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1部分 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征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8887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1部分 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1部分 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1部分 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1部分 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1部分 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1部分 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1部分 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征求.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DB地方标准DBXX/TXXXX-XXXX动物疫病监测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ThespecificationofanimalepidemicmonitoringPart1:Fixed-pointepidemiologicalsurvey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2/T2528.1-2014动物疫病监测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本文件与DB62/T2528.L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2、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一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数”、“病死数”、“病死率”和“死亡率”;一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样品”、“样本”和“样本容量”;一一更改了术语和定义“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一一增加了“定点”相关要求;一增加了调查内容中的“无害化处理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边境乡镇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动物园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相关要求;一一增加了“调查器材”相关要求;一一更改了调查方法;一一增加了“调查取证”相关要求;一一增加了“资料保存”的具体要求;一一增加了“信息交流”的具体要求;一一增加

3、了附录A-B中的免疫情况;一一增加了附录I中的检测项目。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张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天祝藏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毋艳萍、贺奋义、郭慧琳、康新华、陈丽、王占利、牛静勇、杨翠红。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4年首次发布为DB62/T2528.1-2014;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由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

4、议反馈至动物疫病监测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地方标准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红柳滩路41附1号,邮编:730046,联系人:毋艳萍,E-mail:541424956,联系方式:0931-459202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动物疫病监测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T18635动物防疫基

5、本术语NYf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3术语和定义GBrr186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定点流行病学调查fixed-pointepidemiologicalsurvey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是国家或地方兽医行政部门根据疫情监测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调查点,持续、系统地对疫病事件及其相关因素开展实时调查,对调查采集的样品及时检测,将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和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定期或不定期报告调查结果,评价动物卫生状况,分析防控问题,预

6、测疫情动态,提出防控建议。3.2易感动物数numberofsusceptibleanimals对某种病原体具有易感性的动物数量。3.3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代表总体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体。3.4样本容量samplesize又称“样本数”,是指一个样本的必要抽样单位数目。3.5样品specimen用于实验室检测所采集得到的具体试样。示例:全血、血清、棉拭子、细胞、分泌液和组织等。4定点4.1 定点原则布点时应考虑地域、饲养量、交通、山脉、河流、历史疫区等情况,每个点要代表相应的面,一旦确定至少1年内不得更改。4.2 定点按照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规定,根据调查内容设立动物散养户点

7、(每县3个乡/镇,每乡2个村,每村20户)、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要覆盖猪、牛、羊、禽各畜种、种畜禽场以及人工饲养野生动物、屠宰场、动物诊疗机构、集贸市场、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动物园、无害化处理场、边境乡镇和县区级疫情报告点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点,非洲猪瘟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还需调查餐饮机构。5调查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附录A至附录M相关表格。5.1散养户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动物散养户的名称、动物种类、发病情况以及免疫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限5.2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动物种类、发病情况以及免疫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B。5. 3动物诊疗机构定点流行病学调

8、查内容动物诊疗机构名称、就诊动物数量、种类、病名、易感动物数、发病数、发病率、病死数、病死率等信息,详见附录C。5.4 屠宰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屠宰场名称、屠宰动物种类、日屠宰量、动物来源地、宰前检疫及宰后检疫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Do5.5 集贸市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集贸市场交易动物及产品种类、入市数、检疫数、检出疫病数、疑似病种、病畜禽来源地、检出病畜禽及产品处理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E。5. 6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检查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的种类、数量、来源地及检出患病动物及产品的处理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F。5.7 无害化处理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

9、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布局是否符合防疫要求、接收动物尸体及动物产品情况、无害化处理情况及无害化产物流向等信息,详见附录G。5.8 野生动物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野生动物名称、分布、数量等信息,详见附录H。5.9 兽医实验室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兽医实验室检测样品种类、样品数、检出疫病名称、检出疫病动物种类、阳性数、阳性率等信息,详见附录I。5.10 人畜共患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人畜共患病畜间、人间感染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J。5.11 边境乡镇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边境乡镇接壤国家的疫情发生情况、边境野生动物发病情况以及边境动物走私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K。5.12 动物园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动物园引入动物

10、管理情况、动物的监测、免疫、用药情况、动物园消毒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L5.13 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养殖动物种类、引入管理、检疫情况、入市数、检出疫病数、疑似病种以及检出病畜禽及产品处理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M。非洲猪瘟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还需调查餐饮机构肉品来源,滑水去向,餐厨废弃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理等信息。6调查时间上述5.15.7的调查内容每季度由所在点负责人或指派专人负责调查填写,下季度第1个月5日前上报至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5.85.13的调查内容每季度由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指派专人开展调查,并于下季度第1个月10口前将5.15.13的调查内容汇总上报至市级

11、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其中野生动物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每年进行一次,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于下季度第1个月15日前汇总上报至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7调查器材个人防护用品、调查表、采样器具、样品保存器具、现场预防控制器材、采样相关试剂及现场检测试剂(必要时)、现场联系资料、定位器材(北斗或GPS)和视音频器材等相关器材。8调查方法8.1 现场调查根据各季度疫情测报信息,确定需要现场调查的场点和病种,通过查看“调查内容”中的相关信息,根据场点和检测病种确定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采集样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收集数据进行结果分析。8.2 查阅档案查阅“调查内容”中涉及的相关的历史资料档案并收集相关

12、数据进行记录分析。8.3 走访问询调查人员走访问询“调查内容”中的相关人员,收集所需的资料和数据。9调查取证调查人员搜集整理被调查事件录像、录音等视频音频资料和畜禽标识、免疫档案、诊断报告、疫苗标签及使用说明书、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免疫证明、问询笔录、档案查阅笔录等物证与书证资料。10调查报告10.1 调查报告的撰写调查完成后,调查人应根据调查获取的信息,对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L3个工作日内向派出单位写出书面现场调查评估报告。10.2 调查报告的格式10.3 标题指明调查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下,时间可省略,标题应简练明确。基本格式为“关于XX的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0.4

13、 前言用来说明调查的目的、任务来源、调杳地点和时间、调查对象、参加人员、调查方法、调查工作基本经过、调查处理基本结论等。10.5 正文包括三大内容:一一调查背景:基本情况、疾病事件及其相关因素的发展情况、处理措施及结果;一一基本结论:动物卫生状况、病因、防控中出现的问题、疫情动态预测;一问题与建议:评估风险因素和扩散趋势、防控效果、说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当地和上级部门的建议。10.6 附件包括诊断结果、监测结果等。10.7 落款包括署名和口期。11资料保存调查单位应建立调查书证、笔录及物证资料档案,保存备查。12信息交流调查报告及相关信息应及时与相关单位和人员交流,使调查结果充分发挥其在控制同类

14、疾病中的作用。附录A(规范性)散养户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县(市、区)名称乡(镇)村名称散养户名称动物种类发病情况免疫情况实验室诊断情况疑似病种易感动物数发病数发病率病死数病死率疫苗种类厂家接种方式接种FI期采样数样品种类诊断结果合计注:每县调查3个乡(镇),每乡2个村,每村20户。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B(规范性)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县(市、区)名称乡(镇)村名称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名称动物种类发病情况免疫情况实验室诊断情况疑似病种易感动物数发病数发病率病死数病死率疫苗种类厂家接种方式接种日期采样数样品种类诊断结果合计

15、注:每乡调查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4个,即猪场、牛场、羊场、禽场各1个。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C(规范性)动物诊疗机构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县(市、区)名称动物诊疗机构名称就诊动物数量就诊动物种类病名易感动物数发病数发病率病死数病死率合计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D(规范性)动物屠宰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县(市、区)名称屠宰场名称屠宰动物种类日居宰量动物来源地宰前检疫情况宰后检疫情况检疲数准宰数急宰数缓宰禁宰检疫数不合格纪宰数疑似病种采样送检数扑杀数无害化处理数禁宰数检出病种采样送检数扑杀数无害化处理数不合格数检出病种采样送检数无

16、害化处理数合计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E(规范性)集贸市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县(市、区)名称集贸市场名称交易动物及产品种类入市数检疫数检出疫病数疑似病种病畜禽来源地检出病畜禽及产品处理情况备注采样送检数无害化处理数合计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F(规范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公斤县(市、区)名称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名称动物及产品种类入境情况出境情况总数量来源地目的地检出病种检出疫病数检出疫病处理情况总数量来源地检出病种检出疫病数检出疫病处理情况退回产地数就地留养观察数无害化处理数采样送检数退回产地数就地留

17、养观察数无害化处理数采样送检数合计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G(规范性)无害化处理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县(市、区)名称无害化处理场点名称建设布局是否符合防疫要求接收动物尸体及动物产品情况无害化处理情况无害化产物流向备注来源种类数量处理动物或产品种类处理方法处理动物或产品数量处理产物种类和数量产物种类产物数量接收单位出库时间合计单位为头、只、羽、公斤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H(规范性)野生动物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县(市、区)名称野生动物名称分布乡(镇)数量备注合计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I(规范性)兽医实验室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

18、为份、%兽医实验室名称样品种类样品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与依据检出疫病名称检出疫病动物种类阳性数阳性率备注合计调咨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J(规范性)人畜共患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个县(市、区)名称病名畜间感染人间感染备注畜种发病数病死数发病数病死数合计注:人间感染病例以当地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K(规范性)边境乡镇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公斤县(市、区)名称接壤国家境外疫情流行情况边境野生动物发病情况动物走私情况备注病种动物种类发病数动物种类数量发病病种发病数死亡数走私动物种类数量入境时间来源地流入地合计调查人

19、: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L(规范性)动物园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公斤县(市、区)名称动物园名称现有动物种类现有动物数量动物园引入动物管理情况动物的监测、免疫、用药情况动物园消毒情况备注引入动物种类来源地弓I入动物隔离情况引入动物检疫情况检出病种患病动物的处理情况调运车辆的消毒情况动物疫病监测频次动物的免疫情况动物用药情况合计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附录M(规范性)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定点流行病学调查表单位为头、只、羽、公斤县(市、区)名称养殖场点名称养殖动物种类引入管理检疫情况入市数检疫数检出疫病数疑似病种病畜禽来源地检出病畜禽及产品处理情况备注采样送检数无

20、害化处理数合计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时间:调查单位:动物疫病监测规范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根据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关于甘肃省地方标准及制修订计划集中复审结论的公示,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工作需要,于2021年7月向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修订动物疫病监测规范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DB62T2528.1-2014)。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4月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度第1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下达修订计划,计划编号2022-T-OI1。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张掖市动物

21、卫生监督所、天祝藏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毋艳萍、贺奋义、郭慧琳、康新华、陈丽、王占利、牛静勇、杨翠红。二、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动物疫病监测是对动物疾病进行实时监测的一项综合系统,该系统对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将早期蔓延的疫病进行及时控制,还能对流行性动物疫病进行预警预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动物疫病防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对流行病学信息的报告有明确的规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门赞助出版了实用兽医流行病学与群发病控制一书,并由OlE和FAO向世界各国推荐。欧美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流行病学调查

22、工作,均有详细的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将其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核心内容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使疫病防控工作更加符合地方实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量大,内容复杂,持续性强,在调查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干扰流行病学调查的开展。不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信息收集手段是制约现场流行病学快速反应的瓶颈。因此,制定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规范,可使调查资料数据具有准确性、真实性。根据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以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疫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病带来的损失。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的分类有多种,按照时间的紧迫程度,可以分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为巩

23、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历史性转变,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指导意见,加快猪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按照“突出集中性、坚持导向性、针对普遍性、解决先觉性、保持连续性”的原则,省农业农村厅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制订猪牛羊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吹响了我省全面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号角。据统计,全省牛、羊饲养量达到670万头和3500万只,其中牛存栏、羊存栏分别跃居全国第9位和第3位。但我省养殖的饲养管理和经营比较粗放,未能根本改变“靠天养畜”的局面。畜舍简陋,饲养管理粗放,疫病频发,市场

24、观念差,缺乏先进实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技术的普及推广,因此,本标准的实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推广覆盖面广。养殖业是我省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发展养殖业已成为我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本文件的制定不仅是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更是支持养殖业等扶贫产业继续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主要驱动力的需要。动物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自发布实施以来,对我省动物疫病尤其是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布鲁氏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有效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保障我省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和人类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中部分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已经不适应

25、当代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需求,加之某些参照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有更新,旧的标准不能很好地满足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本标准进行修订。三、主要工作过程2021年7月申请修订开始,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成立了标准起草组,指定1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负责,起草小组由1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名研究员、4名兽医师和1名助理兽医师组成,并明确了工作指导思想,制定了工作原则,确定了起草组成员,进行了任务分工。修订过程中,起草组收集查阅了世界及我国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资料,对全省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摸底,同时对全省2008-2021年度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报告及疫情形

26、势等资料数据进行了收集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标准修订过程中,充分征求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养殖场户、上级监管部门以及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原标准不合理、不适用条款进行了修订,形成工作组讨论稿。根据修订后的动物疫病监测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定点流行病学验证性调查,实验验证散养户选择武威市凉州区3个乡镇20户;规模场选择凉州区、武山县、靖远县、民勤县和会宁县5个县(区)34个场点。实验室检测20个场点,其中禽病监测点10个、牛病监测点4个、羊病监测点6个。选择凉州区7个屠宰场、3个集贸市场、1个无害化处理场点、1个动物诊疗机构、1个野生动物点和1个动物园;选择民勤县1

27、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选择肃北县1个边境乡镇进行定点流行病学调查;选择天祝县进行人畜共患病和人工养殖野生动物的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此次实验验证调查病种包括口蹄疫、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疯牛病、山羊/绵羊痘、痒病、新城疫、禽流感、非洲猪瘟、炭疽、包虫病和狂犬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共检测口蹄疫、禽流感、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新城疫、禽白血病等样品2850份。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相关市州疫情上报信息相一致。通过此次验证性调查,起草小组认为文件所规定的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要求、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完整、充分、可行,能够满足甘肃省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的需要,通过相关调查,能够保证甘肃省动物疫病

28、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准确可靠,调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讨论稿明确了术语定义、适用范围以及各项技术内容,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1、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2、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数”、“病死数”、“病死率”和“死亡率”(相关术语和定义GB/T18635中已经界定);3、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样品”、“样本”和“样本容量”;4、更改了术语和定义“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5、增加了“定点”相关要求;6、增加了调查内容中的“无害化处理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边境乡镇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动物园定点流行病学

29、调查内容”、“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场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内容”相关要求;7、增加了“调查器材”相关要求(个人防护用品、调查表、调查器材、采样器具、样品保存器具、现场预防控制器材、采样相关试剂及现场检测试剂(必要时)、现场联系资料、定位器材(GPS)和视音频器材等相关器材);8、更改了调查方法(明确了调查方法与步骤,通过现场调查、查阅档案、走访问询等方法开展定点流行病学调查);9、增加了“调查取证”相关要求(问询笔录、档案查阅笔录等物证与书证资料);10、增加了“资料保存”的具体要求(调查单位应建立调查书证、笔录及物证资料档案,保存备查);11、增加了“信息交流”的具体要求(调查报告及相关信息应及时交流

30、给相关单位和人员,使调查结果为更多有需求者所用,充分发挥其在控制同类疾病模型中的作用);12、增加了附录A-B中的免疫情况;13、增加了附录I中的检测项目。2022年4月修订任务下达后,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大量数据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动物疫病监测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征求意见稿。2022年5-6月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分别向甘肃省畜牧兽医局防疫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甘肃农业大学等3个科研院所的专家,全省14个市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总站)和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天祝县、古浪县、灵台县、靖远县、环县、皋兰县等21个县级动

31、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72家养殖企业发出征求意见函共112份,收回有效反馈函112份。共征求到修改意见58条,其中重复意见32条,综合归纳有效意见37条。针对37条反馈意见起草组进行了充分讨论,采纳32条,不采纳5条。四、主要起草成员及所做的工作毋艳萍,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主持标准起草的全面工作,负责立项、标准起草工作协调、标准的起草等工作。贺奋义,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负责标准起草工作协调、标准编制过程中的意见征求和归纳、标准各版本的修改等工作。郭慧琳,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负责标准编制过程中的意见征求和归纳、标准的修改、标准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32、等工作。康新华,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负责标准起草工作中的资料查询和整理、标准的修改等工作。陈丽,张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师,负责标准起草工作中的资料查询和整理、标准的修改及标准在张掖市的推广应用等工作。王占利,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助理兽医师,负责标准编制过程中的资料查询和整理、标准修改等工作。牛静勇,天祝藏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负责标准编制过程中的资料查询和整理,标准在天祝县的推广应用等工作。杨翠红,甘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负责标准编制过程中的资料查询和整理,标准在甘南州的推广应用等工作。五、制定标准的原则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文件属于推荐

33、性地方标准中的技术类方法标准。1、本文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2、本文件符合标准化发展规划、相关标准体系和有关政策规定;3、本文件符合养殖业、企业、政府需要,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范动物疫病防控有推动作用;4、本文件符合新技术推广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5、本文件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省地方标准规定,与上级标准没有重复与冲突。6、本文件所采用的计量单位均为法定计量单位。本文件的格式、编制和表达方法,严格遵照GBTl.l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与现

34、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相协调,无冲突。六、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国内目前还没有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前,我省也没有相关的地方标准,建议将本标准作为甘肃省推荐标准使用。七、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为使标准能更好地发挥技术指导作用,规范动物疫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置和预防与控制等环节,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对动物疫病监测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的宣传贯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使全省各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生产基地、示范园区掌握标准的各项技术要求,加强示范推广,使标准的应用真正落到实处,在防控动物疫病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

35、患病的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二是对动物疫病监测规范第1部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地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修改完善,提升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八、本标准预期达到的水平和社会经济效果本标准的推广应用,对保障我省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和人类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可以界定疫病发生情况,评价动物卫生状况,分析防控中出现的问题,预测疫情动态,分析可能扩散范围,提出防控措施建议,提高突发动物疫情处置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探寻病因及风险因素,分析疫情发展规律,预测疫病暴发或流行趋势,评估控制措施效果,增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养殖业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本标准预期力争达到国内领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