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8264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1.3.编制范围22.工程概况22.1.线路主要技术标准22.2.工程概述32.3.主要工程量33.工期安排44.施工准备44.1内业准备44.2外业准备45.主要施工方案55.1无缝闪光焊接施工方案55.1.1施工方法55.1.2施工流程55.1.3焊前准备65.1.4焊前设备检查65.1.5焊机对位65.1.6焊接和推凸65.1.7焊后正火75.1.8钢轨焊后粗打磨75.1.9探伤85.1.10钢轨精整及平直度检验要求85.1.11数据记录及分析95.1.12线路恢复、清理现场95.2放散锁定施工方案95.2.1施工程序95.2.2施

2、工工艺流程95.2.3位移观测桩设置105.2.4滚筒放散法125.2.5拉伸滚筒放散法126.劳动组织137.设备机具配置148.施工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158.1移动式闪光焊接质量要求158.2应力放散及锁定质量要求179.安全保证措施189.1安全管理目标189.2安全管理机构189.2.1安全领导小组189.2.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89.3主要安全保证措施199.3.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199.3.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209.3.3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209.3.4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及安全事故报告制度2010. 质量保证措施2210.1质量管理目标2210.2 质量保证体系2210.

3、2.1质量管理机构2210.2.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2310.3 主要质量保证措施2310.3.1建立内部质量“三检”制度2310.3.2坚持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制度2510.3.3建立测量复核制度2510.3.4建立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2510.3.5质量事故报告制度2610.3.6建立质量奖罚制度2611.工期保证措施2611.1保证工期的组织管理措施2611.2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2712.文明施工措施2813.应急预案措施2913.1安全应急预案措施2913.2各类事故的现场救援应急预案措施3134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TB10754-2010);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和道岔施工标准化管理要点(铁工管2009226号);4.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相关图纸和资料说明;5.沪昆客专江西公司相关会议纪要;6.沪昆客专江西公司最新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7.现场施工调查情况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8.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TB/T1632.1-2005); 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9.根据GB/T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和ISO1001

5、2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中铁四局集团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安全及测量管理体系;1.2.编制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2.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3.以服务主体工程,满足实际需要为基准,实事求是,力求经济、适用、合理、可行。4.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5.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实现施工组织的连续、均衡、紧凑、高效。1.3.编制范围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HKJX-7标轨道工程(DK569+839.17DK825+035)无缝线路闪光焊接及锁定

6、施工。2.工程概况2.1.线路主要技术标准杭长客运专线线路主要技术标准为: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时速:350Km/h;4.线间距:5.0m;5.最小曲线半径:7000m;6.最大设计坡度:20;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8.牵引种类:电力;9.列车类型:动车组;10.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11.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12.建筑限界: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建筑限界;13.轨道结构:CTR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2.2.工程概述新建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HKJX-7标轨道工程),从南昌西站起,线路向西,经高安市以北3km、新余市以北6

7、km设站之后,在宜春市东南4km处设宜春东站,之后基本并行G320至萍乡,在萍乡以北4km处设萍乡北站,后四跨萍水经湘赣省界进入湖南省境内。共设5个车站,自东向西分别为南昌西站、高安站、新余北站、宜春东站、萍乡北站。杭长客专HKJX-7标轨道工程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范围为:DK569+839.17至DK825+035,其中正线焊接锁定511.185铺轨公里,站线焊接锁定33.908铺轨公里。2.3.主要工程量杭长客专江西段HKJX-7标轨道工程无缝线路焊接锁定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表2-1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江西段正线焊接锁定铺轨公里511.1852南昌西站站线焊接锁定

8、铺轨公里13.3273南昌西动车走行线焊接锁定铺轨公里3.3714杭长向莆联络线焊接锁定铺轨公里5.9985高安站站线焊接锁定铺轨公里2.1656新余北站站线焊接锁定铺轨公里3.3127宜春东站高速场焊接锁定铺轨公里2.5768萍乡北站站线焊接锁定铺轨公里5.0709总计铺轨公里545.0933.工期安排杭长客专江西段HKJX-7标轨道工程无缝线路焊接锁定计划于2013年7月20日开始施工,首先从宜春东站向南昌方向,宜春以东焊接锁定施工完成后向赣湘省界方向施工。无缝线路焊接锁定具体施工计划见表3-1。表3-1 无缝线路焊接锁定施工计划安排表序号施工内容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1宜春东站至新余北站2

9、013.7.202013.8.82新余北站至高安站2013.8.092013.9.13高安站至DK569+839.17东焊轨点2013.9.22013.10.54宜春东站至萍乡北站2013.10.62013.10.285萍乡北站至DK825+035(赣湘省界)2013.10.292013.11.104.施工准备4.1内业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熟悉相关施工、设计文件以及无砟轨道相关规范、规程、技术条件等。 2.编制无缝线路焊接放散相关技术资料。3.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和设计技术交底。4.制定相关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4.2外业准备1

10、.落实现场闪光焊接施工所需要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遣到位。2.根据钢轨焊接标准TBT1632.1-2005规定,施工单位现场配置的移动闪光焊设备均应通过对应的钢轨生产厂及钢轨牌号的型式检验,提交型检确定的各项工艺参数后才可以实施焊接。3.无缝轨道钢轨施工后方可焊接。4.施工队伍进场,安排好施工队伍的住宿;5.施工机械设备及各种小型工机具进场及调试,如焊机、内燃机扳手、撞轨器、液压钢轨拉伸器等,进场后认真调试其性能,各种检测、测量仪器使用前校准。6.放散锁定前,按照单元轨节布置表及位移观测桩埋设说明将位移观测桩提前埋设到位。5.主要施工方案5.1无缝闪光焊接施工方案5.1.1施工方法现场闪

11、光接触焊分为工地单元轨节焊接和应力放散锁定焊。在长轨铺设完成后,开始实施单元轨节焊接,实施单元轨节焊接,即将已铺设的500m长轨焊接成1-2km单元轨节。待此单元轨节应力放散锁定后与下一单元的长轨进行锁定焊接。5.1.2施工流程钢轨焊接流程图见图5-1。 图5-1 移动式闪光焊焊接工艺流程图5.1.3焊前准备1.矫直钢轨采用矫直的方法纠正钢轨端部弯曲。对于无法矫直的钢轨端部弯曲,应将弯曲的钢轨端部锯切掉,锯切后钢轨的端面斜度不应大于0.8mm。 2.焊前除锈利用手提式砂轮机在距待焊钢轨端面600mm范围内除去氧化皮并打磨夹紧区;钢轨与闪光焊电极接触部位应除锈打磨,接触面不得有任何污垢;若厂家钢

12、印在该处,打磨成与轨腰平齐,但切亏母材量0.2mm。若打磨后的待焊时间超出24小时或打磨后有油水、沾污,则必须重新打磨处理。5.1.4焊前设备检查焊接前应按照焊机使用说明检查主机、冷却系统、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检查动力电压、水温、水位、油温、油位钳口上的焊碴及其它碎屑、推瘤刀上的焊接飞溅物是否清除。焊接参数是否符合实验结果。一切正常之后,在操作司机、班长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焊接工作。5.1.5焊机对位准备工作完成后,用轨道车推送移动式焊轨车运行到焊接接头处,特制集装箱将二位端前墙向上旋转到与顶棚平齐并锁定。起吊机构连同焊机沿轨道向外移动至端墙外平台;吊臂驱动油缸伸长降下旋转臂,将焊机

13、降下接近钢轨,利用转盘转动,使焊机进入焊接工作位置;将焊机落下置于钢轨上,确保两钢轨间隙位于导轴上标记的正下方,降低焊机直到压在钢轨上。5.1.6焊接和推凸 焊机机头上的两对钳口将两钢轨轨头夹紧,自动对准系统接头两侧各500mm范围内在水平和纵向两个方向上自动非常精确地对准(两端钢轨在纵向同时被相对抬高0.60.8mm/m)。两钳口在通以400V的直流的电压后形成两个高压电极,提高焊接电流。启动焊接,激活自动焊接工序;分别进入预闪阶段、稳定的高压闪光阶段(该阶段应锁定钢轨夹紧选择开关,防止在焊接周期结束时焊机再次夹紧钢轨)、低压闪光,加速闪光、以及顶锻阶段。顶锻完成以后整个焊接过程结束。随后钢

14、轨夹紧装置快速松开两钳口,在焊机头内的推瘤刀立即进行推瘤,从而完成一侧钢轨的焊接作业。焊机机架张开到最大位置,起升焊机直至完全离开钢轨焊接接头,去除推瘤焊碴,清洁焊机内部。然后将焊机调整到另一侧完成钢轨焊接。在完成一组焊接接头后,每间隔三根轨枕上紧扣件,焊机前行到下一个焊接接头处。焊接和推凸技术要求:焊接接头轨头和轨底、轨底顶面斜坡的推凸余量不应大于1mm,其他位置推凸余量不得大于2mm。推凸不得切及母材,推凸时不应将焊渣挤入母材,焊渣不应划伤母材。推凸后未经打磨处理的情况下,应使用长度为1m 检测尺和塞尺检查接头错边,在焊缝两侧各15mm的位置测量计算接头错边量,允许接头错边量见本指导书中质

15、量标准,对于接头错边量超过最大允许值的焊接接头,应在焊缝两侧各100m的位置切掉钢轨焊接接头,且不得切亏母材,残瘤平面应平整。5.1.7焊后正火正火应在焊接接头不受拉力的条件下进行。焊接接头温度应低于500(轨头表面)时方可正火加热,然后用氧气-乙炔加热器将焊缝温度加热到850(轨底角)950(轨头)之间。轨头冷却宜采用自然冷却。5.1.8钢轨焊后粗打磨焊后打磨可以分成粗打磨和精细打磨,粗打磨利用手提式砂轮机对焊缝及附近轨头顶面、侧面、轨底上面和轨底进行打磨;焊缝踏面部位在常温下不能打亏,打磨时不得横向打磨,打磨面不得发黑、发蓝而应平整有光泽。粗磨应保证焊接接头的表面粗糙度能够满足探伤扫查的需

16、要;焊接接头非工作面的垂直、水平方向错边应进行纵向打磨过渡。5.1.9探伤每个钢轨焊头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并填写探伤记录。探伤前应将焊缝处温度降低到40以下,并清理焊缝两侧的锈斑、焊渣,确保探头和钢轨耦合良好并减少探头磨损。冷却可以采用浇水法进行,但浇水时轨头温度不得高于350。在经打磨过的焊接钢轨轨底、轨腰、轨头、轨底三角区上均匀涂抹探伤专用油,然后用探头分别进行探伤。探伤结果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夹渣等有害缺陷。探伤进行完毕。必须做好记录完整、及时、准确。发现缺陷,应将情况附图说明,并填写处理意见。5.1.10钢轨精整及平直度检验要求外形精整要求:利用仿型打磨机对焊缝中心线两侧各

17、450 mm长度范围内的轨顶面及轨头内侧面精细打磨,工作边进行精磨禁止使用外形精整的方法纠正超标的平直度偏差和超标的接头错边。打磨时焊头温度不宜大于50。表5-1 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表部位轨顶面轨头内侧工作面轨底平直度0+0.2mm0+0.2mm0+0.5mm备注:1、轨顶面中,符号“+”表示高出钢轨母材规定基准面;2、轨头内侧工作面中,符号“+”表示凹进;3、轨底中,符号“+”表示凸出; 测量平直度要求:钢轨焊接接头温度低于50,测量长度为1m,以焊缝中心线两侧各500mm位置的钢轨表面作为基准点。分别在轨顶面纵向中心线、轨头侧面工作边上距轨顶面16mm处的纵向线位置上,质量标准见表5-

18、1。5.1.11数据记录及分析每完成一个接头的焊接、除瘤、打磨、探伤后,应将相关数据、信息等资料收集、整理、同时加以分析、记录存档,。5.1.12线路恢复、清理现场焊接完成后将轨道恢复到正常状态,线路恢复时,扣配件应安装正确、配件齐全,并清理现场。5.2放散锁定施工方案5.2.1施工程序应力放散和锁定是将已铺设完成的线路,重新松开扣件、起升钢轨、垫上滚筒使钢轨处于自由伸缩状态或自由伸缩后再强制拉伸,放散掉钢轨内的附加应力和温度力,在钢轨处于设计锁定轨温时的“零”应力状态下,将线路锁定完成无缝线路的过程。根据测量轨温判断,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放散法”;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以下时

19、采用“拉伸滚筒放散法”,线路锁定焊主要采用K922移动式闪光焊焊接,长轨与道岔焊联锁定采用铝热焊焊接。5.2.2施工工艺流程应力放散及锁定施工有两种放散方法,第一种称为滚筒放散法,即实际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放散时在钢轨下加垫滚筒,利用锤击敲打钢轨,使钢轨自由伸缩,等钢轨充分回弹后,即钢轨内应力达到零应力然后迅速锁定线路;第二种方法称为拉伸器滚筒放散法,即实际轨温低于锁定轨温下限值时,钢轨下垫上滚筒,将要放散的单元轨节一端与已放散锁定的线路焊接,靠无缝线路提供反力,一端安装钢轨拉伸器,根据当时轨温计算出单元轨节的拉伸量,等单元轨节在当时的施工温度下处于自由伸缩状态时,进行位移零点标记,再用

20、拉轨器将单元轨节拉伸至计算出的拉伸量,各测点位移均达到计算位移量后进行锁定。对于区间线路将根据现场轨温灵活采用放散方法,线路应力放散要求均匀、准确、彻底。滚筒放散法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设置临时位移观测点拆卸扣件轨下垫滚筒轨温测量(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撞轨、应力放散观测位移量钢轨反弹落轨锁定线路设置位移观测标志质量检查拉伸滚筒放散法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设置临时位移观测点拆卸扣件轨下垫滚筒撞轨、应力放散钢轨反弹轨温测量(低于设计锁定轨温范围)钢轨拉伸、撞轨观测位移量落轨锁定线路设置位移观测标志质量检查5.2.3位移观测桩设置1设置原则位移观测桩设置应符合规定,必须牢固,在单元轨节两端就位后立即进行标记

21、,标记应明显、耐久、可靠。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宜与单元轨节焊接接头对应。道岔区的位移观测桩必须设置准确。 2.设置位置线路和道岔均按单元轨节设置位移观测桩,设置规定见下图。无砟轨道区段设置方法:在位移观测桩设置里程的无砟轨道板上(钢轨轨底外侧)用红白油漆喷一个红白油漆为界的矩形块,然后再用三角尺以红白油漆分界线为基准,垂直引至钢轨轨腰中心,贴上带刻度的标尺。有砟轨道区段设置方法:路基地段采用埋设位移观测桩的形式,然后采用位移观测仪辅助贴观测标尺;桥梁地段可设置于桥面防撞墙上。注:桥梁地段设置在桥梁的固定支座端,与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尽量与单元轨节焊接接头对应,纵向相错量不得大于30

22、m,位移观测桩间相对位置应保持基本不变。3.位移观测桩编号跨区间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按里程递增方向顺序编号。编号方法为“X-X”,横线前数字为单元轨节的顺序号,横线后为单元轨节内的桩号,编号均以阿拉伯数字标注,并在桩号右上方标“#”号。现场的编号应标记清晰、耐久。(4)位移观测桩位移量的观测与记录钢轨应力放散及锁定后应组织技术员定期进行钢轨纵向位移量的观测并认真记录纵向位移量。5.2.4滚筒放散法1.测量轨温,当施工时钢轨的温度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放散法施工。2.按施工计划,将滚筒用轨道车运至现场,并按每隔5-10米放置一个滚筒按双股进行布置。3.拆下扣件垫上滚筒,用拉轨器拉长钢轨使

23、得待放散长钢轨与上一放散结束的长钢轨间轨缝在移动式闪光焊要求的范围内;4.将待放散的长钢轨与已放散长钢轨用闪光焊进行焊接,并打磨探伤合格;5.在待放散钢轨长度范围内每隔100/150/200米(根据单元轨节长度确定)设置1个临时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的位移量。6.在线路放散全场范围内每300-500米左右设一处撞轨点,用撞轨器沿放散方向撞击钢轨,同时用手锤敲击钢轨轨腰,使钢轨能够自由伸缩,严禁敲击轨头及轨顶面,观测各点的位移量变化情况。当钢轨位移发生反弹且各点位移变化均匀时,则视为钢轨达到自由伸缩状态,此时停止撞轨。7.钢轨应力放散均匀后撤掉滚筒,使长轨平稳地落入承轨槽内,同时检查胶垫,有错位者纠

24、正。8.迅速上好距单元轨节末端50m-75m范围内的全部扣件。同时作业人员均布在放散长轨范围内,由两端向中间“隔三上一”上紧扣件;9.扣件“隔二上一”上完后,进行另一股钢轨的放散作业,待本单元轨节两根钢轨全部放散完后,补齐所有扣件;10.标记位移观测“零点”并记录好原始放散数据。5.2.5拉伸滚筒放散法1.测量轨温,当施工时钢轨的温度低于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拉伸滚筒放散法施工。2. 按施工计划,将滚筒用轨道车运至现场,并按每10米放置一个滚筒按双股进行布置。3.拆下扣件垫上滚筒,用拉轨器拉钢轨使得待放散长钢轨与上一放散结束的长钢轨间轨缝在移动式闪光焊要求的范围内。4.将待放散的长钢轨与已

25、放散长钢轨用闪光焊进行焊接,并打磨探伤合格。5.将长钢轨未焊接一端用拉伸器固定于既有长钢轨上,初步拉伸钢轨并同时敲打钢轨,松开拉伸器继续用撞轨器撞击并敲打钢轨,观察钢轨各点位移,待各点位移稳定后停止敲击;6.长钢轨处于自由状态时,按每隔100/150/200米(根据单元轨节长度确定)设置1个临时位移观测点,临时观测点可标于砼枕上易于观测的地方;7.在长钢轨上测量五点轨温,取平均温度计算出各点拉伸量,各点固定人员进行位移观测;8.拉伸钢轨至要求拉伸量,用撞轨器沿放散方向撞击钢轨同时用手锤敲击钢轨轨腰,严禁敲击轨头及轨顶面,敲击点间距可按每隔一滚筒密度进行布置。敲击人员来回移动进行敲击钢轨;9.位

26、移观测人员观测各点达到要求放散位移后即停止敲击,拉伸器保压,取出滚筒,先按隔二上一安装扣件锁定线路;10.补齐扣件,卸下拉轨器,标记位移观测“零”点。并记录原始放散数据。6.劳动组织移动式闪光焊接作业人员配备见表6-1,应力放散及锁定作业人员配备表见表6-2。表6-1 移动式闪光焊接人员配备表序号工作内容人数序号工作内容人数1现场指挥16除锈42领工员17钢轨对中33技术人员28正火44焊机操作49打磨25拆除、安装扣件2010探伤2表6-2 应力放散及锁定人员配备表作业内容作业人数备注管理人员12包含观测点人员安全员2技术员2施工人员60每组6人,按照10组配备合计76 7.设备机具配置移动

27、式闪光焊接作业设备机具配置见表7-1,应力放散及锁定设备机具配置见表7-2。表7-1 移动式闪光焊接作业设备机具配置表序号名称数 量序号名称数量1移动焊机1台8发电机2台2液压起道机2台9撬棍15把3正火设备1套10扣件拆装工具15把4仿型打磨机2台111m平直尺4把5手提砂轮机4台12轨温计3个6探伤仪1台13100m长卷尺1把7锯轨机1台表7-2 应力放散及锁定设备机具配置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滚筒个4002对讲机台153电动扳手台114压机台45撞轨器台36拉伸器台27锯轨机台28撬棍根259手锤把2010小平板车辆311轨道车辆112方尺把113轨温表块614位移观测仪台215油漆笔支1

28、216放散标识模板套1注:此机具配置为2000米长钢轨机具配置,施工时按200米一组进行分工。8.施工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8.1移动式闪光焊接质量要求1.钢轨焊接接头错边量允许误差见下表8-1。表8-1 钢轨焊接接头错边量允许误差表接头错边量位置接头错边量最大允许值(mm)钢轨顶面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方向0.5工作侧面轨顶面下16mm的水平方向0.5轨脚边缘的水平方向2.02.钢轨表面质量要求:焊接接头的轨头工作面经外形精整后的表面不平度应满足: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100mm范围内,表面不平度不大于0.2mm。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0.5mm.焊接接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出现裂纹、

29、划伤、明显压痕、碰伤、电极灼伤、打磨灼伤等损伤。3.焊轨前必须按TB/T1632-2005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中有关规定进行型式检验,确定焊机工艺参数,检验合格后方可施焊。4.焊接前,应对焊机的主、辅机,水冷系统,液压系统,制冷系统,供电室等检查,运转正常方能开焊。5.现场钢轨火焰正火时,钢轨接头温度必须降至500以下,方能开始正火。正火时,一名工人操作,另一名观测火焰温度和钢轨温度,正火达到预定温度后,立即关闭气源。6.焊接结束后,一名焊工松开焊机,另一名焊工立即清理掉钢轨上的焊瘤块,焊缝处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7.焊接完成后,对焊缝两侧500mm范围内需打磨,先粗打

30、后精打,用一米直尺检查焊缝顶面、侧面的平直度、光洁度须符合规范要求,但不得横向打磨。8.对每一个焊缝,均需做超声波探伤检查,但须待焊缝处温度冷却到40以下,并做好记录。9.外形精整不应使焊接接头或钢轨产生任何机械损伤或热损伤。10.焊接接头非工作面的垂直,水平方向错边应进行纵向打磨过渡,过渡段长度不应大于错边偏差的10倍.轨底上、下角应纵面打磨圆顺。11.焊接接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有裂纹、明显压痕、划伤、碰伤、打磨灼伤等伤损。8.2应力放散及锁定质量要求1.位移观测桩应按设计埋设,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宜与单元轨节接头相对应,纵向相错量不应大于30m。位移观测桩应与电务设备错开。2.位移

31、观测桩设置齐全、牢固可靠、易于观测和不宜破换。3.应力放散时滚筒间隔宜在510米,每隔300500米距离设置一台撞轨器。,4.左右股单元轨节温差应不大于3,相邻单元轨节温差应不大于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温差应不大于10,曲线上内股钢轨锁定轨温不高于外股的锁定轨温,使用的轨温表必须经过校验,在有效期内使用。5.放散后胶垫应放正无缺损,扣件安装齐全,扣压力符合设计要求。6.考虑到单元轨节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坡度及滚筒摩擦的影响,各观测点的实际位移量与计算位移量偏差不得不大于3mm。7.在将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到零应力时,当长钢轨位移出现反弹时即应力放散到零点。8.作业轨温不得高于设计锁定轨温。9.敲击时

32、应尽量保持一致,使震动达到最大。10.放散时各观测点必须达到要求的放散量,且放散均匀后方能上扣件。紧扣件时由两端向中间紧。11.临时观测点要标记在稳固的地方。12.应力放散焊轨前要保证锁定焊接头相错量不大于100mm。13.在单元轨节扣件未完全上齐时,拉伸器必须保压不得撤除。14.放散前单元轨节一端要与放散过的单元轨节焊接,焊接后需探伤合格才能进行放散作业。10.上扣件人员必须协调一致、紧张有序,在短时间内迅速均匀上完扣件。16.固定区位移观测桩处最大位移量不得大于10mm,锁定轨温变化不得大于5。17.拆除扣件时禁止用锤子锤击拆除扣件,要使用专用工具。18.放散时禁止用锤敲击钢轨轨头,以防砸

33、伤轨头。19.放散后及时做好放散标识。9.安全保证措施9.1安全管理目标 (1)实现安全零死亡。(2)杜绝重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3)杜绝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4)杜绝重大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5)控制一般责任事故。9.2安全管理机构9.2.1安全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对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指导和管理。负责制定本工区安全检查、评比办法,制定各种确保安全特别是既有线行车安全的有效措施、防范对策。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分析、处理安全质量事故,负责工区安全考核。9.2.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见图9-1。与建设单位签订安全生

34、产协议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承担安全施工的责任和义务。重要的安全设施必须坚持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原则,即: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项目经理部和各项目队分级负责,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本标段工程的施工安全。图9-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9.3主要安全保证措施9.3.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工区经理、作业队队长、工班长、操作工人及各级职能部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及铁道部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工区经理部设工程管理部,配安检工程师,作业队设专职安全员,工班设兼职

35、安全员,形成安全生产网络,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9.3.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本段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学习铁道部有关施工安全规则、规定。并结合本段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宣传教育。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安全教育,由专业工程师或安全员针对施工项目,结合有关现行的规范、规则、规定上安全技术课。对特殊工种,如起重工、电焊工、机动车司机、电工等需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9.3.3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为确保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顺利实施,工区经理部指派一名领导,专门负责安全工作。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必须同

36、时制订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技术难点工序、新技术、新工艺和高处、起重作业、既有线安全防护,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实施,否则不准进行施工。9.3.4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及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工区经理部每月一次,作业队每旬一次,工班一日一次检查。检查时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填入检查记录中。对重大问题填发安全隐患通知书,并制定对策措施,限期整改,专人复查。在施工中若出现危及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的事故,应在1小时内向地主安监部门及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报告事故的原因及造成的损失,并备案,同时积极组织抢救。一、执

37、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经济与行政手段的有效结合,将安全生产与全体参战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定期考核兑现,真正做到“安全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充分调动全体员工重视安全,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有序可控。二、执行安全管理办法严格按铁道部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做到没有经建设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签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没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没有与工务、电务及行车部门签定好施工安全协议不准开工。三、建立既有线施工的安全制度项目经理部指派一名副经理对既有线施工安全工作全权负责,成立既有线施

38、工安全领导小组,作业队成立既有线施工安全小组,工班设兼职安全员,形成安全生产网络;对施工安全作全方位负责,施工安全委员会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工点)安全情况作实事求是的评价,按建立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进行奖罚,特别是对现场不负责防护人员,进行项目经理部内通报批评,必要时给予重罚。四、建立防护员工作制度施工地段设防护员及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工地防护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和考试合格,方可担任该项工作。防护员在执行职务时,必须穿着规定的服装,佩戴易于识别的证章。按规定戴齐防护信号和备品。防护员执行职务时必须精神饱满,班前、中不得饮酒,如有违反,应立即停止其工作。防护员必须熟悉本区段内的列车运行情况,尤其要

39、求熟记本区段旅客列车到、发(通过)时刻,以确保旅客列车安全。防护员必须持证上岗,随时接受上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检查。五、安全标准工地的建设施工中要做到安全“有序可控、基本稳定”,建立安全标准工地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要确保安全标准工地的建设,必须采取“宣传 发动、抓好教育;认真规划、具体部署;制定标准、组织协调;各抓共管、检查落实;严格考核”措施。10. 质量保证措施10.1质量管理目标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零缺陷。10.2 质量保证体系10.2.1质量管理机构为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

40、实现,成立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工区经理任组长,工区副经理、安全总监、总工程师任副组长、质量检查工程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各作业队设专职质量员,各班组设兼职质量员,形成三级质量管理的模式。10.2.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为保证本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根据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结合以往从事类似工程的经验,从组织机构、思想教育、技术管理、施工管理以及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建立符合本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结构安全,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图10-1。10.3 主要质量保证措施10.3.1建立内部质量“三检”制度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工区经理部采取定期和不定

41、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检查于每月进行一次,各作业队每旬进行一次。质量检查由主要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外业检测、内业检查分别进行。外业检测对工程中线、水平及工程结构尺寸和检测项目进行实地量测,做出记录,作为评定质量等级的依据之一;内业按管理部门对口检查各项资料、记录、台帐、报表、签证、质保书、设备状况等是否清楚、齐全、完整、符合标准,按检查办法做出检查评定结果。各级设立专职质检人员,持证上岗,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实施检查控制,做好隐蔽工程的自检工作。认真执行合同条款,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积极配合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对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进行的

42、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提供必要的检查条件,对检查提出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进行返工或返修。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工作局面。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质量方针,针对质量通病,设置质量预控点,制定事前防范措施,施工中加强专项检查,确保关键和特殊工序质量,杜绝质量通病。图10-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10.3.2坚持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制度接到设计图纸后,由工区总工程师组织参建有关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审核图纸,并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施工技术交底,领会设计意图,确保施工设计图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编制周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建设、监理单位审批。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

43、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工程技术部负责向作业队就施工技术、质量标准、施工安全进行书面交底,提出质量安全重点监控部位和监控点,按照施工任务划分,各作业队主管工程师负责向班组进行书面交底,施工过程中全程实行技术指导,做到质量重点人人心中有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10.3.3建立测量复核制度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和测量复核制。工区经理部设测量组,负责全线的控制测量布网与施工阶段复测工作。以精密导线网控制全标段的工程,对桥梁、隧道进行控制测量,确保建筑物定位准确,中线水平准确无误。现场工程测量坚持闭合复核和换手复核制,测量放样资料必须由技术主管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10.3.4建立教育、培

44、训、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参加本工区施工的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施工规范、规则、规定和验标,要求所有参建员工理解工程特点,熟悉施工的程序和质量要求,了解并掌握易产生质量隐患的重要工序及重要环节,定期安排技术培训,并进行技术考核。特殊工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执行持证上岗率100%的制度。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材料、新工艺及时组织参战人员学习,保证工程质量。10.3.5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工程在建设过程或竣工后,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立即用电话或传真上报建设单位及主管监理工程师,如涉及设计问题的,还要通知设计代表,共同参加分析处理,不得隐瞒不报,不得拖延处理,否则应追究单位

45、领导责任。工程质量重大事故,3天内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报告。10.3.6建立质量奖罚制度建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工程计价与质量挂钩,实行优质优价,奖优法劣,单位工程、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由技术质量部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等级评定,根据工程质量等级进行奖罚。每月验工计价中留有1%作为奖励基金和质量保证金,由项目经理部掌握。其中0.5%奖励基金由作业队用于奖励在质量工作中做出成效的集体和个人;0.5%为工区经理部质量保证金,本标段工程竣工验收达到质量规划指标时予以返还,达不到时扣减。11.工期保证措施11.1保证工期的组织管理措施1.建立强有力的高效运转指挥系统,实行项目法施工,由项目经理统筹安排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力调配、组织施工生产,准确掌握形象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