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9270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2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减少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空间,确保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能源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及相关规定,制定本文件。第二条国家能源局在其职责范围内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本文件。第三条本文件所称行政处罚裁量权,是指国家能源局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限范围内,依照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结合违法行为的性质、事实、社会危害后果等具体情节,对实

2、施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履行时限等作出裁断、选择和适用的权力。第四条对于常见的行政处罚事项,根据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以及本文件裁量原则、裁量情节和裁量等级等规定,制定常见行政处罚事项裁量标准(见附件,以下简称标准)。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标准已列明的行政处罚事项,应当按照标准行使裁量权,确定处罚幅度;标准未列明的,原则上应当参照本文件执行。第五条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过罚相当原则。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行使裁量权时应当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作出的行政处罚要与违法行为相当。(二)公平公正原则。对于性质相同、情节相近、危害

3、后果基本相当、违法主体同类的违法行为,在实施行政处罚行使裁量权时,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及处罚幅度应当基本一致。(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时,既要制裁违法行为,又要教育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四)程序正当原则。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法定程序和国家能源局关于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依法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五)综合裁量原则。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时,应当综合分析违法行为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及社会危害后果等因素,对违法行为是否处罚以及处罚的种类和幅度进行判断,并且作出相

4、应的处罚决定。第六条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综合考虑以下情节:(一)违法行为的具体方法或手段;(二)违法行为危害的具体对象;(三)违法行为的持续时间;(四)违法行为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程度;(五)改正违法行为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改正措施及效果;(六)违法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七)违法行为人的生产经营规模;(A)违法行为人违法次数。第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处罚:(一)法律规定不予处罚的主体;(二)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三)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四)初次违法且危

5、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五)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六)其他应当不予处罚的情形。第八条行政处罚实行分级裁量制,即划分为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一般处罚、从重处罚等裁量等级。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罚幅度最低限以下,对当事人适用的行政处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内,对当事人在几种可能的处罚种类内选择较轻的处罚方式,或者在一种处罚种类中法定幅度内选择较低限至中限进行处罚。从重处罚是指在一种处罚种类中法定幅度内选择中限至高限进行处罚。第九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6、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三)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四)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第十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一)违法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二)经执法人员责令停止、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后,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三)伪造、涂改或者隐匿、销毁违法行为证据的;(四)共同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或者教唆、胁迫、诱骗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五)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六)妨碍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的;(七)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第十一条当事

7、人同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从重处罚情形、且不具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形的,应当按照法定处罚种类和最高处罚幅度实施行政处罚;同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形、且不具有从重处罚情形的,应当减轻处罚;同时具有从重、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形的,应当综合考虑各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第十二条符合本文件规定的减轻行政处罚裁量情形的,应当取减轻情形进行裁量。有法定罚款幅度的,在违法行为对应基准表规定的处罚档次给予降档处罚;无法定处罚幅度或者违法行为符合基准表规定的轻微档次的,在法定罚款固定值或者法定罚款金额下限以下给予处罚。第十三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并处罚款的,对于减轻处罚情形不再并处罚款;对

8、于从轻处罚情形可以不并处罚款;对于一般处罚和从重处罚情形应当并处罚款。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并处罚款的,对于减轻处罚情形可处以低于规定处罚幅度的罚款,但最低不得低于罚款最低限额的20%;对于从轻处罚、一般处罚和从重处罚情形应当在规定处罚幅度内并处罚款。第十四条罚款幅度原则上按照以下标准确定:(一)罚款规定为一定数额的倍数的,从轻处罚应当不高于最高罚款倍数金额的40%,一般处罚在规定最高罚款倍数金额的40%-60%,从重处罚应当不低于规定最高罚款倍数金额的60%;(二)罚款规定为最低限额以上和最高限额以下固定金额的,从轻处罚不能低于最低限额金额,浮动金额不超过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差额的40%,一

9、般处罚不能低于从轻处罚的最高浮动金额,浮动区间在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差额的40%60%之间浮动,从重处罚应当不低于一般处罚的最高浮动金额,不超过最高限额金额;(三)罚款规定为最高限额以下固定金额的,从轻处罚应当不高于规定最高限额的40%,一般处罚在规定最高限额的40%-60%,从重处罚应当不低于规定最高限额的60%。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情节严重、情节较重等具体情形的罚款幅度的,从其规定。第十五条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应当优先适用法律效力层级高的法律规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罚种类可以单处或者可以并处的,可以选择适用;规定应当并处的,不得选择适用。第十六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先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

10、期改正违法行为的,应当先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当事人拒不改正或者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法律、法规、规章对责令改正或者限期办理没有明确期限规定的,应当给予合理期限。第十七条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对于已移交公安部门处理的涉嫌犯罪案件(不含移送线索案件),除依法应当给予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外,暂不作出其他类型的行政处罚。对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案件,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待案件材料退回后再行处罚。第十八条行使裁量权、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并根据违法事实和从重、从轻、减轻情节

11、,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第十九条国家能源局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典型案例制度,指导本机关、派出能源监管机构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规范行使。第二十条国家能源局通过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方式,定期对经办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复查,对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进行监督。第二十一条国家能源局派出能源监管机构依据法定职权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参照适用本文件,可以根据违法行为发生地社会经济和行政管理实际情况在各处罚幅度范围内调整。第二十二条本文件及标准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以上”包括本数;所称“至L下限数包括本数,上限数不包括本数,但最高一档处罚包括上限数。第二十三条本文件自发布之日

12、起施行。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指引的通知(国能发监管(2017)55号)同时废止。附件:常见行政处罚事项裁量标准附件常见行政处罚事项裁量标准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1行政许可未取得许可证擅自经营电力业务未取得许可证非法从事发电、输电、供电业务。电力监管条例第三十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四十条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轻没收违法所得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至3倍以下的罚款从重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至5倍以下的罚款2未取得许可证非法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活动未取得许可

13、证,非法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活动。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许可证,非法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活动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上述违法行为有相关行政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由派出机构责令其停止相关经营活动,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相关行政处罚规定的从轻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2.8%以下的罚款一般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工程合同价款2.8%以上3.2%以下的罚款从重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工程合同价款3.2%

14、以上4%以下的罚款未作规定的从轻警告,处1万元以上1.8万元以下罚款一般警告,处1.8万元以上2.2万元以下罚款从重警告,处2.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3超越许可范围非法从事承装、承修、超越许可范围,非法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活动。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许可证或者超越许可范围,非法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活动的,无证无照经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从轻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2.8%以下的罚款一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工程合同价款2.8%以上3.2%以下的罚款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承试电力设施

15、活动三十五条营查处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上述违法行为有相关行政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由派出机构责令其停止相关经营活动,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理条例有相关行政处罚规定的从重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工程合同价款3.2%以上4%以下的罚款未作规定的从轻警告,处1万元以上1.8万元以下罚款一般警告,处1.8万元以上2.2万元以下罚款从重警告,处2.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4行政许可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变更许可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四H一条警告,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16、任。从轻警告,处4000元以下罚款一般警告,处4000元以上至6000元以下罚款从重警告,处6000元以上至1万元以下罚款5承装(修、试)电力设施单位采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和变更许可证事项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撤销许可,给予警告,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三年内不再受理其许可申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轻撤销许可,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1.8万元以下罚款一般撤销许可,给予警告,处1.8万元以上2.2万元以下罚款从重撤销许可,给予警告,处2.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三年内不再受理其许可申请6隐瞒或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申请人隐瞒有关情

17、况或者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申请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的力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一年内不再受理其许可申请。从轻警告一般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设施许可的。从重警告,1年内不再受理其许可申请7行政许可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重大质量责任事故被许可人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业务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者重大质量责任事故。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依法降低许可证等级;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许可证。从轻降低许可证等级一般从重吊销许可证8未按照规定申请许可变更被许可人未按照规定

18、办理登记事项变更手续。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责令限期办理,逾期未办理的,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从轻处2000元以下罚款一般处2000元以上至3000元以下罚款严重处3000元以上至5000元以下罚款9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许可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单位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许可证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上述违法行为有相关行政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由派出机构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相关

19、行政处罚规定的从轻没收违法所得,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2.8%以下的罚款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处工程合同价款2.8%以上3.2%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从重没收违法所得,处工程合同价款3.2%以上4%以下的罚款;吊销资质证书未作规定的从轻警告,处1万元以上1.8万元以下罚款一般警告,处1.8万元以上2.2万元以下罚款从重警告,处2.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10转包或违法分包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业务承装(修、试)电力设施单位转包或违法分包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业务。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上述违法行为有相关行政处罚规定的,依照

20、其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由派出机构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施工单位有相关行政处罚规定的从轻没收违法所得,处合同价款0.5%以上0.7%以下的罚款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处合同价款0.7%以上0.8%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从重没收违法所得,处合同价款0.8%以上1%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万元以下罚款。未作规定的从轻警告,处1万元以上1.8万元以下罚款一般警告,处L8万元以上2.2万元以下罚款从重警告,处2.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11拒绝或阻碍依法履行职责拒绝或者阻碍电力监管工

21、作人员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文件、资料的。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四十四条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轻处5万元以上23万以下罚款一般处23万元以上32万以下罚款从重处32万元以上至50万元以下罚款12未按照核准管理规定进行项目建设企业未依照规定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22、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从轻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2.6%。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3.2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2.6%。以上3.4%。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2万元以上万元以上3.8万元以下的罚款从重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3.4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8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13行政许可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

23、二款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轻尚未开工建设的,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2.6%。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费额1%q以上2.6%。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3.2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尚未开工建设的,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2.6%。以上3.4%。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2.6%o以上3.4%o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2万元以上3.8万元以下的罚款序号类型

24、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从重尚未开工建设的,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3.4%。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3.4%。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8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14市场监管不遵守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电力市场主体未按照规定办理电力市场注册手续;提供虚假注册资料;未履行电力系统安全义务;有关设备、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行使市场操纵力;有不正当竞争、串通报价等违规交易行为;不执行调度指令。电力监管条例第三H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三十四条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IO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25、;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从轻处10万以上46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46万以上64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64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可处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15发电厂并网不遵守规章、规则发电厂并网不遵守有关规章、规则。电力监管条例第三十一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三十四条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从轻处10万以上46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46万以上64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64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可处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16

26、电网互联不遵守规章、规则电网互联不遵守有关规章、规则;电网企业未按要求提供电网互联服务。电力监管条例第三十一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三十四条、电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从轻处10万以上46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46万以上64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64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可处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第三十六条17市场监管未公平、无歧视开放电力市场、电网不向从事电力交易的主体公平、无歧视开放电力市场或者不按照规定

27、公平开放电网;电网企业未按要求提供电源接入电网公平接入电网服务。电力监管条例第三H一条、电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第三十六条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从轻处10万以上46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46万以上64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64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可处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18不遵守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电力调度交易机构未按照规定办理电力市场注册;未按照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组织电力市场交易;未按照规定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电力调度;未执行电力调度规则;未按照规定对电力市场进行干预。电力监管条

28、例第三十三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三十六条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从轻处10万以上46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46万以上64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64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19市场监管提供虚假信息、隐瞒重要事实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电力监管条例第三十四条、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第二十八条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轻处5万以上23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23万以上32万元以下罚款

29、严重处32万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20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未按照规定披露有关信息或者披露虚假信息;电网企业未按规定公开电源接入制度和电网互联制度有关信息。电力监管条例第三十四条、电力企业信息披露规定第十六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三十七条、电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第三十七条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从轻处5万以上23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23万以上32万元以下罚款严重处32万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21不遵守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电网企业无正当理由未按合同约

30、定支付上网电费。电力监管条例第三H一条、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电费结算办法第二十六条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从轻处10万以上46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46万以上64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64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可处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22未按照规定标准提供供电服务供电质量不符合规定;电压监测不符合规定;违反供电安全规定;未按规定履行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未按照规定办理用电业务;未按照电力监管条例第三十二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三十五条、供电监管办法第三十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

31、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从轻警告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规定向用户受电工程提供服务;未按照规定停电、P艮电或者中止供电;未按照规定处理供电故障;未按照规定履行紧急供电义务;未按照规定处理用户投诉;未按照国家规定核算成本;执行国家有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不符合规定。四条一般严重警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贲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23市场监管违反公平、无歧视开放供电市场规定供电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用户用电申请;对强购转售电企业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输配电设施,拒绝或者拖延接入系统;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

32、誉或者排挤竞争对手;对用户受电工程指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等违反公供电监管办法第三十五条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从轻处10万以上46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46万以上64万元以下罚款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平竞争行为。从重处64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可处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24拒绝或阻碍依法履行职责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拒绝或者阻碍电力监管机构及其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电力监管条例第三十四条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33、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轻处5万以上23万元以下罚款一般处23万以上32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32万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25安全监管未按照规定保障安全生产投入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三条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

34、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从轻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处2万元以上9.2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处9.2万元以上12.8万元以下的罚款从重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绐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处12.8万元以二20万元以下的罚款26安全监管未按照规定履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

35、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从轻处2万元以上3.2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一般处3.2万元以上3.8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从重处3.8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逾期未改正罚款从轻处5万元以上7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

36、职处分一般处7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从重处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27安全监管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导致发生事故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五条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耨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一百的罚款。无分级

37、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0%的罚款28安全监管未按照规定履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并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从轻处1万元以上1.8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处1.8万元以上2.2万元以下的罚款从重处2.2万

38、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从轻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并处上一年年收入20%以上32%以下的罚款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贲任。处罚一般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并处上一年年收入32%以上38%以下的罚款从重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并处上一年年收入38%以上50%以下的罚款29安全监管未按照规定配备人员或组织学习教育培训演练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

39、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未将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从轻处4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处4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的罚款从重处6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罚款从轻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14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40、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3.2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4万元以上16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2万元以上3.8万元以下的罚款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从重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6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8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30安全监管未按照规等设置警不标志和使用安全设备生产经营单位

41、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从轻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从重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42、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罚款从轻处5万元以上1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4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处11万元以上14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4万元以上1.6万元以下的罚款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43、的;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从重处14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6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责令停产停业整顿31安全监管未按规定管理危险物品和未建立实施双重预防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未建立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一条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从轻处4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处4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的罚款从重处6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序号类型处罚案由违法行为处

44、罚依据处罚标准具体情形处罚幅度机制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的;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未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告知应急措施的;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者未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的;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未按照规定报告的。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罚款从轻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14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3.2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4万元以上16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2万元以上3.8万元以下的罚款从重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6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8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32安全监管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二条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处五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