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9441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浅井、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2,浅井、坑道编录方法及要求,采用和参考规范:采用规范: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06-01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试行)参考规范:1.DZ/T007819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2.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工作细则,3,第一部分:浅井(园井)编录方法及要求,广义的浅井包括小园井。按原地质部和教材定义,园形井称为园井,方形井称为浅井,二者并无深度区别。按现行中国地调局定义:05m园井,直径0.81.0m 代号YJ520m浅井,断面1.20.81.71.3m代号QJ一、浅井施工二、浅井地质编录三、野外编录步骤和要求四、浅井的样品采集五、室内

2、整理六、提交的原始地质编录资料,4,一、浅井施工管理,1.浅井布设由项目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到现场布设。2.岩层松散时,为便于井壁支护,一般施工成长方形井。3.岩层稳固时,浅井施工可以不加支护,担断面不宜太大,通常为0.81.2m,也就是直径1.1m。4.浅井长壁要垂直矿体走向,最好与勘探线方向一致。5.浅井编录要求地质人员12人,在编录及采样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防止垮塌,掉块,及时支护。特别是编录采样时,应安排专人留守井口,防止掉块、掉物伤人。施工人员在井下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帽。早晨编录要防止排烟不彻底造成事故。6.浅井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回填,因为即便与施工方签有合同,出事后也有间接责任。7

3、.要与施工方签一个工程承包合同,其中包含平时施工安全责任和第三者防护责任,以及施工后回填责任,杜绝安全隐患。,5,二、浅井地质编录,1.浅井编录工作必须及时进行,在基岩内未编录的厚度不得大于2m,完工后2天内必须结束编录。2.浅井必须做素描图,比例尺为1:100,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可以放大到1:50。3.浅井一般编录4壁,如果现象极简单,可编录2壁。4.浅井第一壁(长壁)一般应垂直矿体走向(与勘探线方向一致)。其第一壁规定如下:正南北向浅井,东壁为第一壁,其余均把北壁作为第一壁。第一壁确定方法与槽探完全一致。,6,5.浅井基点设置,浅井基点布置在第一壁的左上角,基线自基点铅垂布设。浅井的基点就

4、是浅井的坐标点。,7,6.浅井四壁展开作图法,选北壁作第一壁后,北壁不动,从北壁与西壁交线处断开,将西、南、东三个壁同时作逆时针旋转,直至与第一壁构成一个平面,则为浅井四壁展开图。,8,7.浅井壁地质要素投影方法点的投影法,浅井壁上各地质要素采用垂直投影方法,基线作铅垂坐标,钢卷尺作水平坐标进行投影作图。a )点的投影方法点的投影,在浅井第一壁和第二壁上分别采了薄片标本b1 、b2 两块。b1 位置投影,用钢卷尺自b1 点呈水平状交于基线1.5mA 点处,A 点至b1 水平距1.4m ,即b1 坐标为基线1.5m ,水平1.4m 。b2 位置投影,用钢卷尺自b2 点呈水平状交于第一壁与第二壁交

5、线上B 点,再自B 点水平延长交于基线上B 点2.3m 处,b2 至B 水平距1.5m ,即b2 坐标(第二壁上)为基线上2.3m ,水平1.5m 。最后利用b1 、b2 坐标数值展绘于浅井展开图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上。,9,8.浅井地质要素投影方法界线投影方法,选北西壁为第一壁,它垂直勘查线方向,所以第一壁和第三壁上反映了铁矿层的走向方向,第二壁和第四壁平行勘查线方向,壁上表现的是铁矿层的倾斜方向。ABCD 及EFGH 分别为铁矿层的顶、底界面,投影素描铁矿界线时,只需要投影A 、B 、C 、D 、E 、E 、G 、H 8 个点的垂直坐标即可,因为它们分别位于浅井四壁的交线上,它们的水平坐标均可

6、视为零值。用点的投影方法,A 、B 、C 、D 四点的坐标为:A 点铅直坐标数1.8m ;B 点铅直坐标数1.8m ;C 点铅直坐标数4.8m ;D 点铅直坐标数4.8m 。最后将各点的铅直坐标,在浅井展开图每两壁交线上分别找到A 、B 、C 、D 点的位置,连接相邻投影点构成一条较园滑的曲线(不能勾成折线),即为浅井展开图上四个壁的铁矿层顶界线,按此方法再依次投影E 、F 、G 、H 4 个铁矿层底界线点。,10,11,9.浅井素描图的内容及要求a )图面上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垂直标尺、方位、分析结果表和责任签。图内应有岩性分层界线、矿层(体)界线、蚀变带,断层及破碎带、样品位置及编号、

7、产状等,见附件A 中图A.5 。b )素描图应真实、准确地反映地质现象,凡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在不同比例尺的素描图上宽(厚)度1mm ,长度3mm 者,都应在图上反映。如素描图的比例尺是1 50 ,实际地质体宽(厚)度5cm ,长度15cm ,素描图上要夸大表示。10.浅井文字编录要求浅井文字记录采用工程地质编录表,按层进行详细描述,要把产状等地质要求和各种样品的编号、位置、样长、全部记录。文字描素最好一层一页,记不下的下页续记。对于同一层位过厚的在分层前要分段进行描述。,12,三、浅井野外编录步骤和要求,1.野外编录步骤a )确定第一壁。按照矿区统一规定,在浅井工程实地位置,确定第一壁及其方位,

8、同时丈量浅井四壁规格。b )布设基点(木桩)、基线。在第一壁和第四壁交汇的井口处,打入编有浅井编号的木桩即为基点,基点亦是浅井的坐标点。基线是用皮尺的零米点固定在木桩(基点)上,并沿第一壁和第四壁铅垂悬挂而成。c )绘制浅井空白图。作图人员在进入井下之前,丈量井口四壁规格,在方格米厘纸上,按照比例尺将1 、2 、3 、4 壁依次展开,同时绘上基点,基线和第一壁方向,即为浅井空白图,作为井下编录使用。d )记录、采样。在观察地质现象和测量各种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文字记录和采样。文字记录的内容和要求同槽探。采样应填写“槽、井、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格式和内容见附录B 中表B.20 。e )投影编绘素

9、描草图。按照点投影、线投影的方法和要求,对浅井编录壁(两壁或四壁)上各分层界线、矿层(体)界线,断层线等以及样品、标本、产状位置等地质现象进行投影,将投影点展绘到空白图的相应位置上,然后连接相同性质的投影点构成各类界线,标注样品标本号、产状数据等,形成素描草图。,13,2.野外编录要求a )浅井编录应随施工进度分段进行。在分段编录的全过程中,要求每次编录的基线布置都应从井口基点处统一从零米开始悬挂皮尺,以保证上次编录末端井深与这次编录的开始井深数据完全吻合,避免重新布设基点出现井深误差。b )浅井施工、编录及采样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防垮塌、掉块,及时架箱支护。特别是编录、采样时,应安排

10、专人留守井口,防止掉块、掉物伤人。施工及编录人员在井下作业必须佩带安全装备。,14,四、浅井的样品采集,浅井样品要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刻槽样规格与槽探一样,样品编号由上至下采集和编写。由于浅井工程大多是针对金属矿种施工,而且施工之后要及时回填,因此对于贵金属和有色金属采样可以采用剥层法,剥层宽度可达2-4倍正常宽度。如果相对二壁含矿性差别很大,除进行剥层外,还可进行对壁同时采样合为一个样的办法解决样品含量变化大的问题,但二壁剥层宽度要一致。其它样品如光薄片样、小体重样、陈列标本等要及时采集或作备用。,15,五、室内整理,1. 素描图整理a )根据矿区统一图示图例,完善各岩性层花纹、代号及其它规

11、定的内容。b )对完善后的素描图,编录人员经自检、互检后,全部上墨。2. 文字整理a )应核对文字记录和素描图,以达到文、图完全一致。核对时,应从井口开始逐层进行,检查界线井深、矿层井深、断层井深、岩性与花纹、样品井深及编号、产状位置、数据等是否吻合,如有差错,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修正。b )检查记录中的地质用语是否恰当、准确,如有错、漏之处,及时改正。c )对记录中所有数据全部上墨.3. 清理样品、登记、送样。,16,六、浅井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1.重要现象的照片2.原始地质汇录表3.采样登记表,送样单4.岩矿石标本登记表5.岩矿石标本6.鉴定及测试成果7.浅井素描图,17,第二部分 坑

12、道编录方法及要求,一、坑道编录的准备工作二、坑道地质编录方法和要求三、坑道文学记录四、坑道的样品采集五、编录资料整理六、坑道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18,坑道工程概述,坑道工程种类有:平硐、竖井、斜井、沿脉、穿脉、石门、天井、暗井、上山、下山等10种。探矿常用的种类主要有:平硐、坚井、斜井、沿脉、穿脉、石门6种。6个种类中前三种为有直接出口的探矿工程,后三种是无直接出口的探矿工程。,19,平硐:一端在地表有直接出口的水平坑道。长度以穿过矿体达到设计目的,或沿脉平硐追索矿体尖灭为止。应用于追索圈定地形切割强烈地区的产状较缓的矿体。,20,竖井:地表有出口,深度较大的垂直坑道。一般布置在矿体下盘

13、距矿体露头较近的位置。,21,斜井:地表有直接出口的倾斜坑道。一般布置在矿体形态复杂,但总体产状又比较稳定,矿体倾角小于45的矿区,适用于勘探上部矿体,沿矿体底板掘进。,22,沿脉:地表无直接出口的沿着矿体走向掘进的水平坑道,用于沿走向追索矿体。穿脉:地表无直接出口,穿过矿体厚度方向的水平坑道。用于揭露矿体的厚度及与围岩的关系,还可用来勘探平行的矿体。石门:地表无直接出口,在围岩中掘进的与矿体走向垂直的水平坑道。应用于连接彼此不相连的坑道。,23,一、坑道编录的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坑道地质编录人员应了解和熟悉矿区,特别是坑道附近的地层、岩石、矿产、构造以及岩性分层、矿层、岩矿石特征等和掌握坑道原

14、始地质编录的有关规定、编录程序、方法、质量要求等。人员准备坑道地质编录组一般2 3 人。组长负责综合地质观察和投影工作,一名助手负责绘制坑道素描图,另一名助手负责文字记录。其余工作由组长协调。安全生产准备对坑道地质编录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编录前必须带好安全帽和照明用具,对老硐应检查有无危险岩块及有毒气体存在。,24,二、坑道地质编录方法和要求,坑道地质编录一般在坑道掘进后,视掘进进度、顶壁稳固程度、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矿区设计要求,在现场分段进行编录。1 施工管理a )坑道的掘进质量要求较高,为满足设计要求,掘进必须在测量密切配合下逐段地进行,一般情况下,定向坑道不允许偏离设计方向和改变设计坡度,

15、沿脉坑道应沿矿脉总体方向掘进。b )坑道掘进后应检查坑道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顶和壁是否平整,未达到要求应补作工作,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地质编录。c )编录前的坑壁应用水清洗干净。,25,2 技术要求,a )比例尺。常用1 50 1 200 。b )坑道素描图。一般坑道素描图要求用压平法展开,当坑道形态规则时,采用规则形态绘制两壁一顶。坑道形态不规则时,按实际形态素描(顶、壁分开绘制)。若矿体形态简单、组份均匀、两壁变化不大时,也可只绘制一壁一顶,沿脉坑道应按设计要求以一定间距绘制掌子面素描图。,26,3 素描图精度要求按选用的比例尺,凡在图上厚度大于1mm 、长度大于3mm 的地质体或地质现

16、象,均应划分并在图上表示,如遇特殊地质现象,应放大比例尺作素描(或照相)。4 素描图制作要求a )坑道方向变化上在15之内时,素描图绘制不作特殊要求,连续绘制,在导线起点处标明方位即可。,27,b )坑道方向变化在15以上时,要求分段编录,编录时在顶板上留出叉口,弯壁上留出空白(注意,导线始终为连续的),叉口开口在内弯角度较小一侧,叉口的夹角即方向改变的角度值。当坑道方向变化较多时,在坑道素描图的下方应画一个坑道平面位置图。,28,C)如在沉积岩中编录时,岩石成层性明显,坑道坡度改变后,坑道壁上的倾角线、顶板上的走向线在投影时,方向和角度都有变化,出现岩石花纹不连续,用直线在转向处分开。,29

17、,5 基点、基线布设,(1)基点布设及定位要求a )坑道基点要求沿坑道顶板中心线布设,基点又称中线桩。坑口的基点为坑道的起点。b )坑口基点用GPS 定位,坑道内各基点由地质人员用半仪器法测定。待地质编录完成后,坑口基点及坑道内主要矿层底板及拐弯大于15 的基点应经仪器精确定测提供X 、Y 、Z 坐标数据。c )基点编号从坑口开始,向坑道内按顺序依次编号,坑口基点编号为坑道编号0 点(例CM001-0 ),坑道内各点依次编1 、2 号。,30,(2)基线布置基线是由皮尺系在两个相邻(基点)中线桩上构成。布置基线时要求:a )有测量仪器测定基点时,基线(皮尺)长度与两基点测定的距离应相符。b )

18、编录人员自行测定基点时,皮尺(基线)不可拉得太紧、也不可放得太松,以避免造成较大的累计误差(皮尺应经常用钢尺校正)。基线应测量距离(m )、方向(度)、坡度(正或负)。基线记录应分段进行,通常从坑口基点到坑道内第一个基点之间,作为第一段基线,首先编录,记录成0 1 ;往后依次为1 2 ,2 3 ,依次类推。实际工作中以红铅油标注基点。,31,6 综合观察和分层,综合观察对坑道两壁基岩应进行系统地敲打和观察,观察岩石中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及其变化,确定岩石名称;观察岩石的蚀变情况、蚀变矿物、蚀变程度、蚀变带范围以及矿化种类、强弱、与蚀变的关系、矿体厚度、矿石自然类型及工业品级(目测含量)等;观察

19、断裂、裂隙分布位置、断层破碎带特征及宽度、断层性质、切割矿体程度等,目的是为详细划分不同的岩性层、掌握蚀变或矿(化)体赋存位置、成矿有利因素、矿体破坏情况等。无矿岩层的分层按矿区填图单元,结合岩石组合、构造、蚀变等变化特征进行分层。标注分层的代号,编录中无论是文字记录还是作图,都要对厚度在图上大于1mm 、长度大于3mm 的不同岩性层进行划分。矿层的分层,对矿(化)层中不同的矿体、矿化类型、含矿岩石、矿石工业品级进行划分。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坑道两壁及顶板上基岩出露的各种岩性、矿体分界线(尤其要对含矿层中划分的不同矿体、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的矿石出露范围、断层、裂隙等界线,用油漆(或防水符号笔)标

20、注,使其醒目,便于作图投影时方便。如某矿区号铜矿体内分别有1 品级和2 品级矿石段,用笔画出界线并选择矿体的适当位置,标注Cu1 及Cu2。,32,7 穿脉坑道投影与作图7-a 素描轮廓图穿脉坑道轮廊按设计规格和选择的比例尺绘制在坐标纸上(要求坑道施工与设计相差不大)。,33,7-b 坑道顶板地质界线的投影与作图以基线作水平标尺,钢卷尺作垂直标尺组成平面直角坐标。以图29 为例,F1 与顶板左边线、右边线、基线交点分别为A 、B 、C 。,A 点坐标:投影人员用钢卷尺自A 点垂直1 2 基线,与基线交于a 点,A a 距离为Aa ,a至基点1 的距离(皮尺读数)为1a ,作图员按比例尺在基线上

21、读取a 位置往左边线读取Aa 长度即可确定A 点在图上的位置;同样原理,读取1b 距离及Bb 长度即可确定B 点在图上的位置;C 点坐标:因C 点在1 2 基线上,它的水平坐标即是基点1 至C 点距离1c ,而垂直坐标则为0m 。,34,7-c坑道壁上地质界限的投影与作图以F1 断层界线投影和作图为例。,F1 与左顶界、右顶界、左壁底、右壁底的交点分别为A 、B 、C 、D ,各点垂直投影到基线1 2 上的读数分别为a 、b 、c 、d ,作图员在轮廓图的基线上按比例尺读取a 点位置并垂直基线投影到左顶界上即得A 点,以同样方法将b 点位置投影到右顶界上即得B 点;基线上C 点先垂直投影到左顶

22、界,再垂直投影到左壁底得C 点,同样方法将基线上a 点投影到右壁底上得D 点,然后连结CABD 即成F1 界线。坑道内在壁上及顶上采取的样品、标本及位置、测量的产状位置等用同样垂直投影方法展绘至素描图相应位置上。,35,7-d地质体上各投影点的选择在选择投影点时,要求能基本控制地质体的大致形态,在连图时,还应参照实际地质体界线形态勾绘。呈直线形态的界线,应在直线的上端和下端各选一个点投影,然后连接两点即可。呈弧形线的界线,投影点选择至少三点,上下各一点,中间弧顶一点即可。波浪线界线,投影点可全部选择在波峰顶上或选择在波谷底处,再用钢卷尺测出波峰至波谷距离,并参照实际形态勾绘。断层破碎带或地质透

23、镜体,投影点的选择,要以能控制住破碎带宽度、断层面形态和透镜体的尖灭端或膨大部份为原则。,36,7-e 坑道素描图的内容(编录用图)坑道素描图应绘于方格厘米图纸上,内容有:顶板基点位置及编号(或坑道素描图成图后,只保留坑口基点)、基线方位、水平比例尺、图例、各地质体分层界线、断层线及编号、矿层(体)界线及矿体号、岩矿石标本采集位置及编号、测量各种产状位置及数据,刻槽样沟位置及编号.,37,8 沿脉坑道投影与作图,8-a 沿脉坑道顶和壁的投影和作图沿脉坑道顶和壁的投影和作图方法与穿脉坑道同。掌子面素描图沿脉坑道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按一定的间距作掌子面(坑道横截面)素描图。掌子面素描图和坑道素描图的

24、壁、顶规格应完全吻合,比例尺也应相同。,掌子面素描图的投影和作图方法基本上与顶、壁的投影和作图方法一致,只是基点布设在顶板中线上,以中线距离为准,基线布设是一端系在基点上、另一端自然下垂(铅垂)。,38,8-b 掌子面理想轮廓图坑道标准形态应是顶板基本为一水平面,两壁斜度一致且壁面平直,坑道横切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部分地段的顶呈弧形或壁凹凸不平,所以在投影作图时,应将坑道视为一理想规则形态,绘制轮廊图,作法是将需投影的各类界线或地质现象按产状自然延长或缩短,使其落在理想的规则图形中,再投影和作图。如图33 ,实线表示实际施工坑道的形态,虚线构成的规则梯形表示理想的投影作图图形

25、。N 为实际顶板基点、N 为理想基点(作图基点),投影矿体顶界AB 时,不能投影A 点和B 点,应该投影A 点和B 点。,39,8-c 掌子面素描图的放置掌子面素描图是坑道素描图的附属部份,它与坑道素描图的关系应明显表现出来。一般的摆放形式如图34 ,图中坑道图顶板的0 、1 点是基点,A 点是表示掌子面投影的基点位置,掌子面图顶界中心的A 点应与坑道顶板上的A 点重合,其顶和壁的轮廓要与坑顶和壁的素描图吻合。,40,三、 坑道文字记录,1 基点、基线记录首先将基点的编号及已定测的坐标、基线编号、长度、方位角及坡度记录于附录B 中表B.4 “槽、井、坑 图34 坑道与掌子面位置图探工程基点基线

26、记录表”中。,41,2 文字记录及要求,a )以分层为单元,按编录基线顺序,从坑口向内,一段基线接一段基线地依次在附录B 中表B.5 “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中记录分层界线位置、断层线位置、标本及样品采集位置、产状测量位置在基线上的读数。b )岩性描述与矿层(体)描述应分层进行,如一条基线包涵了两种岩性层时,应分段进行描述;如果几条基线只控制了一种岩性层时,则将几条基线距离合并作一次性描述。c )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中的“地质描述”一栏,主要记录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成分,结构构造等)、岩性、穿插关系、厚度、地质体及地质构造特征蚀变及矿化等。d )记录的基线坡度、分层位

27、置(距离)、断层位置、矿体顶底界线位置、测量产状、采集标本等位置和数据都要求与素描图完全一致。,42,) 文字记录和实例:某坑道素描图与文字记录为:基线0 1 ,长15.6m ,方向20、坡度10 6.7m :紫红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继续作岩石特征描述和补充描述)。产状2530(3m 处),标本B1 (4.2m 处)6.7 15.6m :紫红色致密块状赤铁矿(继续矿石特征描述和补充描述)。产状2159(6.7m 处矿层顶板)、标本B2 (12m 处矿石)。基线1 2 ,长18.3m ,方向22、坡度1。0 5.2m :紫红色致密块状赤铁矿(继续矿石特征描述或者注明“特征同上”字样)。产状1

28、960(9.5m 处矿层顶界)。5.2 18.3m :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继续岩石特征描述和补充描术)。基线2 3 ,,43,4 坑道采样记录坑道顶、壁采集的标本、样品应填写“槽、井、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见表B.20 。,44,5 坑道施工概况记录坑道施工并编录后,应填写“坑道、钻孔概况表”格式及内容见表B.6 。,45,四、坑道的样品采集,1.样段划分及质量要求样段划分:依矿石类型、结构、品级、蚀变程度具体确定,一般长度不大于矿床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金矿一般用1.0-2.0m。矿体与围岩为渐变关系时,样品应控制副围岩。样品规格原则上按规范要求确定,一般有色金属53cm,金矿105或103c

29、m。采样位置要修平,一个采样剖面线可以修成阶梯状,亦可在0.5m范围内沿走向平移。样号要用油漆写清楚,能够长期辨认。样槽要刻出棱角,保持轮廓平直。刻样要保持样块(屑)不损失。实际样重要与理论重量相对误差不大于20,样签要填全,千方百计杜绝错号,丢样、漏样和混样。2.采样方法常用刻槽法;刻线法是刻槽法的简化,多用于预查阶段;剥层法用于品位很不均匀或厚度小的矿体。,46,3.坑探工程中刻槽样的布置原则一般应按不同矿石类型、品级分段连续采取。穿脉坑道样槽位置应布于坑道一壁,当矿化很不均匀时,则在二壁同时采样,然后合并成一个。沿脉坑道采样是为了解矿体沿走向的变化情况,采样间隔视矿化均匀程度而定,一般采

30、样位置在掌子面或顶、侧壁采取,间隔2-10m,当矿体厚度小、品位变化大,沿脉坑道又能全部揭露矿体的厚度时,则沿脉采样间隔应当加密。目前金矿沿脉采样间距一般为4m。,47,五、 编录资料整理,1 文字记录整理a )检查记录表填写的内容是否齐全,描述的地质内容是否全面、准确、专业用语使用恰当否、有无错漏字等。b )核对文字记录与素描图上内容是否吻合,若出现文、图不一致的情况时,必须及时到现场核实后处理。c )记录表中的数字要求全部上墨。2 素描图整理与成图a )仔细检查素描图,查看有否地质界线的错连或漏连现象等。b )素描图上的各种数据(方向、产状、标本号、样品等)、分层界线、断层线等以及其它内容,经核对后,上墨。c )对编录的坑道素描图进行整饰,全图上墨。坑道素描图样式见附录A 中图A.6 。3 编写坑道编录小结,48,六、坑道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a )音像记录表b )坑道、钻孔施工概况表(见附录B 表B.6 )c )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d )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e )槽、井、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送样单f )标本登记表g )岩矿石标本h )鉴定及测试成果i )坑道素描图j )坑道编录小结,49,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