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宣传.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0021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宣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宣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宣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宣传.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宣传1、我国宪法成立于哪一年?宪法宣传日是哪一天?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同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2001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2、确定法制宣传日的意义?(1)确立“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2)确立“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助于营造全社会浓厚的法制氛围,让“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成为全体公民熟悉法律、认知法律、

2、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节日。(3)确立“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创新。3、我国现行宪法结构体系?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4、我国现行宪法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看看宪法这段:5、历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宣传主题2001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年: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发展2007年: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08年:

3、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09: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2011年: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2012年: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窗体顶端6、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该怎么办?(1)迅速拨打报警电话,并说清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的概括情况;(2)有人受伤先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迅速抢救伤者,并在路面上记好伤者的位置;(3)对肇事司机逃逸的,要记下肇事逃跑的车辆的车牌号码及车身颜色、特征,记得越全越好。(4)发生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交通警察未赶到事故现场之前,双方不要“私了”,以免事后伤情恶化,后患无穷;(5)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

4、成道路、供电、通讯等设施损毁的,驾驶人应当报警等候处理,不得驶离,机动车可以移动的,应当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7、发生交通事故后,什么情况下可以“私了”?车和车、车和人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可以“私了二人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8、哪类情形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1)机动车无车牌号、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2)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3)驾驶人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或麻醉药物

5、的:(4)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5)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6)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它设施的。9、遇到肇事逃逸怎么办?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逃避法律责任的严重违法行为。目击证人和其它知情人有举报义务。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奖励。10、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以下7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拘留的处罚: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营运机动车的;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够成犯罪的;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