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绪论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8790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绪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儿科学绪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儿科学绪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儿科学绪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儿科学绪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绪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绪论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科学绪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儿科学绪论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什么叫儿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它服务的对象是体格和智力均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的小儿。儿科学的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什么叫儿科学 是一门专门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生长发育、,儿科学范围: 儿科学的三级学科分支类 似内科学,主要以系统划分,还有新生儿医学、儿童保健医学 儿科学发展:祖国医学、30年代西医儿科学开始受重视,1943年实用儿科学首版问世,建国后在城乡建立儿科医疗机构,同时建立各级儿童保健机构。疾病筛查、疫苗接种、“四病”防治;,儿科学范围: 儿科学

2、的三级学科分支类 似内科学,主,儿科学特点,在医学上小儿和成人相异之处甚多,年龄越小,差别越大。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影。表现的基本特点有三方面: (1)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所以临床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2)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3)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如不能及时干预和康复冶疗,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儿科学特点 在医学上小儿和成人相异之处甚多,年龄越小,差别越,解剖方面,呼吸道狭窄容易阻塞;肾的位置较成人时期低,所以在腹部按扪时较容易触及;如在3岁前可在右肋下扪及肝脏在2cm内,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触及。颅骨缝、囟门闭合、骨化中心的出现、出牙换牙等有一定规

3、律。,解剖方面 呼吸道狭窄容易阻塞;肾的位置较成人时期低,所以在腹,生理方面,年龄越小,生长越快:如3个月时体重为出生时的2倍,1岁时是3倍。所需营养物质和液体总量相对较成人高,在成人每日摄入热量为209.2J/kg,而在婴儿则高达460.24502.08J/kg:婴幼儿虽需高热量,但此时消化力低下,极易出现消化不良,多见呕吐、腹泻甚至脱水和酸中毒。小儿的脉搏和呼吸次数比成人快,婴儿时期尤其如此,如新生儿期心率120140次/分,呼吸4045次/分,而14岁儿童心率7090次/分,呼吸1820次/分。,生理方面 年龄越小,生长越快:如3个月时体重为出生时的2倍,,免疫方面,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抗

4、体IgG被动免疫,但35个月后渐消失,其主动免疫IgG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这是为什么有些传染病如麻疹、腺病毒感染在最初数月很少见,而在6个月以后却逐渐增加。IgM虽然可以对抗致病性大肠杆菌,但因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易发生大肠杆菌败血症。婴幼儿期IgA也缺乏,特别是SIgA缺乏,易患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此外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都不成熟。,免疫方面 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IgG被动免疫,但3,病理方面,病理变化往往也年龄有关,如在婴幼儿多见为支气管肺炎,而在年长儿及成人多见为大叶性肺炎,VitD缺乏在儿童表现为佝偻病,在成人为骨软化症。,病理方面 病理变化往往也年龄

5、有关,如在婴幼儿多见为支气管肺炎,心理方面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要因势利导促进发育,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行为习惯。,心理方面,疾病方面,心血管疾病在小儿常见的为先天性心脏病,成人则常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肿瘤中小儿以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多见,而成人以实体恶性肿瘤多见。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疾病种类也有很大差异,如新生儿与先天性、围产期有关,而婴幼儿以感染性疾病占多数 。,疾病方面 心血管疾病在小儿常见的为先天性心脏病,成人则常见动,诊断方面,同一种临床表现在不同的年龄考虑不同的疾病,以惊厥为例,发生在新生儿期应多考虑与产伤、窒息、颅内出血、HIE、先天异常有关;6个月以

6、内考虑手足搐搦症、中枢感染的可能性大;6个月3岁则以高热惊厥、中枢感染多见;3岁以上要考虑中枢感染,如为无热惊厥要考虑癫痫;而在成人以感染、肿瘤、脑血管意外多见。不同年龄儿童的检验正常值不相同。,诊断方面 同一种临床表现在不同的年龄考虑不同的疾病,以惊厥为,预后方面,小儿病情变化多端,有正、反两方面倾向。例如骨折后易于矫正,脑膜炎恢复期较短,后遗症一般较成人少;从反面讲小儿危重病症可末见显著症状而猝然死亡,这类情况较多见于急性败血症、肺炎、新生儿畸形;因此在判断小儿预后时需特别谨慎。,预后方面 小儿病情变化多端,有正、反两方面倾向。例如骨折后易,治疗方面,儿科的治疗应强调综合治疗,不仅对主要疾

7、病,而且对各种伴随疾病、并发症要治疗;不仅要进行临床的药物冶疗,还要重视护理和支持疗法,尤应注意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支持,药量按体重和体表面积仔细计算,要重视输液的量及速度。,治疗方面儿科的治疗应强调综合治疗,不仅对主要疾病,而且对各种,预防方面,多种疫苗的接种已使许多传 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己注意到成人的一些疾病成因于儿童期,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与儿童时期的饮食有关;成人后的心理问题也与儿童时期的环境条件和心理卫生有关。,预防方面 多种疫苗的接种已使许多传,各年龄分期和保健原则,各年龄分期和保健原则,()胎儿期,从卵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在胎龄28周内各系统组织器官迅

8、速分化发育、基本形成胎儿,故怀胎最初8周为胚胎期或成胚期;8周后至出生为胎儿期,各器官进一步增大,发育完善,胎儿迅速长大。胎儿的发育与孕妇的健康、营养状况、生活环境和情绪等密切相关。,()胎儿期 从卵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在胎龄2,保健重点,预防先天畸形预防遗传性疾病、预防孕期感染、避免接触射线、避免化学物质的污染、及时治疗慢性病、慎用药物。保证充足营养。给予孕妇良好的生活环境。产时保健、预防产伤及产时感染。,保健重点 预防先天畸形预防遗传性疾病、预防孕期感染、,(二)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称之。围产期指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二)新生儿期 自出生后脐带

9、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称之。围产,保健重点,合理喂养 保暖 日常护理 预防疾病和意外 早期教养。,保健重点 合理喂养,(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周岁,又称乳儿期,这期生长发育最速。,(三)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一周岁,又称乳儿期,这期生长发育最速,保健重点,合理喂养 日常护理清洁卫生、衣着、睡眠、牙齿 早期教育大小便训练、视听能力训练、动作的发展、语言的培养 防止意外 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保健重点 合理喂养,(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保健重点,合理安排膳食日常护理衣着、睡眠、口腔早期教育大小便训练、动作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卫生习惯的培养、品德教育。

10、预防疾病和意外。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保健重点 合理安排膳食,(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7岁),(五)学龄前期 3周岁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7岁),保健重点,合理营养日常护理自理能力、睡眠 早期教育品德教育、智力发展预防疾病和意外 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保健重点 合理营养,(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相当于小学学龄期),(六)学龄期 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保健重点,合理营养 体格锻炼预防疾病培养良好的唾眠习惯、注意口腔卫生、顸防近视眼、培养正确的坐、立、行等姿势防治意外事故培养良好习惯防治常

11、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保健重点 合理营养,(七)青春期,(少年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相当于中学学龄期),(七)青春期 (少年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保健重点,供给充足营养 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性教育 法制和品德教育预防疾病和意外 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保健重点 供给充足营养,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小儿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一.小儿生长发育的概念,(1)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

12、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2)发育(development)是指人体达到成熟过程中所出现的系列变化,包括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及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一.小儿生长发育的概念 (1)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3)赶上生长(catch-up)健康儿童的生长总是沿着自身特定的轨道前进,当受到疾病、营养不良、或激素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时,可使儿童从其自然生长轨道偏离,而致生长落后。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被除掉后,将以超过相应年龄儿童正常速度方式生长,并迅速调整到原有的生长轨道上来,这一现象称之。,(3)赶上生长(catch-up)健康儿童的生长总是沿着自身,(4)成熟(stage

13、 of maturation)是指机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水平,例如身高、体重达到定的水平,各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牙齿的钙化基本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至此表明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束。,(4)成熟(stage of maturation)是指机体,(5)生活年龄(life age)是指根据人体生活时间的长短来确定的年龄,也称为时间年龄(chronological age)。(6)发育年龄(development age)是指根据人体出生后达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的年龄,也称生物学年龄(biological age)。表示发育年龄的指标有身高、牙齿、骨骼、笫二性征等。因此发育年龄可

14、有身高年龄、牙齿年龄、骨骼年龄、性征年龄等,其中骨骼年龄(skeletal age 骨龄)最常应用。,(5)生活年龄(life age)是指根据人体生活时间的长短,二.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二.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性别孕母情况营养生活环境疾病和药物,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一.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男较女重)及母亲健康状况有关。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

15、3kg生理性体重下降 小儿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一.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男较女重)及母亲健,粗略估计小儿体重,16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 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 312月:体重(kg)=月龄+9/2 2岁12岁:体重(kg)=年龄27(kg) 16岁:体重(kg)=年龄2+8 712岁:体重(kg)=(年龄75 )/2 体重波动不超过上、下10%,粗略估计小儿体重 16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二.身高,是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50,小儿年龄越小,身高增长越快,前3个月增长约1112

16、cm,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12月 75cm;2岁以后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身高的生长受遗传、内分泌、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较明显。212岁身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67c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二.身高是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50,三.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时约33341岁时为462岁时为48头围过小(X2SD)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常提示脑积水、佝偻病后遗症。,三.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四.胸围,与肺和胸廓发育有关,出生时比头围小12,平均32,1岁左右两者相等

17、,以后胸围超过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数约等于岁数减1。,四.胸围与肺和胸廓发育有关,出生时比头围小12,平均3,五.上臂围,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评价标准为15岁儿童:13.5营养良好 12.513.5营养中等 12.5营养不良。,五.上臂围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反映儿童,骨骼发育,骨骼发育,头颅骨发育,颅缝34个月闭合前囟菱形间隙,量对边中点连线长度,11.5岁时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减;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前囟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三角形间隙,至迟生后68周闭合。

18、,头颅骨发育 颅缝34个月闭合,脊柱发育,生后第一年快于四肢,新生儿出生时仅呈轻后凸,以后随着抬头、坐、行走出现3个弯曲,67岁时才为韧带固定。,脊柱发育 生后第一年快于四肢,新生儿出生时仅呈轻后凸,以后随,长骨发育,骨化中心般摄左手X线片,共10个。19腕部骨化中心数目为其岁数加1。骨龄延迟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肾小管酸中毒等;骨龄超前见于中枢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长骨发育 骨化中心般摄左手X线片,共10个。19,牙齿发育,人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20个)及恒牙(32个);生后410个月开始萌牙,12个月未出视为异常,并按一定顺序出牙,最晚2.5岁出齐。2岁内乳

19、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开始,6岁左右萌出笫1颗恒牙。出牙为生理现象,个别小儿可出现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出牙迟缓、牙质差见于较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甲减、21三体。,牙齿发育人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20个)及恒牙(32个);生,神经系统发育,出生后即有一些先天性反射:如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等,其中有些无条件反射如吸吮、握持、拥抱等反射应随年龄增长而消失;34个月肌张力较高,Kernig征可阳性,2岁以下Barbinski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脊柱下端在胎儿时位于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1腰椎,作腰穿时要注意。,神经系统发育出生后即

20、有一些先天性反射:如觅食、吸吮、吞咽、拥,心理行为异常,屏气发作;吮拇指癖、咬指甲癖;磨牙;原发性口吃;异食癖;功能性遗尿;儿童擦腿综合征;,心理行为异常屏气发作;,儿童保健原则,涉及内容:儿童的体格生长和社会心理发育,儿童营养,儿童健康,儿科疾病的管理.,儿童保健原则涉及内容:儿童的体格生长和社会心理发育,儿童营养,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护理:居室,衣着营养计划免疫儿童心理卫生定期健康检查体格锻炼儿童伤害预防,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护理:居室,衣着,谢谢!,谢谢!,以下为附加内容,以下为附加内容,以下为附加内容以下为附加内容,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2013050

21、7 陕西,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儿科学绪论课件,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四川抽样调查:26% 举家外出农户20% 留守农户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

22、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陕西抽样调查: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63% 妇女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儿科学绪论课件,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新生代农民工76% 不愿再回乡务农85% 从

23、未种过地(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20

24、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一、为什么要大力

2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

26、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27、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活农民自

28、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儿科学绪论课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儿科学绪论课件,世界性课题比如在英国,农场主平均年龄达到59岁。 欧盟一直关注农民老龄化和培养青年农民问题,在CAP新一轮改革议案中提出,将2%的直接支付专门用于支持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世界性课题,世界性课题法国经验 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 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 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

29、训,世界性课题,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13亿人的饭碗。,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一)基本表述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一)基本表述,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技能型: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