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9212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6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群营销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社群营销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社群营销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社群营销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社群营销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群营销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群营销培训资料.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 Part:什么是社群营销? .4 Part2:如何把粉丝变成社群?. 7 2.1 第一步:维护核心粉丝群 . 7 2.2 第二步:发展第一个社群群 . 9 要认识到群是“短命”的! .9 要找到人加群的理由! .11 用什么群产品管理群更合适? .14 如何建立你的第一个社群? .17 Part3:如何管理好一个群? . 19 3.1 QQ 群和微信群有什么不同? .19 3.2 认清你的聊天群的组织模型 .22 3.3 如何组织一场有效的群分享? .29 3.4 用图文分享还是语音分享? .31 3.5 如何激发群的活跃度? .31 3.6 是否要建立严格的群规? .33 3.7 群规

2、和群文化建设分享案例之一 .34 3.8 群规和群文化建设分享案例之二 .37 3.9 群规和群文化建设分享案例之三 .38 Part4:群消亡的5 大原因. 39 Part5:如何利用社群做推广?. 42 5.1 有能力自己建群 .42 5.2 没有自己的群 .44 Part6:秋夜青语大学生群完整运营案例分享. 44 6.1 建群背景 .45 6.2 建群过程回放 .45 6.3 新人如何组织一场有效的 QQ 群分享 .48 Part7:秋夜青语大学生群十四次群分享记录. 54 2014 年 12 月 24 日 青语群第一次分享 .55 2014 年 12 月 27 日 青语群第二次分享

3、.63 2014 年 12 月 31 日 青语群第三次分享 .69 20一五 年 01 月 04 日 青语群第四次 分享 .73 20一五 年 01 月 07 日 青语群第五次分享 .78 20一五 年 01 月 10 日 青语群第六次分享 .84 20一五 年 01 月 14 日 青语群第七次分享 .86 20一五 年 01 月 17 日 青语群第八次分享 .87 20一五 年 01 月 24 日 青语群第九次分享 .90 20 一五 年 01 月 28 日 青语群第十次分享 .92 20一五 年 01 月 31 日 青语群第十一次分享 .95 20一五 年 02 月 04 日 青语群第十二

4、次分享 .98 20一五 年 02 月 07 日 青语群第十三次分享 .101 20一五 年 02 月 11 日 青语群第十四次分享 .104 Part8:后记 .107 Part1:什么是社群营销? “社群营销”现在是一个很火的词,貌似比让外人雾里看花的“小米模式”的“粉丝经济”更高大上,似乎是互联网营销的新出路。本文就准备从概念到实操,为你全面剧透社群营销的玩法,并提供大量丰富的实操案例。 先说说为什么“社群营销”这个概念应运而生。这就得谈谈这几年新媒体营销的变化。从2009年开始,新媒体营销真正的变化是从桌面端转移到移动端。 一开始是微博大火,后微博式微营销人把注意力转移到时下的热点微信

5、。在微信做营销有两大路线:一种是扩大朋友圈规模做朋友圈营销,一种是运营公众号做公众号推广。微博运营加上两种微信运营模式都有不少成功案例,但是都遇到一个难题,活跃度下降。 微博就不谈,大家都有感受。微信的活跃度也在下降,有心的朋友已经感受到这一点。特别是做公众号的朋友,会明显感受到这一点,虽然粉丝还在增加,但是公众号打开率下滑更快。那么大家的注意力都去玩朋友圈了吗?真相是一些人也在逃离朋友圈,当一个人朋友圈好友超过 250人数,他的朋友圈其实遭遇的刷屏体验比微博更甚。 怎么办?出路之一就是从“粉丝经济“转到“社群营销”模式。 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模式是“粉丝经济”,操作模式都是定位特定方面主题,努

6、力扩大粉丝规模,然后推出针对性广告转发粉丝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参与转发扩大影响力。 粉丝经济成立的前提是: 第一你要有足够多的粉丝 第二粉丝愿意参与你的活动 第三你和粉丝都在一个活跃的平台上玩。 做到这三点都不容易,加粉,策划活动都很难,但是现在即便能解决前两个问题的朋友,也会遇到一个新问题粉丝注意力转移的问题,具体地说一个例子,也就是你刚刚经营好微信公众账户,积累了好几万粉丝,正准备开始做点推广收回投入,却突然发现粉丝们已经不看你的微信公众账户了! 粉丝并不一定讨厌你,假如知道也会有参与你活动的积极性,但问题是他现在不怎么打开你的微信公众号了,你的推送他看不到了! 很多运营微信公众账户

7、的人并不了解一个秘密一个新粉从关注到渐渐不看你的文章推送,周期大概是36个月。 嗯,3个月还是指你的内容的确有可读性的情况下。 我是怎样得到这样的结论的呢?我观察过大量的微信公众账户打开率,总体情况是一开始微信粉丝的增加会带来阅读量增加,但是微信粉丝多到一定程度后,比如超过 5万粉阅读量反而相对稳定,很难突破,甚至随着粉丝总量不断积累,平均阅读打开率还不断下滑。 对于这个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微信订阅者还没有对你取关,但是他根本不看订阅号了。 (这种情况在邮件订阅、博客订阅、微博运营中也可以发现类似的情况)那么他从哪里看文章?一个选择就是朋友圈。 所以很多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开始主动放出一些个人微信

8、号,让粉丝关注,然后通过转发微信公号文章到朋友圈,对感兴趣的粉丝形成第二次覆盖,带动文章阅读量提升。 这个方法当然有效,但是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人微信号能加的好友很有限,微信只开放了5000个,还得自己用掉很大一部分;第二一旦个人微信号公开化,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名人的个人微信就会省略号的意思你们应该懂的。 那怎么解决呢? 有的人开始拥有多个私人微信号,大部分其实只是打着自己名头的马甲。 但也有很多聪明人开始尝试另一种可行的出路:建群,大量的建群不管这群是QQ群还是微信群。 群和微博微信公众号不同,群是在有影响力人组织下的多对多互动社区,而微博微信公 号本质上还是一对多传播,大家可以转发甚至评论

9、,但是群发可以集中,连续,长期互动。 所以网上有个笑话,说大家通过微博熟悉后,都去加QQ或微信好友了。 人是社会性动物,天然有群居的需求,即便是在网络,加入群也是人的原始本能冲动之一。 但建立群的好处还不仅仅在于此。建群的第一个好处是在群体氛围下,大家更容易形成相互感染的冲动购买效应。 在2014 年12 月20号,罗辑思维第三季会员开放前,罗辑思维建立了上千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不断有忠实罗粉发布最新小道消息,然后到了正式购买这天,很多人纷纷炫耀自己抢到了铁杆会员,并询问群里熟悉的好友买了没有? 我相信很多人会在这种群里都买了,我要留在这个群不买个会员是不太好意思,甚至都不好意思买普通会员了,

10、然后就买了,反正1200对很多职场人而言,也不贵。 建群的第二个好处是群体可以通过直接分享建立更紧密联系,从而获得更多的二次直接营销机会。 比如万能的大熊建立大熊会,开展各种线上分享和线下见面会机会,通过这些分享和见面,大熊又可以对接资源,让自己的社群成员成为这些资源的参与者,众筹者或者购买者,不管叫什么名义,这些都是直接的二次营销机会。 对于营销机会我个人是中立态度,大家不讨厌的就是好营销,做过头了的,是坏营销,大家会用退群来惩罚你。 那么怎样从“粉丝经济”到“社群经济”呢?这就需要解决一系列关键操作问题。我认为这里面有三大技术难点: 1、 如何把粉丝变成社群? 2、 如何维护社群的活跃度?

11、 3、 如何在社群中进行推广? 下面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社群运营的关键操作分析。 Part2:如何把粉丝变成社群? 2.1 第一步 :维护核心粉丝群 对于一个没有多大能量的运营者而言,一开始不应该想着如何把粉丝变成社群的问题,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核心粉丝群。 所谓核心粉丝群是对运营的品牌或个人有深度认同的,大家彼此可以坦诚沟通的小伙伴在一起的群。 这种群的特点是放松,大家都在一种放松的环境里沟通,无拘无束,群的规矩没有太多条条框框,让大家在轻松氛围里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即可。通过这种核心群一段时间运营,运营者可以开始建立对自己目标人群的深入了解,熟悉大家聊天的语气,表情,形成一种群体沟通的

12、亚文化(不同的人,不同的社区,不同的产品,亚文化可以完全不同),这种亚文化有可能要通过发掘有一定运营能力的群内小伙伴去复制。 否则一个运营者是无法管理社群的,要提前维护核心群粉丝,在核心群里找到能够帮助自己运营的小伙伴。 如果做社群运营,一开始没有养核心粉丝,直接建设大群,会出现种种管理上顾此失彼,缺乏支撑点的弊端。等正式开始运营社群的时候,这些小伙伴就作为一个社群的种子用户加入,引导社群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核心群的维护我们推荐准入制,必须设置一个门槛,不能打着核心群的名义,盲目进人。 核心群管理案例:秋叶的“一页纸PPT“群 一页纸 PPT 群是秋叶管理核心小伙伴的群,群内主力是各种方面有创

13、意的 90 后小伙伴,只有两个70后大叔,八个80后,其它都是90后。就是这个群,大家在一起迸发了大量灵感的火花,给秋叶PPT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玩法。 第一是群主邀约制,没有得到群主邀约的人,一律没有资格进入; 第二入群必须接受群的文化,我们的群文化是“一入秋门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如何体现这一点,我们规定入群必须爆素颜照,接受大家调戏,一轮调戏下来,适应的人自然喜欢,不适应的人也不勉强,退群自由。 第三本群总数量有限制,我们的人数永远不超过69人( 69也是一个没有节操的数字) ,如果群员达到69人,进一个就T一个。 第四我们T人没有什么规矩,基本上是长期潜水的人会被T,在本群说话找不到参

14、与感的会被T。每半年我们会主动清理一次。 第五我们会主动发现新人要求加入核心群,这样整个群每年都在动态更新成长中。 当然秋叶的核心群主要职能就是扯淡,我们经常玩匿名,爆照调戏,各种截屏对话晒节操等等,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无节操刷屏群。但是这种无节操刷屏过程中因为大家培养了真正的感情认同。 真要做正事时,秋叶会组织大家成立专门的临时讨论组开展工作,讨论组工作结束就关闭,不断动态延伸。 核心群群员我们因为有感情,所以做了有质量的工作,一律打赏,而且一般而言我们打赏金额比外面市场价格要高,最关键的是,在秋叶这里,已经对大家的才华有深入了解,可以因人定制合理的工作,所以大部分业务,我们不需要改稿,顶多

15、两稿就过。如果发现有问题,马上终止,不折磨人。 在准备成立普通学员群的时候,秋叶会引入一部分核心群以老师和群管身份提前进入, 即可以分担管理压力,也可以引导群的运营,比如在线分享的时候,核心群小伙伴会主动引导人气,提醒秩序,这比分享者自己出面做效果要好得多。 2.2 第二步 : 发展 第一个社群 群 等有了核心粉丝群,在运营开始的时候,我们得想清楚什么时机是我们加群的好时机?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群好?我们在进群后应该提前做点什么? 要想清楚这些,我们先得回答第一个问题: 要 认识到 群是“短命” 的 ! 在中国网络上长期泡的人,恐怕都有过加入某种群的经历。一开始是激动和兴奋的心情,但当怀有良好愿

16、望加入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群里充满灌水,刷屏,广告,甚至两个群友一言不和,变成争执,愤而退群。而群主也会因各种琐事纠结,人数还不能太少,少于30人不成群,超过80人就开始热闹,超过500 人又乱糟糟的不好管,不出半年,大家慢慢不再发言,就成了一个死群。 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大部分群都是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生命周期模型,一个群走完整个生命周期模型长则六个月,短的甚至只需要一周。 图1:群生命周期示意图 我们用一个表总结群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典型话语。 阶段 本阶段典型话语 萌芽期 不如成立一个群吧? 高速成长期 我们新成立了一个群,专门聊XXX,人多有料快来! 活跃互动期 这个群干货真多 衰亡期

17、冒个泡,好久没有说话了 沉寂期 群主,最近事多,清理群,我就先退了,有事直接小窗我! 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便是出于商业目的主动管理一个社群,在运营非常好的情况下,群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这个生命周期大概在两年左右。 为什么是两年? 第一来自我们自己对过去论坛坛主活跃度的观察,一个论坛热心坛主往往坚持时间很难超过两年,同样一个群的热心群管也很难超过两年,即便是专职团队管理,两年内群的运营给社群群友带来的新鲜红利也消失殆尽。 第二是因为一个群在两年的生命周期内一般而言已经完成商业价值的转换。即便是死忠品牌粉,你的产品又不断升级换代,那么在两年内,从商业上讲,该挖掘的商业价值也挖掘得差不多了,继续维护成本

18、会超过回报。 说出这种真相是很残忍,但是怎么办呢?这时候群可以尊重大家意见不解散,但也不需要刻意维护。 如果群里面还有个别积极热心的粉丝,可以把群转移给他运营和管理。 如果群里面发现个别值得长期交往的粉丝,可以邀请加入核心群。 认识到群是短命的,对运营有两个启发: 1、 不要过度投入,群走到生命周期尾声了,不骚扰别人就是美德。 2、 要设计一个在群生命周期结束前就能完成营销的产品。 要 找到 人 加 群 的 理由 ! 人是社会性动物,有合群需要,不愿意孤独、独处。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条件。没有网络的时代人就因为种种原因结成部落、群体、圈子等形态的组织,等到了网络时代,兴趣相投者自然

19、有了也有一个聚集在一块相互沟通交流的需求。 群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而建立的,我们先谈谈建群的共同动机。我们调查发现,所有的群无非是基于以下6种理由建立。 建群动机 说明 联络的需要 同事、老乡、同学、家长保持互相联系 工作的需求 对内信息通报,对外客户服务 交友的需要 找到同行、同好、同城等等 学习的需要 寻求比自己更专业的人帮助 宣传的需要 加入群是为了宣传自己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生活的需要 吃饭、聚会、旅游一群人需要临时有一个圈子 在这六种群中,基于组织关系或同学老乡关系的群也许是维系时间最长的,但这种群未必能保持活跃度。能够长期保留活跃度的群要么是有共同兴趣的交友群,要么是有共同成长的学

20、习群。 比如华科的点团队,每一个曾经加入团队的正式队员,包括团队的顾问都会加入一个QQ群,继续保留自己在团队的编号,老队员可以通过群寻找合适的新队员一起创业,新队员也可以继续向老队员和顾问请教各种问题。由于团队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QQ群内部一直充满了积极的沟通能量。 宣传群和生活群,往往是临时性群组,前者很容易被T出群,后者在生活交集结束后不需要继续维护这个群关系,或者大家本来就是好友,在其它群组里也能会见。 那如果根据群对个人的价值,我们还可以把群分为四类: 建群动机 说明 价值群 经常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很热闹,能认识朋友,甚至搞一些线下聚会。 鸡肋群 感觉在群里时不时有一些有价值的话

21、题,但大部分时候是工作的骚扰。(想 退出吗?但往往就是在准备退群的时候看到有人抛出一段非常有价值的 言 论,觉得退出可惜,就干脆临时屏蔽,有空刷一下。也有人习惯把群开 着,是怕丢了什么有价值信息,但开了呢,又经常是99%不需要的东西) 死亡群 就是什么都没有,谁也不说话,活跃少了,讨论就少了,群就慢慢的开始 成为一个死群。 垃圾群 倒是经常有人说话,广告满天飞,祝福满天飞,打卡满天飞,大家因为种 种原因不想退出的话,干脆就屏蔽了,需要时再来。 后三类群都是已经死亡或者濒临死亡的群,他们很可能在某一天,群主将群转让或者直接解散。 假如我们做商业化运营,就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能为别人提供的价值是什

22、么? 比方说微信群,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坚持发红包,就有人打死也不走。但是只出不进讨好用户的做法未必合适。 那么建立一个群,你的定位到底是学习群还是交友群?为什么你的定位能吸引目标人群加入?这其实是个大问题。 很多人建立一个群,想法很多,比如交友交换资源啊,一起共同成长进步啊等等等等。一个群想法太多,其实运营就会变味,为什么,我们下面会仔细展开。 对于群员而言,加入一个群会得到怎样的回报呢? 有 的群大家会觉得进来收获很少,即不能收获人脉,也不能学到干货,干脆退出。 有 的群大家会觉得收获一半一半,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是也要忍受很多刷屏骚扰,分散工作注意力。 有 的群大家会觉得收获很大,这种 收

23、获 有的是一次性点破 思维 的局限,有的是 认识 了一个好朋友,有的是通过持续 分享 获得了成长 , 特别是收获成长的人会觉得自己找到归属感。 这是普通人加入群的动机,但是为什么一个群主要维护一个群呢? 群主又会因为那些动机去建群呢? 第一个原因是销售自己的产品,服务客户或潜在客户。 案例一:有朋友组织一个户外运动群,主持人经常带领大家一起户外运动,结交了很多朋友,把大家都培养的很专业,主持人同时开有一个户外运动用品店,也很专业,价格大家都能接受,现在是群越来越火,店越来越火,大家身体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舒畅。 案例二:我一个朋友搞一个十字绣,也搞个群,分享绣花经验,分享完了就可以推销淘宝小店

24、。 这种基于经济目标维护的群反而有更大可能生存下去,因为做好群员的服务,就可以源源不断获得老用户的满意度口碑和追加购买。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线教育培训会组织大量的学员群进行答疑分享负担,本质上也是销售产品和提供客户服务。 第二个原因是形成自己的人脉圈。 不管是基于兴趣还是为了交友,社交的本质就是为了构建自己的人脉圈。这是任何一个职场人士都会去努力维护的关系。 群主不是一个正式组织的负责人,但是他维护一个群就是希望在线下可以成为一个非正式关系里面的联结人,获得联结人的影响力。如果他通过群成功组织群员进行一些活动的话,就能逐步在一定圈子里面形成自己的网络影响力。 第三个原因是一起学习和分享。 这种

25、群主是想吸引一批人一起共同学习和分享,构建一个网络学习小圈子。学习是需要同伴效应的,没有这个同伴圈,很多人难以坚持学习,他们需要在一起相互打气相互激励,比如考研群很多就是这样的。 第四个原因是打造自己的品牌。 利用群的模式,如果能快速裂变复制的话,有的群主是希望借助这种方式更快构建自己的个人品牌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因为网络缺乏一定的真实接触往往能让新入群的成员放大夸大群主的能量,形成对群主的某种崇拜,然后群主通过激励、分享干货、组织一些有新意的挑战活动鼓励大家认同某种群体身份,最终借助群员的规模和影响力去获得商业回报。 用 什么 群 产品 管理 群 更 合适? 几乎每一个互联网门户都提供了管理

26、群的工具: 最早是新浪网易这些门户推出红极一时的聊天室,等腾讯基于通讯交流平台 QQ 推出群组功能后,因为其软件的超高普及率和功能体验上的易用性,成为国内垄断的群组管理软件,直到最近微信群的火爆,不过这也是腾讯公司的产品。 qq群与微信群哪个更合适社群运营? 在中国最早普及的在线群是QQ群,现在最火的是微信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QQ群和微信群的功能发展变化,分析其后的产品设计逻辑,对于我们理解如何管理群会非常有帮助。 实际上,很多人对群的管理困惑,就源自没有从根本上理解 QQ 群和微信群在产品设计逻辑上的区别。 对比项 QQ群 微信群 群规模 现在购买超级会员后可以建 4个超 级群,每个群2

27、000人。500人群随 意建,1000人群八个。 早期一个微信用户只能创建40人 群,群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现在普 通用户可以建立 500人群。 群数量 低于500人群可以建多个,只要不 超过QQ好友剩余上限。 随时可以建,可以认为没有限制。 群结构 每个群必须有一个群主,群主可以设 置管理员帮助管理群,只有管理员权 限才能允许别人入群。 每个群有一个创建者,每个群之间的 关系其实是平等的,大家可以同时面 对面建群,每个人都可以拉自己的好 友入群,对应QQ的讨论组。 群权限 群的管理员拥有比普通群员更大的权 限,例如批准新成员加入,淘汰老成 员,可以群发群邮件,群发群文件, 修改群信息等等。

28、群员之间权限更平等,但群的创建者 可以T人,其它群员不能踢人。 不支持群发邮件或文件。 群玩法 QQ群有很多让群有趣味的玩法,比 如匿名,群等级,改名,群发消息, 全体禁言,个别禁言等等玩法。 QQ群也支持红包,单个金额最高 5000元,最多200人。 微信群目前最有趣的玩法其实是可以 打赏红包。 微信群红包单个金额上限刚刚调整为 5000元,最多100人。 群共享 有群论坛,群里发任何网站链接都可 以。 微信群屏蔽了某些网站的跳转链接, 比如淘宝。 附: 在 QQ 里面也提供了一个讨论组功能,讨论组表面上基本功能和 QQ 群接近,但是它更接近微信群组的逻辑,如果我们需要什么事情临时碰撞一下,

29、开一个长期维护的群并没有必要,那么就开一个讨论组,大家都可以拉需要的人进来,话题聊完,讨论组就可以退出关闭,消失在时间流里。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讨论组和 QQ 群有什么不同。 如果是为了社群运营,QQ群比微信群目前更适合社群运营。 主要理由有七点: 1、 QQ群覆盖面更大,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有QQ号; 2、 QQ群容量可以超过500人,一直到2000人,规模优势明显; 3、 QQ群有更灵活的管理手段,比如改群名片,禁言,群发消息等等; 4、 QQ群桌面交互功能更强,支持多群同时互动,而微信群是不支持多群多窗口同时进行互动的; 5、 QQ群基本对链接没有设置屏蔽,对网络跳

30、转兼容性比微信更好; 6、 QQ群对文字分享和交互参与的支持更好,进行群分享的内容可以很快汇总打包变 成对外传播的文字分享版; 7、 QQ群群管拥有管理群员的权力,对大社群的运营,如果群管没有足够权力管理群也是很麻烦的。 顺便说一下其它的群产品 微博群: 先说使用率非常高的微博,微博早期建立了一个微群,虽然也有群主,也有群员,但是那个产品本质是一个论坛,不是我们真正定义的聊天群。 现在微博也允许会员开始聊天群,但这个产品的逻辑显然没有想清楚,在没有真正社交关系的人群中,在微信私信流中开设一个聊天群的场景并不成立微博的聊天群显然是一个鸡肋产品,它即没有更好的体验替代 QQ 和微信,也没有找到 Q

31、Q 和微信不能满足的交流产品。 羊年微博群借发红包火了一把,但是没有真实应用场景支持的微博群还是会死,除非微博定位这个群是粉丝群,专心服务明星和粉丝的互动。 YY YY语音分享是当下比较常用的群组学习工具,也是目前唯一支持万人加群的平台。 YY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游戏工会,支持群内再分组,典型的金字塔式管理架构。 一种是在线学习群,这种群组的成立往往主题非常单一,老师做在线分享,群员在线学习和交流,互动多存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交互,群员之间的互动非常少,也不合适想象一下老师在上面开大课你在下面开小课的场景。 如果群员之间建立了认同,变成好友,他们会选择互相加QQ或者微信群。 YY的悲剧是永远无法摆

32、脱工具定位,不能附加最有价值的社交关系。 阿里旺旺 淘宝聊天工具阿里旺旺也有群功能,可以针对有兴趣的游客买家或老用户进行促销和维护,快速导流到店铺中,快速群发优惠信息,跟大多群性质一样,针对淘宝商户推出一些相关的功能。 这种倒适合重复购买商品的忠实粉丝不要错过促销信息。 如何 建立你的第一个社群? 我们还是用案例分享的方式介绍“和秋叶一起学PPT“学习社群建立的过程。 我们在有足够核心群积累的基础上,先成立了“和秋叶一起学PPT1群”,这个群首先是准入制,只有付费学员才能进入。 付费学员在网易云课堂的课程和秋叶一起学PPT里面会看到索取群方式的提示,到微博私信x秋叶 ,告知学员账户,我会通过微

33、博私信回复群号,还有告知去哪里获得入群暗号。 付费学员为了获得入群暗号,就必须强制阅读我写的一篇文章,相当于对群规有所了解,这样再入群就不会轻易出现不遵守规定的情况,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群规,你也可以选择不加入群。 那么我们的主要群规是什么呢? 1、入群要编号 2、入群全体禁言 3、修改字体字号和颜色,便于和老师发言区分。 进了群不让说话和交流?他们怎么会愿意加入呢? 很简单,首先我们在入群介绍里写清楚了我们的规则,而且我们强调这个是学习答疑群, 不是交友群,要交友不需要到我们这里来。对于爱学习的人,我们提供两个福利。 第一, 群里有编号LS(老师)开头的人负责答疑,你有问题,可以通过QQ小窗回

34、复,这样也避免了刷屏; 第二, 第二我们每周五安排人进行话题分享,话题分享我们都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学员参与一次体验很好,就认可这种福利。 那么是不是做到这些就够了?还不行,在入群之前,我们首先就安排了一定数量老师进入,确保大家进群一看,老师都在,这样才能让首批入群的人心安。 第二刚刚入群的人马上编号,快速编号这个动作非常重要,很快让群员获得归属感,后期我们促销入群多了,一时来不及管理群号,还有学员主动催促。 第三我们在开放群之前,做了大量铺垫,展开了一次漂亮的推广,使得群员的数量一下子就突破了 300 人,如果一个群很久都没有加到破百的规模,那么在后期运营商会出现很多麻烦,大家觉得这个群没有

35、呆的价值,因为人数太少。 等社群运营进入良性循环后,第一个群突破一八00 人时,我们就开始启动第二个群建设,我们通过内部小窗,转移了一部分老群员到二群,这样做的好处是二群一开始就有一定的规模,这样新人入群感觉就很好。然后老群员在群里,自然就把群里的自觉不刷屏禁言文化传承下去了,不需要我们过多干涉和引导。 等第二个群快满的阶段,我们就建设第三个群,目前建设的第四个2000 人QQ 群也快满了。 有了QQ群,就把我们和学员紧密联系到一起,我们平时除了小窗答疑, 定期周五分享外,我们还做了三件事情: 1、 组织群员参加我们发起的微活动,比如在 2014年,我们邀请大家参加一页纸PPT大赛,在 20一五 年,我们每周开展一次#群殴PPT#的动手活动,动手优秀的人还给 打赏。 2、 定期通报一些干货,比如京东有赠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