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0047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将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教学管理和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多层面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二、主要工作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3、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4、为师生创设广泛的发展空间,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个性发展,为师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三、具体措施(一)、加强常规管理,提

2、高教学质量1、认真抓好常规管理。本学期让全体教师明确我校教学常规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常规,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导处提倡“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工作制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设置,开满学科,开足课时。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2、加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的管理。(1)备课:以“精心”为核心,贯彻“强化意识、深化改革、依托标准、质量为本、实事求是、便教利学”方针,详案、简案相结合,各类形式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传统型备课与创新型备课相结合。衡量备课的优劣主要看“三看”,一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精神,二看教学设计是否依托标准思想,三看教后反思是否具有

3、针对性、指导性。备课的落脚点是上好课。同时要在备课上有创意,教学设计要有特色。(2)上课:有比较充分的教学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有比较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体现着教学目标的落实;有循循善诱的魅力和鲜活的教学氛围;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形象的教学媒体;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宽松的研究舞台;有互动共享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明显的实效和积极的研究兴趣。(3)作业: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批改及时正确,反馈纠错即时显效。严格控制教辅用书的使用。教师加强班级作业本的管理,整洁齐备。严格控制了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量。作业要在书写和质量上下功夫。(4)辅导:大力加强培优补差,确保优秀率,提高

4、合格率。考核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提高评价的实效。提高教师的试卷命题能力,以标准为本,以合格为尺,在积极倡导勤奋研究的同时积极宣传研究的健康心理,不能让学生有过重的研究心理负担。(5)检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将对各学科进行不定时的质量抽查,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1、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场所。全体教师都要提高认识,全体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行镇里面安排的导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阵地,以发展为目标,以探索过程为主线,以质疑问答为标志,以教学民主为保证。全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综

5、合素质和个性协调发展。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通过理论研究提高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改革活动。尤其是中高年级,在合作交流、探索的教学方法方向要有深入的研究。提升课堂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结合“思维发展型课堂”等成果,坚持“以生为本,灵动和谐”课堂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推进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的转变与提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育、凝练、推广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管理、指导与服务工作,远程网络教研等机制,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科研活动,整体提升教育科研水平。(S)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1、加大教科研的指导和领导

6、力度,实行分类实施,点面结合,推进教改工作的进程,在学校内部,教师间结成了对子,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2、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定骨干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及各类教研、议论、研讨等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己的理念。(四)搞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1、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2、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继续推进以教育云平台、数字校园网络研究空间等为主的教育信息化支撑环境建设,逐步完成学校信息化设备更新升

7、级,同时积极探索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培计划”等项目,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微课”评选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3、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健全完善多层次教师培训体系,探索教师培训“互联网+”模式,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完善落实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发挥学校跆拳道社团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强美育教育,探索推进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和学校艺术教育评价报告工

8、作。加强学生卫生健康、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实施学校标准化提升建设工程和薄弱学校改变计划,提升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教育信息化、图书等配备水平。完善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加强控辍保学,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推进品牌学校。(六)推进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三级五覆盖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机制,大力开展安全专题研究与宣传教育,关心学生安全与健康。创建安全管理规范化示范学校,有效发挥学校保安作用,切实提高三防水平。进一步完善各类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注重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校园环境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