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文化馆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年后修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9616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军文化馆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年后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铁军文化馆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年后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铁军文化馆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年后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铁军文化馆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年后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铁军文化馆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年后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军文化馆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年后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军文化馆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年后修改).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综合管网及厂区附属工程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脱水机房高大模板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综合管网及厂区附属工程脱水机房位于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东侧、贾鲁河南岸,为新建工程。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外高差为2.700m,建筑物总高度为23.550m。总长41.900m,总宽度14.900m,总建筑面积约为1459.43m。现浇框架结构,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承台基础。高大模板明细列表如下:施工段平面位置施工楼层及标高架体高度单位(m)板厚单位(mm)梁长单位(m)梁截面尺寸单位(mm)施工时间段A1-2轴/A-C轴、1-5轴/C-F轴

2、一层(0.3m)至三层(10.5m)10.21205.114.945085040014003006004506003005502013年3月20日4月10日B5-7轴/A-F轴、7-8轴/A-E轴二层(4.75)至四层(13.65m)8.91803.57.333005003001150400850450600300550C5-9轴/A-F轴四层(13.65)至五层(22.65m)91200.914.93005004001400450600300550D7-8轴/E-F轴一层(0.3)至五层(22.65m)22.351203.5(3.83)5.13005004506004001400以上工程部位

3、模板及支架施工均属高大模板工程,特编制本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下图为脱水机房高大模板平面布置图。二、编制依据1、脱水机房结构施工图、图纸会审、变更等;2、已通过审批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4、pkpm计算软件;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_130-2011;8、建设部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三、施工计划3.1、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本工程从下至上逐层施工,高大模板支持体系搭设与整个模板支持系统连

4、为一体同时搭设,结构层部位以下梁柱随相应结构层同时浇筑施工。高大模板的部位施工顺序及时间计划见施工网络计划图: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模板安装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2)基础坐于地面的,地面应事先整实整平,并做好防水、排水,准备好垫木或底座。(3)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坚实,按设计要求预埋支承锚固件。2、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模板在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工作步骤是:(1)进行轴线和位置线的放线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轴线,柱模板要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2)

5、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在无法直接引测时,也可以采取间接引测的方法,即用水准仪将水平标高先引测到过渡引测点,作为上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用来测量和复核其标高位置。(3)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即在砼收面时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若在砼收面时未完全找平,可以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4.2、物资准备1、材料计划:483.0钢管4万米,50100mm方木300立方米,U型顶托2000个,十字扣件12000个,旋转扣件1000个,连接扣件3000个。(数量?)2 、技术要求:(1)立杆、横杆(水平杆)、剪刀

6、撑等均用483.0的焊接管。(2)回转扣、直角扣件、对接扣件必须配套齐全、检验合格。(3)扣件活动部位必须灵活转动,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齐,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4)所有构配件必须经过防锈处理,确保力学性能达到规范要求。(5)钢管和扣件必须分类堆放,露天堆放及堆垛上有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3、设备计划:塔吊1部,木工电锯2台。4.3、劳动力准备 搭、拆工作人员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有上岗证书的专业架子工,作业人员不少于10人。项目部、劳务队各设置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职业上岗证书。4.4、资金准备财务部门按施工进度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提前上报和预留资金,此资金

7、作为专项方案的使用资金,任何人员不得挪用。五、模板与支架体系的配置方案5.1、模板体系配置方案1、本工程梁、板、柱采用15mm厚双面覆膜木胶合板。2、梁板采用50100mm方木背楞,中心间距200mm;主龙骨采用483.0钢管。3、柱竖楞采用50100 mm方木,中心间距200mm,柱箍横楞采用两根483.0钢管,间距500 mm,拉丝拉结,最底部一道不得大于200mm,超过600mm的柱截面,在柱中增加一道拉丝,拉丝杆采用直径为14mm。4、基础坐于地面的,准备好垫木或底座,垫木或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少于0.2。5、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梁底按跨度的13起拱。6、梁底模、侧模要加双面胶带,做到

8、拼缝严密,不漏浆。7、梁截面按规范要求施工,且截面等于设计梁截面或小于设计梁截面23mm。8、梁高大于等于800mm时需在梁腰部加设14拉丝, 800mm梁高1000mm,加设1排,1000mm梁高1400mm,加设2排。拉丝安装时需要穿直径为20的PVC管,水平间距600mm,竖向间距600mm,最下一排拉丝与梁底间距不大于200mm。梁侧方木间距不大于250mm。9、梁底支撑顶杆端部均采用钢制顶托,顶托内采用483.0双钢管。梁底及梁两侧为扣件连接时,要加保险扣,即采用双扣件。5.2、1-2轴/A-C轴、1-5轴/C-F轴一层(+0.3m)至三层(+10.5m)支架系统配置方案1、脚手架搭

9、设主要采取扣件式满堂脚手架,钢管采用483.0钢管。(1)支架基础在1319/DQ轴一层(-0.05m)楼板上,楼板下采用900900mm满堂脚手架,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此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脚手架不拆除,直至1319/DQ轴+7.95m层施工完成。(2)梁板柱结构模板支架可按照下图进行搭设,各施工区搭设的满堂架子楼板部分间距为10001000 mm,梁底部分加设双钢管或单钢管,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底部加设扫地杆,每步必须形成10001000 mm方格,且平杆扣件均需固定在立杆上。搭设的模板架子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刚度,并需经过验算看能否满足施工所需的所有荷载(新浇筑砼、

10、施工机具及风雨雪等荷载)。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5.2-1 1319/DQ轴一层(-0.050m)至三层(+7.950m)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3)井字梁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如下图:图5.2-2 井字梁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4)普通次梁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如下图:图5.2-3 普通次梁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5)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如下图:图5.2-4 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2、梁底模板架加固措施(1)梁高大于等于700mm、小于10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1000mm加设1根钢管支撑。梁高大于等于11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1000mm加设2根钢管支撑。支撑钢

11、管应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纵横相连形成方格,形成的步距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相同,支撑杆两端的悬臂长度不得大于300mm。梁底顶托至水平杆的距离不得300mm。(2)梁底架子:梁高大于等于700mm、小于900mm的梁,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大于600mm;对于梁高大于等于1000mm,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m。 梁底支撑杆设置见下图梁底支撑详图一:图5.2-5 梁底支撑详图一3、剪刀撑为增加其稳定性,纵横向必须加剪刀撑,距离小于6m,同一平面剪刀撑必须相连。除此之外,应在支承架上中下部设置三道水平面的剪刀撑。 剪刀撑角度为4560。5.3、1013/MR轴、14/MR轴 -2.55m层至三层(

12、+7.95m)支架系统配置方案1、脚手架搭设主要采取扣件式满堂脚手架,钢管采用482.8钢管。(1)基础在1013/MR轴、14/MR轴-2.55m楼板上,楼板下采用900900mm满堂脚手架,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此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脚手架不拆除,直至1013/MR轴、14/MR轴三层(+7.95m)施工完成。(2)梁板柱结构模板支架可按照下图进行搭设,各施工区搭设的满堂架子楼板部分间距为10001000,梁底部分加设双钢管或单钢管,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底部加设扫地杆,每步必须形成10001000方格,且平杆扣件均需固定在立杆上。搭设的模板架子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刚度,

13、并需经过验算看能否满足施工所需的所有荷载(新浇筑砼、施工机具及风雨雪等荷载)。(3)该工程部位搭设时,1013/MR轴架体东侧应与1319/DQ轴一层(-0.050m)至三层(+7.950m)支架共同搭设,水平杆贯通,一同施工。14/MR轴、1013/MR轴架体应同410/MR轴脚手架共同搭设,水平杆贯通。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5.3-1 1013/MR轴、14/MR轴 -2.55m层至三层(+7.950m)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4)主次梁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如下图:图5.3-2 主次梁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5)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如下图:图5.3-3 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

14、面示意图2、梁底模板架加固措施(1)梁高小于700mm的梁底部可不加钢管支撑,梁高大于等于700mm、小于10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1000mm加设1根钢管支撑。梁高大于等于11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1000mm加设2根钢管支撑。支撑钢管应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纵横相连形成方格,形成的步距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相同,支撑杆两端的悬臂长度不得大于300mm。梁底顶托至水平杆的距离不得300mm。(2)梁底架子:梁高大于等于700mm、小于900mm的梁,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大于600mm;对于梁高大于等于1000mm,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m。 梁底支撑杆设置见下图梁底支撑详图二:图

15、5.3-4 梁底支撑详图二3、剪刀撑为增加其稳定性,纵横向必须加剪刀撑,长方向剪刀撑距离小于等于6m,短方向剪刀撑每间隔3m一道,同一平面剪刀撑必须相连。除此之外,应在支承架上中下部设置三道水平面的剪刀撑。 剪刀撑角度为4560。5.4、1319/DQ轴三层(+7.95m)至屋顶(16.0019.05mm)支架系统配置方案1、脚手架搭设主要采取扣件式满堂脚手架,钢管采用482.8钢管。(1)基础在1319/DQ轴一层(+7.95m)楼板上,楼板下采用900900mm满堂脚手架,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此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脚手架不拆除,直至1319/DQ轴屋顶(16.0019.05m

16、m)施工完成。(1)梁板柱结构模板支架可按照下图进行搭设,各施工区搭设的满堂架子楼板部分间距为10001000,梁底部分加设双钢管或单钢管,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底部加设扫地杆,每步必须形成10001000方格,且平杆扣件均需固定在立杆上。搭设的模板架子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刚度,并需经过验算看能否满足施工所需的所有荷载(新浇筑砼、施工机具及风雨雪等荷载)。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5.4-1 1319/DQ轴三层(+7.950m)至屋顶(16.00019.100mm)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3)梁板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如下图:图5.4-2 梁板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5)梁板模板支撑

17、脚手架剖面示意图如下图:图5.4-3 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2、梁底模板架加固措施(1)梁高大于等于700mm、小于10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1000mm加设1根钢管支撑。梁高大于等于11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1000mm加设2根钢管支撑。支撑钢管应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纵横相连形成方格,形成的步距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相同,支撑杆两端的悬臂长度不得大于300mm。斜梁底应增加纵横水平杆,保证梁底顶托至水平杆的距离不得300mm。(2)梁底架子:梁高大于等于700mm、小于900mm的梁,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大于600mm;对于梁高大于等于1000mm,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

18、m。梁底支撑杆设置见下图梁底支撑详图三:图5.4-4 梁底支撑详图三3、剪刀撑为增加其稳定性,纵横向必须加剪刀撑,长方向剪刀撑距离小于等于6m,短方向剪刀撑每间隔3m一道,同一平面剪刀撑必须相连。除此之外,应在支承架上中下部设置三道水平面的剪刀撑。 剪刀撑角度为4560。5.5、715/DG轴一层(-0.05m)至屋顶(+17.519.1m)支架系统配置方案1、脚手架搭设主要采取扣件式满堂脚手架,钢管采用482.8钢管。(1)基础在715/DG轴一层(-0.05m)楼板上,楼板下采用900900mm满堂脚手架,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此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脚手架不拆除,直至715/D

19、G轴屋顶(+17.519.1m)施工完成。(1)梁板柱结构模板支架可按照下图进行搭设,各施工区搭设的满堂架子楼板部分间距为10001000,梁底部分加设双钢管或单钢管,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底部加设扫地杆,每步必须形成10001000方格,且平杆扣件均需固定在立杆上。搭设的模板架子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刚度,并需经过验算看能否满足施工所需的所有荷载(新浇筑砼、施工机具及风雨雪等荷载)。(2)该部位架体施工时,东侧和西侧+7.95m以下架体应与-0.05m至+7.95m层周围已施工完毕的结构主体梁柱有效连接,连接时可采用钢管抱柱和在主体上埋设482.8短钢管两种形式拉结,与已施工完毕的主体拉

20、结的482.8钢管,应深入该架体不少于2跨;拉结点间距根据现场布置,每一单元拉结面积不小于二步三跨的面积。该部位东、西侧+7.95m以上架体和北侧架体施工时,应与周围架体同时施工,水平杆应相互贯通。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5.5-1 1319/DQ轴三层(+7.950m)至屋顶(16.00019.100mm)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2)梁板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如下图:图5.5-2梁板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3)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如下图:图5.5-3 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2、梁底模板架加固措施(1)梁高大于等于11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1000mm加设2根钢管支撑。

21、支撑钢管应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纵横相连形成方格,形成的步距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相同,支撑杆两端的悬臂长度不得大于300mm。斜梁底应增加纵横水平杆,保证梁底顶托至水平杆的距离不得300mm。(2)梁底架子:梁高大于等于700mm、小于900mm的梁,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大于600mm;对于梁高大于等于1000mm,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m。梁底支撑杆设置见下图梁底支撑详图四:图5.5-4 梁底支撑详图四3、剪刀撑为增加其稳定性,纵横向必须加剪刀撑,长方向剪刀撑距离小于等于6m,短方向剪刀撑每间隔3m一道,同一平面剪刀撑必须相连。除此之外,应在支承架上中下部设置4道水平面的剪刀撑,间距约6m

22、。 剪刀撑角度为4560。水平剪刀撑如下图所示:图5.5-4 水平剪刀撑布置图5.6、410/GM轴一层(-3.45m)斜坡至屋顶(+16.719.1m)支架系统配置方案1、脚手架搭设主要采取扣件式满堂脚手架,钢管采用482.8钢管。(1)基础在410/GM轴一层(0.00-3.45m)斜坡楼板上,楼板下采用900900mm满堂脚手架,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此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脚手架不拆除,直至410/GM轴屋顶(+16.719.1m)施工完成。(2)梁板柱结构模板支架可按照下图进行搭设,各施工区搭设的满堂架子楼板部分间距为10001000,梁底部分加设双钢管或单钢管,每步架子高

23、度不大于1.5m,底部加设扫地杆,每步必须形成10001000方格,且平杆扣件均需固定在立杆上。搭设的模板架子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刚度,并需经过验算看能否满足施工所需的所有荷载(新浇筑砼、施工机具及风雨雪等荷载)。(3)该部位架体施工时,东、西两侧+7.95m以下架体应与-3.45m开始至+7.95m层周围已施工完毕的结构主体梁柱有效连接,连接时可采用钢管抱柱和在主体上埋设482.8短钢管两种形式拉结,与已施工完毕的主体拉结的482.8钢管,应深入410/GM轴架体不少于2跨;,每一单元拉结面积不小于二步三跨的面积。该部位东、西两侧+7.95m以上架体和南、北两侧施工时,应与周围架体同时施工,

24、水平杆应相互贯通。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5.6-1 410/GM轴一层(-3.450m)斜坡至屋顶(+16.70019.100m)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4)梁板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如下图:图5.6-2梁板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5)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如下图:图5.6-3 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高低差处,较高处的扫地杆必须跨过较低处扫地杆至少2个立杆。2、梁底模板架加固措施(1)梁高大于等于11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1000mm加设2根钢管支撑。支撑钢管应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纵横相连形成方格,形成的步距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相同,支撑杆两端的悬臂长度不得大于300mm。斜梁

25、底应增加纵横水平杆,保证梁底顶托至水平杆的距离不得300mm。(2)梁底架子:梁高大于等于700mm、小于900mm的梁,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大于600mm;对于梁高大于等于1000mm,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m。梁底支撑杆设置见下图梁底支撑详图五:图5.6-4 梁底支撑详图五3、剪刀撑为增加其稳定性,纵横向必须加剪刀撑,长方向剪刀撑距离小于等于6m,短方向剪刀撑每间隔3m一道,同一平面剪刀撑必须相连。除此之外,应在支承架上中下部设置4道水平面的剪刀撑,间距约6m。 剪刀撑角度为4560。水平剪刀撑如下图所示:图5.6-5 水平剪刀撑布置图5.7、410/MQ轴一层(-2.80m)

26、至屋顶(+20.7m)支架系统配置方案1、脚手架搭设主要采取扣件式满堂脚手架,钢管采用482.8钢管。(1)基础在410/MQ轴一层(-2.80m)楼板上,楼板下采用900900mm满堂脚手架,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此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脚手架不拆除,直至410/MQ轴屋顶(+20.71m)施工完成。(1)梁板柱结构模板支架可按照下图进行搭设,各施工区搭设的满堂架子楼板部分间距为10001000,梁底部分加设双钢管或单钢管,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底部加设扫地杆,每步必须形成10001000方格,且平杆扣件均需固定在立杆上。搭设的模板架子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刚度,并需经过验算看

27、能否满足施工所需的所有荷载(新浇筑砼、施工机具及风雨雪等荷载)。(2)该部位架体施工时,东、西两侧+8.0m以下架体应与周围已施工完毕的结构主体梁柱有效连接,连接时可采用钢管抱柱和在主体上埋设482.8短钢管两种形式拉结,与已施工完毕的主体拉结的482.8钢管,应深入410/GM轴架体不少于2跨,并尽量靠近钢管交叉节点;拉结点每一单元面积不少于2步3跨的面积。该部位架体施工时,应与410/GM轴一层(-3.45m)斜坡至屋顶(+16.719.1m)架体同时施工,水平杆应相互贯通。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5.7-1 410/GM轴一层(-3.45m)斜坡至屋顶(+16.719.1m)脚

28、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3)梁板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如下图:图5.7-2梁板部位脚手架搭设布置图(5)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如下图:图5.7-3 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2、梁底模板架加固措施(1)梁高大于等于1100mm的梁,其梁底必须每隔1000mm加设2根钢管支撑。支撑钢管应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纵横相连形成方格,形成的步距与主体支撑脚手架相同,支撑杆两端的悬臂长度不得大于300mm。梁底顶托至水平杆的距离不得300mm。(2)梁底架子:梁高大于等于700mm、小于900mm的梁,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大于600mm;对于梁高大于等于1000mm,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m。梁底

29、支撑杆设置见下图梁底支撑详图六:图5.7-4 梁底支撑详图六3、剪刀撑为增加其稳定性,纵横向必须加剪刀撑,长方向剪刀撑距离小于等于6m,短方向剪刀撑每间隔3m一道,同一平面剪刀撑必须相连。除此之外,应在支承架上中下部设置四道水平面的剪刀撑,间距约6m。 剪刀撑角度为4560。水平剪刀撑如下图所示:图5.7-5 水平剪刀撑布置图5.8、+20.7m屋顶建筑物周圈悬挑梁支架系统配置方案1、脚手架搭设主要采取扣件式三排脚手架,钢管采用482.8钢管。(1)基础在建筑物周围一层(-0.05m)楼板上,楼板下采用900900mm满堂脚手架,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此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脚手架不

30、拆除,直至建筑物周围+20.7m层悬挑部分混凝土施工完成。(1)梁板柱结构模板支架可按照下图进行搭设,脚手架4排,脚手架横距1500mm,纵距1500mm,每步架子高度不大于1.5m,底部加设扫地杆,扫地杆距地200mm,搭设的模板架子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刚度,并需经过验算看能否满足施工所需的所有荷载(新浇筑砼、施工机具及风雨雪等荷载)。(2)脚手架与主体脚手架一同搭设,水平杆连通。如周围有拆除的架体,则架体应与周围已施工完毕的结构主体梁柱有效连接,连接时可采用钢管抱柱和在主体上埋设482.8短钢管两种形式拉结,与已施工完毕的主体拉结的482.8钢管,应深入410/GM轴架体不少于2跨,并尽量

31、靠近钢管交叉节点;拉结点每一单元面积不少于2步3跨的面积。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5.8-1 410/GM轴一层(-0.050m)斜坡至屋顶(+16.70019.100m)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3)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如下图:图5.8-2 梁板模板支撑脚手架剖面示意图2、梁底模板架加固措施梁底架子:该部位梁板构件较小(梁高400600mm、板厚100mm),小楞(水平杆)间距不大于600mm,板底方木间距不大于300mm。3、剪刀撑为增加其稳定性,靠脚手架外面单侧连续搭设剪刀撑,剪刀撑应从底到顶上下连续。 剪刀撑角度为4560。5.9、混凝土浇筑顺序本工程图纸设计要求:柱混凝

32、土标号C45,梁、板混凝土标号C40。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仅高于梁混凝土5MPa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可随梁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柱混凝土与梁、板混凝土分开浇筑的方法。先浇筑柱混凝土,柱混凝土浇筑应逐根、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且上下层间不超过砼初凝时间,不允许留设任何规范允许外的水平施工缝。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梁、板应同时浇筑,有主次梁的楼板, 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

33、连续向前进行。 六.模板及支架搭设要求6.1、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1、模板制作安装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截面尺寸、结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详见施工图纸)。3、各种连接杆、支撑杆及加固系统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拼缝要严密、表面要平整,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要准确。特别是平面孔洞留置要方正,垂直留孔标高要准确。模板加固及支撑要牢固、不变形。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2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平或钢尺检查3截面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4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

34、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6.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1、材料要求(1)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2.8mm的3号钢焊接钢管。其化学成份与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H700-88中的3号镇静钢的要求。钢管表面应涂防锈漆。(2)扣件应符合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N978-67的规定。其机械性能不能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制造。其连接扣件有三种: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2、 满堂红脚手架结构形式满堂脚手架是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作业层的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顶部立

35、杆呈偏心受压状态。 3、 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1)搭设步骤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基本步骤有6个: 1)铺垫板、放底座2)布置扫地杆 3)竖立杆 4)架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 5)设连墙件、剪刀撑 6)安放梁板模板(2)搭设作业1)铺垫板 放底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可以只铺垫板或只设底座。要按施工方案准确铺在定位线上。2)扫地杆接长就位纵向扫地杆用4-6.5m的钢管、横向扫地杆用1.8-2.2m的钢管,纵向扫地杆接长用对接扣件。扫地杆接长后,在立杆位置扣接一个直角扣件(有底座的,扣件紧靠底座)。3)竖立杆竖立杆至少要2人配合,1人将

36、立杆在靠近扫地杆扣件处竖起,另1人用脚抵住立杆底部,待立杆竖直插入底座后,拧紧扣件。4)架横杆竖好2根立杆后,即安装横杆,可先架大横杆,也可先架小横杆,以能尽快让独立的杆形成架子为准。横杆两端要伸出立杆外100mm,以防止横杆受力后发生弯曲从扣件中滑脱。大横杆要保持水平,一根杆的两端高低差不超过20mm,同跨内两根横杆的高低差不大于10mm。5)设置连墙件当搭设到两步架时,即应设连墙件。连墙件设置方法有以下几种:小横杆伸入墙内,用两只扣件在墙内外侧夹紧小横杆;在墙内预埋钢筋环,用铅丝穿过钢筋环拉住立杆,同时将小横杆顶住墙体,或加绑木枋顶撑顶住墙体。在墙体洞口处,内外加钢管(长度大于洞口宽度50

37、0mm),再用扣件与小横杆扣紧。在混凝土柱、梁内设预埋件,用钢筋挂钩勾挂脚手架立杆,同时加顶撑撑住墙体。6)安装剪刀撑剪刀撑应按5.1-5.8节要求进行搭设;剪刀撑设置a、斜杆与地面夹角4560,每道剪刀撑应跨过4根立杆,且不大于7根立杆(见下表);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a45050060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765b、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整个立面设置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c、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4、脚手架基本构造要求(1)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

38、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交错: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见图下图)。图3.3.1 纵向水平杆的设置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1.3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满足下列要求 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

39、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大于0.4L,且不大于500mm;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3)立杆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用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2)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大于2m;3)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

40、采用对接扣件连接。5)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6)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5、 满堂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1)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手架施工层不得超过1 层。(2)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3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 跨。(4)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 至8m 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 以下时,应在架体顶部设置连

41、续水平剪刀撑;(5)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 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剪刀撑宽度应为6m8m。(6)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7)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2 时,应在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m6m 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8)最少跨数为2、3 跨的满堂脚手架,宜按规范规定设置连墙件。(9)当满堂脚手架局部承受集中荷载时,应按实际荷载计算并应

42、局部加固。(10)满堂脚手架应设上下梯道。(11)满堂脚手架操作层支撑脚手板的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1/2 跨距。6、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1)立杆垂直偏差:纵向偏差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100mm;横向偏差不大于H/600,且不大于50mm。(2)纵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20mm;横向水平杆偏差不大于10mm。(3)脚手架的步距、立横距偏差不大于20mm,立杆纵距偏差不大于50mm。(4)扣件紧固力在4555Nm范围内,不低于45Nm或高于60Nm。(5)连墙点的数量、位置要正确,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7、脚手架拆除(1)拆除步骤拆除时,地面应留1人负责指挥、捡料分类和管理安全,上面不少于2人进行拆除工作,整个拆除工作应不少于3人,拆除程序与安装程序相反,一般先拆除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再拆除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先递下作业层的大部分脚手板,将一块转到下步内,以便操作者站立其上。拆除杆件的人站在这块脚手板上将上部可拆杆件全部拆除掉。再下移一步,自上而下逐步拆除。除抛撑留在最后拆除外,其余各杆件(小横杆、连墙杆、大横杆、立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均一并拆除。(2) 拆除注意事项划出工作区,并做出明显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严格地执行拆除程序,遵守自上而下、先装后拆的原则,要做到一步一清,杜绝上下同时进行拆除的现象发生。 拆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