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心得体会(二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9896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领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心得体会(二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领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心得体会(二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领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心得体会(二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领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心得体会(二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领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心得体会(二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领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心得体会(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领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心得体会(二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领会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二篇)篇一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5月5日澎湃新闻)对新方案的这一变化,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3月,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颁布,劳动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板块;2000年1月,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取消了必修课中劳动技术课的单独设置

2、,改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近年来,不少学生及家长的劳动观出现了偏差,导致一些孩子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小学生不会剥熟鸡蛋、不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学生不爱劳动的表现千奇百怪。而学校劳动课多是纸上谈兵,常被漠视,学生劳动观念偏差、劳动技能低下,着实令人忧虑。“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不仅关乎人的健康和智慧,也关乎人的快乐和美好。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而不爱劳动、不会劳动,轻则让人丧失基本技能与生活常识,耽于安逸,沦为好逸恶劳、不劳而获之人,重则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缺少立业创新之本。重构劳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

3、布,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了系统设计和部署。此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要求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并设置10个任务群,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这份细致、系统的学生劳动标准是劳动教育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的行动指南。新时代呼唤新型劳动教育。各学校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最新标准要求,全面推进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纠正偏重分数的教育误区,根据学生的成长特征安排科学的劳动课程,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健

4、全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可感性、可学性、可用性的劳动课程。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以身作则、热爱劳动,带领孩子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劳动的愉悦感、获得感。总之,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综合必修课程,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多方配合,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获得真正的劳动技能,让劳动光荣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广大学生争做崇尚勤劳、全面发展的快乐劳动者,从而激发出整个社会源源不羯的创造力。篇二在不少成年人的记忆中,学生时代的劳动课,都是童年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当时,这门以“劳动”为名的课程,虽然未必人人喜欢,但在课本和习题堆成的一座座小山之间,却是难得的亲近户外与强健体魄的机会。新世纪以来,许多地方的中

5、小学校逐渐取消了这门课程。一些地方将劳动列为选修课程,也有地方完全以综合实践活动取而代之。然而,如今,人们曾经熟悉的劳动课又回来了。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具体内容。这意味着从下个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重返“全国中小学,成为一门独立课程。与此同时,和过去的劳动课相比,新时代的劳动课程标准,也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招”。新版课程标准将劳动课的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大类别,下设10个不同的任务群,并依照学生年龄将课程内容分为4个学段。在这套细致而具体的课程安

6、排下,中小学生可以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相当完整的劳动技能培养。具体而言,W个任务群中既有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也有又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为学生走向社会铺路的“农业生产劳动”“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等。在各个学段中,学生既能学到做家常菜、收拾房间等基础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担起自己那份家庭责任,也能通过亲自参与农业工业生产,尽早对社会上的劳动活动形成概念,进而确立职业发展志向,走上自我砥砺之路。在“童年滤镜”的加持下,过去几代人记忆中的劳动课,很容易唤起形形色色的美好回忆。不过,倘若深究起来,当时的中小学劳动课程多少有些粗糙。当时,虽然

7、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但基本上是门“校本课程”,每个学校的学生体验的内容都不尽相同。条件好一些的学校,可能会带学生种点植物、做些木工,也有一些学校单纯就是把学生拉出教室,到外面扫扫操场,清清花坛。在临近升学的班级,劳动课还可能被文化课程占用,变得形同虚设。这些客观上的不足,既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局限,也是劳动课一度在中小学校园中“消失”的原因之一。如今,劳动课被列入必修课,不仅是单纯的“重返”,也是浴火重生。唯有让劳动课和学生的成长目标深度结合,使青少年借由这门课程更早走上自立自强之路,这门课程的意义才算是真正发挥了出来。从本质上看,劳动课有两大教育目标:其一,是通过对劳动的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其二,则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在学生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同步促进其自主意识和生活能力的发展。以这两条标准审视过去那种形态粗糙、安排随意、充满“重在参与”气息的劳动课,虽说能将劳动的概念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获得第一手的劳动体验,却很难培养未成年人形成他们所需的综合劳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成长。相比之下,新课标的安排既有“接地气”的一面,也有意在长远的一面。如果各地中小学校都能依照标准将课程规划落地,无疑是祖国下一代人的幸运。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将劳动教育的初衷坚持到底,在应试目标之外,为学生开辟出一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实践园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