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九夹板)_secret.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9573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3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某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九夹板)_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重庆某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九夹板)_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重庆某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九夹板)_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重庆某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九夹板)_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重庆某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九夹板)_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某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九夹板)_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某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九夹板)_secret.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板施工方案一、模板工程施工方法及工程概况1、主体结构主要模板组装及选用1.1 本工程由五层裙楼与24层塔楼组成;按商业用房和住宅进行工程设计,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为框架结构, 结构均为现浇混凝土,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1.2 裙楼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1.3 塔楼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1.4 裙楼的框架柱断面尺寸为500500、600600,框架梁的断面尺寸为300800、300700、300600、200500等 1.5 塔楼为薄壁框架柱:薄壁柱的厚度为300200。

2、楼层现浇楼板厚度均为100厚,屋面板厚为120。框架梁的断面均作300200700400间。1.6 模板:框架矩形柱,薄壁柱、梁均采用15厚九夹板模;楼梯、楼板模板采用15厚九夹板模。模板背枋采用45100木方,背枋外采用48双钢管与与12的强力对拉螺栓加固,梁板下采用48钢管满堂架支撑。模板支架应根据各种构件尺寸以及荷载,来考虑钢管支撑的间距,保证结构施工的安全性。1.7 楼层高度:裙楼负一层层高为4.56m,塔楼负一层为6m;裙楼14层的层高为4.2m,塔楼12层的层高为4.2m,以上楼层均为3m。1.8如梁、柱断面较大时,背枋外采用48双钢管和对拉螺栓加固,梁板下采用48钢管满堂架支撑。

3、二、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DB33/1035-200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三、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组织现场管理人员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重点对外壁支模、框架顶板模板结构施工等分项工序的技术、质量和工艺要求进行学习,并将其质量和工艺的要点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便于各作业小组在施工时对图纸尺寸能够掌握得更加清楚,要求分项负责人向各班组作一次全面的技术交

4、底并将图纸缩印发放到各班组。对施工所需材料提前计划,报项目部审批采购,如需加工部分应提前与项目部联系,作好人力上的安排和调配。对所需材料计划要认真复核,做到准确不造成浪费。2、物资准备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模板结构体系的主要材料计划,根据施工平面图的要求,组织好所需的材料、机具按计划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堆放,确保施工所需。3、劳动组织准备根据项目经理部架构,按照劳动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方案、计划和技术交底。并建立、健全各项现场管理制度。4、管理架构本工程工期较短。负一层高支模施工属于关键工序,其施工难度较大

5、,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顶板模板的安装及模板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方面,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如期的完成该模板分项工程,特成立管理小组进行管理。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各专业工长(模板工长、钢筋工长、砼工长等)5、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作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5.1进行控制线和位置线的放线:首先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墙模板的内外边线和控制线,以便模板的安装和校正。5.2作好标高量测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模板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排放位置。5.3进行安装面的找平:为防止模板底

6、部漏浆,采用与砼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找平或泡沫塑料找平。5.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采用短钢筋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短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5.5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检查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墙模,楼梯间等处模板位置的正确性。五、模板制作以及安装要求1、柱模板安装方法(本工程的柱形式有矩形柱及墙肢柱)1.1柱墙模板:采用15厚九夹板(1)施工顺序:单片预组合模板组拼并检查第一片安装就位,设临时支撑邻侧单片模板安装就位(穿对拉螺栓),两片模板呈“L”形用连接元钉连接设临时支撑复检模板位移、垂直度和对角线等校正无误由下而上安装柱箍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模板支撑

7、固定。(2)柱模安装的注意事项:柱模与梁模连接处,要作到接槎吻合与方正,以梁底标高为准,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在柱子达到拆模强度,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梁模连接时,接槎吻合与方正。(3)模板接缝宽度不大于0.81.0mm,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的措施,粘浆及漏刷累计面积不大于400mm2。4.3矩形柱模板施工方法(1)矩形柱模板安装15厚九夹板离地250上四道箍间距500,以上间距600脚手架双钢管横楞M12对拉螺栓纵横间距50050100木枋竖楞间距300清扫口矩形柱模板安装立面示意图(2)支模断面示意图如下:M12对拉螺栓500248钢管箍500600一道60015厚九夹板或

8、四角采用双卡扣紧固600柱支模断面600示意图(3)墙模板安装方法600 600 600 600483.5双钢管横楞200 600 600 600 60012对拉螺栓纵横间距60050100木枋竖楞间距330330 330 330柱墙模板立面支撑布置示意图M12对拉螺栓 PVC套管及顶撑纵横间距500砼顶撑纵横间距1000483.5双钢管横楞50100250竖楞木枋15厚九层胶合板墙(筒体)模板安装方法示意图2、现浇梁板模板安装方法2.1施工顺序: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搭设梁模支架检查预组拼底、侧模尺寸,对角线平直度拼缝等底模吊装就位固定侧模吊装就位并与底模连接(700的梁中部设对拉螺栓)检

9、查梁模接口平直卡梁口卡固定斜撑转入上层工序施工。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和调平梁模支架,在支架上铺放上“”字形梁底模,并使其就位,用扣件与支架连接固定,每根梁底模视其长短固定不少于三点。再分别吊两侧单片预组拼模板与底模拼接,并设斜撑固定,然后按设计要求起拱,在复查梁板位置标高尺寸无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梁墙节点,主梁和次梁节点采用木模板。起拱应在侧模内外钢楞连接前,进行起拱后,再连接侧模内钢楞,调直梁口达到平直。模板支杆纵横方向的水平杆间距为1m1.5m,用铸铁十字扣件与支杆连接牢固,支杆间距为0.7m0.8m,支架搭设要求立杆垂直,纵横成行,扣件拧紧适度。2.2梁、板模板及支撑

10、安装方法50100木方200 1500 1500 设计梁高梁高700设12螺栓脚手架横管18厚九夹板梁支撑立管排距1000下垫木板板梁支撑立管纵横距1000水平杆1000 500 500 梁板模板及支架安装简图3、现浇楼梯模板楼梯支模示意图楼梯梁模板采用木模,钢管支撑固定。楼梯板模板采用15mm九夹板,用10050木枋作搁栅,间距200,其两端将梁侧模上口顶紧固牢,竹胶板铺设好后,应检查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拼缝宽度,必要时可采用拼缝材料,用密封胶进行嵌补。楼梯间梯段底模采用竹胶板,侧模根据梯踏步的宽、高尺寸加工成木制(钢制)定型模具。支架采用钢管支撑架搭设,严格控制梯段的上下口标高,保证各梯

11、踏步的高、宽尺寸准确。4、柱、梁、板节点模板安装接长定尺接头定尺2440柱梁板模板拼装示意图板梁边柱5、预留孔洞模板施工中应做好穿墙、预留孔道、预埋件等施工工作。预留孔洞模板应根据孔洞大小、形状和位置选择适当的方法。圆孔可采用塑料管或钢管,方孔可采用薄铁皮做成,其孔模可不拆除。除楼板的孔模将一端固定在底模上外,大部分结构中的预留孔洞模应与两侧模板固定。孔模固定方式一般采用井字架卡紧法和支撑固定两种方法。6、对拉螺栓加工及安装方法18塑料套管塑料堵帽12对拉螺栓罗纹长150设计柱、墙厚对拉螺栓加工安装图六、模板工程及脚手架计算 1、说明1.1本工程的塔楼(裙楼)负一层层高大于6m,部分为框架结构

12、(塔楼基本为薄壁框架结构),本方案将分部位进行模板及支撑计算荷载,现场施工时应按本方案执行。项目部将委派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和指导,保证按本方案落实和执行。2、超高部分的框架柱模板以及支撑计算书2.1中小断面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断面长度B=mm; 柱断面宽度H=mm; 木方截面宽度=mm; 木方截面高度=mm; 木方间距l=mm, 侧板截面厚度=mm。 取柱断面长度和柱断面宽度中的较大者进行计算。 2.1、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正式中的较小值: 式中 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3

1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m/h; 1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 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kN/m2。 2.2、侧板侧模验算侧板面板(取长边),按三跨连续梁,跨度即为木方间距,计算如下:侧板计算简图 (1) 侧模抗弯强度验算: M=0.1ql2 其中 q强度设计荷载(kN/m): q= kN/m l木方间距,取l= mm; 经计算得 M= kN.m 侧板截面抵抗

14、矩 W=bh2/6= mm3 = M/W= N/mm2 (2) 侧模抗剪强度验算: =3V/2bh 其中 V为剪力: v = 0.6ql= kN 经计算得 = N/mm2 (3) 侧模挠度验算: W=0.677qa4/(100EI) 其中 q强度设计荷载(kN/m): q= kN/m 侧模截面的转动惯量 I=bh3/12= mm4; a木方间距,取a= mm; E弹性模量,取E=N/mm2; 经计算得 W= mm 最大允许挠度 W=l/250=mm 2.3、木方验算 木方按简支梁计算,跨度近似取柱子边长a,支座反力即为螺栓(钢筋)对拉拉力,计算如下:木方计算简图 (1) 木方抗弯强度验算: M

15、=qB2/8 其中 q强度设计荷载(kN/m): q= kN/m B截面长边,取B= mm; 经计算得 M= kN.m; 木方截面抵抗矩 W=bh2/6= mm3; = M/W= N/mm2; (2) 木方抗剪强度验算: =3V/2bh 其中 V为剪力: v = kN 经计算得 = N/mm2 (3) 木方挠度验算: W=5qB4/(384EI) 其中 q设计荷载(kN/m): q= kN.m I=bh3/12= mm4 B柱截面长边的长度,取B= mm; E弹性模量,取E=N/mm2; 经计算得 W= mm 允许挠度 W=B/250= mm 2.4、主要项目施工技术措施1、拆除支模架时应自上

16、而下进行,部件拆除的顺序与安装的顺序相反。不允许将拆下的部件直接从高空掷下。应将拆下的部件捆绑好,集中堆放管理。2、各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如下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1轴线位移52底模上表面标高53柱、墙、梁截面尺寸+4 -54层高垂直度5m65m8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6表面平整度53、超高墙模板计算书3.1墙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墙面宽度 mm,高度 mm; 模板面板采用 ,厚度mm; 内龙骨间距 mm,内龙骨采用; 外龙骨间距 mm,外龙骨采用; 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mm,直径 mm。 模板组装示意图 3.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

17、凝土的重力密度,取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T+15);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比较F1和F2取较小值,F=kN/m22、振捣砼产生的荷载kN/m23、倾倒砼产生的荷载kN/m2分项系数标准值kN/m2荷载值kN/m21、新浇砼的侧压力1.22、振捣砼产生的荷载1.43、倾倒砼产生的荷载1.43.3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强度验算考虑新浇砼侧压力和倾倒、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挠度验算考虑新浇砼侧压力产生荷载

18、标准值;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 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cm3;I = cm4; 荷载计算值q= kN/m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M=KMqL2=kN.m =M/W=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 N/mm2; (2)抗剪计算 V=KV q,L= kN =3V/(2bh)= 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 N/mm2 (3)挠度计算 按强度验算荷载组合,不考虑倾倒、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故q,= N/mm=Kq,L4/100EI= mm= mm 3.4、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间距

19、是外龙骨间距; 内龙骨均布荷载按侧面板最大压力乘以内龙骨间距得到。 q = kN/m计算简图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cm3; I = cm4; (1)抗弯强度计算 M=0.1ql2=kN.m = M/W= N/mm2 (2)抗剪计算 V=KV q,L=kN =3V/(2bh)= 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 N/mm2 (3)挠度计算 按强度验算荷载组合,不考虑倾倒、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故q,= N/mm=Kq,L4/100EI=mm=mm 3.5、墙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间距为对拉螺杆水平间距

20、mm。 由内龙骨传递的荷载: N= kN计算简图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cm3;I = cm4;A = cm2 (1)外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M=KMPL= kN.m = M/W= N/mm2 (2)抗剪强度验算 V=KVP= N =3V/(2bh)=N/mm2 (3)外龙骨挠度计算 =K PL3/(100EI)= mm =L/250=mm 3.6、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对拉螺栓

21、有效面积(mm2): A =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4、梁、注、板高支模施工方法及计算书4.1、梁板模板支模放梁位置线;在梁两侧立钢管支柱,支柱下要夯实并铺通长手板 加设扫地杆; 按梁底标高调整支柱高度,安设梁底支撑龙骨(间距400mm)并将龙骨找平; 安装梁底模,并按0.20.3起拱; 安装梁底侧模,和底模通过角模进行连接; 安装梁侧纵横龙骨及斜撑,竖龙骨间距750mm,梁内侧加顶棍,梁模上口用锁口杆(用483.5钢管)拉紧,当梁高超过600mm进,加穿梁螺栓进行加固。 4.2、梁板模板拆除 拆除穿梁螺栓母拆除梁侧模拆除板底水平拉

22、杆卸下板底木龙骨拆除板底支柱卸下板模拆梁底小横杆拆除梁底模。注意事项:(1)拆模时严禁将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2)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棱角。(3)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不平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4)拆除定形模板时(如弧形梁底、异形板),应注意拆下后按编码放整齐,以备后用。4.3、监测方案5.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的原则,为给员工在施工场区创造更好的安全施工环境。应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

23、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救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5.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1)本梁模板搭设方案施工前组织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核,技术总负责、论证评审签字,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2)梁模板搭设完毕班组自检合格报项目部质检组组织详细逐项检查合格后报监理检查。(3)逐根立杆检查是否与横、纵向杆及剪刀撑连接牢固。(4)认真通过审核审定本结构设计计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5)安装、拆除时,无关人员不准在模板支架下,要有专职安全员看护,配置有专业工种进行监护并及时处

24、理,在有可能出现事故前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前。5.3、应急响应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事故的各情况由公司向外向上汇报。5.4、伤员救护1)休克、昏迷的伤员救援2)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

25、卧,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需要搬动时,动作要轻。采用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或实行人工呼吸。3)受伤出血,用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4)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医院。5.5、现场恢复 充分辨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当安全隐患彻底清楚后,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4.4、技术组织措施6.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4.5、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

26、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4.6、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

27、必须设水平加强层。4.7、剪刀撑的设计: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4.8、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4.9、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

28、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4.10、施工使用的要求:4.10.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4.10.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4.10.3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4.10.4梁模板安装完毕,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4.10.5拆除支模架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部件拆除的顺序与

29、安装的顺序相反。不允许将拆下的部件直接从高空掷下。应将拆下的部件捆绑好,集中堆放管理。4.11、荷载计算1.计算参数结构板厚120mm(最大板厚),层高6.00m;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5mm;木材弹性模量E=900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顺纹抗剪强度fv=1.40N/mm2 ;支撑采用48钢管: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00mm,支撑立杆的步距h=1.5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9c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的长度a=0.20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00N/2,抗弯强度f=205.00N/

30、2,抗剪强度fv=125.00N/2。2.楼板底模验算(1)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计算宽度 板厚 系数 设计值底模自重 0.30 kN/m2 1.0 1.2 = 0.36 kN/m砼自重 24.00 kN/m3 1.0 0.12 1.2 = 3.46 kN/m钢筋荷载 1.10 kN/m3 1.0 0.12 1.2 = 0.16 kN/m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2.50 kN/m2 1.0 1.4 = 3.50 kN/m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 q1 = 7.47 kN/m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 q2 = 3.97 kN/m(2)楼板底模板验算第一层龙骨间距L=300m

31、m,计算跨数五跨。底模厚度15mm,板模宽度=1000mm;W=bh2 /6=100015.00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1)抗弯强度验算a.荷载支座弯矩系数KM=-0.105M1=KMq1L2 =-0.1057.470.302106=-70633N.mmb.荷载支座弯矩系数KM=-0.105M2=KMq2L2 =-0.1053.970.302106=-37558N.mm跨中弯矩系数KM=0.078M3=KMq2L2 =0.0783.970.302106=27900N.mm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按2.50kN(按作用在边跨跨中计算)

32、计算荷载P=1.42.50=3.50kN ,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跨中弯矩系数KM=0.2M4=KMPL=0.203.500.30106=210000N.mm支座弯矩系数KM=-0.10M5=KMPL=-0.103.500.30106=-105000N.mmM1=-70633N.mmM2M5=-142558N.mmM3M4=237900N.mm比较M1、M2M5、M3M4,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验算的弯矩。M=237900N.mm=0.24kN.m=M/W=237900/37500=6.34N/mm2 楼板底模抗弯强度=M/W=6.34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

33、剪力系数KV=0.606V=KVq1L=0.6067.470.301000=1359N=1.36kN=3V/(2bh)=31359/(290015)=0.15N/mm2 楼板底模抗剪强度=3V/(2bh)=0.15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荷载不包振捣砼荷载,则计算荷载q2=3.97N/mm挠度系数K=0.644=Kq2L4/(100EI)=0.6443.973004/(1009000.00281250)=0.08mm=300/400=0.75mm楼板底模挠度V=0.08mm=0.75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计算简图(3)第一层龙骨验算钢管横向间

34、距900mm,第一层龙骨间距300mm,计算跨数二跨;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b=100mm,h=100mm;W=bh2/6=1001002/6=166667mm3,I=bh3/12=1001003/12=8333333mm4。1)抗弯强度验算第一层龙骨受均布荷载q=q1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7.470.30/1.0=2.24kN/m弯矩系数KM=-0.125最大弯矩为Mmax=KMqL2=-0.1252.29002=-227035N.mm=-0.23kN.m=M/W =227035/166667=1.36N/mm2 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M/W=1.36N/mm2fm=13.00N/mm2,满足

35、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0.625V=KVqL=0.62520.901000=1261N=1.26kN=3V/(2bh)=31261/(2100100)=0.19N/mm2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3V/(2bh)=0.19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q2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3.970.30/1.0=1kN/m=1N/mm,挠度系数K=0.521最大挠度为 max=KqL4/(100EI)=0.52119004/(10090008333333)=0.05mm=900/400=2.25mm第一层龙骨挠度V=0.05mm=2.25mm,满足要求。计算简

36、图及内力图如下图。计算简图(4)第二层龙骨验算钢管纵向间距900.00mm,计算跨数二跨。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枋 b=50mm , h=100mm;W=1501002/6=83333mm3, I=1501003/12=4166667mm4。1)抗弯承载力验算P=1.2502.240.901000=2523N弯矩系数KM=-0.333最大弯矩为Mmax=KMPL=-0.3332523900=-756026N.mm=-0.76kN.m=M/W=756026/83333=9.07N/mm2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M/W=9.07N/mm2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1.33

37、3V=KVP=1.3332523=3363N=3.36kN=3V/(2bh)=33363/(1250100)=1.01N/mm2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3V/(2bh)=1.01N/mm2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挠度系数K=1.466P=3.971.2500.901000=4471N=KPL3/(100EI)=1.46644719003/(1009000.004166667)=1.27mm=900/400=2.25mm第二层龙骨挠度V=1.27mm2.25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计算简图3.支撑强度验算(1)钢管承载力验算传至每根立柱的力的系数=3.667每根钢管

38、承载NQK1 =3.66731000=9250N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载(1.0kN/m2):NQK2=0.900.9011000=810N每根钢管承载荷载NQK =NQK1NQK2 =9250+810=10060N 钢管重量0.0333kN/m,立杆重量=5.880.03331000=196N水平拉杆4层,拉杆重量=4(0.90+0.90)0.03331000=240N扣件单位重量14.60N/个,扣件重量=414.6=58N支撑重量NGK=立杆重量水平拉杆重量扣件重=196+240+58=494N钢管轴向力N=1.2NGKNQK =1.2494+10060=10653NLO=h2a=1.50+20.20=1.90m48钢管的i=1.59cm,= LO/i=190.00/1.59=119.50杆件长细比119.5150.0,满足要求。查表得:=0.458P=N/(A)=10653/(0.458424.00)=54.86N/mm2 立杆稳定性54.86N/mm2205N/mm2,满足要求。(2)钢管立杆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立杆设配套底座100100mm,支承面为混凝土楼板(按C15考虑)支承楼板厚12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