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业务快衰落导致掉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音业务快衰落导致掉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音业务快衰落导致掉话拟 制:日 期:审 核:日 期:审 核:日 期:批 准:日 期:目 录1 现象描述31.1 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31.2 现象描述32 案例分析42.1 分析思路42.2 分析过程43 优化过程73.1 优化建议73.2 优化实施的时间83.3 实施步骤84 实施后的结论94.1 优化实施效果94.2 优化前后对比104.3 后续建议125 总结13 语音业务快衰落导致掉话 第 13 页1 现象描述1.1 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2010年5月。地点:某地市与另一地市隧道交界段段。具体位置如下图:1.2 现象描述用户及领导反映在上述标示区域交界处的隧道处经常掉话。2 案
2、例分析2.1 分析思路针对掉话类问题,从以下方面入手:1 检查有无设备告警(如掉站,GPS故障等);2 检查后台网管参数配置;3 检查相关站点的邻区配置;4 检查相关站点RSSI是否异常;5 提取后台网管数据,分析是否拥塞;6 提取后台统计数据,检查切换成功率是否正常;7 现场测试,了解现场无线环境,查看覆盖范围是否异常;8 分析测试数据。2.2 分析过程分析过程:1 检查隧道里B地市设备站点隧道洞室九和A地市设备站点隧道设备洞室五的RRU工作正常,无告警信息。2 检查B地市设备站点隧道洞室九、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所在的参考小区相关配置参数:CELLPWR设置为20W、开销信道增益分别为255
3、 185 219、PN码及复用距离正常、切换参数、功控参数、搜索窗等参数都配置正常。3 检查B地市隧道洞室九和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的邻区配置完善,优先级设置合理。4 后台提取刚两个站点一周的RSSI统计数据,B地市隧道洞室九的平均值为-109.47 dBm,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的平均值为-110.73 dBm。都属于正常范围。5 检查B地市隧道洞室九和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所在参考小区的话务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功率、CE、WALSH码拥塞。6 通过提取后台两个站点的切换成功率和掉话率,发现切换成功率平均值在90%以下,掉话率波动也很大,平均值在4%左右。切换失败较多,掉话率高。7 通过现场测试发现
4、该隧道段覆盖正常,RXPOWER在-75dBm左右。8 测试数据分析: 下图是切换失败时测试数据回放:由于没有跟踪到A地市的后台信令,这里暂时无法判断BSC到底有没有收到PSMM,不过按照经验以及终端上报了那么多的PSMM来推测,BSC应该收到了PSMM,终端没有接收到BSC下发的HDM,原因是终端已经跑出了源侧切换小区。取一次切换成功的数据进行分析:从MS上报PSMM(参考导频A地市PN120,新导频B地市PN66)至切换完成需0.7S秒时间加上MS搜索新导频时间合起来大概1s时间,也就是说边界软切换和普通软切换时间基本没有差别,全部流程需耗时1s左右。高铁平均速度按2500KM/H 计算,
5、1秒参照车速250KM/H可认为69m,可认为隧道内重合覆盖69m。69m仅是对于250KM/H终端进行一次正常切换所需要距离,对于250KM/H终端切换,软覆盖重叠范围至少需要138m。表格 21终端移动速度与软切换区域设置关系表终端速度(km/h)100150200250300350400软切换区域(m)284256698397111软切换重叠区域(m)5684112138166194222由于隧道内采取漏缆覆盖,覆盖范围有限,并且漏缆末端用衰减器堵塞。无法保证切换带重叠区域138米,切换区域69米的要求。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边界切换带偏窄是隧道内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隧道区域增
6、加切换带以保证终端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切换。3 优化过程3.1 优化建议针对切换带过窄,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参数优化方案:一般说来,改进的手段有:1增加切换带两边的小区的导频信号的发射功率;2降低切换带两边站点的T_add门限,让终端更早的上报PSMM,从而提早HDM的到达时间。从现场测试情况来看,方案2不可行,高铁信号、尤其是隧道内的信号衰减速度非常快,改小T_add基本没有效果。方案1的效果也较不明显,室内漏缆的覆盖有限,所以提升功率对改善切换带效果不明显。因此考虑从工程优化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工程优化方案:从工程上入手,延长切换带。工程上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1增加“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和
7、“B地市隧道洞室九”之间的小跳线的连接方式。这样保证两边电缆都会有PN120及PN66信号覆盖,通过这样方式增加切换带,提高切换成功率。优点:工程量小、工程实施容易。不足之处:由于接头损耗,效果没有像装天线的效果那样好。2. “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和“B地市隧道洞室九”改成窄波束高增益定向天线,从物理上增加切换带。优点:工程量小、效果比较好。缺点:工程实施很困难。3将“B地市隧道设备洞室十三”与“B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九”割接至A地市接入网,隧道洞室内制作同PN组,在隧道出口处完成切换,改隧道出口天线更换为功分天线,改变并增大切换带。优点:效果比较好。缺点:工程量大、工程实施较难。3.2 优化实
8、施的时间2009年5月19日。3.3 实施步骤1 在“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和“B地市隧道洞室九”之间,采用了小跳线连接的方式,将两根漏缆连接起来。2 由于该两个站点的覆盖范围有所变化,所以对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及B地市隧道洞室九所在的参考小区进行相应邻区调整。4 实施后的结论4.1 优化实施效果2010年5月24日对该隧道段进行复测,结果切换正常,未出现掉话。下图为切换完成示意图:由上图可以看出,“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与“B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九”可以正常切换了。下图调整后为B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九站点所在参考小区载频邻区一周的切换统计数据:下图为调整后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所在参考小区载频邻区一周
9、的切换统计数据:由上图切换数据统计来看,通过此次优化调整,隧道切换正常。(注:由于后来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的参考小区改变,所以PN由120变为255)4.2 优化前后对比通过软切换成功率和掉话率来对比优化前后效果。B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九所在参考小区优化前后对比1 软切换成功率通过优化后,B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九的切换成功率都保持在95%以上。切换正常。2 掉话率通过优化后,该小区掉话率指标稳定,都保持的1%以下。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所在参考小区优化前后对比1 软切换成功率通过优化后,A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五的切换成功率都保持在99%左右。切换正常。2 掉话率优化前,该小区掉话率指标波动较大,优化后,指标
10、都保持在1%以下,指标稳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隧道通过此次调整后,掉话有了很大的改善。4.3 后续建议通过以上的复测结果以及后台网管统计数据来看,该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后续建议将“B地市隧道设备洞室十三”与“B地市隧道设备洞室九”割接至A地市接入网,隧道洞室内制作同PN组,这样保证切换在隧道外完成,如果后期再做优化调整也比较便利。5 总结在高铁中,由于速度较快,导致类一系列的切换失败问题,因此在高铁中,都是采用同PN参数配置将RRU级联,这样尽量减少终端的切换,以保证通话质量和用户感受。通过此次的案例可以总结出,对于一件异常事件:首先要定位到问题的所在,可以先通过案例事件的描述,结合地理位置信息定位到要设计哪些相关站点;然后对相关站点的设备、传输、无线参数进行排查,并结合话统数据和相关测试数据找到问题原因;其次针对问题提出优化方案,最好能准备几套方案,然后通过测试验证找出最优方案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个团队之间相互沟通配合,以保证方案能够尽快顺利实施完成;最后对调整后的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形成闭环,保证问题最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