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二年级 舞蹈美育《中国古典舞手形与手位练习》.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0042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 二年级 舞蹈美育《中国古典舞手形与手位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 二年级 舞蹈美育《中国古典舞手形与手位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 二年级 舞蹈美育《中国古典舞手形与手位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 二年级 舞蹈美育《中国古典舞手形与手位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 二年级 舞蹈美育《中国古典舞手形与手位练习》.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典舞手形与手位练习教学设计课型:舞蹈课执教人:陈力榕学校:深圳市罗湖区北斗小学年级:2年级教学时长:16分钟教学理念:本课以新课标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创造意识,并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以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元素为载体,通过手指小游戏,再结合学生熟悉的歌曲,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舞的喜爱,并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舞的手形手位,同时手指小游戏融合了数学运算,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培养,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理解、想象、表现与创造,提高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肢体律动感兴趣。模仿能力强、善于表现,但注意力易

2、分散。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在舞蹈中感受肢体表达的魅力,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自信心。二、能力目标:在实践中把对动作的理解表演出来,在启发中编创简单动作造型。三、知识目标:掌握手形手位,了解古典舞基本体态要求。教学重难点:一、教学土点:掌握所学手形手位,初步体验自主编创的概念。二、教学难点:能带着理解与想象结合动作要求将舞蹈组合表演出来。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用具教学方法:口传身授法、启发联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手指小游戏:活动手指,为新课知识做铺垫,引出手形手位。(设计意图:在“1+1”的游戏中循序渐进的加入多种活动手指的动作,既活跃课堂氛围、又让学生更宜观地感

3、受到手指用力的感觉,为手形手位的学习做铺垫。)手指活动动作:二、新课教学(-)手形手位学习1、提出体态要求。2、讲解手形单指、兰花掌与手位山膀、按掌的基本要求。(设计意图:首先以三个关键词提出体态要求,接着在过程中结合故事想象与专业术语的讲解,启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更明晰教师的要求、更能将理解运用到动作中。)(二)组合学习1、逐句讲解动作含义与内容。2、数节奏在站姿与跪姿中练习组合。3、合音乐完整表演组合。4、引导学生想象心中小鱼、小鸟、小树的形态,激发创造力。5、回顾动作要求,再次完整表演(间奏部分展示自己创造的角色造型)。(设计意图:在讲解组合动作时,结合歌词内容赋予动作含义,激发学生的表

4、演欲望。在第一次合音乐表演时,教师示范三种角色造型,引导学生自主创造简单的动作造型,再次启发学生想象力,为舞蹈组合增添趣味性。)角色造型:三、拓展1、根据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手形手位,形成复习小组合。2、根据图片自主连接动作,创造自己的小组合。3、观看古典舞作品片段,再次体验其魅力。(设计意图:在不同方向的变化中复习本课所学手形手位,在教师的引导下于音乐中将手形手位造型连接成动作,并鼓励学生再次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连接手形手位造型,让学生在复习环节依然“在学中创、在创中学”。造型连接动作:四、总结本课通过游戏、创编、欣赏的环节,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形手位,并对中国古典舞进行初步了解。最后,提出在今后继续深入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中国古典舞的鉴赏能力。教学反思:我认为本课关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只学习了舞蹈组合,还进行了两次创编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足之处在于,导入与新课教学的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传统的舞蹈教学的规范性和现代低年段学生学习的有趣性相结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认知和学习规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培养对中国古典舞美感的初步感知和鉴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