学得好;采取有效措施对一五-17周岁流失、辍学生进行非正规教育,解决好近几年历史遗留问题,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3、落实机制,做到“三优先”。即:落实制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先考虑教育,研究解决问题优先考虑教育,财政拨款优先考虑教育,较好的解决了在之前“两基”迎国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乡、村做到及时动员、及时安排、及时分析、及时整改,形成了三级组织合力抓巩固提高的良好局面。在我县实施“两基”攻坚过程中,县、乡领导研究部署工作讲“两基”,每天过问的第一件事是“两基”。各部门、各单

6、位关心的是“两基”,广大群众议论的是“两基”。近几年来,县、乡主要领导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第一站就是学校,就“两基”教育工作悉心听取基层意见、开展调研,通过基层问策、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指导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为保证我县顺利通过地区、自治区和国家“两基”达标验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4、加大乡镇(村)投入力度,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投资、投劳办实事。为增加教育投入,2009年,各乡镇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累积投入一五61万元用于学校“四化”建设,购置音、美、体、劳、图书、学生课桌椅、教师办公桌、厕所、大门、围墙、地坪等,使学校面貌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全县

7、共抽调支教干部67人次,大力支援中小学“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目前全县中小学绿化面积已达29万平方米,硬化面积达21万平方米,有204所学校达到“四化”标准。县级绿化达标校122所,地区级绿化达标校56所,自治区级绿化达标校1所。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5、县乡村上下联动,强化安保措施,确保学校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今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加强与各乡镇、教育工作成员单位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强化各项安保措施,积极抓好落实,为校园持续安全稳定保驾护航。县公安局、各乡镇、村级小学和幼儿园分别安排2名民警、2名民兵、2名安保人员负责安保、巡逻工作;公安局加强

8、校园警务室、治安亭及通讯网络建设,确保发生涉校涉生治安、刑事案件时第一时间出警,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医疗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学校食品、饮水安全、疫情防治、紧急救护工作的预案制订和检查指导工作;县纪检、监察、教育、综治、公安、工商、文化、交通等部门加强协作,认真落实校园周边特别管护区规定,对全县各单位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安保工作情况以及各学校出租房和校园周边经营摊点、网吧进行联合督查整治3次,严格落实责任追究。6、重点查处解决教育热点问题。每年春秋两季开学之际,教育行政部门主动联合县纪检、监察、发改委、财政等部门对全县49所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收费检查和学校财务审计督查,及时发现纠正问题,责令制定整改措施

9、限期进行整改。四、当前县乡村之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教育工作为例,我县于2007、2010年分别通过了自治区和国家的“两基”达标验收,初步使得九年义务教育达到了普及,并克服穷县、人口大县等各种复杂困难走在了全地区的前列,但从纵横相比较的角度看,我县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县、乡级财政薄弱投入相对不足、规划不到位、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2、各部门相助之间主动联系、主动支持教育较少,导致工作缺乏合力。新形势下开展教育、党建、农业和反腐败等各项工作严格来说已经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单位绝对独立就能完成的工作。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各部门基本上是平级或者互不相管的,各人

10、自打鼓自划船。例如在招生、学校安全保卫、资金投入、学校建设、党建、控辍保学等各项工作中,就需要乡镇、街办、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予以协助,反过来,乡镇、村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就需要办好教育提供出大量的优质人才来帮助家乡建设。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缺乏沟通协调,缺乏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以致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关没有把沟通协调这项机制用足、用够、用活、用好,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配合和深入的开展。几点对策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建立起有效的工作和信息互通平台,健全共同抓好教育工作的联席会议机制,逐步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共用、项目共建的县乡村联动运作机制,形成主动沟通、主动协调、主动抓教育的良

11、好局面。二是要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力量统筹办学的指导思想,加大县乡村经费投入,搞好学校建设用地规划,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加强中层以下干部交流,最大程度实现县乡互联,促进工作开展。四是健全制度建设,完善县乡村沟通协调机制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推动县乡村沟通协调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同时加强经费保证,要注意完善奖励机制,定期对就相关工作开展主动沟通协调的成绩较好的县乡村等单位、部门进行奖励,加强对典型经验和特色经验的宣传,继续完善“城乡互联、共管共建”的创建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富有墨玉特色的县乡村沟通协调机制的健全完善,使全县各单位在开展工作时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推动全县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五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动加强与县直相关单位、乡镇、街办以及民办学校的协调联系,在乡镇中小学校班子任免、师资力量、资金支持、招生、安全保卫、控辍保学等各方面形成更加积极主动和切实有效的协商通气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构建起全县上下各部门、各单位、各族干部职工和群众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立体的“大教育”工作格局,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12.29.202213:1213:12:2122.12.291时12分1时12分21秒12月. 29, 2229 十二月 20221:12:21 下午13:12:212022年12月29日星期四13:1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