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文言小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师说》文言小结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劝学情境默写,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 ,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劝学中除“青,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外还有冰, , 。也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一块木头即使直到“ ”程度,用一种火烤的方法也会使其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 。”5、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7、“ , ,”通过“
2、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9、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10、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 , 。11、即使极力眺望远方,也不如借助地势的改变来拓宽视野“ , 。”荀子用这两句话说明要善于借助外力提升自己。12、劝学中说想要别人快速找到自己就“ ,”即使原本的肢体没发生任何改变,也会有好的效果“ , 。
3、”,13、劝学中说虽然脚力不佳,但只要借助车马,一样可以轻松到达远方“ , , 。”14、劝学中以“借船渡水”为喻说明善于凭借外物来达到目标的句子是“ , , 。”1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16、劝学中说声音借助风力会增强传播效果,听的人自然也听得清晰“ , , 。”17、赤壁赋中写到“舞幽壑之潜蛟”蛟龙非深渊不潜,因此劝学以蛟龙生渊为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18、如果不持之以恒,即使容易做到的事情也不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 ;反之则会取得成功 , 。” 19、劝学中点明人要实现
4、自己境界的提升就要不断积累的句子是“ , , 。”20、“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21、“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师说情境默写,1. 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_, _, _?2.师说中,作者用 , ,的例子,论证了“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 .韩愈在
5、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对自身_。4.李蟠不拘时俗的从师学习的态度及做法是: , 5. 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的那些内容要求师“_, _” 。,6.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 _, _ 。7.韩愈推崇从师的优良学风,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 8.在师说中,韩愈列举了孔子从师谦逊的态度:孔子认为,众人中,至少一人能比我强点,我就能拜他为师的句子是 , , ,9.师说中,作者以 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10.师说中,用“嗟乎!”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6、: ,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11.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赞扬了“古之圣人_, _ ”的正确态度。12.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最初原因: _ , _ 。13.在师说中,韩愈将讨论的焦点引到以“道”为师的态度上,并且发出强烈感叹的句子是 , 。14.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自身的态度是_, _, _ !15.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的句子是,16.师说中对于李蟠知识功底的介绍 , ,17.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拜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师,是理所当然的句子是: , , 。18.师说中,作者对教师职能的
7、定义是 , 。 19. 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耻学于师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_, _”。20. 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_, _” ,本末倒置。,2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22.韩愈在师说中,循循善诱地说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不从师不能解惑的句子是 , , 。23.师说中对于李蟠年龄的介绍: , ,24.“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25.在师说中
8、,韩愈认为拜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师,是理所当然的句子是: , , 。,26.师说中明确的指出了从师学习应不分身分高低贵贱年龄长幼的是 , 。27.师说中认为择师的标准应是: , 。28. 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 _ ,_ 的错误态度。29.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的态度是_, _。30. 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_, _ , _ _ 。,31. 韩愈在师说中感慨,巫医乐师百工这类人与当时士大夫这类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 _, _!32. 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
9、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 _, _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33. 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_ , _!”34.以孔子事迹为例为例,指表现应广泛学习,重视师道,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35.师说中,之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劝 学,通假字,1、輮以为轮 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暴,同“曝”,晒干。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10、。,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作动,游泳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4、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动词,专一,词类活用,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 使走的快7、其曲中规 形作名 曲度、弧度8、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形作名 高处,词类活用,9、积善成德 形作名 善行,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 以为,把做成2、金就砺则利 金,指金属的刀类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广泛地学习4、蟹六跪而二螯 跪,脚/跪下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藏身/付托,寄寓,古今异义,6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检查/参加、加入7、声非加疾也 强、洪亮/疾病、快8、假舆马者 凭借、借助/不真9、用心一也 介词因为 心思/读书用功10、虽有槁暴 即使/虽然,古今异义,11、劝学 勉励/规劝、劝戒12、而绝江河 渡/断绝13、輮以为轮 把做成/认为,一词多义,1、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词,表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而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连词,表修饰,可译为“着”;连词,表转折,一词多义,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地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连词,表修饰,地;连
12、词,表转折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连词,表修饰,地;连词,表转折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一词多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顺承, 就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连词,表转折, 却,2、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介词,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介词,引出动作对象,不译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介词,给,一词多义,3、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它,代靛青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无实义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助词,无实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结构助词,的,一词多义,
13、4、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一词多义,特殊句式,輮以为轮 輮以(之)为轮,省略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用“也”表判断,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用“者, 也”表示判断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用“者, 也”表示判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宾短语后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介宾短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特殊句式,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宾短语后置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省略句,重点语句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
14、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比蓝草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是比水更寒冷。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笔直了,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和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之外的办法;不汇集细小的流水,就没有用来汇成江海的办法。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如果雕刻
15、一下就放弃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如果一直不停止,那么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师 说,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3、吾从而师之从而,两个字,从,跟从;而,表承接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5、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
16、面学习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不一定,古今异义,一词多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名词作动词,学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名词,老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名词作动词,从师学习不耻相师名词作动词,学习,一词多义,2、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德风尚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德学问,一词多义,4、惑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
17、矣!形容词,糊涂5、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或商量语气, 相当于“吧”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语气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介词,在;介词,比,一词多义,6、而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就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表转折,却。 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犹且从师而问焉连词,表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连词,表并列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连词,表转折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与“已”连用
18、,相当于“罢了。,一词多义,7、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代词,道理吾从而师之代词,他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一词多义,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结构助词,的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结构助词,的;代词,他,指童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这一类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代词,这些,这一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作师说以贻之代
19、词,他,指李蟠,一词多义,8、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代词,他们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他们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代词,他们,一词多义,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加强揣测语气, 可译为“大概”其可怪也欤!副词,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多么”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代词,他们的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一词多义,9、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而耻学于师介词,向其皆出于此乎!介词,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20、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学于余介词,向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一词多义,10、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表感叹或反诘语气,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名词作动词,学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21、学于师。下,名词作动词,低于;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师,名词作动词,从师学习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师,名词作动词,学习孔子师郯子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特殊句式,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 也,表判断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宾短语后置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宾短语后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省略句,“及”后省略了“之”,特殊句式,吾从而师之省
22、略句,“从”后省略了“之”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被动句,于字表被动。,重点语句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是学习道理,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出生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是故圣益圣,愚益
23、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蠢的人就更加愚蠢,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吧。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明白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不知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没有看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类人,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一提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些人)真是奇怪啊!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